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600

时间:2021-11-11 02:52:45 600字

第一篇:《迟来的诔文》

迟来的诔文

——怀念洪峰逝世一周年

建平

他个子不高,黧黑肤色积淀着为“民建”奔波劳累的汗痕;他略带着沙哑的音色,是蕴藏着学识与智慧的口才表露;他精神矍铄,挥动的手臂,曾在市政协的会议上、曾在新会员学习班的讲台上„„他就是已故一周年的民建温州市委会原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洪峰。 退休后的他依然奋斗在第一线,担任民建瓯海区支部办公室主任。我2006年在企联会编辑《民建企联报》,窝在市委会八楼办公室。洪老每每到市委会衔接工作或送瓯海民建简讯,就徒步上楼,与我促膝而谈,向我灌输会章会史的有关知识和民主党派的专业用语,我们曾共同探讨“主委和主任委员”级别名称的区分,我从他身上了解到了“民建”大概的轮廓。他上八楼从不预约,经常“吃闭羹”,却从不怨言,只是轻描淡写地咕哝了一句,什么时候来过。当时见他徒步上楼喘气急促的样子,我不忍而温让地对他说,你在市委会某办公室打个电话,我一准下楼。洪老摆摆手,说,就我们说说。至今想起,我都非常感动——他作为温州民建资深的老会员、老领导,从不摆架子,甚至将口袋里皱巴巴的 “软中华”自己舍不得抽,却与我一起分享„„

我在与洪老接触的日子里,我发现他满脑子装着只有“民建”。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从2008年起参加市委会组织培训新会员学习班,捕捉收集学习班上的新闻点和信息资料,聆听了洪老的课程。他知识丰富,学识渊博,或讲“会章会史”或讲“参政议政”课程,每一章节,他讲解得轻车熟路,如数家珍。他患病期间,我拜访了两次,第一次是探病。洪老见了我,直言不讳地说,“你就不用这么客气来看我了”。我现在想来,他的言下之意,“你不是民建人”,就不必客气。我当时确实深感惭愧、内疚。我与民建简直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第二次去拜访洪老时,是市委会领导派遣的任务,“抢救”有活字典之称洪峰——他不仅经历着温州民建发展的阶段性历史,而且为温州民建做出贡献的事例。我对洪老说出来意时,他却低调地摆摆手,“平凡的工作,应该的工作。”予以拒绝。经我再三要求,终于答应我的采访。

他的音容笑貌间或闪过我的脑际。此时此刻,我撰写诔文恰当适时,虽说已迟了整整一年之久,但我现在思来,他那无私而高大的形象,依然值得我们追思与怀念。怀念他不顾小家,只顾“大家”,一心扑在温州民建这一“大家庭”上的奉献精神,依然是温州民建的楷模,依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二篇:《迟来的总动员》

在许多人看来,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动员进行得最彻底的国家,其实不然。德国的战争动员确实比其它国家都早,但总动员却比许多国家都晚,原因出在“闪击战”,出在为“闪击战”制定的短期战争动员计划上。希特勒迷信闪击战,断言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依靠闪击战各个击破对手,因此,“只

要准备好能满足这种短时期需要的武器弹药就够了”。可是,这一次他错了,闪击战“神力”没有百战百验,在波兰行,在法国行,在俄国的土地上就不灵了。从此,速决战变成了持久战。到了这个时候,“德国就不得不同它的敌人开始一场没有希望获胜的生产竞赛”。从时间上看,这场生产竞赛是从1941年开始的。在此之前,德国大军征波兰,降法国,占南斯拉夫,灭希腊,真可谓所向披糜。原因是,德国在战前的八年里,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其经济体制先于这些被侵略的国家走上了战争轨道,整个国家被动员的程度也大大高于这些国家,使他占有先手之利初期连胜。但是到了1941年,先期的优势已经基本丧失,而它的对手却纷纷赶了上来,单是英国的军火生产就已经超过了德国。而此时德国的战争动员能力已不能适应战争的需求,闪击战的车轮子深陷在苏联冬季的泥雪中,再也无法风驰电掣了。

先看看人们的第一需要粮食。二战时,德国的粮食供应还算过得去,直到1944年,希特勒还能拿出一点面包,分给那些梦想跟着他过天堂般生活的人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原因是德国在战前就下了很大的力量来提高农业生产,并认真吸取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实行粮食分配和监督制度的经验,实施了有效地粮食供应方法,加上开战后不断地从被占领地区、特别是乌克兰地区崐掠夺了大量食物,这样一来,基本上满足了德国人以及在德国的600万外籍工人的需要。只是在战争的最后几个月里,德国才出现了严重的粮食问题。据有关资料表明:德国平民平均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热量,从1939年至1940年每天2700千卡,降至1944年至1945年的2450千卡,在1945年头几个月里又降到2100千卡,非农村居民的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热量降到2000千卡以下,约有1/3的农村居民的食物定量还要大大低于这个数字。到德国投降前,人均已降至1600千卡。 粮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是因为有所准备。其它没有充分准备的方面就难免要出大乱子了。突出的问题是缺少战略物资。战前,德国没有为自己准备足够的战略物资,也不打算由自己来准备这些东西,希特勒把眼光瞄向他计划侵略的国家,他要向被占领国索取他所需要的一切。战争初期的情况的确令希特勒兴奋不已,德国从被占领的欧洲国家获得了巨大的原料资源,使原料紧缺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克服。

但是,靠人家不如靠自己,更何况掠来之食吃下去是要肚子疼的。1939年德国在战前储备的锡和铜便消耗殆尽,1941年,德国的石油、铝矾土、铅和锌就已经依赖从外国进口。当德军未能按照希特勒的愿望如期占领高加索之后,德国原料短缺的问题就更突出了。因为没有石油,德国侵苏的几十万大军在距莫斯科不远的地方裹足不前,使冬季到来之前拿下莫斯科的“台风计划”半途而废。当时,德国陆军军需部长瓦格纳曾向上报告说:主要供应不足的是食品、人力和机动车燃料,各战场机动车辆的日常运行每月需油9万吨,而实际只能供应6万吨,预计储存的橡胶只够用7个月。燃料不足,运输工具就不足,进攻苏联的德军部队有70%靠步行。到了12月份,气温已降至零下25度时,许多德国士兵还没有穿上冬装,一些部队只好从德国和苏联老百姓那里搜集过冬服装,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打仗,有些人甚至穿着女人的大衣

冲锋陷阵。

实际上,德国人当中也不乏精明之士。战前就已经是德国最高统帅部国防经济与军备局局长的托马斯将军,曾在很早的时候就向希特勒提出,“国家必须为长期斗争作好准备,一旦发生战争就要按照战争需要组织整个经济”的建议,但没有被采纳。直到仗已经打了三年之后,希特勒才认识到局势的严重性,曾下达过大幅度增产武器装备的命令。1942年1月13

日,当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败局显然已不可挽回之时,希特勒方下达指令,要求德国全面转入总体战,采用苏联和英美等国在战争初期采用过的那些动员手段。这已经意味着“元首放弃了生产闪击战武器的方针,而采用了生产消耗战与纵深作战武器的方针”。

真可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自逐渐强化总体战体制以后,特别是由施佩尔总管经济动员之后,德国的战时经济曾一度呈现出复苏的局面。施佩尔出任这一重要职务,可以说是颇费周折。本来这一职务应该由戈林来担任。但是,由于戈林和他的机构“未能在战争初期根据战争需要对整个德国经济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必要的调整”,使他在第三帝国的影响日见缩小。最早提出深度经济战备、主管国防经济战备局的托马斯将军,也因职权范围有限,没能有效地保障战争需要,而没有被提名。还有一个人选是领导1940年3月17日才成立的武装弹药部的部长弗里茨.托特,希特勒也却曾想过把统管经济动员的大权交给这个人,由他依靠原有的组织把德国经济全面转入战争轨道。但托特官运不济,在1942年2月8日的一次飞机失事中死于非命。统管经济动员的大权最终才落到了曾在戈林手下任四年计划军备任务全权代表的施佩尔手中。受命于危难之时的施佩尔走马上任后,首先将原国防经济和军备局最重要和那部分机构合并到他所管辖的中央经济战备规划委员会中来,由施佩尔和空军经济指挥部首脑米尔希负全责,其下设立了一个很小的但却非常精干的办事机构。他在组织结构上奉行的是经济自治原则,这一原则简单地说就是,在各经济部门分别成立有军官、设计师、工业管理人员组成的经济战备委员会,分别完成各自的经济动员任务。施佩尔对他的体制的特点是这样描述的:这种体制可以就许多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揭露缺点错误,研究克服的办法,可以通过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解决问题,从而纠正以往极权体制统的过死的缺陷。

当时,德国有47%的铁矿石主要靠从瑞典和法国进口,100%的锰与铝土矿主要从苏联与巴尔干国家进口,45%的铜靠从瑞典进口,75%的钨靠从葡萄牙进口,所有的铬靠从土耳其进口,有30%的石油靠从罗马尼亚进口。而这时,美英等国对那些被迫向德国军火工业提供重要战略原料的中立国施加了强大的外交、经济和军事压力,甚至收购那些对英美国说并不需要的原料。因此,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土耳其向德国提供的原料有些明显减少了,有些停止了供应。面对原料短缺的严重局面,施佩尔领导的中央委员会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对原料实行限量分配,二是对原料的使用情况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督,三是精简生产单位,保障重点部门的生产,停止了一部分小企业的生产任务,把大部分生产任务集中到设备技术水平较高的大企业,四是压缩民用原料的分配数额。这些应急性措施使德军的军备生产很快抬头。假如以德国1942年初的军工生产为100,那么1942年底则上升到153,1943年中为229,1944年一跃上升到322。1942年军用飞机的产量提高到14700架,1943年猛增到25200架,1944年德国飞机的产量一度超过了苏联。坦克和火炮的产量也有大幅度地提高。1941年,除生产了2200辆各种类型的轻型装甲车辆外,还生产了2875辆(门)中型坦克与强击炮。1942年生产了4300辆(门)中型坦克与强击炮以及1200门安装在坦克底盘上的自行火炮。1943年尽管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困难,但中型坦克与强击炮的产量仍达到6700辆(门),重型坦克达到2500辆,安装在坦克底盘上的自行火炮达到2600门。1944年中型坦克与强击炮达11000辆(门),自行防坦克炮达1600门,重型坦克达5200辆,产量已接近苏联。施佩尔在纽伦堡受审时说,直到1944年秋,“尽管有空袭,仍能使生产不断增长,而增长的幅度很大,用一个数字来说明:1944年我可以完全新装备130个步兵师和40个装甲师,这是200万人的新装备,要是没有空袭的话,它还可以提高30%”。“在整个战争期间,我们的弹药生产在1944年8月达到最高水平,1944年9月是飞机生产量最多的月份,1944年12月我们制造了大量新式潜艇”。 尽管施佩尔使德国的军事经济迅速增长,但这一切似乎都太晚了。事实已经证明,“德国同

其敌人进行的军备竞赛是毫无希望的”。作为“总体战”发源地的德国,其真正实行总体战的时间和达到的程度都远不如他的主要对手。最明显的是英国,英国早在法国沦陷后全国就已经进入总体战,成为西线对德作战的支柱。1941年英、美、苏三国生产的战争物资的价值,就已经是德日两国的两倍半,1943年变成三倍半。由此看来,施佩尔即使能量再大,也无回天之力了。更何况希特勒的朝令夕改,出尔反尔,使施佩尔的计划一再搁浅。1942年夏,施佩尔的加速军备生产的计划刚刚在对苏作战中见到效果,希特勒就要求施佩尔更多地考虑民用需要,一些企业转而生产生活消费品。施佩尔在实施其军备计划的过程中,也处处遇到阻力。例如,为了增加军备生产,需要迁移生产部门和对劳动力进行重新分配时,一些地方长官就加以刁难。此外,希特勒授予他的“全权”,在某些领域又是完全无效的,如空军的军备生产因戈林不肯撒手,使他毫无办法,海军的军备生产也是很晚的时候才交给他主管。他向希特勒提出的大量使用妇女劳动力,统一调配外籍劳动力的建议,也都没有得到认真的采纳。因此,战后许多人认为德国并没有实行真正的总体战,即使在德军遭受斯大林格勒的惨败之后,被迫于1943年2月宣布实行总体战以后也没有这样做。而施佩尔是1943年9月才实际上拥有全面领导经济动员的权力,到1944年中期以后,就因为失去了希特勒的宠信,而在军备经济界失去影响。他倡导实行的延长工作时间而不符加报酬的做法被撤消了,又回到了8小时定额加上加班费的办法;1942年90%的军工企业只工作一班,没有实行两班或三班制,因而企业设备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德国妇女始终被排斥在军工企业的大门之外,虽然德国整个产业工人的人数在1943年已由1939年的1050万下降到75万人左右,但是被雇用的妇女人数却基本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上;发行战争公债的计划也一再搁浅,征收所得税、团体税以及在征收烟草、啤酒、烧酒和香槟酒消费税同时,征收的战争附加税也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一场没有希望获得胜利的生产竞赛,到此已见分晓。

第三篇:《迟来的正义是正义》

作为正方: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

正义:对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中的是非、善恶作出的肯定判断

正义的英文为justice 兼有审判的意思迟来的,,,,,,,,,,,,,,600

如何做出判断?如何做出审判?

都要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能判断的,任何事件,都要有发生,经过,结果之后才能作为一个完整评判的标准,所以,所有的正义,都是迟来的,是在事件发生之后才能评判的。

我方观点:对方引用为威廉·格拉德斯通的言论来作为论据是荒谬的,格拉德斯通家族因十九世纪英国废除奴隶占有制“金钱换奴隶”而发家,金钱换奴隶给了奴隶们迟来的正义,虽然这自由来得肮脏龌蹉,但成千上万的奴隶因此获得自由。任何事件的评判,都要是事件发生之后,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总会有人受到伤害,正义的意义,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安抚受害者,威廉一边无耻的拿着用奴隶换来的金钱稳坐高位,一边道貌岸然的高呼“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肉食者鄙,此之谓也。

正义的意义,是做出判断,而不是恢复原状,时间倒流谁也不可能做到,以弥补伤害的程度来评判正义存在与否是幼稚的。

反方是说,迟到的正义如果无法完全弥补受害者,那是不是意味着正义不该到来?迟来的,,,,,,,,,,,,,,600

完毕

感觉不错,楼上的争论至少我懂你意思了。

lz(0.0我的个人理解)大意是:迟来的正义,这个正义由于迟到了,所以不如正点到达的正义效果好,其效果的滞后延时导致疗效不佳无法补偿“受伤的心理”和“脆弱的小身板”。

具体以你们高端的奴隶例子看,迟来的正义其实是看对谁的,就按着你的定义走 迟来的正义是指在过迟做出裁判,或者过迟告知当事人之后所做出的补偿行为,而不是对方辩友所说伤害之后的裁决行为。而我方认为因为为了此“正义”所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如此现在正被拯救的黑人勉强算是正当其实,或者刚刚被抓正准备被卖还没被卖的时候被拯救算是正点的正义吧。

这正义还只是对当事人。

如果对当事人的子女,父亲的正义虽然晚了点,但对他刚刚好,可能大儿子还会被称为小偷的儿子,但小儿子出生的时候也许又是正点。延伸开去,对于周围的人一个案子可能当年没能伸张正义,甚至正义的伸张只在“家祭无望告乃翁”中实现。受了冤枉的人只要能平反,死了也不觉得晚。

这一段的价值在于,如果迟到的正义就不是正义,那么你让一个20多年后才抓住杀死自己儿子凶手的老警察如何告慰儿子,又如何面对生活,甚至他需要什么才能支撑着他找出真凶的信念?(更宏大的是,是什么支撑那仁人志士为了那迟到的废除奴隶的正义实现,而这种迟到的正义的价值)迟来的,,,,,,,,,,,,,,600

相反的价值也许在于:这让我们警醒,迟来的正义当然有其价值,但是遗憾毕竟让他残缺,而我们的追求总是希望一切善的能及时得到伸张,一切恶的能及时得到制裁。

最后去吃反了

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

UGLYMAN

2007年的一天,受朋友之邀,到法院去旁听了一个老人的赔偿案(是个自述案),这件事虽然过去近两年了,但始终觉得该说点什么,从心灵深处表达对老人同情。那是我有身以来第二次去听官司。第一次是在更早以前,一个朋友的弟弟离婚案件(没有办结婚证)。那一次给我的感觉是那些法官与律师远没有我们在媒体上或书上写的那正规,好像就是把双方当事说了那么几句就了事,很久以后又拿一个判决书之类的,当时我就觉得有点搞笑的味道,如果说这样当律师和法官,我去办这件事,一定会比他们办得更漂亮。最后,当事人(我的朋友)告诉我说,他们为了这赢得场官司花了好几千人民币,难怪有人说,他们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第二次是在县人民法院,律师通知我们去的时间是上午九点钟,我陪朋友及朋友的父亲(当事人),还有朋友的一些亲属准时到了县人民法院民事厅,可是没有法官,只有我们申诉人在。等了差不多一个把小时,一个拿着一个文件夹的人通知我们在三楼会

议室审理朋友父亲的案子。我们跟随这个人去了会议室。台上坐着三个人,估计他们就是法官吧(没有穿制服)。

看来样式还是满正规的,台上两边的两女人还来把我们的家门如实登记,然后,中间的一个男人开始说话了,他说的原话我现在就记不清了,大概是作案情介绍,也就是把朋友父母的申诉书大概说了一遍,然后就让律师说了几句,最后说这件事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找某某来解决。时间大概不过半小时,当时朋友的父亲及家人对他们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可是,法官已经结束了这个案件。

哦,原来法官就是这样当的!

他们也只不过是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并不是法律条款上写的那样服务大众(局)。

其实,朋友的父亲唐老人家的案件也很简单,大概是因那个没有法律的年代,被人陷害的案件,具体地我把老人家的申诉材料摘录几段,大家一看就明白,也有法律依据,没有征得老人的同意,所以我得把真实地名,人名用某来代替。

“申请人,唐某,男,汉族,生于1941年4月,小文化。迟来的,,,,,,,,,,,,,,600

……1958年7月,本人服从安排参加“大炼钢铁”活动,从某中学被派往某铁厂任会计工作,同年调往某矿区党委搞后勤工作,随后又调往原某地委领导身边作通讯工作。

1959年8月,在某县公安局民警队服役,主要是在看守所看守犯人(原某县公安局局长等同志可以证明,他们均健在)。 1960年9月,从部队转入地方,在某公安局刑警大队搞侦察工作,在工作期间,尽忠职责,不怕牺牲,曾因独自一人办案破获了一重大杀人案(案犯已被叛处死刑)受到了某县公安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可查档案证实)。而又是因为工作出色,处处锋芒毕露,所以受到原公安局副局长杨某等同志的嫉妒和排斥。

在1962年10月,某县公安局把我派往该县下面的供销社工作,1963年1月,某县公安局又将我派往老家(当时公安局没有向我说明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调令通知)。

1964年10月到1969年10月,由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公安局杨某就因我私藏公安本业务书籍,把我关进了监狱,在长达五年的监狱生活中,我受尽了万般折磨,从大监关到小监,从小监关到大监,手脚长期被铁链所拷,以致被拷成伤痕累累,至今手脚都是毫无知觉,麻木不灵活,因此已基本丧失的劳动能力,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当时的公安局副局长杨某泄私愤、一手操纵所至。而正是由于此事,本人蒙受了二十几年的冤屈,因这个“罪名”处

处受到歧视,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长期受到批斗、遭到殴打。

1969年到1986年,本人一直向某县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法院匀以“维持原判”予以回复;本人又于1986年再次提起上诉,法院经过反复调查证实,以“(86)某法刑二字第28号”判决书作出判决:一、撤销我院(64)某法刑字第50号刑事判决书和

(79)某法刑监字第81号通知,(82)某法刑监字第92号通知。

二、对唐某宣告无罪。”

我们现在执法理念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依法治国是核心,执法为民是宗旨,公平正义是目标,服务大局是使命,党的领导是根本。我们的法律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才产,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尊重生命,保护人权,那些年,历史原因,给一些公民造成了重大伤害,后来,国家针对实际情况出台不少政策,这些都利民的好政策,虽然说正义是迟到,作为唐老人家,现在年近七十了,他真希望法律还他一个迟到的公道,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所提倡的啊。

1.《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实施)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四篇:《迟到》

“叮零零~~叮~~”一阵清脆而熟悉的铃声飘入雷莫耳际。

雷莫习惯性的伸出两只手指,“叮…。”没等它吐出第二个字,可怜的闹钟就被强行关上了嘴巴。“早呢,早呢,还早呢…。。”他一边喃喃自语,一边翻个身,继续做他的美梦。

这时,一只可爱的小松鼠蹦入他的梦境,那古怪中带着可爱的动作,逗得雷莫哈哈大笑。突然,小松鼠停了下来,露出了尖尖带寒气的牙齿,“喂,起床!起床!不怕迟到啊?!”“啊!”雷莫吓得从床上蹦了起来,一行醒目的字印入眼帘,“7:30?!天哪,再过十五分钟就迟到了!”他胡乱的穿上衣服,“刷牙不刷了,洗脸也算了!”他拎上书包,嘴含一个大面包,冲出家门。楼灯没开,他又走得匆匆,一下子来了个狗啃屎,书全从书包里滚了出来…走到小区门口,才发现忘记带饭盒…。红灯过马路,"丢"了零花钱…。。

好不容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