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时间:2021-10-10 14:40:25 五年级作文

【篇一】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草案)说 明       一 初级中学汉语教学的任务 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的工具。列宁教导我们说:“语言是人类交际极重要的工具。”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斗争之中,语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组成员共同的语言,社会生产就无法进行,社会本身也就无法继续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就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   汉语是伟大的汉族人民的民族语言,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兄弟民族间互相交际的语言。它是世界上使用的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它反映了汉族人民的创造才能和无比雄伟的力量。   以上两点说明了汉语教学的教育意义和教养意义,同时也就决定了汉语教学的任务。   教给学生有关汉语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理解汉语和运用汉语的能力,是初级中学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应该明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规律,掌握足够的词汇,学会标准的发音,养成正确地写字和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习惯,具备熟练的阅读能力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应该结合初级中学汉语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汉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祖国语言的丰富优美和雄伟有力,从而使学生热爱自己的语言和创造它的伟大的汉族人民。 汉语教学应该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语言学说来进行。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方面,汉语教学应该通过自己的具体内容担负一定的任务。 二 初级中学汉语教学的内容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学习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必要基础。语音教学跟语法教学、文字教学以及文学阅读教学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民族共同语的工作中,语音教学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初级中学汉语课应该教给学生关于发音的最基本的知识、拼音字母的发音和拼音方法,并且通过语音教学纠正学生方音习惯,使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能够纯熟地以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朗读文学作品,基本上能运用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 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言教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丰富学生的词汇,提高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这项工作是由汉语教学和文学教学配合起来进行的。文学教学通过作品的阅读丰富学生的词汇蓄积,并且通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使学生透彻理解和正确运用某些词语。汉语教学要教给j学生有关词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的构成、词的意义、同义词、反义词、词汇的发展演变等。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词汇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词汇和进一步学习词汇的能力。词汇教学中要遵循推广普通话和促进汉语规范化的精神和原则,使学生适当地理解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词汇跟方言词、文言词、外来词、专门用语的关系,以及辨别词义和用词正确的重要性,并且通过作业练习提高学生理解词义和在用词语的能力。汉语有丰富多样的成语,这些成语反映了汉语的简练化优美。词汇教学应该使学生认识成语的用途,重视成语的学习和运用。词典是学习文化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学习词汇、促进汉语规范化的一个非常有力的工具。以往,由于汉字造成的检字困难等因素,一般人不很习惯使用词典。初级中学词汇教学中应该引起学生对词典的重视,并且教给学生检字的方法,培养学生使用词典的熟练技巧。  语法 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综合,它使语言具有有条理的可理解的性质。学好语法是正确地理解语言和正确地运用语言的关键,同时也跟培养逻辑的思维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在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精密的思维能力,语法教学负有特别重大的任务。汉语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各类词的意义和基本的语法特点、各类句子的基本的结构规律,培养他们正确地分析词句和运用词句的能力。语法教学也要贯彻推广普通话,特别是促进汉语规范化的原则。不能只向学生罗列一些现象,提供一些术语和定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规律,使规律能够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 修辞 汉语教学中还要教给学生一些有关修辞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选词造句,清晰明确、生动有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在目前,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有一部分要立即参加生产工作,工作中他们需要写作。在学生已经学过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提供一些有关修辞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文字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在文化的传播上有重大的意义。在文字教学中,应该使学生明了汉字的形体结构,学会简化汉字的写法,养成写字写得正确清楚的技能、技巧和良好习惯。由于现行的汉字有缺点,文字改革成了国家的必要措施。文字改革的第一步工作(简化汉字)已经进行;第二步工作(采用拼音文字)已经在准备,汉语拼音方案草案已经发表。因此使学生适当地明了汉字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既能把汉字看作民族文化的遗产而珍视它,爱护它,认真地学习它,运用它,同时又能对汉字改革的必要性得到正确的认识,为推行简化汉字和进一步采用拼音文字奠定良好的基础。   拼音字母目前主要是作注音的工具用,逐渐地试验、推广之后就将成为我们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因此,要求学生熟习拼音字母的写法,习惯于用拼音字母拼写一个词(不只是表示一个汉字的发音),并且写得正确、清楚、美观,这些都是必要的。   然而必须正确地对待现行的汉字。写错字,写字写得模糊不清,无论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纠正的。目前我们还在使用汉字,就必须通过文字教学消灭写作中时常出现错字和书法过分潦草的现象。  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帮助表示语言的停顿、语调,帮助表示句子结构的工具。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在写作上是非常重要的。汉语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各种标占符号的用法,养成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教学要和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整理总结,使它成为有系统的知识。除去上述六项内容之外,在教学开始的时候应该先把汉语课的内容概略地向学生作一个介绍。在我国,中学里设汉语课,这还是第一次。很多人不知道汉语课讲些什么,为什么要学它。因此,需要先做一个概括的介绍,使学生对这门功课有一个初步的、正确的了解,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学习的信心。三 初级中学汉语教材的编排系统   初级中学的汉语教学是在小学里已经学得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一学期的开始应该先把小学的汉语知识作一次扼要的复习。   复习过小学的汉语知识之后,就介绍初级中学汉语课的 轮廓。通过这个简略的介绍,使学生初步明了什么是语言, 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学习语言是要学习哪些东西。除此以外,还应该就汉语教学内容的每个方面,特别是语法方面教 给学生必要的、最基本的知识,这样可以为以下各部分的教学先打下一个基础,也可以为一年级的文学教学中进行必要的语言分析提供基础。   第一学期的其余的时间学习语音。语音教学所以需要这么多的时间,是因为以往我们小学里语音教学的基础比较差,而在各方言区里要完成推广普通话的任务必须进行较多的纠正方音的工作。要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不仅需要较多的时间来教学语音,并且需要在语音课结束之后继续用各种有效的办法来巩固学生已经学得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在别的学科里,特别是文学课里加以配合。    第二学期学习文字和词汇。文字教学跟前一学期的语音教学是有密切联系的。语音教学中讲发音和拼音都需要用字来举例,这对于熟习字音有帮助,对于辨认字形也有帮助,因为,“音近而误”是写错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文字教学中讲到音近而误的错字和一字异读等问题,要运用已经学到的语音知识,并且从而巩固这些知识。语言教学中用拼音字母作标音符号,这也为理解文字改革的道理提供了基础。学习过语音和文字之后,接着就学习词汇是很便利的。词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在书面上是用字表示的。语音和文字的知识是学习词的构成和词的意义的基础。   具备了语音、文字、词汇的知识之后,由第三学期到第五学期学习语法和标点符号。第三学期首先认识一下词法和句法的概略,然后系统地学习词类;第四学期学习单句;第五学期学习复句,最后系统地总结标点符号的知识。学习词类的时候应该随时联系到句法;学习句法的时候应该随时回顾到词类,并且联系到标点符号的运用。语法教学延续的时间很长,第五学期末尾应该把学过的语法知识作一次总的复习。   第六学期学习修辞的基本知识。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中,要着重地讲给学生关于选词造句的一般要求,以及怎样 区别词句各种形式的不同的表达效果(如形容词的一般形式 与重叠形式,句子的一般形式与倒装形式,等等)。此外需要略讲一讲修饰词句的基本方法(如比喻法等)。  语音、文字、词汇的教学,要贯穿在全部汉语教学之中。在第三学期到第六学期的语法教学和修辞教学里,应该始终要求发音和书法的正确清晰,要随时联系到词义的辨析、新词的蓄积和用词的正确。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文学教学和汉语教学的共同的、综合的任务。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除去在文学教学中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教学之外,在汉语教学的每个阶段里也必须进行有计划的工作。例如,语音教学中要很好地结合朗读作品的训练;词汇教学和词法教学中要尽可能用整个的句子、而不是孤立的词作为练习材料;在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修辞教学中也要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布置成段、成课堂讨论,作业,整理学习笔记,测验等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方式。汉语教学中应该在可能的地方使用直观教具。语音教学中使用发音挂图、正音唱片和文学作品朗读唱片,都是必要的。语法,特别是句法部分的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图解法,对教学也很有帮助。 

【篇二】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一个语文教师的手记 申维    之一:少先队队歌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指着脖子上的红领巾,激动地告诉我说,她已经是少先队员了。女儿随后给我唱起了少先队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打倒敌人,勇敢前进……。我看着女儿那张生动活泼的笑脸,再听着从她嘴里唱出的与她的年龄完全不相称的所谓少先队队歌,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我就问女儿,假如爸爸是你的敌人,你怎么办?女儿毫不犹豫地握紧拳头,说,打倒!大有一种大义灭亲的架势。我想,共产主义还没有实现,谈何接班人呢?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这倒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传统?我不知道女儿这一辈的人还该去革谁的命?敌人是否就一定得打倒?……。任何一群人在世界上总有与之相对立的另一群人的存在,是否就一定要打倒对方?能否求同存异?这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奥斯威辛、南京大屠杀、焚书坑儒和文化大革命。我在这首歌里听不到和平、宽容、自由、友情、亲情、母爱、善良和真诚的声音,听不到对大自然的赞美,听不到对生命的歌颂,而所能听到的只是血腥和仇恨,狭隘和偏见。人是否只能有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或主义高于一切,并且不惜为它牺牲的主体:自我和他人。这种灌输仇恨,宣扬狭隘的歌,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可是,我们的孩子们就得这样一遍一遍地唱下去……之二:威胁与恐吓近年来,社会各界反思和改革语文教学的呼声很高,在众多的声音中,《拯救中学语文》便是改革中学语文呼声的一部新“盛世危言”。其中作为该书序言的钱理群、摩罗、余杰的关于“中学语文”的三人谈,即《中学语文教育弊端及其背后的理念》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个序言带来新的理念,同时也从多个方面审视了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最大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思索一些从前忽视了的问题。当然,作为一种探索,我们也希望听到另外的声音。可是,我们听到了什么呢?很快,在“两会”期间,3月11日的《文艺报》用了一整版刊登了一他说“《审视》这本书是去年4月出版,这正是美国和‘北约’大举轰炸南斯拉夫的时候。过不久,美国疯狂轰炸我驻南使馆……恰恰这时候,《审视》一书出版”。一本探索语文教学改革的书,竟然和美国轰炸我使馆挂上了勾。作者大概也知道国人有健忘的习性,似乎觉得与轰炸大使馆挂钩还不过瘾,就立刻联系当前形势,说“《审视》是与法轮功相呼应的”,以图借整治法轮功来整治异己,威慑任何要求改革教育的声音。该文的作者叫凡夫,果然不凡。作者对《审视》一书尽诬蔑之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在几句所谓结束语中,终于道出个中的缘由。他说:“《审视》一书的策划者们不仅要为自已的声音争得一席之地,而且要席卷全盘,取而代之。”原来,他所担心的是别人“取而代之”。因为担心别人“取而代之”,所以,就得尽诬蔑之能,以借助政治的力量,强行给你嫁接上某些罪名后,以求得“实际解决”。当然,这不是什么新招,对于经历过“文革”的人来说,这种招术只是“温故知新”罢了。之三:哲学的词条《教育报》2月23日第3版刊登一“难道马克思主义不包括哲学?”我想江先生可能对哲学的基本概念没有弄清楚。我手头就有一本《新华字典》(1980年版),翻开1065页,查“哲学”词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对存在、精神对物质的关系问题。一切哲学派别按照对这一问题材的不同回答,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很明显,是哲学包括了马克思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包括了哲学。我想,江先生要想坚持教育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应当多读一读马列主义著作,或者说,至少在大谈哲学之前,也该弄清什么是哲学?案头放本《字典》是需要的,开卷有益嘛。之四:难解的诗《审视》一书的开头有这样的一段话:“悲惨的中学生朋友,我的弟弟妹妹,你们学了十二年的语文,居然写不好一个字条,你们学过数百春天来了,大地上开满了鲜花鲜花哪里去了?鲜花被美丽的姑娘采去了美丽的姑娘哪里去了?姑娘被大兵带进军营里了大兵哪里去了?大兵都到坟墓里了坟墓哪里去了?坟墓被鲜花掩盖了……这首诗的意思很明白,是写战争对人性和美的摧残,同时也说明了美的不可战胜。可是,有些中文系“大一”的学生是这样理解这首诗的:“美丽的姑娘不该采拮鲜花,因为公园里写了‘不许乱攀花木’。大兵把姑娘带到军营里罚款去了。其实大兵不必太较真,大兵都会老的,而且老了都会埋进坟墓里的,何必在乎几朵鲜花呢?”他们还认为诗的最后一句应当删除,可有可无。我们面对学生们如此贫乏的想象力,面对泱泱诗歌大国传统的丧失,只得痛声疾呼:“孩子们,把你们在中学所学的语文全部扔掉吧!”之五:政治挂帅《审视》一书涉及的一个敏感的话题,是批评了中学语文教材中领袖文章选取比例占多,也就是后来《文艺报》的《拯救还是戕害》给他们扣上的“政治攻击,抨击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帽子的缘故。而就在九年前,海峡那边台湾岛上的一次座谈会也谈到了这一问题:“……对于政治性的文章,我认为应该予以删除,因为占掉太多的白话文的《我们国家的立场和国民的精神》(蒋中正)《一位平凡的伟人》(蒋经国)《灵山秀水挹清芬》(潘琦君)《革命哲学》(蒋中正)《这一代青年的新希望》(蒋经国)我们发现,两岸的中学语文(国文)教材虽有诸多不同,但有两点似乎是一致的,即皆由执政者制定统一教材,教材内容皆是政治挂帅。由此可见,政治挂帅是受到两岸语文界同人共有的反感的。当然,我不知道后来他们是负着怎么样的罪名?许多政治性的文章在今天早已不合时宜。有的文章即使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选取教材应当更加关注当今的形势,关注时下的生活现状,关注语言文学这一块。我们不可能要求写不出一张像样的字条的学生去研究文学史和社会发展史。之六:智慧有一天放学,我去学校接女儿。她在路上自豪地说:“爸爸,我又得到一朵小红花。”我照例夸奖她几句。过了一会儿,女儿若有所思地说:“爸爸。其实得小红花并不难,我已经知道得小红花的方法了。”我觉得奇怪,就问她怎么样才能得小红花。女儿掩饰不住得意说:“老师发小红花时,我就趴在桌子上,装着这回又没有我的样子,结果,老师就问同学们我表现怎么样?同学们说,好。老师就给我了。”女儿的话让我很吃惊。她才是七岁的小鬼人,却早早地知道如何乞求怜悯,投机取巧,而这些东西是我付出一辈子的代价都没有学会的。我住公安局的宿舍楼。有一天,我听见几个男孩在窗口对话。一个说,我爸爸是警长,专门抓坏人;一个说,我爸爸是队长。你爸爸听我爸爸的;又有一个说,你爸爸是中队长,我爸爸是大队长。你们爸爸都听我爸爸的,你们也要听我的。前面的两个小孩似乎都承认后边的小孩说的事实,乖乖地跟在了那个爸爸是大队长的小孩后边去了。我看这些小孩也就七、八岁。这些严格的等级划分是他们天才的领悟,还是娘老子教给他们的,就不得知了。国庆节的晚上,学校组织教师去公园游园,就餐,观赏焰火。这天确好轮到我和班上的一个学生干部责班。我想,这个学生干部平常为班级做了不少工作,就把我的一张门票给了她。门票很贵的,算着工会的一百元福利。可是,那天晚上,这个学生干部依旧来责班。我问:“为什么不去看焰火?票呢?”她说:“门票送给某校长了。”我很吃惊,难道说我就不知道把门票送给某校长吗?我这当老师的只知道眼睛往下看,可我的学生们都懂得眼睛要往上看。我隔壁住着一个画家,整天为卖画而犯愁。他儿子上小学五年级。有一天,儿子对父亲说:“爸爸,你别愁卖画了。我想到一个好办法,你假装死了。你死了,你的画就值钱了。我替你卖画,把卖画的钱打到你银行的存折上……”我用的是模拟网的手机。现在用模拟网手机的人少了,就想换成一个数字的。我的上小学五年级的外甥对我说:“舅舅,你这个手机千万别卖掉,将来没人用模拟网手机时,电信局就会来收购,那时就可以好好敲他们一笔……”你能想象出这些话出自这些十二、三岁孩子之口吗?周作人说:“人生的季节是不能颠倒的。”我不知该为孩子们的智慧喝采,还是得为他们悲哀。之七:天赋女儿还没有学会走路时,姥姥就给她讲了许多神话故事:孙悟空大闹天空,哪咤闹海,夸夫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美人鱼,白雪公主,圣诞老人……,可是,女儿上了幼儿园后,忽然对这些故事失去了兴趣。女儿对姥姥说,姥姥,你说的这些全是假的,世界上可没有神仙鬼怪的。女儿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唯物主义者。我承认孩子们的老师是太聪明的,而且他们早早地把这种聪明传输给了孩子。可是,你们想没想过,那么多的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在七、八岁的孩子那儿已经失去了魅力,全成了假的,这是怎样的恶果?女儿喝着娃哈哈、雪碧,啃着炸鸡,拎着大礼包,但是,她生活的并不快乐,至少说,没法和我们的童年相比。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陪伴着的是蓝天白云,阳光,绿色的田野,清清的小溪……。现在,生活条件无论怎么提高,女儿都必须每天走进幼儿园,和她的小朋友们一道,绕墙坐成一圈,小手背在后边,一动不动,一直坐到放学。课间操的时间太短,就像犯人放风一样。孩子们晒不到太阳,吹不到风。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送到这个地方?所以,我经常看见一些小孩在幼儿园门口哇哇大哭,对那些笑容可掬的阿姨怕的要命。我一向认为女儿是很有语言天赋的,可这学期,她的语文只考了78分,据说在全班倒数。我记得女儿四岁时,她妈妈领她去浴室洗澡。女儿问妈妈:“浴室的墙上怎么出汗了?”还有一次,她早晨醒来,对她妈妈说:“妈妈,眼屎在我眼睛上跳舞呢。”除了这些,女儿还能背上十几首唐诗,还能讲许多的童话故事。她甚至能将《还珠格格》说的头头是道,比她母亲还强。可我不明白,她的语文水平怎么会在老师眼里这么糟?女儿考试成绩不好,从前活泼的小脸变得闷闷不乐,心事重重。她妈妈发现她默字没默出来,就骂她,说了一大堆难听的话。后来,女儿考试没考好,就学会隐瞒,学会了说谎。她谎言编得很圆,几乎看不出什么破碇。女儿的语言天赋以一种扭曲的方式发展。我担心她像绝大多数人一样,没有自信地活着,依赖谎言而生存。之八:语文课与文学有一次,“电大”请我去给学生开一个文学讲座。他们早早就把海报张贴出去,写着:欢迎著名某学者来我校作讲座。那天下午,“电大”礼堂里学生爆满,大约坐了两百多人。开讲前几分钟,组织者向学生们透露了举办的是一个文学的讲座。呼拉拉——,学生们猖狂外逃。这让组织者始料所不及,转眼间,礼堂里变得空空荡荡,只乘下十几个人,其中有些是学生会干部,因碍于组织者的面子才没有离开。组织者十分尴尬。我们只得将讲座改成了座谈会。我问学生们,为什么谈到文学,就谈虎色变,桃之夭夭呢?学生们说,文学不就是语文老师课堂上讲的那些东西吗?我问,你们那么多堂语文课不同样坚持下来了吗?学生异口同声说,那是因为考试。话外之音是,你这文学讲座又不考试,当然就没人听。我们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的兴趣引入课堂,还是把学生从语文课堂上撵出去?有许多人学了这么长时间的语文课,却说不出哪体制我们学校这几年大谈语文教改,然而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我认为体制上出了问题,特别是用人体制上问题严重。我们学校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有一类人,课讲不好,从讲台上下来后,分派到科室和后勤部门工作,而这些人在这些部门也确实价有所值,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些部门有着与领导联系紧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很快这一类从讲台上淘汰下来的,受到了重用和提拔。有的当上教务科长,有的当上校长,有的经过此番镀金后,重新回到讲台上,但是,是以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回来的。这样,我们的教改就须在一帮最糟糕的人领导下开展,这就是改了这么多年改不下去的原因。有一年,我们学校从外地通过复杂人事关系调入某语文教师。当时,学校组织语文教师听她的课,大家一致认为,课讲的很糟。这样,这位教师就只有先摆在办公室打杂,后来又去教务科帮闲。几年后,这个很少上课的女教师竟然当上了语文教研组组长。教务科长向我们解释说:“某某的人品、水平都差。我们研究决定,让她离开教务科。因为她是科员级,相当于股级,所以,就只好让她当语文教研组长。因为语文组长也是股级。”现在,我们的语文教改就在这位从民主和集中两方面看都不合格的组长领导下开展,结果可想而知。目前,中小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依旧极为普遍。你讲课讲得好,就只能永远站在讲台上,接受一些不学无术之徒的指导。学校领导极少是从课堂上提拔的,也极少有因业务知识强而受到提拔的。没有好的学科带头人,还谈什么教改?这就是教改搞得非牛非马的原因。之十:素质教育近年来,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的呼声很高。可是,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在一些人眼里,素质教育就是不考试,不布置作业,又称减负。其实,素质教育只是教育的目的,即提高人的素质。而应试教育只是一种教育的手段,是对教育的评估、论证。以目的来取消手段,是否有失偏颇?就目前的现状来说,素质教育还缺少客观评判的标准,应试教育虽然存在各种弊病,但是,还没有能找到一条比其更客观公正的手段。秦晖先生认为:“无论如何,‘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比之凭门第、出身、关系、背景,凭财力,凭有权者或其他人主观色彩浓厚的举荐等等来取人,都有要好得多。尤其在一个社会机制不健康、举荐容易流为黑箱操作的环境下更是如此。”现在,有的学校取消了期中考试,不布置家庭作业,另外搞一个课外兴趣小组。他们以为这样就实现了“减负”。可是,学生家长认为所谓的“减负”,只是学校减了负担,而家长们增加了负担。他们用了一个“踢皮球”来形容。家长们额外给子女增负,以应付将来的统考,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有些课外兴趣小组摆在星期六,既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同时又因向学生家长收取费用,搞得教师和学生家长都不满意。其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还是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的素质不提高,还谈什么素质教育呢?目前,以中国高校为例,中国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10.35。而美国是1∶17,韩国是1∶22。所以说,中国缺的不是教师,而是教师的素质。之十一:虚假的命题我对1994年江苏省中等农业学校招生考试的作文试题作过一个个案分析。作文题目如下:“1992年,中日两国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家长走了,只给孩子留下鼓励,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的路段将孩子拉上小车;日本人说,中国的下一代不是他们的对手。夏令营成了两国下一代人的一次较量。”据有关报道说,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是博闻强记的出卷人屋子里的创造。当然,我们并不反对这种创造,而只是对此作个分析。这样的作文题说了这么多的话,而真正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不大。作文的走向都已经在题目中预先设计好了,无非是说,中国的家长忽视了对下一代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将输在日本人手上……我记得只有一个学生对这写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同学们就会在一夜之间捡到许多钱包;写父亲、母亲,就会有许多同学莫明其妙变成了孤儿;写我的老师,绝大多数同学会写语文老师,学生说出的话让你感到肉麻……。还有的教师竟好意思把这样的作文四处给人看,说这就是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真、善、美,没有真,还谈什么善和美?王蒙认为,作文的真实其实是个牵涉到一代人文风、学风和做人的大问题。只有让中小学生用自己的脑子、自己的笔、自己的语言来写作文,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之十二:统考闹剧1994年,江苏省农林厅为推售一套自编的教材,对全省八所农业中等技术学校实行统考。他们打着“教考分离,检验八所学校的师资水平”的招牌,演了一出统考的闹剧。统考的关键还是一个“考”字。如何考?他们做出了这样的一些决定:语文考试不考作文。因为作文的评分标准较难把握,担心教师从本位主义出发,对本校与他校的评分标准不统一。虽说教材叫写作教材,实际上不考写作,而考一些关于写作的知识。譬如:计划的三素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什么是间接抒情?条款式合同的构成?专用书信与一般书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等。卷子的全部内容由概念组成,只考了机械记忆能力。他们还对出题范围作了规定:即由八所农校各出两张卷子,计十六张卷子。这样,各所学校为了考得好成绩,就想方设法凑齐这十六张卷子。老师预先做好答案,再让学生加班加点地记,还喊出了为校争光的口号。临考的前夜,因为有的卷子刚刚搞到,就让学生集体加班到凌晨,有的学校还发夜餐等,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考出的成绩更荒堂,以我带的一个班为例,竟考出了平均89分的高分。有的学生得到了有生以来的语文最高分。因为这些学生的速记和速忘同样惊人,这方面的能力很早就得到了开发和培养。某些人为谋取一己之利,如此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竟然在全省范围内有组织的开展进行,难道还不引起我们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担忧吗?难道说这么多的校领导就没有一个懂教育吗?难道这种担忧是杞人忧天吗?之十三:流氓的爱国主义圆明园大水法、远瀛观遗址,是圆明园里最美丽、最壮观、最令人痛心疾首的地方,也是对后来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生动的地方。那种“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景象,有一种残缺之美。文明与野蛮在此形成鲜明的对照。每个中国人来到这儿都会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产生无比的愤怒,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有些人表达这种情绪的方式笔者就不敢苛同。大水法和远瀛观的洁白的大理石柱子上,涂满了污言秽语:“老子日八国联军的奶奶!”“落后就要挨打!”“某某到此一游。”“不忘国耻!”“狗日的八国联军!”等等。我想对我的义和拳同胞们说,你们这样乱涂乱画,并不是爱国,而是对美的践踏,对珍贵遗址的破坏。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文盲也同样不是爱国主义。在这里,我既看到了帝国主义的暴行,也看到了孔夫子说的:“礼义失而厕于野。”之十四:师德校园不是世外桃园。今天,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校园里拜金主义滋长,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教师的师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只有极少部分的人坚守着师道尊严,坚守为人师表的准则。可以这么说,金钱交易严重地损害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几年,我当班主任,亲眼目睹的了一些普遍的丑陋现象:1,校服:新生到校后,就要做校服。这时,往往是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在其中私下交易、取得回扣。如果校服不让体育教师来订货,你班上学生的体育成绩肯定不会好的。因为这样的坏风气开了头,所以,校服往往是实际价格的一倍以上。2,某些任课教师,往往事先放风,说班上某某学生不及格,然后,就有学生来说情,通关系,一条烟或几瓶酒,这样就过关了。所以,学生们都知道如何及格的窍门。我班上就有一个学生专门从家里弄一批假烟假酒,在校内销售,同学们都知道是专送老师的及格烟和及格酒。3,某些班级要想评得先进,就得拿出班费请团委学生科干部的客,还要关注各科任课教师。所以,我们班委会开会时,大家一致意见是不要当先进班级。4,考试存在严重的泄密现象。有的是任课教师泄密给关系户,有的是打字室教工和教务室教工往外泄密。5,自编教材,讲义,额外向学生收取费用。6,拼命多上课,多拿讲课金。教务上只认量,不认质。有的教师甚至一天上六节课,有的同时上两个班的课。7,班费账目混乱,班费成了班主任的私人金库。我所说的师德经受最大考验的原因主要在于,那些不讲师德,在学生身上捞钱、口碑极差的人,因为适时地贿赂,受看不见的手的操纵,反而在学校里如鱼得水,俨然一副新派人物的面孔。之十五:民主与专制我当班主任时,决定在班上开一块民主试验田。我们班上的班干部全部民主选取产生,实行的是海选制;班级重大事务决策由全体投票决定;每年的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都有民主评议……。可是,我的这套民主班委很快就出了问题。首先,他们争当和事佬,担心得罪人会失去选票;其次,接受贿赂,包庇犯错误的同学。他们对付我的检查,就是靠蒙骗。班级工作就成了问题。相反,我隔壁一个号称母老虎的班主任。她搞专制,全是一人说了算。她们班上的同学是敢怒却不敢言。虽然同学们背后骂她,但是,她们班级工作相反开展的很好。我尊重同学们的人格和自尊心,很少批评人,对犯错误的同学以说服教育为主,可效果不佳。隔壁的母老虎往往是以侮辱性的话语对待同学,而且满嘴的恐吓和威胁,可效果却很好,同学们谈虎色变,都怕犯错误落在母老虎手上。我和母老虎交流工作经验时,她批评我,说我工作的失误就是太把学生当人看了。我觉得这既是我班主任工作的悲哀,也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因为我们的学生经过这么多年的奴化教育后,当你给他做人时,他却无所适从。奴化教育已经使他们养成了奴性。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该像罗伯斯比尔那样,如果人民不要民主和自由,就得用专制来强迫他们接受。有些同学甚至说,他们宁肯要一个专制的班主任,也不愿要一个民主的班委会。之十六:目的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是要将学生制造成一个会生产的工具,还是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文化的新人?目前,许多学校,特别是一些专科、专业学校,技术主义倾向严重,把学校当成培训专门技能的场所。这种极端功利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必然导致重视某一技能,而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轻视文科的现象很严重,这不仅是对语文教育的轻视,而且对整个人文科学和人文教育的轻视。以笔者为例:我在一所技术学校任教。我已出版多部长“对技术型人才的重视与其说是基于工业文明,不如说是基于‘洋务意识’,即担心落后要挨打。”如果受教育者基础薄弱,专业分工再琐碎,实际上也不能适应知识迅速更新的今日世界。我们只要回顾一下这些年的教育格局,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从来就没有回到教育正确的规道中,先是政治挂帅,后是技术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但是,“现代的人类之所以要设立具有相对独立于国家行政的社会地位的现代学校教育,其主旨即在于向社会的下一代提供比国家政体和风俗习惯更具超越性内容的社会教育,从而可以使他们有能力担负起进一步改造社会、推进文明的职责。”之十七:语文考试语文考试搞的比数学还要严密,好象答案只是唯一的。其实,语文这东西有着很大的模糊性。据说数学也有模糊数学。譬如说,“僧敲月下门,”难道说“僧推月下门”就一定错了吗?有一次语文考试,题目是把一段文字按正确的顺序拼接。当时我教的班上没有一个同学做的符合标准答案。经过分析,我发现其实学生做的也都没有错,只不过并不是最佳的。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与错有很大的距离呢。这样的问题在全国统考也常出现。所谓标准化的试题其实并不标准。有许多只是电脑时代、数字化时代的产物。譬如按标准化电脑评分:答案是惟妙惟肖,就不许答栩栩如生;答案是协力同心,就不许答同心协力。我发现一个规律,越是水平低的人,出的试卷偏题怪题还越多。试题多摘自某些钻牛角尖的试题库。出偏题怪题的目的:一是想显示自己的高人之处;二是刁难那些不驯服的学生。王蒙说,他曾经做过几次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成绩都不理想,其中最好的一次成绩也只有60分。之十八:不求甚解现在,许多语文课的教学,还采用着原始的大卸八块的教学法。即把一“对大师们的精典之作,要讲求不求甚解。”我们怎么能要求学生一下子就达到大师的深度和广度,任何人对作品的理解无法脱离个人的生活经历。有的作品是需要反复去读的,对作品的理解与一个人的成长阶段性分不开。我们无法要求学生从《红楼梦》中看到封建社会的衰亡,也无法让学生真的从《狂人日记》中看到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原来是‘吃人’二字。之十九:中国语言语言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海德格尔说:“语言的边缘即世界的边缘。”如此复杂的现象怎么可以简单对待呢?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相比,更讲究意会,心领神会,其特殊的魅力也缘于此。而西方语言的逻辑性较强。譬如:我们常说的“老头子晒太阳”、“打扫卫生”等,就不符合西方语言的逻辑。你无法用主谓宾的格式来划分,但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明白你说的意思。中国语言与西方语言相比较,较为含蓄,符合东方人的心理特征。譬如,英语一张口,你就大概知道对方所说的是地方、时间,还是为什么,它用Where,When,Why,What等开头。而东方语言会说上半天,你竟不知所云。比如:“昨天晚上我看见路上一个女孩子……”你知道我这十一个字下面要说什么吗?多种可能性或许在十一个字后才出现。这与东方人的性格相关。就像一个老农去你家借锄头,他会先说些天气、地里的庄稼、孩子上学的事,最后出门时,漫不经心地说出真实意图,而很少直奔主题。中国语言因为逻辑性上的欠缺,所以,中国很少能产生出大的逻辑学家。大约只有春秋战国时的名家。而同时期,古希腊已经产生出亚里斯多德,已经建立起完整的逻各斯体系。但是,中国语言也有着自己的特殊魅力。它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了多种可能性。例如,唐宋诗词达到世界文学的高峰,至今依旧光彩夺目。我们的语言审美也出现了问题。譬如《明湖居听书》中的一句:“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我们一定要说这一句很美。这样,就有学生模仿,写《我的同桌》,“她的头发像黑色的瀑布,眼睛像夜明珠,鼻子像大理石,嘴像一条小船,脸盘子像十五的月亮……”当所有这些比喻拼凑到一起时,就出现了一个极恐怖的形象。我看还不如说一句“我的同桌很美”来的实在。现在的语法分析体系还是从西方套用来的。就是说,我们使用着中国语言,而衡量这种语言的标准却是西方的。这套不合体的标准,正是我们在语文课上津津乐道的。有些老师对修辞、语法、表达方式等存有一种恋物癖。我们更应当从整体上去把握中国语言,把握语言的整体特征。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语言学家、逻辑学家。之二十: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的问题。我们的文化观念和教育体制给了教师这样的一个地位,庄严的说教者、指导者、绝对权威。而学生只能被灌输、被管教、被批评、被指导。中国人的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以牺牲人的尊严为代价的求得功利目标的实现过程。所以说,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因为长期处于接受状态,就出现了一种接受依赖症。他们不会说话,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处在一种失语状态下。因为高明的教师问的题目总是那么难,像脑筋急转弯之类。学生举手回答,多数是自讨苦吃,自取其辱。学生无法在回答课堂提问上从教师那儿得到优越感,多数是从教师那儿找到自己低能的证据。所以,现在的学生干脆不举手,加入到沉默的大多数。这样的现象很可怕的,幼儿园提问的比小学多,小学比中学多,中学比大学多。难道说学生真的没什么问题可问?有一天,哲学家罗素问哲学家穆尔,“你的学生中谁最优秀?”穆尔说是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人在听我的课时总露出迷茫的神色,而且老是有一大堆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维也纳特根斯坦说:“因为他已经没有问题了。”有一天,我走进教室,发现前面几排的女生纷纷拿出本子和笔,低着头、竖起耳朵准备记录。这是一种奴性的依赖。我告诉她们,上我的课没东西可记,我只要求你们参与,参与到这堂课的教学中来。你们只想着记录,法院书记员似的,忘掉了参与这堂课的学习,效果肯定好不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当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而我们的一些教师,照本宣科,讲课时低着头看教案,或者翻教参,这样,你如何把握课堂上的反馈信息呢?有的教师干脆就抄黑板,一堂课下来,学生没看见他的脸,只看见一个背影。课堂教学不应该很沉重,像忆苦思甜似的,一个个苦大仇深的样子。什么是学习的乐趣?什么叫寓教于乐?我看着一个个像小老头似的,过早成熟的面孔,就明白了,这就是揠苗助长造成的后果。所以,聪明的老师懂得在课堂上适当地制造一些笑话,玩一点小幽默来调节课堂气氛。学生上课看小说、走神、睡觉,说明了什么?请你最好别打搅他,而应当想想该怎样把课讲得生动些。如果有一天,你教的这门课不用考试,而学生依旧来听你的课,那么,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比任何公开课、评比会强多了。摘自《中国研究》2000/11(16)作者简介:申维,(扬州农业学校)主要作品:《东方红小学》《狼狈不堪的生活》《爱情乞丐》等 

【篇三】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姓名:杨红艳 单位:赣榆县石桥二小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想觉悟。因此,作为班主任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和感情上奠定爱国主义的基石,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成为效国之才。

如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同科任教师沟通,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现行的各科教材都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不管是语文、数学、社会,还是音乐、体育、美术,无不蕴藏着爱国主义思想。作为班主任,应经常召开各科教师参加的德育研讨会,认真研究挖掘各科知识潜在的德育内容,根据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制订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和德育计划,将具体的要求落实到各科知识的传授之中。例如:数学教学中,讲授《圆的周长》,介绍圆周率的知识时,让学生知道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是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他比欧洲数学家得出同样的结论早六百多年,让学生有一种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教学中,介绍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平时刻苦训练,终于在第二十三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鲜艳的五星红旗首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作为中国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在音乐教学中,要求人人会唱《国歌》、《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陶冶学生的情操;在社会教

学中,通过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做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并举;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阵地,作为班主任可把德育内容变成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各科教师的不懈努力,共同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发挥升旗仪式的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校每周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作为班主任应把握好升旗仪式这个教育契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升旗的意义,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国旗的升起象征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象征着华夏各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共同奔向新的生活。其次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升旗活动。升旗时,军乐队演奏起雄壮的国歌,全体少先队员行队礼高唱国歌,然后在国旗下宣誓:‚为了祖国我们要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全体学生振臂高呼,怎能不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同学们心中升腾?每次升旗后,班主任应在班里组织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讲话,把本周的德育内容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行动中去。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进一步围绕升旗开展一些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组织《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站在国旗下》等征文活动,开展‚争当升旗手‛的活动,把学生对国旗的尊重,对升旗的向往变成努力学习,为国效力的自觉行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三、以班队活动为依托,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

意识。

班队活动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内容包罗万象,形式灵活多样,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班主任,要十分注重班队活动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整体教育功能,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依托。如通过举办‚党史介绍‛、‚队史知多少‛等知识讲座和竞赛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较系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初步的共产主义信念。举办《祖国在我心中》《做新世纪的主人》演讲比赛和征文等活动,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纲要活动,如‚学道德纲要,做文明公民‛主题队会,利用板报、知识竞赛、讲座等多种形式介绍《纲要》内容,组织学生参加‚文明小使者‛、‚文明小哨兵‛等活动,在队(组)之间开展道德竞赛,让他们体会实践道德纲要,做文明公民的幸福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以影视教育为手段,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电影电视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可视读物,它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胜过家长的罗嗦,胜过老师的说教。好的影视节目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班主任,可以国家制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运用优秀的影视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为指针,经常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影片,如《虎

门销烟》、《董存瑞》、《雷锋》、《孔繁森》等,让林则徐、董存瑞、雷锋、孔繁森等一个个英雄走进学生的心中,让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发展史和新中国的强国史一幅幅宏伟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注意关注反映新时期建设事业的影视动态,及时引进时代活水,一有合适的影视作品,就千方百计组织学生观看,然后再组织学生开展影评、征文等活动,通过讨论交流,加深对影片的理解。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大决战》,同学们观后围绕着影片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不仅认识到我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同时深深体会到没有革命前辈打江山,没有英雄烈士流热血,就没有新中国,使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作为班主任,每学期都应组织学生观看若干部爱国主义影片,使爱国主义情感在学生心中一次又一次点燃、升华。

五、以本地资源为德育材料,努力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瑰宝,要善于运用国情资料,并注意挖掘和利用各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现在各地都有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旧址、历史博物馆等,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利用本地现有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到抗日山瞻仰革命史迹;组织学生到县党史室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展览;请一些老红军、老干部到班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讲座;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深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调查等,使学生在耳闻目睹的事实中,增强爱国主义的亲切感、现实感,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为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可接受性,班主任可在班里明确提出爱祖国要从身边做起,首先要做到爱学校、

爱家乡,并同‚创建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爱国真切具体、可行性强。

当然,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采取新的方法,注入新的内容。只要我们在德育中突出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全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工作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

【篇四】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五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教版)

一、《窃读记》作者:林海音(爱书如命、渴望读书的林海英)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每天放学急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的情景,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的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者:张钫(循循善诱 博学多才的季羡林爷爷) 中心思想:本文是一篇访谈录,写了小学生苗苗与季羡林的交流对话,从中我们知道了要多读好书,学习不能偏科,要学好外语和积累古诗文,强调了21世纪的青年应该具备广播的知识。表现了“我”和季羡林先生爱读书的品质,以及季林先生循循善诱,关爱下一代成长的人格魅力。

三、《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中心思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的方法——“一遍又一遍地读”,充分阐述了读书的方式和方法,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四、《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

中心思想:本文中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特有的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告诉我们要博览群书,不断汲取营养,才能取得成功。

五古诗词三首

1、《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写诗人在瓜州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产生何时才能回到家乡的惆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2、《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在洛阳城写信给家人,无奈信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

描写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思念家乡,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六、《梅花魂》作者:陈慧瑛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七|《桂花雨》作者:琦君

中心思想:记叙了作者回忆故乡童年时代在家乡“摇桂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之情。

八、《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

中心思想:作者描绘了故乡如画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热爱之情

九、《鲸》(常识性说明文)

中心思想: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激发我们热爱科学和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十、《松鼠》法国作家,布封

中心思想:这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介绍了松鼠是一种漂亮的

小动物,通过描写它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十一、《新形玻璃》

中心思想: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形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反映了现代化科技的飞速发展。

十二、《假如没有灰尘》作者:周元桂

中心思想:主要介绍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关系密不可分。揭示出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的深刻道理。

十三、《钓鱼的启示》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只有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获得: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终身的启示。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利益、荣誉…

十四、《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美国作家伊尔莎。斯奇 培尔莉

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从中感悟到:“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十五、《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揭示了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十六:《珍珠鸟》作者:冯骥才

中心思想:记叙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告诉我们,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说明只要彼此信赖人与动物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十七、《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中心思想: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十八:《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

中心思想:记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十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母亲的爱是:积极的鼓励。 父亲的爱是:警告和提醒

二十、《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

中心思想: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二十一《圆明园的毁灭》

中心思想: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十二、《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

中心思想: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

二十三、《难忘的一课》

中心思想:《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二十四、《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诉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二十五《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中心思想: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十六《开国大典》

中心思想:课文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大会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典礼主体部分(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二十七、《青山处处埋忠骨》作者:晓年

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二十八、《毛主席在花山》作者:翟志刚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三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篇五】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五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五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教版)

一、《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者:张钫

主要内容:记叙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的交流对话,从中我们知道了要多读好书,学习不能偏科,还要学好各科文化知识。

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和季羡林先生爱读书的品质,以及季林先生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

三、《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主要内容:主要记叙了作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园,无论怎样读同一本书都会有新的发现的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四、《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

主要内容:本文中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特有的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说明书是自己文学成长历程中的“长生果”。

五古诗词三首

1、《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2、《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

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六、《梅花魂》作者:陈慧瑛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五件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七|《桂花雨》作者:琦君

主要内容:记叙了作者回忆故乡童年时代在家乡“摇桂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八、《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

主要内容:作者描绘了故乡如画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九、《鲸》(常识性说明文)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十、《松鼠》法国作家,布封

主要内容: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

十一、《新形玻璃》

主要内容: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形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运用了:举例说明、数字说明、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十二、《假如没有灰尘》作者:周元桂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中心思想:揭示出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的深刻道理。

十三、《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只有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

十三、《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美国作家伊尔莎。斯奇培尔莉

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

中心思想:从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十五、《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 做人的道理(中心):揭示了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十六:《珍珠鸟》作者:冯骥才

主要内容:记叙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 中心思想:告诉我们,只要彼此信赖人与动物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十七、《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劝阻,经过38小时的艰难挖掘,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事。 中心思想:歌颂伟大的父爱和深厚的父子之情。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十八:《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

主要内容:记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中心思想: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十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评价他的作品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还从这两种评价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母亲的爱是:积极的鼓励。父亲的爱是:警告和提醒

二十、《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

主要内容:记叙了作者的儿子感冒了,作者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二十一《圆明园的毁灭》

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怨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十二、《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

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英勇跳崖的事。

中心思想: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杀敌;跳下悬崖。

二十三、《难忘的一课》

主要内容:记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二十四、《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

主要内容:记叙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中心思想: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二十五《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主要内容: 全诗生动的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诗。

中心思想: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十六《开国大典》

主要内容:课文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中心思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大会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典礼主体部分(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二十七、《青山处处埋忠骨》作者:晓年

主要内容:记叙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了,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中心思想:表现了毛泽东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二十八、《毛主席在花山》作者:翟志刚

主要内容:讲述了毛主席在花山村时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茶水、并亲自与群众交谈、帮助群众碾米的事。

中心思想:反映了毛主席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

【篇六】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读本

第一单元:述而第七

本篇主要记述孔子本人的思想、志趣与行为,其中有不少名言警句,如“述而不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用人则行,舍之则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全篇共38句。

第1课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第2课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第3课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

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第4课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恒 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第5课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第6课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第二单元 :写景诗

1.寓 意

[宋]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12.幽州○夜吟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23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4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5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3.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

[唐]杜甫

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

人间长见画,老去恨空闻。

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

此生随万物,何路出尘氛。

4.江楼有感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悄然,水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和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5.宿龙兴寺

[唐]綦毋潜

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

1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

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

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

16.宿云门寺阁○

[唐]孙逖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

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

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7.立 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8.种 梅

[宋]刘翰

凄凉池馆欲栖鸦,采笔无心赋落霞。

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9.竹 楼

【唐】李嘉佑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第三单元:泰伯第八

本篇论古圣贤和记载曾子言行的内容较多,涉及到政治、德行、学问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篇共21句。

第1课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篇七】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五年级上册课文中心思想

五年级上册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人教版)

一、《窃读记》作者:林海音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匆匆赶到书店,藏于大人中间或借着雨天匆忙而贪婪地读书,到了晚上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作者:张钫

主要内容:记叙了一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的交流对话,从中我们知道了要多读好书,学习不能偏科,还要学好各科文化知识。

中心思想:表现了“我”和季羡林先生爱读书的品质,以及季林先生对下一代成长的关爱之情。

三、《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英国作家,尤安·艾肯

主要内容:主要记叙了作者把书视为自己的挚友和家园,无论怎样读同一本书都会有新的发现的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四、《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

主要内容:本文中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特有的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说明书是自己文学成长历程中的“长生果”。

五古诗词三首

1、《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2、《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3、《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纳兰性德

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六、《梅花魂》作者:陈慧瑛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回忆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读到思想诗时,总会落泪;外祖父因年龄大不能回国时,像小孩子一样痛哭;外祖父因我弄脏墨梅图而发脾气;在我回国前,外祖父送我墨梅图;外祖父又到船上送我梅花手绢这五件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七|《桂花雨》作者:琦君

主要内容:记叙了作者回忆故乡童年时代在家乡“摇桂花乐”和“桂花雨”的情景。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比怀念之情。

八、《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

主要内容:作者描绘了故乡如画的风景和闲适的生活。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九、《鲸》(常识性说明文)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十、《松鼠》法国作家,布封

主要内容: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行为。

十一、《新形玻璃》

主要内容:课文分别介绍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等五种新形玻璃的特点和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课文运用了:举例说明、数字说明、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十二、《假如没有灰尘》作者:周元桂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中心思想:揭示出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

福人类的深刻道理。

十三、《钓鱼的启示》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三十四年前,“我”和父亲去钓鱼,由于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还有两小时,父亲要“我”把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很不乐意,但还是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三十四年后,我成了一名建筑师,深深体会到只有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就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动心的。如:金钱、地位、荣誉„

十三、《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美国作家伊尔莎。斯奇 培尔莉

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我”在人生道路上两次身陷困境、面临挑战时,是父亲对我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从而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事实。

中心思想:从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十五、《落花生》(叙事散文,借物喻人)作者:许地山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我们”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谈论花生好处的事。

做人的道理(中心):揭示了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十六:《珍珠鸟》作者:冯骥才

主要内容:记叙了珍珠鸟在作者的细心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 中心思想:告诉我们,只要彼此信赖人与动物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十七、《地震中的父与子》作者:美国作家马克·汉林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1994年,美国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危险,不顾劝阻,经过38小时的艰难挖掘,终于救出了他的儿子和儿子的同学的事。

中心思想:歌颂伟大的父爱和深厚的父子之情。

十八:《慈母情深》作者:梁晓声

主要内容:记叙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中心思想:歌颂了伟大的母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十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诗,母亲评价他的作品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还从这两种评价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母亲的爱是:积极的鼓励。 父亲的爱是:警告和提醒

二十、《学会看病》作者:毕淑敏

主要内容:记叙了作者的儿子感冒了,作者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 中心思想: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二十一《圆明园的毁灭》

主要内容: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中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怨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十二、《狼牙山五壮士》作者:沈重

主要内容: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后,英勇跳崖的事。

中心思想: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五壮士分别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峰顶杀敌;

跳下悬崖。

二十三、《难忘的一课》

主要内容:记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

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

二十四、《最后一分钟》作者:李小雨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

主要内容:记叙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

中心思想:表达了全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二十五《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主要内容: 全诗生动的概述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诗。

中心思想: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十六《开国大典》

主要内容:课文记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 中心思想: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大会开始前会场的情况,典礼主体部分(奏国歌、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二十七、《青山处处埋忠骨》作者:晓年

主要内容:记叙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了,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篇八】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浓浓爱国情

浓浓爱国情,莘莘学子意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一、《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浓浓的爱国情意在本课多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几个字上表露无遗。第一次是在课堂上,老师"一笔一画地写",然后和孩子们"一遍一遍地读",读得是"那么严肃认真""而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反映了这些刚刚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师生强烈而真挚的爱国之情。第二次也是在课堂上,不同的是,这是作者在师生爱国之情的激励下,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跟着老师一起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跟这所学校的师生有着共同的爱国之情。第三次是作者参观了学校里的中国伟人像之后说的,此时,作者内心无比激动和感动,他为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礼堂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而感动。

二、 设计思想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这篇课文时,我从课题入手,先简要交流学生搜集的信息,然后介绍历史背景,紧扣“难忘”让学生自读探究究竟作者为什么“难忘”,勾画有关语句作批注,最后全班交流。学生会凭着自己的直觉思维,围绕"难忘"一词,对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走进课文去学习课文。于是,我就学生的阅读过程而构建教学过程。 我一开始就让学生带着课文为什么说这"一课"令作者终生难忘,依据文情和学情,可以形成这样一条教学思路:紧扣课题,构建:“走进课堂”和“走进礼堂”2个板块,指导学生阅读。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

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

课前准备:

⒈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⒉把相关的语句制作成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介绍背景

师:同学们,课前咱们搜集了许多关于台湾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台湾是个景色秀丽,风光旖旎的地方。那里有风光绮丽的阿里山,有明珠般的日月潭。台湾还有蝴蝶王国的美称。

(评:你的语言也很美。/ 你平时一定很喜欢读书,了解得真多。)

生:明朝时期,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公元1661年3月,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25000人,经过九个月激战,击败荷兰殖民者。被荷兰侵占了三十八年之久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完成了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民族伟业。(评:你搜集了有关台湾历史的资料。) 生:1894年日本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并把台湾岛割让给日本。(3人) 师:你搜集的资料有助于我们学习今天的课文。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资料。(台湾是个风光秀丽的宝岛,也是一块历经沧桑的土地。)

出示背景资料:

1894年日本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于1895年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并把台湾岛割让给日本。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被日本人统治了整整50年!

师:这是台湾人民屈辱的50年,饱受压迫的和欺凌的50年。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台湾人民渴望的就是——回归祖国。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田野走进《难忘的一课》,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台湾人民的辛酸史。(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难忘事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打开课文12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交流

生:台湾光复后,一名水手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看到一位年轻的台湾老师正在教孩子们认真地学习汉语。课后,台湾老师还带我去参观了礼堂„„

(师:你的读书能力令人佩服)

师: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就能把事情讲清楚了。谁还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2人) 师:作者在乡村小学的所见所闻让他印象深刻。如果把这节课拍成电影的话,课文中哪些镜头,哪些场景深深打动了你呢?下面请同学们认认真真默读课文,找一找,并在书旁边做批注。

生自主读课文

师:来交流一下,谁来说说哪些镜头,哪个场景深深打动了你?(指名3人)

生:作者来到一间教室看到同学们在课堂上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我听了后也跟着一起读了起来,下课后老师还带我去礼堂看伟人像„„(充分让学生读、说找到的句子) (评:你的感情很细腻。你很善于捕捉文章传递的信息。)

师:是呀,作者在课堂和礼堂的所见所闻深深打动了我们。

12

三、精读,揣摩难忘心

(一)走进课堂

1.写汉字

师:下面,让我们先走进第一个场景:课堂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第一个镜头: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

指名读(3人)

(师:评:你读得很认真/很投入。你不仅读得正确,还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师:你对哪些词特别有感受呢?

生: “一笔一画”(师板书)

师:一起读读这个词——一笔一画,一笔一画是怎样地写?

生:“一笔一画”是就是很慢很慢地写字,很认真地写?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一笔一画地写呢? (刚开始学习写字的时候,认真写字的时候)

师:我们也学学这位年轻的台湾老师一笔一画地写一写这9个字。(板书)

师:谁能用朗读来一笔一画地写写这句话呢?

(你读得很流畅。谁有不同的读法?你读得一字一顿的。你读得字字铿锵。)

师: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到这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台湾老师在什么情况下写这几个字?为什么老师写得那么吃力呢?为什么他急着把这句话教给孩子们呢?)

生:因为台湾刚刚“光复”,老师以前上的是日文学校,讲国语是不准的,他没有学过中文,是初学的。

师:谁知道“光复”是什么意思?理解“光复”

请看,台湾人民在没有光复前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出示资料)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欺压的50年里,日本对台湾进行经济侵略、文化侵略、人权侵略等,强迫台湾人民说日语,禁止讲自己的母语。台湾人民不仅连自己祖国的文字都不准学,而且要改姓名,崇拜天皇,每日早会时要唱日本国歌及向天皇、皇后照片敬礼,还要定期参拜神社。侵略者企图通过奴化教育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早日皇民化,妄图使中国永远受日本的统治!中国人民蒙受着巨大的耻辱,过着奴隶般的生活!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却不能说中国话,这是多么大的耻辱,是多么深的痛苦啊。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的文字。那么你还从这“一笔一画”的背后看到了什么呢? 生:台湾光复不久,这位老师就能写中国字。虽然他写得那么吃力,写得不是特别好,但是他的这种精神多么可贵,这颗爱国心多么迫切啊。

师:台湾老师时刻记着自己是中国人。此时,又回到写祖国的文字,讲祖国的语言,他们会怎样读这句话?

——自豪,(请你自豪地读)

——激动,(请你激动地读)

师:来,让我们一起激动、自豪地,一字一顿地读读这句话——

10

2.读汉字

师:台湾老师一笔一画地写这句话。他又是怎样读的呢?

课件出示

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那么严肃认真,又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指名读(2人)

师:闽南语知道吗?闽是福建的简称,闽南语就是福建南部的方言,相当于我们的温州话。 师:他们是怎么读这句话的呢?

生:一遍一遍地读(板书)

师:那请你一遍一遍地读读?还有谁也想一遍一遍地读读?

师:还是怎样地读呢?

严肃认真——请你严肃认真地读

富有感情——请你富有感情地读五年级关于爱国思想教育的文字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请你怀着一颗火热真挚的心读一读。 师引读:不甘被奴役的台湾人,没有忘记祖国,也没有忘记祖国的语言文字,虽然写得吃力,但是他们读得那么——严肃认真,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而真挚的心。

师;同学们,我们的台湾同胞们被日本侵略者欺压了整整50年啊,600多个月,1800多个日日夜夜啊!此刻他们所读着的不仅仅是祖国的语言,祖国的文字啊,他们同时也正读着作为中国久违了的自豪感和扬眉吐气的自尊啊!

所以,一遍过去了,你们读(一二组)三遍过去了——你们读(3、4组)

五遍过去了,女生——,十遍过去了,男生——

二十遍,三十遍过去了,一起读——(全班)

师:同学们,心中的热血沸腾了吗?此刻,你们能理解这“一遍又一遍”吗?从这一遍一遍的朗读中,你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这一遍又一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

生:他们即使念再多次,也还是不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的。

师:这浓浓的爱国之情令人难忘。作者情不自禁地加入朗读的行列。

课件出示:

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一齐读

7

(二)走进礼堂

师:下课了,台湾老师一定要带我去参观他们并不起眼的小礼堂,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坚持呢?

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二个场景礼堂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第二个镜头:参观小礼堂

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师:自由读读这段话,你觉得台湾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带我来看看呢?

师:这些伟人你认识吗?

(交流资料)

( )的孔子,他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的诸葛亮, ;

( )的郑成功, ;

( )的孙中山, ;

„„

师:你还知道哪些伟人?

师: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博的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伟大人物。这些正直、勇敢、勤劳、聪明的中国人,他们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啊!这些是令中华民族骄傲的伟人,是中国人民铭记的名字。 师: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原来的日本画像换成了中国自己的伟人画像,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师:看着这一幅幅新画的中国自己的伟人画像,多么亲切,多么自豪,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接读——

课件出示: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 师:作者被眼前的这一切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即将离别之际,什么话最能表达一个中国人最真实的感受呢?

课件出示:我紧紧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指名读(3)

师:法国小说家都德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课件出示:

“忘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法国都德

生齐读

师:千言万语浓缩为一句话——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让我们融入自己的全部感情再来读读这句简单的却刻骨铭心的话——课件出示,齐读

8

四、课外延伸

1、同学们,多么感人肺腑的一堂课,多么令人难忘的一位位爱国同胞呀!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读读课题——《难忘的一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虽然,台湾至今还是一个没有回家的孩子,但是通过海内外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

课件出示,师简介

听过《七子之歌──台湾》吗?这首歌唱出了台湾人民的心声。让我们一起聆听。 (诵读《七子之歌──台湾》。)

2、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衷心祝愿:“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早日统一!” 2

五、作业布置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作业完成:

1、爱诵读的你,不妨给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

2、爱阅读的你,不妨读一读都德的《最后一课》或者一些台湾作家的作品,如:余光中的《乡愁四韵》。

3、爱写作的你,不妨写下你的读后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