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时间:2021-11-02 05:19:09 意向书

【篇一】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单元检测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

第二单元 峥嵘岁月 挥斥方遒单元检测

(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杂剧作者的特殊性,时常为论者所忽略。书会才人加工整理或者创作的杂剧,其作者究竟是哪些才人?数个作者合写的一本杂剧,何以有异同之辨?“正本”“次本”“旦本”“末本”的作者如何辨析?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其实,元杂剧是“万人糕”,是多层宝塔,不管塔顶是谁耸立,都并非仅只今之所见署名的某一作者。杂剧的最初形态当是框架式的,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靠艺人口耳相传加以承续,后经书会才人参与整理加工或者创作,才渐有剧本流传。北宋时期,教坊就罗致才人编写杂剧。南渡之后,教坊废置,杂剧唯靠艺人传唱。端平年间,临安等地书会纷纷涌现,这本为书生聚读之所,显系民间书塾。其中书生,亦参与市民文艺活动,渐成民间艺人为主体的行会组织,才人也为勾栏瓦舍演出的杂剧、讲史、唱赚、诸宫调等通俗文艺撰写脚本,故有杂剧剧本得以流传。于是,下层文人和书会艺人也就成为杂剧作者的主体。

至元代科举的长期停滞,迫使不少文人学士投身书会。《录鬼簿》所记前辈才人和方今才人,《录鬼簿续编》所记70多位曲家,大半为书会才人。他们的加盟,奠定了元杂剧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第一座高峰的坚实基础。由此可知,元杂剧的作者有变化流动而并非固定为某一作者的特点。

再者,古代诗文,绝大多数出自作者一人之手,数人联句之诗仅是酬和之作中的特例。而元杂剧中,数人合作一剧者,并非罕见。鲍吉甫、汪勉之合写《曹娥泣江》,范冰壶、施君美、黄德润、沈珙之合编《鹔鹴裘》,都是有案可稽的。

如果说,这种数人合作一剧,主要反映出元代杂剧作者彼此协作的一面,那么,同一题材的杂剧,常有不同作家署名的多个剧本,则主要显示出元代作者又有相互竞争的一面。因而也就出现了所谓“次本”。赵公辅《东山高卧》、武汉臣《错勘贼》、尚仲贤《崔护谒浆》《张生煮海》等,都有“次本”。有的杂剧,还标有“旦本”或“末本”。“次本”与“二本”到底含义如何,至今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都有与“次”“二”相对应的其他本子存在。“末本”“旦本”也是如此,有“末本”就有“旦本”与之对应,有“旦本”同样有“末本”与之对应。这说明在杂剧创作中,相互合作、竞争、借鉴、模仿时现象并非罕见,决定了作者的特殊性,与诗文作者的单一性有所不同。

元杂剧不同于重在抒发作者个人感情的诗文,也有别于明清的“案头”之作,主要是作为“商品”用于演出的,不能不更多地关注观众的欣赏情趣、审美爱好,并据以不断在演出

中加以修改,而要消解掉作者的独特个性。因此,剧本创作之时观众已经参与进去,成了“意图”作者。观众既是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也是创作是否成功的检校者。“票房价值”的制约作用,自杂剧产生之日起,就是“铁的规律”。

元杂剧剧本是书会才人与教坊或者露台子弟等艺人相结合的产物,元代文人进入勾栏瓦舍,并非像前代文人抱着“补充”或者“聊寄”的心态走向文坛,而是为生活所迫全身心地投入市井文化,以其文学修养提高了杂剧的文学水平,而艺人的舞台实践经验,使其剧本变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场上之作。

1.下列选项中关于“杂剧”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宋时期,杂剧由教坊罗致才人编写,南渡后,杂剧唯靠艺人传唱。

B.南宋时,杂剧都是由逐渐形成的行会组织中的主体民间艺人创作的。

C.元杂剧与诗文不同,其演出具有商业性质,更关注观众的欣赏情趣、审美爱好。

D.与两宋杂剧不同,元杂剧创作动机的最初激发者和创作是否成功的检校者是观众。

2.下列对于“元杂剧作者特殊性”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的作者大多为书会才人。

B.元杂剧的作者并非固定为某一人且有变化流动性。

C.元杂剧作者有合作也有竞争。

D.元杂剧作者抱着“补充”和“聊寄”心态进行创作。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最初形态为框架式,用以敷演士庶民众喜闻乐见、早已流传的故事,其传播方式为“口耳相传”,后文人参与才有剧本流传。

B.元代科举长期停滞,使得文人学士投身书会,他们的加盟奠定了元杂剧的坚实基础。

C.古代诗人因酬和出现数人联句仅是特例,而元杂剧数人合作一剧的现象并不少见。

D.元杂剧中“次本”情况亦非罕见。如赵公辅《东山高卧》、武汉臣《错勘贼》、尚仲贤《崔护谒浆》《张生煮海》等,均有“次本”。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清代汉名臣中,其以赀郎进者二人,一为李敏达公卫,一为李恭勤公世杰。恭勤公贵州黔西州人,少入赀为江南某司巡检。帝南巡,公司船跳木。时雨后泥滑,上登舟时偶失足,.

公遽起扶之。督抚恐,缚之请命,上笑曰:“微员中有如此忠爱者。”命立擢知州,后官至.

四川、江南总督,以廉能称职。帝屡欲以为阁臣,有毁之者,言公不由科目,例不可官内阁,乃中止。

公督川时,蜀中自金川用兵以来,府库空竭,又承福文襄王积奢侈后,征调赋敛无度,州郡皆疲敝。公设厉禁,凡府州县,无事则不复入成都郡,即以公事来者不过数日,不得蓄

音乐、侈宴会;不得饰舆马衣服;朝珠之香楠犀碧、蟒服之刻丝顾绣者,皆有禁。

公官总督数年,未尝宴一客。成都将军新莅任,公思不为置酒则太慢,置则破禁,遂乘其家口抵任时馈一蒸豚、一烧羊,使标下武弁婉告曰:“本欲屈入署,适闻眷属至,谨以此为佐家宴。”属吏白布政使以下,亦未始具一饭。 .

元日,则先饬厨为菜疏十数斛,有下属谒见者,公遣人告曰:“知君等劳苦,当饷以食。”遂设食,饲之毕,公然后出坐堂皇,受礼毕,即令府厅州县等递谒。司道府厅礼毕,告曰:“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乘舆到门。道有远近,必日西始归,徒苦仆从,无益也。况若曹亦有父母妻子,岁首例得给假,诸君何不早归,令若曹亦放假半日乎?”属员皆应曰:“诺。”于是元日虚文始革,其风趣也如此。 .

及督两江时,福文襄王征檄调各督抚府库饷银,他人无不应命,惟公力持不与,曰:“不见部文征拨,誓不敢发此饷,有亏朝廷之府库也。”福亦无如之何。其严厉又如此。(节选自《清代名人轶事》,有改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司船跳木 .

B.命立擢知州 .

C.亦未始具一饭 .司:掌管 擢:提拔 具:准备 虚:虚假 D.于是元日虚文始革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世杰节俭或提倡节俭的一项是(3分)( )

①蜀中自金川用兵以来,府库空竭 ②凡府州县,无事则不复入成都郡 ③即以公事来者不过数日 ④不得蓄音乐、侈宴会 ⑤公官总督数年,未尝宴一客 ⑥他人无不应命,惟公力持不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通过记叙李世杰为官的故事,为我们刻画了一位倡导节俭、严厉而又不乏风趣的清官形象。

B.皇帝南巡时,李世杰掌船不力,加上雨后路滑,皇上登船时不小心差一点跌倒。督抚非常害怕,捆绑着他去皇帝那儿请命。

C.李世杰做官讲求节俭,一切奢侈浪费行为都加以禁止,并且从不打破禁令,连成都将军到任也不例外。

D.在福文襄王征调各督抚府库的饷银时,李世杰因为没有见到朝廷的相关文书,坚持不给,表现了他坚持原则的一面。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日俗例,上司属员虽不接见,亦必乘舆到门。道有远近,必日西始归,徒苦仆从,

无益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若曹亦有父母妻子,岁首例得给假,诸君何不早归,令若曹亦放假半日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 ①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这里代④③②①

指京城。②翻:通“反”。③风枝:风吹动树枝。④晓钟:报晓的钟声。

8.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从心理描写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写道:“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__________________。”

(2)《饮酒》写道:“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又说:____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5)《逍遥游》中庄子说:“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6)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

乙 选考题(任选一道大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城市是乡村的纪念碑

刘贤冰

①很久没有回家乡了。那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子,是一剂良药,须得按时服用。想必是,在田野里耍大的孩子,即使在城里呆得再久,那份散漫的野性也难以去除吧。这些年,想念村庄,已然成了一项必修的功课,或者是一种间歇性病灶,而且,其频率随年岁的增长而增长。

②这种想念,实在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想念一个人,是可以有所凭借的,所谓睹物思人,至少给思念留了个出口;而且,还有现代通讯工具帮忙。可是,在喧嚣的城市里想念村庄,就如笼中之鸟想念山林般,找不到一草一木一石的依据,所有的想象,都会被金属丝无情地阻隔,只剩下烦躁的心绪。我可以给家乡的亲人通电话,可是,村庄是一个集合概念,是一部完整的童年历史。我的思念,又怎能通过一根电话线真正抵达村庄的内心呢?

③坐在公共汽车上,各种建筑物扑面而来,马路两旁的景物快速移开。我知道,它们是不会彻底地给我的目光让路的;我不会天真地以为,那些物体移开之后,我会看到我所熟悉的田野和牛羊,还有从屋瓦缝隙里钻出的炊烟。

④我了解,城市在不停地讨好我。它在永无休止地制造着陌生的事物,不断地变幻着色彩,让各种车辆像池塘里的鱼一样游动„„这样看起来它是多么鲜活,多么富于动感。它所有的企图,就是让我忘掉村庄。可是,城市的表演,并不符合我的性情,它不断离间着我和村庄的关系,这只能增加我对村庄更加深切的思念。

⑤每天,我在城市里坐车,在城市里漫步,看城市上空偶尔飞过的小鸟,打量城市马路旁的树木花草,试图寻找关于村庄的蛛丝马迹。因为我始终不肯相信,城市会将村庄彻底地掩埋,将村庄彻底地阻断„„

⑥忽然有一天,当我的目光无意中停在一块站牌上时,一下子惊呆了。我坚信,我找到了村庄!确切地说,我发现了村庄的名字。那块很不起眼的公共汽车站牌上,密密麻麻地写

【篇二】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天涯赤子 心系中华单元检测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

第六单元 天涯赤子 心系中华单元检测

(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曹操“七十二疑冢”之传说、史实及意义

曹操逝世后的数百年间,历代诗人对曹操陵墓多有吟咏,但唐以前的诗歌虽都写到曹操归葬于西陵,却没有任何疑冢之说的痕迹,更遑论“七十二疑冢”这样的确定数目了。可以说,唐以前并无曹操“七十二疑冢说”。有之,自宋代起。

宋王安石诗:“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邱。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此诗以“铜雀台”“八九邱”和“麒麟”等词语暗喻曹操七十二疑冢,虽不知何据,却是中国最早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记载。南宋诗人范成大在《揽辔录》里记载说:“过漳河,入曹操讲武城,„„城外有操疑冢七十二,散在数里间。”罗大经的《鹤林玉露》里还记载过范成大吟咏曹操疑冢的诗作:“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经两宋诗人的反复记载和歌咏,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人知,有些学者还以实地的考察见闻,来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虚传。

曹操疑冢之说虽然众说纷纭,但是如果查考史籍,会发现疑冢说只是后人的附会,没有任何史实根据。相反,曹操墓的位置,不仅无任何疑点可言,反而是可以考察和测定的。

曹操生前曾对自己陵墓的位置和丧葬规格有所安排。《三国志》载曹操遗令说:“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固高为基,不树不封„„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据此,曹操墓实际上就在曹魏邺城西门豹祠之西的地势较高和开阔的平原上。《晋书·礼志》的记载也证明,魏文帝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曹操下令薄葬,并且主动公布了陵墓的地点,说明他并不担心墓葬被盗,也没有设置疑冢的主观动机。 后世史籍中也有记载曹操墓大致方位的,如梁任昉《述异记》载:“邺中铜乡魏武帝陵下,铜、石犬各二。”任昉是南朝萧梁时人,去曹魏不远,其言宜可信。又北齐阙名《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载:“其天宫也,左临渌水„„旧都„„瞩风岭,据有曹操之故。”也说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所以,如果能够确定曹魏邺城方位,那么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并不难寻。

我国学者张之、乔文泉等经长期研究曾分别指出今河南安阳灵芝村、习文村一带与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北一带,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此前盗墓贼们的精确定位和2009年岁末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的考古发现,均已基本证实了学者们研究的主要结论。

所以,所谓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

当然,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无论是否符合史实,它都有存在的客观历史基础。它的出现和流传,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在中国古人中,曹操堪称是争议最多的历史人物。从“济世之才”到“乱世之奸雄”,再到戏曲舞台上的白脸奸贼,曹操奸臣的形象逐步被定格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曹操“七十二疑冢说”和宋代诗文、元明戏曲小说里对曹操奸臣形象的塑造,正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光明日报》2010年3月2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从文字记载看,唐以前没有关于曹操疑冢之说的记录,更没有“七十二疑冢”这样确定的数目。

B.有关“七十二疑冢”的最早记载是王安石的诗歌,其中的“八九邱”等词语暗喻了七十二疑冢。

C.“七十二疑冢说”在元、明、清三朝广为流传,有些学者还以实地考察见闻来证明“七十二疑冢”的确存在。

D.查考史籍就会发现,“七十二疑冢说”完全是后人的附会,无任何史实根据,更无存在的基础。

2.下列各项不能证明“曹操七十二疑冢,并非史实,确属传说”的一项是( )

A.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生前曾主动公布自己陵墓地点;《晋书·礼志》也记载曹丕完全遵照其父遗愿安葬了曹操。

B.《述异记》《宋买等造天宫石像碑》等史籍记载了曹操墓大致在邺城附近,如果加以考究,并不难寻其具体方位。

C.经过长期研究,我国的一些学者曾分别指出了河南安阳灵芝村等一带区域基本就是曹操西陵墓葬的位置。

D.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的出现和流传,是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政治伦理和道德情感的体现。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范成大的诗句揭示了曹操担心墓葬被盗,故意设置疑冢的多疑心态。

B.任昉是南朝萧梁时人,距离曹魏执政时期较近,所以他关于曹操墓在邺城附近的记载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C.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籍记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D.曹操“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尽管不符合史实,但它能够出现和流传,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主要是因为宋、元两代特定历史时期,人们有着特殊的政治伦理和道德

情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吏 道

邓 牧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

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

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

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小大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

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

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豹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选自《伯牙琴》)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日夜窃人货殖 货殖:财物 ..

B.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 固:固然,虽然

蕃息:繁衍 C.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 ..

D.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 才:人才 .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作者对当时“吏道”的批评的一组是(3分)( )

①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 ②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 ③取民愈广,害民愈深 ④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 ⑤吏无避忌,白昼肆行 ⑥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

A.①③④⑤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的上古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因为官吏榨取百姓越来越多,危害百姓越来越深。

B.从一般人的本意而言,他们愿意过安定的生活,但是国家仍会出现动乱的情况,这是因为有些人的日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

C.作者站在当时官吏的对立面,言辞激烈地批判他们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鱼肉百姓,比强盗还要厉害。

D.作者认为民众之所以作乱,是因为“吏”“夺其食”“竭其力”,作者能够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曲,完成8~9题。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8.“落灯花棋未收”一句描写了什么情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怀?(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曲开头两句的数量词叠用有什么妙处?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2)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_____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乙 选考题(任选一道大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用岁月在莲上写诗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林清玄

那天路过台南县白河镇,就像暑天里突然饮了一盅冰凉的蜜水,又凉又甜。

白河小镇是一个让人吃惊的地方,它是本省最大的莲花种植地,在小巷里走,在田野上闲逛,都会在转折处看到一田田又大又美的莲花。那些经过细心栽培的莲花好似是天然生成,在大地的好风好景里毫无愧色,夏日里格外有一种欣悦的气息。

我去的时候正好是莲子收成的季节,种莲的人家都忙碌起来了,大人小孩全到田里去采莲子,对于我们这些只看过莲花美姿就叹息的人,永远也不知道种莲的人家是用怎么样的辛苦在维护一池莲,使它开花结实。

“夕阳斜,晚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花娇,扑面香风暑气消。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快,歌声高,采得莲花乐陶陶。”我们童年唱过的《采莲谣》在白河好像一个梦境,因为种莲人家采的不是观赏的莲花,而是用来维持一家生活的莲子,莲田里也没有可以打桨撑篙的莲舫,而要一步一步踩在莲田的烂泥里。

采莲的时间是清晨太阳刚出来或者黄昏日头要落山的时分,一个个采莲人背起了竹篓,戴上了斗笠,涉入浅浅的泥巴里,把已经成熟的莲蓬一朵朵摘下来,放在竹篓里。

【篇三】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抨击时弊 忧思家国单元检测 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doc

第一单元 抨击时弊 忧思家国单元检测

(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谐的文化传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生机和活力,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文化上的传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渊源,其实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在中国古代经典论述中,“和”指和睦、和平、和谐;“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并举,意为和谐、协调与合作。

早在2 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就对“和合”思想进行了论述。儒家创始人孔子把“和”视为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意即“适合”,但亦可做“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孟子也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要办成任何事情,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合作。荀子的思想也是如此。他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和”的思想是先秦诸儒的共识,它与儒家的另一核心价值观“礼”是互为表里的。“礼”指一种既定的政治秩序,而“和”更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因此,与“礼”一样,“和”,即和谐、适合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和合”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本质的概括,它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如“阴阳”“天人”等,同时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如“阴阳和合”“天人合一”等;它并不否认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主张防止过度的矛盾和冲突破坏不同事物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环境基础。为了实现建立一个和谐的、秩序的社会的政治理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在政治理论、政治构想以及政治实践过程中,都设定了自己的价值原则。“礼乐制度”的制度安排、“中庸精神”的思想原则以及民本主义的政治诉求,即是为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主张。

秦汉以后,随着儒家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界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合”思想被普遍应用,渗透于各个时代各家各派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与此同时,“和合”思想对中国历代对外交往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并没有去排斥,而是一直保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

共处、和谐发展。中国绝大多数王朝在建立起来之后,都注意止戈息武,强调“协和万邦”,实现“万国咸宁”“天下太平”。特别是鼎盛的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中央政府也多实行睦邻友好的政策,而不是向外侵略扩张,谋求霸权。中华文化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的过程,并最终实现与众多外来文化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中国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领悟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中国所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会对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引领国际关系发展的新潮流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进一步解放思想的进程中,中华文化会为世界文化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选自2009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和合”思想的论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认为“和”是做人处事的重要标准,“和”即“和谐”。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要办成任何事情,和谐与合作最重要。

C.荀子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和”与“礼”的本质是一致的。

D.“和”是维持“礼”稳定的重要手段。“和”还是一种政治手段,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政治价值观。

2.下列说法,不属于“和合”思想作用的一项是( )

A.“和合”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设定自己的价值原则,构建和谐、秩序的社会的理论基础。

B.秦汉以后,“和合”思想普遍渗透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之中,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观。

C.正是由于“和合”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才最终实现了与众多外来文化的和睦共处、和谐发展。

D.“和合”思想必将会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推动全球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个国家或民族要得到世界的广泛尊重,和谐的文化传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B.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合”思想,“和合”并举,就是和谐、协调与合作。

C.“和合”思想既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又把具有差异性的事物有机地结合成了一体。

D.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中国当代倡导的“和谐世界”理念,都受到了传统文化“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启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 ,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是岁,帝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

英固辞疾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

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其后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

英初被诏命,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而至;及后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河南张楷与英俱征,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民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

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臣光曰: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王者举逸民,扬仄陋,固为其有益于国家,非以徇世俗之耳目也。是故有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被褐怀玉,深藏不市,则王者当尽礼而致之,屈己以下之,虚心以访之,克己以从之,然后能利泽施于四表,功烈格于上下。盖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

荀子曰:“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木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木,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 (选自《资治通鉴·卷五十一》,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英固辞疾笃 固:坚决 .

B.强舆入殿,犹不能屈 .

D.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 舆:这里指用轿子抬 处:处理 务:追求 C.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 .

5.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皇帝诚心征召樊英的一组是(3分)( )

①乃为英设坛 ②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 ③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 ④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 ⑤举贤良、方正、有道 ⑥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皇帝一再征召樊英,让他在朝廷担任官职,但樊英多次以重病为由推辞。

B.素与樊英要好的王逸写信劝他应征,还引用了很多古人的事例开导他,樊英听从了王逸的建议赴京应召。

C.樊英在应对皇上的提问时,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谋略。与他同时被征召的张楷当面指责他进退失据。

D.司马光指责张楷名不副实,认为张楷道德不足以尊主,智能不足以庇民,并且脾气特别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 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②③①

(1)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乙 选考题(任选一道大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雅 盗

孙方友

陈州城西有个小赵庄,庄里有个姓赵名仲字雅艺的人,文武双全,清末年间中过秀才。后来家道中落,日子越发窘迫,为养家糊口,逼入黑道,干起了偷窃的勾当。

赵仲是文人,偷盗也与众不同,每每行窃,必化装一番。穿着整齐,一副风雅。半夜拨开别家房门,先绑了男人和女人,然后彬彬有礼地道一声:“得罪!”依仗自己艺高胆不惧,竟点着蜡烛,欣赏墙上的书画,恭维主人家的艺术气氛和夫人的美丽端庄。接下来,摘下墙上的琵琶,弹上一曲《春江花月夜》,直听得被盗之人瞠目结舌了,才悠然起身,消失在夜色里。赵仲说,这叫落道不落价,也叫雅癖。

这一日,赵仲又去行窃。被窃之家是陈州大户周家。赵仲蒙面入室,照例先绑了主人夫妇,然后点燃蜡烛,开始欣赏主人家的诗画。当他举烛走近一帧古画面前时,一下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幅吴伟的《灞桥风雪图》。远处是深林回绕的古刹,近景是松枝槎桠,板桥风雪。中间一客,一副落魄之态,骑驴蹒跚而过,形态凄凉。中景一曲折清泉,下可连接灞桥溅溪以助回环之势,上可伸延向窗渺以续古刹微茫„„整个画面处处给人以失意悲凉感!

赵仲看得呆了。他由画联想到自己的身世,仿佛身临其境,变成了那位骑驴过客,不由心境苍凉,心酸落泪。不料趁他哀伤之时,周家主人却偷偷让夫人用嘴啃开了绳索。周家主人夺门而出,唤来守夜的家丁。家丁一下把主人卧室围了个严实。

赵仲从艺术中惊醒,一见此状,急中生智抓住夫人,对周家主人说:“我只是个文盗,只求钱财,并不想闹人命!你若想保住夫人,万不可妄动!”

周家主人迟疑片刻,命家丁们后退了几步。

见形势略有缓和,赵仲松了一口气。他望了周家主人一眼,问:“知道我今日为甚吃亏吗?”

“为了这幅画!”周家主人回答。

“你认得这幅画吗?”赵仲又问。

周家主人见盗贼在这种时候竟问出了这种话,颇感好笑,缓了口气说:“这是明朝大家吴伟的真迹《灞桥风雪图》!”

【篇四】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单元检测:第五单元 思亲忆友 展示情怀

单元测试

(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学与新闻

记录客观事物,这是记者与史家的基本工作。中国古代最早的史家是史官,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左史、右史,便是史官,凡是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都由他们记载下来。汉代以后,人们把这样的记录叫做“起居注”。这在当时是颇类似于“新闻”的,但我们毕竟不能把“起居注”一类的东西称作“新闻”,而是把它们称作历史。记者的出现,是在近代报纸、杂志、广播产生以后,才有所谓“本报记者”、“本刊记者”等。顾名思义,“记者”就是记录之人也。《左传·僖公七年》云:“夫诸侯之会,其德行礼义,无国不记。”可见,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是有专人记录的。这些人都是史官,也有点像“新闻记者”。古代官府的邸抄也是用来传知朝政的文书抄本和政治情报的,后来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又称“京报”。不过,他们所做的记录,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故而这终究是历史,不是新闻。今天,凡重大事情,都有记者采访,然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是记者与史家共同遵循的准则。中国古代正直的史官和史家,都有一个优良传统:秉笔直书。司马迁著《史记》,“不虚襄,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汉书·司马迁传》)。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能不能尊重客观事实,如实地反映生活中的善恶、美丑,先进与落后,犹如史家能不能秉笔直书一样。反之,如若对新闻报道进行“合理想象”、“逻辑推理”、“艺术加工”、“故意拔高”等,就脱离了客观事实。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这是正直的记者所不取的。

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

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笔已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新闻工作者的尊严。即便在今天,说真话的记者,也会受到某些人的责难和打击,但这样的记者,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

前人认为是“新闻”的,今天已视为历史资料;今天认为是“新闻”的,后人也将视为历史。这就是新闻与历史的辩证法。今天的史家著述往古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考证、辨别、分析、综合当时的“新闻”;今天的记者撰写现实的新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后人书写当代的历史。(节选自马宝珠《史学与新闻:“报纸为现代史记”》,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关于“史学与新闻”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凡重大典礼、会盟,都有专人记录,他们所做的记录,我们称作历史,而不是新闻。

B.人们把中国古代史官所记载的最高统治者的言行及国家大事叫做“起居注”。

C.今天我们称“起居注”为历史;今天的记者撰写的现实的新闻,后人也将视为历史。

D.今天,记者采访重大事情后写成新闻报道,这种工作,这种身份,很容易使我们回忆起古代的史官来。

2.下列不属于“尊重事实,秉笔直书”表现的一项是( )

A.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

B.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

C.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

D.在“文革”中,有些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最早记录古时重大典礼、会盟及最早出现“史官”一职

的历史典籍。

B.新闻记者脱离了客观事实对新闻进行报道,从本质上来看,这与曲笔作史没有什么不同。

C.“京报”是古时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是由古代官府的邸抄发展而成的。

D.一个严肃的史家和一个正值的记者一样,他们可贵的品质就是“尊重事实,秉笔直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

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及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薄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 。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

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

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

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固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

(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不妄通宾客 .

B.时吐谷浑寇边 .

C.及上祠太山还 .

D.恶其殷盛 . 妄:胡乱 寇:侵犯 祠:祭祀 殷:殷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能体现令狐熙政绩的一组是(3分)( )

①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

②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

③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

④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

⑤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

⑥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

A.①②④

C.②⑤⑥ B.①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令狐熙出身名门望族,为人严肃稳重。他博览群书,文武兼备,早在周武帝时就很受重用,仕途通达,他的才能颇得时人的赞誉。

B.令狐熙治理沧州,使百姓安居,风气良好,因而广受拥戴。他被调往朝廷任职时,百姓悲伤不舍;他重返沧州主政,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C.令狐熙做汴州刺史,一到任就针对当地“殷盛”与“多有奸侠”的现象,推行重农抑商等政策,清理了狱讼积案,受到了隋文帝的嘉奖。

D.岭南一带的人经常作乱,其首领受前任总管武力胁迫,不肯臣服。令狐熙到任后,广施恩信,使部落首领深受感动,从而率众归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闻而固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麟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8.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五】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现当代散文

第九章 现当代散文

一、 填空题

1、 第一个文学十年(1917-1927)集中发表散文作品的地方有:《新青年》杂志的“随感录”、《小说月报》、《语丝》等刊物。

2、 《新青年》从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专门讨论现代散文的《美文》一文,将“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看作现代散文最重要的特点。

3、 1924年,所顾忌,他们这一时期的散文被冠名为“语丝体”的名号。

4、 20世纪20的《笑》、《寄小读者》,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这一时期散文的成就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5、 第二个文学十年(1927-1937年)家群,沈从文、朱光潜是其理论先导,还有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萧乾等“京派”作家。

6、 随着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20世纪30白》、《芒种》、《新语林》等左翼小品文刊物,集合了瞿秋白、茅盾、唐弢等作家的作品。

7、 20世纪30作:夏衍的《包身工》、邹韬奋的《萍踪寄语》。

8、 鲁迅是文化批评的杂文大家。从

盖集》到《而已集》是其杂文的发展期;还有《三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等。其记叙性散文的代表作是《朝花夕拾》,一些篇章有自叙传色彩;其散文诗集《野草》多采用象征手法展现作者内心世界。

9、 《乌篷船》《北京的茶食》,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

10、 其记事抒情散文主观性强烈,多内心独白,如《还乡记》。其另一类散文是游记,如《屐痕处处》、《闽游滴沥》。

11、 闲适为格调”,如《剪拂集》。20世纪30年代以后,林语堂在上海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更加提倡幽默小品的创作。

12、 冰心最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如《寄小读者》、《往事》;30年代代表作《平绥沿线旅行记》;40年代发表系列散文《关于女人》。

13、 、,充满浓郁的人性美和自然美。

14、 新中国成立后,散文创作主要继承解放区散文创作的传统,讴歌时代、表现重大社会主题、报告新时代的生活现象成为其主要内容,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15、 当代杂文方面,杂文专栏《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长短录》等。

16、 文革结束,侧重个人情感的散文创作才真正恢复起来。的《晚华集》、《无为集》,陈白尘的《云断梦忆》,丁玲的《“牛棚”小品》,杨绛的《干校六记》等,巴金的《随想录》在20世纪80年代影响较大。

17、 20世纪的学者散文有张中行的《负暄琐话》,金克木的《天竺旧事》、《文化的解说》,王佐良的《一次动情的旅行》等。

18、 20世纪散文因其轻巧多变迅速成为主要的文体之一。代表作: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张承志的《荒芜英雄路》、周国平的《人与永恒》、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等突出人生和文化哲理思考的“文化散文”。

19、 贾平凹是民间风俗的展示者。山区,如《商州初录》、《商州又录》等十分经典的作品;其后,他又有“闲适”风格的作品,如《说话》、《四十岁说》。

20、 形成对人文山水的关注,有著名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21、 1936版;何其芳著名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获得《大公报》文艺奖金。《画梦录》被称为“诗人的散文”。延安时期,何其芳散

文变得平易朴实,有《还乡杂记》等。

二、 名词解释:

11924年,《语丝》周刊创立,周氏兄弟和林语堂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借散文继续着文化评论的努力,他们这一时期的散文被冠名为“语丝体”的名号。

三、 简答题

1、简述冰心散文的特点。

教材212页第二段:“冰心散文的特点是„„女性色彩显著。”

2、谈谈20世纪60年代初,散文的三种模式。

20世纪60年代初,散文有三种模式:杨朔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发现宏大的社会主题,如《海市》;刘白羽采用现实生活和战争记忆相交织的写作方式,如《红玛瑙》;秦牧的散文往往在纪实中穿插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等知性内容,如《花城》。

3、简述朱自清的散文成就。

教材214页“作者简介”第二段:“朱自清的散文小品在新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质朴自然,知识性较强。”

4、谈谈朱自清《给亡妇》一文的内容与主要线索。

主要线索是作者对妻子武钟谦的深情厚谊。主要内容见教材218页“阅读提示”第一段:“第一段是概述几个孩子3年来的成长近况„„最后一段写上坟和对妻子的告慰之语。”

5、简述朱自清《给亡妇》一文选取生活细节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材218页“阅读提示”第三段:“在这篇抒情散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温顺贤能、操劳终生的妻子形象。”

6、谈谈朱自清《给亡妇》一文的语言特点。

教材218页“阅读提示”第四段:“语言风格上,本文具有明显的絮语散文特点„„朴实清畅,接近口语。”

7、谈谈何其芳《黄昏》一文的思想情绪与抒情结构。

教材220页“阅读提示”第一段:“这篇仅五百字的散文„„只能给作者带来几多哀叹和感伤。”

8、简述巴金的散文成就。

教材222页第一段:“巴金的散文笔调质朴而抒情色彩突出„„等哲理性的散文。”

9、简述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灯光”在结构上的贯穿作用和三种“灯光”的象征意味。

教材225页“阅读提示”第二段:“文中的‘灯光’意象具有浓重的抒情意味„„也使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得以生动表现。”

10、简述巴金《爱尔克的灯光》一文中“长宜子孙”的含义。

教材225页“阅读提示”第一段:“‘长宜子孙’原本是指旧式大家庭对家族未来的一种希望和期许„„也暗示着对青年人心灵与生命的桎梏。”

11、谈谈钱钟书“知性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材226页“作者简介”第三段:“知性散文的特点很突出:一

【篇六】现当散文单元导读

2012-2013学年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单元评估卷 第4单元 现当代散文(能力提高卷))

第四单元综合评估(能力提高卷)

考试用时: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1987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②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③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1987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④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像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

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⑤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⑥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RSC《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节选自《文汇报》)

1.下列有关“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解析:C项,根据第⑤段分析可知该项表述是错误的。

答案:C

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批判的依据。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文字能力、想像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解析:D项,“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

答案:D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特点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解析:D项,“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是越剧《红楼梦》,后者没有省略。

答案: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木假山记

苏洵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而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①,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②,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③,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注:①:水边高崖。②踞肆:傲慢放肆,这里形容“中峰”神态高傲舒展。③庄栗刻削:庄重严肃、峻峭挺拔。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 远:永远 .

B.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 .薪:当成木柴

C.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 数:命运,气数 .

D.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 服:佩服,这里为使动用法 .

解析:A项,远:远离。

答案:A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不属于“所感”“所敬”内容的一组是(3分)( )

①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

②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③其蘖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

④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

⑤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⑥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⑤

解析:①③④句皆是叙述树木的有关情况,并非议论性的感慨或抒情,②⑤是所感,⑥是所敬。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文中先强调树木生长成材很不容易,惨遭厄运的情况比比皆是,再叙述成为家中木假山的树木是不幸中的不幸者。

B.第三段渐显寓意,在家中的三峰木假山中,中峰意气端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