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全文_2018年灵璧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7年12月16日灵璧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县 长 曾 超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县十七届人民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灵璧“五年突破”战略的破题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密团结、紧紧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认真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克服前进中的困难,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平稳运行。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增长9%;财政收入突破12亿元,增长14.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010元、10920元,增长8.5%、9.6%;三次产业结构由27.6:33.6:38.8调整为25.7:34.2:40.1。

抓脱贫、补短板,统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围绕打牢脱贫基础,精准选派帮扶力量,组建驻村工作队308个,落实帮扶干部17566名,实现三级包保全覆盖。按照“三个不低于80%”的要求,整合涉农资金6.5亿元,实施到村到户扶贫项目38929个。精准实施“十大工程”,建成73个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4000个户用光伏电站,户均年增“阳光收益”3000元。完善带贫减贫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产业带贫“10条意见”,建成扶贫工厂65家、扶贫示范园28家,依托84家龙头企业、116家专业合作社,运用“产业+贫困户”模式,实现产业扶贫全覆盖。高位推动产业扶贫,与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建立产业组团扶贫关系,5个组团项目稳步推进,全国首家光伏农场建成运营,中国光伏农业精准扶贫发展论坛在灵璧成功举办。扎实推进精神脱贫,县精神脱贫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省十佳优秀典型。产业扶贫、组团扶贫和精神脱贫模式,受到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建立问题交办机制,全面开展扶贫数据核查清洗纠错,精准实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今年可实现20009人稳定脱贫、30个贫困村稳步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2.54%。

稳增长、提质效,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持续深化“三产融合”,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亿元,增长10.5%,三河现代农业示范区获评全省优秀等次。粮食总产稳定在20亿斤以上,实现“十四连丰”,获评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培育医药健康等战新产业,成功筹建首支产业投资基金5亿元;高效开发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灵璧光大作为全国首家一体化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强力推进“3111”工程,首位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税收增长60%以上。积极开展产业招商,入库省外资金亿元以上项目26个,到位资金200亿元。扎实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完成技改投资17.5亿元、增长76%。食品、机电、服装纺织等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增加值增长10%。积极组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省旅游强县创建工程,跻身“安徽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成功申报千年古村镇5个,钟馗文化园、现代农业博览园入选省“十三五”重点旅游项目库,虞姬文化园获评全国年度优秀旅游项目。七稀商贸、掌合天下等电商企业迅速发展,邮政、供销等百余家物流公司覆盖城乡,成功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金融发展环境明显优化,新增贷款首次突破30亿元,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断加大。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第三产业提速增长,新增个体工商户5800家、个体私营企业1908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61亿元,增长12%。

抓城镇、带乡村,助力城乡一体协同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多规合一”协同推进,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强力推进城市重点工程,虞美人大桥主体竣工,龙山大道东延、钟灵大道西延、虞姬大道北延建成通车,火车站站前广场及景观工程顺利完工,县委党校、灵璧职高、体育中心等项目扎实推进。房屋征收进入“快轨”模式,18#、19#、JG3#等10个地块房地征收进展迅速,3093户棚改任务全面完成;全市首家农民集中居住区汴水人家稳步推进,康乐家园、滨河家园等安置住房交付使用。积极探索城市滚动发展模式,实施城建PPP项目7个,总投资99.7亿元;强化土地收储、有序供地,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2.2亿元,新增耕地指标4820亩,连续1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持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7亿元实施重大水利工程5个,改善灌溉除涝面积21.8万亩,完成造林1.2万亩,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气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稳步推进S201一级公路改造,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641公里,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改革启动实施,区域协同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保基本、兜底线,推进民生事业优先发展。突出民生导向,扩大服务供给,财政民生支出保持在80%以上,33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共享电动单车投放、奇石文化园免费游园等10件惠民实事基本完成。坚持幼有所育,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7.6%。坚持学有所教,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到92.1%。坚持劳有所得,优化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开发公益性岗位1540个,新增实名制就业5.7万人。坚持病有所医,规范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体系建设,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分别达7.2万人和106万人。坚持老有所养,6479名五保对象应保尽保,6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6.2万名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坚持住有所居,实施城市棚改项目9个,年内新增安置房4845套、公租房484套,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4748户。坚持弱有所扶,城乡低保、困境儿童保障、计生奖励扶助、重度残疾人护理、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重统筹、促和谐,推动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环境保护“百日攻坚”和黑臭水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十大专项行动”,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28件,统筹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明确三级河长896人,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庄4个,生态文明建设逐步深入。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1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农村卫生厕所改造进展顺利,陈年垃圾清理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全面加强秸秆综禁工作,获批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实施,近十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吃上安全的“营养午餐”。成功举办首届县直机关职工运动会、首届国际马拉松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强力打造健康灵璧,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计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力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我县创作的安徽首部扶贫泗州戏《白芷花开》全省巡演,两淮地区与宋代社会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平稳,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首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全面加强政府应急能力建设,圆满完成“灵防―2017”应急综合演练。持续深化军民融合发展,连续五届获评全省双拥模范县;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县征兵办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人大道、历史名人雕像群等载体工程建设完成,“灵璧好人”层出不穷,蝉联“安徽省文明县城”称号,获评“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扎实推进,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史志档案、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全面提升。

讲政治、守法纪,强化政府建设引领发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讲重作”专题警示教育,政府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强力开展“效能革命”,在全省率先实行县乡村三级财务会审会签制度,“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其中公务接待减支6.4%。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成为全国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100个试点县之一。持续深化并联审批制度改革,镇村两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县长热线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现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99件、政协委员提案219件,办复率100%。加强审计监督,清理财政存量资金1.12亿元,审减各类支出3611万元。强化行政监察,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和腐败问题234起,党政纪处分262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回望2017,我们保持定力、担当奋进,谱写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厚重篇章,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灵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灵璧建设与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总结过去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县域综合实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还不够优,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任务艰巨,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财政收支平衡困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仍有较大差距;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能力作风与工作要求还不适应,不敢为、不愿为、不善为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务必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从政府班子成员做起,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的工作目标和基本思路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灵璧大发展、大建设、大提升的关键之年。

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四个灵璧”为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四区统筹”“八业联动”,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和风险防控“三大攻坚战”,聚力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奋力谱写“灵璧突破”的崭新篇章。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以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省控目标。

上述目标是综合考虑宏观发展形势和灵璧基本县情提出的,我们必须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在困难中保持定力,在变革中激发活力,统筹好“六个结合”,用决心、信心和行动,展现新作为,建功新时代,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造福群众新生活。

――坚持变与不变相结合。变化的是思路,不变的是方向。我们必须精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质,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作为政府工作不变的主题。我们必须围绕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和整县脱贫摘帽目标,精准把握新形势,积极研究新政策,主动适应新变化,科学谋划新举措,应时而变,应势而变,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新作为,干出新成效,创造新业绩。

――坚持超前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加快灵璧发展、加速灵璧崛起,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也不能好高骛远、盲目冒进。坚持“总量追赶、增速争先”,努力实现高于全市的增长速度、优于全市的发展质量,率先摘帽脱贫,是我们的阶段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所系、使命所在。我们必须以“能快则快”的发展定力、“跳起来摘桃子”的战略定力和“任尔东南西北风”的落实定力,锁定目标,奋力赶超,用实干本色诠释担当底色。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当前的灵璧正处于脱贫攻坚的决胜期,大发展、大建设、大提升的攻关期,我们必须坚持抓主抓重,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紧紧扭住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和工业化、城镇化的“牛鼻子”,着力实现重点突破,并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为引领,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普惠城乡群众,助力脱贫攻坚。

――坚持认清困难与迎难而上相结合。建成“四个灵璧”,实现“灵璧突破”,脱贫摘帽是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我们必须做好长期负重爬坡的思想准备,既要充分认清眼前的困难,也要善于抓住政策的机遇,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破难题、补短板、增优势,凝心聚力、共克时艰,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推动经济建设长足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坚持守土有责与协调配合相结合。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全县上下必须围绕一个目标,充分认识大局、服从大局、服务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决抵制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相互掣肘,做到履职到位、补台到位、提醒到位,自觉以全局的视野谋划发展,以全局的眼光推动建设,站在全局的高度聚力脱贫攻坚,努力形成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坚持干成事与不出事相结合。干事需要担当,我们必须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也必须精准把握政策,严谨科学决策,既要扫除当前的“拦路虎”,也要避免将来的“后遗症”;既要扣紧自己的“金刚罩”,也要筑牢机制的“防火墙”;既要履行担当的责任,也要珍惜担当的机会,不断增强驾驭风险的能力和本领,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全面小康的光明前景!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官场小说

2018年,是我县完成33个贫困村出列、19655名贫困人口脱贫目标,实现“整县摘帽”的决胜之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定力,强化一把手负责制,构建大扶贫格局,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资源,完善产业带贫机制、政策帮贫机制和精神脱贫机制,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勠力同心、迎难而上、排除干扰、高歌猛进的总攻局面。

聚焦产业,造血扶贫。把发展产业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大力推行“四带一自”模式,以产业“输血”激发“造血”机能。积极对接中国志愿扶贫服务促进会,推动德青源、成达生物质、中利腾晖、中农绿能、点筹网等“组团包县”产业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对接和县、南陵,加快推进蔬菜产业、光伏产业项目,搭建产业扶贫合作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建立“扶贫+”和“产业订单扶贫”模式,培育特色产业基地,吸纳贫困群众务工、就业、认管、入股,多渠道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支持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土地入股、现金入股和土地流转等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完善产业带贫减贫机制,实现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加快扶贫工厂和就业驿站建设,为创业者搭建致富平台,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稳定贫困户收入来源,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

聚合资源,项目扶贫。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强化扶贫政策精准落实,推动扶贫项目精准到户。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确保扶贫投入20亿元以上。健全扶贫项目库管理和调度机制,有序推动40503个扶贫项目精准实施。加快完善农村“双基”建设,确保一村不少,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的获得感、认可度、满意度。全力推进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饮水安全工程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现全覆盖。大力实施“万人安居”工程,以美丽乡村建设、危房改造和集中养老等方式,全面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健全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全覆盖体系,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质量,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认真落实健康脱贫“五免两降四提高”和“351”“180”政策,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确保所有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投入使用,持续扩大健康脱贫政策救助面。精准实施兜底扶贫,全力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聚力帮扶,精准扶贫。继续落实“一村一业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加强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专干、扶贫小组长“四支队伍”管理,落实精准帮扶责任。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健全工作规范,增强使命担当,围绕“三个讲清”“四不一稳”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坚持严督实考,完善脱贫攻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继续实行月考核、月通报、月调度、月奖惩。建立扶贫工作专项巡察机制,加强扶贫项目审计,加大扶贫领域违规案件查处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帮扶单位目标管理,以政治意识履行帮扶职责,以绣花功夫落实帮扶任务,以实干精神赢得帮扶成效。搭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认领扶贫项目,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定期组织开展“大排查”,落实问题交办和整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确保错退率、漏评率分别控制在2%以内,群众认可度达到90%以上,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聚集民力,自主脱贫。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积极开展精神脱贫系列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觉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着力打造一批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效果较好的示范村、示范点,培育一批示范户。坚持治贫先治愚、“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全面完成贫困村“两室一场”建设,普及科学知识,推动移风易俗,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坚持注重“四德”教育、弘扬时代新风,引导贫困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以正确义利观、荣辱观强化主体意识,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保障农村贫困老人安享晚年。坚持扶上马、送一程,防止返贫与继续攻坚共同发力,对出列村和脱贫户开展巩固成果“回头看”,打好防范返贫制度补丁,坚定脱贫群众致富信心,稳健驶入全面小康快车道。

各位代表!攻坚拔寨责任在肩,全面小康胜利在望,我们必须树牢脱贫攻坚第一导向,坚守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立下愚公志、啃掉硬骨头,决胜脱贫摘帽历史任务,奋力书写新时代灵璧全面小康的壮丽篇章!

四、2018年的重点工作

当前的灵璧,正处于全面小康的攻坚期、加速发展的爬坡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我们必须更加注重民生福祉与统筹兼顾相结合,更加注重科学发展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相结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同时,贯彻新发展理念,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矢志不渝抓工业,着力壮大实体经济。只有锻造工业“脊梁”,才能挺直灵璧“腰杆”,实现灵璧跨越崛起和全面小康。我们必须始终强化工业主导,坚持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创业集中,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完善工业体系,筑稳“四梁八柱”。继续实施工业突破“5222”工程,围绕食品加工、机械电子、轻纺服装、医药健康和环保能源,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0个,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培育规上工业企业15家,确保锦园旅游、儒特研磨、婴儿乐食品、PVC手套、台湾钰统食品等项目竣工投产,73个贫困村扶贫工厂全面投入运营。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医药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30万吨生态新型饲料、海王医药等项目建设,推进德仁堂医药、天润风能、首华信风电等项目尽快落地,确保医药健康产业园进入市级战新基地行列,力争战新产业产值增长12%以上。

加快完善园区平台,做强产业基地。进一步明确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突出主业、主抓工业,优化产业布局、企业布点,以打造省级一流开发区和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盘活存量资源,推进南部园区挖潜提质;深化驻点服务,优化增量供给,促进北部新区扩容提速。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持续深化产城一体配套,开工建设火车站货运连接线,确保北部新区污水处理厂、跨铁路电气管网工程投入使用。大力实施园区倍增行动,依托标准化厂房,积极开展资源招商,年内入驻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积极支持虞姬、冯庙、游集、下楼发展壮大工业园区,支持尹集建设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促进乡镇工业快速发展。

加快完善政策支撑,拓宽“双创”空间。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着力点,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5个,技改投入增长30%以上。坚持“你投资、我服务,你赚钱、我发展”,持续开展涉企单位满意度测评,努力营造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环境。积极支持全民创业,弘扬和崇尚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创建扶贫就业驿站40个,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率达90%以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个转企、小上规、规改股、股上市”等政策扶持力度,力争新增小微企业200户,各类市场主体7500家,培育主板上市在审企业1家。

 

(二)突出特色抓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按照“完善功能、突出特色、塑造精品”的要求,加快城乡建设与旧城改造,打造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生态环境。

以规划为引领,优化城乡战略布局。围绕“改造老城、建设新城、水润灵城”,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深化“多规合一”,提升城市建设品质。高标准规划3平方公里滨河新区,启动滨河绿色走廊建设,逐步完善路网、教育、医疗等功能配套,以汴水人家集中居住区建设为突破口,向西部拓展,开启跨河发展、拥河发展新时代,着力打造汴南港岸新城,实现与政务新区、东城新区、凤山新区互动协调发展。加快乡镇总体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加大空心村治理和拆违控违力度。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创特色小镇,完成虞姬乡陈埝村、冯庙镇大陈村等1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批生态文明、美丽宜居村庄。

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完善城市功能配套。积极推进“双百工程”,形成加快建设、持续投入的良好局面。围绕道路建设,优化城市出行通道,贯通南接国道、北连高速的城市轴线。加快新汴河通航工程,启动钟灵大道西延跨河大桥规划建设。围绕畅通环线目标,开工建设钟灵大道东延等一批连接城乡的枢纽工程。围绕路网先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新县医院、新中医院投入使用,推进虞姬大道两侧建设,熟化土地,盘活东城新区,快速形成城市滚动发展新格局。启动灵璧师范学校搬迁,完成灵璧职高建设并投入使用,打造职教园区,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凤山新区基础配套。

以房地征收为突破,快速提升城市面貌。围绕旧城改造,持续加大土地房屋征收力度,完成棚改项目6个,安置居民6500户以上,征收土地4000亩,征收房屋16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东城丽景花园、金色名郡、钟灵毓秀以及19#地块二期、12#地块C区,盘活水街项目。启动北城安置区、经济开发区北部新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新建安置房150万平方米,实现征收安置同步推进,资金土地良性循环,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

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深化“两治三改”,实施沿街、沿河立面整治,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全面提升文明县城水平。加快城区河体治理,完成环城河、岳罗河、界洪河等河道清淤截污、管网铺设和景观建设;建成汴水文化公园一期,启动凤凰山、小花山城市公园建设。持续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深入推进“五洁行动”,巩固“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成果,提升城乡垃圾一体化市场运作水平,完成乡镇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农村卫生厕所2万户,打造靓丽城乡环境。

(三)深化融合抓三农,着力推动乡村振兴。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核心,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和农商融合,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让现代农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生产向安全、高效、绿色方向转型。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深化农村“三变改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继续抓好“百千万带”工程,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调优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0家。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运营销,加速农产品加工工业化进程,转化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家,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20亿元。

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优势,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调动多元化主体,积极联合现代农业博览园、钟馗文化园、磬云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积极开发生态采摘、体验农业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传承农耕文化,发展创意农业,利用“旅游+”“生态+”,着力打造11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新增星级农家乐6个,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

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积极引入“互联网+农业”等新业态,大力推进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培育壮大牵牛花等本土特色电商平台,加快发展农村电商产业。积极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安检溯源、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发展现代物流和智慧物流,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推动农商深度融合。

稳步提升农业支撑力。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深入实施惠农实事工程,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S224等国省干线改造项目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启动徐明高速朝阳连接线工程前期工作,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实施潼河疏浚、老运料河治理和中小涵闸除险加固等工程,治理农田面积28万亩。继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林网防护、农机综合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四)扩大开放抓三产,着力培育新兴业态。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优化消费供给,激活消费潜力,推动第三产业繁荣发展,辐射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围绕“全域旅游、全景灵璧”,加快完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持续深化旅游招商,推进虞姬文化园二期、钟馗文化园二期等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积极申报灵璧石工艺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着力实施旅游扶贫工程,加强旅游线路策划、旅游产品营销,持续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争创国家4A级景区1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带动贫困群众624户、1841人发展致富,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改革,年内完成汽运北站主体工程,建设公交运行监控指挥中心,逐步实现城乡公交系统化、智能化、绿色化。规划建设物流产业园,推进万汇城欢乐购物公园、中安城市广场、绿兴农贸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加强主体培育,优化商业布局,新建国际汽贸城等一批专业市场,加快聚集人气商机,力争年内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5家、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

创新发展新兴服务业。以全国电商示范县建设为契机,规范电商产业园管理,强力推进颐高电子商务创业小镇项目,支持阿里村淘、村邮乐购等在乡村设立服务中心,实现村级电商全覆盖。着力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扩大达园粮油、良林富硒蛋等优质农产品线上销售。深度开发“两中心一站点”资源优势,完善提升电商产业园公共服务和物流配送功能,促进优质工业品下乡、特色农产品进城,带动农、工、商贸迅猛发展,开发贫困户就业岗位2000个。鼓励发展托幼托管、代收代缴、医养结合等新型服务业态。

(五)驰而不息抓项目,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坚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载体、脱贫的支撑、增长的后劲、工作的抓手,倾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增长动力。

提高站位谋划项目。围绕“对上可申报,对外可招商,对内可实施”的项目工作思路,敏锐捕捉政策信息,精准把握投资导向,围绕产业优势和要素支撑,突出扶贫开发,聚焦补齐短板、提升产业、优化结构、改善民生,谋划项目300个、总投资700亿元以上,熟化项目30个、年度投资100亿元以上,力争一批骨干项目进入省“大新专”项目库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盘子,争取上级资金5亿元左右,优先向贫困村倾斜。

集中力量推进项目。按照“月有开工、季有竣工、年有投产”的要求,积极完善项目推进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监管体系。组建重点工程局,加强项目时序、工程节点、投资强度、服务保障全程管理;整合督查资源,落实“四督四保”机制,完善实时预警机制、责任倒逼机制,强化重点项目效能督查,加快投资实物工作量转化。继续深化“三母式”服务,积极推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快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强力推进扶贫产业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主动出击招引项目。突出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聚焦全要素、全产业链,大力开展补链招商;突出重点领域,压实部门责任,大力开展精准招商;突出平台搭建,探索创新招商外包服务新模式,大力开展中介招商;突出优质服务,用好扶持政策,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引资引智,大力开展以商招商。继续落实“无会周”外出招商制度,强化跟踪服务和协调推进,提高招商项目落户率、资金到位率,确保入库省外资金项目不少于3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0亿元以上,直接利用外资1.1亿美元。

(六)一以贯之抓服务,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向服务要效率,打破利益固化藩篱,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重点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实抓好“三去一降一补”。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深化并联服务,打造便捷高效政务环境。全面落实扶持企业发展措施,严格兑现降税清费政策,多渠道降低企业成本。持续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快商事制度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统筹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强化金融服务。扩大融资规模,优化融资结构,积极对接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金融机构,力争新增贷款30亿元。创新金融产品,强化金融供给,探索运用股权融资、债券融资模式,多元化开发资产证券化产品,打通对接资本市场通道。深化金融改革,防控金融风险,积极推动平台公司实体化、规范化、市场化经营,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大力推进“税融通”业务,稳步扩大“4321”风险分担试点。发展普惠金融,扩大惠农金融服务室村级覆盖面,增加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持续强化扶贫产业金融支撑。

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科创团队创新创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力争研发投入8000万元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技推广,加快推进农乐无人机项目,积极申报植保无人机应用省级试点县。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支持引导第三产业业态创新,培育发展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争创名品名牌,强力推进质量工作,争创省卓越质量奖1个,创建安徽知名品牌2个、市级名牌产品4个。

优化资源配置。坚持把服务作为最重要的资源,秉持“墙内事企业管、墙外事政府办”,增强“软环境”吸引力。加快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坚持依法治信、依法建信、依法用信,积极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严格土地管理,盘活土地存量,扩大土地增量,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收储土地1000亩,完成补充耕地任务3200亩,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0亿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完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推动监管改革,加强标前审计,实行管办分离,进一步提升招标采购服务能力,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平衡。

(七)放眼长远抓生态,着力建设美丽灵璧。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态底线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生态建设。实施好农村环境连片治理项目,落实好农村环境卫生奖补政策,维护好镇村环卫设施,保障正常运行,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抓好退耕还林、绿化造林、水土保持、中小河流与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建设,强化生态综合治理。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地灾工程治理和矿山环境生态修复,争创全省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4个,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庄2个,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强化环境保护。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积极推进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和保护工作。大力推广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加强行业节能和公共机构节能,强化源头控制。持续深化河长制,全面落实林长制,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河流水质监测和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筑牢生态屏障。继续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等工作,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优美。

严格环境执法。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建立行政、司法和区域联动机制,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打出震慑声势,形成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环保问题排查整改,加大督查巡察、明查暗访、飞行检查力度,全面推行“五全”环境监管网格化,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八)持之以恒抓民生,着力创造美好生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惠民生、增福祉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取向,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学前教育三年提升工程,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布局,加快灵璧中学迁建,确保南李小学、东北小学和新县幼儿园投入使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积极开展基层医疗大提升行动,创建儿童医院,做强中医门诊,再启动2所乡镇卫生院和20个非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持续改善医疗资源条件。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改善计生服务管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大力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传染病防控,积极申创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坚持“二为”“双百”“两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加快推进档案馆、广电中心建设,精心组织地方志编纂,打造文艺精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讲好灵璧故事,丰富群众精神食粮。

织密社保网络体系。继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健全完善全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援助,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00人,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4万人。规范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供养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安全观,积极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全方位打好风险防范攻坚战。持续推进平安灵璧建设,加快实施“天网工程”,坚持群防群治,深化“雪亮工程”,构建现代化、立体化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坚持诉访分离、分类交办,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着力减少信访存量、控制增量。积极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持续开展“铸安行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四个最严”完善治理体系,让人民吃得放心。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启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积极做好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加快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继续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县。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扎实做好民族宗教、港澳台侨、外事、人防、地震、红十字等工作。

继续办好十件实事。1.建设博乐家园菜市场;2.改造凌山路,治理团结沟;3.建设城北小学;4.建设城西地表水厂;5.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交付安置房3000套;6.完善城区公交系统,同时向乡镇延伸;7.建设火车站货运连接线;8.完成建设南路新汴河南段工程;9.建设凤凰山城市公园;10.实现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

五、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为政之要,重在力行,贵在担当。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站稳政治立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灵璧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注重从政治上观大局、看问题,善于从政治上推动工作、谋划事业,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脱贫攻坚、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进一步认清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业务必须服从政治,坚决保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是行必有法重规矩。坚持言必有主、行必有法,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严格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依法行使职权,严格按照制度原则办事,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进一步完善“三张清单”,不断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适应大数据特征,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打造“阳光政府”。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主动接受县监察委监督和社会监督、媒体监督,持续加强审计监督,让政府系统所有工作人员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工作生活。

三是敢于担当作表率。政府班子成员和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强化担当精神,带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努力当好人民“勤务员”。带头坚持勤勉为政、实干兴政,全面推行政府工作项目化,重大事项、重要工作、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对表交账,以过程控制、效能督查持续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带头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自律准则,严格履行“一岗双责”,身体力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纠正“四风”,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打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让我们在中共灵璧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全县人民,用激情和担当、智慧与坚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谱写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四个灵璧”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