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三篇

时间:2021-10-02 00:00:00 工作总结
与传统的音视频设备采用的工作方式不同,网络媒体依赖IT设备开发商们提供的技术和设备来传输、存储和处理音视频信号。范文112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1

  网络传播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本文笔者总结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并阐述了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

  网络传播;计算机;信息;交流

  TP393

  A

  1672—5158(2012)10-0448-01

  网络传播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一、网络传播的特征

  (1)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传播的前提。正象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特是构成信息世界的基本单元(比特,英文Bit,意为字位,仅存在O和1两种状态)。在因特网上,无论是色彩缤纷的图像,还是美妙晚耳的声音,归根到底都是通过“O”和“1”这两个数字信号的不同组合来表达。这使得信息第一次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获得了同一性。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送,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形式的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如将文字转换为声音)

  (2)网络化:网络化是网络传播的基础。网络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众,都得通过因特网发布、传播和接收信息。网络传播的普及程度,主要取决于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程度。目前的第一代因特网除了传送文本、图片文件外,已能顺畅地传送音频文件,使得广播在网上直播毫无障碍。由于受因特网传输带宽限制,现在电视网上直播效果尚不理想,但下一代宽频高速网很快会打破这个限制

  (3)多元化:网络传播的传者多元化。网络传播是人人均可创办的媒体,任何人上网后都可以找到发布自己的消息的空间。目前,新闻单位、网络信息公司和个人构成网络传播的三大主要传者。新闻机构垄断发布新闻的专权被打破,但仍是核实新闻和进行深度报道的权威。传播者的多元化在造就大量个性化网站的同时,也导致网上色情泛滥和假新闻流传。

  (4)全球化:数字时代的还乡,天涯若比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5)实时性:网络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网站中。以往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6)双刃性:人类传播具有认识环境的功能、协调行动的功能、文化教育的功能、调节精神的功能。这些功能历来都有正负两个方向:真实信息的传播有助于正确认识环境,虚假信息的传播会迷惑人们的视听;正确理念的传播能够形成有益社会的共同行动,邪恶观念的传播会导致有害社会的破坏性行动;先进思想、优秀文化的传播有助于历史进步,错误思想、腐朽文化的传播必然阻碍历史的前进;健康向上的娱乐内容会给人以鼓舞和精神升华,低级庸俗的娱乐内容会使人腐化堕落。网络传播由于它的种种传播优势,既可以极大地发扬传播活动的正功能,也可能产生极大的负影响。谣言谎话、流言蜚语、好战言论、邪教宣传、种族歧视、色情诱惑等等有害信息,而今正在网络世界大行其道,这种传播的广泛性、渗透性、危害性已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媒介和领域。在网络世界里如何弘扬正气、遏制歪风已成为进步人类面临的更加重要、更加艰巨的任务。

  二、网络传播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而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也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频化等特征,从如下所述的几点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到网络传播的主要发展趋势。

  (1)网络新闻传播地位:从边缘到主流

  2006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并且评出了三类(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首批13件网络新闻获奖作品。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快速的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现实

  (2)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媒体

  手机媒体是一种以手机为载体的网络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作为新时代高科技的产物,是在电信网与计算机网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最新移动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的结晶。换言之,就是将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随时随地第一时间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的内容或观看电视正在播出的节目。与不同的传统媒体结合形成不同的手机媒体类型,如手机报纸和手机电视等。

  (3)博客实名制和博客官司:自由和责任的博弈

  博客实名制这一话题一经提起,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支持方认为实名制将有利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反对方认为实名制将损害博客的发展;折中者认为实名制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模式,但是要慎重施行。这种争论是现有网络利益格局在现实中的反映和折射。有研究者认为,伴随Web2.0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变化,政府面临“如何管理”的难题,网站面临着“如何赢利”的压力,网民面临着“如何表达”的选择。总之,三者问的关系必然随着互联网的新发展而进一步调适。其实,博客实名制不仅是博客的问题,而是网络实名制或信息传播领域实名制整体管制思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还包括网络、手机、小灵通等信息传播平台和终端工具实行实名制的问题。由于手机短信诈骗日益猖獗,因此2006年手机实名制成为信息产业部规划中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中的一部分。

  在当前的网络传播环境下,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发布信息多元化,传播互动化、交流自由及信息易存等优势,故也就避免不了抄袭复制严重,公信力不足,容易侵犯公众个人隐私及知识产权等缺陷,我们一方面要发挥网络的优势,让信息充分传播,另一方面也要合理的规制网络服务商等的责任,满足公众需要。使公众信息的获得与版权的保护、公众隐私与传播侵权等几个方面达到一个平衡,由于网络并没有能力去控制个人言行,但我们可以通过让网络有效的传播,使社会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2

  摘要:近几年来,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它在新闻传播方面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这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种种高科技特征,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划时代的革命性产物,它反映了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变革,也必将对使用者在文化层面上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我们在看到它的闪光之处的同时,也应该深入分析网络新闻传播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新闻冲击特点问题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在中国日渐普及,有关网络传播新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媒体作为“第四媒体”,它的出现给传播领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变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今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网络传播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人们影响的方式,同时也向传统媒体发起了挑战。

  1、网络新闻媒体与我国传统媒体存在的新闻文化的种种冲击

  网络在我国传播领域的出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闻上网势在必行。也有许多新闻单位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新闻的网络传播也给我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从深一层次来看,由网络自身“个人”化特性,而给我国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闻文化带来的冲击显得尤为显著。网络的介入,使我国新闻文化“集体主义”的精神面临着冲击。

  1.1“小众化”的网络新闻传播

  网络对于我国来讲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其从业者和使用者也都呈现出了明显的年轻化态势。据调查我国上网者有85%是年轻人,整个电脑业的从业者中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也是有目共睹的。从主观上来讲,网络作为新事物符合了年轻人的心理特点,以及作为高科技产品带来的丰富信息和感官上的刺激,满足了年轻人成长阶段的特殊需要。从客观上来讲,计算机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领域,对它的掌握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年轻人的教育满足了这一需要。从网络传播内容的角度看,网上新闻文风活泼,文字精练,信息内容新鲜前卫,冲击力强,节奏强劲,处处体现出了迎合年轻人口味的特点。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相互影响,这一趋势不可避免地使受众群体在年龄上产生了分化。

  同时,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其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日新月异。能够掌握多少计算机知识,决定着人在网上获得信息的能力,这也决定着人分析、利用和掌握信息的能力,也将使得网络的受众产生多层次的分化。

  另外,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每个受众不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发表意见,即传播信息“个人化”。从传播的角度来看,整个网络就是一个超大容量的信息超市,受众对信息实施自选,而非像以前那样必须接收传统媒体的信息套餐。在网上,信息消费也是“个人化”的。

  导致受众分化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传播内容针对性程度、区域化倾向的日益加强等等,网络传播与传统媒体的“大众化”传播相反的“小众化”特征显而易见。这与我国曾有过的,全国人民长期只拥有“两报一刊”的历史相比,显然是另一个极端。受众群体的分化,对我国以“集体主义”为特征的新闻文化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1.2难以整合的网络新闻文化观

  在互联网上对不同文化(除了主导语言以外)没有明显的歧视性,东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都有自己独立的数据库和访问形式。各种文化数据库之间没有主次、上下、先后等隶属关系。这种状况一方面维持了文化领域中相互尊重、平等理解的关系,一方面又为新闻文化的整合带来了障碍。持各种文化观的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新闻信息,没有任何从信息内涵上分析,互联网消息结构是无中心的。这是一个消息高度离散化的国际文化网络。从它一开始具有公众服务功能时,这个网络就失去了信息的专门化特点,而向高度综合性,广泛性发展。没有一个门类的信息可以用一种排斥性的方式对其他信息种类、对其他信息库进行限制。这些生存环境先天性的特点使得传统的整合方式很难发挥作用。

  进一步思网络新闻传播之所以对传统新闻文化产生冲击,是由网络媒体新闻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2、网络媒体新闻的特点

  (1)跨越空间限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就预言:通过电子传播媒介的整合,地球将逐渐“部族化”,世界将变成一个村落。几十年后,这一预言应验了。现在的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通过一部电脑、一条网线就能遍访全球,与世界各种机构、各种人发生联系,未来几年,无线上网技术将迅速发展。(2)传播速度快。以报刊出版为例,要经过采编、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过程才能与读者见面,广播和电视由于在一个时间段只能播放同一个节目,也就是必须同时占据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而网络新闻通过数字传播,在网站上发布新闻,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新闻从媒体到受众的时间。(3)容量巨大,信息丰富。数字压缩和存储技术已经引发一场数字革命。一个网站的容量应是一份报刊、一座电台、电视台信息的数倍。报纸一个版充其量可容下1万汉字,广播电视因受时段的限制,其信息量也非常有限。相比之下,网络媒体几乎拥有无限的信息空间。网络媒体的信息总量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4)查询方便。网络新闻媒体采用先进的压缩搜索引擎技术,不仅提供大量的新闻,而且把新闻内容进行分类整理,使受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询自己需要的信息,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数字空间,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数字空间的利用效率。(5)复制便捷。要复制传统媒体上的信息,无论是复印文章,还是复制磁带,操作都比较麻烦,效果也不好而网络媒体的信息则可以直接存储在用户的硬盘、光盘等介质上。(6)超文本链接。传统媒体所提供的新闻和信息都是封闭的,受众只能跟随传播者了解意图,被动地接受媒体传出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中,受众可以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追踪。受众只要轻点鼠标,便可以从一篇文章跳转到另一篇文章,一个网站转向另一个网站,无限拓宽信息范围和空间。(7)融合多种媒体。一个网络媒体,实际上是多种传统媒体的综合体,它兼具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多种表现方式的同步传输,使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做到动静结合、声像皆备。(8)交互性与互动性。互联网是双向、多向交流媒体。“交互性”是互联网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虽然在传统媒体中,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也存在交流,如报刊的读者信箱,电台的热线电话等,但在这些交流中,受众流向传播者的信息比传播者向受众“推”出的信息要少得多,信息的交互是不对等的,受众在传播中显然处于被动地位,传播方式基本上是单向的。在网络中,这种现象正在逐渐改变。受众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度,由被动变为主动,可以参与媒体的传播活动,媒体和受众形成充分的双向交流。

  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及其影响3

  (1)传播的数字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只传递0和1的数字

  (2)传播的互动性。网络公众通过BBS论坛、QQ聊天室和网络调查等方式实现即时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

  (3)传播的快捷性。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印刷、制作、运输、发行等中间环节,发布的信息能在瞬间传递给受众,而且网络传播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实现刷新,在内容上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4)信息的大容量。互联网络实现了在线资源共享,任何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只要联网,都成为公众的共享资源。

  (5)检索的便利性。利用搜索引擎或新闻站点等多种检索方式,可以快速地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

  (6)媒体的综合性。网络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综合为一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

  (7)信息的再生性。网络中传播的信息可以复制或打印,成为个人信息。

  (8)传播的开放性。网络的开放性体现在传播对象的平等性和传播范围的广阔性。

  (9)传播的选择性。网络传播的网站众多,内容丰富且分工精细,网民选择范围极为宽广,每位网民都可自由选择适合的个性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