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县人民政府官网_2018年含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1-09-30 00:00:00 工作总结

――2017年12月23日在含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含山县人民政府县长田昕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即将过去的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团结拼搏,克难攻坚,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了本届政府良好开局。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省级文明县、生态县、园林县城、森林城市等称号。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1亿元,增长10.5%;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8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251亿元,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5亿元,增长12.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871元、17167元,分别增长9.5%、10%;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2.5:52.7:34.8。

一年来,我们着力厚植发展新动能,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紧抓制造强省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制造业升级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分别增长13%、15%。创新引领成效显现。高端装备制造(制冷装备)、节能环保、轨道交通装备、绿装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增长20%。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7家,培育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获批高新技术产品18个,申请发明专利819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5%。同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完成技改投资42.8亿元,兼并重组企业6家。项目建设质效提高。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出台《优化工业项目行政审批试行办法》,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华谊轻工名品产业园、方信立华低温SCR催化剂等20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投产。慕曼德绿装产业基地、普瑞普勒工业制冷装备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组织开展“精准招商深化年”活动,新签约、新开工、竣工项目分别为79个、48个、30个,仁盛环保科技产业园、乐普达电机产业园等18个5亿元以上项目成功落户,新引进项目产业契合度达77%。要素保障实效增强。调整完善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范围,提升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年供应建设用地1908亩,完成征迁10.1万平方米,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要。深化“4321”政银担合作模式,在保企业达536家,继续保持全省县(区)级担保行业领先水平。全年信贷总量突破120亿元,同比增长21%,马鞍山农商行含山支行、惠民村镇银行仙踪支行挂牌营业。兑现产业扶持资金5600万元,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含山工业园区扩区申请获省政府批准,顺利通过国务院省级工业园区复核。

一年来,我们准确把握扶贫新要求,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以扶贫开发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八大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压实扶贫工作责任。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逐级立下军令状,构建“县统筹、镇主抓、村落实”工作格局,推动脱贫攻坚重心下移、力量下放、资源下沉。选派297名干部驻村、抽调2638名干部包户,上线运行脱贫攻坚APP,落实扶贫干部“五个责任清单”,加强扶贫全过程管理。常态化开展“一精准四规范严进退”活动,全面提升贫困识别精准度、信息数据准确性、动态调整规范化水平。激发扶贫内生动力。立足全县绿色生态优势、农业产业基础、旅游文化资源,大力推进“绿游游”乡村旅游扶贫主导产业,实施“万亩花果园、千户农家乐、百户民宿房”工程,完成7个国家级旅游扶贫重点村“八个一”项目建设,铜闸镇太湖村通过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验收。同步发展特色种养、光伏发电等多种产业,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2亿元,推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实现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铜闸镇吕修龙、陶厂镇正前水稻家庭农场等脱贫典型人物事迹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释放扶贫政策效应。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1亿元,确保健康、教育、就业等扶贫政策到村到户到人。落实“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一扩展”综合医保政策,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达85.78%。推行贫困家庭学生“成长导师制”,发放贫困家庭学生国家补助135万元、地方补助374万元。率先在全省推行“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就业脱贫”模式,发放扶贫创业担保贷款3370万元,培训贫困劳动人口200余人。推进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修建贫困村道路13.2公里,创新实施2874户贫困户“四改一亮”户容户貌提升工程,完成1225户危房改造,改善人居环境。强化扶贫监督执纪。聚焦35项扶贫重点内容,紧盯脱贫攻坚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扶贫领域精准监督“四看四查”专项行动,为精准脱贫提供纪律保障,在全省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省纪委充分肯定。

一年来,我们大力培育服务新业态,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注重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启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与安徽广电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发建设昭关褒禅山旅游片区。加快太湖山国家4A级景区创建,建成并对外开放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研学游基地、千金湖游步道景点,基本建成运漕文化创意园。持续办好“采茶节、褒禅山户外旅游节、老鹅汤美食节”等节庆活动,实现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18.5%、19.5%。电子商务产业持续发展。融入“电商安徽”建设,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村(社区)电商网点106个,培训电商从业人员3000余人次,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交易额突破2.6亿元。实施“电商扶贫”行动,淘宝网含山特产馆设立电商扶贫农副产品收购中心,桥联村菱角、双井村花生酥等农特产品进入互联网交易平台,农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5400万元。商贸流通产业稳步发展。完成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扎实推进“新网工程”,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家。鸿泰现代物流园主体建成,“四通一达”等10家物流企业签约入驻,华联超市等2家企业成功申报市级物流标准化试点项目。此外,新增外贸备案企业8家,培育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000万美元。

一年来,我们深入践行绿色新理念,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意识,紧盯环境保护突出问题、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不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标本兼治改善生态环境。成立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责任体系。按照“立行立改、边督边改”要求,认真做好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以及中办《专题回访调研报告》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围绕“水、土、气”等重点领域,出台《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河长制工作方案》、《非煤矿山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制度,完善长效监管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制,启动得胜河含城段水环境综合整治,清淤整治河沟200余条,清理整顿无证码头9个,实现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划定畜禽养殖“可养区、限养区、禁养区”,完成禁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关闭搬迁。停产整顿非煤矿山7座,生态修复矿山48万平方米。淘汰全部10蒸吨及以下工业燃煤锅炉。创建省级生态村4个、森林村庄3个,新增造林5500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26.4%。对标达标整治全域环境。按照“全区域覆盖、全方位治理、全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开展“两清两化”全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投入2600余万元,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全域市场化运作。成立县城市管理委员会,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组建城市管理数字指挥中心。林头、运漕、铜闸、陶厂4个镇美丽集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建成9个省级中心村和14个市级中心村。运漕镇荣获全国文明村镇,林头镇大彭村荣获全市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一等奖。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一轮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45项含城重点工程建设,县中医院、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成,新自来水厂进入调试阶段,建设环城东路、太湖山中路等17条道路,新增及改造提升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加快裕溪河、清溪河防洪治理,荣获省“江淮杯”三等奖。实施121公里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纳入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S367含山段改建工程稳步推进,商合杭高铁、郑蒲港铁路等地方工作有序开展。

一年来,我们积极呼应群众新期盼,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着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深化民生保障。配套投入资金2.3亿元,实施省33项民生工程。新增城镇就业476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征缴发放,评定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新增二星级敬老院5个。提标发放低保、五保补助资金7506万元。改造棚户区3098户、老旧小区3个。深入推进健康含山建设,加快县域医共体试点改革,组建2家县域医共体,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行特殊群体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优惠政策,含城公共自行车系统投入运营。优化公共服务。维修改造26所学校校舍,县职教中心升级为全县首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复查验收,荣获省对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全面落实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建成新图书馆,林头、运漕、铜闸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县广播电视台荣获全省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启动县数字档案馆建设。成功举办全县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健康安徽2017环江淮万人骑行大赛、“安徽含山”杯中国桌式足球大师赛、国际篮球对抗赛等重要体育赛事,荣获全省创建体育强县示范县称号。强化社会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含山”建设,圆满完成十九大安保任务。实施公安工作三年发展规划,最小作战单元战训一体化工作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建成县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仙踪镇五里村被评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成立全省首个“爱心拥军爱民促进会”,在全市首批试点建设2个“优抚之家”。此外,全面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群团组织改革,防震减灾、应急管理、红十字会、库区移民、民族、宗教、气象、人防、物价、消防、文联、残联、地方志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发展。

一年来,我们立足职能转变新形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强化改革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坚持高效理政。稳步实施新一轮县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盘活利用国有闲置资产,稳妥推进驻含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简流程、优服务”专项行动,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规范审批服务事项174项。全面实行“多证合一”,“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抽查基本全覆盖。实现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新增中小企业642家、个体工商户2073户。完善县镇两级公共服务清单、县级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涉企涉民事项网上申报、审批。推进村民“大管家”平台建设,建成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调度中心,构建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坚持依法行政。出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严格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建立项目投资规模和融资偿债能力相协调的决策机制,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67件、政协委员提案129件。办理“12345”市长公开电话1884条、市长信箱87件、县长信箱784件。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公开政务信息24372条。坚持廉洁从政。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教育、“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专题警示教育活动。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持续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三公”经费下降10%。加大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开展环境保护专项纪律督查行动;推进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审计全覆盖。规范政府集中采购和工程招投标行为,资金节约率达18.4%。

各位代表,奋斗凝聚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同心同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市驻含单位和解放军、武警官兵,向在我县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整体实力还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不大,支撑经济发展的牵动性项目不多,以人才、科技为核心要素的创新资源不足,对外开放工作有待加强,转型升级、加快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还不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仍有欠账,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民生保障与群众期待相比还有差距。改革纵深推进力度还不大。园区发展、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需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活力仍需不断激发,少数干部的担当精神、执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常态要求,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2018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意识,紧紧围绕“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核心,坚定不移做强实体经济、聚力创新发展、优化生态环境、深化改革开放、改善民计民生,更好促进全县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含山新篇章!

2018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内。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不断增强经济竞争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方向,立足产业结构调整重心,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努力提升县域综合实力。

突出战新产业支柱作用。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2%。延伸高端装备制造(制冷配件)产业链条。推动海立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浙江铁流汽车离合器配件等项目建成投产,中捷精密配件产业基地、乐普达电机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跟踪大元新能源汽车配件、三普冷凝器等在谈项目,促进产业规模集聚。加快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壮大。坚持培育与招引共进,强化恒达铁路器材、中电建轨道交通线路器材等项目带动,力促中铁物资高铁专用轨枕等项目落地,扩大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丰富绿装新材料产业层次。谋划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优质项目,紧盯浙江龙越管业、佛山庆达绿装等项目,引导慕曼德、嘉禾整木等企业向中高端、品牌化发展。提升节能环保产业档次。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同兴环保、天顺环保等骨干型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抢占市场竞争主动权。加快仁盛环保科技产业园建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速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强化“互联网+实体”思维,依托县“双创”中心,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加大知名电商平台引进力度,引导传统零售业“触电”升级,新增电商经营主体10家,力争电商交易额突破3亿元。

突出文旅产业支撑作用。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文化旅游名县,实现全年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20%、21%。强化全景打造。持续推进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建成防洪工程三期,启动凌家滩博物馆、核心区环境治理等项目,叫响凌家滩研学游基地品牌。对接安徽广电传媒集团,力争昭关褒禅山旅游片区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陶厂松崴彩枫林生态产业园建设,打造大渔滩湿地公园林水互融景观。强化全域创建。完成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线环境改造,推进民宿等项目建设,创成4A级景区;发挥县文旅投支持作用,加快运漕古镇薛瑞丰砻坊、天主教堂等片区修复利用,推动杨柳圩乡村百里画廊提档升级,创成省级优秀旅游乡镇。巩固乡村旅游“八个一”工程建设成果,六衖石头部落创建3A级景区,司徒等3个村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强化全面营销。依托凌家滩历史文化元素与华谊皂品、青花瓷器等产品,设计开发具有含山标志性文创特色的系列旅游商品,鼓励“食宝含山”产品扩容,提升地产品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加强与“携程”等著名旅游营销品牌对接,建设含山智慧旅游营销平台。推动“采茶节、褒禅山户外旅游节、老鹅汤美食节”三大节庆活动向市场化转变,力争跻身全省“百节”营销工程。

突出现代农业支持作用。强化融合发展。完善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促进“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全链条”式发展。实施绿色增效示范行动,新增10个县级粮油标准示范园,建设10万亩“含山大米”生产基地,打造1万亩省级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5000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片。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机械化、信息化,主攻水稻育插秧、油菜机播等环节技术,力争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以上;发挥县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作用,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100家,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个,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注重质量兴农。按照“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有品牌”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共享共建,持续发挥“食宝含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效应。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成果,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激发改革活力。围绕“抓股改、促三变”,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仙踪镇五里等试点村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陶厂镇西塔等试点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逐步在全县推广。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启动“劝耕贷”工作,强化政策性保险支持力度。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建立县级数据库信息应用平台,逐步形成“以图管地”和承包合同网签管理体系。

(二)聚焦创新驱动,不断增强科技支撑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将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中资源向园区、企业、人才倾斜,努力激发全方位、各领域创新活力。

加快创新型园区建设。以深化改革促创新。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要求,探索“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完善“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开发模式。优化托管机制,让园区腾出更多精力抓好“招商引资、服务企业、项目建设”三大主业。本着“能放尽放、权责一致”原则,赋予园区相应管理权限,做到“园区的事在园区办”。以合作共建促创新。按照“产城联动、双向推进”的思路,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与华夏幸福合作建设产业新城,加快促进含山经济开发区、褒禅山经济园区、清溪工业园区“承东接西”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含山工业园区向北拓展发展空间,形成新的工业投资“熟地”。完善“县园共建”机制,力争全年投入园区基础配套建设资金2.4亿元,建设4.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6000平方米职工公寓,新建2座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110千伏变电所、13公里道路,新增雨污水管网15公里。以优化机制促创新。配齐配强园区干部队伍,鼓励园区实行竞争上岗、以岗定薪、绩效考核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引进专业岗位急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充分激发园区干事创业活力。对照省、市开发区综合考评内容,突出经济增长、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三大考核体系权重,让考核“指挥棒”精准有力,在省、市考核中争先进位。

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增强技术转化效应。发挥铸造、环保产业联盟技术资源优势,推动伟创聚合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等一批高科技产品研发应用,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获批高新技术产品15个、授权发明专利23个,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增强平台合作效应。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长期稳定战略合作,力促威达环保中科院博士后工作站落户含山工业园,建设先进能源技术课题中试基地;深化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筹建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中心,提升产业创新层次。力争组建研发平台2个以上,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8家、“专精特新”企业5家。增强政策激励效应。健全向研发倾斜的激励机制,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营造浓厚创新氛围。鼓励企业发扬“工匠精神”,加强质量和品牌工作,新增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2个。增强要素支持效应。结合“四送一服”活动开展,推动金融、资本要素向科技领域配置,支持银行、担保公司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融资服务,力争同兴环保首发上市成功、威达环保IPO全面推进。

 

加快创新型人才集聚。牢固树立“人才是推动创新第一资源”理念,通过外引内培双向用力,集聚人才、用好人才。大力培育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设立县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健全完善住房、医疗、教育等人才引进政策。搭建“科技+基金+人才+项目”合作平台,围绕“4+1”主导产业发展以及创新创业需求,支持企业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三年培育百名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计划,搭建“对内培训、对外学习”两个平台,致力培养一批思想解放、视野开阔、敢于创业的优秀企业家队伍。鼓励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积极引进一批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企业管理档次。积极开展技能人才精准培训。支持县电子工程学校、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与“百校千企”等知名技工培养平台加强合作,实施企业进学校、学校进企业“双进订单式”活动,全年培养各类技师、高级工300人,培训企业职工2000人。同时,广泛开展“工人先锋号、金点子、职业技能大赛”等群众性技术创新、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活动,激发职工创造活力。

(三)聚焦绿色导向,不断增强环境软实力

绿色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厚植生态优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惠共赢。

实施生态管控行动。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持续加强生态环境管理。优化生态保护网格化机制,完善县镇村三级“河长”、“林长”管理体制,不断提升环保监管执法实效。启动县级生态红线划定,科学设定森林、矿山等自然资源消耗上限,严守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落实耕地保护离任审计制度,健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激励机制,强化供后监管和违法用地查处,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通过税收、土地、环保、安全等杠杆调节,倒逼“低小散”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改造升级。

实施生态建设行动。加快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深入实施增绿工程,建设S226两侧绿色长廊,完成森林抚育4.6万亩,新增人工造林2900亩,创建森林村庄2个。深化非煤矿山整治成效,严厉打击滥挖盗采行为,严格落实矿山生态修复和水土保持措施,治理2个关闭矿山地质环境,生态修复30万平方米。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95万亩。系统推进农村综合环境整治,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常态长效保洁机制,推动6个镇污水处理厂、20个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完成年度改厕任务。

实施生态治理行动。继续做好中央、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及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五个一”专项行动。严控大气污染。督促企业强化日常环境管理,实现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持续抓好餐饮油烟、露天烧烤专项整治,推动建筑、道路、矿山等领域扬尘治理,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严治水体污染。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东山水库含城备用水源地建设,强化黑臭水体治理。推动限养区、可养区畜禽养殖企业生态化治理、标准化改造,确保畜禽污染物达标排放。严防土壤污染。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划定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规范工业、医疗等领域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处置。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广绿肥种植、绿色防控等技术,健全废弃农膜回收贮运和综合利用网络。

(四)聚焦项目建设,不断增强投资拉动力

项目是加快发展的关键要素,必须发挥有效投资作用,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为促进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狠抓招商引资第一要事。通过“三看三比”营造招商氛围。围绕“看投资比引进体量、看技术比科技份量、看贡献比产出质量”主题,开展“三看三比”招商竞赛活动,实行“月通报、月盘点,季观摩、季考核”,拧紧招商引资责任链条。围绕“招强引缺、招主引新”方向,完善“两库一图一案”,选优配强一批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招商队伍,解决“招什么、怎么招、在哪招”的问题,着力提高招商实效。全年力争华谊动力锂电池、弗络肯机械装备等40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户,斌盛数控机床设备、新万方圆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开工建设,慕曼德绿装产业基地、三花智能空调管路件等项目投产达效。通过“三盯三引”提高招商精准。盯重点区域引转移项目,深耕细作京津冀、苏浙沪、深粤闽等地区,做好产业转移承接,丰富产业业态,力争上海马丁精密传动件、中山朗宇无人机等项目落户。盯主导产业引关联项目,强化协会、商会招商,延伸“4+1”主导产业链条,力促净万嘉空气净化设备生产基地、珠海拾比佰彩晶面板等项目签约。盯知名企业引重大项目,对接“中字头”、“国字号”、行业领军企业,跟踪北京通号轨道交通通讯器材生产基地、深圳创维智能安防产业基地、上海浩泽集团健康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狠抓项目见效第一关键。按照“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推行重大项目“四个一”工作机制,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聚焦重点谋项目。抢抓“三重一创”、特色小镇等系列政策机遇,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支撑能力强的重大项目、优质项目。完善机制建项目。遵循“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工作考核化”和“四督四保”要求,健全县领导联系、分级分类调度、定期考核评比等机制,推动在建项目按时完工、达产见效。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效率。研究政策争项目。密切关注中央、省预算内资金投资方向,重点围绕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农田水利、民生改善等方面,做实项目前期,完善支撑要件,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申报争取一批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扶持标准的项目。

狠抓环境优化第一保障。优化政务服务。按照“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要求,推进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建设,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再造更加精简、更为顺畅的政务服务流程。健全“3+2”清单制度体系,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清理部门职责交叉和分散事项。总结工业项目行政审批试行经验,完善提前介入、模拟审批、全程代理流程。优化土地供给。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对接机制,积极争取省级预留建设用地“点供”指标,提高供地计划与项目建设匹配度,完成补充耕地2000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600亩、征迁10万平方米,盘活利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500亩,力争全年供应土地3000亩以上,供地率达78%以上。优化资金支持。加强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加快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实体化运作产业基金,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向实体经济;完善贷款投向激励机制,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20亿元以上。推广运用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

(五)聚焦城乡统筹,不断增强城镇承载力

城乡是协调发展的首要区域,必须按照“一尊重五统筹”要求,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实行集约型、精致型发展,着力提升宜居宜业美丽含山建设水平。

注重高标准规划。推进城乡规划改革试点工作,按照“多规合一、一图管控”原则,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完成县域空间规划编制及信息平台建设。启动宜居县城建设试点,完成老城区城市设计,编制公共服务设施、综合交通、特色风貌等专项规划;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高水平规划建设得胜河含城段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编制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支持林头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加快与含山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步伐,创建国家绿色铸造特色小镇;充分挖掘运漕镇漕运文化,加大古建筑等人文景观保护开发利用力度,争创省级漕运特色小镇。完成铜闸镇太湖八姓村、清溪镇白马东赵村等15个中心村规划编制。

注重高质量建设。提升含城品质。升级城市路网,新建、续建8条道路,逐步构建通畅有序的城区路网。升级城市绿化,实施环城路、太湖山中路等11个绿化项目,改造2个街头游园,新增绿化面积8万平方米,启动全国园林县城创建。升级城市功能,推进全民健身中心、环峰第五小学、规划展示馆等项目建设,县中医院、图书馆投入使用。建设美丽镇村。立足集镇区位环境、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特色,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短板,有机衔接美丽乡村,促进城乡一体发展。积极推进仙踪、清溪、昭关3个美丽集镇建设。完成13个省级中心村、11个市级中心村建设。改造G346清溪段、S367含山段等主干道,建设商合杭高铁含山南站、含山中心客运站等交通设施,修建县乡公路100公里。实施44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完成堤防加固30公里、除险加固小水库4座。启动110千伏月湾变、华阳变扩建,持续推进农网改造工程。

注重高效率管理。深化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管理职责,实施住建领域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使,启动环保、交通等部分行政处罚权划转,建成运行数字城管平台,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规范经营行为。加快含城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提升消防、排水等配套设施,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坚持疏堵结合、分类管理,引导环峰小学、阳光世纪城等周边流动摊点归类归群、定时定点出摊,严管占道经营、马路市场等行为。规范交通秩序。加快122指挥中心建设,加大交通管控设备投入,引导车辆各行其道。结合老城区棚户区改造,因地制宜增加停车场数量,新增停车泊位200个以上,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开展交通文明劝导、“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等志愿活动,增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规范空中管线。按照“新建道路全部入地、现有道路分步实施”的思路,实施太湖山中路、梅苑路、环城南路强弱电管线,以及华阳西路、环城东路弱电管线入地工程。

(六)聚焦发展为民,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力

民生是共享发展的核心基石,必须密切关注解决广大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全县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升脱贫成效。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的新部署新要求,始终将脱贫攻坚摆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位置,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强化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查准核实扶贫对象,确保贫困户动态调整进出严肃、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按照“四不一稳”要求,继续落实健康、教育、就业、社保、小额信贷、危房改造和“四改一亮”等扶贫政策,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聚焦贫困户、贫困村稳步增收目标,注重扶贫与扶志、扶业、扶技、扶智相结合,因村因户因人发展“绿游游”乡村旅游、特色种养、光伏发电、农村电商等产业,完善贫困村、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编制2018-2020年“双基”建设发展规划、项目清单,推进村级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监管,落实绩效评价制度,规范项目实施过程和验收流程,保障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拓展延伸“四看四查”执纪监督范围,强化跟踪考核,严格召回问责,积极构建“源头治理、过程监管、失职追究”责任制度。

多办民生实事。继续实施省定33项民生工程。扎实推动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创业等“八大”创业工程,新增就业3500人,创建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2个。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推进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基本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医疗人才“周转池”,加大信息化体系建设,积极推广远程诊疗,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2个镇级、2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开展周末大舞台、送文艺下基层等文化活动。支持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实施敬老院服务能力质量提升工程,新增社会化养老床位100张、二星级敬老院5个。完成老旧小区、城镇棚户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整合提升农村自来水厂。

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启动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创建,改造16所学校校舍,全面完成“改薄”任务,加快建设铜闸学校。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含城第四幼儿园建成投入使用,争创市级一类幼儿园3家。积极推广“互联网+教学”,促进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创成国家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优化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推进“一次登记、全程服务”制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全省体育强县创建步伐,办好县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和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赛事。深化殡葬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进一步做好人民防空、民族宗教等工作,扎实开展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支持工商联、工青妇、文联、科协、残联等人民团体工作,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维护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专业化水平。加快司法所标准化建设,建成省级示范所3家。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开展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争创信访工作全国“三无”县。强化债务管控、监测,健全债务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监管体系,持续开展“铸安”行动,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稳步推进盐业体制改革,规范食盐市场经营秩序。严格执行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农村区域食品安全“四打击四规范”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水平,切实保障群众食品安全。

三、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加快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含山,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遵循,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着力增强“八大”本领,更好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努力构建符合法治精神、充满生机活力、更加廉洁高效的政务生态系统。

坚决做到讲政治重看齐。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政府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准确领会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坚持以学促干,知行合一,更好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促进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效举措。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引领政府系统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坚决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四个意识”,落实“五个必须”,防止“七个有之”,做到“五个纯粹”,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决做到讲法治重规范。全力维护县委核心领导地位,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司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优化政府决策程序,促进政府各项工作始终运行于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依法执行县人大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强化政务公开,让公共政务、行政执法和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依法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监管。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推进“法律六进”系列活动。

坚决做到讲执行重落实。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向先进学习、向标兵看齐,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发展、求实效上,全力解决制约经济转型、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瓶颈难题,以“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加强脱贫攻坚、生态保护、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调度督查,坚决整肃庸懒散慢、推诿扯皮、拖延应付等行为,坚决问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

坚决做到讲廉政重纪律。深入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带动、防微杜渐,从严从紧落实作风建设各项规定,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财政资金支出、政府性投资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等重点领域的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坚决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注重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和“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时不我待,实现蓝图重任在肩,唯有实干才能成就梦想、铸就辉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为含山加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