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知识_关于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1-10-01 00:00:00 心得体会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许许多多从事职业教育的人们所关注的,20年前,职业教育在我们当地正发展的如火如荼,学生入学前就与当地的一些待遇不错的单位签合同,在当地政府行政干预下的这一举措吸引了大批学生,包括一些在职人员和刚在高考中失利的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但是到1997年,职业教育已经渐入低谷,许多专业课老师纷纷下海的下海、改专业的改专业,包括市里的一些职业中专学校也是如此。据说,某个曾经很辉煌的职业中专学校在低谷期时校园里杂草丛生,附近的村民牵着牛到校园里放牧,因为那里草料丰富呀!当时的职业教育的萧条可见一斑。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来自于农村,特别是来自于本县境内的农村,所以对于一所县城的职业学校来说,实实在在就是一所面向农村的学校,这就是它的定位。我们的生源来自于农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镇数量与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城镇结构和功能也在不断转变,在农村人向城镇人转变的过程中就需要教育来促进人们在学识与思想上的转化。这就是农村职业学校发展要抓住的契机。农村人在向城镇人转化中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学习与指导,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与技能,这是值得职业教育部门来研究的。只有生源有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才有出路。生源立足于本地,毕业生就业则面向全国,为毕业生找出路,让学校学生的入与出形成一条顺畅的“流”。
找到了生源,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教育教学的合理安排、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打造、招生与就业的创新举措等等,事在人为,凡事也要讲究科学,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科学性是蕴含在教育之中的,这些科学性往往体现出来的也是一些朴实的道理,是反映教育的规律性的地方,顺应事物的规律去做事情就是一种科学。我就自己所接触到的教育现状中的几点问题的思考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共同寻求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一、建立共享平台,重视前车之鉴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曲折的,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信息不够畅通的地方的职业学校在为发展谋出路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受到客观条件与能力限制的问题,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希望教育管理部门建立这么一个共享的平台,让各个职业学校在一个新的措施出台之前能够有一个渠道去借鉴别的走在前面的学校的成功经验,同时汲取前者的失败教训以及注意在具体操作中所要防范的问题,比如,在招生与就业中所采取的好的措施,在校企合作中需要注意并预先设定好的有可能出现某些情况的应对措施以及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的学习权利的保障和人生安全问题等。有些问题防不胜防,只有重视前车之鉴,才不会重蹈覆辙。
二、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
之所以在职业教育的问题中提到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因为大批的曾经的留守儿童现在已经成长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从教育的总流程来说,后期教育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前期教育问题的解决才能得到彻底的解决。教育中最让人揪心的就是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童也是国家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但是说句实在话,这种关注度还不足以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看着留守儿童成长为留守少年,然后又有更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在我们的教育视野中,对于他们的教育问题也许不应该只是他们的父母去考虑的事情吧!
(一)留守儿童少年的教育现状
国家也在一步步着手解决打工者子女的异地上学问题,但是在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有的学校几乎每个班级里都有半数左右的留守学生。这些学生或者寄居在托管老师的家中,或是自己租房居住,有的是有亲戚照顾,有的则自己独居,他们的居住条件往住很差,甚至有些学生的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出现一些人身受到侵害的案件。
近些年来,有些老师家里托管了不少学生,这些老师在经济上也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有的买了房、买了车。有一对夫妻在乡镇中学里同时带一个班的课,夫妻俩共同合作把班级管理得很好,学生也出了好成绩,在当地也是很受欢迎的老师。因为班里有二十多个远离父母的学生,他们夫妻俩就应这些孩子父母的要求托管了这些学生,再加上附近小学的一些留守学生慕名而来,他们每年都要托管三四十个左右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他们的教导下也非常懂事,看到老师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学习辅导,那么辛苦,学生们在饭后都主动刷锅洗碗,学习上也自觉,让老师两口子觉得这些孩子很省心。年幼的学生把对远在他乡的父母的依恋也转移到老师两口子身上。这位老师有一次感慨地说:这些学生都仁义的很!要是托管学生别收钱就好了,收钱显得太薄!
可以说,托管学生是件有利可图的事,有的城市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托管学生的托管公司,因为它的存在顺应了市场的需求,现在这个市场还是处在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这个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有着紧密联系的住宿与吃饭问题,个人可以去做、公司可以去做,为什么多数公立学校却做不到呢?
 (二)学校应该对留守学生进行寄宿制统一管理
一个国家想要征服另一个国家,如果它能把那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掌握在它的手里,它就能轻易的从内部瓦解这个国家。现在我们的国家不但拥有对本国国民的教育,而且还可以轻易的拥有对国民中占有相当比例的留守儿童少年的临时监护权,如果国家解决了这些脱离父母管教的学生的住宿与吃饭问题,在有赢利的情况下,国家不但可以在学校里对他们进行教育,而且如果国家愿意,还可以让他们整个的儿童少年时期都处在国家教育的范围内,这是国家对国民进行高素质教育的多么有利的一面呀!国家完全可以针对这部分学生制定出科学的生活学习教育引导措施,选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的人员对这些脱离了家庭教育的孩子在课堂之外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教育。这对全民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机遇,这既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又利于学生父母安心在外地工作,也有利于解决由此而引起的各种不稳定因素。事实也证明,一个有着良好的学生住宿生活环境的职业学校,即使它处在偏僻的乡村,也依然会比没有学生宿舍的城市职校更具有吸引力。
三、制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睡眠
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的作息习惯对他们的一生都会有影响。睡眠与人的精神状况关系密切,精神病患者最明显的症状之一就是伴有睡眠改变。当今社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患者及其家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国家也将中性精神疾病纳入公共卫生的范畴。所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睡眠是很重要的,尽量避免使学生成为具有“精神病体质”的人。
有人会说:减少睡眠时间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大家从长远的利与弊的对比及社会的发展的现状就会知道该怎样取舍。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使人类社会享受到了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物质供应的丰富,人们所面临的不是总的物质的缺乏,而是物质分配的不平衡和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我们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精神健康与生活质量。有一句话说得好:“让脚步走慢点,让灵魂跟上来”。
四、减少“笔尖上的浪费”
现在社会上提倡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提醒教育工作者去减少“笔尖上的浪费”,“笔尖上的浪费”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上;另一方面是对老师编写的教案及各种教育教学文章的要求上。
(一)在对学生的作业布置上有两种情况:1.是给学生布置一些机械性的大量抄写的作业,这样无视教学效果地加大机械性抄写只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后果:使学生的字体写得不好;头脑的注意力从对知识点的理解上转移分散开,只集中于机械性的动作,无益于知识点的掌握;挤占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的时间;2.是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只考虑让本门课程的作业占据学生的课外时间,没有顾及到其他学科作业的存在,这样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作业量,学生长期完不成作业的结果是使学生产生很强的挫败感,易产生厌学情绪。
所以老师要能体会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规律,注意在布置作业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不要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快乐学习被“笔尖上的浪费”所消磨掉!
(二)有些学校对于老师教案的检查还纠结在是要求手写的还是打印的上面,其实手写与打印都是形式,内容才是需要着重查的,之所以被手写还是打印所困惑,是出于这么一种心理:打印很容易复制,手写虽然也避免不了复制,但需要花时间,得让老师在这方面多花点时间,才能体现这个教案的劳动量付出。
其实教案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工具,无论是手写还是打印,我们都不可避免去复制前人优秀的教学研究的成果,并且,知识的传授本身就是包含大部分的复制,把现有的知识复制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就是按照这样一个基本的思路来的。而且电脑在教学中的使用也是国家所倡导的,不仅仅是网络可以扩大教学的资源,而且同时也可以在达到相同教学效果的情况下减少老师的劳动量。
想当初,刚开始要求老师必须取得职称计算机合格证的时候,有些有着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教龄的老师何其辛苦地去学电脑,以至于让人感觉到可怜。因为他们家中没有电脑,或者是有电脑而舍不得去办理当时还比较贵的上网,县城的老师坐车到市里来学,算算在市里住个最便宜的旅店的钱和回家的路费差不多,就选择回家,至少洗漱换衣要方便些,这样的话,中午就无处休息了,教室的门是要上锁的,因为里面有电脑等设备,培训点又没有给老师提供另外的可供坐着休息的教室,这些桃李已满天下的老师就只好坐在校园的树下,被夏天的烈日烘烤着。遇到下雨天,他们就如同浑身被淋湿的小鸡瑟缩在屋檐下,其状可怜!为了充分利用在培训点的学习时间和资源,他们上完晚自习再合伙租车回家,第二天一早又赶紧坐车来培训点继续他们的电脑培训。
国家要求老师取得职称计算机合格证是一项很好的推动教育教学科技化的措施,虽然其中伴随着老师们的辛苦与无奈,但还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电脑技术在教学中的体现逐渐增多,多数老师终于下定决心拿出家里的巨资,买了电脑,拉动了市场需求,推动了国家gdp的增长。科技给教学带来了便利,促成了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拓展了教学资源。与此同步,我们教育者的思维是不是也要与时俱进,与科技齐飞,在兼容并蓄的同时去引领时代的步伐。
至于教案是要求什么形式,其实现实已经给我们做好了选择,因为大多数学校连老师的每学期两张纸的教学计划都不允许使用学校的打印机来打印,更别说是老师那耗纸巨多的教案了。到复印打字商店去打印的话,那费用就够老师们心疼的了。电子版的教案是学校所不懈于去看的,我们还是埋头把我们电脑上保存的教案抄下来吧,虽然费时但却省钱,哪怕那是一种“笔尖上的浪费”。
五、先当学生的同学,再当学生的老师
几乎每个刚毕业的老师在进入一所学校之后都是直接走上课堂,虽然之前会有短期的实习,但那些是不足以去应对现代教学中会遇到的各种状况。我的观点是:老师在完全接管某个班级的课之前,要有一年或半年的时间去听相关课程不同老师的讲课,做学生们的同学。在这期间,对于自己准备充分并有信心讲好的课程可以每周进行一次课程教学,由另外的老师来观摩后提出值得赞赏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在这一年半载的时间里,在课间要与学生有交流,以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及学生们生活、学习、成长的规律,为以后的正式走上讲台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以后的学生负责,更是对教育事业负责。
六、教师的社会性
我所说的教师的社会性是指教师的人格及心理特征能够融入社会,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并在社会上有寻求良好生存环境的能力。教师是社会中的人,教师在教育学生如何去做人的时候,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智。教师的社会性也是需要有一个不断使其完善并加强的环境,这包括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进步、对教师的培训及开展一些有益于教师身心的活动,更有前瞻性的一点就是国家最好建立一种灵活的机制,使教师能够有一两年的时间离开学校到社会上去进行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增强教师对社会的认知和社会生存能力。
特别是从事应用型学科教学的老师,到实践中去真拼实干才会使他的知识结构更趋于合理,使他的知识层次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这样的老师才能给予学生真实有效的指导和正确的引导。一个离开原有的工作岗位连自己都无法在社会上很好的去生存的老师怎么可能教出更具有生活能力的学生呢?
以上这些都是我的一些浅显的认识,与付诸于实践还相去甚远,但我相信这些也是很多有着切身体会的老师们曾经有过的想法,今天,我把它说出来,希望对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所启发。也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与教育事业一同成长。伴随教育事业一路起来,大家都能够感到欣慰与满足也许就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