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19年清徐县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时间:2021-09-29 00:00:00 工作报告

剑峰县长在县人大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全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固定资产投资全市领跑、全省领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提前4个月完成目标任务,各项工作长足进步凝铸“清徐实力”。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由全市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上升为全省能源革命重大战略,“工业强县”提档升级浇筑“清徐支柱”。西关大街、拥军路等一批群众关切的断头路彻底打通,307国道改线竣工通车、市政化改造全面启动,敢涉险滩敢攻难关彰显“清徐胆略”。按时保质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同戈站村100余万方工业固废渣堆彻底清理,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吴柳黑臭水体基本治理;双喜轮胎“退城入园”、迎宪焦化转型改造正式启动,绿色发展开拓新路展现“清徐魄力”。2个月完成西关大街南延工程征拆、迁坟、清表、围挡,半个月完成湖园巷片区62户居民拆迁协议签订,4天基本完成人民公园项目178户拆迁协议签订和安置选房,直面问题善作善成刷新“清徐速度”。积极探索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新模式,医务人员和就医群众满意度“双提高”,荣列全国分级诊疗“十大模式”、县域医改“山西模式”,千方百计惠及民生贡献“清徐经验”。

综合施策,稳中求进,经济振兴战略初显成效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3.66亿元,同比增长14.3%;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6.88亿元,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36亿元,同比增长25.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18亿元,同比增长4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7.84亿元,同比增长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6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07元,同比增长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43元,同比增长7.6%。

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城乡发展空间提档升级

以“一河两中心”城镇布局为蓝图,科学确定“国际休闲慢城、中华醋都葡乡、三晋文化水镇、太原花园客厅”的大县城发展战略,基本完成美锦大街立面整治,建成4个停车场、4座星级公厕,清泉湖菜市场、白石河公园完工。花篮主题公园加快建设,县展览馆和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设计方案正在优化,县城承载力有效提升。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3条县级公路改造22.32公里,完成2条乡级公路改造15.92公里,完成23条村级公路改造21.35公里,全县农村公路优良率达到85%。

园区引领,转型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

完成“三制”改革、扩区报批工作,开发区扩展至29.99平方公里。构建“6+2”产业体系,对接梳理41项行政审批事项,签约项目20个,新增入园企业17家。固定资产投资达19.72亿元,占全县61.3%。强力推进总投资400亿元、年产值600亿元的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开工建设。紧密对接山西综改示范区发展规划,主动协调服务,完成土地收储7601.34亩,助力潇河产业园加快建设,清徐境内8个产业项目顺利落地。

项目牵引,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换道提速

实施113项年度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开工68项,竣工投产26项,累计完成投资26.9亿元。美钢70万吨优质棒材、水塔保健醋口服液、三强炭黑等项目实现当年设计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大力招商引资,已落地项目28个,预计投资687.26亿元;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东于、李家楼、麦地掌煤矿转为正式生产矿井,搭建全省首家县级知识产权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申报发明专利46件,16家企业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天禄丰公司成功挂牌晋兴板。

强基固本,创新路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减玉米、增葡果、扩杂粮、强设施”,减少玉米种植10.2万亩,高粱种植增至8万亩,在全省率先实现高粱生产全程机械化。开展马庄、北宜武等5个美丽乡村建设。培育2个省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千亩标准化特色种植专业村、10个百亩高标准特色种植示范园。成功申报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争取中央资金1.5亿元。建成休闲观光旅游农业点47个,成功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5个,市级工农业旅游点2个。年接待游客2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26亿元。电商交易额11.64亿元,同比增长19.5%。推进“互联网+公交”金融科技创新便民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扫码支付”。

铁腕治污,优化生态,美丽清徐建设纵深推进

制定七类65项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划定红线,严把准入关。关停违法和不符合规划企业32家。完成集中供热锅炉环保除尘、脱硫、脱硝升级改造,完成83个农村(社区)2.3万户居民“煤改气”改造工程,完成验收17个村9630户“煤改电”供暖改造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0万亩,实施无人机统防统治1.5万亩。36553亩创森工程完工。规范清理23家城乡结合部废旧物资回收站点,“九乱”整治等创城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激发

26个部门207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纳入县政务大厅集中办理,全年办件59269件,按时办结率100%。积极推进企业承诺制改革试点,明确承诺制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和企业投资项目报建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的50%以下。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深入开展“双创”工作,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974户,新增规上企业10户。徐沟镇列为全省11个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根据群众意愿和发展需要,划分四大棚改片区,完成北郜、西北坊、新庄、北关、东范庄、西关6个村及东湖片区共9187户4110处院落165.46万平方米建筑的入户调查摸底工作。万科、恒大、富力、碧源等知名房企踊跃参与棚改。

惠民利民,回应期盼,人民群众幸福感持续提升

全年民生支出16.6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6.6%。推进学前教育省级改革试点,实施“县管校聘”、教师绩效工资,集团化、学区化教学改革。“全面改薄”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太原青少年综合实训基地、华阳双语学校建成运行。中高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王答乡卫生院、妇幼保健院综合楼、120急救中心主体完工,实行医保打包付费,调整服务比价,有效化解群众就医难、看病贵问题。清泉宜居611套经济适用房完成选房工作,3个乡镇16个村庄1515户群众签订搬迁安置协议。“西二村”鑫盛苑安置小区具备入住条件。县汽车站升级改造,县城公交车实现免费乘坐。

转变作风,提升能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持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县委各项决策部署,重大事项及时报请县委研究,重大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民生大事主动听取各界意见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6件,政协委员提案184件,办复率100%。

2019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相结合作为经济工作主线,以“三大目标”“三条基本经验”为牵引,以构建“一河两中心”城镇发展框架和“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格局为抓手,以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为主题,以城郊农业示范区、能源革命新样板和休闲宜居目的地“三大支撑”为引领,保持“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形成特色、三年大变样”的战略定力,在重点难点上破题,在热点焦点上聚焦,同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决把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快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美丽幸福清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重点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突出经济发展,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

聚力推进项目建设。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典型经验。坚持县级领导包联项目制,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一事一议制、承诺制和备案制。全力抓好139项总投资1822.29亿元的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项目建设,年内完成一期焦炉工程并进行烘炉,化产工程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全部建成后形成“煤焦气化”高端产业链,实现清洁化、循环化、智能化。加快推进中化国际新能源锂电池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千亿级产业集群落地建设。以两大战略项目为龙头,提升和丰富“工业强县”内涵。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化、标准化矿井建设,东于、李家楼、麦地掌、小回沟、赵家山煤矿投产运行,释放年产能700万吨,实现年产值30亿元。推进井下巡检履带式机器人项目落地建设,重点实施阳煤太化气化炉改造等项目,拉长精细化工产业链。制定铸造业发展计划,支持暖气片更新换代,继续抢占行业制高点。鼓励六味斋、美特好等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加快新加坡丰树集团清徐物流基地、中通快递智慧供应链综合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带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高新技术、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以及金融服务、商贸物流等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招大商、大招商,形成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良性氛围。完善“引进―落地―投产―帮扶”全过程服务机制,力争全年招商引资额超800亿元,进一步蓄积发展动能。

全力培育园区经济。加快建设山西清徐经济开发区,推行综改示范区“三合一”模式,抓好开南路、开中路、清泉南路南延、规划西路等园区干道建设。优化要素配置保障项目落地,优化服务助推入园企业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全国知名、全省一流的综合型产业发展基地。高起点规划,启动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工程,制定入园优惠政策及配套管理制度,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入驻发展。以申报省级首批产业集聚区试点县为契机,高标准谋划建设食品工业园,促进特色食品行业集聚、集群发展。全力服务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发展,做好综改示范区税收分成和社会事务费用纳入我县财政预算收入、设立专项基金及园中村改造等各项工作。做足准备,做好清徐教育文化产业园已入园院校的跟踪服务和配套完善,加快推动新入园院校的开工准备和落地建设。

 

(二)突出基础建设,坚持大县城战略不动摇

致力科学规划引领。加快城乡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规划、文旅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生态修复保护规划,以及徐沟、孟封片区规划和开发区系列发展规划的报批工作,完成“多规合一”编制,形成“1+6+3”规划体系。坚持“一河两中心”城镇发展布局,最大限度发挥规划效益,引领城镇高质量发展。

致力提升承载能力。全力实施一批路网建设工程。完成美锦大街、紫林路、西关大街南延、307国道市政化改造等续建扫尾工程。着手启动文源路改造、凤仪街改造等一批改建工程。组织实施西关大街北延、清东街北延、六合路北延及北营采煤沉陷区安置小区配套路网等一批新建工程。重点谋划凤仪街北延、建设街南北延、森泰大街南北延、育青路打通、六合南路新建等一批路网建设短板工程,加快形成县城“四环”路网框架。加快推动文源路跨汾河景观大桥、西中环南延、滨河东路南延“一桥两路”工程建设,全力支持清徐大道、潇河产业园紫林路道路等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县热源厂迁建工程,实施水电气暖管线管网更新换代。实施人民公园、星级公厕、集贸市场、停车场、菜市场等建设工程。

加快提升城乡品味。引深“九乱”整治,全面提升市容市貌。启动实施紫林路和文源路立面整治、街头景观等项目。优化交通资源配置,教育引导与严管重处并举,规范城乡交通秩序。构建覆盖全县的网格化环卫保洁机制,垃圾中转站建成投用,争创全省农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治理示范县。

积极稳妥推进棚户区改造。有序开展北郜、新庄、西北坊、东范庄等棚户区改造,启动西城片区、紫榆片区、苹果社区、陈家园生态社区等片区改造。推进东湖东岸治理、西岸片区改造、莲花池恢复、梗阳古城建设以及西关、迎宪片区改造等工作。加快确定棚户区项目合作主体,启动安置房建设。推进北城康养社区、恒大综合体、万科智慧新城、富力生态城等项目落地开工,力争年内完成碧源孔雀台项目主体建设。

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智慧管网、智慧环卫、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城管、智慧安监、智慧旅游、智慧政务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形成专业化、精细化、垂直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三)突出民营经济,坚持“企业至上”不动摇

政策给力确保实效。我县是民营经济大县,5000余家大小企业纳税额占到全县税收的94%以上,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一定是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结合我县实际,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快制定配套落实方案和实施细则,加大政策宣讲,加强政府督查,让干部会用政策,让企业熟悉政策,确保好政策落地见效。

营造环境确保高效。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鼓励干部大胆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交往,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环境,破除“官本位”思想,在全社会培育创新创造、尊重企业家的土壤。重点消除民营企业的不公平待遇,全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服务下沉确保成效。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持续推进干部帮扶企业活动,搭建“清徐便企绿色通道”、开通“县领导服务企业专线”,畅通政企信息交流渠道。持续举办银企对接会,建立政银企微信工作平台,加大“助保贷”申请力度,调动三方力量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加强民营企业家培养教育,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

正向引导确保绩效。加强企业党的建设和文化建设,鼓励科技创新,抢抓太原建设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有利契机,加强与国家级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培育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市场机制共建共享技术研发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突出三农发展,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不动摇

致力“强”农业。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坚守耕地红线。继续实施“减玉米、增葡果、扩杂粮、强设施”战略,优化种植结构。创建太原南部城郊农业产业园,重点打造食醋、畜禽、蔬果、酒类加工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巩固发展省城“菜篮子”地位。加强特色优势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延伸拉大地理标志产品产业链,促进农业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致力“美”农村。以实施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为契机,扶持一批村庄加快推进综合改革,打造示范片区。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第二批77个重点村集中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致力“富”农民。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清产核资工作。健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试点探索建立土地经营权预留转储备库,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民就地城镇化。发展“供销e家”“农芯乐”等电商平台,用好“清风徐来、无醋不在”县域公用品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五)突出全域旅游,坚持文旅融合发展不动摇

聚焦文化产业。整理挖掘文化名城、贯中故里、文化艺术之乡等特色底蕴。大力扶持市场主体、打造特色园区、推动文旅融合,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地。加快推进天禄堂复建工程,推动晋韵文化产业园、面食文化园等项目建设。做好国家级县域非遗保护传承观测点工作,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续实施清太徐旧址、徐沟城隍庙、文庙文物维修保护工程,完成清徐博物馆陈展方案编制。持续推进“全民文化行动战略”,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惠及民众。

擦亮清徐名片。全面振兴老陈醋、葡萄等传统优势产业。全方位支持紫林、水塔醋业加快上市,积极推进食醋产业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推进“醋都小镇”建设;推进“甜蜜小镇”建设。举办葡萄采摘季、醋文化产业推介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擦亮两大名片,扩大清徐知名度。

发展全域旅游。积极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力打造“一小时”都市休闲农业旅游圈及全省旅游集散重要节点县。启动游客集散中心建设、完成花篮主题公园建设。实施东湖音乐喷泉项目,整合清徐架火、彩门楼等文化元素,打造清徐特色节庆旅游品牌。启动“汾清特色小镇”项目,引入荷兰360度实景舞台剧场及山姆会员店,打造中华民居、葡萄文化、老陈醋三个博物馆和山西面食、非遗文化、醋手工酿造三条特色街为一体的新型景区。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

(六)突出生态保护,坚持美丽清徐建设不动摇

持续铁腕治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完善环保工作责任体系和问责机制,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认真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盯住重点难点问题,压实整改责任,强化跟踪落实,确保工作实效。全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深入开展工业大气污染、燃煤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辆污染、面源污染等专项治理,严管严控秸秆焚烧,持续提升空气质量。推进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和徐沟、孟封、东于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重点做好城吴柳退水渠等4条骨干渠道综合治理,加快消除城乡黑臭水体,力争国省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抓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在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建设加气站、充电桩等新能源设施。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着力随处见绿。启动东湖、清泉湖、清泉西湖“三湖”景观水系连通工程,推进白石河县城段蓄水景观工程。迎宪焦化、迎宪铸造年内完成转型,双喜轮胎搬迁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县城绿地、公园、街巷景观建设,实施公共艺术行动计划,力争300米见公园、5分钟见绿地。年内启动生态廊道景观绿化工程,实施西关大街南延、307国道市政化、西边山增景增色等绿化工程,建设靓丽风景线。统筹建设全县域休闲绿道工程,最大限度地串联各旅游景点,形成循环路网框架。

加快生态修复。编制完成全县生态修复保护规划。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敦化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汾河干流核心区清徐段湿地生态修复二期等工程。以农用地和工业企业用地为重点,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严控污染增量。科学处置煤矸石等工业固废,彻底解决乱倾乱倒问题。实施荒山绿化、村庄绿化及通道景观绿化等工程,造林1.17万亩,不断扩大空间、增加总量、提升质量,形成“一季最美、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生态特色。

(七)突出改革开放,坚持优化发展环境不动摇

全面深化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高质量完成中央、省、市和县委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平稳有序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推进徐沟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城市执法、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统计管理等领域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探索“移动政务”,整合信息系统,推进“一网通办”,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照后减证”,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构建“大市场监管”格局。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化,营造放心投资、安心创业的良好环境。

抓好要素保障。持续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落实优惠政策,确保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运行好县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和创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盘活存量,拓宽渠道,募集投资、建设、发展资金。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力度,强化重点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开展闲置、低效用地整理工作,创新土地开发供应模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推进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及不动产交易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继续狠抓基础配套建设,破解征拆难题,优化资源配置,力争土地报批8000亩,补充耕地指标7000亩,收储土地1万亩,由“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

(八)突出普惠民生,坚持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动摇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大对清徐中学、徐沟中学、职业高中扶持力度。对接引进山大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保利国际学校、兰蕙教育等项目建设。实施徐沟幼儿园、徐沟实验小学、文源中学、杨房学校教师周转房等建设工程及“全面改薄”工作,试点推进农村中小学旱厕改造。启动“校餐安”安全管理系统,推进清徐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继续实施“健康清徐”战略,开展智慧医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深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清徐模式”。实施地方病攻坚行动。加快肿瘤治疗中心、中医院新建、妇幼保健院续建、华晋骨科医院改扩建、王答卫生院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开展乡镇卫生院建设试点工作。精准帮扶就业创业,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管理和服务。扎实开展治欠保支工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加强救助兜底。探索医养结合,推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做好城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管理工作,推进县老年福利院新建工程,力争启动殡仪馆建设。实施农民安居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更新农村健身器材,积极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

着力建设平安清徐。开打一场为期3年的禁毒人民战争,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公安局、派出所及社区掌上警务室标准化建设,狠抓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关口前移精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宣传,强化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法院新建项目。抓好金融风险防控,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逃废债和恶意违约行为。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改革,推进风险隐患双重防控机制和食品药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继续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加快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坚守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深入开展信访矛盾化解专项行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