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巡线工吕清森事迹材料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他,日复一日,奔走于长白山的深山林海之间,及时捕捉着输电线路每一丝变异。31年来,他奔走7万多公里,发现输电线路缺陷数千处,为国家和企业避免经济损失数千万元,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10多项荣誉。

他就是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供电公司桦甸供电分公司送电检修班工人吕清森。

一个人的“长征”

一次全程巡护需徒步行走约200公里,每个月都得巡护一遍

长白山余脉的峰峦密林间,一条47公里蜿蜒伸展的输电线路,就是吕清森常年孤独坚守的工作岗位。

春迎风沙,夏顶烈日,秋披霜露,冬踏冰雪。从1979年起,吕清森在这条被称作“红白线”(红石至白山)的崎岖路上巡线检护,一次全程巡护需徒步行走约200公里,每个月都得巡护一遍。

“红白线”是吉林地区海拔最高、环境最差、巡护难度最大的一条66千伏输电线路,几乎是一个山头一座塔,最高的一座铁塔位于海拔1100米高的山上。“两山对面能说话,相见需要大半天”。在峰峦起伏间,一架望远镜,一个装有扳手、钳子等工具的背包,以及装有自备食物和饮水的行囊,成为吕清森常年奔走不可或缺的伙伴。穿山越岭,吕清森每年都得走坏四五双鞋。

2002年12月的一个晚上,吕清森发现一段线路出现故障,立即进山巡线,可是到次日凌晨两点多也没有查找到故障点。当晚仅休息3个小时的吕清森,天刚亮又钻进了山林,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查找到故障点。隐患及时排除了,周边客户的供电保证了,这时的老吕已是满身泥雪。几十年里,这样的经历对吕清森来说可谓“家常便饭”。

每次巡视线路,吕清森都要带上一根棍子,在森林里一边走,一边四处敲打,为的是“弄出些动静,吓唬动物,给自己壮胆”。

一次,吕清森巡线走到半山腰,忽听见树上有哗啦哗啦的声响,抬头一看,一只大黑熊正在摘果子吃。吕清森清楚,如果猛跑,定会引起黑熊捕食的欲望,他慢慢地退了回去,顺着山沟绕出了熊出没的山坡,多走了近1小时的路程。

在31年巡线路上,吕清森不知有多少次和狼、熊、野猪等野兽不期而遇,险象环生。

吕清森的双手伤痕累累,这是长年累月因巡线摔倒、灌木刺刮,以及在极端低温条件下施工作业留下的“纪念”。

“巡线护线是我的事业,只有认真工作,才能保证安全供电。”吕清森始终坚守这样一个信念。

练就一双“神眼”

多年的摸索和总结,使他能及时捕捉到输电线路中常人难以发觉的变异

线路的塔号、村屯地界、风向、覆冰现象、塔上的绝缘子……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和数字,体现一名普通巡线工人执着的钻研精神。在31年的巡线工作中,吕清森记下的巡线记录有几十本。

巡线过程中,吕清森处处留心,时时琢磨,用实践得出的“真知”解决了许多输电线路的“常见病”。

架线水泥杆经常出现裂纹、冻鼓或麻点等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但要大量、频繁更换又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在工作之余,吕清森查看了大量的水泥杆,发现很多水泥杆由于各种原因,呼吸孔(透水眼)被堵死,导致水泥杆“无法呼吸”,经冷暖变化热胀冷缩,水泥杆会胀开。

因此,无论春夏秋冬,吕清森始终根据阳光朝向、风向、地表温度和湿度等,坚持对电杆的内外部温度、强度及变化情况进行测试和记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10年的观察试验,他终于发现了水泥杆出现横向裂纹的规律,提出了“水泥杆底段抽水、灌砼、打套筒”的解决办法。

多年的摸索和细心总结,使吕清森练出一双“神眼”,能及时捕捉到输电线路中常人难以发觉的变异。在一次巡线中,他发现“红白线”120—121号杆塔间离地面50多米高的导线有断股的可能,马上向公司汇报。当工程技术人员来到现场用望远镜和经纬仪检测时,未发现缺陷,可大家按照老吕的方法却找出了问题,发现导线断了6股,属于输电线路中的一类重大隐患。

“老吕有特异功能啊!”在场的人惊叹不已。吕清森却淡淡地说:“我哪里有什么特异功能,我只是用了采光巡线法!”

采光巡线法,是吕清森首创的结合所巡线路各段的具体情况,采取在光线充足的时间和光线与观测角度适合的位置巡视线路的方法。

多年来,吕清森结合“红白线”山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输电线路布排特点,提出了“加装避雷器”减少雷害发生、“缩短风口地段线路档距、加大铁塔结构间隙”控制导线舞动等多项科学建议,都被公司采纳,有效减少了输电线路故障。

熟悉吕清森的人,无不为其强烈的责任心和艰辛业绩所感动。但他却平静地说:“这是咱巡线工理应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