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感动

时间:2021-11-11 05:10:50 200字

篇一:《就这样被《我们仨》感动》

就这样被《我们仨》感动

作者:李炳青

来源:《课外阅读》2007年第02期

比起时尚文化的煽情和火暴,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淡得不能再淡的文字作品,可它却一下子切中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其间不知多少次,我不得不放下书,任泪水在脸上流淌。已经很久没有体验到这种来自阅读的感动了!

面对这样一本书,我感觉自己已不是在欣赏美文,也不是在寻找思想,而是作为一个生命在聆听另一个生命:它是那样细密,妥帖,又那样节制,内敛,直把真,送入你的内心深处,让人间的悲欢在此相通: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瑗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这就是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耄耋老人抚摩着生命的“古驿道”一步步回望,一路上洒满了离情,刻满了珍惜,写满了思念……

1997年的早春,女儿阿去世——阿瑗是在沉睡中去的:

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钟书眼里是灼热的痛和苦,他黯然地看着我,我知道他的心上也在流泪。我自以为已经结成硬块的心,又张开几只眼睛,潸潸流泪,把胸中那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温润得软和了些,也光滑了些。

我说,自从生了阿瑷,永远牵心挂肠,以后就不用牵挂了。我是这么说,心上却牵扯得痛。钟书点头,却闭着眼睛,我知道他心上不仅痛惜瑗瑗,也在可怜我。

1998年的岁末,钱钟书先生去世:

我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但是我陪他走得越远,越怕从此不见。

我但愿我能变成一块石头,屹立山头,守望着那个小点。我自己问自己:山上的石头,是不是一个个女人变成的望夫石?我实在不想动了,但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

妈妈去世,是我平生第一次遭遇的伤心事,悲苦得不知怎么好,只会恸哭,哭个没完。钟书百计劝慰……我至今记得当时的悲苦。但我没意识到,悲苦能任情啼哭,还有钟书百般劝慰,我那时候是多么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难耐生活的艰辛,生存的烦恼和生命的缺憾,我们不愿太胖、不愿变老、不愿没有魅力;我们为自己的谈吐,嗓音,形象不够完美而感到焦虑:我们担心自己没有好的工作,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很糟……却很少想到,只要你还存在,还活着,就已经在享受上苍的恩惠了;我们总抱怨自己失去了什么,却从不曾想到去庆幸我们还拥有什么;我们总挑剔已拥有的一切不够完美,却很少看到已拥有的一切的美好和珍贵。我不得不说,类似杨绛先生的这份珍惜和思念,于我们纷纷扰扰的人生是再好不过的提醒,它提醒我们“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要懂得感谢存在,珍惜当下。而有了接受这样的提醒的心理准备,你会发现,生活原本没有那么糟,只是我们对它的期待过于美好。或者说,生活给我们提供的是另外一份美好,只是需要我们用另外的眼光去打量它。

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记录

这是一本普通的学者家庭的寻常生活记录,是一个妻子和母亲眼里的丈夫和女儿,淡淡的文字里凝聚着浓浓的亲情眷恋,深深的牵挂关爱,苦苦的依傍扶持,久久的相通包容:

住进新居的第一个早晨,笨手笨脚的钟书就大显身手……他一个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我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有女佣和钟书生病的时候,这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

我生孩子住院期间,钟书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房看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他就放心回去。然后又做坏事,满面愁容地告诉我——他把台灯砸了,门轴弄坏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他对我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

孩子生出来,我牵心挂肠,不知道怎样保护才妥当。对门太太把瑗瑗的小床挪入她的卧室,看孩子是否习惯。孩子没哭一声,钟书和我两个却通宵未眠……

篇二:《《我们仨》有感》

《我们仨》有感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是高一寒假语文老师介绍给我们写读书笔记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看了不到一章时,我的眼泪就默默地落了出来。很是震撼也很喜欢,今年再次读这本书,给我更多的仍然是感动和人生的无奈。

《我们仨》的作者是九十二岁的杨绛,她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个三口之家的动人故事证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杨绛,钱钟书夫人,原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茶饮》,译作《堂吉诃德》、《小赖子》等。

《我们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法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我们仨,感动}.

为这一家人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生命的意义,不会因为躯体的生灭而有所改变,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

曾经读过这样的点评鉴赏:

“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再见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越远,越怕从此不见。”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残,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这两段对我的感触是最深的了,每次到这里,心就被狠狠抽了。上天给每个人带来生命,却又带来疾病和死亡。每个人都无可幸免,都要经历人生道路上的生死离别,可是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此的豁达与乐观,人生短短数十载,我只能说,珍惜该

珍惜的,放下该放下的,享受该享受的,追求该追求的,这样,才不枉在这世上活这年月。当然,家庭的重要性我们更应该看到,每一个家庭有着自己的幸福与喜悦,不论贫穷、疾病与生死,家永远都是我们的庇护所,父母永远深沉的爱着孩子。或许有些父母免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确实是人生中最悲痛的事,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长命百岁,健健康康的,可是这也只能是主观意愿而已。当父母的真真是辛苦的,也是心痛的。我现在无法理解杨绛是去女儿的痛苦,可是却能轻轻理解是去钱钟书的悲恸,心爱一生,陪伴一辈子的那个人就那样去了,这样的事情我也宁愿离去的那个人是我。所以说,《我们仨》不仅仅是讲述家庭的温暖,更多的是那份无奈与悲恸。

我不知道当初杨绛是怀着怎样的心态与心情在写《我们仨》,但是我想她心里也是极大的幸福与不舍吧。人生就是这么矛盾着,人也是这么矛盾着,我们唯要做的也是只能做的,那就是挨着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享受生命的意义,然后,慢慢释怀每一件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淡然于生命却看重生命。

篇三:《《我们仨》读后感》

朴素的心疼,淡淡的感动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旌德二中 张萍

这天一天热比一天,连着几天四十度的高温,正好给懒人一个借口,整日猫在家里,或看看书,或上上网,一杯茶,一本书,在柔柔的灯下,慢慢看,细细读,感觉真好。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热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捧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杨绛,译兰德诗

这些日子,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一口气读完,我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因为自己有好几天都陷入了杨绛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品茶,听音乐,看小说,精彩处,我会情不自禁地读出声来,读得自己泪流满面,读得自己声音哽咽,读得自己心口阵阵疼痛。

初次接触杨绛先生,是在她为《围城》写的后记里,她用平淡而优美的笔调讲述钱钟书的一桩桩趣事,连钱钟书也觉得是‚文笔之佳,不待言也‛(《记钱钟书与<围城>附识》,钱钟书散文集《人生边上的边上》)更觉得这是个聪明而又灵巧的女子,而后来果真见识了她的智慧,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翻译名著《堂吉诃德》等更让她从钱钟书的光环里走了出来,和她的丈夫一样高,然而‚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住,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仨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就叫做《我们仨》。

这本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是怎样的一种孤独的痛呢?一个年已八九十岁的老人先是送走自己的女儿,再又送走相伴一生的丈夫,然后在一个人的时间里独自默默地思念他们仨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包含了心血的,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整本书书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做作,有的是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动,通过对丈夫对女儿和三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怀念,让我们感到的是爱,思念,和美丽的回忆。

《我们仨》让我走进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无分长幼,互尊互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弟姐妹,

正如作者在书中云:

‚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身一变,可变成好几个人。阿瑗(杨绛与钱钟书先生之女)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阿瑗常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哥哥,只配做弟弟。’ 我又变为最大的。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他们两个会联成一帮向我造反……他们得意地说‘妈妈有点笨哦!’我的确是最笨的一个……我们会取笑钟书的种种笨拙。也有时我们夫妇联成一帮,说女儿是学究,是笨蛋,是傻瓜。‛

这一段话,我以为是杨先生这本书中的点睛之语。这一段文字,概括了一家三口人在相处的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这些角色不是单一的,而是不断变换的,并非传统的家庭所要

求的那样:父即为父,要有父的尊严,而这个家里的父亲大多时候是一个顽童,与女儿争食斗智,却又互为‛哥们‛;母既为母,要有母亲的形象,而这个家里的母亲有时候很弱小,很胆怯,需要女儿的保护;女既为女,要有女之规范,而这个家里的女儿却时常笑妈妈笨,让爸爸称她为‛哥哥‛,做妈妈的保护神。

在这些角色的变换中,不断的应情应景应事应物的变换中,一个家庭的生活就变的这般的丰富多彩,犹如调出来的不同的却都是上好的鸡尾酒,无穷尽的颜色,无穷尽的感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却又合情合理,永远经得住品评。

这段文字使我忆起了早年在三毛的一本书中读到的一句话,原句已忘,但意义仍是记得清楚,是讲给荷西的话,大概是说: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仅是你的妻子,同时还是你的朋友,你的母亲,你的女儿;你也是我的爱人,我的父亲,我的孩子。

几年前读这句话时,就对婚姻有了些许的感受,应该是这样子的吧?心意相通,知彼如已。我喜欢它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找到这样的人,建立这样的家,却是多么的不容易,须得老天多少垂青?须得自身多少年的修练?

《我们仨》让我聆听深情絮语。杨先生的笔触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渲染,更无华丽词句。但这一段描写却痛到让读者泪眼婆娑。

梦魇中,女儿来道别,是人生的永别。

‚她拉我走上驿道,陪我往回走了几步。她扶着我说:‘娘,你曾要有一个女儿,现在她要回去了。爸爸叫我回自己家里去,娘……娘……’

……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倒在驿道上,踉踉跄跄,奔回客栈……‛。

白发人送黑发人,情苦至此。读到此处时,眼泪不自禁的下来。其间情意,凡读者自明,我不敢赘述了。

这样的语句,在第二部中处处可拾。

第三部中,与钱钟书先生在国外生活的片段,写的自然流畅,信手拈来,生活中的小快乐小烦恼都是那么可爱,在回忆的眼中,他们都是可爱的。

《我们仨》让我感知人格光辉。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磨难是一种积累。

在战乱的日子,在文革中,他们共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证明了这个知识份子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品行,他们对学问的孜孜不倦,对生活的热爱,他们宁做可爱的人,而不做无聊的神,尤其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看轻名利,不为名利所累,诚挚待人做事,一位优秀学者的品行在这些点滴的生活记述中豁然明朗,同时也真实可爱起来。

前些日子在网上,读到一些人的文字,骂钱先生一生不理政事,只顾埋头作学问;更有人骂《围城》的作者笔调立意过于高雅,脱离当时的形势,由此推导出作者一定是不管国家存亡,众生疾苦的人。其实在我看来,人生于世,各有其道,有人热心于政治生活,有人醉心于名利道场,有人却只愿钻研学问,自得其乐,建树在次,兴趣第一。这都无可厚非。关键是无碍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大不必你认为自己喜欢吃米饭,就认为天下人都得吃米饭,你认为这条道能救国,那所有的人都得追着你的想法走。中国有一心为国的政治家,也得有一心为学问的钱钟书和杨绛先生一类人。这样的世界才是多彩的,才是现实而不可怕的。文革时期倒是全国上下同心同志,结果是什么,大家明白的很。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里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

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此话让我思索良久。对两位老人的人生境界何止钦佩。 比较现在社会中人的种种言行,更感二老的性情高洁可贵。

阖上书本,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仍旧让人回味:牛津探险、饭馆听人吵架、动物园研究动物,75年冬天的煤气中毒……美丽之花就在不经意间绽放。

一开始,杨绛先生就说我们走散了做了一个好长的梦醒来责怪钱钟书先生说怎么不等等自己,让自己是那么无助与迷茫。钱先生说那是老人家的梦自己也常做。是啊!他们都老了,看到后来才知道那些梦其实是作者后半生的真实写照,然而却把风雨几十载的回忆留给了我们,留给了这个喧嚣的社会,让我不止一刻的想我到底再赶什么,为了学业,为了以后的工作,我做了多少自己不喜欢的事,为了自己的内心我做了什么,我在赶什么?不禁问自己,羡慕杨先生平凡幸福的家庭,于是试着停下自己匆忙的脚步,原来自己的爸妈是这么可爱,原来哥哥是这么爱和我这个做妹妹的玩耍,原来周遭的风景是这么美好,于是不知何时我又一次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而这些感悟和美好都是《我们仨》带来的,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

杨先生似乎始终在高处俯瞰,她难道看透了生死,和离散。越看自己感到了无知的痛苦和难以言喻对作者的羡恨。不管怎么样感谢《我们仨》带给我的美好。

篇四:《读《我们仨》有感》

读《我们仨》有感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作者杨绛先生以她一贯平实自然的语言带我们走近了她们一家三口的生活。

杨绛先生在撰写这本书时已是人到晚年,历经了人生的风雨坎坷颠沛曲折,也经历了丧夫逝女之痛。在这本书中,杨绛以回忆录的形式追忆了她们一家三口几十年来风雨同舟甘苦与共的生活。

杨绛的语言虽然平淡却自有风味,正如她平淡却幸福的家庭生活。不知不觉中边读完了《我们仨》,心中感慨万千。

这部作品中有几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首先,是作品开头部分杨绛做的“长达万年的梦”,在杨绛自然且富有情感的语言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她对丈夫钱钟书和女儿钱瑗的爱与思念;其次,是钱钟书杨绛夫妇在英国和法国的求学生活,在英国他们不得不因为牛津高昂的生活费用而精打细算,但是他们的生活仍然富有情趣,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寻找更舒适自由的新居并搬家,他们亲自下厨学习做饭泡制红茶,一起款待好友,一起在街头漫游散步,一起游览“探险”„„他们在有限的条件下积极追求并创造着最好的生活环境和乐趣,同时,他们更是一对灵魂伴侣,他们一起读书学习,一起钻研文学,他们有共同的爱好和理想;第三,是在杨绛怀孕并诞下他们的女儿钱瑗时,夫妇二人对于这个新生命降临的欣喜与期待,还有杨绛在面对生产痛苦时的隐忍,和钱钟书对妻女的关爱和疼惜,无不让人为之动容;第四,是杨绛记录女儿钱瑗幼时“打花舌头”,“过目不忘”,“与父亲玩闹”等趣事,从字里行间我们不难读出夫妇二人对女儿深深的爱与希冀;最后,是钱瑗在文革期间为了能够顺利回家探望父母,迫不得已写了大字报与父母“划清思想上的界线”,并张贴在楼下,到家后又为母亲缝制衣物,为父亲带来了他爱吃的夹心糖,并一颗颗剥好放在罐子里,还细心地把糖纸叠好放在包里带走,女儿钱媛的孝顺与体贴也令人感动。

《我们仨》这本书使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真实的钱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