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感|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1篇

《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播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从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三方面集中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庭和家风的思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有着深厚的家庭情节。“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国一体”的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更是深入骨髓的,“家”是缩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个家组成的最大的“家”,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是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的特点。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家教和家风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重视家庭“家庭”是社会和国家的细胞,家庭的和睦幸福与否,决定着社会是否能够安定,决定着国家是否能够强盛。习总书记还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每个家庭美满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而国家富强和社会稳定也是每个家庭能够幸福的重要保障,我们既要重视自己的小家,更要重视国家这个大家。

重视家教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也是打好根基的重要环节。父母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也就是教孩子如何做人显得更加重要。在少年时期,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父母的影响,家长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孩子将会受益一生。

重视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传承的精神内核,是内化于家庭成员内心的宝贵精神力量。从古至今的名人伟人,无不传承着优秀的家风。从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家风,都是优秀家风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和家风的论述字字珠玑,无论是党员干部或群众,都应该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

其它网友正在看:

平语近人第六集观后心得体会5篇平语近人第七集观后心得体会篇平语近人第八集观后心得体会7篇平语近人第九集观后心得体会5篇平语近人第十集观后心得体会8篇平语近人第十二集观后心得体会5篇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2篇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于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家风则是一个家庭长期培育形成的一种文化和道德氛围,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量,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作为党员干部,家风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同时,良好家风也是党员干部抵御消极腐化思想,构建幸福家庭的“保护网”。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10月11日播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习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引用过《孟子》中的这句话: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强调过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他的关于家风好坏关乎家庭的兴衰荣辱,家风连着党风政风等论述,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指导性的方向。

长期以来,一些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良好家风,轻则败坏社会风气,重则损害党和国家利益。无论是“我爸是李刚”的戾气,还是各类贪腐“父子兵”、受贿“夫妻档”,都是党员干部家风败坏,纵容亲人利用自己权力进行分工明细的家庭式腐败。这些行为破坏经济社会公平正义,侵害公众利益,也造成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隔阂。良好家风对党员干部而言,不仅能够创造美好生活,教育子女健康成长成才,同时,也能为自己的事业设置“防火墙”,防止别有用心之人以家人为突破口腐化自己。“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如果家风意识不强或者家风不正,对家人疏于管教,最后的结果是将他们推向违法犯罪深渊,不仅毁了家庭,最终也将葬送自己的前程。因此,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树立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树立良好家风,构建和谐家庭。

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党员干部无论身居何位,从事任何工作,都应当注重修身和齐家,这是开拓事业的基础和前提。要积极借鉴优秀家风典范,涵养家风文化,在生活中传承中华民族美德,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唯有先做到修身和齐家,方能更好地干事创业,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贡献力量,为清廉从政架设“保护网”,除去“后院”之忧。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平语近人全集观后感10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4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观后感10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三集国无德不兴观后感8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观后感10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观后感12篇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3篇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是《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的主题,从重视“三家”:家庭、家教、家风,阐释了个人品行修养同家庭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前途的关系。一个国家由千万个小家组成,千万小家由每个人构成,个人品行的优劣、家庭管理的好坏直接关涉到国家统治秩序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优良家风方能造就优良政风。中国俗语有言“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学校是传授人知识的地方,而家庭是教育人为人的土壤。一个人品行从小养成,一个家庭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个人的性格、品德和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影响着个人的前途命运。优秀的家风能潜移默化帮助个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个人优秀性格特征和品性品格;优秀的家风教育,不仅是以宝贵的家训敦敦教导,更重要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价值选择予以正确判断,对正确行为予以勉励鼓劲。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优良家风能引导人们自觉履行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从而造就了个人端正的品行,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人成为党员干部后,自然能秉持优良家风,在为政上注重个人综合素质,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灵魂深处根深蒂固,从自身做起营造政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讲诚信、重礼节、注风范、守规矩、行廉洁,才能更好地将为民务实清廉的观念予以践行。

优良家风更易培养国家情感。人是感情动物,往小处讲,这是对家人讲亲情伦理,对朋友讲诚信道义;往大处讲,是能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事就是个人事。在优良家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能将个人情感转化为国家情感,将个人生命注入为民谋福祉,为国繁荣昌盛的事业中。周恩来总理“十条家规”的为政家风、焦裕禄“不能搞特殊”的质朴家风,使他们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国家、民族做出了让世人敬仰的贡献。他们的家风故事,正也是党员干部党风的故事,彰显的不仅是共产党员鲜明的政治底色,更是一种崇高的家国情怀。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党员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私事,其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家庭,还关系着国家,影响着政风党风和民风社会,关系着国家、民族命运前途。党员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诱惑,才能廉洁为政、廉洁治国,干得出实业、造的福民生。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4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的论述进行了深刻诠释。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若将国比作大厦,那家便是这大厦的一砖一瓦。每个家庭良好的家风,便是这大厦最强的粘合剂,家风凝聚而成的国风才使得这大厦稳固、屹立不倒。

良好的家风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修养上,人人通文达礼,有益于社会风气的改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涵养着富而有礼的大国风范。可见,家风不仅决定着个人的走向,还决定着社会的走向,国家和民族的走向,培育良好家风尤为重要。

良好的家风是个人立身之本。都说家庭是人生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足可见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家庭的教育和熏陶,父母的叮咛与引导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古时,孟母三迁教人勤学,曾子杀猪教人诚实守信,岳母刺字教人当心怀天下。在良好的家风教导下,与人交往,言而有信,立身处世,不忘责任担当,这样的道德修养内化于心,足以令人终身受益。

良好的家风是社会立业之需。自重拳出击惩治贪腐以来,官员落马无一不是拖家带口,贪腐齐上阵,一朝为官,权利和诱惑侵蚀了原本质朴的家庭,扭曲了廉洁的家风,终究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党员干部家风不正又如何身先垂范,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更是无从谈起。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红色家风不可抛诸脑后,大公无私、勤政为民、廉洁持家的家风更是超越时空,拥有永恒的价值。唯有在这样的家风中才能培育心怀天下、利国利民的栋梁之才。

良好的家风是国家兴盛之法。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最后一口饭,做了军粮;最后一块布,做了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上了战场。正是这家家户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夺取了革命最后的胜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心怀祖国,不忘初心,敬业奉献,为国家兴盛、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家风是情怀的积淀,是信仰的凝练,是国风的具体表现。“家齐而后国治,正己始可修身”,我们每个人应自觉联系家国命运,涵养个人美德,净化社会风气,秉承时代使命,把家国梦融入中国梦,凝聚智慧和热情,为实现民族复兴积蓄磅礴力量!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5篇

10月11日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了《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 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看完后深有感触。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五千年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源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传统里凝聚了一个又一个家庭淳朴敦厚的家风,小到为人诚实、待人友善、兄弟和睦、邻里和谐,大到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无不体现着家与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相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古往今来,每逢遭遇外敌入侵,无数个家庭秉承着国家命运就是家庭命运的原则,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感人肺腑的不朽诗篇,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团结一致最终挺起了国家和民族的脊梁,赢得独立和尊严。反之,国破则家亡,今天的伊拉克、利比亚,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独生子女问题曾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人说在经济物质丰裕下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他们只会追星追剧,对社会漠不关心,自私自利自我,是“垮掉”的一代。老人倒地讹人问题,有人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娇惯溺爱导致孩子心里脆弱,人格缺失,面对挫折走向极端等悲剧时有发生。种种社会问题产生的背后不可忽视的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父母教育责任的缺失。子不教、父之过,什么样的家庭教育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怎么做,孩子怎么学。古有卫庄公,石虎忽视教育,对子女宠溺过度,导致手足相害,国破家亡的惨剧;同时有孟母三迁、陶母退鱼、岳母刺字,严格家庭教育,传承优良道德品行,泽被后世的典型佳话。“爱子,教之以义方。”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必须承担起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作孩子的榜样和表率,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是否扣好扣正,是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台阶,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核心价值观。被奉为经典推崇的《曾国藩的家书》,典型的体现了历史上传承久远的世族大家他们吾日三省吾身、清白做人、严守孝悌、纯真质朴、拼搏进取等家风、家训那跨越地域、历史和时空的永恒价值。如今,像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甘于清贫、勤政为民、为公忘私、勇于牺牲,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实际行动和严格要求子女,勤俭持家的优秀品格形成了良好的家风,这种家风传承、引导、教育着他们的后代勤劳奉献、忠诚敬业、爱党爱国。可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忠厚传家家长久,诗书继世世代香”。

我已为人父母,身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要为孩子做出表率,让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6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作为观众我深受启发,本集主要阐释的是习总书记对于治国理政和家风建设的有关思想。下面便是我的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让我不自觉哼起成龙唱的《国家》,其中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直接阐释了家和国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家是国的缩小版,国是放大的家,正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国之不泰,何来民安。

万千家风汇成国风。国风体现的是我们国家的根植于民族内心的文化软实力。在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全国许多落马官员就是家风不正导致的一步步误入歧途,最终入狱,悔之晚矣,害人害己,而且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国家的公民,我们要做好自家的家风建设,传承优良家风。让优良家风影响新时代的新青年,教育好新时代的继承人。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优良家风。俗语讲得好“家和万事兴”,千万家庭好了,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富强。作为新时代青年人,更应自觉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家庭美德,以德待人、以德传家,最终形成良好的社风、民风、国风,最终使我们中国能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更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7篇

自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开播以来,我每集都认真地学习。其中第四集《国之本在家》,我深受感动。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的小家庭组成的,身在其中的我们,不仅要爱国,还要爱家。

有了孩子以后,我渐渐的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爱国、爱家要从娃娃抓起。

重视家庭建设,重视家风的培养,只有小家庭建设好了,我们社会的大环境、大风气才会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可见家风的重要性。

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父母养我们小,我们养父母老。如何孝敬父母,我们要知道父母需要的是什么,现在多数父母 都需要陪伴,子女忙于工作,忙于养孩子,而忽略了父母。我的父亲不小心把手切坏了,缝了七八针,事情过了几天后,我去看父亲的时候才发现,我问他为什么没告诉我,他说怕我担心,怕影响我工作。一切都是在为我着想。多陪伴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对我们来说是力所能及的,恰恰也是父母最需要的。

教育子女,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班里排名,更要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子女正确的三观。艰苦朴素、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要传承下去。要有远大的志向,为了家庭、为了国家而奋斗。要让子女明白,只有努力奋斗家庭、国家才能兴旺,要让我们的下一代懂得爱国,如何爱国。

家长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到。如果我们希望孩子爱国、爱家,那么我们就要先爱国、爱家,不仅表现在口头上,要付诸于行动,传递正能量。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孩子在我们老去的时候能够孝敬我们,那么我们要首先孝敬父母。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努力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先学习,陪着孩子学习,在家庭里创造学习的氛围。我身边有位家长,孩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她就说过,从小就培养孩子学习的能力,跟孩子比着学,孩子看书,她也看书,学习过程中不断与孩子交流,一起进步。

邻里互助也是家风中必不可少的,怀念过去出门邻居们围坐在一起,聊着家常,谁家有事,大家齐帮忙的场景。现在的楼房越建越高,而邻里关系被厚重的防盗门隔断,邻里相见不相识成了常态。我们不能封闭在自己的小家庭中,要打开大门,常串门,看看邻居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或是交流经验。让我们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更加的温暖,有人情味儿。

家风不仅影响着小家,也反映着我们社会这个大家庭,良好的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养成的,对于青少年,要经过长期的耳濡目染,自我修炼。只有好的家风,才能培养出出色的成员。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8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与“家”的关系的重要论述,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家庭建设、家风建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天下之本在国,国家之本在家”。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和“基因”,唯有家庭和睦美满,国家才能井然有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而家风是家庭的底蕴与内质,作为党员干部更要重视家风建设,用良好的家风教育引导家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正能量。

家风是家庭的传家宝历史上重视家教家风的事例很多,并且将好的家风作为作为家庭的传家宝,传递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让子孙受用无穷。“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将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作为家风传递给子女;中国共产党主要创立人之一李大钊,将清正勤谨的家风,作为传家宝传递给子孙,李大钊之子李葆华及自己的子女,尽管大都位居高位,但均生活简朴,对党的事业兢兢业业。因此,每一个家庭,尤其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将优良家风作为“传家宝”,在规矩和习惯的基础上,孕育子女后代友善的情感,良好的人格情操。

家风是廉洁从政的护身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可见良好的家风是领导干部谋事创业的指南;而不良的家风,会成为众多贪官走向堕落的推手。周恩来总理曾定下不谋私利的“十条家规”,陈毅与子女“约法三章”,焦裕禄从不给子女“特殊照顾”,郑培民不让儿子搭顺路车,老一辈用“硬”家规、好家风,诠释了清正廉洁是为官的本分,清白做人也是对家人最好的馈赠。反之。官员普遍家规不严、家风不正,亲属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家族式窝案,家族式腐败案。

家风是清正的“大国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对家风和国风关系的最好诠释。可以说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国风引领家风。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倡导的国风,但它毋庸置疑也是家风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弘扬了国风,对家风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的土壤,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家的进步。党员干部应崇尚家风,弘扬爱国主义,涵养道德品格,秉持奉献精神,坚守干净纯洁,以文明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国家兴盛。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9篇

观看完《平“语”近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萦绕在脑海中的一首歌曲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和家,密不可分,命脉相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个分子,每一个人都代表着国家,每一个人都影响着国家。家事,就是国事,社会的事,国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家之风,也影响着国之风。祖国的强大发展,离不开淳朴家教的积淀,家风好坏,关乎家庭的兴衰荣辱,关乎社会风气的养成,家庭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命运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

古往今来,优秀的家风家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子孙,在当代,杨善洲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他的家风之道。其中杨善洲同志的这一句“国家给我发工资了,我怎么能只想到我们一家人”,深深地触动我,这是何等的胸怀大义,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将国当成自己的家,严于律己,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甘于清贫。反观自身和周边,还存在一己私欲,只惦记自己小家的盈亏,而没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胸怀,忘记了只有国安才能家宁。

良好的家风家训教化者即是身为父母。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为人父母,每一个父母都应该深刻反思,什么样的爱是对孩子有好处的?这个问题在如今父母的教育中体现得不够具体明了。譬如,有这样的父母,只要孩子想要的东西,没有一样是不满足的,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还有这样的父母,将孩子全权委托给老人看管,只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要,而不去关注孩子心理的需求;更甚者,有这样的父母,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中,希求老师来代劳管教孩子,声称自己没有能力没有时间。敢问一声,这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爱吗?爱子,当之教以其道。何谓其道?即是家之训,家之规,家之教。家庭的训诫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乃至影响其未来一生的成败。

现实中的悲剧也比比皆是,啃老虐母者,弑父忘恩者,这些令人惨痛的教训应当时刻为人们敲响警钟。从小受到良好的家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课。家风是一个家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亦是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亦是每个人的中国梦。中国梦并不遥远,中国梦并不虚幻,中国梦就在我们手中。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舍己为大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一定能够得以实现。

平语近人第四集观后心得体会10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集中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和家风有关的思想,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爱子,教之以义方”、“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等典故来切入主题。孝老爱亲是以孝顺、孝敬父母长辈为中心的伦理道德,是维系家庭和睦、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传统美德的“基石”与“支撑”。

一是孝老爱亲是展现组工干部道德水准。一个有良好素养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孝心的人。作为党员干部,担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任务,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只有每名党员干部都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辛勤努力无私奉献,做出一定成绩,才能有赡养父母的物质基础,在履行奉养义务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与奉献社会的统一。

二是孝老爱亲是组工干部行动标尺。党员干部孝老爱亲,就会将尊养父母、友爱亲邻的小爱延伸至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爱。孝道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整个思想品德和言论行为。党员干部讲孝道,不仅对自己的长辈尊敬,而且对人民群众会自发地敬畏;不仅对长辈表达关爱,而且对普通百姓也会倍加爱护。

三是孝老爱亲是干部干部家风的核心内涵。孝老爱亲是家风传承的血脉根基,是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原点。人孝,才有家和。党员干部家和,就会有清廉的家风。因此,全社会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优良传统,积极营造和睦、幸福、文明的现代新家庭,就可以保证广大党员干部清正廉洁,遵法守纪不违规,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和党风政风的纯洁清净。

“一家不孝何以孝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孝老爱亲应是“为官”之本。党员干部做“好官”首先要作孝老爱亲的表率,恪尽孝道,守好家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平语近人全集观后感10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观后感4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四集国之本在家观后感10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三集国无德不兴观后感8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二集治国有常民为本观后感10篇百家讲坛之平语近人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观后感12篇平语近人第六集观后心得体会5篇平语近人第七集观后心得体会篇平语近人第八集观后心得体会7篇平语近人第九集观后心得体会5篇平语近人第十集观后心得体会8篇平语近人第十二集观后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