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0 14:14:19 六年级作文

【篇一】《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我的“孔子学堂”(二)

-----《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教材、学情分析:

本文选自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六年级,不仅是一个新学段的开始,也是新的人生路程的开始,他们需要从幼稚逐渐变得成熟,包括思维方式的转变、生活内涵的认识、人生体验的丰富等。所以本单元选了一个令人终生深思的话题----生命。

本单元选的文章,内容包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本文是这三方面的综合体现,既有憧憬,也有体验和思考,内容价值非常高。但学情相对薄弱,无论是对古文的阅读能力,还是体验的深刻性、整合的综合性水平都不是很高。所以这篇课文的设计尽量直观和丰富一些,以降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同时尽量为他们打开了解世界的一扇窗,增加自己与世界的联结,帮助他们体味人生的丰富性,传递时代的积极信息,进而引导他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出韵味和享受,体会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律美。

2、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准确意思,并尽可能地联系实际进行自己的解读。

3、读明课文,读出文中蕴含的生命体验、思考和憧憬,并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有所思考和定位。 一、导入新课: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意思是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其实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带着他靠给人洗衣服、做针线活度日,生活非常困难。孔子从小就勤奋好学,常常是边劳动边学习,读过无数诗书,通晓各国礼仪。随着学问越来越深厚,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慢慢地有许多人前来求学。在三十岁那年,孔子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塾。由于他知识渊博,课也讲得好,所以弟子越来越多,他终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学生谈一谈。

二、我知道的孔子:

你还知道孔子哪些故事或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三、我与《论语》

让学生从我了解的《论语》和我还想了解的《论语》两方面来谈。

四、教学流程:

五、小结: 让学生以

“孔子,我想对你说------------------------------------,因为-------------------------------------。” 或“《论语》,我想对你说---------------------------------,因为-------------------------------------。” 的方式谈谈体会。 六、作业: 1、背默课文。

2、聪明的你,这几句话怎么理解? (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附页:

结论:从中我们可以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遗忘速度最快的区段是20分钟、1小时、24小时, 2—31天遗忘率稳定在72%—79%之间,所以复习的最佳时间是在识记材料后的1—24小时,最晚不超过2天,在这个区段内稍加复习即可恢复记忆。过了这个区段复习起来就“事倍功半”。今后我们要有意识的运用这一规律,切莫以为什么时间复习都一样。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 甲组在学习后不复习,一天后记忆率36%,一周后只剩13%。乙组按艾宾浩斯记忆规律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98%,一周后保持86%, 乙组的记忆率明显高于甲组。

2、谭嗣同杀身成仁

谭嗣同是清朝末年维新变法运动的领袖之一。维新变法损害了当权者慈禧太后的利益,于是她就废除新法,四处捉拿维新人士。有人来通知谭嗣同,叫他赶快走,谭嗣同却说:“世界各

国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能够成功的。而我国两百年以来,还没有人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今天,我谭嗣同就要做第一个。”就这样,谭嗣同从容被捕。在就义之前,他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表明自己杀身成仁的决心。

3、从清华园到“红一连”

——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济南军区某红军师连长楚科纬

这是一次强师劲旅之间的“红蓝对抗”。硝烟散尽时,一名上尉走上讲台,向数十名将校考官陈述演习得失。

这是一次颠覆步兵传统的“特战突击”。铁翼飞旋下,这名上尉纵身跃出机舱,带领官兵接连摧毁“敌”23个要害目标,“敌”我伤亡比为10∶1。

这是一次鏖兵无形空间的“兵阵对决”。电波激荡中,这名上尉夜以继日写下10余万行代码,将专业训练周期缩短10天。

上尉年仅28岁,曾是清华大学国防生,现任济南军区某红军师“红一连”连长——他叫楚科纬。

他像一根钉,把自己揳入“铁军”

鲜花,掌声。

2011年4月,楚科纬回到阔别4年的清华园。母校百年庆典,他特意换上礼服,向母校报告:“我是中国‘铁军’红一连连长楚科纬!”

台上台下,不乏政界精英、学术泰斗、商业巨擘、军队将官,但对于这个年轻后辈,老学长们报以格外热烈的掌声。

私下里,昔日同窗悄悄问他:“说实话,现在后悔了没?”楚科纬笑而不答,右手轻拍胸口——我心依旧!

采访中,楚科纬不止一次说起,他喜欢“铁军”,因为那里有他的梦。

2007年6月,楚科纬完成学业,即将离开清华园。一流学府的品牌效应,再加上专业对口,总部机关和8个科研院所向他抛来“绣球”。

然而,大家没想到,楚科纬想去“铁军”。战争年代,“铁军”创造了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首战平型关等传奇战史,新时期更是陆军军事变革的前沿阵地,这一切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他。

但当楚科纬踏进“铁军”营门,却发现当“铁军”的兵并不容易。下连后的头一个月,训练场上,307号战车一次次急停。车门一打开,楚科纬就伸出头稀里哗啦吐一地。

不到半天,吐了3次。那天,连队战士一边充满同情地递上水壶,一边调侃楚科纬创造了一项新的连队“纪录”。

那段时间,不少同学打来电话劝他另谋出路。可是,楚科纬说:“把钉子揳进木板,只要第一锤砸下去,就只能砸到底,否则就前功尽弃。”

为把自己揳进“铁军”,楚科纬下的全是狠劲——

3个月合格,半年良好,1年优秀。瞄着自己定下的目标,楚科纬每天的训练量让许多“老铁军”都自叹不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蹲下起立各500个,引体向上200个,投弹1箱„„

2008年,楚科纬用两个月时间拿下步战车驾驶、射击两个一级证书和装甲通信特级证书。 把自己揳入“铁军”,楚科纬一路走得很精彩——

2010年,他以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红一连”第43任连长。 这些年,他先后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基层干部”“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2012年光荣出席党的十八大。

他像一座炉,将知识化为战斗力

去年的一个夏夜,桐柏山区漆黑如墨,一阵阵密集的枪声回荡山谷。

“红一连”夜间射击优秀率又超过90%!这让其他几个憋足劲要打败他们的兄弟连队有些沮丧:一样的训法,成绩咋就不一样?

原来,楚科纬有个“秘密武器”——他在组织训练时发现,阻碍射击成绩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官兵无法准确判定自己的射击偏差,打枪只能“凭感觉”。

何不开发一套软件,让战士能够分析出一段时间内弹着点的偏差情况?楚科纬说干就干,加班加点设计编程。

两周后,系统顺利安装调试。枪一响,无线耳机中就立马传来弹着偏差信息,大家都说:“楚连长让子弹张嘴说话了!”

回望楚科纬的军营之路,这一天来得谈何容易。2011年初,他本想开发一套模拟软件,解决连队装甲通信训练人多车少、效率低、周期长的问题。可由于缺少经验,研发异常艰难。那段时间,楚科纬熬红了眼睛,求教老师、咨询同学,最终研制成功。如今,这套软件全师都在用。

战士们说,楚连长像一座炉,能将知识化为战斗力。前年5月,他以一款网络对抗游戏为蓝本,开发出装甲步兵连山地进攻战斗模拟对抗系统。官兵不出营门、不动装备就能展开战术推演。近几年,楚科纬先后开发了12套软件,领衔攻克训练难题20余项。

今年3月,部队驻地突发山林大火,“红一连”奉命前去扑救。现场情况复杂,早前赶到的民兵被火舌压在半山腰,寸步难进。

“连长,下命令吧!”二班长王康急红了眼,抄起灭火机就要往上冲,却被楚科纬一把摁住。原来,他发现当时风正往山下吹,火势凶猛,强行扑救很危险,便带人先开挖隔离带。待风势转向,楚科纬抓住时机,下令冲锋扑灭山火,官兵无一受伤。

事后,王康佩服地说:“连长,你咋懂这么多呢?”楚科纬呵呵一笑,没有说话。殊不知,他知道连队有应急灭火任务,早就专门钻研过灭火知识与战法。

他像一团火,用激情点燃血性

2012年夏,“红一连”海训场,上等兵吴金全没想到,平时和颜悦色的连长变得那么狠。 “班长救我!”当时,“旱鸭子”吴金全连海都不敢下,却被楚科纬下令扔进了深水区,顿时失声尖叫。

过了一会,看吴金全不再怕水,楚科纬才开始给他讲解动作要领。如此反复,不到一周时间,小吴就能在深水区游上近百米了。

谈及此事,楚科纬认为自己“狠”得有理:“置之死地而后生,战场上敌人不可能心疼你。” 楚科纬对战士“狠”,对自己也从不手软。2010年10月,“前卫-10”演习,楚科纬率30名官兵执行纵深机降任务。尽管演习前他们进行了近一个月的针对性训练,但直到任务当天他们才见到真正的直升机。更糟的是,那天机降地域大雾弥漫,能见度很低。

“连长,要不等会儿再跳吧?”九班长柯昌水把头探出舱门看了一眼,又缩了回来——直升机离地很高,下面什么都看不清。

“我先跳,你们跟上!”话音未落,楚科纬纵身跳出机舱。谁知机身剧烈晃动,离机时他的右手重重撞到舱门上,疼痛钻心,动弹不得,只好改用左手持枪射击。

那一仗,楚科纬带伤率领全连拿下“蓝方”指挥部。演习结束,他被诊断为右手掌骨骨裂。如今,他右手还握不紧拳。

轻伤不下火线,在楚科纬看来,这是“红一连”再平常不过的事。他告诉记者,战士入伍

【篇二】《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语录体的语言特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学习做人的道理,加强自身的艺术和道德修养。

4、理解大意,背诵课文,学习古人的学习态度和做人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3、背景资料:《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见于《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先进》《颜渊》等篇,《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与其弟子讲学,从容答对的记录,所答只表见解,不述论据,又少阐释。因而言简意深,皆是充满睿智的经验和真知灼见。

4、学习生字:

省(xǐng) 冠者(guàn) 喟叹(kuì) ...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1~3):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

第二部分(4~8):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 第三部分(9、10):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1,谈学习方法、态度和为人态度,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2,古代治学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谈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4,谈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和思考相结合的必要性。5,谈学习态度,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6与7则,谈学习态度,要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8,谈思想品德修养,鼓励门人为实现“仁“而奋斗。9,谈思想品德修养,面对利害关系,遇到事变关头,方能见君子的操守。10,谈思想品德修养,为人处世之道。

四、教师小结:

《论语》中的这十则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前三则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多“自省”,讲恕道。第四则讲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第五、八则,可以看出“仁道”是孔子追求、宣传的最高准则,六、七则主张人们勇于实践,能成人之美。

九、十则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学习本课,重在领悟,重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验证其正确性。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今天初步了解到关于《论语》的思想内涵,但这种学习是不够的,一方面,我们要将它作为指导自己实际行动的一种航标,另一方面,我们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掌握一些文言文知识,来更好的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2、《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主要是记言。其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如课文的第一、二、四、五、七、八则都属于这种体式。(2)、答问体,即先提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如课文中的第三、六则。(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如课文中的第十则。(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如课文中的第九则。

二、默读课文,疏通文意。

三、古汉语知识:

1、古今异义词

五日三省吾身(三:多次,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今做数词。) .

2、词类活用:

(1)、五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译为“每天”。) .

(2)、传不习呼(传:动词做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

3、古汉语句式: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也”表判断语气。) .

四、细读课文,赏析品味:

第1则剖析:此则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的话,说他每天要从三个方面来反省检查自己,这三个方面是:替别人出谋划策是否诚心诚意,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应该说,能够经常地反省检查自己是人的一大美德,可惜的是有些人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人应该反省的是多方面的,曾参的这三个方面是从他的个人经历和认识提出的,然而也的确是很重要的方面。

第2则剖析:此则是孔子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看见德行优秀的就要想着向他看齐是一种受激励求上进的心态,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反之,看到“不贤”就反省自己,才会免于犯错误,改正缺点。

第3则剖析;此则是回答子贡发问的,子贡问:有没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身遵守的准则,孔子回答他,这就是恕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回答子贡的话;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孔子认为,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施加于别人。

第4则剖析:此则指出做人应该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人担负着重大责任,他要走

的艰苦的路还很长,在今天,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不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吗?

第5则剖析:孔子是赞成人们追求“富与贵”的,但是要“从其道得之”这个“道”就是“仁道”,就是“爱人”,也就是说,人们追求富贵,不能妨害人民的利益,如果妨害了,你就不能据有。孔子也不反对人们厌恶“贫贱”,但是行了“仁道”却得到的是贫贱,君子也不能因此抛弃仁道。

第6则剖析:此则表述了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而后言。这可能是孔子有感而发,是对那些言行不一或只言不行的人的反对,强调“先行”是没有错的,人应该把行为端正与勇于实践放在第一位。

第7则剖析:孔子主张“成人之美”,帮助别人成就美好的德行,不促使别人形成不好的德行,这样,才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君子,而小人正和君子相反。由此可知,孔子不仅要求人要正己,还要帮别人成就美德,反对那些袒护、放纵行为不端者的人,说他们是成人之恶,是小人。

第8则剖析;孔子认为通过修养仁德来得到官职,即使是低微的小官,也应当尽职尽责去做好;如果不能做官,就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周代做官才有丰厚的俸禄,所以“富”就是做官,做官要“求”,要以自己的修养来“求”,“不可求”是指客观条件不允许,即使有仁德也不能够做官。

第9则剖析:此则表述了孔子听了美好音乐的感受。《韶》乐之美使孔子感觉移位,赞叹音乐创作的高妙,同时可以看出孑L子对音乐有很高的鉴赏能力,也要求人应该有多方面爱好和才能。

第10则剖析:此则通过孔子对点的赞许,来提倡人的自然常态,人要和大自然亲近,锻炼身体,享用自然之乐。

四、合作探究:

1、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试分别加以概括。

明确:课文主要涉及了三个方面的人生道理:一是讲做人的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二是讲人要有追求、有抱负,对财富要取之有道,要重实践,能成人之美,三是讲人要有艺术修养,要亲近自然,锻炼身体。

2、《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它的文学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论语》在文学史上颇有影响,它的文学性主要是语言富于形象性。记录并没有追求一定效果的文学意识,而在人物对话中,往往用简练的言辞,就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

和性格特征。

五、教师小结:

走进《<论语>十则》,领会孔子深邃的思想,品味其间蕴涵的人生哲理。诵读它们,能改善我们做事为人的态度,能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

七、板书设计:

25、《论语》十则

一、做人道德修养——多“自省”讲“恕”道。

二、做人理想抱负——取之有道、成人之美。

三、做人艺术修养——欣赏艺术、亲近自然。

————真知灼见,言简意赅。

【篇三】《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科上册教案(导学案)

学校: 备课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篇四】《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 教案设计

2、课时:两课时

3、课前准备:百度搜索《论语》、孔子等相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知识具体,内容充实,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我在教学上安排二节课的时间:

第一课时,用论语中的道理接合学生们的生活实际进行导入,充分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激起学生兴趣,接下来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老师进行补充。教学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第二课时,主要完成课文的背诵强化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三、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

第二单元所选课文侧重于写对人生的理解和选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所效法。课文中所选的十则,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论语》的 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3、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并说出句意。

能力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十则》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培养文言翻译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并背诵翻译课文。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解释,积累实虚词文言知识。

3、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并懂得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学以致用。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地读、大声地读、气韵畅达地读,读出韵味,培养学生的语感。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和 停顿等。在读中理解、领悟每一则语录,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小组讨论交流。教读本文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就内容、文字、写法进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生积极性

3、分类整理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二十四史》中的《宋史》记载:相传宋朝丞相赵普每遇政事不能解决,便等回家后查阅家中的一本书,第二天问题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家人好奇,偷偷进入书法查看,原来里面只有半部《论语》。于是当时的人便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部经典,来看看这部作品到底有什么奥妙之处。首先请同学们把预习时查到的有关孔子和《论语》的相关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将自己课前准备的文学常识进行交流。

2、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的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3、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孔子和《论语》的相关知识点

(三)、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词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性情。 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指导。

(2)指名几个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教师范读

(3)质疑交流:就课文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提问组有权指定某组或某同学回答。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3、读后思考: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明确: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有几则内容上两个方面都有。

(四)、精读课文,把握思想内涵。

回顾课文并思考:文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的?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的?哪些是讲个人修养的?

明确: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个人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作业设计

1、熟练朗读全文,并背诵。

2、自己在练习本上归纳整理文中的重点词语。(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小组互查背诵,

(2)、组长汇报组内成员背诵情况,教师适当表扬评价。

(3)、教师抽查个别同学。其他同学点评。

教师提出背诵要求:字音要正确,课后要能默写全文。

(二)、分类归纳。

A、文言文翻译技巧

1、留——专有名词,年号、地名、官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介词等。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语序。

教师随机抽取十则中的三则,请学生翻译,并点评。

B、成语小结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文言字词小结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1、而:表承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不知而不愠

而:表转折

——介词,替。《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2、为 可以为师矣——动词,担任。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判断动词,是。

见贤思齐焉——语气词,无实义。

3、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其中”。

4、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通悦;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

是知也:知通智

以上内容由小组合作完成,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归纳成果。最后教师集中总结归纳。

(三)、作业设计

1、以“读了《〈论语〉十则》,我懂得了……”的句式练习,谈谈自己的感悟。

2、熟练背诵全文,能默写。

五、教学反思:

本文虽取材于经典,但因是文言文,所以学生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文言基础的教授,让学生掌握文章字词、语句的翻译,会背诵,能默写。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采用了让学生自主上网查找资料、阅读的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很多同学课前准备的材料详细度超乎我的想象!我还采用了分小组讨论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中找到归属感,好中差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课堂上,学生也更乐意听讲了。从课后的小测验来看,学生对本课文言知识点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在课后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尽管学生掌握

了文章的基本知识点,但学生似乎对文章深层的传统文化底蕴理解得还不是很深刻,学生学完本课后好像也没有太多的民族自豪感。有一点遗憾,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应该让学生“穿越”一回,让学生当孔子和弟子,让他们自己来阐释儒家经典。学生肯定会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

【篇五】《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 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

翻译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曰:学习圣贤而且能够以八德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行之,不就是在做使自己心情愉悦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心得,不也是一样很快乐吗?他人不理解而有诸多指责,自己能够包容且不生气,不正是君子所为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意曰:学习圣贤而不深思其意义之所在,就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扰,进而使自己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圣贤的为人处世,就会在品德上陷入困境。

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意曰: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他人排忧解困时自己是否站在理智客观的角度上详细分析之呢?跟朋友交往时自己是否做到言而有信,真诚相待了呢? 老师传授的道德规范自己是否时刻行之呢?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意曰:有修养有道德的人不可以不弘扬学习圣贤的为人处世之道,需要坚定地信念和毅力,此任务对社会和谐的重要性,而要实现社会大同的道路却是遥远。就说仁,仁慈博爱自己要完全做到,需要克服自己的种种私心杂念不也一样困难重重吗?效仿圣贤要用一生的努力,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真正成就自己的意境,不也一样遥远吗?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曰:子贡问孔先生,老师有没有一言结合我自身的情况可以终生行之吗?孔先生回答说:其中宽恕最为重要!面对他人的过错,不要面带愤怒的责备他人,因为这样做法最伤人的心。俗话说的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意曰:自己不重视落实道德规范则形不成庄重威仪,学习圣贤则就会意志不坚固。要以落实忠实和诚信为主,不要认为朋友不如自己,有了品德过错则不要畏惧改正。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意曰:力行老师传授的道德规范而真正体会到行德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一改以往自私自利之心,进入幡然一新的思想观念,可以将自己学习心得传授于他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意曰:见到有道德有修养心安自在的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应常常思维他们因何能过到达如此幸福快乐,心安自在的意境。又该如何来学习圣贤的用心处,以便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惯。

看见终日围着名利打转,烦恼不断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时候要冷静地问问自已,终日奔波在追求什么?活着为了什么?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能对照反省自己。

二、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前准备

① 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 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②朗读、背诵课文。

③研读前五段内容。

教学设计

一、激起兴趣,导入学习

1、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特别是《论语》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论语〉十则》。板书课题。

2、介绍孔子及其《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诵读感知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读: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和个人修养两方面的内容,前五则着重谈学习,后五则着重谈修养做人。(有的地方内容上有交叉,教师应该在分析中给学生讲明。)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前五则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前五则。

2、齐读。

教师小结朗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提示:a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b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小组合作解决语句并翻译。

4、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5、精读课文,探究课文思想内涵。(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上强调独立思考和复习。

学生再思考: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四、拓展体验: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

五、课外延伸

1、(必做题)从问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

2、(选做题)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读书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①研读有关修身做人的内容。

②理解全文的思想意义。

③概括成语、格言,积累语言。

教学设计

一、课文导入

儒家学说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下面我们来研读文中修身做人的内容。《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二、合作探究学习后五则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2、感知:自主研读,疏通文意,理解主要内容。

3、交流:班上交流,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①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4、合作探究

[探究第一句]

请同学们讲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交流写松柏的诗句,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生讨论交流:松柏有什么样的品性?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摘要: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要求学生找一个与这句话意思相近的成语、俗语。

[探究第二、三句]

请同学翻译这两句话,其他同学评价、修正、补充。对重点词句教师要讲解。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由学习小组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观点摘要:

a.这样的处世之道可取,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于人;

b.这样的处世之道不可取,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若干成员组成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东西也许我们都不喜欢,但又不得不要,比如监狱、死刑等。如果什么东西都要去考虑个人的喜好,这个社会的秩序就没法维持。

c.这样的处世之道既有可取之处,又有不可取之处,看你用这种处世态度来对待什么人、什么事。

5、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 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体验反思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透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四、教师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五、积累拓展

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搜集《论语》中有关做人道理的简短的语录四条,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

3、背诵课文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五中学 陈光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

2.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课文

3.能够读、写、理解“子曰、愠、罔、殆、矣、诲、弘毅、士、凋、恕、欲”等词语。

4.学习《论语》中名言警句的简单应用。

5.简单了解孔子及《论语》

(二)过程及方法目标

诵读理解 交流质疑 教师点评 全文背诵 学以致用 积累拓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孔子伟大人格魅力,了解他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做法和人生价值观,提高个人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经历,体会课文内涵,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

◆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默写文章,评点课文内容,精讲难点章节

◆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涵,触动学生心灵,感受“至圣先师”的伟大人格

◆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对学生做朗读指导,正音断句。

2.学生互相质疑法。学生将自己的疑难当堂提出,学生互答。(也可采用学习小组集中质疑,再互相解答法)。

3.归纳、总结法。将本文涉及到孔子、《论语》体裁及主要内容、本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名言、警句等进行归纳记录。

4.教师评点法。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进行评点指导,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5.延伸应用法。针对本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的特点进行延伸应用练习。

◆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运用POWERPOINT系统

◆ 学生课前准备

1.找4-5名学生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题排练一小品,情节简单明快,用时3~4分钟。

2.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孔子及《论语》资料,做好上课准备。

◆ 教学说明

因我所教班级每周有一节学生国学演讲课,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中名言或片段,因此学生对孔子及《论语》比较熟悉,故此在对这两者的处理上可以比较简略。

◆ 课时安排

【篇六】《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