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十九精神心得体会|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这一战略判断,正确分析江苏教育装备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对于做好新时代的教育装备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教育装备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装备均衡度不够高和学校教育装备结构不够科学,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教育装备达标水平不够高和学校特色化教育装备不够明显。依据全省教育装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装备标准为引领,提升教育装备均衡发展水平。

教育装备既是教育均衡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教育均衡的重要手段。坚持按标准配备装备是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配备差距,提升教育装备均衡发展水平的一项硬任务。现行的《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是过去十年全省各地各校装备配备的主要依据,对于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装备配备水平、大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认识到现行装备标准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一般情况下,一个标准适应一个发展阶段,一个阶段以后,标准出现滞后性是难免的。在全省中小学按现行装备标准基本达标以后,如何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一个新的符合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要求的新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新版标准应是原版标准的升级版。新版标准应体现基础性、创新性、开放性、导向性。新版标准的制定,需要突出四点:一是突出基本装备配备的更新换代,如教室灯光应逐步更新为无频闪、蓝光和眩光的LED健康照明灯,学生课桌椅应逐步更新为高度可升降的课桌椅等。二是突出装备的基本功能要求,如对学校功能教室、专用教室的配置要求应逐步转化为满足教学需要的功能要求。三是突出新技术支撑的特色化装备,如以信息技术为主的装备新产品正快速地进入学校和课堂。四是突出装备配备的延伸性要求,如指导配备符合多样化、个性化教育教学需要的因地、因校制宜的装备等。

二、坚持以按需配备为原则,拓展教育装备多样发展空间

“在标准化的基础上,鼓励学校充分发挥装备作为课程资源的作用,实行特色化发展,实现标准化与特色化的有机统一”,是新时代教育装备工作的新要求。教育装备作为课程资源的核心就是要强化育人功能,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的新型教育环境。适合的教育,要求装备工作从对“物”的关注,聚焦到对人的培养。装备工作聚焦到对人的培养,是引领装备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新时代我省教育装备工作的新特征。在学校装备基本达标以后,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配备特色化装备,是充分发挥装备作用,提高装备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特色化装备配备是没有标准的,各地各校百花齐放,如何引导和规范装备配备是装备工作一个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特色化装备配备应强调实用性、适用性,同时应在装备行业专家的指导下让装备的选择权交给装备使用者,使学校教育装备更具特色多样,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提供支持和保障。

三、坚持以装备质量为重点,营造教育装备良好采购环境

教育装备是教书育人的重要保障和物质基础,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关键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主要依托和重要载体。教育装备质量是提升教育装备平衡、充分发展水平的重要前提,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师生生命安全是教育装备工作的底线。当前,教育装备产品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类型名目繁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导致进入学校的教育装备产品质量下降。“毒跑道”“毒校服”“毒文具”等成为校园里的“定时炸弹”,严重影响教育的形象。当前,教育装备工作者要切实提高质量意识,树立“提高装备质量就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装备工作理念。建立规范的有学校教师、技术专家参与的教育装备工作团队,加强装备需求调研和装备配备论证,制定切实可行的装备规划和装备采购计划,增强装备的有效性,避免装备采购的盲目性。统筹实施计划预算、合同履约、质量管理、风险防控、资产监管与运维服务等,建立规范有序有效的装备采购工作格局。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历史性成就,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和人民的共同心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使命感,努力学习新思想,不断拓展新思路,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为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要强化理论学习,切实加强政治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做到思想统一,首先是对党章认识的高度统一;要做到行动一致,首先是在执行党章上的高度一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开展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必须坚持把党章学习教育作为机关党建工作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时刻同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坚持从严治党,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必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要按照党要管党要求,认真执行中央省委和厅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部署,以推进教育系统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契机,结合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切实抓好厅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各基层支部党建主体责任的落实,引导各处室(单位)负责人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督查工作,对没有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基层党组织,要进行问责。

三要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各基层党支部要按照党章要求,进一步突出政治功能,切实担负好直接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厅机关党委将按照中央省委和厅党组的部署,将新党章学习纳入“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和将要开展的领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中,充分发挥党章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规范作用。要加强对各基层支部活动场所、班子建设、组织生活、党员管理、党员发展和台账资料等方面的规范化检查考核,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基础。

四要严格纪律要求,不断改进机关作风。要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要求,切实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建设,以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为重点,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建设。要结合全省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和省级机关作风评议,不断深化“找补改提”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在服务基层、服务师生的过程中,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真正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行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初步学习十九大精神,感到这是一次把舵定向、为未来中国划定航程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继往开来的大会,突出感受有以下几点:鲜明突出的大会主题。大会号召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奋斗;科学精辟的重大判断。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承前启后的重要思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催人奋进的战略目标。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如磐石的治党决心。大会号召全党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深刻领会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教育的新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十九大对教育工作明确了新定位、新要求,提出“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后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化解教育资源供给的单一粗放与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多样化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用结合,推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新时代要有新思路、新气象,要求我们必须提高站位,以十九大精神统领工作全局,转化为谋划工作的科学思路、促进落实的科学方法、服务师生的自觉行动。就分管工作而言,要强化师德教育,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推动各地各校建立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贯彻落实全国教师教育振兴工作会议精神,制定实施教师教育创新计划,进一步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教育结构,提升师范生培养层次;抓好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常态化保障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点带面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升。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保障。推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及配套政策,落实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确保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到位,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创新教育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的财力保障。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我党伟大事业的蓝图,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奋斗前进的号角,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前进的行动指南。此刻,作为一名民政人,我们要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谋求改革发展新策略,以新发展理念创造新发展业绩,承担起一个民政人的历史使命,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要学懂弄通做实,学习领会十九大报告内化为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阐明了一系列富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新思想、新阐述、新观点,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与理论支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认认真真、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修正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学原文、读原著,要结合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紧密结合江苏民政“十三五”发展规划来谋划工作,深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好笔记,写好心得,真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提升对民政事业的忠诚度和热忱度。要苦干实干巧干,努力践行十九大精神外化为坚实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八个字为统领,从十个方面对十八大以来所作出的成效进行了深刻阐述。十九大报告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八个基本原则。其中第二个是,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守底线,要守住民生底线,坚持社会政策兜底,通过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使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群体都能享受发展成果,这样才能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突出重点,主要是应对突发事件、精准扶贫、环境治理。完善制度,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治理制度等。引导预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阶段性特征以及我国国力、各级政府财政能力,逐步解决民生问题。增进福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责任,更是每一个民政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每一个民政人尽其所能地努力奋斗,作出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要抓住这个伟大的契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拿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干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练出“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须在我”的境界,埋头苦干,不怕吃苦,不怕吃亏,凝心聚力,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这个新时代的新发展业绩!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12月4日,省民政干部学校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在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的阐述中指出,我国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五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文化建设、强军兴军、全方位外交布局和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其中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体现了对民生福祉的高度关注上。侯学元厅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情怀》中谈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十分具体实在的概念,涉及到民政工作的是困难群众的脱贫,这是民生底线的保障,其为民之心、爱民之情,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领袖精神的最好阐释。

学到这里,方文斌校长从自身出发,结合工作实际,谈到对这五年来国家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的深刻感悟,并鼓励大家踊跃发言,我们畅所欲言,从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中深切感受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因此作为党员,我们心中为身为党员而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特别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这就引入了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学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全党同志在新时代更好肩负历史使命进行了思想动员、指明了奋斗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执政党,更是一个使命党。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的特点更加明显,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完成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历史使命,必须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既要敢“破”又要善“立”。“破”是指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而“立”则表现为从严治党的制度化。从严治党不仅是我们党至今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大法宝,也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因此,作为党员,我们必须要牢记使命,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修炼,自觉学习各项党的章程和党的纪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在干校的各项工作中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自己的工作中干出业绩,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十九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十九大报告全文,在字里行间真切地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深切情怀,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深刻阐述和美好规划,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报告总结和阐述了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反映了过去五年我们党砥砺奋进的伟大实践;精辟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14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准确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系统提出了“五大建设”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图。使我深深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当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领航灯塔,是深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领袖、核心。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和思想武器,更为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需要自觉地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等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要把十九大报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体来讲,当前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坚定维护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阶段,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驾驭全局、敢于担当的雄才伟略。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经过历史证明、实践检验的,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的,更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反映了全党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我们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听党的话、跟党走。二是认真抓好学习。十九大报告已经绘就了中国到本世纪中叶发展的宏伟蓝图,明晰了各行各业、各领域、各条战线的未来任务和发展目标。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当务之急就是要原汁原味、逐字逐句的学习十九大报告,真正搞清楚、弄明白报告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十九大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看齐,自觉用十九大报告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积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全面贯彻落实。作为一名工作人员,我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 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要在“全、深、实”上下功夫,带着信念学、感情学、问题学,积极主动参加本单位和上级领导机关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真正掌握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要坚持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切实把学习成效落实到政治觉悟和思想境界的提升上,落实到民政档案工作的行动上。要着眼于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不断增强自身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更好地为人们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