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600字_初中记叙文阅读复习(2)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初中记叙文阅读复习(2)文章来自:爱师网

考试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三、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具体描写

2、描写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6、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7、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9、抒情的两种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六、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七、小说常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①社会环境描写:交待故事时代背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特定氛围。

②自然环境描写:A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B烘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性格;C渲染气氛;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八、散文常识

1、散文类型: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2、散文线索:①以物为线索;②以事为线索;③以人物为线索;④以感情变化为线索;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空间为线索。

九、标点符号

1、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典型答题格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文章来自:爱师网

考试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三、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具体描写

2、描写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6、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7、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9、抒情的两种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六、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七、小说常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①社会环境描写:交待故事时代背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特定氛围。

②自然环境描写:A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B烘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性格;C渲染气氛;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八、散文常识

1、散文类型: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2、散文线索:①以物为线索;②以事为线索;③以人物为线索;④以感情变化为线索;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空间为线索。

九、标点符号

1、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典型答题格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文章来自:爱师网

考试复习之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知识点和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三、记叙人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2、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具体描写

2、描写类型: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3、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6、人物描写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7、景物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8、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9、抒情的两种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借代、反语

六、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七、小说常识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①社会环境描写:交待故事时代背景,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特定氛围。

②自然环境描写:A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及场景;B烘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性格;C渲染气氛;D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八、散文常识

1、散文类型: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2、散文线索:①以物为线索;②以事为线索;③以人物为线索;④以感情变化为线索;⑤以时间为线索;⑥以空间为线索。

九、标点符号

1、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2、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十、典型答题格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文章来自:爱师网(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夸张:强调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突出+对象+特点

4、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7、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8、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生动、更有趣味性。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记叙文阅读训练

(一)《温暖的小刀》阅读

(二)

会飞的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