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大会时间】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1

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上,习总书记说:“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崇尚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变革;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科技产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艰苦努力。

当今社会未免有些浮躁的氛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脚踏实地地工作,梦想着一夜暴富,梦想着成为明星网红。若想打造一个科技强国,就必须破除这种浮躁氛围,创造一个能让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地做科研工作的良好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有足够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只有让科技工作变得富有吸引力、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职业,才有望打造一个科技强国。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院院士大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2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对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和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必将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有力推动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强创新驱动系统能力整合,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改革的深化,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些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实现科技事业的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正得益于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的强劲创新活力。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当前,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还面临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其中,有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存在“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的现象,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有相关领域改革进展滞后于总体进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科研院所改革、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的建立健全、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同时,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解决这些问题,尤须科技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优化和强化技术创新体系顶层设计,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激情和活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要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只要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创新活力必将充分激发,发展潜能必将充分释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决破除阻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我们就一定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3

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人民发出“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听了习近平的这些话语振聋发聩,催人奋进。大家纷纷表示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要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那么如何做好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呢?笔者认为:

一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创新的征程险阻且漫长,坎坷与风险总是相伴相随。“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创新面临的巨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作出这样的论断。的确,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本身的复杂性以及科学家自身的局限性,科技创新的路上难免面临未知的风险,探索的路上也绝不可能一帆风顺。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经历了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者”。“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最终换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对于创新的这种艰巨性,党和国家领导人感同身受,并提出了殷切期望:“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

二要有“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的环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习总书记指出。当代世界,是彼此开放、相互交流、趋向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创新,不仅将失去“新”与“旧”的参照及其标准,也将失去创新的动力与目标。中国离不开世界――这是开放不可变的基础;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是开放必将有利于中国的基础。引进国外前沿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学习、分析、借鉴、创造,大胆进行再创新。

三要有“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我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成功造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经历40年的研究终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她的名字,近两年才为人熟知。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从壮年走到暮年,20多年的默默奋战,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等等。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总书记为他们点赞,称他们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正是因为有这些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前赴后继,忘我燃烧,甘守平凡的精神,让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