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四大,邓小平

时间:2021-11-10 16:22:05 200字

篇一:《邓小平谈接班人标准:胡锦涛脱颖而出原因震惊国人》

邓小平谈接班人标准:胡锦涛脱颖而出原因震惊国人

2014-6-03 09:56 作者:新浪论坛

2002 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选举产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利实现与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1 邓小平、陈云:要拔提40岁以下的人

事情还得从20年前中共召开十二大前夕说起。1982年6月27日至29日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印发了陈云撰写的《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和他主持起草的《关于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会纪要》。会后,部分与会人员留下来参加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7月2日,陈云在座谈会上讲话,强调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客观存在,不无担忧地说:提五十岁左右的人可能争论少些,提40岁左右的人,争论、怀疑会很多。提40岁以下的人,怀疑、争论会更多。既然如此,为什么“纪要”还是“特别写提四十岁以下的人这一句?”他自问自答:一是年富力强。二是有意识地培养。经过3年、5年、10年,有意识地培养,选出好的人。三是40岁以下的人中间有人才。四是只有40岁以下的人,才了解“文革”初期青年人当时的想法和表现。

陈云讲话后,邓小平即席讲话。他严肃地说:“我们历来讲,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他面向大家问:“为什么全会之后又专门把在座的诸位留下来开两天会,讨论陈云同志关于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和老干部离休退休这两条建议?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十分迫切,十分重要。”去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以后,陈云同志更尖锐地提出“选拔中青年干部不是几十、几百,是成千上万”这个问题。“他提得非常好,我赞成。”因为“我和陈云同志交过心的,老实说,就我们自己来说,现在我们退,我们实在是心里非常愉快的。”“我们两个人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会后不久,8月7日,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对调整领导班子和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指示的几项工作的通知》。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新选进中央委员会的210人中,最年轻的是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胡锦涛,当时只有39岁。大会闭幕第二天,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专门接见了39位新当选的年轻中委和候补中委。当他们依次步入大厅时,中央组织部同志一一唱名介绍情况,邓、陈等老同志同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一一握手,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关于这次会见,新华社在题为《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报道中兴奋地叙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面,也不是一般的接见。大家都沉浸在无比温暖的气氛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多少年来指引着中国这艘巨大航船破浪前进的中国革命舵手们,今天一个个满面春风,拉着走到自己面前的每一位同志的手。这是我们党新老合作和交替的握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革命火炬的握手,是党对中青年干部寄予无限希望的握手。” 不久,胡锦涛这位39岁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就从西部的甘肃被调到首都北京从事团中央领导工作,于1982至1985年先后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他从1985至1992年到地方特别是国家欠发达、各方面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工作,先后担任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连同走出清华大学校门后在甘肃工作,他在西部地区工作近20年,从各方面展示了他的领导才干。1985年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一批年轻领导干部被选进中央委员会。

2 江泽民: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

高度重视抓紧培养和造就大批跨世纪能够担当重任、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是作为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反复思考、“想得很多”的重大战略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我们就难以向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和革命先辈们交代,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代”。也只有把“这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完成好,做出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培养了党和人民放心的接班人,我们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989年,江泽民担任总书记不久就指出:我们“现在这一代干部,特别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是跨世纪的一代,正生活和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经受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能否经受住这些考验,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能否准确判断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所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继续选举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同时,还选举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了中央领导机构。作为后来新世纪之初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担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是在这一大批年轻有为领导干部中经过选拔,进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

10月19日,江泽民等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中外记者。江泽民笑着对记者们介绍原第十三届中央常委,又介绍新当选的3位常委。他指着胡锦涛说:“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此后,胡锦涛从1992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开始,到中共十五大政治局常委中他位次的移前,直至2002 年担任中央总书记(同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长达10年。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胡锦涛同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论断的由来。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又选举吴邦国等一大批年轻领导干部进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机构。人们发现,在江泽民亲自主持解决工业方面重大问题,或者在视察各地农村时,在参加国内重要活动和到国外出访活动时,经常能看到年轻领导干部随行其中。胡锦涛相继担任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直接参加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工作。 坚持领导干部交流,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江泽民认为,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部门工作,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进步和提高,而且弊端甚多,一些不正之风也往往由此产生。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实行领导干部定期交流制度。越是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越要交流,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随后,有的领导干部从中央部门派往沿海或者内地省份;有的是长期在地方省市区工作,后来调到中央部门工作;有的是由工业省份调到农业省份,再调到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省份;有的是北方领导干部调到南方省份工作;有的是南方的领导干部调到北方省份工作;有的是东部发达地区省份的领导干部调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工作,后来又上调到中央等等。经过这种定期组织交流,年轻领导干部在不同环境中分别得到很大锻炼和提高。

随着21世纪的临近,江泽民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强调、越来越下大气力来领导这项工作。2000年6月9日,他在中央党校发表《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重要讲话,强调“不断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始终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重申要“进一步认识到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继往开来,就“必须不断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

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经历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风云变幻的历史全过程,对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也记忆犹新。具体而言,苏联解体外因,主要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但是,苏联解体首先是内部原因造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各种错误路线和政策,从而诱发历史上积重难返的很多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最终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迅速解体。与此同时,美国等还提出中共“这个执政党,同一个更现代化、更复杂的社会中公民真正自发地参加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活动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是“被整个社会视为阻碍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的主要障碍”。所以,他们要对我们“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所有这些,都引起江泽民极大的警觉。

我们党和国家能否在这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中坚持不败,关键在于我们党是否实行正确领导,而能否实行正确领导,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是否有一个成熟、稳定的中央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能否高瞻远瞩,把握全局,主要在于是否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埋头实干。这是江泽民着眼于国际局势,从宏观角度,对建立新世纪初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作的深刻思考。

江泽民多次提出:培养选拔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必须抓紧做好。他经常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各级”、“一批批”、“一大批”领导干部,寓意是很深刻的。他根据90 年代以来特别是21 世纪初国内外形势的新情况,从我们党执政建设实际情况出发,指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要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2001 年3 月,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确定有关十六大人事准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决定成立专门班子,在政治局常委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3 胡锦涛: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新局面

胡锦涛认为:我们党是一个拥有数千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执政,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必须组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六大时,我们党有6000多万党员,有4000多万各类干部,这就为选拔培养党、国家、军队接班人提供了雄厚基础。例如,为了推荐、考察、酝酿、提名中共十六大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中央先后派出46个考察组,分赴98 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11个中央金融机构,23个国有重要骨干企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考察。中央军委也同时派出5个考察组,分赴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军区级单位进行考察。考察组按照中央委员会作为治党治国治军政治家集团的要求,着眼于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强调体现改革精神,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

对这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从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上半年,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12 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考察汇报,并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10月31日,政治局常委会根据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统筹考虑,综合研究,从遴选对象中提出了十六大“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11月l曰,政治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名单。 2002 年11月13日,江泽民主持十六大大会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建议名单。第二天,在他主持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其中,除党和国家领导人外,组成人员分布于中央、国家机关,中央金融机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省区市和军队,其主体是省部级和大军区级领导骨干。他们全部是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工作,有些是改革开放以来参加工作的年轻干部,平均年龄55.4岁,50岁以下的占1/5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8.6%。尤其引人瞩目的是,新进入中委的有180人,占一半以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中央领集体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

11 月15 日,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华灯璀璨,花团锦簇,洋溢着一派喜庆气氛。2400多名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汇聚在这里。江泽民同其他原常委与新当选的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亲切会见了出席党的十六大的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并同大家合影留念。江泽民高兴地说:“我相信,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够开创新的局面,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前景,是会更加美好的!”胡锦涛也表示:“我们一定牢记江泽民同志的嘱托,一定坚定不移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团结一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他们的讲话,激起全场长时间一阵阵热烈掌声。

不久,江泽民就称赞说: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是抓得准、有成效的,为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开了一个好头。”国内外舆论也普遍认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委员会,整体素质好,结构比较合理,群众基础比较好,知识层次高,年富力强,公道正派,清正廉洁,是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值得信赖的中央领导机构。

邓小平曾经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只要这个环节不发生问题,中国就稳如泰山。”对于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紧紧依靠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国家繁荣富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他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已经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任军委主席交班都说了啥?

摘自人民网 作者:共享世界

从1989年到2012年,中央军委三任军委主席实现了交接班:1989年邓小平同志交给江泽民同志;2004年江泽民同志交给胡锦涛同志;2012年胡锦涛同志交给习近平同志。每次军委主席交接班,前任主席对继任主席都有语重心长的讲话。

1989年11月12日,邓小平把军委主席职务交给江泽民之后,会见参加军委扩大会议全体的同志,发表了简短的讲话:“我认为,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做出的正确的选择。江泽民同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因为他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4页)

2004年9月20日,江泽民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饱含深情地发表了题为《我的心永远同人民军队在一起》(《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602-607页)的讲话,其中讲到:“我诚心诚意地把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锦涛同志。”“锦涛同志任军委主席是完全合格的。锦涛同志是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接任军委主席的职务顺理成章。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三位一体这样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形式,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党、大国来说,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最妥当的办法。党中央和小平同志当年决定我当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也是从大局考虑的。„„锦涛同志比我小十六岁,年富力强。他曾担任过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一九九二年进入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已有十多年。担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以来,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形势下,他带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勤奋努力,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推动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就军队工作方面来说,他当过贵州省军区和西藏军区的党委第一书记,从一九九九年起一直担任军委副主席,直接参与军委工作。他既经受过艰苦地区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又经历过长期高层领导工作实践的锻炼,积累了丰富的领导经验,综合素质很好,作风稳健,工作细致,能够压住阵脚。现在,把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他,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了。我坚信,党中央决定由锦涛同志接任军委主席,是一个正确的选择。锦涛同志是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头人、班长,也是军委领导集体的领头人、班长。大家都要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坚决支持他的工作。”

光阴似箭。胡锦涛同志没有辜负江泽民同志和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期望,卓有成效地履行了总书记、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的职责。实践证明,党中央先后对江泽民和胡锦涛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邓小平对江泽民和江泽民对胡锦涛的评价也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决定了新一届党的中央军委领导人。习近平同志作为新任总书记担任新一届中央军委主席。

2012年11月16日,胡锦涛同志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习近平同志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也是合格的中央军委主席。他年轻时在军队工作过一段时间,在担任地方领导期间也参与了有关地方的军队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后担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直接参与军委工作。党中央决定由习近平同志担任军委主席,是非常合适的。习近平同志一定能够挑起中央军委主席的重担,团结带领军委班子履行好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衷心祝愿在习近平同志领导下,新一届军委班子团结带领全军官兵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前两次军委主席交接班都比总书记交接班滞后,也就是在总书记交接班之后一个时期,才实现军委主席交接班。在十八大之前,也有人认为这次胡锦涛和习近平将首先实现总书记交接班,胡锦涛继续担任军委主席一个时期,然后在实现军委主席交接班。但是实际上,胡锦涛和习近平之间同时实现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交接班。预计明年人大会议期间将实现国家军委主席交接班。

中央领导集体交接班过程更加顺利,交接班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这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福分。

(责任编辑:朱晓时)

相关阅读:邓小平谈“接班人”标准 胡锦涛如何脱颖而出?(共产党新闻网)

本文原载于《世纪桥》

2002 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选举产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利实现与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

1 邓小平、陈云:要拔提40岁以下的人

事情还得从20年前中共召开十二大前夕说起。1982年6月27日至29日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印发了陈云撰写的《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一文和他主持起草的《关于老干部离休退休问题座谈会纪要》。会后,部分与会人员留下来参加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座谈会。7月2日,陈云在座谈会上讲话,强调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客观存在,不无担忧地说:提五十岁左右的人可能争论少些,提40岁左右的人,争论、怀疑会很多。提40岁以下的人,怀疑、争论会更多。

既然如此,为什么“纪要”还是“特别写提四十岁以下的人这一句?”他自问自答:一是年富力强。二是有意识地培养。经过3年、5年、10年,有意识地培养,选出好的人。三是40岁以下的人中间有人才。四是只有40岁以下的人,才了解“文革”初期青年人当时的想法和表现。

陈云讲话后,邓小平即席讲话。他严肃地说:“我们历来讲,这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是十分迫切了,再过三五年,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个问题,要来一次灾难。”他面向大家问:“为什么全会之后又专门把在座的诸位留下来开两天会,讨论陈云同志关于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和老干部离休退休这两条建议?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十分迫切,十分重要。”去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以后,陈云同志更尖锐地提出“选拔中青年干部不是几十、几百,是成千上万”这个问题。“他提得非常好,我赞成。”因为“我和陈云同志交过心的,老实说,就我们自己来说,现在我们退,我们实在是心里非常愉快的。”“我们两个人的主要任务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会后不久,8月7日,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对调整领导班子和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指示的几项工作的通知》。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新选进中央委员会的210人中,最年轻的是甘肃省建委副主任胡锦涛,当时只有39岁。大会闭幕第二天,邓小平、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专门接见了39位新当选的年轻中委和候补中委。当他们依次步入大厅时,中央组织部同志一一唱名介绍情况,邓、陈等老同志同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一一握手,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关于这次会见,新华社在题为《新老交替,继往开来》的报道中兴奋地叙述:“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面,也不是一般的接见。大家都沉浸在无比温暖的气氛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这些多少年来指引着中国这艘巨大航船破浪前进的中国革命舵手们,今天一个个满面春风,拉着走到自己面前的每一位同志的手。这是我们党新老合作和交替的握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革命火炬的握手,是党对中青年干部寄予无限希望的握手。” 不久,胡锦涛这位39岁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就从西部的甘肃被调到首都北京从事团中央领导工作,于1982至1985年先后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他从1985至1992年到地方特别是国家欠发达、各方面条件艰苦的西部地区工作,先后担任贵州省委书记,贵州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连同走出清华大学校门后在甘肃工作,他在西部地区工作近20年,从各方面展示了他的领导才干。1985年召开的全国代表会议,一批年轻领导干部被选进中央委员会。

2 江泽民: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中共十四大,邓小平}.

高度重视抓紧培养和造就大批跨世纪能够担当重任、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领导人才,是作为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反复思考、“想得很多”的重大战略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我们就难以向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和革命先辈们交代,难以向党和人民交代”。也只有把“这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完成好,做出了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业绩,培养了党和人民放心的接班人,我们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1989年,江泽民担任总书记不久就指出:我们“现在这一代干部,特别是50岁以下的中青年干部,是跨世纪的一代,正生活和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经受着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能否经受住这些考验,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能否准确判断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正确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事务,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所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在继续选举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同时,还选举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了中央领导机构。作为后来新世纪之初产生的中央领导集体担任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就是在这一大批年轻有为领导干部中经过选拔,进入江泽民为核心中央领导集体的。

10月19日,江泽民等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会见中外记者。江泽民笑着对记者们介绍原第十三届中央常委,又介绍新当选的3位常委。他指着胡锦涛说:“这是一位年轻人,胡锦涛同志,今年49岁。”此后,胡锦涛从1992年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开始,到中共十五大政治局常委中他位次的移前,直至2002 年担任中央总书记(同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家军委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任中央政治局常委长达10年。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称赞胡锦涛同志“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正确论断的由来。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又选举吴邦国等一大批年轻领导干部进入了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机构。人们发现,在江泽民亲自主持解决工业方面重大问题,或者在视察各地农村时,在参加国内重要活动和到国外出访活动时,经常能看到年轻领导干部随行其中。胡锦涛相继担任国家副主席、军委副主席,直接参加国家和军队的领导工作。 坚持领导干部交流,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江泽民认为,领导干部长期在一个地方、部门工作,不但不利于他们的进步和提高,而且弊端甚多,一些不正之风也往往由此产生。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实行领导干部定期交流制度。越是有发展潜力的干部越要交流,使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提高。随后,有的领导干部从中央部门派往沿海或者内地省份;有的是长期在地方省市区工作,后来调到中央部门工作;有的是由工业省份调到农业省份,再调到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省份;有的是北方领导干部调到南方省份工作;有的是南方的领导干部调到北方省份工作;有的是东部发达地区省份的领导干部调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省份工作,后来又上调到中央等等。经过这种定期组织交流,年轻领导干部在不同环境中分别得到很大锻炼和提高。

随着21世纪的临近,江泽民越来越关注、越来越强调、越来越下大气力来领导这项工作。2000年6月9日,他在中央党校发表《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重要讲话,强调“不断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始终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重申要“进一步认识到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使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继往开来,就“必须不断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

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江泽民经历了斯大林逝世后苏联政局风云变幻的历史全过程,对其变化的主要原因也记忆犹新。具体而言,苏联解体外因,主要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但是,苏联解体首先是内部原因造成。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力推行各种错误路线和政策,从而诱发历史上积重难返的很多政治、经济、民族矛盾,最终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迅速解体。与此同时,美国等还提出中共“这个执政党,同一个更现代化、更复杂的社会中公民真正自发地参加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活动的观念是格格不入的”,是“被整个社会视为阻碍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的主要障碍”。所以,他们要对我们“打一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所有这些,都引起江泽民极大的警觉。

我们党和国家能否在这场“无硝烟的世界大战”中坚持不败,关键在于我们党是否实行正确领导,而能否实行正确领导,关键取决于我们党是否有一个成熟、稳定的中央领导集体,这个领导集体能否高瞻远瞩,把握全局,主要在于是否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埋头实干。这是江泽民着眼于国际局势,从宏观角度,对建立新世纪初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所作的深刻思考。

江泽民多次提出:培养选拔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优秀年轻干部是一项战略任务,必须抓紧做好。他经常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各级”、“一批批”、“一大批”领导干部,寓意是很深刻的。他根据90 年代以来特别是21 世纪初国内外形势的新情况,从我们党执政建设实际情况出发,指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要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2001 年3 月,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政治局会议,确定有关十六大人事准备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决定成立专门班子,在政治局常委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3 胡锦涛: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新局面

胡锦涛认为:我们党是一个拥有数千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执政,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必须组成一个政治坚定、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奋发有为的中央领导集体。

中共十六大时,我们党有6000多万党员,有4000多万各类干部,这就为选拔培养党、国家、军队接班人提供了雄厚基础。例如,为了推荐、考察、酝酿、提名中共十六大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中央先后派出46个考察组,分赴98 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11个中央金融机构,23个国有重要骨干企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考察。中央军委也同时派出5个考察组,分赴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军区级单位进行考察。考察组按照中央委员会作为治党治国治军政治家集团的要求,着眼于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强调体现改革精神,走群众路线,进一步扩大了党内民主。

对这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从2001年下半年到2002年上半年,江泽民先后主持召开12 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听取考察汇报,并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10月31日,政治局常委会根据结构要求和工作需要,统筹考虑,综合研究,从遴选对象中提出了十六大“两委”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11月l曰,政治局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这个名单。

篇二:《题目e3599ec69ec3d5bbfd0a7459》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中共十四大论文》

中共十四大论文

设计146 杨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和世界都进入了一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共十三大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扩大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极其艰巨而又伟大的事业,所以在这个进程中遇到众多新问题,引起了一系列新老矛盾;又由于当时国际上的冷战格局仍然存在,正发生着激烈复杂的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低潮。因此,能不能在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困难面前,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成为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召开中共十四大就提上了日程。

党的十四大报告的起草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全党智慧的过程。在历时7个多月的起草过程中,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了4次;政治局开会讨论了两次;江泽民同起草小组座谈了3次。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领导还个别和起草小组谈了重要意见。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委托中央统战部征求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知名人士的意见。起草小组还征求了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对报告的意见。

各地、各方面、各部门负责同志和各界知名人士,对报告稿进行了认真讨论,从总体上对报告稿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这些意见,大到报告结构、实际内容,小到文句字词、标点符号,充分体现了严肃、认真、负责的精神,闪耀着真知灼见。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起草小组对报告征求意见稿作了450多处修改。其中,对十三大以来5年的工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经济增长速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等部分,作了较大的调整、充实和加强。

在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括征求意见时,大家提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4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巨大深刻的变化,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在理论概括上应该进一步升华。根据大家的意见,经过反复研究,将这一部分调整为9个方面。同时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为这个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经过一次次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一次次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报告又写出第七稿、第八稿。报告一稿比一稿成熟,一稿比一稿完善。

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政治局全体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报告稿,决定提请党的十三届九中全会审议。

10月5日,十三届九中全会在北京开幕。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候补委员拿到的报告已是吸收各方意见修改而成的第九稿。根据全会分组讨论中提出的意见,2.6万多字的报告,又大大小小修改了170多处。

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开幕式上,十易其稿,集中了全党智慧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报告本终于摆在2000多位代表的面前。

上午9时整,十四大正式开幕。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党、并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了全国5100余万党员。 此外,不是十四大代表的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及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员,不是十四大代表或特邀代表的党内部分老同志,以及其他有关负责同志307人列席了这次大会。大会还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外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党外副主席,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在京党外人士和部分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等139人,作为来宾列席了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

大会听取并通过了江泽民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分为4部分:一、14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二、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三、国际形势和我们的对外政策;四、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 报告明确指出,14年是真正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14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14年,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报告提出,我们要在90年代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江泽民指出,为了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努力实现10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中共十四大,邓小平}.

大会通过了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大会高度评价和赞扬了中央顾问委员会成立10年来,在协助党中央为维护党的团结和社会稳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建立的功绩,并表示了感谢和致意,同时同意从十四大起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从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走向退休制的过渡性组织,既可以使一批老干部适时地退出第一线,以利于优秀中青年干部进入领导班子,又能在第二线过渡一段,继续发挥一些作用。中央顾问委员会自1982年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邓小

平、陈云的先后主持下,根据党章规定的任务,按照“宜少不宜多、宜虚不宜实”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方针,协助党中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党、国家和人民建立了新的历史功绩。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通过贯彻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加强党的建设,一大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事业、又有专业知识的年轻干部成长起来了。鉴于党的干部离休、退休制度已全面建立并正在顺利执行,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已取得预期的进度;鉴于中央顾委已历时两届,委员们的年事都很高了,已基本上完成了作为一种过渡性组织的任务,为此,中顾委建议党的十四大后可以不再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

大会还通过了部分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这对于统一全党的思想和行动,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89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30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08名。在10月19日举行的党的十四届一中全会上,选举产生了十四届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朱�基、刘华清、胡锦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第四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机构,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