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8年建瓯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7年12月26日在建瓯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建瓯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安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建瓯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攻坚克难,2017年经济社会迈上新台阶

2017年,在南平市委、市政府和建瓯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市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南平市有关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百日攻坚战”和“四比六促”活动,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实现了本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9.6亿元,增长7.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8.75亿元,增长4.9%;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12.23亿元,增长14.8%,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7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309亿元,增长1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亿元,增长13%;外贸出口2.1亿美元,增长18%;实际利用外资538万美元,增长3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20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3元,增长9.2%;人口自然增长率7.05‰。一年来,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1.着力扩大投资,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全年新增“五个一批”项目362个,总投资1023.4亿元;实施行动计划重大项目37个,总投资180.2亿元;投资工程包项目81个,总投资49.04亿元。省、南平市重点项目37个,完成投资44.2亿元,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市立医院内儿科病房大楼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国道237线(原省道303线)玉山至屏南路段等项目扎实推进,全众文化体育场馆、采育场林业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8个项目竣工。项目保障更加有力,完成征地7715.28亩,拆迁21.21万平方米。争取中央、省上补助资金19.4亿元以及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1.91亿元,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3.99亿元,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30.7亿元。

2.着力脱贫攻坚,“三农”工作稳步推进。精准扶贫扎实推进。全年投入扶贫资金5258万元。3119名公职人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安排产业扶贫项目28个,总投资2.97亿元。设置公益性就业岗位214个。36个贫困村建成光伏发电站。完成造福工程170户735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7户。发放小额扶贫信贷资金7516.5万元。全市1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5468人脱贫。全面完成农业普查登记工作,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全年播种粮食面积60.33万亩。新增南平市级龙头企业18家。成功举办全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现场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小松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扎实推进。加快国家级(笋竹)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瓯市综合试验站建设。扎实推进省级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建设。被农业部等九部委评为首批建瓯笋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徐墩镇引进12家根艺企业,武夷根艺城获“福建省文化产业重点园区”称号;小松镇入选首批国家级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加快推进“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作,积极打造小松李园村等8个“精品示范村”,完成15个村庄整治,迪口可建村、房道吴大元村被评为南平市“四星级”美丽乡村,南雅房村、顺阳江墩村被评为南平市“三星级”美丽乡村。启动10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和7个乡镇垃圾转运系统,实现乡镇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新建乡村污水处理设施30个,新建改造10738户村庄三格化粪池。硬化村道18.9公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74公里,改造危桥9座,完成生命防护工程269公里。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投入1.37亿元,关闭拆除生猪养殖场854家,拆除面积66.86万平方米,保留的28家全部完成环评及升级改造。

3.着力转型升级,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笋竹产业“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项目加快建设,“6.18”虚拟研究院竹产业分院建设扎实推进。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完成万新能源、昌隆公司等7家企业重组。科级干部点对点、一对一帮扶39家骨干企业。源光电装新增生产线投产,芝星活性炭年产1万吨磷酸法生产活性炭项目竣工,利树股份二期、宏翔汽车等项目加快建设。设立10亿元闽招绿色发展产业股权投资基金(首批5亿元)、2.5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首批5000万元),通过增资入股、股份定增等形式扶持华宇集团、利树股份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入股省技改基金和增资入股南平融桥担保公司。转贷帮扶基金转贷696宗10.91亿元,惠及238家企业。出台《建瓯市进一步扶持企业改制上市的若干意见》,7家企业列入省上市后备企业,利树股份进入上市辅导期。鸿志兴股份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双龙戏珠酒业等3家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富晶宝等2家公司被认定为南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瓯锥栗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新增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件、省名牌产品2件。

4.着力产业融合,商贸旅游齐头并进。出台《关于给予物流产业配套政策的实施方案》,浙江传化和德峰物流重组完成。农资物流园项目有序推进。支持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全市施工总承包企业数增至45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基本完成,农村电商网络初步形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竹产业馆投入使用,47家电商企业入驻。北苑贡茶历史文化展示基地、玉洋湖影视基地、双龙戏珠观光工厂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建成30公里小松绿道。新建改建旅游公厕12座。小桥阳泽村等4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小松穆墩知青博物馆获“中国知青文化旅游胜地”荣誉称号。

5.着力品味提升,“水美城市”初见成效。推进“水美城市三江六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闽江防洪堤三期下水南段主体工程、中山东路“白改黑”路面铺设,东岳大桥、五里街道路改造、下水南段江滨路及沿江景观项目加快推进。北环路、较场路、水南二路东段、上峰景城到高铁西站连接线建成通车。汽车东站、20座公交站亭、3座港湾式客运站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城区地形测绘和地下管网综合普查、城市道路及人行道整治、公园绿地及公厕改造、胜利路修复、南街头人行天桥维护,更换节能路灯1.06万盏。云际山公园栈道二期有序推进。启动城东污水处理厂规划和一批背街小巷改造。加强房地产开发监管,出台《建瓯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恢复对商品住房预售价格变动幅度限制。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启动通仙门棚户区改造,创新设立“选房超市”。拆除违法建筑45.37万平方米。实行环卫智能化市场化服务。全面实施“河长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加快建设,境内15条小流域水质均达III类水以上,饮用水达标率100%。加快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和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省绿委会专家评审。开展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造林绿化5.64万亩,收储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4207亩。

6.着力改善民生,社会事业持续发展。年初确定的2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年度目标基本完成。被确立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样本县。竹海学校初中部、顺阳中学教学楼和高铁实验学校综合楼竣工,7所中小学长效扩容项目建设完成,一中扩建、小松中心幼儿园、“全面改薄”等项目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中心一期竣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一期、4个卫生院中医馆投入使用。新建农村幸福院9所,提升改造乡镇敬老院13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3个。市博物馆着手内部装修和布馆。完成市新区体育中心改造、朱子文化遗址“五经博士府”保护修缮,建成1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笼式足球场。完成市档案馆档案库房扩容升级。市图书馆通过国家二级馆评估。全省首部县级茶志《建瓯茶志》、全市首部美食百科《建瓯食典》正式出版。反映脱贫攻坚大型电视剧《我的金山银山》在我市拍摄。福矛窖酒和高炉光饼制作技艺被省政府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木芳等3人被认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制度,加大对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力度。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救助金3410万元。新增就业2576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1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1%,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7.08万人。建设保障房880套。积极创建“无欠薪项目部”,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整治,解决拖欠工资875万元。弘扬正能量,授予张宝立建瓯市“见义勇为模范”荣誉称号。连续三届被省上授予“双拥模范城”。

7.着力政府建设,服务质效明显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2件、建议135件,政协委员提案95件。广泛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设立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实行“一口受理、联审联批”机制。完成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单”融合工作。完成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增强保障能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新建、修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3个。完成股级干部轮岗交流。开展公房清查。完成党政机关公车改革。完善市领导接访机制,创新信访维稳“吸附行动”、高速高铁平安联勤等机制,通过省平安县(市、区)验收。强化禁毒整治和社会治安打防管控,圆满完成厦门金砖会晤和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任务。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专项整治,开展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社会保持安全稳定。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贷款不良率比年初下降了2.41个百分点,降幅达33.9%。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学习廖俊波精神活动。加大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和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3.5%。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加快推进档案馆、图书馆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建设。侯卫东官场笔记

此外,国防动员、老区苏区、民兵预备役、消防、民族宗教、人事编制、广电、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对台、金融保险、通讯和气象等事业稳步发展。

一年来,发展速度使人振奋,发展成就让人欣喜,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这种在艰难之中砥砺前行的体会刻骨铭心。这是南平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委把握大局、科学谋划、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建瓯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瓯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建瓯发展的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不快、总量不大的问题仍然突出;项目接续不足,生产性大项目少,发展内生动力不够;财政持续增收乏力,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城市品质和颜值不高,城市治理水平需要大力提升;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服务水平与群众要求仍有差距;高端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竞争力不强;一些工作人员担当意识、服务能力不强,推动转型发展、创新社会治理的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坚定发展信心,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砥砺奋进,扎实做好2018年政府工作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和困难较多的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的要求,加快建设“四富四美”新建瓯和滨江生态园林城市,全力推进新时代建瓯绿色发展、赶超发展。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2.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控制性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创新驱动,培育发展新动能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振兴实体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化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创建以建瓯市为中心的国家级林业科技园区,加快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创建国家级林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整合竹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省“6.18”虚拟研究院竹产业分院、省级竹产业检验检测中心和市工业园区,进行一体化运作,推进建瓯竹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省农科院闽北分院和“五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推动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创业创新服务机制,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发展,力争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3家以上。

壮大新型工业。持续打造竹木、食品两个百亿产业集群。支持居怡、双羿、福矛、双龙戏珠、明良食品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推动新武夷制药等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加快宏翔汽车年产3500辆专用车、利树高强瓦楞纸生产线(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福建大庄竹业高性能重组竹材、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华宇SPC防水地板和百丰竹业项目建成投产。完成芝星活性炭深加工项目厂房建设和生产线安装。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发展总部经济,重点推动利树股份主板上市,争取新武夷制药在新三板挂牌,继续培育华宇集团、芝星炭业等上市后备企业。加快品牌建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培育南平市知名商标5件,申请专利150件以上。

提升现代服务业。推动信息经济新模式创新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以笋竹产业“互联网+”区域化链条化试点县为抓手,加快推进福建传化德峰三期、农资物流园项目建设,打造南平物流公路港;以电商产业园为平台,继续做好电商产业项目建设,发展壮大电商产业。支持海绿农业等企业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支持天添食品与河南正道集团合作重组,推动我市食品产业“走出去”。积极培育特色商业街区,推进建发商贸综合体、江滨国际购物广场建设,打造商业品牌。主动融入“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对接“福州一小时生活圈”,建设一批新业态旅游产业,加快玉洋湖影视基地、东岳庙旅游、小桥北苑古茶道、迪口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建设,打造“锦绣建州·绿海金瓯”生态旅游。

加强项目接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南平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七大绿色产业规划,高标准、高品位谋划项目。瞄准国际国内500强、行业龙头、知名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大“一把手”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力度,着力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植根性强的项目落地。深入实施“回归工程”,促进企业回乡、人才回归、资金回流。完善“一区三园”功能定位和基础配套设施,加快“腾笼换鸟”,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夯实工业发展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新增产值亿元企业10家以上。实施“四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机制,加强“五个一批”项目、投资工程包项目跟踪管理。计划实施34项省、南平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67.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93亿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国道237线玉山至屏南路段公路、衢宁铁路建瓯东站通站道路及站前广场配套项目建设。

(二)抓乡村振兴,释放发展新活力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加快乡村产业发展。继续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高优林竹、北苑贡茶、特色锥栗和绿色果蔬四个绿色产业,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打造“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以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推进省级现代茶叶产业园和北苑贡茶历史文化展示基地等项目建设,优先发展以矮脚乌龙、水仙为主的茶产业。建设生态锥栗示范基地。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完善“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让建瓯农产品贴上绿色、安全、优质的标签。推进“互联网+农业”,加快农林渔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设家庭农场、休闲农庄、农家乐、水乡渔村等休闲观光农业示范项目,打造田园综合体,延伸农业效益链。加快推进阳泽绿色农业生态园、箬溪生态园、川圣生态农业园建设。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支持林下养殖种植和森林休闲旅游。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推进徐墩根艺特色小镇建设,以武夷根艺城二期、北津湖–归宗岩旅游等项目为重点,推动根艺产业集聚发展,提升武夷根艺城品质。加快福松文化体育产业园建设,整合小松绿道、湖头美丽乡村、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项目,促进生活、生产、生态深度融合,提升小松湖头国家3A级景区。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突出“一镇一品”,建设产业鲜明、生态优美、功能齐全的特色小镇,让小城镇承载大梦想。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继续推进“万人保洁”工作常态化。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房道等8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改造6823户村庄三格化粪池,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三权分置”,加快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登记发证,探索“农村三变”,不断拓宽村集体和农民增收渠道。积极稳妥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面推行“路长制”,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和路域环境整治。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31.5公里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和5座危桥改造。

(三)抓城市建管,打造发展新形象

坚持城市建设与水系治理、片区开发相结合,着力塑造城市文化元素和景观风貌,展现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宜居品质。

建好“水美城市”。扎实推进东门段防洪堤、云际山公园栈道二期、中水南片区路网建设,有序建成以“闽源古建州、水上丝绸驿”为主题的景观,打造“水在城中流、城在水中游”的“水美城市”。稳步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北片征迁,启动南环路改造和西环路建设,加快推动水南二桥、三江口大桥项目,继续推进东岳大桥建设,完成都御坪环岛到朝天门道路“白改黑”、天马南路道路建设,完善高铁片区基础设施,畅通城区交通,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建设“智慧城市”。积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加快智慧政务公共平台建设,促进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推广网上办公,逐步实现“零距离”办事和“零跑路”服务。推进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民生工程建设,完成智慧停车系统泊车位1000个以上,投放共享单车1500辆。

推进“城市双修”。继续开展城北、木西林、三门等片区控规修编和中心城区控规整合,启动综合交通体系、城市停车场、排水防涝等专项规划编制。加强历史遗存的保护,做好历史文化古街区和东岳庙保护修缮,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城市管理,依法拆除违法违章建筑,改造老旧建筑,加强对市容市貌、流动摊贩、户外广告、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加快推进管道燃气、内河整治、城东城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红船子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建设,开展背街小巷综合治理和公厕改造。启动东门水厂改造,完善饮水处理设施。

(四)抓民生保障,顺应人民新期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巩固扶贫成果。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完善挂钩帮扶、结对帮扶机制。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光伏扶贫,开展“雨露计划”“春潮行动”,提升贫困户增收能力。继续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完成18个贫困村脱贫任务。

补齐民生短板。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普惠性幼儿园招生覆盖率,完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抓好高中教育质量提升,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重振教育强市。加快推进一中扩建,启动东游中心幼儿园建设,完成小松中心幼儿园新建、实验幼儿园重建项目。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继续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推进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市立医院内儿科病房大楼、殡葬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中西医结合医院整体搬迁、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二期、建州老年中心医养结合二期项目。推行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公建民营。建设30个农村幸福院,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后全部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市图书馆二期改造和迪口值庆桥等重点文物保护修缮工作。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比赛,丰富文体活动。

办好为民实事。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最紧迫、最现实、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努力办好14个民生实事,计划总投资41.7亿元,2018年投资12.44亿元,分6类,其中,城市基础设施项目3个,投资1.28亿元;公路交通项目2个,投资1.2亿元;卫生教育项目4个,投资1.86亿元;文化体育项目1个,投资3000万元;健康养老项目2个,投资980万元;农业水利项目2个,投资8.15亿元。

抓实社会保障。构建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提高就业质量和创业带动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争新增城镇就业2350人,转移富余农村劳动力8000人,培训2100人。开工建设市公共实训基地。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及各类社保制度整合并轨衔接。完善社会救助、慈善福利政策机制。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继续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通仙门、龟山、齿轮厂、青云、活塞厂等片区棚户区改造。有序推动问题楼盘化解。加快下水南棚户区改造等安置房建设,建设保障性住房646套。

(五)抓环境改善,厚植发展新优势

坚持改革创新,创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事业和涉审中介收费,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落实“三集中、三到位”,积极推行“模拟+正式”并联审批,加快新行政服务中心、“放管服”云平台及电子证照库应用建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和化解,依法处置信用违约,加快不良资产处置,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视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责任落实和督促推进。引导拓展民间投资,积极推行PPP模式,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公共领域。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政策,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完善新时代科特派工作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在我市创业发展。

美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严守生态红线,厚植绿色优势。全力打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主动参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建设,着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有序推进森林公园建设和重点国家储备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工作,完成植树造林3.81万亩,赎买商品林7000亩,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确保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继续领跑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力争在98.4%以上。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全面落实“河长制”,实施“一河一策”,严格河道监管,开展小流域生态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积极推进建溪北津湖流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完成小桥溪治理,启动小松溪(二期)、吉溪迪口段(二期)治理项目建设。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抓好黄标车淘汰工作,加强危废监管,让建瓯的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山更绿。

强化社会治理。创建“平安建瓯”,完善信访维稳“吸附行动”和网格化管理,强化风险排查管控和信访源头治理,加快化解信访积案。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提高预警预防能力,加大治安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启动市第二消防站建设,增强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风险防控和综合治理,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提高气象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深化人文环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研究弘扬朱子文化、红色文化。重视妇女儿童、老龄工作,推进关心下一代事业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活动,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成老年门球场。认真开展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强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民族宗教和数字档案管理。统筹做好外事侨务、对台、审计、地方志、金融保险、广电、通讯等工作。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各位代表,站在新时代,建设新建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崇高。我们将用实干高效兑现对建瓯人民的庄严承诺,用实干高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盼。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四个意识”和政治定力。规范行政行为,实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强化行政监督,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质量;强化审计监督,开展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

(二)坚持实干担当,建设务实政府。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坚决执行市委的决策部署,做到一个奋斗目标、一张蓝图干到底。大力弘扬廖俊波精神,坚持干字当头、立说立行。健全大督查体系,以“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节点化”为要求,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重点工作落实到位。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敢为有为的干事氛围。

(三)坚持效能提升,建设高效政府。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活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制度、议事规则、工作规则和会议制度,建立健全交流沟通机制。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事项,提高服务能力。推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制度,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式推动、销号式验收。强化绩效考核和行政问责,坚决查处“慢执行、不执行、乱执行”的行为。

(四)坚持敬畏自律,建设廉洁政府。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健全各项规范制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持之以恒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厉查处“为官不为”行为,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加强对部门预算与支出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绩效,持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实干拼创,为加快建设“四富四美”的新建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