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定兴作文

时间:2021-10-01 00:00:00 小学作文范文

篇一:《定兴的雪》

定兴的雪

在定兴,冬天到来时,雪来的比较晚一些。记得那一次血。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楼房、街道、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籁籁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⒃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这个话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并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语。寒冬大雪,可以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融化了的水渗进土层深处,又能供应庄稼生长的需要。我相信这一场十分及时的大雪,一定会促进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麦的丰收。有经验的老农把雪比做是“麦子的棉被”。冬天“棉被”盖得越厚,明春麦子就长得越好,所以又有这样一句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此时,我被家乡那迷人的雪陶醉了。啊!家乡的冬天是多么美啊!我爱你——家乡的冬天。

河北保定定兴287班初一:周阳

篇二:《河北省定兴三中2015-2016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卷S》

1.填空。(10分,每空两分。)

(1),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2)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3)竹喧归浣女,。(王维《山居秋暝》)

(4)曹操的《龟虽寿》中,“烈士”指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诗人 的豪情壮志。

2.古诗词名句填写(共8分)

1、荡胸生曾云,。(杜甫 《望岳》)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 《黄鹤楼》)

3、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用典含蓄的表达了希望出为世用的急切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

5、《望岳》中表明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

6、《长歌行》中提醒人们及时努力,珍惜少壮时代的句子是__________,.

7、杜甫的《春望》一诗中写出了战火弥漫中人们共有的感受而传颂千古的名句是,。

8、写出古诗中含有“花”的连续的两句诗,。

1. 阅读李智红的《乡间的蟋蟀》(有删改)一文,完成后面问题。(共20分)

①唧儿,唧儿,唧儿„„

②夜已很深,看看墙上石英挂钟,时针已悄然指向午夜两点。我关了电脑,正准备洗漱休息时,客厅对面的厨房里,突然间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清脆的虫鸣,忽而舒缓,忽而激越,像一支独奏着的草笛儿。

③我的心底悄然潋滟起一阵莫名的感动,这就是我追怀日久的蟋蟀的鸣唱!

④蟋蟀是个书卷气十足的称谓,在我的故乡,人们都把蟋蟀叫作蛐蛐儿。也有叫蝈蝈儿的,那是沿用了北方人的叫法。

⑤唧儿!唧儿!唧儿!

⑥这虫声在刹那之间便使得寂静而又有些空洞浮泛的小城之夜,洋溢起一种神秘而又朴素的灵动。我本已觉得疲惫不堪的身心,被这突兀的小虫儿的鸣唱,倏然激活过来,仿佛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脉管,都已被这柔曼清悦的虫鸣所荡漾所充盈。

⑦恍惚之间,觉得我好像又回到了遥远的乡间,又置身于故乡那宁静的仲夏之夜,生命中饱满而恬静地铺洒开了一阕阕清粼粼的蟋蟀的欢鸣。

⑧这单调而又朴素的久违的虫声,简直就是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我内心深处那扇关闭日久的冥想之门,又被缓缓地,缓缓地开启。犹如一块深深埋藏于坚硬的花岗岩石内部的璞玉,被一根锐利得见不到锋芒的金刚石钻头,不可抗拒地切割开来。

⑨我迫切想弄明白这只只有故乡的田野阡陌间才能随处可见随处可闻的蟋蟀,是怎么来到这远离乡土的喧嚣之地,并且悄无声息地进入到我的居所里来的。

⑩经过屏息倾听和细心的观察,我惊讶地发现原来那清悦的虫鸣,来自妻子今天刚从集市上买来的一大捆山青菜的覆叶内部。我突然明白了一切,心底竟兀自涌动起一丝淡淡的忧伤。不用猜我也知道,这是一只从属于乡野的蟋蟀。是一只被进城卖菜的乡下菜农随菜捆一道贩运进城里来的蟋蟀。这只可怜的小虫儿显然还不知道它现在已经身处异乡,已经远离了故土,远离了家园。它不知道城市不是它的家,不是它能够随心所欲地自由鸣唱的田野阡陌。它不晓得那遥远而宁静的乡间,它是永远也回不去了。它已经在浑然不觉中,被命运远远地放逐,它成了一个真正的,永远失去了故乡的流浪的歌手。

(11)我小心翼翼地拨开菜叶,发现这是一只青头黑翅的小蟋蟀,主翅还未长足长老,尚不能

完全覆盖肉的脊背。一双乳翅也还未完全蜕化,软软地紧贴在不停地蠕动着的褐黑色肚腹上。这只误入城市的幼嫩的蟋蟀儿,它鸣叫得是那么的欢畅,那么的清悦,那么的投入,但却再也倾听不到其它伙伴们热烈的应答,也再倾听不到另类小虫儿们的那悠然的和鸣。因而,在这个冷寂而又显得有些无奈的小城,在这个枯燥而又寂寥的夏夜,它的鸣叫让人听来是那样的孤单,那样的寥落,那样的凄惶,那样的无助。

(12)我的老家离我现在谋生供职的小城,并不算太远。那是坐落在澜沧江东岸的西南丝绸古道边上一个小小的彝族寨子。四周群山环绕,丘陵起伏。每逢仲夏时节,那绿如凝脂,潮润得能够拧出水来的田野阡陌间,便总是虫声一片。特别是蟋蟀的鸣唱,更是此起彼伏,像瓦格纳的交响乐一般,丝竹管弦,一齐鸣响。和谐,自然,率真,圆润„„

(13)那蟋蟀儿,因为太多太密,大约便有了门派和家族之分,一拨鸣歇,一拨又起。或高亢激昂,抑扬顿挫;或长短交织,沉雄整齐,就像在竞赛。尤其是在那些岑寂的夏夜,万籁齐鸣,那婉约的夜莺,那忧郁的杜鹃,那掠过夕月的幽幽雁吟,都一齐涌来,与唧唧复唧唧的虫声水乳交融,组合成了一曲柔曼质朴的田园交响曲。

(14)我说不上在老家的田野阡陌间到底有多少蟋蟀儿在鸣唱,反正我所认识的就有七八种之多。它们像一群群夜游的歌手,几乎无处不在。墙根下,瓦砾间,石缝中,甚至在枯草腐叶间,卧室和厨房里,都会传来它们清越的鸣唱。

(15)我的心头,第一次为一只虫儿的鸣唱涌动起阵阵莫名的震颤。就犹如倾听到了分别得太久太久的,恋人的喃喃私语。那些往昔的美好时光,以及净玉般浑朴而纯粹的乡情,在这蟋蟀儿无忧无虑的鸣唱中,又星火般在我的眼前一一重现!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在蟋蟀的鸣叫声中,“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6分)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4分)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第⑥段中加点词“神秘”“朴素”的含义。(2分)

(2) 赏析第⑧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切割”的表达效果。(2分)

第?段画线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6分)

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至于泉水绕过树根,清流拍打着卵石,则轻重缓急,远近高低,各自发出不同的音响。这万般泉声,被一支看不见的指挥棒编织到一起,汇成一曲奇妙的交响乐。(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1)研读本文第?段画线内容和上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法上的相似之处。(2分)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位作者描写这些声音各有什么用意。(4分)]

1.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用“”划出下面句子两处朗读停顿的地方。2分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4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尊君在不()

③下车引之()④入门不顾()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2分

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你怎样看?4分

2.(7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

这篇短文后来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2分)

“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应解释为()(2分)A.要求B.寻找C.追求D.哀求写出这个故事的寓意?(3分)

1.(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6--7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分){我的家乡定兴作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是千古名句,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单赏析。(2分)

2.(一)阅读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一诗,完成小题。(6 分)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写于贞元二十年(804)岁末,作者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年三十三岁。邯郸,今属河北。在唐代,冬至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

⑪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1 分)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 分)

⑫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1 分)试分析这两组诗句在抒发情感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

1.题目一:“看山思水流,触景进乡愁„„相离莫相忘,且行且珍惜。”生命中所有的 美好,都值得我们去珍惜。请以“珍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古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又说“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在你身边,小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家一户,大至团体、社会、国家,都有引发你发现美、欣赏美的瞬间。请以“_______ ,你是我最感激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选择题目二,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 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③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和容易显露个人信息的地名。

篇三:《河北省定兴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卷》

定兴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共六个大题;命题人:崔东霞

温馨提示:请将客观题1—9题涂在答题卡1—9题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10—15题工整书写在答题纸10—15题位置上。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27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漫溯(sù) 伶俜(pīng)蓊蓊郁郁(wěng)敛裾(jù) ....

B.岌岌可危(jí)遗施(wâi)驯鸽(xún)玉玦(juã) ....

C.乘彼垝垣(guǐ)祈祷(qí)戌时(xū)淇水汤汤(shāng) ....

D.芰荷(jì)偏言(biàn)弄堂(lîng)叱咤风云(zhà) ....

2.在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 ( )

A. 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

B.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来就不雄厚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 ....

C.对于作文中的病句和错别字,有的老师不以为意,觉得这些问题不必较真,长大了自然....

会解决。

D.我们商店里的各种商品,虽然说不上汗牛充栋,但也有不少的数目。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北京市烟花办节前表示,正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并将通过媒体向市民发出“为提高空气质量,创造良好环境,在春节期间请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

B.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C.为应对暑期读者高峰,市图书馆组建了一支多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志愿者队伍,以确保在开馆的时间段能及时为读者服务。

D.为增强人们的国家版图意识,最近推出的新编竖版中国地图将以往作为缩略图放在右下角的“南海诸岛”与大陆同比例展示,全景式的呈现中国陆海疆域。

4.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

A.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

B.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反问)

C. 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顶真)

D.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比喻)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范增数目项王 .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君安与项伯有故?” ..

C. 沛公军霸上 D.吾得兄事之 ..

6.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 不吾知其亦已兮

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B.为仲卿母所遣

C. 亦自缢于庭树。 D. 高余冠之岌岌兮{我的家乡定兴作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共18分,7---9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

①,怀英遇“坎” ②,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③,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④,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

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后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诏奖谕之。

[注] 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④青兕(sì):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少师蔡伯坚 师:以……为师 .

B.弃疾间与之游 游:游玩 .

C.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丐:给予,给 .

D.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 会:恰逢,正赶上 .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起的。

B.“绍兴”是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

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升贬的常用词语。一般情况下,用“左迁”来表示升官。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年轻时师从蔡伯坚,与党怀英一起学习,他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于是决定南归。

B.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义端,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弃疾斩其首归报。耿京的队伍就更加壮大了。

C.辛弃疾写《美芹十沦》等文的起因是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因为朝廷与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被实行。

D.盗贼连起,辛弃疾在全部铲平了匪患之后。上书朝廷,分析盗贼起因,因此受到了皇上的褒奖。

第Ⅱ卷 主观题部分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不为盗,去将安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1. “数峰清瘦出云来”中的“清瘦”和“出”字用的非常好,请选择其中一个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常见声音的句子是 , 。

(2)曹操在《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女子对男子的思念比喻作者渴慕贤才的句子是 , 。

(3)《氓》中多处运用比兴手法,其中,,。 借写叶子的鲜嫩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年轻貌美。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百岁杨绛亦芳华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年满百岁了。杨绛先生富有“老派”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和魅力。我们习惯说杨绛是“钱钟书夫人”,很少有人会想到几十年前,人们是以“杨绛的丈夫”来称呼钱钟书的。

上世纪40年代在上海,杨绛涉足剧本,始因《称心如意》一炮走红,继因《弄真成假》、《风絮》而声名大噪。直到钱钟书写出《围城》,这一局面才得到根本改观。但即使如此,在1945年,夏衍看了杨绛的剧作,顿觉耳目一新——“你们都捧钱钟书,我却要捧杨绛!”

1958年,年已47岁的杨绛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她无师自通,锲而不舍地完成了这项庞巨的翻译工作。未完译稿历尽磨难,“黑稿子”在“文革”中“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九死一生”,总算逃过劫难。1978 年4月,杨绛翻译的《堂

吉诃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她应邀参加国宴,邓小平惊讶道:“《堂 吉诃德》是什么时候翻译的?”此事一言难尽,杨绛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无暇细谈,只好答非所问:“今年出版的。”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向75岁的杨绛颁授“十字勋章”,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作的贡献。

其后,从《洗澡》、《干校六记》,到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风雨生活的《我们仨》,到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杨绛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许多朋友眼里,杨绛生活异常俭朴、为人低调。在杨绛先生住宅小区的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钟书一家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很多人都为此感叹,素粉墙、水泥地,天花板上还有几个手印,据说,那是钱钟书活着时杨绛登着梯子换灯泡留下的。

家里一切都保持钱钟书在世时的旧样。客厅即书房,中间安放着一张大写字台,钱钟书过去坐这里,他走后杨绛继续在此伏案,坚韧地写出《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等近作,百岁老人的她如今仍天天读书,笔耕不辍。

钱、杨二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酝酿将他们的全部稿费收入捐献给母校。奖学金给谁呢?给考上清华的贫寒子弟。叫什么名儿呢?绝不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读书奖学金”。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后,2001年9月7日,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与清华大学签订了《信托协议书》。当时捐献的现金是72万元;到了2008年8月,已累计到630万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万元出头了。

她和钱钟书的低调,一度被人误读作清高、孤芳。黄永玉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披露:有权威人士年初二去拜年,钱家都在做事,放下事情去开门,来人说声“春节好”跨步正要进门,钱钟书只露出一隙门缝说:“谢谢!谢谢!我们很忙,谢谢!谢谢!”这让他很不高兴,说钱钟书伉俪不近人情。当然,更多的时候,这种拒绝别人的“苦差事”,还是由杨绛来做,她因此也自嘲是钱钟书的“拦路虎”。

在她自己,低调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待自己的作品,她也是如此。有一年,她的新著出版,出版社有意请她“出山”,召开作品研讨会。杨绛坦陈:“我把稿子交出去了,剩下怎么卖书的事情,就不是我该管的了。而且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所以

篇四:《河北省定兴三中2015-2016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卷N》

1.古诗词默写(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秋思》)

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2.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3)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乡泪客中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

3.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诗文上下句。(6分)

(1)征蓬出汉塞,。

(2)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4)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全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

(5) 过尽千帆皆不是,。

(6)野芳发而幽香,。{我的家乡定兴作文}.

1.阅读下面选文。

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

①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快了就难免浮躁。比如那些一夜暴富的神话,那些平步青云的传奇,还有那些赤裸裸的炫富,都会让正准备扎根的你,内心突然失去平静。也许你会感叹,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没有多少时间能深植自己,更别说安静扎根了。但我认为,做人行事切忌浮躁,而要沉稳务实,脚踏实地。这好比一棵大树,只有扎根大地,才能抗击暴风骤雨,才能枝繁叶茂。正所谓。

②扎根大地,踏实行事,才能将基础打牢,将能力累积。辉煌的成绩背后,是训练场上姚明站在同一地方,千百次反复地练习投蓝,是刘翔认真地做着枯燥的肌肉锻炼。姚明灌篮的飒爽英姿、飞人刘翔的“云端”神话都凝聚着苦练的汗水,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迅速敏捷的身手,其实都只是平日基础动作训练的连贯整合。

③“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繁花绿叶下面一定有根的努力,磅礴大海的前面一定有涓涓细流的汇聚,风光耀目的背后一定有踏实艰辛的汗滴。

④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要有潜下心来、勇于挑战并坚持到底的信念与毅力。

⑤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淡泊的情怀。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无论是作为乡村教师还是名满天下的专家学者,他都一如既往淡泊名利,专注于田畴,扎根于泥土,播撒智慧,收获富足,成为广受赞誉的“杂交水稻之父”。 ⑥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著名科学家霍金21岁就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但他克服了全身几乎不能活动的障碍,克服了基本丧失语言能力的困难,完成了《从

大爆炸到黑洞》《时间简史》等伟大著作。轮椅没有限制住他心灵的自由,疾病没能阻挡他思维的扩散。

⑦扎根大地,踏实行事,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古文学家季羡林,十年如一日,潜一心研究,亲身考察,从不空谈,他的严谨作风影响世人,让人钦佩不已。志在用笔完成拿破仑用剑没有完成的事业的巴尔扎克,笔耕不辍,努力创作,辛苦耕耘,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获了成功的果实。

⑧扎入大地,不慕云淡风轻,是树根的潜修;勇于挑战,不惧艰难险阻,是行动的根植;坚持到底,不畏万苦千辛,是人心的锻铸。

⑨不踏实地,驰于空想,何以享千里风光之醉美?望而却步,知难则退,何以感一览众山之豪迈?浅尝辄止,锲而舍之,何以聚金石镂空之匠心?

⑩只有戒除浮躁,脚踏实地,像树一样扎根而后长,像水一样盈科而后进,坚实迈好每一步,稳步向前不松懈,才能最终到达一个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做一棵扎根大地的树,在地面开花结果,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①盈科:溢满洼地。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说说选文第⑤-⑦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

选文第⑨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从下列道理论据中,选出最适合填在选文第①段横线上的一项()。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D.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贞观政要》

1.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小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相传是孟子及其弟子所作。B.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C.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D.本文骈散结合,读来琅琅上口,朗读时要注意节奏正确。比如“城非不高也”、“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A.孟子认为“战必胜”的必要条件是“得道”。B.“君子”是指文中所说的“得道者”。C.文章主要论述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D.“得道者多助”的“道”在文中指“施行仁政”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式,显得很有气势。B.第二段设了一个守城的例子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C.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以战争中的事例作为例证,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D.“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这个句子从反面论证了“人和”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