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台

时间:2021-08-15 00:00:00 初二作文

月台,向来是离别与相聚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演绎着挥手相别、久别重逢的故事。而我和奶奶的故事也在这小小的月台上演着。

幼时,水泥月台

从前的绿皮火车,是一条行动缓慢、笨拙的竹叶青,不慌不忙地行驶在轨道上。每每停靠站台,各种声音不绝于耳。来去匆匆的脚步声,行李箱轮子划过水泥地面的刺耳声,火车车厢开门咣当声,站台中央的叫卖声……

奶奶并不适应一路摇晃的火车,她年纪大了,腿脚不便,而且容易晕车,车上环境很不舒服,所以每当离开家乡时,奶奶并不愿意与我们同乘火车。于是水泥月台就成了我们分别的地方。

每次我们踏上列车后,奶奶会找到我们车厢的位置,她拄着拐杖,身子向前倾,颤颤巍巍的把枯瘦的手伸过开放的车车窗,紧紧的握住我的手,絮絮叨叨的嘱咐我诸如,“要好好听爸妈的话”,“不要乱跑”啦之类的话,我另一只手紧紧的攥着奶奶洗得泛白的衣袖,看着奶奶日渐苍老的脸庞,鼻子一酸,眼眶里的泪几近决堤,“哔——”列车长吹响了哨子,督促着依依不舍的人们。奶奶只好松开了手,用不舍又慈爱的柔柔的目光望着我,朝我露出了一如既往的亲切的微笑。列车缓缓离开月台,奶奶向我挥手,我也向奶奶挥手道别。我趴在窗前,呆呆地看着奶奶孤单落寞的背影愈来越愈小……

稍长时,石板月台

后来,火车更新换代。绿皮火车被全空调列车取而代之。归期至,又到了与奶奶分别的时候了。

关得死死的玻璃窗阻挡了我和奶奶的交流,奶奶只好在我踏上归家的列车前叫做住匆匆行走的我。奶奶的背大大不如从前,像弓箭一样,弯曲得厉害;脸上的皱纹,几乎被岁月的刀割深了几分;沧桑感在这个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的身上无处不体现着。他在车厢门前,塞给我一个沉甸甸的袋子。我接过袋子,郑重的和奶奶道别,踏上了离乡的列车。

松了一口气后,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袋子——原来是家乡的特产零食是奶奶亲口炮制的解闷小时吃,我顿时开心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奶奶又找到了我所在的车厢铺位,虽隔着层玻璃,我和奶奶的心似乎是连在一起的。我们都心照不宣的笑了笑,朝对方挥了挥手。随着咣当一声响亮干脆的关门声,列车缓缓的离开月台。落日的余晖映在奶奶慈祥的眼神里,花白的头发上闪着点点光芒。奶奶单薄瘦小的背影,愈来愈小……

如今、大理石月台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高铁闪亮登场。虽然并未代替火车,但却以其它的平稳行驶和高速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今年,奶奶决定与我一同乘坐高铁回去。

走进全新的高铁站,奶奶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好奇的左顾右盼,拉着我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多年的腿病也没能阻止她兴冲冲的脚步。弯曲的背也似乎也挺直了不少。经过一系列的安检和自动化的检票后,我们一行人顺利登上高铁。首次坐高铁,奶奶混浊的眼睛似乎又清澈了几分,枯瘦的手紧紧攥着洗的退褪了色的衣服。止不住的赞叹着当今科技发展之迅速,旋即又正色,嘱咐我要发奋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列车缓缓离开月台。奶奶坐在窗边,脸颊红扑扑的,阳光很明朗,她那干瘪的嘴巴弯出个好看的弧度,皱纹也淡了好多。远处,人来人往的月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影愈来愈小,化成一个个的点,在炽红的霞光里,移动着、跳跃着……

月台不再是人们伤心离别,快乐重逢的地方了。它还见证着科技的发展,我想带着奶奶去更多地方,游山玩水,阅尽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