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镇推进扶贫产业|整村推进扶贫专题调研报告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党校主要领导组织2007年中青班全体学员及带队教师共60余人到xx乡拉旦村、过翁村体验民情,结合自已工作实际,就过翁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专题调研。爱思范文23http://fanwen.is97.com

一、过翁村基本情况

过翁村位于xx乡政府驻地东南部,距乡政府驻地37公里,属于xx乡一类极贫村之一,辖5个自然村寨6个村民小组。全村189户964人,全部居住着布依族。平均海拨850米,年平均气温18摄氏度,国土面积9.0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54亩,林地面积2500亩,草地面积6800亩。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甘蔗、花生。

二、实施整村推进前状况

该村人均吃粮239公斤,人均纯收入325元。无学校,适龄儿童上学必须到几公里以外就读,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78.9%,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42.5%,教育卫生落后,无综合活动室,缺医少药,无加工业,生产生活方式极端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以甘蔗、玉米种植为主,极大多数农民仍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全村交通不便,唯有过翁寨子通公路,其余的村寨只能靠人挑马驮,该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山高坡陡,土地贫脊。吃粮难、住房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喝水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三、贫困原因分析

1、土地瘦瘠、缺水、耕作粗放。该村的土壤肥力差,与其他地区相比,又久旱少雨,特别是春旱严重,不能保证粮食作物正常生长,加上耕作粗放,还是传统的耕作方式,广种薄收,粮食不能自给。过翁村下榜组多数贫困户粮食都不能自给,情况更为突出。

2、居住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很差。该村大多数都居住在半山上或高山顶上,水资源缺乏,饮水困难;公路不通,进出非常不便,造成行路难、孩子上学难、有病求医难、修建住宅难。

3、基础教育及医疗卫生条件差,劳动力素质低下。该村没有卫生室、卫生员,群众有病不能就地医治,小病熬成大病,因病返贫;该村没有教学点,孩子读书困难。该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文盲率比重较大,连汉语都不能表达,难以接受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提不高生产力水平,经济难以发展。

4、经济收入单一。该村的收入,主要是粮食和甘蔗,其他收入比较微薄。粮食和甘蔗因种植水平差、产量低、收入少。

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带动力弱。全县有糖厂一个龙头企业,没有成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对农民增收带动不大。

6、返贫问题突出。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一遇自然灾害就返回贫困行列。

四、整村推进现状

1、过翁村2004年以来被省列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村之一,开始投入扶贫资金帮扶,2005—2006年,每年投入专项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

2、2007年投入整村推进专项财政扶贫资金25万元。

3、切块分配到县的财政扶贫资金,70%以上要用于整村推进项目。

投入该村的资金主要用于种养业、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同时加大对该村小额信贷投入力度,帮助解决生产中的投入困难,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整村推进为平台、为载体,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扶贫资金为“粘合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发挥各部门和行业的优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和叠加效应,共同做好整村推进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村劳动者和人口的基本素质,拓宽增收致富门路的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力争帮扶一个村见效一个村。

五、实施整村推进项目达到的效果

2005年实施整村推进以来,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办加强项目的督促力度,群众积极配合,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高群众自身素质为目标,扶贫开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到2006年底止,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比实施整村推进前增加58%;人均纯收入580元,比实施整村推进前增加76%。2004—2007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25万元新修过翁至下榜通村公路长5公里,宽4.5米,桥涵8座17.5延米;投入3.5万元新修综合活动室一个,建筑面积100平方米;投入24.6万元种草养畜项目,养牛100头(能繁母牛120头)、品改设备一套、种草100亩、大牲畜分栏圈舍一个(20间)项目覆盖20户;投入5万元牛品改项目,1000头(每户贫困户产出杂交牛犊1头补助资金50元);投入6万元三改项目,20户;投入47.5配套小水池建设项目,210口;投入5万元能工巧匠技能培训项目,100人;解决了万人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公益事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过翁村的面貌有了很大变化。90%实现了“三通”,即通水、通电、通路,能喝上清洁的水,用上明亮的电,修通了通村公路,结束了人挑马驮的苦日子。第三,综合活动室和教学楼的修建,提高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教育、文化、卫生、基层组织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有380人次接受了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使贫困群众掌握一门农业适用技术,有的外出打工,目前外出务工人员达100余人,有的自已购买了加工机(如:磨面机、打米机等),从而增加了收入。转变了观念,外出务工的人员增多,从而也增加了收入。通过引进甘蔗新品种,引进二元杂交种母猪等形式推进该村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爱思范文http://fanwen.is9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