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公署|《廉政公署》读后感

时间:2021-10-10 21:55:04 工作计划

《廉政公署》读后感(一)

是一本让我看得热血沸腾的书。全书由十六个案例组成,案例按时间先后顺序,说的是案例,其实就是香港廉政公署的起因、发展、原则和精神,对于香港的近代史也是管中窥豹。为什么能让自己看得一直热血沸腾呢?这十六个案例,就是十六部电影、电视剧或在媒体上热点播过新闻的剧本或原型,香港的电影电视伴我长大,在我高中、大学和刚工作时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看着这本书,仿佛自己回到过去。

以前看过太多太多与四大华人探长雷洛、颜雄、韩森、蓝刚以及破豪等黑社会相关题材的警匪片,片子里那种匪气、霸气、豪气已经深埋心里,现在看完这本书,原来以前看过的好多录像都源自真实故事!

正如以前看过的录像一样,60年代的香港,难以找到一个不腐败的警员,贪污是香港警察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觉、起床刷牙一样。一直到了1974年,因总警司葛柏贪污后逃走,社会上反贪污游行运动持续了几个月,最终促使成立了廉政公署,就开始廉政风暴洗礼整个香港警察系统以及所有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现在想想,身处贪腐环境中的每一个人,能让自己洁身自好吗?如果洁身自好能生存于当时吗?所以人的一生,应该长期来看,要时刻谨记自己究竟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才能应对人生阶段性的不如意。何况是面对贪污等违背价值观、道德观的坏事,终有一天会报,不管是否是全体犯罪。而且所有的事物,如不平衡,则有轮回,否极泰来,关键看自己能不能把持住自己,才会有苦尽甘来。

政府部门的办事人员,权力不大,如若滥用,危害巨大。如过去50年代至70年代香港所建的公屋廉租房,很多都是豆腐渣工程,其实这里面并没有很大的贪污,但是全行业中的每一个办事人员都在放水,结果放成了豆腐渣。不以恶小而为之,特别是政府公务人员,他们滥用权力给社会带来无穷危害,所以香港对于贪污是“零度容忍”,香港廉署官员会斩钉截铁地说:“哪怕是贪一元钱,那也是贪,我们也要查!”

而且权力部门不廉洁,最终会影响到社会各个角落。60年代的香港,病人住院不掏钱给护理人员,连开水和便盆都得不到,如果要手术,不打点就排不上。连火灾报警后消防员到现场如果收不到“开喉费”,消防员可以令人发指无动于衷地看着大火将一切烧为灰烬。

一个环境里,如果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事情能带来更大的利益,自然而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遵守道德和法律,经济学里讲这种现象,叫劣币驱逐良币。贪污必然由滥用权力所生,权力滥用就没有公平竞争,廉政公署就是为创造公义环境而成立,其信念是为了香港的繁荣,其目标是建立公义环境,其手段是打击贪污。清廉指数和全球竞争力成正比,有机构分析香港的成功基于四大原因,首要就是廉洁的政府,其次才是法治精神、独立司法制度和低税率制度。

一个有意思的场景是一个高官贪污后受廉署通缉后逃亡,追捕归港后下飞机一脸轻松。原来贪污犯罪之人往往都不是亡命天涯之徒,逃亡,则意味着天天如惊弓之鸟,感觉周围总有警察,回来归案反而是种解脱。真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做过亏心事,不管受到法律制裁没有,自己的那一关总是过不去的。

香港真是一个开放、娱乐的世界,香港刚发生过三四十年的所有事情几乎都反复拍成了电影电视,而影视明星在现实生活中又与这些电影电视的情节息息相关。演了无数警察或黑社会的曾志伟,他的父亲曾启荣就是70年代初的军装警署署长,在廉政公署刚成立时提前退休,和雷洛一起一直生活在台湾,至今被香港通缉。谢霆锋案开车只是撞烂了花坛,为何是廉署办理?因为撞完了他就走了,让公司的司机来顶包,警察知道是顶包却不管,这里面定有贪污,遭人投诉到廉署,就成了廉署的职责范围了。香港房屋署的领导陈裘大,曾是一个香港梦想的典型,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成为成功人士,但爱钱爱色,成功之后开始权钱交易,出事是必然的,有意思的是他的小儿子是陈奕迅。如此等等,想到香港必定离不开娱乐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