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师》观后感

时间:2021-10-01 00:00:00 心得体会
《大会师》影片既充分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红军高层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敢于斗争,实现长征胜利的主线,又恰当展现了历史大潮中、基层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和所表现的信念、情操、精神及扣人心弦的情感故事。影片既有长征途中红军经历的百丈关、直罗镇、大渡河、腊子口、会宁城、山城堡等悲壮、惨烈的宏大战役场面,又有枣儿、书同、邓承武、石传一等四位会宁小青年,投身革命参加长征,英勇善战、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以下是范文112-fanwen112网分享的《大会师》观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会师》观后感

  党指挥枪,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在红一、四方面军汇合之初,张国焘凭借自身人多枪多对刚刚经历多次围剿而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不屑一顾,甚至在由中央政治局一致决定的军事行动上故意不执行以致延误战机,多次向中央要职务、要权利、要地位,以致最后公然带队伍南下另立“中央”。这明显是“枪指挥党”的错误行径。但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全体红军战士并没有因为他枪多而放弃反而是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跟党走,坚决与张国焘的错误行为作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实现了三军大会师。这说明党指挥枪是不可动摇的,是经过历史考验而形成的不可改变的规定。

  《大会师》观后感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1周年,传承先烈的长征精神,重现长征的壮丽情景,公司于6月中旬组织了观看革命剧《大会师》,很荣幸在6月26日观看了这部历史大剧,能够重温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壮阔历史画面。 影片通过全景式的宏观视角和生动形象的叙事手法,清晰再现了红军三大主力历经艰难险阻,战胜重重困难后会师会宁,宣告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事件,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的伟大信念,钢铁意志和革命情怀,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表达了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时代使命。 看完这部电影,不由地就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大会师》表达的正是那种经历过千难万阻而取得成功的喜,是一种来之不易,值得敞开胸怀的欣喜。 与如今的战争剧浮躁、敷衍的态度不同,《大会师》的导演以近乎实战的标准还原了长征画面,更大胆的以一种新颖视角进行叙述,影片以4名青年学生投身革命参加长征为先导,以日军侵华,国共对峙为背景。4名革命小将英勇善战的身影正是三军最基层官兵的缩影,有领导者的身先士卒,有基层群众的赤诚拼搏,这样的队伍怎能不会取得成功。 从侧面讲,4名学生的加入,也证明了红军是一支包容的队伍,更是一口大熔炉,而长征则是炉下的薪火,经过了炉火纯青冶炼,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经过千锤百炼的击打,才能成为人心所向的威武之师。 电影不仅是电影,更是历史,是让历史重现的一种方式,提醒现代人勿忘初心,勿忘使命,当然更多的是以史为镜,在公司这口熔炉里,存在各种各样的“群众”,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要抱有包容之心,更要以身作则,带领员工历经炉火锻造,同心协力保公司长久发展。 最后,长征已经胜利会师,但我们的征程还没有结束。

  《大会师》观后感

  《大会师》再现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光辉时刻,对百丈关、直罗镇、大渡河、腊子口、会宁城、山城堡等几场重要的战役浓重笔墨的细节描写,呈现恢弘震撼、惊心动魄、热血沸腾的战争场景,生动展现了长征途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红军高层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敢于斗争,最终实现长征胜利,反映了以刘志丹、习仲勋为代表的南梁革命老区、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和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