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高台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10-10 13:56:40 工作计划

――2019年1月8日在高台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伟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建议。

2018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以实施“两大工程、五大行动”为重点,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生态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健康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凝心聚力保稳定促增长,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风险增多等困难考验,全县上下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6.61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85亿元,同比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45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24.31亿元,同比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5亿元,同比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6.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512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7元,同比增长9%。

――坚定不移抓项目扩投资,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三重”“三一”工作部署,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联系、双告知”工作制度,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项目98个,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同比增长10%。石炭沟综合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全面完成,高铁大道、大湖湾通景道路建成通车,盐池工业园公共基础设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碴子河河道治理等工程进展顺利,第二水厂、信和生物硝基甲烷、煜兴新材料甲苯二胺等项目开工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资量、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外出考察对接签约重点项目86个,落地项目46个,到位资金21.5亿元。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争取政府投资项目401项15.31亿元;围绕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补短板,谋划储备项目190项,总投资259.6亿元,为争取国家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措并举育产业促增收,现代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培育富民增收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一心双轴七区”建设稳步推进,3万亩“五化”精品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完成,蔬菜、制种、马铃薯、番茄等特色产业面积达到36万亩,新绿达、青草湖2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带动全县新改建设施棚室990座。大力推行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集约发展养殖模式,新改建规模养殖场区17个,新增养殖大户812户,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01万头(只),其中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9.4万头、61.8万只。扎实开展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建设,大力推广“五新”技术,引进果蔬新品种120个,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15项,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25个,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达79.5%。新认证无公害产品2个,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37万亩,“高台辣椒干”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累计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1065家,新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2%;建成涵盖农事体验、生态观光、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休闲农业示范基地3个,被列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狠抓脱贫攻坚“一号工程”,持续完善联系帮扶、投入保障、长效增收等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户一策”“七个一批”等精准脱贫措施,抓实抓细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提升,全年稳定脱贫196户762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82%,实现了贫困村整体退出、贫困县顺利摘帽。

――全力以赴延链条提效益,生态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加快推进生态工业突破行动,深度开发盐硝化工循环产业,永鸿染化吐氏酸、恒业生物苯甲酸、豫中明达间苯二酚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晋昌源20万吨中温焦油加氢、耀邦化工氯丙酰氯等4个项目加快推进,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强化工业经济运行调度,落实一企一策措施,县级领导包挂骨干财源企业,全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达产达标。充分发挥助保贷和应急周转金的“杠杆”作用,发放贷款贴息等奖补资金1242万元,解决转贷调头资金32笔2.13亿元,协调贷款10.6亿元,促进了工业经济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民营经济规模总量持续增大,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27.6亿元,占全县GDP的59.2%。工业企业预计实现增加值4.46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2亿元,同比增长10%。光伏企业年发电4.25亿度,实现收入4亿元。聚焦盐硝资源开发,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盐池工业园供水站建成投入使用,热源厂、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铺设道路13公里,实施绿化24公里,入驻企业14家,园区框架布局日趋完善。

――因地制宜强特色育品牌,文旅融合业态不断涌现。以全域旅游为统揽,以景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实施旅游产业破题行动,黑河沙漠胡杨景区、合黎五三乡村旅游等项目有序推进。加快配套旅游服务设施,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和“床位工程”,新建旅游厕所30座,新评定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新增床位202张。抢抓全市乡村旅游“双十双百”工程机遇,积极开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新增旅游企业14家,开发旅游产品4种,新坝西大等3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名单。加快旅游景区晋等升级步伐,县博物馆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央视网、新华网、光明网、全国农广采访团等主流媒体和摄影书画名家聚焦高台,多次进行高端宣传报道和采风写生;成功举办全国徒步大会、全省青少年足球冠军杯赛和大湖湾旅游文化艺术节,花样跳绳赴沪访俄亮相世界大赛舞台,《盛世秧歌》自编动作被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推广,高台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影视拍摄、文艺创作成果丰硕,电影《爱在零纬度》《异能觉醒》公开展映,《静静的湿地》入选第二批优秀国产纪录片名录并荣获省第九届敦煌文艺奖。持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电商物流园开工建设,建成果蔬保鲜库5个、特色展销中心3个,累计发展电商企业67户,开设网店506家,仓储物流、快递配送、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链条初步形成,网上年交易额达1.5亿元。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业”,餐饮住宿、旅游购物、养老保健等更多的生活性服务业加入网络平台,群众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坚持不懈强基础补短板,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加快。城镇规划体系不断完善,县城排污、防洪、供热、再生水利用和海绵城市5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深入推进城市“填白补齐”工程,开工建设各类项目22项,完成投资8.06亿元。集中供热续建工程、二级管网改造全面完成;新改建城市道路5.3公里,田园路、水韵街、定宁渠南侧道路等“断头路”打通,滨河大桥二期工程、东环路、长青街东段道路完成建设;南华污水处理厂、县城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投入运行,再生水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加快城市改造建设步伐,改造禹苑小区等6个片区危旧楼44栋1158户,完成新建南棚户区拆迁234户,开工建设保障房292套,新建商品房5.7万平方米、去库存9.35万平方米。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新改建农村道路68.6公里,衬砌渠道272公里,改造农村电网38.8公里。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成“千村美丽”示范村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持之以恒强保护抓监管,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守“三大红线”,突出水、土、气专项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完成造林4.4万亩,栽植各类苗木674万株,新增城市绿地4万平方米。持续深化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油烟、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协同推进“四尘、四烧、三烟、两气”综合整治,加大“五改”工作力度,节能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使用更加广泛,全年空气优良率达76%。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湖长责任制不断深化,水生态修复工程抓紧实施,饮用水供水保障率达100%,水质达到国家标准。统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尾菜、废旧农膜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0%、65%和81.5%。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调整有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和湿地保护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土地整理、“大棚房”整治、农村空置房拆除和宅基地退出复垦稳步推进,建设高标准农田7.6万亩。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和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铁路、公路“双段长制”全面建立,建成垃圾收集和污水处理设施32个,配备垃圾转运设施5400个(辆),“一镇一车、一社一斗、一户一桶”实现全覆盖。

――蹄疾步稳抓改革促创新,经济发展活力有效释放。加快“放管服”改革和“四办”改革步伐,优化整合政务服务中心窗口,187项行政许可事项、108项公共服务事项、841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全面集成办理;梳理公布“最多跑一次”办事事项963项、开通网上办理事项607项,压缩行政审批环节、削减审批要件,全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603户。覆盖城乡的政务城域网全面建成,新版政府门户网站上线运行。严格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加快推进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建设,稳步开展农村“三变”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19个试点村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成功举办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现场会。供销社综合改革有序推进,村级公益性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全面建立,林权制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户,建成企业研发中心4个,授权专利107件,列为全国首批52个“创新型县”之一。深化院企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着力加快创业创新,发展休闲度假、影视创作、特色工艺等创业基地17个,培育孵化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325家,吸纳就业2750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扎实推进。税务征管及盐业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加快金融改革创新,“陇原农担贷”“扶贫100”等创新金融产品支农助贫效果明显,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18亿元。强化税收征管,加大骨干财源建设和政府债务管控化解力度,财政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倾心竭力惠民生增福祉,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始终坚持民生保障优先取向,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民生支出达到13.8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8%。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改薄项目和教育城域网三期工程加快实施,寄宿制学校标准化生活设施实现全覆盖,职业中专、高台三中运动场投入使用,高台一中综合楼、宣化中心小学教学楼、西苑幼儿园开工建设,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1所,顺利通过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评估认定。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普通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首次突破40%和70%大关、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推广项目全面实施,建成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阵地18个,新增市级非遗保护项目5个,文化馆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单位”。群众性文体活动深入开展,骆驼城镇“庆丰收•话和谐”文化活动入选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100个乡村文化活动名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县医院医技综合楼暨残疾人康复中心完成主体工程,5个村卫生室建成投入使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和“3236”分级诊疗等制度全面落实,全国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成功创建为“全省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完善计生服务管理,“两癌”筛查和陇家福示范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27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2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2%;输转劳务3.0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5.97亿元。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全面提标,养老保险、困难救助、残疾人补贴、廉租房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城乡五项社会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全民参保登记率达98.1%。探索开展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老年公寓、幸福苑医养中心和7个村级养老服务机构投入使用,新坝中心敬老院完成主体工程,留守空巢老人、失能失独老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

――统筹兼顾抓安全保稳定,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深入推进“平安高台”建设,加快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有效回应。扎实开展“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活动,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开展危化品、道路交通、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配合完成苦水口安全隐患治理工程,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成功创建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强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积极应对“8•31”洪涝灾害,群众安置及时稳妥,灾后重建有序展开。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乡风文明行动,大力宣传义行善举,严厉惩处失信失德行为,有效治理大操大办、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全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人防气象、统计审计、地震应急、粮食安全、民族宗教、史志档案、外事侨务、供销物价、老龄妇幼、双拥优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全领域,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政府系统“四个意识”持续增强。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坚持“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不断提升。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4件、政协委员提案55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财政预算执行,切实规范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事项,“四风”问题和腐败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严格执行省委“七破七立”要求和省政府“十不准”规定,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在宏观形势严峻复杂、困难压力大于预期、矛盾风险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全县上下同心同向、迎难而上,既较好的完成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重点工作,更增强了在复杂环境中引领发展的能力和动力,坚定了在困难压力下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决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及所有参与、关心、支持高台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凝结汗水,发展任重道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动力活力释放不足,产业链条短、结构性矛盾突出,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依然艰巨;骨干财源少,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优化公共服务的能力不强;企业融资难、用水用地指标紧张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项目落地、企业引进的瓶颈制约,涉及民生、环保的个别项目开工迟、推进慢,对生产经营、冬季供暖等工作造成很大影响;农业基础条件仍需改善,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较大;旅游文化产业市场要素发育、优势资源挖掘不充分,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景区景点培育不够;个别部门领导干部“推、拖、绕”等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仍然存在,担当精神、创新能力与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对此,我们将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努力加以解决。

2019年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2019年是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当前,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挑战和机遇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凝神聚力、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激发昂扬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强化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谋在先、干在前,就一定能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谱写新时代建设幸福美好新高台的崭新篇章!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县委聚力“四六”总揽、促进“三生”共融、建设灵秀高台、打造小康家园的发展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生态各项工作,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六稳”工作,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70周年华诞。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8%以上。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国土资源管理等约束性指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指标内。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盯目标精准发力,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十大生态产业为依托,既在扩大总量、加快发展步伐上下功夫,更在提升质量、转变发展方式上求突破,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优势。

1.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进一步研究、挖掘政策红利,积极应对各类挑战,着力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巩固“好”的势头。坚持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并重、做强实体经济与补齐发展短板并举,着力激活支撑要素,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全面落实三大攻坚战目标任务,促使发展基础更为稳固、动力更为强劲,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2.培育壮大生态产业,推动绿色发展崛起。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积极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夯实绿色发展基础。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培育发展通道物流、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生态产业,着力构建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生态产业体系。聚焦做大骨干企业、做优主导产业、做强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完善功能配套,积极承接上下游产业,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3.强化要素保障,改善发展支撑条件。积极争取省级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和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创新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途径,探索运用发债、股权投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和多种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题。加大空置宅基地退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力度,新增指标优先保障发展前景好、产出效益高、产业链条长的项目,切实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率。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商亲商的投资环境。

二、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关键作用,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1.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强化机遇意识和项目意识,加强与省市部门衔接沟通,力争更多的特色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改善等重大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市的项目盘子,全年争取政府投资16亿元以上。瞄准重点领域和重要产业,深度论证、谋划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投资规模大的好项目、大项目,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增长性。

2.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坚持把精力向项目集中、要素向项目集聚,紧盯项目申报、规划选址、用地审批等关键环节,积极协调服务,强化督查调度,保障各类项目及时落地、顺利实施、加速推进,确保高阿公路、城市气化工程等36个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北坡盐业10万吨粉洗盐、戈壁农业开发等21个续建项目早日建成。扩大与省二建集团、金控集团、兰州市国资委的合作领域,加快推进已签约项目落地实施。

3.全面扩大开放招商。建立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机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兰洽会”“西洽会”等各类投资贸易平台,吸引更多投资者在高台投资兴业。抢抓中东部产业转移有利时机,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点对点招商,全年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0个以上,到位资金24亿元以上。全面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优化政务服务,强化跟踪落地,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

三、优化升级现代农业,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示范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统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文化培育,努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按照“整体谋划、逐步推进,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的思路,突出抓好“三线四区”示范点建设,以连霍高速、红色大道、高铁大道为轴线,以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旅游景区、城郊街区为重点,积极推进产业培育、美化绿化、环境整治、风貌改善,做好特色文章,树立示范样板,年内建成南岔、东联等乡村振兴示范点8个。

2.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绿色发展取向,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高原夏菜和设施蔬菜,园区规模达到2万亩,带动全县种植蔬菜17万亩以上。规范发展制种产业,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持续推进规模化养殖,鼓励引导散养户出院建场、养殖大户联合建区,新改建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10个以上,新增规模养殖户500户以上,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10万头(只)以上。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特色林果为主的戈壁生态农业,全力抓好新绿达、青草湖两个戈壁农业示范园建设,新建温室100座,带动全县发展戈壁农业5500亩。

3.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为抓手,加快“三园一体”建设,积极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大力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绿色富农“三大行动”,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市场化发展,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2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

 

4.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倾斜财力加大农业扶持力度,依靠科技保障、规模经营、订单生产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出租、小额信贷入股、外出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致力于既“摘穷帽”,又“拔穷根”,坚持脱贫不脱政策,创新产业扶贫方式,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扶贫产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资金支持、能力素质提升,全县剩余878户2359人年内全部实现脱贫。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确保搬迁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着力培育骨干财源集群

以培育全产业链工业产业集群和培植稳定持续的地方财源为核心,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型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1.持续推进生态工业突破行动。不断完善绿色食品加工、盐硝精细化工、煤化工、矿产资源开发等产业链条,以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开工建设首途新能源年产3万吨矿物废油综合利用等新建项目12项,力争清泉生物丙酰三酮等5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加大协调服务,力促永鸿染化吐氏酸、信和生物硝基甲烷等13个建成项目达标生产、发挥效益。

2.培育壮大骨干财源企业。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十强双百”企业振兴计划和财源建设“1+3”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企业达标生产、升规入库,新增规上企业4户,培育骨干财源企业5户,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完善包挂联系企业制度,全力协调解决困难问题,鼓励宏源矿业、垣泓矿业、祁连酒业等骨干财源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北坡盐业、大漠紫光、宏昇油脂等企业技改升级,帮助博峰肥牛、中化番茄实施战略重组,不断提升生产经营效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促进“两个健康”,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民间投资快速增长。

3.加快完善园区承载功能。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原则,编制完成盐硝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盐池工业园污水处理、集中供热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危废(固废)处置中心开工建设,集中生活区新建公租房203套,努力打造成为全省一流的投资洼地和专业的化工园区。完善南华工业园道路、绿化、防洪、供水等基础设施,增强要素集聚功能,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五、完善设施补齐短板,着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坚持规建管并举、产城人融合,把促进城镇更加和谐宜居作为重要标尺,不断拓展城镇化的内涵和路径,着力塑造“黑河水乡”城市形象,更加彰显“灵秀高台”内涵魅力。

1.强化规划管控引领作用。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的管控,以系统思维、科学态度、战略眼光描绘城市发展蓝图。突出“多规合一”成果应用,加强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完成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4个专项规划编制。把风貌规划控制融入到城市建设全领域,通过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体现高台人文历史,切实形成空间布局合理、风貌定位清晰、文化印记鲜明的城市特色。

2.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持续实施城市“填白补齐”工程,拓宽解放南北路、巷正路城区段,完成人民西路、南滨河路、西城河路延伸段5条5.1公里道路建设,实现南拓西延、出口畅通。加快新建南、面粉厂、北河新村等7个片区棚户区改造,新建安置房230套、县城公租房102套,货币化安置790户,持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完成第二水厂、再生水利用工程建设,配套建设公共停车场3处,增设停车位300个,建设移动公厕4座。切实加强供热企业监管,努力提高供暖质量。抓好城区新增道路绿化和水如意C区、月牙湖公园健身步道、高火公路纪念馆段街区改造,实施灯展亮化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以“一中心一平台、十二大应用”为内容的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打造“智慧高台”。

3.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创新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坚决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挖、破坏公共设施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便民市场设置,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强化城市拆迁区、城乡结合部、城郊镇“两违”治理,推进环卫精细化作业,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户外广告、架空线缆管理,着力解决“视觉”污染,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发挥社区管理服务功能,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六、推动产业联动融合,着力壮大现代服务业

坚持多产业联动、多业态融合,推动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互促共进中提升发展水平。

1.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挖掘资源特色,完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设施全域配套、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加快红西路军纪念馆展陈馆场景改造提升,力争黑河沙漠胡杨景区初步形成接待能力,骆驼城古遗址历史文化产业景区、月牙湖滑冰馆开工建设。以新坝西大、巷道西八里等乡村为重点,发展集果蔬采摘、休闲垂钓、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加强与周边景区合作力度,构建区域旅游合作体。积极开发沙漠探险、研学旅行等旅游产品,努力提升景区人气、集聚景区商气。持续强化旅游全民宣传和智慧旅游管理服务,筹办好大湖湾文化旅游艺术节、全省跳绳比赛等节会赛事活动。发展壮大表是传媒、天宇旅游等文旅企业,开发一批体现高台特色、蕴涵人文价值的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内涵。

2.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建设城市综合体和商业中心,改造提升传统商业街区,充分激发汉唐、金水湾旅游文化特色街区活力,增强商圈的聚集功能和辐射范围。加快物流配送终端建设,开工建设冷藏保鲜库5个,罗城农贸市场完成改造,星海物流园、骆驼城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合黎农贸市场建成使用。引导企业建设电子商务自营平台,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着力打通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外销“最先一公里”。

3.促进消费转型升级。进一步挖掘消费市场潜力,鼓励居民扩大住房汽车、旅游休闲、餐饮娱乐等传统消费,积极培育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现代传媒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新增巨鑫硅材料、康诺洋葱等出口企业3家,支持金康、宏丰脱水蔬菜等外贸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陇康源在阿拉木图设立有机农产品销售平台,推进连锁品牌企业在我县设立核算分支机构,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持续抓好生态造林、污染防治和环境改善,努力构建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1.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项目,以南部绿色通道、城乡主干道、渠系村庄为重点,延伸绿化空间,提升绿化品味,完成营造林3.6万亩。高标准完成高铁大道、大湖湾通景道路绿化美化工程,着力打造层次丰富、季相分明、赏心悦目的生态廊道。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毁林烧荒等违法行为,提高公益林、农田林网管护水平。

2.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面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巩固整改工作成效。加强燃煤锅炉整治和煤质管控,持续推进改炉改炕、秸秆垃圾禁烧、扬尘污染防治,全面落实水资源管护和生活污水治理措施,开展河湖库渠“四乱”治理行动,加快重点区域土壤污染治理,统筹做好耕地修复保护,为子孙后代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行动,配套完善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持续推进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3.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坚持集约节约原则,树立长远发展目光,坚决摒弃损害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行为,凡是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和高污染企业等一律不引进,凡是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和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上马。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重点,强化“一区两园”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和常态化监测监管,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发展。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单位GDP能耗、万元GDP用水量分别下降2%和7%以上。积极开展绿色创建行动,引导公众绿色低碳生活。

八、纵深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内生活力动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挖掘发展潜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

1.统筹推进政府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公益服务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整合执法力量和职责,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实现行政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2.深化农村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扩大农村“三变”改革试点范围,积极探索“三变+”改革路径和收益分配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改革红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加快供销社改革步伐,探索开展农业水价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试点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激发农村发展动能。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行动,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3.提高“放管服”水平。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百姓生活的难点、制约发展的焦点作为改革切入点,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精简要件手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审批服务便民化。抓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加快打通数据节点,实现“一站办结、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加大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力度,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推行“证照分离”,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公平竞争。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完善“四库一细则”制度,不断提升监管公平性和透明度。

4.推动财政金融改革创新。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规范企业应急周转金使用管理,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主导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强化财税预算管理、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和国有资产管理,确保财政税收应收尽收、财政资金保障有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支持政府投融资平台通过“抱团增信”、增资入股、对外合作等方式,扩大业务范围和融资规模,提高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的能力。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九、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民生保障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复转军人为重点,认真落实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努力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干事业、全民能就业的浓厚氛围,全年新增就业31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扎实做好城乡基本医疗、社会保险、低保、特困供养、困难救助和妇老残幼关爱服务工作,逐步完善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2.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持续改善办学条件,高台一中综合楼、黑泉小学教学楼和西苑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加强政府教育督导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工建设智能化图书馆,建成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和8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创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打造高台本土文化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公民健康水平。坚持“三医联动”,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人事绩效改革和基层医疗机构一体化改革,着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启动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建设,确保全国健康促进县通过验收。深化医养融合发展,完成老年养护楼及南岔、新生4个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强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创建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强国防教育,推进双拥共建,不断开创防震减灾、人防气象、档案史志工作新局面。

3.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时代新风,积极倡导健康向上、理性平和、诚信包容的社会风尚。健全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社会舆情分析研判制度,及时排查、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造安全放心、公平便利的市场消费环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严防安全事故发生。重视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完善应急联动机制,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自然灾害。狠抓“平安高台”建设,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顺应人民期盼,忠诚履职尽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1.加强理论武装科学理政。完善县政府党组及县政府常务会议学习制度,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调查研究,深化县情认识,完善发展思路,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以科学的理念、改革的办法、创新的举措、理性的思维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加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学习新政策、掌握新知识、增强新本领,努力建设“信念坚定、本领过硬”的学习型政府。

2.坚持法治思维依法行政。弘扬宪法精神,维护法律权威,推进“七五”普法,加快建设法治高台。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严格落实政府重大决策法定程序,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发挥好法律顾问及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工作机制,推进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努力建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法治型政府。

3.持续转变作风高效施政。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以务实作风、为民情怀办实事、办好事。巩固拓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建立健全重点工作清单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坚决做到制定的政策必落实、承诺的事项必兑现、定了的事情马上办、布置的工作抓到底,切实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建设“有令必行、有行必果”的效能型政府。

4.强化责任担当为民勤政。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干好事业作为第一追求,强化责任落实,层层传导压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着力打造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工作格局。健全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实干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努力营造在困难风险面前敢闯敢试、敢抓敢管、敢作敢为的良好氛围。树立以实干促工作、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努力建设“勇于担当、勤勉务实”的实干型政府。

5.落实主体责任廉洁从政。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制约,加大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项目的审计力度,完善财政资金支出、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制度,严防权力失控、岗位失责、行为失范。教育引导领导干部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时刻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努力建设“克己奉公、风清气正”的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务实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高台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