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时间:2021-11-10 23:56:18 200字

篇一:《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长亭送别》教学感思

佛山市第三中学 刘凡珍

一、评价:成功的课,着眼能力

2007年12月14日,因我校迎来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示范性高中验收评估,专家要走进课堂听课,了解新课程教学在我校实施的情况,评估组专家戴东祥先生(英语特级教师,广州培正中学副校长)听了我在高二(6)班上的一堂课,所上课为古典戏曲之元曲中的经典名篇《长亭送别》,此节课为第二课时,戴先生对这节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戴先生听完课后,马上私下问了班上学生一些问题,据说有这几个问题:喜不喜欢这位语文老师给你们上语文课,这位老师教你们班的课多久了,你们班什么班之类的问题。不知学生是怎么说的。

随后,本人站在课室外的走廊上,有幸聆听了戴先生的指点评价。戴先生说:“这是一堂很成功的课,很有深度。教学设计很有特色,紧紧扣住一个“愁”字展开,让学生集中品味语言、探究了言“愁”手法,师生互动配合很好,教学流畅,多媒体和板书结合运用恰当,尤其是板书很漂亮。戴先生还提到,这样的课有利于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高考能力,要是这些学生跟着这样学一年以上,他们高考主观题答题能力和写作能力会不错的。”看来这位专家挺实在,着眼高考,不讳言高考,评课的高考意识和导向性很强烈。虽然我的课没有直接指向高考,但专家就是专家,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并且还对此给予肯定。

得到专家的肯定,总算“不辱使命”,完成了任务,终于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忐忑不安才转化为开心放心了。

课后,有学生称,感觉这节课上得还不如平时好。是的,我自己对这种性质的课不敢有丝毫大意,高度紧张的结果必定会导致课堂上不能随意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教学用语就显得谨慎多了,一点儿也不敢调侃了,全没了平时那种幽默生动有趣的特色;除了“作秀”性质的影响外,而学生们也或多或少受到紧张态势的影响,回答问题时也露出拘谨之态,亦少了往日那种大胆、热烈、随意表达的

风格。我也觉得这节课不是我和学生们的最佳表现,挥洒自如的风度——一直是我们追求的高度。

按说,我上了不少公开课了,前不久还参加了区、市的课堂教学比赛,单是借班上课,这个学期就有10节左右了,不敢说“身经百战”,但起码也是“几番征战”了;可是,这种公开课,性质太特殊了,给人的压力自是非同一般。回想起整个准备过程,那可真是一个紧张、痛苦、煎熬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提高、收获的过程。相信历经此番考验,自己面对公开课的心理素质、教学处理能力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愿“师生共进”成为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中真正成长。

二、设计:化繁为简,以读促写

《长亭送别》作为经典名篇,有许多值得挖掘的东西,到底挖哪些东西,很难取舍。开始,我们搞出了一个教学设计,以语言品味为重心,力图从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这几个角度展开教学,但总显繁琐,对能否上好这几节课,大家觉得心里没底。虽然让学生课前认真研读文本,提出问题并加以了归类整理,小组合作查找、搜集资料以了解元杂剧文学常识、《西厢记》戏曲情节和相关背景材料等准备工作,备课组老师们还是感觉没把握上好这个课。

后来,我反复阅读文本和相关教学参考资料,找到一个简单易行的切入点——围绕“愁”字展开教学,可以串连起对文本情感基调、人物形象与戏曲主题、艺术手法与语言特色这些主要内容的探究。于是,我确立本课教学的整体设想为:以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策略,课堂教学扣住“愁”这一戏眼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人物心理情感,鉴赏曲词语言之美,着力于戏曲语言艺术的品鉴,在理解曲词、把握语言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行曲词改写再创造,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写什么(写“愁”,本折戏的戏眼、情感基调即为“愁”——为何愁(分析“愁”的具体原因,从而通过把握人物的复杂心理来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如何写(探究写“愁”的艺术手法,品味语言艺术)。

具体课时内容安排为:

第一课时——明戏眼,探愁因:引导学生明了本折戏的戏眼(情感基调)为“愁”,重点探究“愁因”,从中分析人物心理进而理解莺莺这一人物形象和主题; 第二课时——品愁情,探手法:重点探究、品味本文写“愁”的语言艺术手

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分角度赏读并作总结归纳,从中学习、领会曲词赏读方法; 第三课时——巧借鉴,写愁思:在鉴赏曲词、把握语言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写“愁”的表达训练,运用前面所学言愁手法或写自己的愁,或改写曲词之愁。

如此,整个教学就是围绕一个“愁”字来解读《长亭送别》,教学内容集中,重点更加突出,思路清晰而易操作,做到了化繁为简,同时又赏读写结合,力图通过阅读教学,有效地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做到以读促写。

而本节专家所听的课是第二课时,集中于探究《长亭送别》的言“愁”手法,我引导学生回顾了古代许多大家写“愁”的名句之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文本语言,归纳出了课文中王实甫写“愁”的主要艺术手法,按部就班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也为下一环节的写作训练做好了铺垫。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扣住语言本体进行品味,落实曲词的诵读,渗透了曲词鉴赏的方法技巧,尤其突出了同类联想的方法和对比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对某一主题或专题进行探究的思维、学习方式。

三、思考:弱水三千,只取一飘{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最省时有效的是每次确定一种能力作为学习重点,同时以这种能力的提高带动其他相应能力的提高。因为语文中许多能力是相生相促的,如以读带写,以写带说,以说带听;用形象思维能力带动抽象思维能力,以联想能力带动想象能力或以实践能力带动创新能力等等不一而足,在能力的横向互带互导的过程,可深化学生探究学习的深度,激发学习的趣,尝到学习的甘甜等等。

所以,在设计对《长亭送别》的学习上,我就舍弃太多的欲求,欲望太多,往往终会无所得;还不如目标集中一点,力求深入,让学生有一点真正的收获,所谓“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所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我想起参加区市课堂教学比赛时,在设计《门》的教学上,我走的路子就是目标清晰单一,尽量作深度挖掘,并非常明确自己整节课的关键词就是一个“思”字;此次设计《长亭送别》的教学,我亦非常清晰地提炼出自己整节课的关键词就是一个“愁”字。结果,这两次的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想,自己对语文课的认识与追求也将在这些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明朗化、深入化。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要着力点放在对语言本体的品味上,不能“舍本逐{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末”,因而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忘紧扣文本,突出“文本意识”。 语文课应当上出语文味来,语文课上可以多些文化底蕴,文化的元素,语文教师在课上也应展示自己本身的个性体验。

在设计问题上,当力求问题量少、设问准确有效,力争以一当十,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引发争议与深度思考。本学期,在上《郑伯克段于鄢》时,我就借鉴了别人的做法,设计了两个问题来讨论——一是“骨肉至亲为何挥戈相向,孰之过?”二是“庄公是真孝还是假孝?”我觉得这两个问题具有统筹性又能把人物分析、春秋笔法、主题包含其中,既扣住了文本,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便于教师作引导,分析出这个历史事件传达出的文化内蕴。这次,我在设置问题上亦是力求这种效果,设问只有3个:

1、请同学们迅速找出文中直接表明人物心理情感的语句,指出其中最鲜明地点出心情感受的字眼。(明确戏眼)

2、你认为是什么具体原因导致主人公崔莺莺满腔“愁”情?

3、本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写“愁”?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取一两个角度集中深入地进行探究,并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加以分析品味。

这三个问题就把整个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点统筹起来了。我想,自己以后的教学应当努力朝这种方向奋进,精心设问,强化问题意识。

此外,本次教学,我也在探究性学习上作了尝试。让学生搜集整理关于“送别”和写“愁”主题的古诗词名句,想引导学生作点儿有深度的研究性学习。不少学生搜集了诗词句等材料,锻炼了搜集信息的能力,不过学生对信息的整理分析、加工研究的能力还不够,还需加强指导培养。在课堂上,我集中对言“愁“手法进行了探究,除了课本的内容,我还适当地给学生进行同类联想,补充了一些类似的写愁名句进行对比赏读。还设计了课后写“愁”古诗词专题研究性学习指引,让有兴趣的同学可沿着“愁”这一主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几个思路方向:

1.《长亭送别》言“愁”手法探析(把本课写“愁”手法等内容形成研究性学习文本成果)

2.言“愁”诗词内容归类研究(亦可从写“愁”的范围、程度、情味等不同角度作研究)

3.古典诗词言“愁”手法浅探(亦可细分唐诗、宋词、元曲言“愁”手法等角度来研究)

4.宋词中婉约派与豪放派言“愁”比较研究(亦可单独作婉约派或豪放派言“愁”研究)

倘若学生们能真正沿着这种思路去尝试,我想,他们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肯定会提高。用心去做,肯定有收获。

在学习《长亭送别》这篇文章时,学生发现了课本(粤教版语文必修5)的两处错误——错别字。一处是6班的涂秋迪、关启鹏发现的,课本P95的注释(12)“端酒怀”,“怀”字应为“杯”字;一处是9班岑瑞淇发现的,课本P97正文第..

一行的曲牌【三熬】中的“熬”字应为“煞”字。此两处错误的发现,说明学生..

看书之细心,真令人高兴。愿学生们能像“啄木鸟”一般敏锐地发现原本应极具权威的教科书的“病虫”。

liufanzhen@126.com

2007-12-21

篇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人活着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再多的荣华富贵,到头来都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一隅,一张床,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本书,一个知己,就应该可以让我们感到特别。 人生是如此的短暂,当我们从疯狂疲惫的获取中真正醒悟时,才发现大好的年华已经从手中丢失了。

生命是一种缘,有时刻意追求的东西或许终生得不到,而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人生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暇,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也渐多,自然会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骗"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祸千年。进入这个阶段,心境是激情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人们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在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借古讽今,指桑骂槐。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倘若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在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怎么做人,如何处世,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

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真心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种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人在这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任由红尘滚滚,自有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了了有何不了。这个时候的人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正是:人本是人,不 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本文由《文章马伊俐网》/ 负责整理首发

篇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

1、“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2、“弱水”

始见于《尚书•禹贡》:“导弱水至于合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郑康成曰:„弱水出张掖。‟”按古籍言弱水亦见于《史记•大宛传》、《汉书•地理志》、《后汉书•东夷传》与毕沅注《山海经》等。

“三千”

盖出于佛家三千大千世界,天台宗善言一念三千。

“一瓢饮”

见于《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嬴弱而不能载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因此在古书如《山海经》《十洲记》等中记载了许多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山海经载的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有些称谓流传到现在还在用,比如甘肃省现在的地图上还有一条弱水河。弱水也用来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当然也只限于特定的地理学著作。

后来的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这是弱水第一次与具体的数字连用。张孝祥的《水龙吟——望九华山》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其他的诗词中就很少见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后来的小说中用的比较常见些。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时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鲁迅先生在他的《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说道:虽弱水四绕,孤立独成,犹将如何如何...《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这里也是指遥远的意思。

再到后来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这便是我们现在口边的弱水三千的意思。第一次正式的提出在《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淫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何?"宝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 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稍微少人知的是近代诗人苏曼殊的《碎簪记》,里面有段对白: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复叹曰:君思„弱水三千‟之意,当知吾心。又问:然君意属谁先?余曰:淑芳。

篇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山东教育》学习和借鉴之我谈

临朐县辛寨小学 孟庆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本在哪里?在老师们那无尽的潜能中,在老师们那无尽的智慧中,可是要高效开发潜能,发挥智慧,还在于老师们能够快乐工作。试想一下,当家中老人和孩子的身体不舒服时,谁能够处若静水,当家中遇到困难和烦心事时,谁能够安心工作。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虽说这儿的条件不是最差,可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逢集日老师们买菜的问题,比如教师逢集日赶集如何考勤?我们的做法是:教师赶集要请假,而且请假时间列入教师考核,结果越是考核,请假人数越多,请假时间越长。而且有时候还弄得老师和领导之间脸红脖子粗,怎么办?作为主抓学校考勤的我也很纠结。去年暑假的一天,我在学校值班,照例翻阅起了《山东教育》——2013年7、8月,读着读着,《从一节课看学校管理》这篇文章让我真有些相逢恨晚的感觉,我一口气读了四五遍,暗暗叫绝,天底下竟然有人和我纠结一样的问题,真感谢姜明华、李武两位老师提供的文章。

新学期开始,我们在考勤制度中有了新规定,“每逢赶集日,没有课的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赶集购物,不作为教师请假处理,但是走前必须告知带班领导和门卫”。起初,还有个别领导对这个决议提心吊胆:担心时间不好控制,教师晚回来怎么处理,等等,可是实践证明,这个新规定确实深得民心。是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尽管现在老师们可以平时储备一些食物放在冰箱里,可远没有新鲜的蔬菜和时令的水果更吸引人,再说或许老师们还有一些急需的其他东西只有在大集日,才能买到或得到修缮等,„„就这一个小小的调整,教师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工作因此而走上了和谐发展的轨道。

书中自有千谋万计,书中自有良师益友,自此我与《山东教育》由相识变为相知,有时错过《山东教育》下发的日子,我还主动去找图书管理老师询问。并且在书架上设置“山东教育”专门的领地,有序排放便于查找,有时还做好记录,有时记录下自己困惑的问题,等待救援,有时记录好书中良策以备不时

之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无止境,这些是我在阅读《山东教育》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山东教育》给我的工作带来这么大的帮助,我又有何理由不爱上它呢?从那以后,我便爱上了《山东教育》,开始每期必读,因为我知道,她真的是我们为人师者心灵深处的好朋友。

我想对所有的老师说:《山东教育》真的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她是我们老师的指明灯,她能给我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她会让我们摒弃一切浮躁,扎扎实实教书育人。与教育有关的报纸、杂志林林总总,有些我也会涉猎,但独有情钟的还是《山东教育》,这也许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情怀吧!

篇五:《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典出何处?》

髮如雪

作詞:方文山

作曲:周杰倫

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舉杯 飲盡了風雪

是誰打翻前世櫃 惹塵埃是非

緣字訣 幾番輪迴

妳鎖眉 哭紅顏喚不回

縱然青史已經成灰 我愛不滅

繁華如三千東流水 我只取一瓢愛了解

只戀妳化身的蝶

妳髮如雪 淒美了離別

我焚香感動了誰

邀明月 讓回憶皎潔

愛在月光下完美

妳髮如雪 紛飛了眼淚{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我等待蒼老了誰

紅塵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