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海口市调研测试|2018大学习大调研大提质研讨会发言稿

时间:2021-09-29 00:00:00 演讲稿

“大学习大调研大提质”主题宣传精品创作研讨会发言稿:论匠心精神与新闻精品创作

一、关于匠心精神

匠:把斧放入木匣之中,本指木工。《说文》中解释,匠者,木工也。“匠意”、“匠心”指精巧的构思。匠心精神,则是指追求技艺能力高超绝伦的一种心态。

决定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首先是工作态度,其次才是能力。你用了多少心,你的成就就会有多少。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一个民族是否优秀,说到底是与这个民族的职业精神、职业操守有关,也就是匠心精神之有无。一件小事把它做得很精彩完美就很了不起,一件平凡的事把它认真做好做精细就很伟大。一个在细节上不负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甚至是可悲的。每个行业,每个从事职业的人都应具有匠心精神,这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单位,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二、立足岗位,以匠心精神打造新闻精品

自治区提出“大学习大调研大提质”的要求,提出新闻工作者要以匠心精神打造新闻精品,这是一个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要求。如何以匠心精神打造出精品,值得我们从理论学术和实践创作上进一步探讨。个人以为,以匠心精神打造新闻精品至少有这么几点要研究并深入实践。

第一,要专注投入长期积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没有长期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历练决不会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这个道理十分简单,但做到的人寥寥无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常人的通病。工匠精神,最重要的特质便是具有耐住孤独寂寞的专注精神。用修行的态度去对待工作,持之以恒,不忘初心,择一事终一生。卓越的秘诀就在于坚持、坚韧、坚忍、坚毅。

 

第二,要有宽广的眼界宏大的视野。精于新闻写作又跳出新闻作品本身才是正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新闻作品和写诗完全是一个道理。思维、境界、眼界、高度决定作品的风度和格局。匠心即是细心专心,细微之处彰显非凡品质。西方有句俗语“魔鬼总是藏在细节中”,我们也有类似的古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一理,中外共识。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才能出立意高远,独出新机的好作品。

第三,要有好的设计规划,要善于取舍布局。同样一个素材,为什么高手写出来清新不俗,而手法一般的庸人只能就事论事甚至连事实本身都描述不清,其根本就在于谋篇布局的本领不够。同样的砖石瓦木,呈现出来的建筑却各有千秋。高低优劣全在规划布局之中,这一点基本功十分重要。

第四,精品一定是改出来的。布局定好,大致结构成型后,最重要的功夫是善于改。反复地切磋琢磨雕饰,使段与段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使句子有充分的表现力,而后通篇作品有内在的旋律,即有一气呵成之感。好文章一定要有气脉贯通之感,让人读了开头就放不下。读完之后有一种气韵旋律在里面。古人练写文章喜欢把精品大声读出来,实际在于炼词炼句,也在于体味文章内在的气势旋律。

第五,写文章还有一个重要技法,即善于提粹升华开掘,把文章的立意提到一个新高度。就事论事平铺直叙不能出好作品。当然开掘提粹也不可无根据任意地拔高脱节,而必须要与文章表现的内容浑然一体,做到无缝铆接才行。否则会节外生枝,显得生硬唐突。《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好文章,这个过程就是磨砺提炼,提纯深化,淬炼锻打的过程,是破茧化蝶,浴火重生的过程。

第六,匠心精神不是匠气十足。好作品是匠心精神打磨出来的,但写文章作艺术决不可“匠气十足”。文章一旦流入此境,就不是好的作品。新闻虽有格式和内在的要求,但在具体写作中决不可模式化。有些人为什么一生只能为“匠”而不能成为大家?原因就是自以为是,固步自封,不肯突破和创新。任何产品都要不断更新换代才有市场,精神产品也必须不断超越不断推陈出新才行。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敬业勤奋是第一位的。好文章第一要合乎道,即观点正确。第二是写文章必须用心。文章千古事,甘苦自心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写文章是个实践第一的技艺。所谓“妙手天成,偶然得之”的绝句佳句也必然有丰富的实践积累。同时,只有追求精品才会产生精品,只有追求的目标高远,我们的成就才会更大。古语有云“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我们一旦选择好职业,就必须全心投入其中,穷尽一生磨炼技能,凡事全力以赴、尽心尽力,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事业成功不断完美的关键所在。而这就是匠心精神最生动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