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实践心得范文

时间:2021-10-12 18:04:37 入党申请书

  篇一

  针对我院实践会会员组成的实际情况,陈老师将党课内容分为关于大学生成材之路的讨论、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三个部分。

  陈老师指出大学精神就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协调发展,是一个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同学们要在大学期间着力于构造知、情、意协调发展的心理结构、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协调发展的能力结构以及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传承思维与创新思维协调发展的思维能力。

  在党课中延安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也深深地吸引着同学们。延安精神是在革命根据地--延安形成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理想、道德、情操、作风等的一系列精神、行为文化现象,是我校的优良传统。陈老师以自己在延安学习生活的经历生动形象地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延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办学精神。

  接着,陈老师结合中国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引导同学们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陈老师也谈了自己的看法,说明了中共中央的政策,希望同学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坚决拥护党的政策。

  最后,陈老师为同学们在大学中、在共产主义学习实践会中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如何正确看待周围的社会现象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同时告诫同学们要树立正确思想路线,坚持远大理想与当前实际要务的统一,不要好高骛远,不要轻言放弃,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同时成功还需要高尚的道德人格、崇高的感情操守、优良的作风行为。

  同学们用心地倾听,并做好记录,对陈老师生动精彩的讲授报以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尤其是大一的新会员们表示通过党课的学习,学到了在大学中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心理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注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全面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更多地了解了我校的光辉历史,对帮助同学们树立“继续保持和发扬延安精神,为将我校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奋斗目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党课结束后实践会就实践会今后的发展建设和当代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素质两个问题请教了多年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陈坤林老师,陈老师指出共产主义学习实践会是个理论社团,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予以不同的理论指导。在保证同学们积极健康的大学生活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大家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状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生党员来说,首先是学生然后才是党员,要在完成好自己学业的同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与时俱进的思想。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围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实践会还将在小组分层次学习的基础之上继续举办系列精品党课,希望大家予以更多地关注!

  篇二

  为了感受历史的脉搏,我们一个小组来到了武汉昙华林,在老街的韵味中,一点点体会,历史沉重的车轮年过我们的记忆,留下的,是我

  为了感受历史的脉搏,我们一个小组来到了武汉昙华林,在老街的韵味中,一点点体会,历史沉重的车轮年过我们的记忆,留下的,是我们无尽的思考与遐想,当我们的思路随着老街的石板路慢慢走进历史的时候,我们是沉重的。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间,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历的昙华林是指与戈甲营出口相连的以东地段。1946年,武昌地方*将戈甲营出口以西的正卫街和游家巷并入统称为昙华林后,其街名一直沿袭至今。现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扩建定型后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昙华林三字,昔指此地多有小型庭院,并善植昙华,因古时花、华二字相通,故名。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湖北全省各县秀才下榻与此、苦心研读备考的地方,是清廷负责地方军事衙门的所在地,并有以戈甲命名的营盘。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代逐渐形成华洋杂处、比邻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后又意大利、英国、美国和瑞士的传教士在此传教、办学、施医。受西方文化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第一座公共图书馆学科在此建立;一批民主战士在此组成了湖北最早的反清反封建的革命团体。吴禄珍领导的"花园山聚会",刘静庵领导的"日知会",熊十力领导的"黄冈军学会",梁耀汉领导的"群学社"相继在这里诞生。这些团体催生了一大批辛亥武昌起义的仁人志士。1920年2月,陈独秀应邀来昙华林演讲,标志着共产主义学说正式登陆湖北。1921年,在街区的私立武汉中学,走出了董必武、陈潭秋和李汉俊3位中共"一大代表。

  昙华林32号是一栋独门独院欧式洋楼,保存较完好,在这里曾经拍过电视剧。从门里看天井,彩色玻璃、雕花栏杆,无不显示出异国情调。

  共进会领导人刘公,在这幢老房子里,领导赵师梅等湖北工业中学堂的三位青年学生,设计制作出了辛亥革命军旗--"九角十八星旗"。

  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武汉市第十四中学内,系国初年的学校建筑。1938年,国共合作,政治部迁入武汉,三厅在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属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直接领导,在此荟萃了文化界精英300多人。三厅当时的用房大多已毁,仅存砖木结构二层楼房一幢,为当年工作人员住房。

  十四中校园为湖广总督林则徐兴建的丰备仓遗址,1903-1907年,张之洞先后开办公立小学和中学堂,1912年为省立第一中学,现产权属第14中学。

  这里,有革命先辈留下的痕迹和记忆,这样的氛围中,我们一点点品读历史的气息。借着古老的街巷,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这种沉重感使我们深深的折服与慨叹。

  谭华林是九角十八星旗的诞生地,是辛亥革命的一个代表地点,是革命精神的代表地点,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革命精神的诠释,没有不流血的革命,我们追求自由,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享受自由,但是不能忘记我们的努力和牺牲。今天,我们走在这样的老街中,细细品味这样的意境。

  从黄花岗打响的第一枪,到九角十八星旗的诞生,我们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生命去诠释了改革者的精神和斗志。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或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意识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为资产阶级发展客观创造了条件,同时,是当时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无法忘记,更不能忽略先辈们的努力和汗水,我们铭记的,该是他们的精神与追求。

  我们该继承的,也是革命的精神,今天,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作为大学生,作为党的新鲜血液,我们该怎样发扬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篇三

  通过党课基础知识的学习,使我从认识和思想上都得到了一定地提高,充分地认识到更好体现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只有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实际行动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向党靠拢的决心。因此,小组决定进行一次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积极分子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使广大学员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对党的信念更加坚强,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

  2011年12月6日,我们进行了三项活动:清扫校园、温习党课知识和学习时政要点。

  首先我们做了校园清扫活动。这充分体现了我党的原则与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一个人若想完成如此多的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体力是相当大的。而许多的工作都是要讲求效率的,时间有限,要完成工作,大家就必须团结起来,合理分工,让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展开。这方面,我觉得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做的还是很不错的。然后,我们一起温习讨论了我们所学的党课知识以及时政要点。这次党课实践活动让我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入党动机得到了进一步的端正,同时也增强了自身的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对待党的基本理论切勿纸上谈兵,而应该真正把握其内涵。我们党任何理论、政策制度的提出都有其历史必然性,都是我们党审时度势坚持与时俱进的结果,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思想。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些理论政策并不是如我以前所想象的在坐而论道,而是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最终指导着实践。

  这不仅是一次党课的实践活动,更是对精神的一次洗礼与升华。生活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但是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能忘记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遮挡住了有可能出现的阴霾。这次党课实践活动所感受到的一些红色景点中向我们传达的历史精神,革命真谛,文化人文我们都是一生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代大学生是精神的传递者,更应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将这种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下去。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必须要有动手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在学校学习来增长我们的知识,但动手的能力却必须依靠实践来获得。祖国需要人才,我们就必须努力让自己成为能为祖国贡献力量的人才。我们大学生是未来中国伟大复兴的动力,应该更加谨记自己的任务,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自觉接受党风党纪的熏陶,以一个共产党的标准严格自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希望组织能够多提供我们一些实践的机会,让我们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我们将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