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党建优秀企业家事迹材料

时间:2021-11-10 20:11:38 意向书

篇一:《优秀企业家事迹材料》

****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男,汉族,1972年出生,******村人,于2003年投资50万元创建******厂,目前该厂已经拥有固定资产300万元,员工40名。

****同志扎根农村,积极适应农业和农村新阶段,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政府导向,依靠科学,面向市场,创品牌,在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中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所生产的“绿爽”牌面条已经通过质量安全(QS)认证,2005年被淄博市文明办、市工商局、市个体协会等单位评为“淄博市百佳文明诚信经营业户”, 2008年被省粮食局“粮油放心”单位称号,被淄川区政府评为“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009年1月被山东省粮食协会授予省级“放心挂面”企业,2010年通过了市“农业龙头”企业评审。****个人于2007年被评为淄博市农村建设青年标兵,2009年4月被共青团市委、市农业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评为第三届“淄博市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2010年10月被选拔区委、区政府选拔为第三批“淄川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乡村之星)”,2009年当选为淄川区政协委员,连续5年被岭子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

一、艰苦创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同志中学毕业后,先后给人打工,自己搞运输,屡屡受到挫折,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经过深思熟虑,****同志决定转变思想,自己创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于是他离开家乡,

远赴青岛、济南等地考察项目,经过市场调查,他决定建一个面条厂。为了掌握技术,他不怕吃苦,每天吃住在车间,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有时在车间一呆就是好几天 。就连车间的师父都夸他说:“小王,就凭着你这股劲,将来一定能干成一番事业 。”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学习,他终于掌握了面条生产线的技术。2003年11月份,****多方筹资投资50余万元,创办了日产12吨的中温烘干面条生产线,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企业发展之路。绿爽面条这一品牌自创立以来,由于抓质量,重信誉,客户订单纷云而至,绿爽面条在市场上已经供不应求,****很高兴,但在兴奋之余,他又多了几分思考,“光靠现在的生产规模是不行的,我要扩大规模,我要让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都吃上我的绿爽面条。”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论证后,在2006年秋,他毅然决定新上投资100余万元日产25吨的低温烘干面条生产线,这条生产线是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生产线,并于2007年1月份动工兴建,经过三个多月的工期,于2007年3月分建成并正式投产,从而成为淄川区乃至全市面条行业的“航空母舰”。2009年8月份投资80万元,又新上日产10吨花琪生产线一条,建设小麦绿色生产基地5000亩。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工艺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目前,已经拥有厂房1500平方米,员工40余人,固定资产300万元,年产面条9000吨,2008年实现利税40万元,产品外销省内外,成为淄博面条市场上工艺最先进、产量最高的面条生产加工企业。

二、以人为本,企业管理充满活力

****同志深知:先进的管理既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又是

企业发展的动力。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为了企业更大的发展,他还坚持继续学习。每次走进他的办公室的时候,你都会看到有几本经济管理方面的书杂乱的放在办公桌上,他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把企业做大做强。****在企业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最初创业,到企业扩建,他大刀阔斧改革用人制度,坚持“对事不对人;能者上,庸者下;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全面推行多劳多得,工效挂钩的工薪制度,大大增加了员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高新聘请专业技术人才,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操作。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财富,他定期召开员工议会,通过自学与培训的方式,营造一种学习沟通与交流的氛围,将分期进行生产、技术、管理、营销多方面的培训讲座,每周组织一次培训学习,同时选派部份优秀员工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或到友邻居单位学习考察,培养一批合格的生产技术人才,各车间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并能满足工作标准的要求,将各项规章制度明示上墙,同时面向社会招收一批适应于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的生产技术人员,以此注入新鲜血液充实员工队伍,同时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优胜劣汰末位淘汰制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将逐步培养一支过得硬的员工队伍。通过一系列完善的企业管理,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使企业文化在发展中创新。对职工实行人性化管理,建设了员工食堂,免费为员工解决就餐问题,每月向员工发放工资福利,免除员工后顾之忧。2008年发生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厂长的带领下,全体员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纷纷捐款1万多元,为灾区人民献出一份爱心。自2003年创业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绿爽面条在淄博市

场已占领了一席之地,但是他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终坚持“质量羸得市场,诚信铸就品牌”。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有一次,所购进面粉出现质量问题,导致面条出现问题,看到堆积如山的面条,他犯愁了,有人说:“又没有大问题,还是把货发出去吧!”可****同志没有这样做,他亲自去向每一位客户解释,虽然为此损失不少,但他更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也因为他的诚信客户变的更多起来。

三、利益联结,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企业取得一定发展之后,****将目标瞄向更远的未来。几年的企业管理,他已经深刻认识到绿爽面条厂怎样才能做大做强。农业企业的强大,离不开自己质量过硬的生产基地,而生产基地的健康发展需要农户共同参与,利益共担。利益连结机制是连接企业和农户的纽带,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绿爽面条厂积极探索合同、契约、订单农业、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使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在产业化经营中,坚持与农户结合成为利益的联合体,每年都要通过各种方式从农户收购各类农产品。作为农户,他们的农产品在销路上有了充分的保障,并且在享受技术指导等种种服务的同时,还在销售价上得到了实惠,使企业与农民突破了单纯的买卖关系,建立目标一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业合作关系,使生产和加工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006年以来,企业订单化率达到了75%,司家村、刘家村600亩绿色小麦基地全部与绿爽面条加工厂签订了供销合

同,农民的亩均收入得到大幅增长。通过相应上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号召,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了上连企业,下连农户的组织形式,健全完善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几年来的探索实践,结出一丰硕果实,基地农户年增收入2000元,企业连年赢利,产品凭借过硬的品质开拓了市场,2010年10月,绿爽面条加工厂获得了淄博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称号。

“成功只代表过去”,在这样的座右铭下,自信的****同志继续在创业路上攀登前进。

篇二:《优秀企业家个人事迹材料》

优秀企业家个人事迹材料

朱张金是个爱“吃螃蟹”的人,凡事都爱争个先。正因如此,他一路走来,经历了人生中一个历练的过程。

第一个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第一个将自主开发生产的皮革家具沙发摆进美国白宫;第一个响应中央号召,投资西部开发规模最大的浙江企业家;第一个提出并实施10年内援建100所希望小学;第一个向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捐款1000万元;第一个注册海外商标并将数十个家具连锁店开到英国和澳大利亚;第一个制定创建全球最大皮革沙发制造基地战略目标„„

正是凭借这一个又一个“第一”,使身为卡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朱张金在今年获得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然而,光环的背后,几乎没有人知道18年前的朱张金是怎样攻苦食淡、奋发蹈厉的。当时,刚刚挂牌的“海宁华丰制革厂”并不在人们的视线内,而他的“卡森”也还并不起眼,区区2.5万元的起始资金,在商贾云集的浙江海宁,会让人觉得有些寒碜。

1995年,对朱张金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朱张金把皮革卖到了俄罗斯,把“海宁楼”建在了莫斯科。朱张金开始崭露头角。

1998年,正是全国制革行业积极开发生产猪皮革的时候,而朱张金却放弃了巨额利润,毅然转型生产牛皮沙发革,从而一举奠定了在国内家具革生产中的领导地位。XX年,在看准了国内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趋势后,朱张金再次加大投资力度,开发生产汽车座垫革,此举填补了国内空白。

以后,总是“比别人快一步”的朱张金和他的“卡森”出名了。目前,“卡森”的总资产已达60亿元,拥有员工2.5万余人。公司先后被命名为国家

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皮革/家具行业先进企业、浙江省皮革行业诚信示范企业。

XX年,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雄心计划”:要在10年内,在全国完成捐建100所希望小学。当年,他向希望工程捐款620万元,用于在西部欠发达地区援建10所希望小学,资助100名学习优秀、家境贫困的“希望之星”。XX年4月,他再次向希望工程及首届浙江省希望小学运动会捐赠85万元。到XX年12月,在西部地区和浙江省已经建立希望小学29所。XX年5月,他又向中国假肢协会捐献10万元,为残疾人献上了一份爱心。

篇三:《优秀企业家王新事迹材料》

回报社会 酿造人生

经济强省、和谐河北“青年风尚人物”申报材料——王新 王新,男,现年31岁,宽城满族自治县汤道河镇王杖子村人,于2009年至2011年先后创立酿酒、广告、房地产、瓷业等4个公司,共有固定资产2.3亿元,员工410人。自2009年创建河北广盛居酒业有限公司以来,他凭借过人的魄力和胆识,独特的经营理念,带领团队,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扩大规模求发展,把一家收购的小酒厂发展成为拥有30条生产线、日销售6万瓶的省级优秀龙头企业。他个人先后被承德市人民政府授予“外出务工致富能手”、“振兴经济突出贡献奖”,2009至2012年间,连续四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承德市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2011年获首届“河北省青年创业奖——新人奖”。 怀揣梦想、苦练本领

2000年7月离开了承德农校,他本有机会进入事业单位,过上安稳舒适的生活,然而内心的创业激情始终无法泯灭,于是踏上了寻找工作的历程,他用自信和热情打动了主考官,成功进入了跨国公司——可口可乐公司就职,在工作期间踏实做事,诚信做人,得到上级和同事的一致好评,试用期过后就被提拔为可口可乐公司承德营业部主任 ,在三年的时间里他攻坚克难将公司的产品推向承德市场的各个角落,他个人素质也得到全面的提升。 2003年10月——2007年10月,他放弃了跨国公司的优厚待遇毅然选择了市场销售低迷的白酒市场进行打拼,凭借自己在销售方面的经验成功进入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任华北区经理职务,他带领团队努力打拼市场,使剑南春的市场占有额 1

明显提高,得到公司领导的认可与支持。这使得他对白酒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更积累了不少关于销售方面的技能,为日后自己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他毅然离开了剑南春,进入了唐山某酒厂工作,当时酒厂连年亏损,入不敷出,他摸市场,搞调研,拓渠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酒厂转亏为盈,重新焕发了生机。这次成功让他感觉到可以开创自己的事业了。

艰苦创业,矢志不渝

2007年底,王新带着梦想回到了故土——宽城,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发现原宽城县酿酒有限公司很有发展潜力。于是,他带领着张晓亮,杜立波在当时破败的厂房里,研究企业经营策略,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制订企业前景目标。2008年他买断原企业资产,并于2008年2月迁址到汤道河镇王杖子村,总投资1600多万元,占地面积10余亩,总建筑面积1792㎡。

2009年4月,宽城满族自治县酿酒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并更名为“广盛居酒”。它在继承宽城县酒厂天河老窖的传统秘方及酿造工艺的基础上,经现代科学技术加以改进、升华,具有窖香浓郁、绵甜醇后、回味悠长之特点。在经营中,王新始终坚持“质量兴则市场兴”的原则,围绕着“信誉拓市场,质量稳市场,品牌保市场”的战略模式,内挖管理深度,外扩市场广度,他带领业务员到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十几个省市跑销售,广盛居品牌系列酒凭借着过硬的酒质,畅销长城内外,赢得了广大消费者与经销商的青睐。

延伸产业,做大做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个容易满足的人,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会得意的停下来欣赏风景;一个充满前进动 2

力的人攀上一座高峰时,他会仰望另一座更高的山峰。企业的初步成功并没有让王新沾沾自喜,他又把目标指向更高更远的前方。由于广盛居品牌系列酒物美价廉,深受新老顾客喜爱,产品供不应求,针对这种情况,王新连续召开了三次班子成员会议,最终做出了上二期工程的决定。2011年底投资6600万元的二期工程开工,新上28条灌装生产线,占地100余亩,预计2013年达产。

2009年,王新成立了宽城众邦广告经营部。公司在做好广盛居的宣传的同时,对外承接各类广告宣传,业务范围涉及各大企业。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宽城广告业崭露头角,在宽城广告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2011年6月,王新成立了河北广盛居瓷业有限公司。广盛居灌装车间每天需要6万个瓷瓶,山东的供应商不能按时供货,并不断提高价格,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过调研王新发现本县高岭土丰富,适合烧制瓷瓶,同时宽城县周边还有很多企业也需要瓷瓶,经过严密的市场论证,王新决定投资1亿元建河北广盛居瓷业有限公司,企业占地100亩,计划招工500人,年可生产陶瓷制品3000万件,年销售收入可达16500万元。

富而思源,回报社会

王新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只有真情的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王新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方式的艰辛,也知道现今农民的生活水平急需提高。他最初将厂址选在汤道河镇,就考虑要解决部分农民就业问题,为农家子弟提供就业机会,先后安排了300余名当地的乡亲进企业工作。目前,在酒厂上班人均月工资达2000元以上,使他们由地地道道的农民变成了企业工人,进一步缓解了当地闲散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促进 3{支持党建优秀企业家事迹材料}.

了当地群众脱贫。同时,他还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与当地农民签订种植高粱1万亩的协议,一方面保证了企业有足够的优质原料,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在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爱心的企业家,这是王新的理想。他积极主动的参加社会各种公益活动,从创建企业开始,无论是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还是希望工程,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10年在唐山迁安组织的“金秋助学”活动中捐款8000元,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宽城县一中捐助贫困学生5万元。2011年捐助宽城县一中等贫困学生10余万元。2012年注资30万元成立广盛居基金,用于救助承德地区的贫困学生。四年来,王新和他的企业累计向社会捐款70余万元。{支持党建优秀企业家事迹材料}.

王新以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无私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怀,赢得社会的好评和赞誉,成为青年创业的典型。在不断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努力为地方经济与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同时,酿造自己的人生。

2012年8月27日

4

篇四:《民营企业家先进事迹材料(市政协委员推荐材料)》

民营企业家王艳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艳民,男,汉族,现年25岁,现任武川县晨光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其在领导企业成长和创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劳吃苦、坚韧能干、廉洁无私和突出业绩,成为武川民营因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能干事、会挣钱,而且在其他方面也十分优秀,显示了一位优秀青年企业家的风采。{支持党建优秀企业家事迹材料}.

——勤劳奋发,坚忍不拔,以创业和冒险精神,带动企业发展壮大

从16岁开始,王艳民在家乡河北唐山以小商品加工作坊起家,克服资金少、缺技术、销路窄等难题,经过艰苦拼搏,取得了成功,积累了一定资金和经验。

为了寻求更大发展,2007年王艳民只身来到内蒙古武川县,经多方考察,投资2000余万元,接手收购一家因经营不善已濒临倒闭的铁矿企业,冒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从此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为了规范企业发展,使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王艳民对原有企业生产设施设备进行改扩建,同时注册了“武川县晨光矿业有限公司”。凭着敢闯敢干的闯劲和吃大苦、流大汗的干劲,硬是让一个烂摊子变了样。公司当年改扩建投产就取得了销售收入1200万元的业绩。到2008年底以后,企业年均销售收入达到1800万元,员工人数达到220人,晨光矿业公司实现了飞跃,成为武川县发展较快、创收较大的私营企业。

——淳朴厚道、诚信正直,以亲民爱民作为赢得互信和支持。 办厂初期,作为矿山企业受矿源、和当地村民关系以及劳动力影响很大,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搞好与当地关系并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摆在年仅22岁的王艳民面前的一道严峻课题。通过对当地矿山企业的调查,他认定了诚信、亲民是他的企业成功的基础。所以,从建厂

的第一天起,他就将“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亲民爱民、互惠互利”作为办厂的宗旨,不当阔老、不做奸商,以淳朴厚道、诚信正直的品行与人打交道。正是凭借这样的人生信条和经营理念,他大胆探索矿山产业的经营方式,从企业正式投产开始,他主动联系当地政府和村民,并与当地政府和村民建立了互信合作关系,并从企业经营费用中拿出足够资金补偿当地农民,同时雇佣当地农民当工人,从来不拖不欠,谁家有急事总是派车派人帮助解决。当然,王艳民的企业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理解与支持,从未发生民企矛盾影响正常生产。正是这种“诚信、亲民”作风,使企业从一起步便与当地建立了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既维护了当地农户的利益,也使自己的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现在“诚实做人,守信经商、亲民爱民、互惠互利”已经成为晨光公司独具特色的经营风格和企业文化。

——扶危助困、担当责任,彰显赤子情怀

王艳民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带头做好事、善事,博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武川这片热土给了他创业的机会,作为武川的一份子,他也愿意为第二家乡贡献自己微薄之力。

几年来,晨光公司先后为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幼儿园、西乌兰不浪镇学校和当地贫困大学生、青海玉树地震慷慨捐资共计10多万元,受到武川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武川红十字会、总工会的表彰奖励;在维护当地社会治安和社会和谐方面,王艳民也做了表帅,在企业安全生产、劳动用工方面从未发生恶性事件。与地方各方面关系相处的也十分融洽和谐,多年来未发生因企地矛盾的引发的上访案件,被西乌兰不浪镇派出所授予“警民共建优秀企业称号”。

王艳民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的发展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结果,企业的发展是为了社会,只有真情的回报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和支持而不断发展壮大。所以,王艳民一份强调自

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做一名社会真情回报者。

——富而思源,回报社会,在个人事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积极为本地的经济建设做出自已贡献。

在搞好经营多创利润的同时,王艳民十分注重非公党建工作,在企业建立了党支部,开展党的各项组织活动,延伸了党的基层阵地,奠定了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石,坚定了企业员工信念,提升了员工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近年来,由于他所领导的企业经济成效明显,社会贡献突出,先后被武川县委、武川县人民政府评为“2005年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2007年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购置先进集体”,“五个好党支部”,“2008年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几年来,王艳民精心呵护着他钟爱的企业,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前进着。凭着一颗回报社会、奉献社会、创造未来的心,在平凡的事业中创下了诸多效益,实现着他人生梦想。几年来,销售收入达1亿元,纳税500万元。

王艳民同志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诚立信”的企业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在危急和逆境中勇敢面对,大胆进行科技创新,使得企业一步步稳固,不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他热心于公益事业,不计个人报酬、不图回报、不图索取、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便利和帮助,是一个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努力实现梦想、追求远大目标的人。

篇五:《优秀企业家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

****,男,1970年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现任******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他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做出卓越贡献。公司2012年就实现经营总产值约2.1亿元,年利税约706万元。公司被评为衡阳市“先进企业”,并连续三年荣获省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同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得到公司全体的支持和拥护,他率领公司领导层及员工,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科学管理、突破创新

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推动企业发展,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化、标准化、长效化、信息化管理。在企业深化改革、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精细管理、循环经济、节能降耗减排、危机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生产等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1、**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时刻牢记作为党员干部应当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公司的党总支书记,他积极推动党员的素质和技能教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武器,重视党、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搞好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带领广大员工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思想精髓,以“科学”和“发展”为两个突破口,引进人才和技术,制定一系列科学的阶段性任务目标,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企业梦”。

2、深化内部改革,科学管理。推动以“项目目标考核”为代表

的管理方式,调动全体员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经营以市场为向导,努力开拓多元化市场经营,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采取民主管理制度,公司重大措施和重要举措都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股东大会投票决定;

3、**同志高瞻远瞩,主动接受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和工艺,积极推进各专业自主创新,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环保方面取得显著地成绩。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在**同志的主持下,制定了《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材料使用及管理规定》、《建筑废料处理方案》等管理文件,在科学可行的范围内有效节约建筑原材尤其是钢材、混凝土以及周转材料的使用;公司新建楼盘按照低碳环保的理念进行设计施工,采用新型节能建材、环保建材、低碳装饰建材、节能门窗等;

4、公司严格依照国家相关安全生产管理法规,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标准化为指导思想,制定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细则,争创行业标杆,2012年公司开发承建的和馨苑住宅小区项目荣获 “标准化创建示范工程”。金叶苑商住综合楼项目荣获“标准化创建示范工程”。 公司注重并迅速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2013年通过ISO9001,ISO14001,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公司全面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增强综合实力提供了管理手段和工具,实现了管理程序化,操作规范化,责权明细化。

以人为本 企以人兴 业以才治

他提出“以先进文化引领干部职工的思想,以先进科技引领企业的发展”理念,着力建设理念领先、文化先进、制度严谨、培训完善的一流企业;着力建设队伍优秀、产品优质、服务到位、业主满意的

一流企业;着力建设节奏更快、规模更大、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的一流企业;着力建设具有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一流企业。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内部组织培训等方式培养人才,着重培养和引进具有施工管理经验的人才、工程测量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每年投入近百万元进行各类专业培训,使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公司现拥有一级建造师15名、二级建造师36名、高级工程师8名、优秀项目经理30名,**同志的领导下,在公司的各个岗位服务,发挥各自的特长,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力量。

兴企为民、回报社会

公司发展战略明确,发展后劲强,同时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在他这指导下,公司积极为国纳税、安置就业人员的同时,大力投入公益事业,以各种形式回馈社会、造福人民。他积极支持公益事业,为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捐赠200多万元。他特别关爱农体恤民工,经常下基层了解情况,对农民工嘘寒问暖,为农民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实现“共筑一个梦,共建一个家”的美好愿景。公司提供的完善保障,让职工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让大家庭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加了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并为所有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保障农民工基本利益;为改善农民工生活食宿,多次出资解决农民工住宿环境差等问题。为丰富农民工业余生活,公司为农民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并组织项目部与项目部,组班与班组之间等各种形式的技能比赛,对于技能尖兵,公司给予奖励的同时,并重点培养,使其成为所有农民工的楷模。

公司在**同志的带领下,立足于建筑业,全方位多元化的拓展经

营模式,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公司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水利水电工程总承包三级资质、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三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钢结构专业承包三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公司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及三标一体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优良。2013年和馨苑住宅小区项目获得国家“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荣誉。

“实干为本,诚信是金”,**同志凭着阳光、诚信的经营之道,带领企业不仅今日在衡阳建筑市场拥有一席之地,明天还将走出一条长远发展的品牌之路,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实现“质”的飞跃。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七月十二日

篇六:《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事迹材料》

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事迹材料

——记五环方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梅长苏

梅长苏,广东省五环方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董事长、总裁,清华大学EMBA硕士研究生,他担任企业法人20年,率先完成了国企改制为股份公司到上市的机制体制转型,同时完成传统产业到高新产业的变革,先后荣获“广东省优秀企业家”、“第四届全国杰出五环年企业家”、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市劳动模范、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等荣誉称号。历任第十届、第十一届自治区人大代表,青和浩特市政协第七届、第十届委员、常委。

一、人为本 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源中的财富

梅长苏认为:“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二是要有一种引领的精神,三是要有一种坚持的意志”。 1993年在改革大潮中,梅长苏率先在自治区内实行股份制改制,成立广东省五环方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五年的努力,他将一个即无强势产业,又无核心技术,注册资金只有4500万的商贸流通企业打造成一个行业领先资本雄厚的集团式多元化经营的公司,于1998年A股上市。{支持党建优秀企业家事迹材料}.

1993年成立股份公司之时,集团上交税金61万元;1998年集团A股上市后,上交税金763万元; 2008年购并江苏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后,上交税金1.18亿元。截止目前,五环方圆集团总资产为15.8亿,利税已达2亿元,在职员1091人,平均年龄为39.8岁,党员261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283人。集团先后荣获中国上市公司治理100佳(第19名)、广东省自治区先进企业、全区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青和浩特市一级利税大户、AAA级信誉企业等荣誉。

所有这些成绩,与梅长苏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资源中的财富的理念密不可分。在国企业改制过程中,梅长苏坚持市委市政府有关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政策妥善安置近4000名国有企业职工。在经营中坚决贯彻劳动法,与每一名员签订劳动用工合同,足额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并自治区规定的最高比例20为员工交纳住房公积金。2008年被评为青和浩特市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2011年元月梅长苏发起组建五环方圆集团困难员工救助中心,个人拿出10万元作为救助中心的发起人启动资金,组织企业与员工共捐助3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构建救助帮扶困难员工长效机制,扶危救急、帮难济困,共享五环大家庭爱心。

梅长苏同志是集团的党委书记,他全力支持党委、工会、团委的建设工作,从人员到所需经费给予全方位关注和支持,加强与工商联、工会组织的沟通与联系,为企业实现党的领导和保障员工切身利益创造了可靠的政治、组织保障。

二、以人为本 重视对人才的选用和培养

“以人为本”是五环方圆集团的核心价值理念,梅长苏提出“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利用各种渠道引进和高薪聘请集团高管人员,提高各类人员整体水平。三年来已投入近100万元,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企业拥有技术类员工的比例占到全员的40%以上。

2008年,经国家发改委员会正式批准承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实验室”,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该实验室标志着五环生物制药产业占据了行业科研的制高点。五环公司在国内率先攻克了悬浮培养技术难关,实现了生物制药产业升级,五环和四环

公司分别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四环获得了企业院士工作站。

五环方圆集团所属的置地公司2009年着手建设120万平米城市综合体“五环新天地” 项目。打造青市城南高端商务区,有20万平米的超大型购物中心和青市最高的169米超高层写字楼,并配备3000个停车位的地下停车场。

三、感恩济世 回馈社会

在企业不断发展中,不忘关注和资助社会:2003年为抗击非典向市政府捐资100万元,2005年向青市畜牧局捐现金60万元,支助打造“中国乳都”建造奶牛生物安全工程;集团向历届昭君文化节累计资助款物100万元。2010年梅长苏发起建立青市慈善总会创始基金并捐款50万元。近3年来集团累计为各地受灾群众捐款705883元,捐赠御寒衣物2141件。5.12汶川大地震员工累计捐款98720元,交纳“特殊党费”86230元,组织集团领导;梅长苏个人交纳“特殊党费”5万元。 集团组建困难员工救助中心梅长苏个人拿出10万元作为救助中心的启动资金。

这就是一位在员工心目中可亲、可敬而又可爱的领导、长者,员工能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凝聚力,他同时也是企业建设中有力的推动者,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提升民员工在企业中的使命感、责任感,促进了企业稳定、和谐和持续发展,这些都因为企业有一位优秀的、关爱员工的企业家!

篇七:《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优秀共产党员刘XX同志

事迹材料

刘XX,XX岁,汉族,河北XX人,高中学历,XX油漆厂厂长,中共党员。多年来,我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所钟爱的事业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交上了一份又一份越来越棒的答卷。曾多次受到市、县、乡的表彰和奖励,被评为“优秀民营企业家”、“信得过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等。第XX届、第届XX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XX届XX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党员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岗位形象。一个党员在本职岗位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就为群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作为私营企业家,我深刻知道到我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部分或全部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创业激情。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平时的工作中,我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

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与同事相处时,总是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把党组织的温暖通过自己传输给每位同事;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自己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职工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二、艰苦创业,苦苦求索

随着改革开放一声号响,我积极投入到了改革开放第一线。父亲在八十年代初开始搞家庭作坊式油漆生产,从一个人到几个人,再到十来个人,一路洒下多少汗水,艰辛自知。我接手父亲创立的小厂时,不甘心就此下去,想想走过的大城市,对比看过的大企业,我陷入深深的思考,油漆行业点多面广,生产门槛不高,仅在本地就有多家小厂,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实现飞跃式发展呢?结合自己的情况,我痛下决心,以壮士腕的决心毅然放弃了经营多年的木器漆、金属漆、墙面漆,集中自己的优势和强项,把工业工程用油漆做为主

攻方面,向大企业学习,高薪聘请工程师、走访请教大学教授,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厚积薄发,培养了自己企业的技术工人,多年的积累和辛苦的摸索下终于研制出一系列配方,在竞争激烈的工业工程用油漆中牢牢点领一席之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五飞船的发射架上都使用上我厂生产的油漆。

几份耕耘,几份收获。经过多年发展,到目前,XX油漆厂固定资产已达1000多万,员工100多人,生产三大品牌、二十多个系列、上百种颜色的各种工业工程油漆,产品辐射大半个中国。企业规模大了,人员多了,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怎样才能高效有序地管好企业,成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到外地企业的调研,联系自已企业的实际,我深深认识到:要加强管理,除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外,还要建立强有力的党组织,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企业才能发展壮大。为此我主动请求XX党委在工厂组建党支部,让党建工作延伸到企业生产一线。党支部成立以后,我以一名党员的身份带头遵守支部的组织制度和各项决定,积极参加支部活动,从不干预支部事务。在活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在工作上把日常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以党建促发展,通过发展带动党建”的双赢目标。在非公党建上走出自己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