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我的老师

时间:2021-11-10 14:51:36 200字

第一篇:《我最想念的老师》

我最想念的老师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但刻在心里的名字却会永远牢记。韩老师,您就是刻在我心里永不磨灭的记忆。

韩老师是我高中时的英语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我离开母校已经三年了,但一想到高中老师,我脑海中就会立时浮现出韩老师的身影来。他现在还在我的母校,还在原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培育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我已经有好长时间没见过韩老师了,不知道他的工作还顺利吗,各方面是不是还好。

我高中读的是文科班,也是全年级人数最多的一个班,班上有许多出类拔萃的孩子,我说这话当然不是在说我自己有多优秀,只是这样的班级里处处都有潜在的压力,不单是学生学习竞争异常激烈,就连授课的老师也有压力。我印象中有过很多这样的情形:老师还在上面讲着,下面就有学生毫无顾忌地直接打断并提出异议,老师皱眉凝思,半晌,挤出一句:这个问题暂且放下,下节课再说吧!于是,给我们讲课成了一件如履薄冰的事,有一个战战兢兢的年轻老师也因此终被替换掉了。

韩老师是唯一没有被我们挑过刺的老师。他个头并不高,戴一副半框眼镜,上课总是穿的很正式。我记得我们头一次见他穿西服的时候,都起哄了:还真没见哪个老师这么正规,连给学生上课都要穿的这么正式。可他却毫不在意,满脸笑意地对我们说:咱就是这么热爱生活!

大约每个人在自己的学生生涯中都会遇到一两位这样的好老师:他们课堂上的动力来自学生,只要学生学得好他们就肯讲,学生学得越好,他们就越有讲课的欲望和动力。韩老师就是这样的老师,可他又不限于此。

在我们高三的那段日子里,大家普遍反映韩老师讲课是示范课的标准,即使你拿出再少的精力来在他的课上,他都有十二分地热情能让你学精。当我们的学习有了默契,我们终于明白了,韩老师不是那种从学生那里找动力的老师,而是用自己的热情感染我们,英语上死的语法、句法总能被他讲活,严肃的课堂成了火热的地方。

韩老师不仅是我们的师长、朋友,同时也像长辈一样关怀着我们,那时候,我们班有好多同学的家离县城很远,都是寄宿在学校,这样一来,韩老师就既是老师,又成了家长。在学习上,他对我们很严厉,一丝不苟,即使一点小小的错误也会指出来,让我们及时改正。但在生活中,他又会成为慈祥的长辈,时时刻刻都关心着我们的生活情况,如果有哪位同学生病了,他会比谁都着急,亲自去看望,嘱咐吃药,即使住在医院,他也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去陪伴他,让那位同学知道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还有老师会关心他。天冷了,他会嘱咐我们多穿衣服,出去逛街,他会嘱咐我们注意安全。这些话给力我们极大的安慰,就算现在想起,也会在心里产生很大的欣慰。

他每天都带满脸笑意地给我们讲“示范课”,又用十二分的热情感染我们,连高三特有的紧张氛围在他的课上都会松弛下来。似乎他的世界里从来都是晴朗和阳光的,他的动力源自哪儿呢?

他的一次发火让我找到了答案。{想念我的老师}.

每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从不爱学习却很调皮的学生,一次课上练习,一个很调皮的学生不幸被点到去“爬黑板”,杵在那里半天没写出一个字母来。大家陆续完成了题目,一如往常地抬头看上边同学的解答——却见韩老师满脸严肃,绷着脸一声不吭地站在那个学生身旁,紧紧地盯着他。

渐渐地,所有的同学都抬起头来看着讲台上这定格的一幕。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教室里的空气也冷却下来,凝固了,且变得沉闷。 那学生终于受不了这样无声的审判,低着头径直走下讲台站到了座位上。韩老师随即在黑板上划了个十分夸张的叉号,指着它转过身问我们:学成这样能对得起谁?——我不是说你们要对得起我的讲课,我只要求你们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

我见他尽量平静,但喘息依旧粗重,他顿了一下说:你们大多数孩子都是来自农村,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特别好,父母供你们上学不容易,就算有些同学的父母是高干、是大老板,他们也都不容易,也有自己的难处。你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就是对你们父母最大的亵渎! 我从来没有想到,一向阳光随和的韩老师,竟然也有这么严肃的一面。但我同时也终于明白,他所有热情的源头竟然是如此朴素的一个原因——让我们学好,对得起自己的父母。

人的一生能够遇到几位让你难忘的老师,这是人生的幸运;他们(她们)如父如母、如兄如姐,有这样的老师在你的心灵世界深深地扎下根,一生都难以抹去,让你的情感更丰富,心灵世界更丰富,这

是人生的财富啊!而我们的老师,那种恩师和导师意义上的老师,对于我们的人生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财富啊!

再过一年,我也要大学毕业,也会走上老师这条道路,我相信,有这样的老师做我的前导,我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第二篇:《怀念我的小学老师》

怀念我的小学老师

141班:陆国兰

现在,我己经是一名初中生了,时常会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们,想起她们为我付出的一切,就会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我与她们结识的时候,我就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分开,相隔千里。六年以来,我的失败要比我的成功多得多,因此,我的老师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是她们让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从哪里倒下,从哪里爬起,是她们让我从一次次失败中倔起。

当我失败的时候,就会想起每次在我失败时鼓励我的季老师。六年来,我与她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如果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她就是我的第二个母亲,是她一次又一次的激励着我,让我的生命充满了激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的老师,她是我最信任的人,我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毫无保留的告诉她,包括现在。如今,她却己经从曙光中心学校调到另一所学校去任教了,她就这样一声不响的从我的身边离去,到了另一个更需要她帮助的学生身边。六年级期末考试,我的成绩令她很失望,她是不是生我的气了?本以为我可以让她看到自己的成功,把曾经失去的一一补回

来。可是,现在我连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没有了,我多么希望我的季老师她能够回来。在我失败和哭泣的时候能得到她的鼓励与安慰。

难以忘记,我的小学生活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难以忘记,我的童心早己随着晨风飘去;难以忘记,我的成功早己随着失败的落迫而抹去。曾经的失败已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我到底可不可以重新站立,从倒下的地方爬起。

现在,既使我的老师不在我身边,我也会鼓起勇气向前走去。因为她教会我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一切困难,让我学会了迎难而上,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第三篇:《想念我的老师》

想念我的老师

我虽然离开杭中两年了,但至今还记得上初一的时候认识的第一个班主任隋老师。隋老师留着浓密的胡子,长长的卷发,上课的时候还给我们讲笑话,十分幽默。我们最爱听他的课,他教我们英语,教了我们好多知识。开学时,他还说要陪我们一同度过这三年的时光,让我们都考上大学,不管怎样,一定努力学习。我们和这位老师一天天的度过,关系也越来越亲密。正如人们所说:“一日为师,终生如父”,老师也和我们一样,害怕我们学习不好,养成不好的习惯。老师还曾教育过我们好多次,每一次都给我们讲着人生的道理,也让我们在初一的时候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初二的时候,老师也如以前一样,不过老师教给我们更多的知识,给我们讲更多的道理,老师对我们就如同对他自己的孩子一样去要求,对我们如对他孩子那么好。可是,当我们进入初三这样关键的一年的时候,隋老师调走了。给我们的学弟、学妹去教课了。老师说过要和我们一起走过初中三年的,为什么他走了?!同学悲疼之余,下决心把他的希望实现!不管怎样,哪怕是学习再差也要努力!而每次看到的时候,我们都会缠住隋老师和他打招呼,因为他教给我们太多的知识和道理,我们不会忘记这位像父亲一样的老师!

青岛电子学校

王宾

王新德教育报国{想念我的老师}.

平度教育界有一位久负盛名的老科长,他的大半生都战斗在党的教育战线上,为贯彻落实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办好为党的的中心工作服务的革命教育,培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的教师队伍,为国家为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而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特别是当国家遇到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战事动荡等出现国难时期,他更是奋力向前,战胜困难,为维护发展党的教育事业而勇现身手。在1946年、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两次进攻中,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位老教育科长时而率领教师对敌斗争,时而召集教师学习时事政治,时而组织教师支援前线,时而带领教师保护军工烈属向东海地区安全转移,时机一好转即组织教师复学办教育,被广大教师与人民群众誉为好科长。这位久负盛名的教育科长,就是已故的王新德老人。 王新德灰埠镇人。幼年时期寓居外祖父母家。在外祖父母护养下,得以初中毕业。1945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194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他入党的当年即遇上国民党进攻,平西教育被迫停办,平西文教科中心工作转入对敌斗争,王新德与其他干部一起,写标语,搞宣传,积极参与对敌斗争。1946年冬平西县政府在三堤召开了复学大会,与会干部、教师近200人,他们控告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通过了《告

全县教师宣言书》,会后全县复课。

1947年8月,国民党军队第二次进攻胶东,全县教育再一次被迫暂停,平西县文教科王新德等一批干部,参加县委、县政府组成的对敌斗争指挥部,坚持对敌斗争。部分教师疏散回家,部分教师随着区中队、县大队组织烈军属往东海区转移,或者坚持在当地打游击。是年10月在三合山地区举行了扭转山东战局的“胶河战役”,国民党军队败退至胶济铁路沿线,平西重获解放。至1948年春节,教师陆续返回原校,学校复课。

在恢复时期,平西教育坚持了“因陋就简,勤俭办学”的原则,学生带着小板凳,抬着小黑板,在田间地头上课。教材靠教师自编,内容是围绕土改、支前、参军等工作边编边教,如“刮(国)民党,别猖狂,进攻胶东定灭亡!”、“布下口袋阵,消灭蒋匪军!”、“西海区,独立营,谁参加,谁光荣,骑着马,披着红,光荣光荣真光荣!”除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运动相结合外,学校还配合解放战争,组织演出一些秧歌剧、活报剧、歌剧等文艺节目。吕家集村业余京剧团配合演出了《山枣林》、《偷鸡打店》、《打渔杀家》、《狮子楼》等反恶抗暴的传统剧目,还排演了延安剧院新编的《红娘子》、《闯王进京》、《大名府》等反压迫反剥削的历史京剧,受到了群众欢迎和好评。

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活动,不仅密切配合{想念我的老师}.{想念我的老师}.

了党的中心工作,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革命觉悟,同时收到了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如当时吕家集驻有华东野战军的一个医院,收治了200余名伤员,他们看了文艺演出后,大受教育鼓舞,表示坚决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重返前线。有鉴如此,医院领导要求剧团每月演出一次,后来每周演出一次,既慰问了伤员,又教育了群众。{想念我的老师}.

1948年复学之后,学校教育逐渐走向正规,中小学都有了教育厅统一油印的教材,学校教育同社会教育(妇识班、夜校)有机结合,纠正了过去乱拉教师做社会工作的混乱现象,学校在配合社会运动方面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演出秧歌剧、活报剧、现代京剧等开展宣传活动。当时吕家集完小搞得最出色。该校在教师吕丹忱组织领导下,与村业余京剧团结合,自1948年10月至1949年9月,先后排练了《兄妹开荒》、《新小放牛》、《大名府》、《战长沙》、《闯王进京》、《红娘子》与《拉洋片》等剧目,除在本村演出外,还到外村进行多场演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不同时期,王新德同志不顾个人安危,积极组织指导师生配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有力地支持了解放战争,为平西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原载《今日平度》2011年7月13日副刊)

第四篇:《想念您,我的老师》

想念您,我的老师

题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

又是一个金灿灿的九月。九月里有一个作为教师的节日,同时也有收获、有歌声、有思念。可能自己是一名教师的缘故,每每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想起我的老师们,他们的音容相貌都会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这其中就有我的高中英语教师——霍泽轩老师。

想到他,就能看到慈祥的微笑、关切的目光和清瘦的身影„„„

霍老师很普通。当我从初中升入高中,开始第一堂英语课、见到他的时候,我就是这么认为的。30岁左右的样子,中等的个儿,黑黑的脸庞,平头(当时就有些白发了),上衣穿了件蓝底、洗得发灰的中山装,脚穿一双和我一样、家人做的黑色布鞋。比我的初中老师们还普通!在我们还没有考入高中的时候,我们这些有机会参加中招考试的学生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九死一生”筛选过来的,这种经历不由让我的同学们都产生能进入高中学习的神圣感,在我们心中,高中阶段的老师们都是遥不可及的“神”!可今天一见霍老师,以前的种种猜测便一扫而光了,平凡得只剩普通了。他向我们介绍自己,并把他的名字特意大大地写在黑板上,课后我还是把他的名字忘的一干二净。后来听说,他还是一位民办、代课教师!哦,在高中代课的民办教师!

让我铭记、终身铭记他的还是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霍老师却是那样的不普通。在作文课上,老师(他的名字我早已忘掉了,毕竟20多年了„„)布置了题目后,让同学们主动站起来讲讲各自的构思,可是没有人响应。因为我在班中的作文水平还算可以,感觉作文老师还是比较欣赏我的,于是他就点我给大家谈谈。我站起来却没有说话:一是我还没有什么构思,二是我有抵触情绪。说心里话:不喜欢他这个人和他讲的课,讲课没有生机,相处居高临下,没有亲和力。他有50多岁,高高大大 ,稀疏的脑门,带着一副黑边框圆圆的眼镜,上衣穿圆领对襟蓝灰布衫,脚穿圆口布鞋,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有“大师”风范。而在我们当时眼中就是“古董”一个!我敢说,我的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他。我的沉默激怒了作文老师,他把我叫到教室外边,声色俱厉地训了我一通。由于对他的成见,我的态度也不好,他罚我在教室外站着。恰好霍老师不知为啥事遇过这里,简单问了我之后,带我回到他的宿舍——一间小瓦房。他微笑着批评了我,爱抚的摸着我的头、语气却很坚决的让我向作文老师道歉、写检讨 ——“认认真真地道歉、检讨”。看着他真切的慈爱目光,我深深地感动了,我相信只有父亲才能做到这般的慈爱。

这件事后,我很愿意有事没事的找他,接近他,对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为是民师,他的待遇也不如其他的公办教师,加上农村的一家老小都要靠他这微薄的收入支撑生活,他个人的生活就过得相当的清苦。我经常在他的宿舍见他午饭吃一碗汤面条,晚饭是两个馒头和小盘中的几根咸菜,连我们苦学生的生活

标准都赶不上,学生还能吃点青菜之类的。可每次见了我的时候,都要问我吃好吃不好,还安排我要吃好,正在长身体之类的话。我想着帮老师做点什么,可我一个苦学生、一个穷孩子又能做些什么呢?一次,他经常用来收听英语讲座的收音机坏了,我去见他的时候,正在扣弄他心爱的宝贝。在我的执意要求下,他才允许我到哥哥那里帮他修好。这是我唯一为他办的一件事,我的心里亦因此而欣慰着。

霍老师清苦的生活丝毫没影响他的工作,更影响他对学生的爱。在他的教育下,我们班的英语成绩在全阶段最好,我的英语成绩每次都是第一。考上大学后,我们就渐渐失去了联系,可我一直没有忘了他。

大学毕业后,我遇见在家乡工作的同学,谈到霍老师。霍老师在送走我们这一届之后,因裁减民师而返乡种地,几年后因患肝病不治去世。知道这些,我为老师的英年早逝和不幸遭遇掉下了眼泪。我想,老师的病一定与长期清苦的生活和劳累有关,每每想到这些,我都万分难受!我已没有机会为老师做点什么了,哪怕是坐在一块儿说说话!我的恩师永远离开了我!

敬爱的霍老师,你知道吗?你的学生现在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你;每当学生不听话的时候,都会想起你;每当我取得成绩的时候,都会想起你。您高尚的师德,永远是我为师的标杆,我会像您一样爱护自己的学生,执着于自己的工作。

敬爱的霍老师,你知道吗?每年的教师节,您的学生都会想您!9月10日就是您的节日!

霍老师,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霍老师,您的学生永远想您„„

二〇〇九年九月八日

第五篇:《怀念我的老师》

怀念我的老师——高敬先

田桂民

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常教导我要尊敬师长,他老人家常说的话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时因为小,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深刻涵义,只是认为家里穷困潦倒,父亲供不起上学,一定不能怠慢老师,老师如父亲。待到大了,读书多了,才越发体会了它的深远意义。

我上高中是79年,刚刚赶上考试升学,这之前都是推荐,本来家里就穷,怕是上不了学了,可我语文考了个全乡第一(说实话我的基础并不好,就是作文写完了。),家里一高兴,就勉强凑足6元钱让我进入了日思夜盼的官渡中学。现在的我——怀念过去,因为在过去的时光里,包容了很多我已经失去的东西;我——更怀念恩师,是他们抚育我已经成为他们的影子。高老师并没有代我们这一届的语文课,是我们文科班人太多,太乱,学校专门把参加高考的几个所谓好生抽出来,放在一个小屋里进行辅导,我才有幸聆听他的教诲。他教学有方,知识丰富,课堂上词不离句,句不离词,时时吟诵经典诗句让我们折服。他的为人就像他自己书写正楷方块字一样,堂堂正正,心无旁骛。每到重大节日,我们都能从“大字报”节日专栏里读到他的杰出诗作。他的敬业、育人、勤奋、博学给所有熟知他的人留下深深的印迹。说一件事你可能不信,他的晨练持久不息,当我们还在睡梦中,他已经巡遍了所有住室。吩咐我们洗漱后,便和我们一起跑步2公里。他个子不高,胖胖的,跑起步来一歪一歪的,现在回忆起来有点像邓小平主席,很让我们敬仰。特别是关爱我们贫困学生让我感{想念我的老师}.

动。他经常找我们谈心,了解情况,当了解到我们吃不饱时,便和厨房商议让我们帮厨。我由于个子小,干不动提水活,他便与沈校长商议,免了我一期6元学杂费,多么暖心的举动啊!

有些东西一旦遗失,就再也无从寻找。过去是回不去了,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以高老师为榜样,书写一个正能量的人生。失去童年,可以保留童心;青春远去,那就焕发精神;爱情枯萎,还须以爱待人;事业不逮,力求保持做人做事的完美心态。一路走来,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经过悲喜,走过起落,在坎坷泥泞中寻找着自己的梦想。我想,没有高老师的无私奉献,他的学子不会有进步的今天。 “笑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高老师去世已经6年,直至现在我的心理都瑟瑟的,感觉欠高老师什么似的-----时值高老师逝世6周年,写此文以凭吊我深爱的高老师,愿他在天堂里快乐,安康。

第六篇:《为人师的我想念自己的老师》

想念我的老师

已为人师多年的我想念自己的老师。

从小到大,教过我的老师也数不清多少位了。小学时,有据说能掐会算的育红班的第一位姚老师,有来自异乡带着女儿教书的曲老师,有特别慈眉善目教我们书法的任由我们胡闹的驼背赵老师,有架着一副眼镜经常揪着调皮男生撞墙的严厉张老师,有朴实和蔼如同邻居婶婶般的赵老师;中学时,有五十多岁教了我们儿歌“小螺号”的初一班主任张老师,有被起外号“毛毛”我一直不明原因的英语王老师,有与老公和弟弟同在我们学校任教的初二班主任梁老师,有镇不住我们但讲课认真的梁老师的弟弟小梁老师,有总拿着三角板稳稳讲几何的后来成为我工作时的领导的李老师,有初一没能教我只有周末补课时才能接触的教数学的年轻杨老师,有个头不高红鼻头的物理赵老师,有胖胖的腆着肚子讲课不错但我听不懂的化学赵老师,有写字很棒讲课认真唾沫飞溅的梁老师;师范时,老师们也都才华横溢各有特点,但我却觉得好模糊,莫名的距离感。

而我最喜欢的王老师呢,你在郑州过的好吗?初二时,你教我们语文,也教我们历史,历史才是你的专业,你抑扬顿挫,激情却不失温柔,很多学生喜欢上你的历史课,应该都是因为喜欢你而更喜欢历史课了!你轻扫峨眉,唇不点而红,在当时是最美的女老师,男女生都特别喜欢你,我的语文学得好,作为学习委员,你对我尤为和气信任,我会常常早早到了学校,到你房间里帮着逗逗你的宝贝儿子,能经常出入你的家里也变成了一份令人羡慕的骄傲。上了师范,对母校

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再不好意思踏足,而你也那么快回到了郑州爱人的身边。直到前年,有失联十几年的中学同学来看望我,聊起曾在郑州见到过你,我第一个反应是好希望见到你,看看你的样子,就像有所成就的他希望见到我一样。脑海中,你的一颦一笑还那么清晰,我忽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