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时间:2021-10-10 13:46:00 五年级作文

【篇一】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与反思

《桥》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

【设计理念】

根据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以读促悟”这一要求,在教学设计中我尝试抓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读,层层深入地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为主,让学生“自己读”, “自主读”, “自觉读”,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阅读的主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教学重点】

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

1、学生熟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词语: 咆哮 狞笑 放肆 没腿深

拥戴 清瘦 沙哑 揪出

2、复现洪水可怕

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呢?选择一句你最能读好的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有感情朗读。

课件出示: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板书:如魔

师:多么可怕的洪水啊!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 课件出示: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二、聚焦老汉,体会党员大山形象

1、师:洪水势不可挡!村民们惊慌失措!在这危难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让我们走进老汉,想想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件出示: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生自由读这两段话。

(2)、反馈交流。

①哪个动作,让你感觉到此刻的老汉像一座山?(站)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课件出示:(远教图片资源)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1)、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什么?

(2)、指导朗读这段话。

3、小结:在洪水面前,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他就像一座山巍然屹立,岿然不动。

三、设置矛盾,体会老汉父亲的大山形象

1、认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老汉与小伙子动作的词句。

师:你发现了什么矛盾的地方吗?

交流:矛盾之处【老汉:揪——推;小伙子:瞪——推】

2、学生交流汇报。

3、引读课文。自读7---27段。

四、习作练笔,感悟课题

1、文章为什么要以“桥”为题目?

2、写一句话赞美老汉,尽量用上“桥”。

3、交流。

五、以诗结课,升华情感

师:老汉作为一名党员,他像一座山,一座镇定的大山,作为一名父亲,还是一座大山,父爱如山!为了表达对老汉的敬意和怀念。老师作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一座山》

【板书设计】

16 桥

洪水 如魔

老汉 如山

舍己为人 不徇私情

教后反思:

《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课文选取的几篇文章讲述的都是一些感人的故事。单元训练要求提出:学习本组课文,要入境入情,抓住那些感动我们的地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根据单元要求,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上教学流程。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教学呢?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在阅读理解中注重语言的学习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课文内容,进行阅读理解,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更要凭借阅读材料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在对课文词语的检查中,我有意识地将词语分成描写雨水洪水,描写老汉表现的两类,通过这样分类复习,不仅检查了学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而且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带领学生复现“洪水来势凶猛”过程中,我从复习词语引入,然后由词带出句子,整个过程始终不离语言的学习。在感悟老汉形象过程中,我从抓住关键句到抓关键词,再到抓对比感悟、感情朗读,最后到写一句话赞美老汉,尽量用上“桥”字,始终把安排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作为重点。

我们知道学习语言,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学习字词句以及段篇,这是构成语言的物质材料;其次是学习听、说、读、写等运用语言的技能,这是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第三是学习必要的语言知识和规律。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

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的。解读文本的语言形式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因此,在阅读理解中注重语言的学习是《桥》这篇教学设计的第一亮点。

二、重视基于课文情境的写话训练

这篇教学设计的第二个亮点是“基于课文情境的写话训练”。在感受老汉高大形象以后,老师通过配乐朗诵课文结尾的方式,营造了一个特殊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这时安排“你能用一句话来赞美我们敬爱的老支书吗?请大家动笔写写,并尽量用上‘桥’字。”这样的写话练习,能使学生把内心涌动的情感倾注于笔端,达到以写促悟,以写促思,读写结合的多种效果。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课堂里“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十分普遍。课堂里多的是感悟,少的是训练。那么如何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不良现象呢?“基于课文情境的写话训练”是一项有效措施。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的语言进行写话练习。要从检测三维目标综合达成情况和学生思想、情感、语言生成情况的视角,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基于课文情境的写话训练,让学生写一组句群或一个语段。这种练习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产生情境性和个性化的语言。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等技能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正确,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阅读教学中没有一定量的动笔练习时间,学生的语文素养怎么能得到全面提高?

三、在语言感悟过程中,注重激发想象

在上面的教学设计中,我非常重视在语言感悟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根据课文雨水洪水的描写,想象这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从描写村民们的句子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拥戴”推想老汉一直来是如何为老百姓服务的?让学生根据“沙哑”推想这些天来老汉也许会做些什么?老汉盯着乱哄哄的村民不说话,他心里在想什么?课堂上多处联系语境,激发想象的阅读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人物产生共鸣,而且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推敲语言,掌握上挂下联的读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语言的生发点,情感的突破点,想象的链接点,把抽象的语言变成生动的形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作者、文本的情感世界,语言与思维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升。

但本节课上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学生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和学生情感没有全身心投入进去,待以后加深自身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以求达到完美课堂效果。

【篇二】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6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桥》

五(3)班 李纪纲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齐读词语。(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组词语分别是描写什么的?

预设:(描写洪水和老汉)板书:洪水 老汉

哪么围绕洪水和老汉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回忆一下,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

二、感受危况,引生入境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描写洪水的句子,感受到了怎样的洪水?(板书:突如其来、凶猛可怕、步步逼近)

2、作者就是用短句的表达手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侧面描写洪水的可怕。(朗读)

3、观看(视频)感受。

三、解决重点,体会精神

1、洪水突如其来、凶猛可怕,死神步步逼近,那么文中要表现的究竟是位怎样的老汉呢?作者又是怎样写出他的特点?(出示课件提示)

交流汇报:

A: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①这句话你读出了老汉的什么特点?(沉着冷静)

②这句话的哪个词最能表现老汉的沉着冷静?(学生谈感受)

③假如你就是当时那群乱哄哄的村民当中的一员,你看到老汉这样的眼神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通过老汉的一个神态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镇定如山。(板书:神态) B: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板书:语言) ①观注这三句喊话的标点符号,你能感受到什么?(老汉语气的坚定,强烈)

②让我们一起来学着老汉来喊话。

你们还找到了哪些句子?

C: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老汉?(舍己为人)

②你觉得句中哪个词最能感受到老汉的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揪) .

③老汉这一揪对村民意味着?对儿子又意味着?

小结:通过对老汉的语言与动作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殉私情、铁面无私恨心的父亲。老汉一心想着群众确把自己的儿子从队伍中揪了出来,是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你从哪里感受到?

继续交流:

D: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这句话中你读到一个怎么样的老汉?(父爱如山)

哪个词感受老汉如山般的父爱?

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我们一起来感受全文的整个过程。(视频) 一个推字让我们感受到老汉如山般的父爱,可是洪水无情啊!请大家拿起书,(21——27自然段)齐读。(出示课件)

3.洪水吞没了一切,无法吞没的是什么?

①父与子血浓于水的亲情

②是人世间永远的亲情

③永远不能吞没的是老汉光浑的老党员形象

4.此时还是一座窄窄的木桥吗?是一座什么桥?

①是老汉搭起的通往安全的生命之桥。

小结:同学们这是一篇小小说,篇幅越短越好,但文章的最后却用了四个自然段来告诉我们老

汉与小伙子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呢?(设置悬念)

四、拓展延伸

老汉和小伙子,他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那么,当时老汉的揪和推;小伙的瞪和推,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写一写,老汉与儿子的内心独白。

父亲从队伍里揪出儿子,

―――儿子啊! 儿子瞪了父亲一眼,

―――父亲啊! 儿子推了父亲一把,

―――父亲啊! 父亲推了儿子一把,

―――儿子啊!

五、学习小结

1、请你赞美一下老书记,并用上“桥”字?

“老书记,你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老书记,你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会坍塌的桥”。

【篇三】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1年东莞市小学语文优秀教学(参评)设计

题 目

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

联系电话

日 期

邮政编码 东莞市凤岗镇中心小学 陈德兵 13712304114 2011年4月2日 523683

《桥》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

《桥》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桥》是谈歌先生的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感人,矛盾冲突集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这篇小小说能在短短五百一十二字的篇幅内,表现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对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击节赞叹!

第一、作者用极简短的文字渲染出极恐怖的环境。“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开篇两个自然段,短短39个字,就把我们带到那个可怕的情境中。随后,又有四次写到洪水:“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这样的环境渲染,着墨不多,却一步步烘托出人物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

第二、作者用极简短的文字刻画出一个高大的人物形象。作者对老汉的刻画,紧紧抓住了老汉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加以表现:“他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一头豹子”这两个神态描写的比喻句,分别表现出老汉当时的镇定、愤怒;“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少废话,快走。”这是文中老汉所有的语言,简洁明确,铿锵有力,富有个性,对群众的爱、对少数自私的共产党员的不满,界限分明;“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一“揪”一“推”,意味深长,使得老汉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第三、作者用曲折的情节不断深化文章的主题。“文似看山喜不平”,作为以情节取胜的小说,更是如此。在不到700字的狭小空间里,作者竟也能做到“尺水兴波”,让读者的心一次次被揪起来,且看小说的一波三折:人们惊慌失措,就在即将桥毁人亡之际,老汉出现了,他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这是第一折;接下来,有党员不愿意留在后面,挑战老汉的命令,老汉坚决予以回击,这是第二折;一个党员企图“插队”,被老汉愤怒制止,这是第三折;最后过桥的老汉和儿子互相推让,结果都被洪水卷走,这是第四折。

第四、作品巧妙的结尾震撼读者的心灵。读到故事结尾,我们才明白,原来老汉和那个小伙子竟然是父子关系!在儿子插队企图早点过桥时,老汉却是那么冷酷无情!难道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吗?难道父亲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吗?其实,他同天下所有的父

亲一样,他希望儿子活下去,对儿子吼道“少废话,快走”并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他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群众和儿子之间,他首先想到的是群众!这样的结尾,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小小说的魅力得以更好地彰显。

第五、作者贴切的修辞手法和准确的用词让读者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为表现山洪之迅疾与凶猛、情形之混乱与危急、老汉之坚定与凶狠,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文中准确的用词堪称典范,如“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一句中这个“揪”字就准确地表现出当时老汉情感之愤怒,力量之大,速度之快。老汉的两次“吼”,内含却不相同,第一次是愤怒地吼,对儿子的表现十分不满;第二次是关心地吼,希望儿子能尽快逃脱洪水的魔掌。“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一句中的“推”和前面的“揪”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孩子的爱全部浓缩在这一个字之中。

这是一篇小小说,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样式,它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允许虚构,所以这篇文章表现的不一定是一件真实的事。那么学生在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可能会质疑:为什么一定要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冲走呢?——这是作者表达的需要,两个人的离去,结局是悲壮的,给人的震撼是最巨大的,这就是悲剧的力量!

文中的老汉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甚至连个姓也没有留下?因为,老汉在这里是一个符号,他是千千万万优秀共产党员的一个代表!他就是一座桥,一座让人民群众通往生命的桥,一座将党和人民群众紧紧栓在一起的连心桥!

文中还将老汉比作“一座山”,我觉得颇有深意。“老汉”和“山”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呢?面临可怕的洪水,老汉那么镇定,那么冷静,毫无惧色,岿然不动,给人的感觉不就像山吗?当有个别共产党员信念动摇时,老汉坚定的信念不正像一座不管什么力量都无法撼动的山吗?后来,老汉将生的一丝机会都让给了儿子,这沉甸甸的父爱不也如山吗?老汉牺牲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人民群众心中,这不也像一座永远令人敬仰的高山吗?

好一座山!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并不是完整的阅读教学。完整的阅读教学在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后,还要解决“怎么写的”和“写得怎么样”这两个问题,而后面这两个问题,才是语文课程的本质任务,也是落实语文工具性的必经之路。就本课而言,学生仅仅读懂了这个故事,仅仅感受到了老汉的高大形象还不够。课文表

达上的诸多特点一定要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揣摩,这才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2.语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教师过多的分析、讲解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有时候甚至非但没有帮助,反而妨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讲一讲”“说一说”“想一想”“辩一辩”等语文活动中,逐步提高感知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欣赏能力,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体验文学作品带来的美好感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

4. 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

2.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几个突出特点。

【教学准备】

制作简易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讲故事《动物园里的袋鼠》,让学生初步感受欧亨利式小说结尾的魅力。

二、自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查词典,给生字注音,弄懂生词的意思。

3.想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检查自读。

1.指名朗读课文。评议。纠正读音。

重点指导“像倒”“势不可当”“没腿深”等多音字和部分生词的朗读。

2.分小组比赛读课文。重点指导部分短句子和人物语言描写的朗读。

3.交流: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质疑问难。

四、生字教学。

1.核对课后田字格里面生字的注音。

2.生字组词交流。

3.互相提醒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重点提醒“祭奠”的书写。

4.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回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请大家齐读课题。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这是一篇小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请你简单讲一讲这个故事。

【课件显示故事梗概提示。指名说一说,点一点方法。齐读。】

( )的时候,山洪( )。全村一百多人( ),拥向北面那座( )的木桥。德高望重的党支部书记临危不乱,指挥大家( ),最后,( )。

3.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在横线上加一个词语或者短语,说一个句子。

【课件显示:这是一个】

指名说,相机进行评点。

【预设: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这是一个关于桥的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洪灾中的故事。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这是一个赞美老汉舍己为人精神的故事。

这是一个歌颂共产党员的故事。

【篇四】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201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品读重点词句,感受老汉的精神品质;体会关键词句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色,并结合语境迁移运用。

【学习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课文的表达特色及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领悟课文的表达特色及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文中的老汉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老汉的?文章在表达上又有什么特色呢?

2.先来看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学习目标)

二、赏读课文,品言悟法

(一)研读人物

1.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老汉的言行多么令人敬佩!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7-23自然段,划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品一品(提示:注意文中几个关键的动词及标点)。

3.小组合作交流。

4.小组上台汇报展示(方法提示:文中最令我感动的句子是(读句子)„„因为这句子„„)。

5.欣赏评析,教师相机点拨方法,重点指导10、15、20、22自然段描写老汉的动作词语,相机板书“喊、冲、揪、吼、推”。

(1)出示课件,带有吼的两段话,说说老汉真不爱自己的儿子吗?相机说推字,用词的准确性。

(2)出示第22个自然段,说说老汉要喊什么?

(3)出示两组句子进行比较。

A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B老汉沙哑地喊话:“乡亲们,桥太窄了。大家排成一队,不要拥挤,不要慌张!

共产党员,注意了,你们要发扬高风亮节的精神,请主动排到群众的后面去。”

(运用简短句段更能烘托出当时情况的紧急,不容许讲太多的话,更能表现老汉的沉稳。)板书:简短句段

6.小结: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二)指导朗读

1.把文中描写老汉的句段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呢?

2.小组合作练习朗读。

3.小组展示朗读,全班欣赏评析。

4.齐读。

(三)领悟写法

1.这篇课文感人至深,扣人心弦。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具匠心。请同学们再快速浏览课文,文章写作方法除了这三种外,你还发现本文有什么特别的写法吗?

2.小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一组善于发现作者的写作秘妙。

3.请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发现”,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4.师板书:设置悬念

5.教师相机出示课件,总结归纳方法:

(1)巧妙的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4)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写,使文章更形象生动

三、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1.一起读读故事的结尾(倒数4个自然段)。读后交流:这个场景给你怎样的感受?(沉痛、敬佩)

2.学习运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的方法,写一写结尾部分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场景(可安排课后小练笔)。

板书设计:

16 桥

忠于职守

老汉 不徇私情 冲 揪 吼 推 喊 舍己为人

„„

表达特色:(1)比喻、拟人

(2)环境描写

(3)简短句、段

(4)设置悬念

【篇五】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文理解咆哮,狞笑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在生死关头,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3.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体会课文中的老汉高尚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入情入境,导入课题

1.诗歌导入:

当1998年那场百年罕见的洪水毫无预兆席卷而来,大地失去了光彩,华厦顿时变废墟,良田转眼已沧海,难民流离失所,百姓苦不堪言。在这危急的时刻,最可爱的英雄们驾着冲锋舟四处营救百姓,跳进混浊的狂浪中充当中流砥柱!可是肆掠的洪水还是把大堤撕开了口子,如猛兽般的洪水一泻千里,所有的交通瘫痪,所有的房屋变成了一座座孤岛,就连回家的路都显得那么的遥远。洪水啊洪水,你为什么这般无情?你看,把我们的家园变成了什么!把我们的校园变成了什么!此时的山村是充满了死亡的恐怖。就在这时,一群穿穿迷彩服的钢铁战士又出现在我们身边,一瓶水浇灌了我们的心田,一袋米饱含了一段军民鱼水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

2.师:同学们,你们看完这个短片你的脑海里浮现了那些画面?你想说一些什么?

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走进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英雄故事,课文中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桥虽窄,却是村子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条重要的通道。可是有一天黎明,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历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这究竟是场怎样灾难的呢?

4.学生们交流。

5.师:是啊!这是一场百年洪灾,故事中的主人公让我们无比崇敬!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谈歌一起走进那位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人物老汉(板书:老汉)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首先要渲染气氛创造情境引出主题,因此,在这个环节的设计,我主要让快速进入课文,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铺垫。】

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

1.过渡:是的,一场可怕的灾难来临了,看到洪水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2.学生交流:

3.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默读,找句子画线。

(2)朗读,体会。

(3)汇报交流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并引导感情朗读。)

①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洪水凶猛,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水位在不断上升,情势越来越危急。(并相机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范读,请学生评价;师生一起再读。)

③这些句子很多都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以一、两句为例,不用拟人或比喻与原句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你也能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洪水狂奔的场景吗?(学生说句子。)

4.想象体验:

(1)老师激情叙述:洪水如猛兽般席卷了整个村庄,农田被淹没了,房舍被冲毁了,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在田间地头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睡得正香呢。突然一声惊叫,大家翻身起床,却一脚踩在了水里,当时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这些危在旦夕的人们此刻的样子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读后请学生板书从文中找到的关键词。)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这也是学习这组课文的阅读要求。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谈感受。】

三、再读再悟,体会人物形象

1. 师过渡:是啊,灾难来了,洪水像恶魔般在路上舞蹈,露着狰狞的面目,人们惊慌失措,极度恐慌,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

2.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汉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从哪儿体会到的?(同样请学生将描写老汉与村民不同表现的关键词板书出来。)

3.学生自由读文,体会关键词句。教师巡视,作适当的指导。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先说你认为老汉是个怎样的人,然后说说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读,再大家共同评议。引导学生从这些句子中体会老汉先人后己、临危不惧、不循私情的高尚品质。

5.其实老支书和所有父母一样也深爱着自己的儿子,桥塌了,老支书似乎要喊什么,你猜想他想喊什么?请拿起自己的笔写出老支书没来得及喊出的话。

6.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老汉说的话。(学生谈到哪,就读到哪。)

①连日来的大雨,让老汉揪心啊,他整夜整夜睡不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看着你拥我挤的村民,老汉沙哑地喊话

②在洪灾来临时,老汉第一个赶到了那座木桥全村人逃命的唯一通道旁,他想:我不能丢下我的村民不管!他站在桥边,沙哑地喊话

③面对跌跌撞撞的村民,老汉冷静地想,这么乱可不行,我得控制局面,指挥他们逃生,于是他沙哑地喊话)

①老汉看到自己的儿子挤到了前面,心想先人后己是党的纪律,儿子也不能例外,他冲上前去,从队伍里揪出了儿子,吼道到最后只剩下他和儿子两个人时,他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大声喊着

②木桥在呻吟了,老汉用力把儿子推上了木桥,大声吼道木桥塌了,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肝肠寸断,他悲怆地喊着

③洪水吞没了他的儿子,老汉心如刀绞,绝望地喊着

7.师: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位老汉,他做了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如:他第一个来到桥边,却没有只顾自己逃生,他是个先人后己的人。)

8.小结:是啊,初次读课文时,老汉与小伙子前后矛盾的行为曾让我费解,可当我们读到文章的最后,谜底揭开后,内心难以平静,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这位不徇私情的老支书让人肃然起敬。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过渡语巧妙地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老汉的身上,引导学生用心灵与

文本对话,感受老汉的高大形象。通过反复的引读,让学生的心间溢满对老汉的敬仰之情,一个像山一样高大的、巍然屹立的老党支部书记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四、再读课题,探究课题深意。

1.文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老汉)为什么文章要以桥为题?

(还能用什么做题目?)

2.学生自由发言。

3.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用上桥字,好吗?

如:(1)老支书,您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啊!

(2)老支书,是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设计意图】为了深化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赞美老汉,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一个高大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五、启发想象,寄托无限哀思。

1.师:就是这座山,敢于同无情的洪魔作斗争,将村民们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然而,令人痛心的是,洪水吞没了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只留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来,同学们,捧起课本,满怀哀思与崇敬齐读课文结尾部分24-27自然段。

2.生齐读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3.练笔(屏幕出示祭奠画面,音乐起)

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这位肝肠寸断的老母亲,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泪眼朦胧之中,她看见了泪流满面的乡亲们,却看不见老伴清瘦的脸颊;她听见了人们嘤嘤的哭泣声,却听不见儿子深情的呼唤;她看见了,却看不见;她听见了,却听不见,请同学们拿出小练笔,接着往下写。

4.交流:

生①:她看见了缓缓流动的小河,却看不见老伴忙碌的身影;她听见了小河潺潺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爽朗的笑声。

生②:她看见老伴仿佛站在水中微笑,却看不见老伴贴心的关爱;她听见了小鸟的啼叫,

却听不见儿子亲亲热热地叫一声妈。

生③:她看见了那冲垮的木桥的残桩,却看不见老伴过桥时坚实的背影;她听见了哗哗的流水声,却听不见儿子真心的问候。

生④:她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却看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她听见了______________,却听不见________________。

5.总结:是啊,她看见了许多许多,唯独看不见两个至亲至爱的人;她听见整个村庄都呜咽了,唯独听不见那两个最最熟悉的声音。但,此刻,我们分明感受到有一座桥已经架在了老汉与人们之间。那就是:生命桥、爱心桥、责任桥

6.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座座为我们架起生命桥的英雄们吧!请看98抗洪《为了谁》

【设计意图:读写迁移,顺势而导,情感渲染,笔触情发。要做到这些,有感情的朗读必不可少,引导读出感情不可或缺;启发想象,总结升华,印象深刻,引起共鸣。】

六、作业套餐

1.摘抄文中环境描写的词句。

2.练笔誊正。

七、板书设计:

【篇六】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教学设计

16、《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洪水肆虐的危机情境,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老汉的大山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学们回顾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当洪水来临时,老汉指挥全村人民渡过了桥,保住了生命,最后老汉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的事迹感动了每一个人,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老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二)走进洪水,感悟洪水可怕

让我们先去看看这是一场怎样可怕的洪水?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水和洪水的句子。

1、讨论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④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⑤水渐渐地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桥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⑥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①句话,你发现什么特点?

像泼。像倒。两个字一句话,给你怎样的感觉?(突出雨之大、雨之急,来势凶猛)

(2)“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板书:洪水)

(3)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这是人在跳舞吗?(拟人)(板书:跳舞)

(4)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凶恶的笑)。(板书:狞笑)(是什么在逼近?(死亡)(拟人)

2、再次朗读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多么可怕的洪水啊!简直就是魔鬼贪婪自私。(板书:自私)

3、洪水在不断地上涨,灾情在不断地加重。此时此刻,人们需要什么?(需要桥来获取生命)(板书:木头桥)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有逃生的欲望。人们的反应是怎样?

(课件出示句子):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过渡:这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座木头桥此时此刻成了人们逃生的生命桥。(板书:生命桥)

(三)品读句子,感悟老汉的大山形象

(课件出示老汉的图片。)面对着肆虐的洪水,面对着乱哄哄的村民,老汉怎么做?(板书:老汉)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老汉的品质?快速画出描写老汉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小组合作)

1、动作与神态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课件出示句子)

﹝1﹞理解“他像一座山”:“山”给人怎样的感觉?(伟岸、高大、稳重)他的什么给人山一样的感觉?(沉着冷静,是人们心中的靠山。)

﹝2﹞面对着肆虐的洪水和乱哄哄的村民,老汉像一座大山稳稳地、镇定地站在木桥前。想象:此时此刻,他想用眼神告诉人们什么?(老汉就是要用这样的眼神,使大家镇定下来,从老汉的动作与神态描写中,体会到了老汉的沉着冷静,镇定如山。)(板书:镇定自如)

﹝3﹞如果你是当时逃生的人们,看到了老汉的神情,你又会怎样做?(会镇定,有秩序)

2、语言: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课件出示) ﹝1﹞此时情况危急,死亡逼近,老汉是怎样喊话的?(老汉的喊话是沙哑的)

﹝2﹞哪一个标点引起了你们的注意?有什么作用?(感叹号!三个感叹号传出来的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铿锵有力!)让我们铿锵有力地读读这段话!(齐读)

3、动作: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一只豹子。(课件出示句子)

﹝1﹞找出动作描写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老汉揪出的是谁?(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是他儿子)但此时此刻在老汉的眼里,他揪出的是谁?(是党员)

﹝2﹞这时在老汉的眼里没有父亲与儿子,只有党员与村民,明知生死攸关,却依然铁面无私,好一个狠心的父亲呀,谁能读读这句话?(指读、齐读)

过渡:一个简单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公无私的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看到了一个不徇私情、狠心的父亲。(板书:无私)

4、语言、动作;

﹝1﹞这个危在旦夕的时刻,老汉把他的儿子从队伍中揪出来,那是他的亲生骨肉啊!他是不是不爱他的儿子?你从哪里看出老汉爱他的儿子?小组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老汉爱自己的儿子,从“推”字可以感受到,老汉此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2﹞让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父子俩的对话。

﹝3﹞人有情,可是洪水无情,结果怎样?齐读21—23自然段(洪水吞没了一切)

﹝4﹞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老汉会喊些什么?(展开想象)

﹝5﹞洪水吞没了一切,无法吞没的是什么?(父爱、光辉的党员形象)

(四)小结

文章正是通过环境描写和对老汉的细节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洪水吞没的是老汉的身躯,但永远吞没不了他的精神、他的父爱和他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在生死关头,老汉作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了大灾中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板书:爱)

四、作业

小练笔:当洪水过后,全村的老老少少都来祭奠老汉,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被救的村民,面对这样的老支书,你有什么话对他说?请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16、桥

木头桥 生命桥

山洪 老汉

跳舞、狞笑 镇定如山

自私 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