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时间:2021-10-10 15:00:16 四年级作文

【篇一】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7+人类的老师》教学设计

7 人类的老师

素质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渎课文,弄懂三个主要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弄懂三个主要的例子中人类从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启发,解决了什么问题,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说话:大家一定知道许多有关“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立远大志向”的格言,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 揭题激趣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读题。

2, 激趣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

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 分小组朗读课文在小组内评议,正音,不熟的地方再多读几遍。

3, 同学们刚才读得真热闹,谁愿意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指名分节朗读)

4, 课文读到这里,大家一定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了吧?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自然界种种生物(板书)

齐读最后一句(你是从文中的哪句话了解的?)

三, 精读课文

师: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细细地体会,可以把关键的词句圈圈划划,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还可做上记号。

1.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理解。

师:怎样?有收获吗?可能也有疑问吧!请同学们把你的收获在小组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当然,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在小组里提出来,讨论讨论,行吗?

好,畅所欲言吧!

2.学生交流讨论

师:刚才同学们交流讨论的十分热烈,十分投入。那么,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什么是人类的好老师呢?请联系课文把你读懂的体会到的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3.集体交流

读懂并讲述清楚人类在飞行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三个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学习 的?

(1) 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2) 科学家研究鸟儿飞行的原理,发明了飞机。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从蜻蜓那找到防止机毁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动物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3) 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4) 建筑师根据“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 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 人们模仿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4,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只有这些吗?你是从文中哪看出来的?“......”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你还知道有哪些?

5、理解最后一句话

(1) 齐读最后一句(文中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的确是人类的好老师。)

(2) 学到这,你对这句话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说吗?

(3) 齐声朗读,再来赞一赞这人类的老师

6 小结

大自然是多么奇妙啊!经过对许多动物的研究,人类获得了不少启发,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多的奥妙还有待我们去发现。

四 奇思妙想

1 平时你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好吗?

2 看来,大家一定有许多奇思妙想,能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

五 课外迁移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作业超市

1 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 观察大自然中某些生物的特征,写观察日记,有兴趣的可做实验。

板书 人类的老师

自然界种种生物

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然读并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但是文中的最后一段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落,如果在此进行指导朗读,对理解文章升华情感会有很大帮助。但这里我恰恰指导得不够。科技小品文,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但是课上启发学生思考得少, 本次课让我对科技小品文这种类型的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二】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人类的老师-苏教版

人类的老师

解读一

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仿生学的文章。学生对它会有很多疑问,如:科学家是如何制造潜水艇?苍蝇、蚊子、蜜蜂的飞行有什么特点?„„上课时有的问题可以少说或不说,免得上着上着偏离语文的轨道。主要还是要把精力多放在体味语言文字上。下面谈一谈我对这篇课文的粗浅认识。纯粹是就课文说课文而已。

一、课题

课题的关键词“老师”,加上引号,显示它的特别之处。读后才明白,课题的“老师”指的是生物,与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相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生物为人类解开哪些惑呢?是这篇课文的重点说明所在。

二、结构

本文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按“总——分——总”方式可把七个自然段分成三大段。第一、二自然段写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的故事导入,很多生物可以充当人类的老师。第三、四、五、六自然段有详有略地说明人们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发,进而发明创造。第七自然段总结并发出感慨。

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它们是并列关系。三大自然段内在结构大同小异,按“现象——原理——创造”而写。

第三自然段 发生现象: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

生物原理:蜻蜓的翅膀末端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是防止颤抖的关键。 启发创造:造出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第四自然段 发生现象:圆圆的大头的鲸能轻而易举地超过尖尖头的轮船。 生物原理:鲸的外形是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放在水中的阻力是最小的。

启发创造:模仿鲸的形体,改进设计,提高航行速度。

第五自然段 发生现象: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它捏碎。 生物原理:因为鸡蛋能够反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启发创造: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三、插图

课文共两幅插图,第一幅画着蝙蝠、小鸟、蜻蜓、袋鼠、鲸,第二幅画着人民大会堂。两幅插图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但课文中却没有提到关于蝙蝠给人类启示的内容,编者在这儿画上两只蝙蝠的用意何在?我想应该与课后的第五题相联系“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想到人教版有篇课文《蝙蝠与雷达》可作为补充教材让学生阅读。

四、课后问题

课后第四题:说说第三、四、五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对较好的学生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概括,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模仿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以降低难度。如:人们从_________中得到启示,造出了(改进了、设计了)______________.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解读二

《人类的“老师”》这一课,应该说是苏教版四年级下第二单元总结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所列举的创造都是学生随处可见的,而这一课,不像前两篇就一个问题来谈,这一课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特别强的文章,如果我们还是按照前两篇的课文方法来学,其编写意图肯定难以体现。所以,笔者认为这一课,应该教成综合,教学之后应该能引导学生更理性地去阅读大量的发明故事。

这一课如何教?首先这一课的课题非常有意思,即出现了每个同学都熟知的词——老师,这个“老师”是有双引号的,这个引号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读完课文,他们就能够明白。但我个人认为,这只是对这篇文章“老师”的理解,我们最好别忘记“老师”的本意,因为本意也是重要的。“老师”的职能就是教育启发学生努力学习,人类的“老师”给予我们的同样是启发,但这种启发不是告诉,而是人类在遇到问题之后的进一步研究,这位“老师”把好东西早就放在那里,但因为人们没有重视它,所以发现不到,当遇到困难后,才想起来,这是教训给予人的再创造。当然这也是人类一步步走向科学、文明的必走的路。我们这样认识,就可以在教学之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切。所以“老师”一词应该让学生明白。

这一课难以理解的东西非常多,甚至好多东西我们老师也讲不透,甚至说不知道。我个人认为,这非常正常,我们千万不要用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资料让学生知道,那些资料太少了,那些资料只是帮助我们,并非帮助学生,因为孩子需要的是启发,是自己阅读后的启发。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是需要他们自己努力学习才能够明白的。我们只是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不可能知道那么多的东西,我们没有多少实践,也是读来的。如果我们在这时能给学生提供一些书引导他们阅读,他们会感受到世界原来如此奇妙,我知道的东西太少。

笔者曾在一篇拙作谈过,不要给予学生太多的优秀,在一些测试中应该给予学生一些良。事实上,这篇文章就是让学生不能获得优秀的文章。学生读这篇文章,就会知道自己的优秀其实是暂时的,前面要学的东西太多。这好像是这篇文章的题外话。但我们思考到这里,其实就明确了这篇文章引领作用是多么的明显。

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有着他们存在的理由,我们学会利用他们的优势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人类的伟大发明其实好多学是运用了万物的优势。科学家利用了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利用了鸟儿能飞、蜻蜓非常稳的飞行、鲸的流线体、鸡蛋的薄壳结构、袋鼠的跳跃、贝壳的外壳坚固„„许多人不是讨论这个动物,就是讨厌那个鸟类,就是杀害生灵,我们应该改变,应该热爱万物,人类应该允许他们存在,因为他们一旦从这个世界离开,我们在创造美好世界上一定会留下缺陷。

万物都是人类的“老师”,这是一种和谐。人类在地球上只所以有着这么多的创造,其实是因为这些“老师”给予的,我们应该感受到这种快乐,应该感谢这些“老师”。

人类的“老师”很多,引导大家行动起来,这种感谢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认识。

【篇三】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人类的老师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类的老师》评课

《人类的“老师”》评课

徐老师的生字词教学比较扎实,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词语。比如在学习“剧烈”一词时,她设计了选词填空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剧烈”“激烈”“猛烈”的不同。“流线体”和“薄壳结构”是专业的术语,学生以前可能没听说过,让他们去找课文中的句子及结合插图来理解,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好。只是在学生找到句子及看图后,他们不一定全都能了解。因此,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就要进行点拨,发挥主导作用。比如理解“流线体”,教师可以这样说:就是像鲸的体形那样,头圆尾尖,许多鱼类都是流线体,它们在水中受到的阻力小,所以游动的速度很快。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把难读的句子先拿出来指导朗读,这为学生读通全文扫清了障碍。

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不一定每个小节都交流主要内容,应该有取舍。这篇课文,2、7小节完全可以不交流,这两个小节非常短,学生一读都明白。在初读时,不一定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板书一些关键词,如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这样非常清晰,为学生进行分段埋下伏笔。这一点做得不错。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因为随意的语言会让学生找不到方向。其实,教师只要问“哪些段落是概括写”“哪些段落是具体写”两个问题,学生就能非常容易地进行分段了。概括3、4、5自然段的段意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放在第一课时不太好。这个练习应该是学生精读完课文后,再进行的。特别是第3自然段,不仅仅是一层意思,

先是发明,再是改进。学生如果没有深入进去,怎么能准确地概括出段意呢?因此这一课上把概括段意的环节改为精读第3自然段会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