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的责任与担当_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1篇

学习梁家河,就要立足基层,从群众最看重的间题着手,列出清单,作出承诺,保证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我们要向学习,公私分明,坚持原则,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对群众有情有义,时刻念着群众冷暖疾苦,把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近段时间来,自己通过看报道,听宣讲等形式,了解到40多年前,年轻的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当知青时谋事、创业、做人的感人事迹和经历,从中很受教育和启迪.

你的公心有多强,你得民心就有多深。在梁家河人的的眼里,总书记一直为人耿直,处事公道。公道道正派,廉洁奉公,我认为这是为人处世的基石。

习都能如此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在村里更应该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官、一个有情有义的人。

我们要向学习,公私分明,坚持原则,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对群众有情有义,时刻念着群众冷暖疾苦,把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

真正在基层、在群众中扎下了根,就不会孤单,人生有了梦想,就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就像习总书记讲的:“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你的干劲有多足,取得的成绩就有多大。习总书记从“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十五六岁孩子”锻炼成为群众眼里“能吃苦、干实事、好读书的好后生”,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里,他养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做敢为的可贵品格。在由衷地赞叹和敬佩的同时,不由地想到我任职的塘石村。以前的塘石村,泥泞路横七竖八,水沟堵塞,垃圾遍地,被人戏称为“搪塞村”“纠纷村”。如今,老百姓告别了危旧土坯房、搬进了小洋房、喝上了干净水、走上了平坦路、跳起了广场舞、玩起了微信群……我在思考,是什么让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党的好政策、是政府的关心、是村班子痛定思痛,痛下决心的气魄。

我觉得做人做事必须实实在在,只有求真务实,才能真正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据了解,梁家河村在建大坝时,在水沟旁铲土是个苦差,习总书记总是会主动去水沟旁铲土。这虽然是个微小的细节,但却体现出习总书记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的朴实品质。我时常在思考,我们干部的形象怎么树?威信从哪里来?听了总书记事迹后,我觉得就是靠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工作累积起来。我相信自己多一点苦、多一点累,群众就会少一点愁、少一点难。

通过学习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的动人事迹,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基层,真心服务群众这一理想信念。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2篇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他说:“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梁家河,习近平度过了七年青葱岁月的这个陕北高原上的小山村走进了全世界人的视野,从此名传五湖四海,声扬神州大地。

一个周末,我和几个朋友怀着崇敬的心情赴梁家河村参观学习。梁家河村位于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多年以前,这本是一个无名的村落,“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虽说在公社的所在地,属于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那种村子,但当时一不通公路,二不通电,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1969年,包括习近平在内的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习近平同志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获得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梁家河村习近平入了党,并被推选为村支书。

据梁家河村民们回忆,习近平主要为他们做了几件事:第一件是他带头建了四个淤地坝,挖了水井。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开始有余粮了;第二件是修了沼气池。1974年,习近平带领大家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第三件是种蔬菜,为村民改善生活。此外,习近平为村里建起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小店(代理小商店)。

从习近平为村里办的几件事中可以看出,习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切身践行着延安精神,其中“心系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敢为人先、一身正气”的品质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在当今的工作中仍然具有指导作用。我们要像习总书记当年一样,把延安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

一是要心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延安精神的实质和核心。这次参观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习总书记与群众之间淳朴深厚的感情。插队时与农民一起同吃同住,重活累活抢着干,离开以后还时刻关心着老乡们的疾苦,自己掏钱给村民看病,节日给村民们送来生活用品和礼品。位居高官还记挂着村民,多次给村民们回信。看了习总书记与百姓的交情后,我明白了不是群众不愿与你交朋友,而是你有没有真心跟他交朋友;不是群众不跟你讲感情,而是你首先有没有倾入真感情。

二是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也是延安精神的标志,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革命家的作风。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不等不靠不要,带领梁家河村的村民们埋头苦干,筑淤坝,造良田,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今天,我们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我们应该立足自身条件,勇于开拓,不断进取。

三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习近平同志当年敢于在梁家河建成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其思想的解放程度可想而知,我认为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正是当今创新精神的雏形。我们要对文化进行创新,使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四是要廉洁自律,当年习近平同志以一身正气赢得了梁家河村民的一致拥戴,如今当上了总书记的习近平大兴廉政之风,出台了“八项规定”,其核心就是坚持艰苦奋斗、倡导勤俭节约,这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领导干部的作风,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直接的影响,正所谓上行下效也。我们作为一名干部要自觉践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3篇

近期,按照上级要求,我认真学习了纪实文学《梁家河》,感受颇多。《梁家河》用细腻的文笔描写了习近平和梁家河群众的深厚感情,提供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我们学习研究梁家河蕴含的精神,就是要从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中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源泉,进而获取投身伟大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从《梁家河》中汲取人民至上的初心力量。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迷惘、彷徨到充满自信的转变,孕育了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面向群众的基层工作者,我们要从《梁家河》中汲取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丰厚滋养,深入领会总书记立根群众、造福群众的工作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在实处,综合把握群众意愿,努力提高群众满意度。

从《梁家河》中汲取舍我其谁的担当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从中汲取面对困难敢闯会干,敢于担当进取的力量,努力成为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干部,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难时候豁得出来。

从《梁家河》中汲取攻坚克难的奋斗力量。苦,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的底色。面对艰难困苦,他没有怨言,而是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放羊、铡草、挑粪、拉煤、打坝,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作为大学生村官,我们要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赤子情怀,把党赋予的各项工作完成好,以苦干实干成就事业。同时,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去淬炼、去升华,在攻坚克难中完善自身、成就人生。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4篇

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理,我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梁家河》这本书,还原了习近平主席在梁家河下乡期间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以及习近平再回梁家河时群众热烈拥护的场景,让大家近距离了解了一代伟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力量源泉,深刻理解了习主席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共命运的公仆情怀,正是梁家河那样贫穷落后的艰苦生活为他奠定了“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以至于在今后的每一个工作岗位习近平主席始终将农村、农民、困难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路线贯穿于治国理政的始终,有习近平这样一位心系人民,心系困难群众的国家主席是我们国家的幸事,是人民的幸事。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与父老乡亲打成一片、与贫苦百姓融为一体,他心里装的满满都是群众,一心想的也是如何让百姓过上幸福日子,打淤地坝、建铁业社、办代销店、修沼气池,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今天的党员干部,“我们走在阳光路上”,更应该沉下身子、多“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与人民群众一道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梁家河是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工作生活的第一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祥地和逻辑原点、实践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锤炼了习近平总书记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逆境中前行的精神,在重重困难中披荆斩棘的魄力,是我们所有干部的优秀学习榜样。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5篇

最近,读了“梁家河”一书,真的是感触颇深!淳朴、实在、事实就是、脚踏实地这些词一直在我脑海萦绕。习总书记对工作、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的态度、热诚、和责任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基层干部应有的责任和做人原则。

从习总书记身上我看到了人要善于学习,要有奋斗的精神,只有学习才能强大,只有奋斗梦想才会抵达。奋斗是艰苦的、曲折的、长期的。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在理论学习中正本清源、固根守魂,在实践中发展建设,源远流长。在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就是当前我们的大局和中心工作,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在脱贫攻坚的一线做合格党员,扶真贫、真扶贫、帮脱贫。

艰苦奋斗、敢于担当保证我们事业的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各级组织和广大人们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决定着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基层党员、干部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当前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之一就是脱贫攻坚、决胜小康。艰苦奋斗,大事难事看担当,基层共产党员做合格党员首先是要自己扛起基层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基层干部要敢于担当。工作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在一线干出成绩、有所作为。

攻坚克难、脱贫致富基层工作千万条线,事事涉及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大事。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是基层群众的最大期望。然而脱贫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久久为功,长抓不懈。贫困户脱贫也并非扶贫干部做一两件事就能完成,而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基层掌握好各种工作方法,成长为处理基层工作的多面手。比如在遇到群众之间的矛盾时,要做善于化解矛盾的“和事佬”,遇到不懂政策的要做好政策方针的“宣传员”“小喇叭”,遇到群众与政府沟通困难时要做党和政府的“连心桥”。

清正廉洁、争当先锋。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中央提出合格党员“四讲四有”标准其中一条就是“讲规矩,有纪律”。这是对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在纪律上提出的具体要求,每一名党员都要时刻牢记。提出“四有干部”,党员干部在扶贫一线工作,若本来自身就行不端、影不直,何来密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过好扶贫工作呢?因此所有干部只有自身清正廉洁,行端影直,做清正廉洁的先锋,方能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真正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凝心聚力真脱贫。基层党员要做清正廉洁的先锋,就要做到谨小慎微,时刻严以律己、严以修身,在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中坚持“高线”、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唯如此,方能称其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必将一步紧跟一步行,矢志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在一点一滴中成长,把各项工作往实里做、往实效处做。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6篇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学习梁家河精神的热潮。我们怀着对党的核心、人民领袖的深厚感情深入学、反复学,在阅读了《梁家河》一书,翻开书最醒目的位置就写着总书记说的话:“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总书记在黄土高原腹地的小村庄――梁家河一呆就是七年,在这片黄土地上成长、劳动、生活、奋斗过,在艰难困苦中磨砺,在不断成长中服务群众。总书记一直对基层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后来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与他这七年的知青岁月密不可分。

总书记说,梁家河的插队生活,让他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在梁家河,习总书记自费到绵阳学习,回去后,办成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更可贵的是习总书记这种时时事事牵挂村民的精神。从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善于学习并能落到实处的工作方法。在梁家河,习总书记把给他奖励的三轮车换成了村民最需要的手扶拖拉机、磨面机、粉碎机。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当年,习总书记能有这样的大局意识、有这样的奉献精神真是令人肃然起敬。在这件事中,我们应该学习总书记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在梁家河,习近平“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总书记的平民情怀令我们敬佩,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同村民同样干活,不嫌脏不嫌累,吃苦耐劳。能吃苦,从这件事上,我们应该学习习总书记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离开梁家河时,乡亲们都到院子里送他,这正表现了习总书记平时平易近人的好人缘,直到离开后,他还跟老乡们保持了联系。总书记的这种平民情怀值得我们学习。

掩卷沉思,我觉得有五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是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核心竞争力。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排除思想杂念,切实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作“追赶超越”的铁军,毫不动摇、只争朝夕地为国资监管事业奋斗;坚定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努力让个人奋斗与“追赶超越”“同频共振”。二是不忘初心。总书记曾说“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干部,只有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的工作才能开展的好,才能做出有利百姓的实事好事,我们的道路也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三是戒浮务实。务实是能力,落实是水平。求真务实是延安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干好工作的一个基本准则。想得再好、说得再多,不去深入实际,办实事、求实效,都是白搭。四是保持朝气。青年干部的优势就在于朝气和活力,体现到工作中,就是干劲和冲劲。只有心怀梦想、时刻自警、不懈努力的人才能不负这份职责,才能赋予生命更多意义。五是坚持学习。总书记曾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在梁家河时,他除了劳动,就是到处找书、看书,常常看书到深夜,曾跑30里路去借书。这给我很大震撼。而这,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和繁重的劳动之余做到的,对比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不勤于学习?!学习力是唯一持久的竞争力,应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态度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7篇

梁家河,是陕北高原农村普普通通的一个小村庄。是当年一个山高路远、偏僻荒凉、生产生存环境极为艰难的地方。“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印在《梁家河》封面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年轻人和孩子们说的话。

梁家河学问之大,在于他根植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源于习仲勋红色革命传统严格的家教。习近平在前往梁家河时,随身携带着两大箱书,是村民们可以眼见的,而带来的融于血液中红色革命传统是村民们不可眼见的。

在七年知青岁月中,青年习近平在昏暗的油灯下,如饥似渴的学习,在艰苦繁重的劳作中历练,一面在书中汲取着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一面进行着他的农民化实践。

在生活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为人很实在。理论上的认知,指导着习近平在知青岁月中开拓创新、快速成长,立下为人民服务、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志向,继而在持续的实践中又进一步将理论认知愈来愈趋于完美,与梁家河的工作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这种理论认知,实践于一村,便为全村人民服务,可使一村欣欣向荣。梁家河学问之大,在于一肩挑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伟大事业。这一伟大事业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种空想,是要通过坚韧不拔的真抓实干来达成并必然可以达成。

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从一个北京娃蜕变为一个村里娃,过了“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向群众学习,但又不仅仅向群众学习,以开阔的视野、无畏的胆识、有力的担当带领群众在梁家河建沼气池、铁业社、缝纫社、打坝造田,成为人民群众信任的大队支书,成为全县优秀的基层干部。

他为何总能事事走在前头,敢于排除万难,大胆做事?是因为青年习近平坚信只要是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就不担心上级不支持,只要是建立在科学调查研究基础上做事情,就不担心会失败。

青年习近平的“多动脑筋”“一碗水端平”“做行动的巨人”等准则影响培养出随娃、铁锁、黑子等一众能干的基层领导,为梁家河后续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等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带来了如今梁家河的富裕安康。

梁家河学问之大在于始终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青年习近平扎根人民、团结群众。既虚心做人民群众的学生,又担当起人民群众的领头人。事为群众所谋、心为群众所想、行为群众所达,在梁家河经历七年岁月的积淀,他从马列名著中汲取营养,从人民群众中获得智慧,从创新实干中锻炼出火候,从黄土高原的根脉里孕育出梁家河的“大”学问。这个学问虽冠以梁家河之名,却不独为梁家河所用,在中国大地上普遍开花结果,乃至于向全人类提供智慧支持。

这个大学问上以承接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华,下以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学问五千年来从未断绝,绵延含藏于中华人民的血脉之中。

梁家河是一所学校,用真实的历史细节,生动地再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教会了总书记干事创业的本领,浇灌出宏阔的格局,培育出深切的为民情怀,锻造出朴实的工作作风,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供了生动范本。

学习《梁家河》,有助于我们更加完整、深刻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非凡成长历程,更 加系统、深入地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加自觉、坚定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场景、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历练过程,将使我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洗礼和升华。

《梁家河》这本书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为我们更好地履行一名共产党的责任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8篇

近期,我认真阅读学习了《梁家河》一书,并实地到梁家河体验,使我感触颇深。

书中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7年中的工作、学习、生活历程以及亲民、爱民、为民情怀。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每一个故事都真实感人,每一句话都朴实无华,特别是青年习近平的鲜明形象和独特魅力,可亲可敬,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吸引力,进一步激发了我们苦于实干的激情,增强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中与当地父老乡亲打成一片,融为一体,真正的了解到了人民疾苦,和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身体力行的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心中,落到实处。当年总书记是“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这就要求我一定要善于接触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做到倾听民声,广聚民智,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七年的艰苦岁月,七年的不懈坚持,体现着总书记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我们要以总书记为榜样,更加自觉地向总书记看齐,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更加自觉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和坚强捍卫者。学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拼搏奉献,为突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9篇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习近平

有幸于去年实地参观了梁家河村,走在习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过的黄土地上,生情见景、感触良多。初读《梁家河》,一声声陕北口音的呼唤、一句句温暖亲切的话语、一段段峥嵘岁月的回忆,那些画面便如身临其境般栩栩如生蔓延开来。随着阅读的深入,细细评味习总书记知青岁月,便对如何看待苦难、如何磨砺蜕变、如何定义人生有了更深的思索。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肩负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贯彻执行政策的使命,学习《梁家河》精神,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总结三点肤浅体会如下:

1.合格的干部要锤炼个人品质。陕北高原历来自然条件恶劣,习总书记七年的插队生涯正处物质匮乏的年代,背负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和城市与农村极端差距的心理冲击,他以极强的定力和耐力扎根农村,自觉克服精神和肉体上的不适应,静下心来坚持学习,沉下身子发展实践,在服务人民、奉献群众中获得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习总书记说:“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当前基层工作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特别是在“三场战役”打响的今天,干部白天下村、晚上加班是常态,既要练就新形势下联系沟通服务群众的本领,也要兼具统筹业务、接待及组织协调的才能。远离家庭的温暖、远离城市的繁华,每一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无一不包含着他们的汗水、泪水和智慧。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在艰苦环境里所展现的不屈不挠、平和进取、关怀他人的优良品质,越是艰苦越要忠于自我,越是困难越要发扬风格,以开阔的心胸格局和执着心态实现“接受、适应、超越”,作为基层干部要更加珍惜基层生活和联系群众的平台,立足群众间用更加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发展,用更加真实的经历理解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内涵,融入群众、贴近群众,把为民服务变成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自觉,为自己的人生树立最远大的梦想,积累最宝贵的财富。

2.合格的干部要坚持学习。习总书记在插队岁月里进行着他农民化实践的同时,从未间断在书中汲取精神、思想上的营养,他以“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严格要求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博采众长的态度,造就了他时至今日的浓厚底蕴和启迪思索。基层工作繁琐复杂,领导在各类会议中强调最多的是学习,而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容易忽视的也是学习,认为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或者总是抱着实用主义和一知半解的态度开展学习,致使学习效果不佳、工作推进不力、素质修养不高。面对更高标准的工作要求,更严谨的工作作风,本人常为自己知识的匮乏而恐慌,时时提醒自己对照更高标准向内自省,珍惜学习机会积极向外行走。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对知识孜孜不倦追求的态度和苦行僧式般坚持的自觉,将读书与实践、思索与进取、求知与修身结合起来,坚持有思考、有借鉴、有批判,在联系服务群众中总结工作经验,在理解群众历史中树立崇高信念,在求知实践中提升品质修为。

3.合格的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自坚定扎根农村的信念开始,习总书记从未间断过对改变梁家河贫困的面貌、推动梁家河的发展的思考探索,从全身心投入集体劳动、办扫盲班、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打甜水井等身体力行,到带领村民克服重重困难打坝淤地、创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等创新壮举,是习总书记从知青成长为一名支部书记的历程纪录,也是他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实干精神的延续。党的干部应该充满向上的朝气和奋斗的激情,学习《梁家河》精神,就是要学习习总书记敢作敢为、为民造福的担当精神,作为基层干部,要始终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落后面貌、增强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办实事,即:坚决贯彻领导安排部署,不断提升办公室工作标准化、高效化运作能力,坚持提升个人业务水平,适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坚定投入脱贫攻坚等民生工程决战决胜信心,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及时汇报、争取协调、解决好关乎群众利益的难事,在为民办事中理解服务群众,在排忧解难中团结贴近群众,在成绩成效中引领带动群众。

回顾习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是战胜压力、孤独和彷徨继而逐步走向伟大的过程,当他回首往事,沉淀下来的是那些在困难中团结奋进、获取学问的快乐,是在扎根群众中坚定信念和奉献创新的精神,是在故乡中血浓于水、心系百姓的亲情。《梁家河》纪实朴实而亲切,习总书记每个工作生活细节都值得慢慢品味研读,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工作经历的增加,对《梁家河》的感触将愈加深厚,其中蕴含的中共党员伟大精神也必将受用终生。

基层干部学习梁家河心得体会10篇

刚一拿到这本《梁家河》,封面上习大大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正这是这一句话,让我有了翻开书的冲动。

我大致浏览了一遍,内容都记叙的是那个时代的农村生活,文风质朴、没有多余的华丽辞藻,都是简简单单叙事讲述却在朴实中见到了真情。《梁家河》记录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而让我们认识到了习总书记曾经工作生活了7年的地方,也是给了习总书记最初信念并注定了他人生轨迹的地方,从中我们学到了梁家河精神所蕴藏的巨大力量,进一步坚定我们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崇高精神。

最近,正逢各个单位纷纷热诵《梁家河》之时,我也在细读深思,从中汲取精神的养分和向上的力量。它不似外国文学那样枯燥乏味,也不似古典文学那样晦涩难懂,而是以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生动的情节、图文并茂带给实实在在的事例和朴实无华的思想。最为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艰苦奋斗、实干担当。“他干活从不‘撒尖儿’,乡村社会是淳朴的。乡村道德评价标准简单明了,能吃苦,不‘撒尖儿’,人实在,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回忆起习近平在基建队干活的情景,社员梁新荣记忆犹新:‘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儿书生架子。’”。在人们眼里,习总书记就是一个能在艰苦环境中,始终坚守,有担当的优秀的知识青年。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能在这里学到什么呢?

一、努力充实自己,做优秀的教学教育人

在梁家河人印象中,习主席平常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习主席尚要做到如此,我有什么理由不学习呢?在这个暑假,我会利用假期时间多看教学教研有关的报章杂志,不断充实幼教理念,为新学期看学期做好坚定的理论基础。

二、不忘初心,做一个合格的幼教人

还记得刚刚进入这个行业,虽不是本意入行,但我也愿意积极钻研,乐意请教,更重要的是我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快乐范文无虑的天使,他们懵懂、顽皮,但他们却也是爱他们会收到回报爱你的可爱宝贝,在一年年的繁琐事务中,虽然有时会有迷茫和无助,但是和孩子们相处之后,他们都会让你走出阴霾,以快乐积极的心态投入工作中。所以在今后,我也会一直保持这颗积极快乐的心,百般呵护我的孩子们。

学习《梁家河》,并不以此次心得体会为句点,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以梁家河精神为指引,用美好的精神共同撑起明天的太阳!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梁家河》心得体会10篇读梁家河心得体会10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8篇党员《梁家河》读后感梁家河心得体会党员梁家河学习心得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