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时间:2021-10-01 00:00:00 读后感
《金刚经说什么》作者是台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自己的心得。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供大家参考选择。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金刚经》是释迦摩尼佛本尊与弟子须菩提之间的对话集。由姚秦大法师鸠摩罗什翻译,南朝梁武帝之昭明太子分成32章节。“金刚”是什么意思呢?在物理学中,大家都听说过“刚体”的概念,即“不发生形变的物体”。因此“金刚”大概是“无坚不摧”的意思。

  一、佛是人,不是神

  开始部分,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释迦摩尼佛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他日常生活与普通人没有两样。

  同时,佛陀是觉悟的人。随时随地,他的所作所为都“刚刚好”。对刺激的反应不是自动自发的,言行不是莫名其妙的。所以,佛陀是自由的人,“随心所欲,不逾矩”。

  那么恰当的言行,来自于哪里呢?

  二、“善护念”

  恰当的“言行”,是正确的“心念”结出的果实。

  念头,就是“念”的源头。“念头”长大些,就是“心田之思、心想之识”,进一步显化为情绪表达,言语、动作和行为。

  “善护念”是修行的方法,意思是“好好照应心念”,起心动念都要照应思想。我们平常说“念佛”就是“慈悲的发心、利他的动念”,而不是如朗读之——哇啦哇啦诵“南无阿弥陀佛”。

  “念”来自哪里呢?

  来自于心之动。起心动念,“念”是由心动产生的。“念”同时也是变动不居的,正如水中的气泡,升腾、合并、寂灭……

  三、用心若镜

  那么,“心之动”能掌握吗?如何掌握“心之动”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用心若镜,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如来如往”。正所谓“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不过,用镜照应来物,需要保持“镜的明净”,拭去附着在镜子上的尘埃。“不藏着掖着”,“不夹带”私利,祛除妄想。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1)经文强调「善护念」,因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人的起心动念是何等重要,就算只是略过心中的一丝念头,都有可能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世尊要我们好好守护自己的善念,修正任何偏邪的恶念,让正念安住己心,不刻意、不强求,而是自自然然地让心向善。

  (2)过去人生荡到谷底时,曾经自我发问,我从何处来?又将何处去?

  以世俗眼的观点来看,当然更加困惑无解,反而觉得自己有病,但是以金刚眼来看,一切就是空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中的一切就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世俗人间常有无限延伸的烦恼线,剪不断理更乱,悠悠岁月中缠伴君侧,很多人为失眠所苦,更甚者得了恐慌忧鬱症,业力牵引之下,常把黄昏当日出,逆道而行当然撞得鼻青脸肿。

  该如何对治呢?佛法浩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知行合一是我努力的终极目标,说来惭愧,目标还离我好几光年!

  (3)修行的境界,住、止、定、空。

  心应如何住,祈求佛菩萨慈悲加持,如来善护念、善付嘱,让道心住得坚实稳固。

  感恩南先生的注解让弟子茅塞顿开,每一次的观看总是有新的体会认识,佛法无边,使得正在努力不让菩提心退转的弟子有所进益。

  (4)我们有心之人,当有烦恼升起时就需要降伏其心,好好善护自己的心念。

  让自己(不起心)打妄念,所以善护念很重要。心打扫得乾乾淨淨,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

  (5)大乘和小乘有很大的差别,大乘是菩萨道,看到世间许多众生还在苦海之中,愿意来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即使菩萨外形入世,内心还是出世的。罗汉住空,无法像菩萨一样眼见心淨,所以真正要修得不是表面的境界,而是自己的内心要修的跟菩萨一样清淨,虽然末学尚未悟道,但要跟佛菩萨作一样的事,发菩萨心来利益众生。

  过去跑宫庙时并不知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还引来一堆干扰,没有踢的铁板不会痛,现在跟着精舍学习才发现佛法的殊胜,修自己的心念、行为才是根本,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以佛法来讲,心外求法都属于外道。善护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在行为上要护念,要随时照顾这个念头。当我常烦恼事情时,就无法保持清淨的心,偶尔还有杂思、不好的念头跑出,随时都要提醒自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能时时善护念才能一心不乱。

  金刚经裡面讲的大智慧很深奥,虽然总教我们安住、清淨,但这并非三两下就可达到。这条路并不好走,但佛菩萨也是这样过来的,方向正确才能走到终点,得好好的修持才能像佛菩萨一样。

  (6)人生难脱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佛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此生带业而去,来生就带业而来。要把心顾好不再造业,如此就能带法而去,而带法而来。

  生生世世,深结善缘,经文强调善护念,我们要好好地守护自己的心念,守护心灵种子,不受外界污染,亦不因人而乱心。种善因,结善果,启发善循环。

  (7)以前常常内心烦躁无法平静,别人去庙裡求财求子求健康求顺利,我求神让我变的平静快乐,但所求多次没有任何改善,因缘未足无法学习善知识,不知内心平静来自善护念,自发自醒,自己觉悟,求谁都无用。「善护念」,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处于为生活奋斗的年龄,希望生活过的舒适,不免会学习如何争取想要的,但习气总是在无意间影响我的身语意,用的方式多不如法,不知福报是万能的,它可以转化成钱,转化为健康的身体,福报俱足了,何需费尽心思?

  苏东坡:「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住、止、定都还未感受过,唸经打坐时妄念纷飞,唸咒还得边做事边唸才唸的多,要达到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的境界路还很长,但目前能减少烦恼已是好的开始。

  (8)人生在世总以自己的眼光看待相关的人事物,开心顺遂的时候,什麽都是彩色的;失意不顺的时候,看什麽都不顺眼。却忘了这些都是过去的习性造成的有色眼镜。修行最根本就是修习自己的心,让心念纯真,无所求。

  回归最根本的生活,无论遇到逆境或顺境,心都不会动摇。多念经,存正念,修行在个人。加油!

  (9)看完本次分享内容,对善护念印象非常深刻,好好照应好自己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自己的心念,万法唯心造,如果心念修偏了,只想修神通来做有利自己的事这样是不行的,所以说善护念是一切学佛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圆满!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很重要,佛说:善男子,善女人,如果有一个人,发求无上大道的心,应该这样把心住下来,应该这样把心降伏下去。

  (10)心念是内在的运作,执行外在的一切。所以,自己是否要调整在起念当下是愿意接受的,可持续否!千头万绪不间断地涌现中,这正是要时时念兹在兹积极学习修正自己的起步而已!

  善护念传达着不论面对的一切是什麽都要专注深入坚持才能有成就!一生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抱怨只会让自己逃避退缩,只得陷在黑暗中无法自拔!

  唯有秉持着正向的思维勇于面对一切,必能事事圆融精进,踏出发心的第一步!

  每个人在来到这无常时空裡,在开始有念形成时就随时间的逝去而渐趋多而杂!自开始学习时,也会不时地听到提醒要专心!所以,「心」的概念已传递出来只是自己没有深入踏实的了解其意而确实转化行动!此即是知而行与未行的差别了!

  止、定是时时要谨记督促自己奉行在生命中,才能向随遇而安的方向前进!

  (11)一切万法唯心造,我们常常让自己的心念念不忘,对过去的事念念不忘,对未来的事念念不忘;妄念妄想一生就往裡头住,却忘记当下既是永恆。佛教我们善护念自己的心,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目前我透过静坐跟唸经咒来练习学习把自己累积的习气无明能慢慢的不往裡头住,虽然常常一不小心又往妄念住但也是靠自己要去调伏自己的妄念别人外在都无法帮助我们。既闻佛法佛也教导把自己的心善护着;不往妄念去。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善护念自己的心,以戒为师精进修行自己。

  (12)文章中的叙述浅显易懂,让《金刚经》的内容像在看故事一样容易,自从社团开始提倡打坐开始,每天尽量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静下心来,可是每当开始静坐反而思绪飘个不停,反而更无法静下心,原来说是容易,做起来却是很难。

  《金刚经》的精髓在于善护念,意义在于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如果连静坐都无法好好关注自己的心,学佛之路要如何更上一层楼,不是盘盘腿,念念佛号,就是学佛啊!这条路不好走,但却是唯一要走的路。

  13.文中写到:「学佛最困难的,就是把心中的思虑、情绪、妄想停住」,这个目前对我来说还是很困难,不管在唸经、持咒甚至是静坐,还是容易妄念纷飞,无法做到一心不乱。

  《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一动一静之间所起的念头非常的多,这些念头都是业。所以金刚经说到了一切修行的起步就是 「善护念」,修行就是从心做起,好好照护自己的心念,照护自己不要胡思乱想,时刻调整自己的心,并修正自己的行为,渐渐的做到降伏其心。

  《金刚经说什么》读后感

  我从金刚经中看到了什么呢?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的修行,最核心的就是上面几句话,后面几句也都只是最上面一句的再阐释罢了。

  《金刚经》是讲空的,如何空呢?心无所住,如何是无所住呢?用《心经》里来解释方便: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虽然意思就是“一切皆空"但是经文这样一件件给指出来,是一种引导,就像冥想的时候想从脚开始放松,接着是小腿……

  接着又讲,这个空不是虚无,如果是虚无的话,佛祖直接说一切皆虚无就好了其他都不用讲了。因为放空一切之后,连空这个概念都没有的境界和感觉下不是虚无的,那个境界中连语言和意识都没有,因此那种玄妙的感觉无法描述,只能强名曰空。

  所以说因无所住而生其心。在无所住=空的状态下诞生的感觉就是悟道。

  看山是山,那是执着于相,这是第一步,修行要不应取法,不应该执着着相。

  看山不是山,开始放空自己,认识到世事无常,不执着于相,这是第二步,这一步也不能执着,shi'shi'qingfushi不应执着于空相,不应取非法。

  看山还是山,了悟了自性本空,心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第三步,心如明镜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活在当下,无过去之心,无现在之心,无未来之心。

  ,还有第四步,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连空的概念都空掉,彻底的心无所住,连看山的概念和想法都没有,这时候生的心才是悟道之心。

  南师讲了一些小故事,很有意思,写一些我对这些故事的看法:

  第一个小故事:佛祖有俩个开悟的弟子下山游历,于路边见到一具死尸,一个弟子把尸体埋了,一个弟子扬长而去。众人不解,问佛祖,都是开悟的人怎么一个埋一个不埋呢?佛祖说,埋的是慈悲,不埋的是解脱。

  这里讲的就是不应有法,不应有非法。刚开始我理解不了,觉得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做,做也对,不做也对,绕迷糊了。后来看完书明白了,对于悟道之人就是做也对,不做也对。而对于常人就是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对。

  因为什么呢?因为常人不管做与不做,心中都有执着,都在着相,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有这个目的就是动心起念,就是着相了。而真到了空无所空的境界自然是非法非法非非法,做了也是没做,没做也是做了。哈哈哈,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那只有证得了真正的无我无空的境界才能体会的,用语言自然无法描述连语言都没有的状态。

  第二个小故事:有一个学生多年悟不了,有一天老师带他去后山一处花丛遍地的地方,问他"你闻到花香了吗?”这个学生当时就开悟了。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面对老师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闻到了?那是着相了,色声香味触法没有空掉。那回答没闻到?那是着了空相了,不应取非法,所以这个人体悟到了空无所空,空即是色,色既是空,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悟了。

  第三个小故事:有一个学生总悟不了,觉得都学了还是悟不了,一定是老师藏私,于是拿着刀在一条小路上堵住了老师,“你要是还有藏私我就杀了你!”老师哈哈一笑,说“我要过去,你过来”。一把把学生拉到身后,自己走了,这个学生当下就悟了。

  其实这个故事把话里省略的内容加上就更好理解了,老师说的是“我要过去,你堵住路了,你过来,我才能过去”,路就是悟道之路,这个学生我执太重,空不掉我,挡住了他的悟道之路,把我空掉后,自然就悟道了。

  第四个小故事:有个禅师很厉害,用手指头一指别人就悟道了,跟着他的小沙弥也学会了,自己试着在别人面前一指,那人也悟了,小沙弥很高兴,回去跟禅师说自己也学会,这么一指,也点化了一个人,禅师听后回了趟屋子,出来后让小沙弥再讲一遍,小沙弥兴高采烈的表演,就这么一指,咔嚓,禅师从身后拿出把剪刀把小沙弥那个指头剪掉了,疼啊,但是小沙弥立马就悟了。

  这个悟的是什么呢,小沙弥指头被剪了,疼啊,这个指头可是我指点别人的依仗啊,这个能点化人,本身就是道啊,好疼啊,被剪了就没了,就没了,没了……见诸相非相,一切皆空,小沙弥也悟了。

  很多心理学家每天都打坐4小时以上,对于不能顿悟的人们来说,想体会道镜还是得时时勤拂拭,止念,入定,于定中生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