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医疗系统身边好人事迹简介

时间:2021-11-11 07:18:27 200字

篇一:《身边好人事迹材料》

山村里的贴心人

——助人为乐好人徐忠国事迹材料

徐忠国,男,1970年10月出生, 2004年担任苇沙河镇错草村村委会主任,2007年8月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因工作突出,近年来先后被临江市委市政府评为致富带头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在2010年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因表现突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防汛抗洪抢险先进模范个人”;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

提起徐忠国,错草村的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他可是咱们的贴心人,有事儿找他准成!”在这“贴心”的背后,讲述着徐忠国这十年来一心为民、情系乡亲的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悠悠青山,潺潺江水,美丽淳朴的小山村养育着错草村勤劳朴实的人们,也铸就了徐忠国豁达质朴、古道热肠的情怀。作为这个村子的当家人,他时刻把乡亲们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和贫困人群,更是徐忠国慰问帮扶的重点对象。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徐忠国都要去家境贫寒、年迈的王自芳、陈万英老人家里看看,十年如一日,自掏腰包给老人几百块钱或者是买上称心的节日礼物,为老人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和心理上的安慰。

2012年春天,当大家都忙着种地的时候,村民董崇伟却毫无反应,这对以种地为生的他来说极为反常。徐忠国见状坐不住了,跑过去问他怎么还不开始春耕?董崇伟难为情地说:“没有钱,我买不上种子化肥了。”徐忠国急了,说:“你不种地今年靠什么生活呀?买种子化肥需要多少钱?”“500块就够了。”徐忠国二话没

说,从兜里掏出500元钱塞到董崇伟的手里:“赶紧准备种地,别误了节气!”事后有好心人提醒他说:“董崇伟家里那么穷,他能还你钱吗?”徐忠国淡淡一笑:“500块钱对他来说关系到一年的收入,对我来说紧一紧就行,值了!”

村里梁秀美老人每逢连阴天就提心吊胆,因为家境困难,房子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房。当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惠民政策的时候,老人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却让她的好心情一落千丈——国家补助9000元,个人仍需承担7000元,而她根本就交不起这笔钱!眼看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这样泡汤了,她焦急万分却又无可奈何!就在这时,徐忠国主动找上门来,他东奔西走多方沟通协调,为老人积极争取,多方沟通协调,解决了危房改造的差价问题,老人终于实现了危房换新居的梦想!

这几年来,徐忠国每当看到乡亲有难处的时候,总会伸出援助之手,自掏腰包帮贫扶困累计达到上万元,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俭朴拮据的生活:一对年幼的儿女分别在上幼儿园和初中,年迈多病的老父亲还要经常打针吃药,家里至今仍有十几万元的欠款……尽管如此,他却始终没有停下帮助别人的脚步。小事品味大爱。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小事,诠释着徐忠国情系乡亲的一颗赤诚之心,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徐忠国用他一颗乐于助人、善良无私的心和无私磊落的言行,紧紧地抓住了村民的心,成为了村民心中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带领着他们走在勤劳致富的路上!

篇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材料》

新联社区爱岗敬业先进事迹

刘洪林、黄圣贤,人口普查工作员,两人的家都住在坪东镇新联社区碧翠苑小区。他们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肯定和邻里街坊的一直好评。

他们是工作能手,是领导干部的得力干将。他们两人对湖星苑小区的情况了如指掌,甚至对每一个住户都能道个“一二三”来。2010年11月1日至14日,是全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时间段。在此期间,二人负责湖星苑小区所有住户的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加上白天许多住户都外出了,吃了不少的“闭门羹”。但是,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这项工作,刘洪林、黄圣贤二人就商量,只能在晚上挨家挨户的去做普查工作。都是工作到住户休息的时间了才会结束一天的普查访问工作。由于二人怕耽误和影响普查工作的整体进度,最后都还回到社区办公室进行一天下的工作汇总,直到夜声人静的时候二人才肯各回各家。

坪东社区优秀治保先进事迹

曾继富,现年50余岁,现担任坪东社区治保主任。在从事保安工作中他思想过硬,爱岗敬业,工作努力认真踏实,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够积极的带动整个保安队的工作,同时也能够认真履行完成好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得到了领导和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

社区保安是一项较为特殊的工作,是需要时常对整个社区的巡逻和治理。由于坪东社区是较大的一个综合性社区,拥有近千人的住户,同时住户的使用车辆停放也给整个社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交通堵塞。为了不影响到每一个住户的出行,曾继富还为各住户提供“代驾泊车”服务,通常都是从白天工作到夜晚,但是到了夜晚又要继续对整个社区的治安进行巡逻,直到对社区每个地方进行过排查没发现问题后才肯入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工作,让他在这个普普通通的平凡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来。

这就是我身边的好人,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这就是百姓心中的好保安。请记住他——曾继富。

幸福社区尊老爱幼先进事迹

唐孟美,女,汉族,44岁,家中有一儿一女,是幸福社区八组居民。是幸福社区居民公认的好媳妇,是父母的“贴心棉袄”。在做生意方面也是百姓口中的好人,从不做“缺斤少两”之事,人人平等,童受无欺。

在家中她一方面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公婆,又要考虑到年幼子女,还一方面细心的经营自家农家乐。6年前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环境,通过开出租车所积累下来的钱,用自家的房子一层和二层做起了“幸福农家乐”的生意,从而也带动了3个人的就业。每到节假日都是这个“幸福农家乐”最繁忙的时候,因为社区周边的老百姓都觉得他家的农家乐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很好,所以一到节假日都会出现客流爆棚的现象,往往这时也让她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的过度劳累让她感到身心疲乏,同时也患上了一些顽疾。但是,她还是依然的坚持着每天忙完生意后,回到家中为年迈的父母公婆洗脸洗脚和辅导年幼的子女。

记得有人问起她,为什么会这样坚持做这样的事情时。她说到,自己同样是父母,也同样是子女。如果当有一天自己老了,看见儿女能这样的孝敬自己,那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所以,唯有从我做起才会让自己的子女明白这样的道理。

篇三:《身边的好人主要事迹》

身边的好人主要事迹

在农村小学的校园里,常常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就是一个有着40年教龄的小学老师。作为教师,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丈夫,他贤良惠达、体贴入微;作为儿子,他孝顺善良,无微不至。 王老师从教40多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事,曾多次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同学们都认为他是既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值得尊敬的长者。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他所任课班级的教学成绩常年位于同年级全镇前列。{咸阳医疗系统身边好人事迹简介}.

除了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王老师更是远近闻名的道德模范。王老师的父母现已80多岁高龄,行动生活方面早已不便;妻子患病多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孩子在外工作,无法帮衬。家庭的重担全由他一人承担。在这样的复杂的情况下,王老师没有因为家务的繁忙而耽误工作,也没有因为工作的琐碎而不去照顾家人。因为在他的时间表里从来没有节假日。每一天,王老师都会早早的起床,生炉子,做饭,收拾家务,照顾父母和妻子起床,然后再去上班。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又开始做饭洗衣照顾家人。每逢周六周日,除去种地的时间,他要准备好下一周的生活用品,柴米油盐,一应俱全。每当农忙时节到来,他更是辛苦忙碌。由于农事的收种时间性强,劳动集中,他自己实在是忙不过来,只能付费找人来帮忙。但王老师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工作和生活再忙,也不能减少照料父

母、妻子的时间,不能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不能让他们的健康得不到保障。

去年夏天,王老师的母亲吃过早饭,出门散步,不慎跌倒。王老师得知后,立刻带她去医院治疗。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并无大碍,只是脚部轻伤,需要消炎静养。那段日子,王老师每天下班后带母亲到诊所打针,回家后为老人用热水烫洗患处,更加用心的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王老师都会陪伴在老母亲身旁,与她谈心,聊天,疏导老人家的情绪。经过十几天的精心照料,母亲的脚伤终于痊愈,又可以下地走路了。老人常说:“不图你们什么大富大贵,只求你们常在身旁。”王老师对母亲的话感触很深,他说:“老人这点希望算不上奢求,儿女对他们的这点照料,与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

王老师用几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为子为夫之道,印证了他的孝老爱亲之德,展现了一个农村教师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人民教师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他的事迹像一缕春风,拂过我们的心田,激励着我们孝敬长者,关爱家人。

篇四:《身边好人孙凤芝事迹材料》

身边好人孙凤芝事迹材料{咸阳医疗系统身边好人事迹简介}.

孙凤芝今年72岁,是香坊区通天街道办事处电信社区居民。她曾是一个戴警衔的女警官,也是一个热衷于关心下一代事业的“五老,更是一个社区孩子们眼中严格又慈祥的妈妈。她经常深入学校、基层,深入到家长和青少年中间,有几次发现119栋一个小男孩经常出入网吧,她开始在小男孩身上下功夫,她带他到自己家里同他聊天,耐心进行说劝,还在家里给他做好吃的。足足做了六、七天的工作,以真情感动了孩子,这个孩子向孙奶奶表示,“奶奶您放心吧!我保证好好上学,放学就回家写作业,再也不上网吧啦。”对两放矫正人员,她始终有一种母亲般的慈爱。一次辖区内一名劳教释放人员小南,到社区大吵大闹要办低保,也不听社区干部解释,搅得大家都不能正常工作。有人赶紧把情况告诉了孙凤芝,老孙一溜小跑来到社区办公室。小南一看威严慈爱的孙奶奶来了,赶忙赔着笑脸立即表示:奶奶我听你的。在孙凤芝的热心帮助下,共有待业失业青年8人找到了工作,有了收入,不仅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也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她70多岁高龄还常年照顾辖区内的孤寡和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病残党员,自己出钱为生活有困难的党员购买生活用品,为行动不方便的党员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

篇五:《身边好人事迹材料》{咸阳医疗系统身边好人事迹简介}.

我热爱这份职业!

——身边好人事迹材料

新筑中心小学

张碧

2013年4月

我热爱这份职业!

——身边好人事迹材料

张碧,女,2001年踏上工作岗位的。蓦然回首,她始终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在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团结同志,关心学生,工作勤奋,带病工作,积极努力,乐于奉献,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于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赢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

一、关爱学生,塑优秀人才

多年来,她深信 “德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是最重要的。做教师首先是做人,做真诚的人,做正直的人。不管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不管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同事面前,她都注重自身的完美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打动人、感染人,树立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理想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把她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执着,化为自觉的行动,在她的影响下,一些顽皮的学生也变得温驯起来,倔强从头也开始耷拉下来,仇视目光也变得感动起来,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他们也觉得没有理由在这样的老师面前狡辩、放肆。 她注重班风学风建设,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师生关系特别融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要求学生搞好学习的同时,更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注重学生政治思想素质的提高,用她的爱心换{咸阳医疗系统身边好人事迹简介}.

学生的真心。对于所谓的“差生”,她认为首要的不是补“学习”而是补“信心”,只有他们有了自信心,有了积极性,没有方法也可自找方法。有时,为了挽救一只掉队的大雁,她经常放弃休息时间,进行家访,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与家长私下沟通,了解学生家庭状况,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在她的鼓励帮助下,曾有多名学生,扬起理想的风帆。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地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她用爱心,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有个学生毕业后,来信评价她的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热爱工作,创优异成绩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她深深地知道: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从小处讲,它关系到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讲,它关系利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发展。因此,她从来没有把教师简单地当作谋生的职业,而是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做全身心的投入。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德为师之魂,那么才就是师之本。这些年来,她一直担任语文、数学教学工作,成为学校语文骨干

教师和教学能手。工作一向勤奋、扎实、一丝不苟,并且成绩突出。 曾经有人问她:“你为什么不改行?”她毫不犹豫地说:“我热爱这份职业!”做一名教师,是她人生的选择;做一名优秀教师,是

她人生的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她愿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尽心尽力,培育国家栋梁之才。

篇六:《身边好人事迹介绍》

花甲老人韩素兰演绎大孝至爱亲情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马厂乡郎颜村七组韩素兰勤俭持家,以孝为先,以亲情为重,无怨无悔,多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精心照料97岁的婆婆和身患癌症的丈夫,她用柔弱的身躯顽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灾难、做生活的强者。她的孝心和至爱的事迹传遍全乡,给人们演绎着一段大爱大孝的亲情故事。

今年66岁的韩素兰,身材瘦小、勤劳朴实,孝顺厚道。丈夫颜士忠今年68岁,兄弟俩个,他在家排行老大。颜士忠有一个97岁的老妈妈,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症状,行动十分不便,生活起居也都要人照顾。老二夫妻俩因孩子在苏南安家几年前就去了外地和儿子一起生活,照顾老婆婆就落到韩素兰夫妻俩身上。颜士忠和妻子韩素兰总共生育了3个儿子,大儿子、三儿子长大后先后到苏南打工安家创业了,只有二儿子在淮安上班。几年前的韩素兰夫妻和农村大多数家庭一样,儿女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平时家里只有老俩口和97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逢年过节儿女们都从外地赶回来,一家人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却是自在悠闲、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厄运降临到这对老夫妻身上。丈夫颜士忠被查出患骨髓癌、并发贲门癌和肾脏衰竭的尿毒症。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韩素兰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个事实,她感觉天仿佛要塌了一般。3个儿子都从外地急忙赶回来了,他们相互争着要照顾生病的老父,看

到孝顺的儿子们这么懂事,韩素兰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自己不能太自私,不能拖累了孩子们,她必须要坚强的面对。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老人在丈夫住院手术后,硬是将儿子们一个个从病床前全都撵走了。她独自勇敢地挑起照顾丈夫和服侍年老多病婆婆的重担。手术后的丈夫不能行走,长期卧床,生活也不能自理,而且丈夫要不间断地到医院进行血透治疗,出门得要她用轮椅推着才行,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只能抽空回来,于是照顾老伴的重任就落在了同样花甲之年的韩素兰身上。韩素兰每天要服侍丈夫,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吃喝拉撒,积极为丈夫进行癌症治疗,她每周3次都要送丈夫去开发区二院透析,雷打不动。不仅如此,更难能可贵的是韩素兰在照顾重病的丈夫的同时,还不离不弃照顾自己年事已高的老婆婆。她丈夫患重病后,这位瘦弱坚强的老人没有因为丈夫患病不照顾年迈的婆婆,并且和小叔子一道轮流担负起赡养照顾老婆婆的义务,而且比以前更加细心、周到。她每天天不亮就起身,她先给老人穿戴起来、洗漱完,扶老人大小便后,又忙着服侍丈夫,接着忙着给母子俩做可口的饭菜,夜里,她还要起床看看老婆婆有没有蹬被,生怕因自己的一时疏忽而让婆婆受凉生病,大多数时候安顿好自己的婆婆后她再搀扶丈夫坐车到医院做理疗,偶尔空闲时,她还操持家中的一亩三分地,在地里种上各类时兴的蔬菜,以便能省点钱,贴补一下因巨额医疗费而负债累累的家。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韩素兰却将这个常理改写。她{咸阳医疗系统身边好人事迹简介}.

从2013年丈夫患病至今,每天起早贪黑,像一个铆足了劲的时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任劳任怨,从无怨言。医生诊断,像颜士忠这样的病人患病后一般是很难继续生存下去的,但在妻子韩素兰的悉心照料下,几年过去了,丈夫居然顽强的生存下来了。2015年,丈夫因为病情需要住院进行治疗,韩素兰也住进了医院,同时老婆婆也轮到她家赡养了,韩素兰二话没说,干脆将老婆婆也带到医院去一并照顾,于是人们在医院经常看到一位花甲老人在医院一会儿忙照顾卧床治疗的丈夫,还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婆婆,大家都被她的这种无微不至的大孝和大爱为之动容而感动。因为丈夫身患多种疾病,绵延几年,家里积蓄全部花光了。没钱治病,她就想方设法借,给丈夫看病,也给婆婆看病、不管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大的罪,她都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困难压不倒的韩素兰对患病丈夫和年老多病的婆婆的始终不离不弃,用弱势的身躯坚强的撑起了整个家。

屋漏偏逢连阴雨。2015年5月1日,噩耗再次降临这对善良的老夫妻身上。他们在无锡工作年仅47岁的大儿子被查患有肝癌晚期,这使本来就经济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韩素兰听到这个消息后如雷贯耳,伤心欲绝,但残酷的现实迫使她必须坚强面对,她急急忙忙安顿好丈夫和婆婆后,赶紧赶到无锡医院看望和照顾患肝癌的大儿子,但是现实逼迫她不能在无锡待太长的时间,因为家里丈夫和婆婆也离不开她。一边是自己的亲身骨肉,一边是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和婆婆,手心手背都是肉,两边都让她割舍不下,让她牵肠

挂肚,让她寝食不安,记她刻骨铭心。大儿子生病后离世前的那段日子,她三天两头往返奔波于无锡和淮安之间,然而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5个月后,在2015年10月,韩素兰的大儿子还是离开了爱他养育他的父母离开人世了,韩素兰和丈夫悲痛欲绝!

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可是接二连三的灾难都降临到韩素兰这对年近七旬的夫妻身上,真让人感叹老天的不公。逝者已逝,留给韩素兰夫妻的是难以愈合的伤痛,卧床的丈夫和年近百岁的婆婆还要她去照看和服侍,这位苦难的老人擦干泪水,顽强的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韩素兰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承受了失子之痛,不离不弃、全心全意悉心照料患癌卧床丈夫和96岁痴呆老婆婆的事迹,用自己的行动演绎了当代一位农村老妇坚强、顽强和大孝至爱的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村民,受到乡邻的一致好评。

吉成呈 张开 高琴

篇七:《身边的好人事迹材料》

“身边的好人·乡风文明带头人”事迹推荐材料

大榆树中学

她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有的只是一如既往,不计得失,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朴实无华的她在教育这块沃土里坚持信守承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默默地奉献着„„

她于1980年参加教育工作,30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奋斗在教学的第一线,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她曾经两次离职进修,于1987年6月取得中师学历;1990年6月取得大专学历。在教育教学中她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曾多次受到学校和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在学校,她是大家公认的好老师,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好儿媳、好嫂子、好弟妹。无微不至的照顾老人,照顾兄弟姊妹,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几十年如一日,受到领导、同事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她就是我们大榆树中学的刘宝琴老师。

下面就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例说一说这位身边的好人。

那是1981年9月的一天下午,刘老师带领10来个小学生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从远处迎面飞奔来一匹拖着缰绳的骡子,她急呼:“赶紧躲开!”同学们急忙躲到路的两边,但是有一名小女生惊呆在了路中间,在这危急时刻,她飞奔过去,把小女孩推向路边,奋力拉住受惊的骡子,由于身单力薄,受惊的骡子脱缰而去,她却倒在了血泊中„„。至今嘴巴上还留有一道长约九厘米的伤疤,那年她才1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