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鼓励二孩|要经常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一次,桐桐对爸爸说:"这道题我不会,爸爸您帮我做吧!"

爸爸拿过桐桐的题目:有一个水池,容积是100立方米。进水管的流量是40立方米/分钟,排水管的流量是20立方米/分钟。问如果同时打开这两个水管,几分钟可以把水池灌满?

"来,爸爸教你做。"然后爸爸就一步一步地把解题方法告诉了桐桐。

又过了几天,桐桐让爸爸帮助检查作业并签字。爸爸看了她的作业,发现有一道题做错了。这道题目是这么说的:有一个水池,进水管的流量20立方米/分钟,排水管的流量是10立方米/分钟。问如果同时打开这两个水管5分钟后,水池里有多少水?

爸爸感到非常奇怪,这和他那天晚上教给桐桐的题是一个道理。于是他问桐桐:"还记得前几天我教你的那道数学题吗?"

"记得。"桐桐干脆地说。

"那你能重复一遍那天的解题方法吗?"爸爸问。

"可以啊。"桐桐一边说,一边拿起笔把那天的题目一步步地解了出来。爸爸一看,完全正确,爸爸感到更奇怪了。

"那你看这道题和和前几天那道是不是一样的?"爸爸问。

"这,好像不一样啊。"桐桐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然后一脸迷茫地看着爸爸。

当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求助于父母或家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往往为了帮孩子解决问题,让孩子尽快从困境中走出来,重新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不遗余力地帮助孩子想办法,甚至亲历亲为,代替孩子去做这件事情。这样一来,孩子就失去了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懒于思考,事事依靠父母的帮助才能完成。

不让孩子自己思考,不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就算父母教给他做事的方法,他也不一定能真正掌握。当遇到一些变化时,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一个针对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当你遇到问题或麻烦的时候怎么办?"有70%的学生选择了"找父母或别人帮忙",而只有30%的学生选择了"自己解决"。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接触各种人和事物,也势必会遇到一些问题和麻烦。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的事都揽过来,应该通过对孩子的赏识和鼓励,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麻烦,逐步锻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天,小茹从学校回来,愁眉苦脸地对爸爸说:"我们班要组织一次野餐活动。老师告诉我们,所需要的钱都得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向家长要,我该怎么办呢?"

"那你就应该想办法自己解决啊。"爸爸微笑着说道。

"可是我到哪里去想办法啊,我又不会挣钱,不如爸爸你给我点钱好吗?"小茹央求爸爸。

"那当然不行,一定要按老师说的,这个问题自己解决。不过爸爸要提醒你,一定要靠自己的本事去挣到钱,不要想歪门邪道。好好想一想,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解决的。"爸爸很严肃地对小茹说。

小茹没有办法,只好自己想起办法来。想了很久,她终于想出办法了:她和几个同学在附近的小区收废品,然后卖到废品站。虽然比较辛苦,可是一个星期下来,竟也挣了不少钱。到了周末,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去野餐了。

要相信孩子具有的潜力,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鼓励他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自己去解决问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孩子,终究得自己去面对问题,面对人生,如果没有足够的适应能力,没有善于思考的头脑,就不能取得发展和进步,也就可能被社会所淘汰。何况有很多问题,父母根本无法代劳。因此,建议所有的父母,赏识并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可以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父母应该细心留意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决定和行动的过程,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指导。不过,父母只能充当一个顾问的角色,而不能亲自参与到事情中去。

只有通过一次次地实践,让孩子认识到怎样是错误的,怎样是正确的,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了问题,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法。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事情而向你求助时,如果这件事情孩子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不要急于帮忙,而应该说:"再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你自己可以解决!"

当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该给他们适当的提醒和指导,你应该说:"你再仔细看看……,相信你可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