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目的》有感:《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时间:2021-10-02 00:00:00 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一次会议上听教研室主任说在看此书,立刻淘宝购之。翻起来看看,内容有点枯燥,但是坚持着看完。有些内容对教育来说还是挺有用的。

  作者怀特海是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过程哲学的创始人。1861年2月15 日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兰姆斯格特,其父是牧师。1880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专修数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主要著作有:《数学原理》(3卷,与B.A.W.罗素合著,1910~1913)、《数学导论》(1911)、《关于自然知识原理的探索》(1919)、《自然的概念》(1920)、《相对论原理》(1922)、《科学和近代世界》(1925)、《过程与实在》(1929)、《观念的历险》(1933)、《思想方式》(1938)等。

  怀特海原是新实在论者,后来受到实用主义者W.詹姆斯,特别是直觉主义者H.柏格森的影响而成为自然神秘主义者。他的基本论点之一就是,自然界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它处于创造进化的过程中。但与主要依赖于生物学的柏格森以及更早的唯灵主义不同,怀特海试图用近代物理学和数学上的成就创立其活动过程哲学或有机体哲学。

  人是有意识的动物,做任何事情,先要明白:目的是什么?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每个国家、社会都有自己的解释。教育是一种需要在细节掌握上耐心又耐心的过程,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反反复复,学习无捷径。教育必须要明白,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树林。

  我们时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是那样沉默寡言,毫无生气,可一旦下了课,他东奔西跑,能说能跳,是那样富有活力、充满朝气,这无拘无束的课间才是他们最快乐的时候。也许我们的课堂大多时候都只是为了教而教,为了学而学。在课堂上,学生不是为自己活着,不是为现实活着,仿佛是为教材活着。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成了无源之水。学生认真听课的目的,也许只是为了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许只是为了博得老师的表扬,抑或是为了给苦口婆心的父母一个交代。在这样的课堂中,哪会有智慧的火花迸发?哪会有快乐可言呢?

  中国的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历来怀抱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传统,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将追求学识成就与国家的振兴联系在一起,并把这种理想融入自己的人格、信念、操守以及职业规范之中。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大潮下,这种信念与理想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教育这一“象牙之塔”面临着新的分化、蜕变,有的开始裂变甚至开始沉沦:那种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荣的道德操守日渐泛商业化,工作以能否为自己带来经济收益作为是否成功的标志。而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的大脑当作无生命的工具,当作一种僵死的物质,一种感受器,一种储存器,学生只是消极地接收知识,被动地接收知识,于是,任何知识、任何思想在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呆滞的、凝固的、冷冰冰的、没有感情的一种储存。学生也就没有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活生生的生命思维。

  怀特海指出:“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但当下的教育没有向学生展现生活这个独特的统一体,受那种急功近利、简单化的影响,很多教师仅仅靠一次讲座,一堂观摩课,“企图通过一种虚幻的方法作出高明的概括。”这不是教育进展的方式。这种看似热闹的方式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呆滞的思想”的体现。这种表演式的教学是一种作假,一种作秀,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是“卖弄学问的人”,是分裂人格的人。

  招录几句:“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最好的好人,都是放过错误过来的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更显出他的可爱。“”多听,少说,接受每一个人的责难,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决。“”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前了。“

  虽然不是很能看得懂这本书,或许是数学家的思维比较跳跃,又或许是自己的水平有限,应该还需要再研读几次。倒是前面的“序”和后面的“跋”读起来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