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贵州省人民政府网】2018年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8年1月3日在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黄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央、省、苏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坚持“稳中求进、争先率先”主基调,紧扣“两聚一高”、践行“四大路径”,统筹抓好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生态环保、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90亿元、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0亿元、增长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进出口总额2100亿元、增长16.1%,其中出口1045亿元、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亿元、增长9%;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万元、增长8.5%。

(一)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有力。完成钢铁去产能83万吨、占苏州的100%;玻璃去产能330万重量箱、占苏州和全省的100%。房地产调控措施有效落实,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家,累计分别达到20家和71家。通过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新增企业授信1103亿元,企业融资682亿元,列苏州县市第一,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5%,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实施聚焦转型和产业领跑、创新驱动、智汇港城“1+3”系列政策,出台招商选资激励新政,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积分、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降费减负等各项政策措施,兑现市级各项扶持企业资金超10亿元。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平台、“厂房信息网”启用运行。完成“腾笼换凤”土地面积超2000亩、“三优三保”拆旧复垦超5000亩。

重点产业项目有效实施。天鹏电源一期、晶台光电一期、中核利柏特核电及石化装备模块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芬美意香精香料、沙钢超薄带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138个先进制造业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技改投资250亿元。各区镇全面加大招商选资力度,总投资1800亿元的康得新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园、碳纤维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园和康得新未来城“两园一城”项目,以及华灿光电四期、韩国iA汽车电子芯片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80亿元,其中新兴产业投资260亿元;完成服务业投资346亿元。

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增。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4950亿元、增长17%,其中新兴产业产值占比45.9%。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0.6%,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37万元/人。5家企业荣登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总数列苏州各市(区)第一。沙钢高端线材全流程智能新模式应用获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协鑫、永钢、华昌获评省级智能车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6%,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完成口岸货物吞吐量2.87亿吨、外贸运量6153万吨,实现专业市场成交额4500亿元。玖隆物流园、进口整车物流园分获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物润船联成为全国首批“无车无船承运人”试点企业。成功承办2017省乡村旅游节,永联小镇成功创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列入省首批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单位,全域旅游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增高标准农田2.7万亩、农业园区1.3万亩,被农业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2.5%。省级高新区步入实质性运作,完成产业规划与总体规划编制。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揭牌运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家港研究院开工建设,霍尼韦尔UOP中国研发及工程技术中心正式落户,中科院兰化所华昌功能新材料研究院正式签约。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签约共建全省首个县级层面国际联合创新中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2家、苏州市级以上众创空间5家。新增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75项。康得新入选福布斯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

创新要素支撑实现新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幅达到1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产业资本中心挂牌运行,招商局资本、松禾资本等基金入驻,注册基金规模超80亿元。在全省率先探索产学研预研资金制度。新增国家“万人计划”专家4名,省“双创计划”人才12名、“姑苏计划”人才24名,年销售超千万元人才企业达71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370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件。以全国县级市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考核,保税区获批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高标准通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省级验收,国家化工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国家级验收,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金属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三)生态建设全面深化

环境问题治理效果明显。深入开展“263”专项行动和环境保护“百日行动”,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年度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570件,环境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0%。削减煤炭消费总量75万吨,关停化工企业58家,东沙化工园实现整体关停。完成“厂夹居”等环境搬迁361户,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863家,133家重点危废单位完成规范化达标建设。PM2.5年均值同比下降18%,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70%。完成大气污染防治项目219个。河长制改革全面深化,建立市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开展长江岸线保护专项行动,归并整治长江及内河码头12个。完成62条重污染河道、8条黑臭河道综合治理,疏浚河道728条,建设生态河道51条,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大。编制完成生态文明建设(2017―2025)规划。启动“绿色发展引领区”建设试点,开展“绿色领跑者”企业评选,对冶金、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实行绿色发展评价。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投入生态补偿资金1.1亿元。黄泗浦、双山岛、常阴沙等生态项目稳步推进,暨阳湖获评江苏最美水景观。超额完成苏州“四个百万亩”目标任务。静脉科技产业园项目全面启动。推进“城市公园绿地十分钟”、生态“微修复”项目,新增各类林地、绿地2380亩。建成苏州市康居特色村1个、三星级康居乡村91个。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四)城市建设优化提质

功能布局更趋完善。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中期成果,以及海绵城市规划、高铁生态城概念规划及控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部分镇(区)总体规划。城东黄泗浦生态园核心区整体形态展现;城南商贸区功能日益完善;城西拓展区开发建设全面提速,便民服务中心主体工程竣工;城北科教新城沙洲湖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沪通铁路线路段路基和桥梁工程全部完成、累计铺轨45公里;苏南沿江铁路、通苏嘉铁路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福南水道12.5米进港航道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管理服务水平提升。深化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完成“931”接续行动项目91个、城市管理“百日行动”项目632个,城区环境“四无”整治成效明显。“智慧港城”建设步伐加快,成立大数据管理中心,“城市e管家”功能升级。开展交通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完成智慧交通规划编制,市区公交专用车道改造启动推进,新建农村公交候车亭全部投入使用,新增停车位2万余个,“礼让斑马线”等文明交通意识增强。完成乡镇老住宅区天然气改造3400户、居民天然气配套3万户。镇区生活污水纳管1.5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3.58万户。城市防洪包围圈控制工程基本完工,防洪除涝基础保障进一步夯实。

(五)生活质量继续改善

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新增各类就业岗位7.4万个,开发就业援助和公益性岗位1.2万个,特困家庭劳动力就业率99.2%,城镇登记失业率1.9%。新增社保参保人员5万人,低保标准提高到875元/月、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1.47万元/年,投入1.79亿元救助困难群众15.78万人次,为1404名困难家庭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415.2万元。完成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203户。新增6456名新市民子女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系统上线运行。亲情(虚拟)养老院提标扩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加速推进。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2家。开工建设安置房35万平方米,竣工129.4万平方米。新增公积金缴存职工2.85万人。

社会事业优质均衡。工贸职中、三职中完成合并。“四点半学校”建设实现全市小学全覆盖。高考本科达线率、职校对口单招达线人数继续位居苏州前列。教育现代化监测综合得分位居全省县(市)首位,获评省首批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市。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1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凤凰、南丰、大新3家医院上划市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提质,社区药品外配试点稳步实施。区域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率先通过国家级评测。温水供应进学校等14个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6个跨年度项目加快推进。

文化文明亮点凸显。成功承办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成为唯一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县级市,囊括全国文明镇、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等七项荣誉。郁霞秋获评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入选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县、区)。率先发布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地方标准,建成全国首个24小时公共文化驿站。城市微电影《听见你的声音》获加拿大“金枫叶”国际电影节最佳3D故事短片奖。成功举办2017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黄泗浦遗址保护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中国网球学院张家港分院正式投用。成功举办2017张家港国际马拉松赛、中国足协第20届“贝贝杯”青少年足球赛等体育赛事。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

社会治理继续加强。村民自治国家级试点稳步实施,以“村(居)民议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民主协商模式逐步推广。村(社区)“三社联动”覆盖率达55%。每万人拥有持证社工17人、登记社会组织11个。基层民政工作经验得到民政部肯定推广。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开展安全生产“百日行动”,完成66个三级政府挂牌督办重大隐患整改。建成全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启动网格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建设,深入开展“京安行动”,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工作。违法犯罪警情和刑事发案率连续9年下降,获评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

(六)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强化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放管服”改革全面深化,市和保税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3550”改革、“不见面”审批、“多证合一”、全程电子化登记新政加快落地,实施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容缺审批”等服务新机制。落实事中事后监管要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成效明显,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各类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1.9%。口岸关检联合查验中心启动建设。保税区获批全国首家非自贸区汽车进口同业担保政策,成为国家电力供给侧改革试点园区。塘桥镇列入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农村土地确权和股权固化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调整完善区镇财政管理体制和全市土地出让收入分配政策。水务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运行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行业协会商会脱钩等重点改革有序开展。

政府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难事。健全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后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加大政务发布、政策解读、政民互动力度。编制完成政府部门及垂管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调整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成立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村集体资产全面实现网上交易。“12345”整合17条公共服务热线,便民服务效能进一步增强。加强公共资金、民生项目等方面的审计监督,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落实干部干事创业容错免责、激励担当作为等系列制度,推行全员化、网络化绩效考核。办复人大代表建议184件、政协委员提案278件,满意率100%。

与此同时,对口帮扶与援建、台务侨务、民族宗教、兵役、人民防空、气象、外事、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民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职工、企业家和全体市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垂直部门和涉外单位,驻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张家港建设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还不足,在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关键环节上突破还不够,破除传统路径依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更显迫切。二是空间、资源等发展瓶颈凸显,部分领域优势有所弱化,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领域隐患仍然较多,倒逼压力下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更大考验。三是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有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对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四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效率质量还不高,“推拖绕”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仍有存在,主动担当、创新服务的能力水平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努力破解。

二、2018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八个明确”和“十四条基本方略”,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大转变的政治判断,牢牢把握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开创新时代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央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紧扣“强富美高”总要求,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勇当苏州“两个标杆”建设排头兵,与时俱进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共张家港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围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谱写新时代张家港发展的新篇章,统揽全局、旗帜鲜明地作出了践行“四大路径”、建设“四个港城”的决策部署。这是我市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苏州重大部署的具体抓手、推进路径和目标蓝图。市政府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把握发展规律,凸显质量效益,强化系统思维,推进融合发展,始终争先率先,在践行“四大路径”上持续、精准发力,大力提升“四个港城”建设的品质和优势,彰显张家港发展的创新性、探索性和引领性,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根据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做好2018年工作,要切实做到“四个围绕、四个突出”:

围绕打造“实力港城”,突出高质量发展,打赢转型升级攻坚战。实体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最大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市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最艰巨的任务和最严峻的挑战。要坚持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打造“实力港城”的发力点,确立质量效益为核心的鲜明导向,强化政府与企业同频共振,协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加快迈进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基础,着力培育“两新一高”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的产业支撑;更大力度推进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向高附加值产业链拓展。要在高分子材料、精品钢材、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打造千亿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争当全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主力军。要充分依托产业基础、沿江优势等,着力推进港口经济从大物流向大数据、大平台聚合攀升;积极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金融服务业;精心谋划以“长江”为主题的全域旅游。要统筹“三优三保”,强化环保、安全生产倒逼机制,做好淘汰低端低效产能的“减法”,为高质量产业发展腾出空间。

围绕打造“活力港城”,突出创新“第一动力”,着力建设要素完备、机制完善的创新生态环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体,改革是激发社会活力的关键。要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便民、高效为原则,加快办事流程再造,除旧革新、公开公正、优化服务,更大力度释放改革红利,持续激发社会和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新活力。要突出企业主体作用,集聚政策资源支持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高新成果转化,以高技术、高质量产品抢占高端市场,努力培育“顶天立地”的创新型地标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要积极融入全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大格局,以企业为主体,放眼全球集聚创新资源,在产业科技创新上体现示范引领作用。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大力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持续加大人才扶持力度,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加快建设各类创新平台载体,以高新区建设为重中之重,引进、集聚高端平台、高端项目,形成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服务体系,打造全市创新驱动的策源地。

围绕打造“美丽港城”,突出绿色集约,使城镇功能更加完善、乡村生态更加秀美。高铁时代的到来、扬子江城市群的崛起,是我们当前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要统筹推进“多规合一”,做好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以绿色、集约为“底色”来系统谋篇布局。要有序实施镇辖办事处、城中村、老旧小区等更新改造,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和公共服务配套。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城乡融合发展,统筹美丽镇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推进农村河道、道路等环境整治,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要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以长江岸线、通江干河治理为重点,加强沿江生态修复,着力推进长江沿线环境整治,建设沿江绿色生态走廊,加快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围绕打造“人文港城”,突出以人民为中心,让每个市民都以我们这座城市而骄傲。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过全市人民几代人的努力,赢得了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等数百项荣誉,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荣耀,值得倍加珍惜。要始终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供更加均等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让每一位市民都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以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为问题导向,找准民生“痛点”“难点”,着力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短板”,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年接着一年干,精准务实办好民生实事。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塑城、文明育人,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造具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持续彰显张家港这座文明城市进取向上、开放包容、崇德向善、明礼守信的人文情怀和城市“温度”。要持续创新和加强社会治理,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创新基层民主协商等社会治理机制,推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要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完善社会诚信体系,让法治和诚信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勇于担当、争先率先,深入践行“四大路径”,努力建设“四个港城”,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在决胜高水平全面小康、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奋力谱写新时代张家港发展的新篇章。

建议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上年新基数基本持平;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市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1.继续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在去产能方面,扎实推进“减煤”“双控”等重点工作,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在去库存方面,贯彻“分类调控、因城施策”要求,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去杠杆方面,加强银政企对接,建立金融智库,深化产融合作,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等作用,打响“港城合伙人”品牌,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流向创新经济。在降成本方面,落实上级各项扶持政策,加大涉企降费减税力度,帮助化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推动“1+3”等各项政策全面见效。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着力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金融、突发性社会矛盾、房地产等领域的风险,切实做到预防在先、处置在前。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持续加大项目有效投入,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开工投产月活动,推进省、苏州和50个本市级重大项目建设,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投资增量。建立专业化、社会化招商队伍,推进产业链招商、功能性招商和新业态招商。深化推进“三优三保”,促进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年内完成拆旧复垦5660亩、“腾笼换凤”土地面积1500亩,争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加强对国有资产、国有企业的监管,明确主业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发挥国资国企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广大企业家持续发力实体经济“主战场”和创新驱动“主引擎”,厚植更高质量的发展根基。

 

2.推进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依托“两新一高”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有效发挥产业园区主平台、主力军作用,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壮大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年内,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5%。保税区要重点发展复合新材料、重型装备等优势产业,推动康得新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园开工建设。加快国际香精香料、天齐锂业碳酸锂、半导体核心材料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经开区要加快建设那智不二越二期、晶台光电二期、天鹏电源二期、天合汽车电子转向系统、麦格纳汽车部件等项目,重点打造智能装备、绿色能源、电力电子等新兴产业基地。冶金园要以服务沙钢创新转型为抓手,加快推进沙钢超薄带和硅钢项目建设,做强做优冶金、加工、贸易、仓储、物流等钢铁产业链。延伸发展机械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高端产业。各镇(区)要加大特色产业载体建设力度,重点培育永钢特优钢、苏高新环保产业园、韩国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打造一批高精尖“小巨人”企业和行业“单打冠军”。

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目标,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鼓励引导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行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向国际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中高端发展。以智能制造、“两化融合”为重点,滚动实施100个以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培育20家省市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深入开展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实施差别化资源配置政策,促进低端低效企业改造提升、转移腾退,淘汰低端低效企业90家。年内工业技改投资占比达到70%,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1.2%、提高0.6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37.5万元/人、提高0.5万元/人。

3.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增长极。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以供应链创新为主线推进港口经济转型。加快港口资源整合,通过供应链整合连接临港产业、港口航运、大宗商品交易,推动产业链协同合作,打通供应链金融,完善港口大数据、智慧化平台,促进港口经济业态升级、模式创新。做强以港口为龙头的增值物流业,加快打造保税物流、冶金物流等千亿级现代物流基地,建设进口汽车等百亿级物流中心,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现代物流企业。实施“互联网+服务业”战略,重点推进江苏化工品交易中心、进口商品集采分销中心、玖隆物流园电子商务平台、长江航运交易中心等一批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做精做优张家港电子口岸、一达通等综合性服务平台。紧贴转型升级需求,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科创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规范和引导木产业集聚、绿色、高端发展。引导和促进传统商圈业态转型、功能提升。发挥旅发公司主体作用,整合全市旅游资源,突出长江文化主题,深度开发一批特色旅游线路,启动双山岛游轮码头建设,做精做亮香山、双山岛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品牌。拓展健康养老、旅游休闲等新消费领域,支持澳洋健康特色小镇建设,推进大健康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7%左右。

4.激发改革开放新活力。全面提升市和保税区行政审批局运行水平,推广政务服务“套餐”,拓展服务“菜单”,简化办理流程,推进“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实行“一网申请、一窗受理、协同办理、证照同领”。建设政务服务“一张网”,打造网上办事平台,建成电子证照库,提升“不见面”审批服务质量,让企业和群众精准、明白、高效办事。推动保税区、经开区加快承接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推进新一轮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实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市镇两级逐步组建综合执法机构。稳步实施群团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完善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后的扶持引导、分类指导和综合监管。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强化财政专项资金全过程、全覆盖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更大力度对接争取自贸区政策,加快推进“一带一路自贸驿站”建设,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积极争取汽车平行进口、企业零用地鼓励类项目“不再审批”等改革试点,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和无车无船承运试点。主动对接通关一体化、加工贸易一体化等重大改革举措,推进关检合作示范区、口岸集中查验中心建设,进一步优化大通关机制。积极支持国泰、华芳、东渡等一批规模型骨干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并购、办厂,建设工业园区,推动和服务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走出去”发展新格局。

5.优化创新生态系统。全力推进高新区建设。围绕“创新发展引领区、创新驱动策源地、创新生态示范区、高端要素集聚地”的总体定位,主攻“创新项目、城市建设”两大重点,全面拉开“一核、两廊、四区”发展框架。重点围绕化合物半导体、绿色能源、智能装备等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围绕“高精尖缺”人才、科技金融平台等创新要素,引进一批高科技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纳米产业园、爱康能源互联网中心建设。实施港城强“芯”工程,做强半导体特色产业,加快建设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张家港研究院、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中心,打造化合物半导体产业之城。同时积极布局软件、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产业,打造“全市创新第一引擎、城市建设第一地标”,加快迈入“苏南高新区第一方阵”。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技术研究院、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年内,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增长9%,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0家左右,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0家。积极推进江苏冶金技术研究院、南理工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南工大产业研究院等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年内培育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0家以上。支持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标准和知识产权战略,通过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国家级验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件。

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强化人才支撑引领作用,聚焦京深沪等地优质人才项目资源,探索建立“异地孵化器”,推进与国内外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基金资本等对接合作。年内引进市领军型创业创新人才项目80个,新增国家、省、苏州市级人才30名以上,年销售超千万元人才企业达到100家。推进科技、金融深度对接,放大产业资本中心功能作用,引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信托、大宗交易机构,规范、高效运作好100亿元的政府产业投资基金、45亿元的产业发展母基金和3亿元的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年内实现创投资金规模235亿元,科技保险保额180亿元,产业资本中心管理基金规模达到400亿元。引进培育一批众创社区、众创空间。积极创建全国创新型县市。

6.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成城市总体规划较大修改、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人民路沿线城市设计、城市路网深化设计等重大规划,启动16个镇辖办事处更新规划编制。开展公铁水多式联运、沿江高速扩容、张靖过江通道、张皋过江通道、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前期规划研究。加快推进城东黄泗浦生态园工程和城西北延西拓区域学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北科教新城职工文体中心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竣工投用。开展塘桥城市副中心功能提升专题研究,编制完成康得新未来城概念规划和控规,启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编制“城市双修”方案,探索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新路径。

健全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沪通铁路、跨江大桥及地方配套道路建设,推进通苏嘉铁路、苏南沿江铁路建设。加快锡通高速过江通道南连接线、346国道张家港绕城段改建、新泾路快速化改造、港华路拓宽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实施华昌路改造、暨阳路东延等市政道路工程。完成福南水道12.5米进港航道治理工程及太字圩港南延、川港整治等重点河道工程,启动长江老港-双狮段、段山港-二干河段护岸加固工程。促进公交优先发展,优化公交线路,新增、更新公交车115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60%,公交通勤分担比例达到20%。优化停车管理服务,推动市区内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开放。

加快建设数字港城。实施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以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和应用支撑为抓手,突出服务便民、融合共享,提升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服务水平。构建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实施平安防控、智能管控、大数据指挥等智慧交通项目,打造“交通畅通文明圈”“交通安全防护圈”。提升“城市e管家”功能,加快建立城市综合执法管理平台。启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2.0工程,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12345”全媒体服务、智慧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建设,建立大数据舆情分析平台。深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汇聚、整合和应用。开展“决策分析一张网”建设,实现多终端、多条线、多可视化决策分析展示。升级改版政务服务管理平台,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向智慧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7.深入推进“三农”工作。完善富民增收政策体系,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村级经济扶持机制,充分利用“厂房信息网”和产权交易平台,有效盘活农村闲置、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引导村集体经济联合发展、多元发展、异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村均稳定性收入突破1000万元。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强化农村“三资”常态化监管。加强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引导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和农房不动产统一登记。深化精准扶贫,推进“阳光扶贫﹒智慧e农”系统建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现代农业特色小镇、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开展永联江南田园风情小镇创建,培育一批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落实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推进常阴沙、通洲沙西水道、沙洲生态农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推进粮食品牌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沙洲中心粮库烘干中心年内竣工投运。探索建立轮作休耕政策体系和技术模式,推进农业部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建设。加强农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农资集中统一配送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推进政府购买农业公益性服务机制。大力培训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一批农村发展带头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8.大力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坚守生态底线,决不能为了发展破坏生态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决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定期组织“回头看”,确保治理长效。围绕重点领域,集中开展专项执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深入实施“263”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减煤、减化”力度,完成减煤60万吨、关停化工企业29家。推进沿江化工行业优化提升整治,实施扬子江化工园封闭改造;深化飞翔化工集中区环保整治,严格控制增量,调优调精存量。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深入摸清底数,态度坚决,严肃执法,确保见效。开展燃煤锅炉整治提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大气整治工程。建立重点区域大气异味预报预警及溯源追踪管理系统。推进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PM2.5年均值、臭氧浓度分别较2017年下降4.25%和10%。健全河长制常态长效管理机制,落实“一河一策”治理措施,加快黑臭河道整治,实施一批再生水利用工程,削减河道废水排放总量,确保重点河道水质持续好转。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高标准做好静脉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首批入驻项目开工建设。

持续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加强长江岸线保护,推进化工岸线功能调整、沿江企业和化工码头整治、长江沿线闸外环境整治、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和规范化建设。实施“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编制通洲沙江心岛生态湿地总体规划。严守生态红线,严控各类空间边界,加快工业集中区居民环境搬迁。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进企业中水回用工程建设,加快热电企业归并、清洁能源替代和综合利用。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与生态环境责任“双结合审计”。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完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机制,深化企业“绿色发展领跑者”制度,激励企业争当行业绿色标杆。

9.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探索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拓展新产业、新业态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加快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增各类养老床位500张。制定实施因病致贫帮扶政策,成立社会救助中心,实施“一户一档一策”,加强临时救助与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鼓励有条件的村试点推行村级医疗互助模式。开展“爱满港城”慈善募捐。完成公积金扩面新增职工3万人。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以“群众点菜、政府买单”方式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短平快”解决社区居民身边的“小急难”事。2018年重点建办5大类22个民生实事项目。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优质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解决基础教育学位紧缺问题,年内实施世茂小学等15个学校新(改)建项目;未来三年(2018-2020),全市规划新(改)建学校43所,提供学位41995个。推进老年大学布点扩面。推动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产研院“三位一体”发展,助推沙洲工学院、开放大学建设校企紧密合作的特色高职院校。深化健康张家港建设,推进健康城市、健康市民、健康卫士等“531”系列行动。探索建设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面工程,扩大社区药品外配服务覆盖面。改革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方式,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市第一人民医院科教综合楼年内建成启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镇复审迎检。

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化推进村民自治国家级试点建设,打造“一核四元”社区治理新机制,全面推行社区协商,社区议事会覆盖率达到80%以上。试点推行“一口受理,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推进社区社会化服务,开展“三社联动”的村(社区)达到60%。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具有行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机制,实现多部门信用奖惩联动。要坚守稳定底线,决不能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问题。深化社会治理联动机制,健全三级综治中心网络,实现网格化社会治理全覆盖。推进“七五”普法,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要坚守安全底线,决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推动发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提升安全生产大数据分析能力。实现化工企业“靶向监管”、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提升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继续保持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双下降”。深化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探索小微餐饮备案积分管理,实施中心城区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

持续推进文化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构建常态长效、广泛参与的文明创建机制,确保高标准通过全国、全省文明城市测评。探索“志愿者+行业服务”模式,完善“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化志愿服务组织。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书香城市”建设,推广“图书馆+”服务模式,建好一批“最美悦读空间”。推广24小时公共文化驿站,建成公共文化全媒体平台,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实施“文化+”行动计划,推进文化与旅游、体育、教育、科技、金融等互动融合,助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网络建设和治理,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推进东山村、黄泗浦两大遗址保护利用,启动黄泗浦考古遗址公园专项规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善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加快城南文体中心建设,推动凤凰镇、双山岛体育休闲特色小镇建设。

10.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四个意识”,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推进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主动接受司法机关、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健全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络机制,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和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发挥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开展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全面推进政府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推进权责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等标准化管理和动态调整。建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网上运行、后评估等程序机制,开展规范性文件全程评估。推进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带头践行张家港精神,扛起为民谋福、再铸辉煌的使命担当,激扬接力奋斗的精气神。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抓攻坚,确保上级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定不移反“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查改推诿扯皮、变相“梗阻”、拖沓散漫等不正之风,严肃查改光说不做、畏难怕事、消极履职等不作为现象。要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到实际行动上,到基层一线去,真听意见、听真意见,想办法、拿措施、见效果,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难题。针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项目,我们将全面完善实事项目的征集、运作机制。明确项目来源:一是市民群众包括村(居)民议事会、社会组织等反映的意见建议;二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三是各职能部门主动发现和关注的民生事项。坚持精准要求、实效原则,开展“金点子”征集,建立项目库。把握群众关切,找准破解路径,确保项目高效落地、见效管用,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强化政府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磨砺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机制,充分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热情。严格执行新《党章》、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常态长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两个责任”落地生根、“一岗双责”落到实处。要坚守廉政底线,决不能以工作为借口破坏廉洁纪律。突出重点行业领域,扎紧织密权力“围栏”,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肃查办各类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我们将切实转变作风,依法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作为,全面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谱写新篇章。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中共张家港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大力弘扬张家港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争先率先,为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努力奋斗!

有关用语说明

1.“无车无船承运人”: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签订运输合同,承担承运人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委托实际承运人完成运输任务的货物运输。

2.“263”专项行动:是“两减六治三提升”环保专项行动的简称。“两减”,即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落后化工产能;“六治”,即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三提升”,即提升生态保护水平、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环境监管执法水平。

3.“绿色领跑者”:根据行业综合排污指标贡献率、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产品排污强度、单位面积税收贡献率和就业贡献率等指标,评估钢铁、化工等行业绿色发展水平,确立行业绿色发展标杆企业。

4.“931”接续行动:省政府部署全省各地在2016年至2017年,继续开展城市环境“九整治、三规范、一提升”专项行动(简称“931行动”)。“九整治”是指整治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易淹易涝片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环境、建设工地、集贸市场;“三规范”是指规范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一提升”是指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

5.城区环境“四无”整治:“四无”是指无乱涂乱贴小广告、无占道经营、无流动摊贩、无明显暴露垃圾。

6.“四点半学校”:2017年3月,我市教育局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小学开展“四点半学校”建设的实施方案》。“四点半学校”遵循公益原则,整合学校、社区、家庭资源,由学校或者有条件的社区提供场所,为放学后接送学有困难,潜质优异且确有家庭实际困难的孩子,免费提供特需服务。

7.“3550”改革:围绕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完成”目标,推动行政审批提速增效,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创新创业活力强的区域。

8.“不见面”审批:指行政相对人通过“互联网、信函邮件、自助机办理、快递送件”等方式递交申请材料并符合法定受理条件,行政机关受理并作出审批决定后,通过“快递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发放电子证照”等方式反馈办理结果。

9.“容缺审批”:项目建设用地供地未办理但土地取得主体相对确定,经市“容缺审批”工作办公室(设在市行政审批局)认定后,各审批部门视同该主体已经取得土地,按实际审批要求受理申报材料主件,比照正式审批过程,出具与正式审批要素相对应相衔接的预审意见书,待项目用地完成供地手续并达到法定审批条件后,项目业主、实施主体在规定期限内补齐补正相应材料,相关审批部门将项目预审意见书转化为正式文件的审批模式。

10.“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各部门通过制定“一表两清单”(统一的执法检查表格、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简政放权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清单),建立“两库一平台”(随机抽查对象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的监管机制。

11.水务一体化:是指通过对涉水行政事务管理体制改革,整合涉水行政职能,组建水务管理机构,实现城乡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利用、配置、保护统一管理;取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统一管理;水量、水质、水域统一管理;法规政策、制度标准统一管理。

12. 苏州“两个标杆”:2017年9月18日,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提出,苏州不仅要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杆,而且要成为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标杆,用率先探索来引领江苏的现代化建设实践。

13. “三优三保”:是指优化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保障发展,优化农用地结构布局保护耕地,优化镇村居住用地布局保护权益。

14.“港城合伙人”:是全市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创新创业企业、风创投机构之间交流、分享、合作的平台,旨在助力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发展,更好地汇聚和发挥全市资本力量,加速产业与资本融合共赢。

15.“一核、两廊、四区”:是指高新区的总体发展框架。“一核”,指创新极核,包括南部环沙洲湖的宜居生活圈和北部两河交汇区的创新生态圈;“两廊”,指一干河创智发展廊道和南横套河生态休闲廊道。“四区”,包括品质住区、智造园区、科教园区和创新孵化园区。

16.“城市双修”:2017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文,安排部署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简称“城市双修”)。

17.“阳光扶贫·智慧e农”系统:由苏州市统一规划、标准和建设,实施授权管理、分级负责,运用信息化手段,以大数据库为支撑的监管平台,建立手机APP客户端,用于帮扶责任人记录帮扶过程,实现扶贫信息互联互通、扶贫资源有效整合、扶贫全程透明监管,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18.健康“531”系列行动:根据苏州市统一部署,以全民健康为目标,通过健康优先制度安排、深化医改关键突破、服务体系补缺协同,创新医疗卫生供给模式,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每个行动均明确一个体系或一个平台,推进三大机制或三项重点,实施五大任务或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等,简称“531”系列行动。

19.药品采购“两票制”: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具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公立医疗机构再开具一次发票。该模式改变了原有药品出厂后,经由各级医药经销商、代理商流通,最终进入医疗机构的惯例。主要目的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治理药品购销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降低虚高药价。

20.“一核四元”社区治理新机制:是指构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社区协商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目标,以社区法治为保障的社区治理新机制。

2018年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