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悟 汶川地震的感悟作文

时间:2021-09-15 00:00:00 六年级作文

今年的5.12日是汶川大地震的13周年纪念日,设立这个纪念日就是为了让我们牢记这个沉重的事件,时刻牢记在面对危险时如何应对。以下是范文112小编为大家摘选的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悟(精选四篇),希望大家喜欢。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悟(篇一)

转眼间汶川大地震即将迎来十年祭。我作为汶川地震亲历者之一,看到周围太多人从天塌地陷的惊恐中重获生活的勇气,从绝望的废墟中崛起不屈的生命,经历过覆灭与重生,悲观与希望。10年岁月匆匆,但是关于生命,关于希望,关于大爱的记忆却并未被时间抹去。

这十年最让我振奋和激动的是我看到汶川乃至中华儿女在这场灾难中得到了远比所谓“基础设施比地震前跃进了五十年”更重要的,那就是在曲折中不断淬炼的民族精神。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实力增强的大背景下,经历过30多年的和平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实力空前增强,让整个国家和人民从来没有想象到遇到这样重大的灾难和困苦,顷刻间数万人的死亡,十几万人的受伤,物质财产损失的空前破坏,对整个国家和人民心理的冲击也是空前的。但恰恰就是如此,在汶川大地震后形成的精神内容值得我们永远赞扬和歌颂。在这场重大事件中对人的尊重和生命的礼赞,对无私大爱的张扬,对灾难困苦中展现的顽强不屈百折不挠,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动力。汶川大地震是突发在幸福时代的一次超前困难,地震过后的大救援和举全国之力的灾后重建让我们找回了久违的真正的精神品格。从老祖宗那里恪守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伦延伸为“各民族亲如一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性的善良和光辉,空前的团结和友爱,整个国家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品格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汶川人民早已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前期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汶川县为培育人民群众铭恩奋进的感恩情怀,重塑人人知恩感恩的社会风尚,启动了感恩情怀培育工程。在更之前的2016年,汶川县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文明家风、校风、民风、政风建设活动。原因是什么?灾难千百年以来所加予我们的,除了山河动摇、暗黑痛苦外,便是在风霜万劫中锤炼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从不屈服的精神意志。汶川地震这十年让世界看到“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个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一个可以动员整个国家力量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倒!”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悟(篇二)

提起笔,脑海思绪万千,却不知如何下笔。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可经历过那场地震后,尤其是家国在同一时间撕裂的记忆叠加,让人不禁唏嘘感慨。

十年前,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地震撕裂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天府四川,首当其冲的汶川,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甚至有人来不及喊叫、逃离,在墙倒房塌中永远失去了生命。

那年的我,在宁强二中就读高三。当来地震来袭时,全班40余名同学自发逃窜楼下空地,当时的我出奇的冷静,文科班班长薛惠中拉着我往楼下逃。楼道剧烈震动,楼梯像波浪一样层层起伏,平时平坦的地面竟然站不稳脚,我们夹杂在拥挤的楼梯被裹挟着人群带下楼。幸好,教学楼未坍塌,我们幸存地集合在操场上。而后学校中断了高考前的冲刺,让学生全体休假回家。在老家,我们就在彩条布搭建的简易帐篷里看书做题,高考前去学校复习也断断续续、停停上上,一直坚持到帐篷中高考结束。

翻出高考前的毕业照,时常在想,假如没有那场突来的地震,没有高考前失利的借口,假如家国完整,不受外界影响,自己会不会多考几分?会不会走得更顺一些?毕竟,在那场劫难来临前,一切皆有可能。十年前,地震犹如警钟,敲醒了许多考生的梦想,让我们那批考生及早接触到社会,感受到冷暖。

雪中送炭的事,回想起来总是很暖心。地震后,时任阳平关镇镇长胡安红第一时间对我们进行了慰问、鼓励;学校接受外界的捐助,每天给学生发“三鲜伊面”、纯净水;大学还为我们减免了一学期学费;天津政府帮宁强、勉县无偿援建学校、医院,天津市大中企业特地来汉中进行灾区对口招工就业……回想起那场人人自危的地震,在灾难面前,总会出现暖心的一幕。

震后十年,物是人非。前段时间和四川同学联系方知,经过十年的嬗变,地震遗址上已经长出了青苔,残垣中冒出了青草,变形的山川已经与当地地貌融为一体,而灾区幸存者也走出灾难的阴影,踏上重生之路。如今,“震生”已经十岁;“可乐男孩”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后,现在成都新都的“可口可乐世界”工作;廖智也找到更好的人生;那个在地震举横幅“长大后我当空降兵”的男孩,现在是黄继光班班长;“张开双臂护住四个学生”的谭千秋先生的大女儿——谭君子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法律博士,应该也顺利毕业了……

十年光阴,弹指一挥。天崩地裂后的汶川,逐步迎来新生,催生了繁荣。经过了重建发展,经历了新旧更替,曾经千疮百孔的汶川已经是四川乃至西部发展的生力军。中国也在那场地震后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成为全世界第三个能预警地震的国家。

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对于那些需要抚平伤口的幸存者而言,足够煎熬,足够漫长。毕竟,故去的人,已经永远逝去,成为一道抚不平的伤口。那份伤痛不会因为物质、感情的补偿而稀释。而活着的人,更知生命的敬畏,更应不忘来时路。

历时十年,那场“5.12”汶川大地震的记忆,依然清晰如画。惟愿时间继续抚慰人心,还生命以尊严,还家园以安宁。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悟(篇三)

汶川,一个被四周的大山环绕的一个县城,一个山清水秀的县城,一个可能永远不被注意的一个县城。但就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牵动着所有中国人的心,汶川被永远的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汶川被世界所关注。就在那一刻,一场持续了5分钟的里氏8级强烈地震在那里发生了。这是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在中国大陆,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在那之后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被牵动了,上到国家的总理主席,下到几岁的孩子,国内的同胞姐妹,海外的华侨华胞,国内的兄弟姐妹,国外的外籍友人,有许许多多的人献出了爱心,有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贡献。在那之后的日子了,在地震的现场,每天都有着数不清的感动画面。

我们祝福幸存者,我们悼念死去的同胞,我们感谢所有提供帮助的好人。

可能是作为金融从业者的一种职业的敏感,在悲痛之后我再想,幸存者拿什么继续生活?失去的双亲的孤儿靠什么生活?失去孩子的父母靠什么养老?虽然有社会力量的帮助:某公司提出抚养所有的孤儿;虽然国家提出在3个月内,向受灾地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1斤口粮和10元补助,对因灾死亡人员的家属每人发放5000元抚慰金。但是这些帮助虽然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是日后的生活长着呢,之后怎么办?

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我们无法阻止,甚至我们无法预测这样的灾难的发生,但其实我们可以做到在这样的灾难发生之后,给家庭一定的经济补偿,虽然这样的补偿无法挽救回一个生命,但也是对幸存者的一种慰藉。我们如何做?就是去购买保险。为什么在很多人眼里保险是垃圾,很多人都不接受保险,是因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风险是不会发生的,风险离自己很远。所以人们总是认为买保险不划算,是在给保险公司扔钱。但我相信在风险发生之后,所有的人都会认为为什么之前没有买保险,或者为什么之前没有多买一些保险。谁都不会想象火车会发生撞车,谁都不会想象地震这样的天灾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或许这样的危险真的就会发生....因为我们无法预测风险什么时候发生,发生在哪里。据统计,因交通意外死亡已经是城市第四大死亡因素了。

保险是这样的,在不发生危险的时候,的确只是一纸合同,但风险真的发生的时候,保险公司必须按合同办事。购买保险不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因为保险是拿自己的生命还有身体作为标的物的。保险无法阻止风险的发生,但是风险真的发生了,能够给家庭一个经济上的补偿。保险其实就是用现在的确定性的小支付去弥补未来家庭不确定的大的损失。

当然大家在投保时要注意,地震属于意外,购买意外险才可以得到赔付。购买财产险需要特别注意,地震属于不可抗拒的因素,一般财产险不赔的,但是如果做了特别的约定是可以得到赔付的。

很多的名人都就保险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也是很多保险代理人经常说起的例子。

保险的意义在于: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胡适

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充足的人寿保险。-------------李嘉诚

我一直是人寿保险的信仰者,......即使一个人再穷也可以用寿险来建立一份资产,当他有了这份资产,他才感到真正的满足,因为,他知道假如有任何事发生,他的家庭仍可受到保障。-------------杜鲁门

如果我办得到,我一定要把保险这两个字写在家家户户的门上,以及每一位公务员的手册上,因为我深信,透过保险,每一个家庭只要付出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可免除遭受永劫不复的代价。-------------邱吉尔

《让我们为所有死难者默哀》

《礼记》说:“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面对死难者,内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过一些礼仪形式表达出来,以便给那些灾难中的人们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此外,哀悼礼仪不仅可以提升悲伤的氛围,而且还可以感染民众,并净化自己的心灵。此外,它还告诉活着的人们:我们仅仅是灾难的幸存者,而在此后不可预知的天灾人祸中,我们也有可能无法幸免于难!

毫无疑问,灾难发生后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抢险救灾。但直接参与抢险救灾的人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默哀和纪念以及捐助活动可能是最好的参与方式。面对四川地震灾难,到目前为止,与网络上轰轰烈烈的纪念活动和社会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似乎还没有看到或听说什么像样的哀悼活动和纪念仪式。这与中国素有的文明大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有些不符。在这里,其他一些国家面对灾难时的做法,或许对我们会有些启迪。

重大灾难远远超出地区政府及其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灾害救助能力,所以国家必然成为人们的主心骨和救护神。此时,国旗往往成为联系民众和国家的情感纽带。“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几乎家家挂起国旗、人人紧握国旗。与此同时,全美不但接连几天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而且此后每年的9月11日,也会降半旗以示纪念。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全美同样是降半旗哀悼。形式虽然简单,但“我与美国同在,美国与我同在”的精神蕴含却不容小觑。

事实上,举国降半旗哀悼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已经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俄罗斯前总统普京曾下令全俄,为别斯兰市劫持人质事件和车臣飞机失事中的遇难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中,东南亚各国几乎无不为死难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为其他国家重大灾难中的死难者降半旗,还有可能演化为一种国际交往礼仪。比如,在东南亚海啸灾难时,美国以及不少欧洲国家,就曾为死难者降半旗。

当然,更多的哀悼仪式和纪念活动是由民众自发组织的。2002年9月11日,宾夕法尼亚州的数千名民众自发聚集在尚克斯维尔的一片野地上,纪念“9·11”事件一周年。年仅11岁的穆利亚尔波尔扎主持了纪念仪式,她说:“人们可以通过小的方式来行帮助人类的善举。即使是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一次挥手,祈祷或者为我们所爱的人默哀,这都会让人们感到欣慰,纪念我们永难忘怀的爱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动或纪念仪式,不仅是普通民众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达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况查实之后,政府能通令全国降半旗为死难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来为死难者默哀,并告诉仍在灾难中煎熬的人们:无论有多么大的苦难和艰险,我们都会与你在一起!

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悟(篇四)

转眼间,汶川地震已经过去十年了。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经历过的大地震,更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灾难。当时我们的年纪都还不大,没有经历过这种天灾,也不知道地震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的时间是白天,北京时间14时28分04秒,如果在晚上发生,死伤会更加惨重。

还有几天就到“5·12”了,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前夕,我去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漩口中学遗址”,教学楼变成废墟,满目疮痍,原本的5层,6层教学楼,变成了4层,5层的废墟,到现在你看着这些历史的样子,都感觉到心无处安放的疼痛。

虽然我距离汶川很远,但依然感到了震感,上课铃刚响起,桌椅就晃的厉害,然后就是大家撤离教学楼的仓皇失措,就这远远的小震感都让大家有劫后余生的感觉,后面再电视看到的汶川播放的种种场景,让人悲痛不已,那种无助的感觉,仍然历历在目。

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那一刻,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咱们中国人的凝聚力,但现在汶川十年,那里的人民已经在祖国的帮助下恢复了家园,希望他们心里的伤痛也能慢慢淡化。

也希望大家珍惜自己的生命,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08年汶川地震的感悟,希望能够契合大家的需求,想要遇见更多更好的文章请继续关注范文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