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的变化 600

时间:2021-11-10 18:09:43 600字

关于学校的变化 600(一)

600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部分省市37所院校率先试水

今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并将此作为即将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重点任务之一。

教育部负责人表示,把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作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其突破口就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大改革,部分本科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的紧迫性毋庸置疑,转型的共识已初步形成,那么,转型之路该怎么走?

示范引领,试点先行

37所院校和部分省市率先试水

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2013年初已经启动,教育部规划司负责人表示,转型采取“示范引领,试点先行”方法,教育部首批确定37所院校作为试点,今后3—5年完成试点工作,省级政府负责制定各自的具体改革进程。

2013年6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黄淮学院等35所高校发起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这35所院校均为2000年以后由专科升为本科的。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还有200多所高校申请加入,正在等待审查。10多所教育部所属高校包括“985”“211”高校,也表示愿意积极参与联盟的工作。这一联盟正在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新机制,推动建立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机制,正在筹划与欧洲技术大学联盟进行合作。

各地不甘落后,积极探索,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行动起来。上海市建立了高校分类管理体系。河南省、山东省分别安排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专项经费2亿元、1亿元。广东省专门设立了“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程”支持转型发展。重庆市教委副主任牟延林说,重庆市政府今年4月11日组建由市直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市属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联盟,6所院校进入教育部首批试点院校行列,目前有4所通过转型评审,2所被延迟通过。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从今年开始,高校招生在基本稳定规模的前提下,本科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增量重点支持转型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的高校和专业。除招生计划外,她还表示,要在高校专业设置、财政投入等方面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据了解,为进一步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和转型动力,教育部正在加快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教育部建议省级政府对招生存量计划进行调整,用于扩大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强的专业招生规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

转型发展,高校是主体。学校能否教给学生真才实学,让学生有好的就业、前途和幸福生活?能否发挥区域、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中心作用?关键在于高校能否把握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转型发展路径。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转型院校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

坐落于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是一所地方院校,学校与驻马店市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学校49个本科专业中80%以上是应用技术型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为设计制作作品,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协同创新、社会服

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4个平台。学校“进口旺”“出口畅”,2013年招生第一志愿报考者达103%,就业率高于河南省二本院校平均数近8个百分点。“方向对了,还怕路远吗?”校长介晓磊自信地说。黄淮学院的探索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肯定,今年4月下旬,学校与驻马店市政府共同承办了“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一所大学是由专业、学科组成的,专业群决定了学生的培养目标。转型学校多数坐落于地市级城市,率先转型的院校紧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了诸如土建、创意、物流、电动车制造等专业,使得地方政府感到离开这些院校“有所失”,同时也赢得了社会和考生及其家长的支持。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说,应用技术型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地方区域、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并且得到他们的认可。

应用技术型大学的生源主要有4类,即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专科层次的高职毕业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针对生源状况,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制可以更加灵活些。国际经验表明,学制可以是3年,也可以是4年,甚至1年或者2年。

韩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焕吉恩教授说,在与造船业、汽车行业等世界著名企业合作的基础上,韩国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学制既有1年、2年的,也有3年、4年的。他说,韩国应用技术类大学共与365个企业有合作协议。

据参加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欧洲专家介绍,欧洲有些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制为3年。

据介绍,欧洲的应用技术类大学与实践的结合极为紧密,其教学是以应用为导向的,学校必须有实习学期,学生在企业里写毕业论文,其中包括模拟商业游戏、案例分析,有校外考察与参观企业、双元制学位等课程。应用技术类大学的教学都是小班进行的,因此学生可以得到非常好的指导。

师资对于院校的转型发展是关键因素,教育部规划司副司长陈峰认为,转型院校可以引进一些企业、行业人才,同时把现有教师送出去培训,还可以聘任兼职教师,但是,兼职者必须是实质性的签了合同的来上课的教师。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说,为了培养工程教育的师资,学校新来的教师前3年必须在企业实践。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对华高等教育中心主任来汉瑞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教授皆为实践家,他们的法定聘任条件要求在5年的职业实践中,对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或发展取得了特别的成绩,这5年的职业生涯中应至少有3年是在高校以外任职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推荐阅读:

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及起薪均高于重点大学 教育蓝皮书:211院校平均起薪3157元低于普通本科高职 2013年本科平均月起薪3378元 普通院校高过211 600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河南高校尚无定论 教育时评:600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是理性回归

北京市属院校2014年高考在京招生计划变化情况 江苏2014年高考“注册入学”高职院校增至58所 29所军队院校今年计划招生1.5万名 高考须达一本线 2014年军事院校和国防生高考招生政策权威解读 2014年高考统计学专业解读及强势院校推荐

关于学校的变化 600(二)

高等教育变革时代 600所本科学校如何转型职业教育?

2014年05月10日11:33 来源:搜狐教育 顶 分享收藏 购买 .正文我来说两句(890人参与)手机客户端 | 扫描到手机关闭.

部分本科高校

如何成功转型职教?

前不久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要将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的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实施技能型和学习型两种高考模式。同时鲁部长强调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是技术技能型。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热议。职业教育如何发展?高等教育如何发展?

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造成了"炒回锅肉"的局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俞仲文:我就这个问题讲几点。第一个是鲁部长的讲话在新形势下重构了中国高等教育版图的工程,很欣喜,但是又有点酸溜溜的。这说明我们当时顶层设计就不科学。设想一下,当初我们的顶层设计是两个板块的话,今天就不会再有这种"回锅肉"的角色了。这次调整不要看成是权宜之计,也不应该看成仅仅是大学生就业的功利之策,必须有大格局的视野。

3月26号国务院常务会议全面阐述了我们本届政府的职业教育观,也是打造高职教育版图的基本依据。主要包括发展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现代职教。意味着我们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彻底改变低水平、简单化、内涵浅的毛病,现在这个毛病已经很深入了,是一个通病了。50年代涌现了一大批劳动模范,哪一个手上都有几百项他们的技术革新,这一点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看到日本的经济体制都是员工在一线,没有任何加班费的情况下搞出来的,这是我们提出来的打造高职教育3.0版从一般技能培养到技术技能型人才引入创新教育,培养大批能工巧匠型的技术能手。第二,培养数以亿计工程师,首次将培养工程师的目标纳入高职。工程师是我们新高职板块的新任务。

最后一个观点是采取积极的措施,而不是单纯靠行政手段来做好高教板块的调整,我提出这样的几个观点,第一教育部内部要率先清除歧视职教的政策。比如说同是211工程经费差别太大,这个教育部要很好的深思,我们之所以炒回锅肉,就是教育部本身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或者口头上重视。第二高教司和职成司要享有同样的权利,不能厚此薄彼。第三,推动转型归队要制定有利政策,让转型归队的院校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实际利益,比如说有一批经费,你来申请之后才能归队,这就是比较好的做法。还有让我们优秀的高职专科学校的校长担任本科的校长,加速转型。另外很重要的政策是国家要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最后一点,跟我们转型归队是有关系的,国家要下大气力,制止我国劳动力相对贫困化的趋势,很多人一谈到职业就羞于开口,这跟我们教育的预期和出来以后的待遇都有关系,劳动力没有指向劳动力的分配政策有关系,现在相对贫困化相当厉害,我们不仅要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而且要制定高管与员工最低相对工资比例标准,这对缓解贫富不均的毛病绝对有效。

职教转型是关于解决"断头路"变为"立交桥"的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理事长、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欧洲重视应用技术这个事跟美国之间有显著的不同,不同在哪?主要是欧洲对技能型这方面的工作给予尊重、好的待遇、

好的社会地位。在美国从事技能型的工作不太被人看得起,美国又是多元种族的国家,所以在美国也是试图想把技术教育往前促进,但是报考的学生里是素质不太高的人去报考,而且现在经常在报纸上披露,州政府给这些学生贷款,出来一工作几年不还款,这类比例非常高,有些贷款机构要打这个官司。所以美国和欧洲最大的不同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和特点不同。很多专家都谈中国应该做什么,中国文化特点跟美国差不多,跟欧洲是不太一样的,所以要重视技能跟我们的文化特点不一致,德国双元制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马上要学他们能不能做到?我认为首先面对的是中国整个对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问题。

欧洲的文化和亚洲的文化,对技能型人才社会认可度不同的问题,不是排在后面的,是一开始就要面临的大问题。我们现在上中职,高中考不上,或者家庭收入低的,赶快找一份工作,这方面来上中职,上了中职以后,上高职的时候给三校生有一个考试,技校、职业高中和中专,有几十万人分流在那,最后有几千人上一个高职、专科。这里面整个是断头路,上了中职的想走升学的这个路给断了,所以中职这几年掉的很厉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解决这两者文化不同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这一次应用技能大学转型,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应用型本科本身不受欢迎。过去规定升高职的比例是进入高职学生的5%,我们一年高考录取700万人,我们本科和专科的录取比例大于45%,就是300多万人上了高职,5%的人才有资格专升本,在毕业的一瞬间考试,还有一个统一考试。这就意味着上高职再上升学跟他内心的东西就矛盾了,所以高职报到率是比较低的,陕西省每年7万多人录取了不去,来年再考二本三本。所以这些高职院校都遇到了生源问题。

我女儿在加拿大读书,她晚去了一年,老师说你上什么职业学院,她说那丢人死了,她不去,我要上大学。如果我们想象一下高职有20%的人能转成四年本科的,是不是高职生存的日子一下子就好过了。很多专家讲这个问题都是从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说问题,就没想社会层面怎么活的问题。你让学校干事,断头路一打开,中职和高职都好过了,生源就过来了。这次应用型大学的转型,对于重构我们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这是一个关于解决"断头路"变为"立交桥"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也跟咱们升学主义有关,现在我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