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灵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09-30 00:00:00 实习报告

2016年灵山县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灵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二五”时期,县十六届人民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深入实施“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投资、促消费、扩出口、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使我县综合实力、城乡面貌、群众生活都得到显著提升。

  一、过去的五年,是全县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

  坚持把扩量提质作为加快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断壮大经济总量。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14.5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0.3%;财政收入实现10.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8亿元,均是2010年的2倍,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7.3%;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7178万美元,是2010年的4.7倍,年均增长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16930元增至26351元,年均增长9.3%;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251元增至9766元,年均增长13.2%。

  二、过去的五年,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

  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孵化出一大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灵山工业区获自治区列为产城互动试点园区。形成了电子、食品等六个产值10亿元以上、五个产值5至10亿元的产业集群。全县统筹推进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110个,总投资 887.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81家,亿元企业新增46家,其中天山微电子公司以及永盛铁合金有限公司年产值突破1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33.5亿元,是2010年的5倍,年均增长38%。2014年,我县获自治区列为“广西经济强县重点培育县”。五年来,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引进国内到位资金由62.7亿元增至117亿元,年均增长13.2%;直接利用外资由1650万美元增至4845万美元,年均增长24%。先后荣获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先进县一等奖。

  三、过去的五年,是扩城促商成效显著,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五年

  一是城镇建设快速推进。全县城镇市政公用设施累计完成投资27.11亿元,城镇化率比2010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先后荣获了“广西园林城市”“自治区文明县城”等称号,获列为2016年度“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陆屋镇获列为“广西城镇建设百镇建设示范试点”。县城强力推进荔香大道、六峰西路等城市主干道和给排水系统扩建工程等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城区新增干道10多公里;六和产城联动综合体、六峰文化城、浙商国际商贸城等产城联动项目高效推进;湘桂·盛世名城、聚龙湾、望阳·上东区等一批环境优、档次高的小区建成,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

  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完成了六钦高速公路、邕浦二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大塘至清湾高速公路灵山段、陆屋至灵山一级公路顺利推进建设。行政村通硬底化公路率达100%,自然村通水泥路率68%。投入公共汽车、出租汽车200多辆改善县城公共交通。水利项目共完成投资9.69亿元,建设项目671个。推进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08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01处,恢复、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1万多亩,建成防洪堤总长16.2公里、护岸15.7公里。全县电信、互联网实现了全覆盖。

  三是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投入资金2亿元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县城绿化亮化改造,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完成植树造林17.5万亩,森林防火群防群治新模式得到国家林业局的肯定并推广。环境治理、节能减排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上级规定范围内。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及陆屋、石塘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50亿元的那隆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一期投资3.5亿元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顺利推进。

  四、过去的五年,是“三农”工作硕果累累,现代服务业开创新局面的五年

  一是特色农业品牌有新提升。发展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25家。人工养蛇、梅花鹿养殖等特色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荣获了中国“养蛇之乡”“名茶之乡”等荣誉称号。灵山荔枝、灵山凉粉获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灵山荔枝获列为国内荔果类果品贸易行业标准。灵山香鸡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宇峰”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在全市实现了中国驰名商标“零”的突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62.83亿元增至104.2亿元。建成标准化果园15个,示范面积6410亩;建成标准化示范茶园3个,示范面积1475亩,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茶园面积5.57万亩;建成规模标准化养殖场(小区)30个。

  二是商旅服务业有新进展。新开发了大东山、烟霞山、锦泉生态度假区等旅游景点。大芦村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烟墩大鼓》等列入自治区级遗产名录。建成了三科电商创业园,打造电子商务集聚中心、青年创业示范中心和新兴产业孵化中心,目前已进驻了天下网购商城等10多家电商企业。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由2010年97.1亿元、38.2亿元增至188.8亿元、88.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2%和18.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6.2亿元增至86.07亿元,年均增长13.3%。

  五、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五年

  一是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累计投入资金9.1亿元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撤并了5所初级中学,建设了7所寄宿制小学,升格了5所县城小学,招聘教师2585人,高考重点大学上线每年以100人以上递增并突破600人大关,灵山中学、新洲中学和县职校成为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职业学校;建成了176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6个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示范点,县图书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图书馆;6家企业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家企业获广西创新型企业认定,获广西发明创造金奖、银奖各2项;在全区率先建成县镇村三级新农合联网直报平台和医疗服务网络,县人民医院升格为广西县级首家“三级综合医院”,艾滋病和重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全县各行政村均安装了农村气象预警大喇叭;网上信访建设走在全区前列,新迁建成“三所”及武警中队营房,“大群防”综合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揭牌运行全区首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国家禁毒委摘掉了我县戴了多年的“外流贩毒问题突出通报地区”帽子;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全县无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是惠民工程普惠民生。每年组织实施“十大惠民工程”,累计投入资金70余亿元。五年来,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8%以内,41.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农资综合补贴3.5亿元,农作物良种补贴8267万元;支出城乡低保资金6.94亿元,发放五保供养金1.33亿元,救助困难群众46万人次,重建因灾倒房1244户,维修住房2029户。建成灵山县烈士陵园、社会福利中心综合楼,新建五保村179个、农村幸福院227个;建成保障性住房6161套、完成1.4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累计30.9万人次享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5.01亿元;实施村级“一事一议”公益事业项目1801个,投资总额2.39亿元;发放农机补贴5220万元,补贴机具2.65万多台套;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1.57亿元,惠及移民6.38万人;整合投入3.64亿元开展扶贫攻坚,贫困人口减少了9.87万人,完成精准入户调查12.36万户,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正按照自治区要求的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六、过去的五年,是作风建设明显好转,政府效能实现新提升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突出抓好“四风”问题整改落实,严厉整治干部“庸懒散”、“中梗阻”等不正之风,依法依纪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28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8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5人。完成“四所合一”试点、权力清单制度试点、镇改办等多项改革任务。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刚刚过去的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八大新突破”。一是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出台实施稳增长措施43条,推动经济逐步回升向好。GDP同比增长10%,高出自治区2个百分点、市1.6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发展有新突破。运亨酒业、华东空调制造、铭和金属制品二期、金腾木业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4.1%,高出市28.2个百分点;三是项目建设有新突破。全年统筹推进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30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1%,高出市8.1个百分点;完成征地5370亩,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四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新突破。荔香大道二期、华源路、海岩路、城北路等一大批市政重大项目加快实施。茂源·地王国际、湘桂·盛天名城、江北新城等房地产项目得到高效推进,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五是农业现代化有新突破。通过举办“荔枝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荔枝产量虽然略减,但产值同比增加1.5亿元;2个茶叶产品获“桂茶杯”红茶类特等奖。六是商贸旅游业有新突破。建成并运行三科电商创业园,线上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0%,高出市27个百分点。举全县之力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聘请国内顶尖旅游规划团队为我县量身打造,重点旅游项目加快规划建设,摄制播放大型旅游宣传片《灵山秀水古韵家园》,灵山特色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七是财政收入质量有新突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83%,其中税收收入占72.07%,提高1.86个百分点;八是居民收入有新突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5%,均高于全市增幅。

  五年来,我县先后荣获了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平安畅通县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全国西部地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县、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一事一议规范管理县、中国特产业发展模范单位、中国茶叶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等国家级荣誉,以及一系列自治区、市的先进。统计审计、国防人防、妇女儿童、老龄残联、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食品药品和工会、物价、档案、供销、通信、邮政、地震、法制、质监、气象、地方志等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区直及驻灵各单位不断取得新业绩。

  五年的成就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要求,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从严从实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稳增长的目标不动摇,千方百计增投资、促消费、扩出口,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必须始终坚持“以工强县、扩城促商、三化联动”发展战略,狠抓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必须始终坚持深化开放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发展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用法律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驾护航,维护全县大局稳定。

  各位代表,“十二五”期间我县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县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社会各界真诚理解、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驻灵单位、公安干警、消防部队和武警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灵山各项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二是工业基础薄弱,缺乏重大产业支撑;三是农业大而不强,产业结构杂而不优;四是交通设施落后,制约经济发展;五是社情民情复杂,干部作风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予以解决。

  “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与主要任务

  “十三五”时期,是新常态下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时期。广西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和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广西实施“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钦州市推进六大国家级发展平台建设,为我县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些历史性发展新机遇,全力谋发展、促跨越、建小康。

  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我们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新四化”进程,全力把我县打造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重要副中心城市、广西加工制造业核心基地、广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基地、广西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全力实施交通、加工制造业、新型城镇化、现代服务业“四大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培育发展壮大产业,扩大经济总量,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自然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根据县委《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决策部署,我们组织编制了《灵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

  ——经济发展扩量提速提质。实现“两个翻一番,一大突破”: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比2015年翻一番,分别达到450亿元和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15年增两倍以上,突破700亿元,达到740亿元。灵山作为钦州产业基地、临港中小企业集中区迅速崛起,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入广西前列。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城乡结构更加协调,新农村建设进入有序化、生态化规划阶段,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衡化发展,新型城镇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扩大开放程度明显提高。外来投资、产品外销比重明显增加,技术和人才加速落地。承接钦州港及保税港区辐射能力增强。成为东部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基地之一、钦州港产业辐射带动示范基地。

  ——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超过全区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实现全面同步小康。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生态经济比重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文化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纲要(草案)》提出未来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主要是打好“九大攻坚战”:

  第一,坚决打好交通建设攻坚战,构建畅通安全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

  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县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有一个质的飞跃,全面融入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玉林、贵港等城市一小时经济圈。规划建设大塘至清湾高速公路灵山段、灵山绕城一级路、南宁新福至灵山一级公路、沙坪至那丽二级公路、沙坪至大塘二级公路。协助上级部门加快玉林至钦州、南宁经横县至灵山城际铁路的规划建设,争取实现城际铁路零的突破。力争上级支持扩建沙坪港及疏浚航道,大力发展水路交通。规划建设旺圩通用机场,争取将该项目纳入广西第一批通用机场统筹推进。规划建设县乡道联网工程213.5公里、自然村公路921公里。推进县城至佛子等镇半小时圈交通建设。

  第二,坚决打好工业强县攻坚战,倾力推进千亿工业工程

  以打造“广西加工制造业核心基地”为目标,突出推进十里、陆屋、武利“一区三园”及沙坪、三隆、伯劳、石塘产业园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60亿元以上,园区产业集中度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纺织服装及皮具制鞋产业、农机制造产业、木材加工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突出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加大培育发展工艺品产业、竹芒编等传统优势型产业,建设烟墩编织城项目,促进农工贸及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突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8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00亿元,达到740亿元。

  第三,坚决打好产城融合攻坚战,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以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重要副中心城市”为目标,实施“南进、西拓、北控、东延、中心完善”战略,加快推进新城区规划建设,建成城南新城、江北新城、六峰文化城、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浙商国际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再建一个新县城。到2020年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常住人口达到80平方公里85万人;加快推进陆屋、武利两个中心镇和檀圩、石塘、沙坪、太平4个特色小城镇建设,把陆屋镇打造成为以临港产业园发展为基础的桂东南新兴工贸城镇,建设成为广西新型城镇化“百镇示范镇”,把武利镇打造成为以农副产品加工、木材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现代工贸城镇,并争取2个以上特色小城镇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多规合一”,将全县国土面积以镇为单位,按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类功能区规划布局,各镇按空间定位进行开发建设,逐步形成“以城带乡”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同时,加强城镇管理,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建设洁净美丽新灵山。

  第四,坚决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攻坚战,积极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以打造“广西现代服务业综合发展示范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进四大物流园建设,争取在“十三五”前期完成灵山(十里)物流中心、陆屋临港物流中心和武利(伯劳、檀圩)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后期完成沙坪港物流集散地建设;积极推进综合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示范创建工作,重点建设供销社电商中心、三科农业电商创业园、六和工业电商创业园等一批新型业态项目,打造成为“全区电子商务示范县”;积极推进仓储、分拣、配送等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物流专业车辆和先进物流设备应用,加强县域与周边其他物流园区连接,建成内外衔接、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发展中小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支持服务好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抓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农户信用档案建设。

  第五,坚决打好农业产业化提升攻坚战,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以打造“广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示范基地”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优质荔枝、“双高”糖料蔗、茶叶、贡柑、桑蚕、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产业;大力发展奶水牛、香鸡、养蛇、养鹿、养蜂等特色养殖业,打造全国最大的奶水牛产业基地、养蛇基地,广西最大的养鹿基地;大力发展和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各项生产技术标准,着力编织品牌农产品“摇篮”,争创6个以上国家级农业知名品牌,10个以上广西知名品牌,打造5个农业核心示范区。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点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着力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企业整合分散在各村镇的合作社,形成更大规模的新经营实体,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第六,坚决打好深化改革攻坚战,激发创新发展的活力

  全面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权强镇试点改革、县镇财税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政府效能。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梯次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产业链式化、关联度大的项目,促进产业技术聚集、平台聚集、品牌聚集。利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钦州保税港区等国际性产业投资合作平台,深化与西南地区、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合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对外贸易,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第七,坚决打好改善民生攻坚战,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建成教育新区,加快教育信息化和学校标准化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完善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体系;强化重大疾病、艾滋病的控制。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两孩政策。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一批标准化镇级综合文化站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打造“大芦古村”等历史文化名片。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养老、助残、救孤、济困、殡葬改革等社会福利事业。优化社会治安立体防控网,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动态防控网络。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推进“广西质量强县示范县”创建工作。整治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和违法直销、传销活动。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构建平安和谐新灵山。

  第八,坚决打好生态建设攻坚战,建设美丽富饶新灵山

  紧扣“灵山秀水、古韵家园”旅游品牌,重抓中、长期规划,逐步推进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建设,重点建设龙武庄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灵山人遗址公园等项目,带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用三年时间建成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并把我县培育成为“全国庄园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先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提升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造林步伐,营造绿色屏障。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治理,加大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建设生态示范区,夯实生态基础。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机制,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县城及农村电网改造,新建清水潭、那隆等5个变电站,完善35kV网架结构,使35kV变电站全部达到双主变运行,实现双电源到站,提高供电可靠性。

  第九,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把扶贫攻坚作为民生头号工程抓落实。建立完善全社会支持、参与扶贫工作的激励机制,加大项目、资金、政策等倾斜力度,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扎实做好贫困户贫困村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确保帮扶举措到村到户到人。健全考核机制,确保扶贫责任落实到位。扎实做好扶贫搬迁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到2020年,全部完成精准脱贫任务,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6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2016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246.6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11.3亿元,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179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2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10840元,增长11%。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推动“八个发展”,努力实现“十三五”开门红。

  一、 坚持推动交通事业优先发展,努力突破发展瓶颈

  全速推进陆屋至灵山一级公路、伶俐至陆屋二级公路的建设;做好县城绕城公路、大塘至清湾高速公路灵山段以及沙坪至那丽、沙坪至大塘等二级公路的前期工作。加强沟通对接,力争把玉林经灵山至南宁城际铁路、旺圩通用机场、灵山至玉林一级公路、沙坪港升级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纳入自治区、市“十三五”规划“盘子”加快实施。再引进1个出租车公司,增加公共交通路线,推进县城20公里范围内的城市交通建设。在武利等镇开通新能源农村巴士,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加快推进乡村公路建设,修建村屯道路180公里,使我县自然村公路硬底化率达72%。

  二、坚持推动工业经济重点发展,努力调结构促升级

  (一)全力以赴上项目,增投资。深化“项目推进攻坚年”活动,强化县四家班子“抱团推进”重点工作,统筹推进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283亿元,年度投资计划92.3亿元。重点抓好教育新区、中医医院扩建、工人文化宫、文体中心人防工程、平南镇进城大道、园丰牧业生态养殖产业化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力促昌桂建材、天山微电子四期等一批项目尽快竣工投产。继续加快六峰文化城、江北新城、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征地搬迁工作,保证项目无障碍开工建设。

  (二)想方设法强工业,促发展。一要研究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定位。邀请专家对我县工业园区产业布局进行论证和定位,报市委、市政府审批,为我县工业加快发展提供“通行证”。二要加快重点工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业成化工、强力建材、昌盛光伏发电、菱龙汽车改装、LED灯产品生产、骄丰化工循环经济产业(一期)、年产10万吨不锈钢锭生产线、正久生泰GMP级冷链食品生产配送等项目建设。三要大力发展镇域工业。加快推进伯劳、石塘、三隆、沙坪四个产业园的规划与建设。四要加强企业服务。全面落实稳增长措施,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培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家。帮助桂合丝业等8家企业做好上市的协调服务工作。

  (三)千方百计抓融资,引客商。一方面,要打造好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券,把开投公司包装打造成为能融资200亿元的2A证券公司,解决我县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招商引资水平。重点围绕“五大产业集群”进行招商,力争引进国内资金126亿元以上,同比增长8%;实现利用外资5230万美元以上,同比增长8%;新引进亿元项目22个以上,同比增长8%。特别要全力争取国家级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生产建设基地落户我县,打造面向东盟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具有自主产权的电器化工物流园,推动我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三、坚持推动产城融合深度发展,努力打造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力争把六和产城互动示范区、陆阳新城产城互动示范区、平南中茗产城互动示范区建设成为“自治区产城互动示范区”,把浙商国际商贸城、灵山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等打造成为北部湾小商品生产贸易基地和钦州中部产业基地。着重推进城北路、海岩路、高速公路入城大道、文体中心三期、城区污水处理厂檀圩片区污水管网工程等一批市政重大项目续建,加快推进荔香大道三期、江南进城大道拓宽改造工程、209国道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抓好城南片区、城北片区、十里工业区、东边塘新区等新区的规划建设,抓好一批旧城旧村改造,推进湘桂·盛天名城、金元国际、泰禾凯旋广场等一批重大房地产项目续建。力争把我县建成“全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同时,加快中心镇和特色小镇建设,把陆屋镇建设成为“广西城镇建设百镇建设示范试点”。

  四、坚持推动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努力提升经济发展空间

  加快推进灵山大型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二期、花卉市场、便民市场工程等一批商贸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集散、中转、存储、加工配送中心和冷链仓储物流,逐步形成通达国内外的物流配送体系。大力发展城乡购物中心、中小超市、农村电商、便利店和社区商业网点。把三科电商创业园、六和电商创业园打造成为年交易额超过1亿元的广西电商创业示范点。大力抓好促销活动,通过举办荔枝节、春茶节、汽车展、名特优商品大集等方式,活跃消费市场。大力抓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建“全区信用县”。

  五、坚持推动特色农业升级发展,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培强特色农业产业。以建立全国行业标准为战略方向,打响“灵山荔枝”“灵山香鸡”“宇峰商标”“百强水牛奶”等农业品牌,争取在全国率先建立养殖蛇信息系统管理项目,创建“人工养蛇”全国品牌。以名、特、优、精、新为发展方向,突出发展梅花鹿、山羊、肉兔、白鸽、龟鳖、蜜蜂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优质水稻、荔枝、龙眼、茶叶、蚕桑、霸王花等特色种植业,力争把我县打造成为“亚热带水果之都”。加快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步伐,争取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以上、县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以上。整合部门项目资金,重点打造龙武荔枝、旧州新湾葛根和三隆特色水果(核心)示范区,加快石瓯山标准茶园、温室蔬菜大棚、新光荔枝生态产业园等示范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农业加快发展。推动“互联网+农业”深度发展,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率。

  (二)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成灵山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田水利建设争取纳入2016年中央财政小农水项目县,新建设3个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工程,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和那隆粮食储备中心库等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争取平山林场获批为改革试点单位。

  (三)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在全面完成精准识别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上,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攻坚责任制,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精准实施“八个一批”脱贫攻坚,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力争年内通过“十二五”整村推进验收和实现48个贫困村“摘帽”,减少贫困人口2.7万人以上。

  六、坚持推动生态经济快速发展,努力建设绿色美丽家园

  (一)全力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强化“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理念,重点推进投资9亿元、占地1200亩的六峰文化城建设,把其打造成为以六峰山景区为中心的集观光、休闲、健身、购物于一体的县城景观的“魂”。投资5000万元,重点打造龙武庄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灵东湖旅游度假区、大东山旅游区、烟霞山旅游区、莺歌寨旅游区、灵山人遗址、千年古荔园、大芦古村、那隆世外茶园国际旅游开发等精品旅游景区,挖掘包装鹿生源产品、灵山大粽、棠梨、荔枝、牛巴、根雕等特色旅游商品,支持丝绸博物馆等工业旅游开发,构建以县城旅游服务为中心,辐射带动自然名胜观光游、美丽乡村休闲游、特色文化体验游的深度发展,力争到2017年把我县打造成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逐步把我县培育成为“全国庄园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合力推进“生态乡村”建设。深入开展“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公路果化”专项活动。年内新增建设村屯绿化示范村屯99个、高标准打造32个“村屯绿化”精品村、5个道路硬化示范点、4个饮水净化示范项目、4条百里水果长廊、4条公路果化精品线路、3条示范样板路。巩固“清洁乡村”活动成果,突出沿江、沿河、沿路环境的治理力度,特别要加强灵东水库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呵护好青山绿水。同时,加快八一茶场风电场一期、县城垃圾焚烧发电厂、沙坪生物质气化发电、农网改造升级等一批新能源项目的建设,为生态灵山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七、坚持推动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努力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扎实抓好为民办实事十件工程。深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铺开教育新区建设,完成灵城四中、新圩二中、县第五幼儿园建设并招生办学,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城乡学校差距,力争2016年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灵山二中特色普通高中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认真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卫生计生信息化和中医药能力建设,推广新农合就医“一卡通”,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推进县妇幼保健院等4个重点项目建设,抓好诚信计生,落实全面两孩政策;实施文化惠民项目建设,抓好文化艺术产品创作生产,推进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规划新建县图书馆、体育公园、中型全民健身中心;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争取年内新增城镇就业人数 60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规范低保审批管理、农村五保供养机构管理与民政资金末端管理,加大社会福利事业体系和养老体系建设,加大扶残、助残、临时困难救助力度,建成灵城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做好撤县设市有关工作;完成309户城市棚户区续建和1000户城市棚户区综合整治任务;启动“七五”普法宣传,推进网上信访建设,加大对违法犯罪、“两抢一盗”、黄赌毒等打击力度,努力化解群众内部纠纷,确保社会治安稳定;落实《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保证食品药品安全;抓好工商商事制度、市场监管制度、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改革,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水平;继续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八、坚持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发展,努力构建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升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质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完成公务用车等各项改革,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遵守差旅、培训、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会议活动相关规定,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实现“零增长”目标,把更多的财力用在民生保障、重大项目推进上。

  各位代表,新的征途任重道远,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敢做善成,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为圆满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开创灵山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