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轻钱多离家近

时间:2021-11-10 14:26:01 200字

第一篇:《CMA助你实现“钱多活少离家近”!》

CMA助你实现“钱多活少离家近”!

管理会计CMA从2009年被国资委、财政部大力引进以后得到快速发展。最近这几年,国内的管理会计CMA无论是报考人数,还是会员人数都得到井喷式发展。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财会人选择备考CMA?管理会计到底能给实际的工作带来哪些好处?

1、CMA是财务人进入500强、外企的入场券

相关数据统计,全世界500强企业美国企业占据半数江山,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进军或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他们需要大批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管理会计CMA在美国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CMA就是为了服务世界500强、跨国企业或外资企业财务高管参与企业决策、战略制定、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等。

“从长远的发展来说,管理会计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管理会计的未来价值。”CMA优秀学员王女士认为,CMA是财务人进入外企的入场券,是进入外资企业增加砝码的利器。管理会计是目前财会行业比较亟需的高端型人才,但是考过CMA只能说明一个人的理论知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还需要结合外资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目前在一家一线城市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王女士表示,考完CMA,准备跳槽到外企工作,之前打算去外企,在几次面试的最终环节,都是因为缺少管理会计证书而与理想的工作失之交臂。

2、CMA不像注册会计师CPA那么难

在考证党王女士眼中,管理会计CMA并不是很难,“管理会计CMA与注册会计师CPA相比容易很多”,考过注册会计师CPA的王女士说,她的注册会计师CPA已经考了3年,如今才考过4门,而管理会计CMA一年就考过了。

而管理会计CMA知识点更详细,更加注重实务,加上本身科目较少,只有2门考试,难度相对适中,不像注册会计师有6门考试,备考时需要准备的内容也比较多。

3、CMA国内竞争力小,发展前景大

王女士建议财会人早点着手CMA的备考,眼下在国内备考管理会计竞争力比较下,参加考试的人数不多。在今年王女士所在广州考场,广州4月份的考试只布置了两个考场,约有300名左右的考生,相对与几十万的注册会计师报名大军,管理会计竞争力可以说不值一提,但是未来管理会计的竞争力肯定会越来越大。

王女士非常认可管理会计的发展前景,“对于会计人来说,不论目前做的是财务会计、审计、税务、成本、预算、资金或是其它会计模块,随着职业发展,都必将走入管理会计领域。”

“那些立志进外企,或者想要出国工作的财会人,可以优先选择管理会计CMA考试。”王女士最后建议。

第二篇:《马云: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马云: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件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人生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需要扎扎实实的靠自己。 20多岁是一个让人迷茫的年纪。何经华当年也是矮矬穷。20多岁的史玉柱在浙大学数学。20多岁的马云四处碰壁。20多岁的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一无所有。 20多岁的王石在大戈壁上当汽车兵。后来,他们都牛逼了。所以我常常想,我是不是活得太顺了,我们是不是太顺了。下面是对何经华的采访中他谈到的——我常说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你“无知无力”,就是你知识不是很丰富身体也没长好的时候,你是小孩在念书。第三个阶段是“有知无力”,你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可是你年纪大了,老了做不动了。中间三十年,是你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你应该要投资自己。什么叫投资自己?你有没有花很长一段时间,就像我们练功夫一样,先把马步练好。第一个十年你不要追求工资。你今天的工资可能是三千块四千块,我说我现场加你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你告诉我你的生活会改变吗?不会的,奔驰宝马你还是买不起,大房子你也买不起。在第一个十年大家工资的差异是没有差异的,你的同学也许早你一年升个什么组长、什么经理,那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第一个十年你要扎扎实实地投资自己。当然,现在年轻人他会更多地看到自己以前的同班同学如何优秀,薪水有多高。

但人生要算总账。从你学校毕业的第一天的第一毛钱,到你退休后领的最后一毛钱,总共加起来你能挣多少钱。第一个十年走完了,如果你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部门主管。我说第一个十年是你这一辈子工资最微薄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单身,你的这个收入也就能支撑你的生活所需。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也结婚了,可能有个孩子,如果干得还不错,你能干到一个部门经理,你的收入勉勉强强还能支撑一个家庭要的。所以你还是不够,你上餐厅点菜的时候,你还做不到把价钱盖起来,你爱点什么点什么。你上超市买东西可以不要看价钱。第二个十年你要学第二个东西,叫技巧,做事的技巧,待人处事的技巧,处理复杂事物的技巧。前面两个十年如果你走得很扎实,你才有可能走到第三

个十年。第三个十年是什么,做到一个公司真正的大老总。第三个十年才是你财富积累的开始,那个时候你的收入会远大于你的生活所需,人生的财富从第三个十年开始计较。可是很不幸,绝大部分人走不到第三个十年。虽然咱们都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同一个科系毕业的,上课的时候坐在你旁边的同学,十年十五年之后这两个同学的发展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件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也不是学校毕业第一天就干老总的。我干sales,就是马路上的基层销售人员。 我当时在美国干销售我是怎么干的,只要太阳还没有下山,外面是白天,我一定在外面跑。跑客户,找商机,做事情。等太阳下山了,客户下班了,我回办公室做几件事。第一把我今天一天跑下来的东西做一个总结,第二件事就是把我明天要去拜访的客户再做个总结,做准备。常常等我一抬头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了,我忽然想起我好像没吃晚饭,我忽然想起我好久没上厕所了。现在的年轻人流行一个口头禅,“我换工作了”,然后顺带告诉你,“我把老板给炒了”。我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看简历,你知道我最先看什么?第一我不看名字,第二我不看学历,我先看他在每一份工作呆了多久。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更换太频繁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频繁更换工作的简历会给我几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这个年轻人还不知道他要干些什么,所以他老换。另外,新到一个岗位大概有两三个月的蜜月期,反正你是新人,大家对你要求都不高。等干到半年九个月,你碰到第一批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开。发生困难了,最容易的决定是我不干了,然后美其名曰:“我把老板开了”。我看看这样的年轻人能开几个老板,他最后会把自己开了。因为到最后他的简历会没有地方去。我相信这样子看简历的领导不止我一个人。如果前面的功夫不扎实,有些人可能运气不错,也做上老总的位置。可是你会坐不住,那个椅子上有油,你坐上去会滑下来。一个企业运作到最后,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光说大话就可以过得了关的。像我这一辈子我没有发过什么财,我常说我的运气是很差的。我抽奖常常抽到纪念奖,一半人中奖我都抽不到,只能扎扎实实靠自己挣工资。共同分享,成就梦想!成功,不在于你赢过多少人,而在于你与多少人分享利益,帮过多少人。你与之分享的人越多,帮过的人愈多,服务的地方愈广,那你成功的机会就愈大!

第三篇:《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到底有没有》

说起来有趣,工作多年,见过无数毕业不久的职场年轻人,每次问及他们:你们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大多都会回答“钱多、事少、离家近”的。

你问我,“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有没有?

有,不多,并且不属于你。

这个话题这让我想起那个著名的金扁担的笑话。一个平民每天都去挑水,一天,他突然想,皇帝用什么挑水呢?半饷之后他自言自语:一定是用“金扁担”。把这个思路挪到职场里,“钱多、事少、离家近”就是普通人眼里的金扁担。——美好,荒谬且虚无。

因为多数职场新人显然弄错了“我”和工作的关系:不是什么样的工作让你去做,而是你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只有把关注点放在“我”自己身上,而非在对职位的价值判断上,你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我有个师妹,985大学建筑系毕业,专业水平不错。可在工作上却非常不顺利。她毕业之后进了上海一家大型设计院,薪水在应届生里算很不错。然而这份工作她只干了三个月就主动辞职。问起缘由,她说,虽然待遇不错,但是这个工作事情实在太多了,不仅要负责方案设计,还要负责制图,而且是单休。她想找个更清闲一点的工作,于是就辞了。

接着她又找了个双休的工作,活儿比前一个工作少很多,每天还有时间上上网看看视频,很清闲。但闲了两个多月,她又受不了辞了职。她说虽然这个工作没那么忙,但是工资只有前一个的一半多,她还是觉得不合适。

就这么一直兜兜转转,一次次的跳槽,她一直都没有找到理想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半年前,她来找我诉苦,我跟她说了一句话:“这样好像是工作在挑你,而不是你在找工作。你被你所谓的理想工作标准给束缚住了。”

差不多认清现实吧,你我都是普通人,没有那么多“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来敲你的门。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社会的总资源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它不会无缘无故往你身上靠。如果说社会资源长了脚,它们只会流向可以驾驭它们的人。

换句话说:所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就算给你去做,你也未必能做好。就好像把皇帝的金扁担送给你,你也不一定能承受得起。

所以,请忘记那根“金扁担”吧。先关注自己,认清自己的现状,在有限的资源之战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工作可以改变,但是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一直属于你,不离不弃的。{活轻钱多离家近}.

我师妹在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从了解自己的现状和需要开始,不再把时间精力花在判断工作好坏以及跳槽上面,而是认真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这一次,她真正把自己当成了主角。现在,她已经签约了一家实力雄厚的建筑公司,并且清楚地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

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说,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我也想告诉职场新人们,你们也曾一次次地换工作,一次次地翻山越岭,寻找你心中“钱多、事少、离家近”的那座大山,但是结果发现山后面什么都没有,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前一座山更好。为什么?因为你还没有能力看见什么,你还没有那双看见大山的眼睛。而这双眼睛,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有了核心竞争力,就等于脚踏七色云彩。无论在哪里,你都将是团队里不可替代的角色。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极致,尔后那些“钱多、事少、离家近”都只不过是你应得的附属品了。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追求卓越,成功自然就会尾随而至。

第四篇:《钱多事少离家近》

錢多事少離家近

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位高權重責任輕;{活轻钱多离家近}.

老闆說話不用聽、五年就領退休金、領錢領到手抽筋; 旅遊出國休假勤、股票分紅拼命領、出差作事別人請;金融風暴不擔心、月月出國去散心、雙B跑車任我行;金卡銀卡刷不停、吃喝玩樂錢照領、全家出遊有獎金;回來聊天談事情、經理來了不用停、只說謝謝你關心;下班走人你最行、上班在家吃點心、遲到說是出外勤;說了只有鬼相信、哪有這等好事情、原來作夢還沒醒;醒來只有酒一瓶、藉酒澆愁撫心情、沒有付出沒報應!

第五篇:《“钱多事少离家近”》

“钱多事少离家近”

作者:何经华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3年第02期

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你“无知无力”,就是你知识不是很丰富身体也没长好的时候,你是小孩在念书。第三个阶段是“有知无力”,你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可是你年纪大了,老了做不动了。中间三十年,是你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你应该要投资自己。什么叫投资自己?你有没有花很长一段时间,就像我们练功夫一样,先把马步练好。第一个十年你不要追求工资。

在第一个十年大家工资是没有差异的,你的同学也许早你一年升个什么组长、什么经理,那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第一个十年你要扎扎实实地投资自己。

第一个十年走完了,如果你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部门主管。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也结婚了,可能有个孩子,如果干得还不错,你能干到一个部门经理,你的收入勉勉强强还能支撑一个家庭需要的。所以你还是不够,你上餐厅点菜的时候,你还做不到把价钱盖起来,你爱点什么点什么。你上超市买东西可以不要看价钱。

第二个十年你要学第二个东西,叫技巧,做事的技巧,待人处事的技巧,处理复杂事物的技巧。前面两个十年如果你走得很扎实,你才有可能走到第三个十年。

第三个十年是什么,做到一个公司真正的大老总。第三个十年才是你财富积累的开始,那个时候你的收入会远大于你的生活所需,人生的财富从第三个十年开始计较。

可是很不幸,绝大部分人走不到第三个十年。虽然咱们都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同一个科系毕业的,上课的时候坐在你旁边的同学,十年十五年之后这两个同学的发展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件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也不是学校毕业第一天就干老总的。我干sales,就是马路上的基层销售人员。

我当时在美国干销售,只要太阳还没有下山,外面是白天,我一定在外面跑。跑客户,找商机,做事情。等太阳下山了,客户下班了,我回办公室做几件事。第一把我今天一天跑下来的东西做一个总结,第二件事就是把我明天要去拜访的客户再做个归纳,做准备。常常等我一抬头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了,我忽然想起我好像没吃晚饭,我忽然想起我好久没上厕所了。 现在的年轻人流行一个口头禅,“我换工作了”,然后顺带告诉你,“我把老板给炒了”。

我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看简历,你知道我最先看什么?第一我不看名字,第二我不看学历,我先看他在每一份工作呆了多久。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更换太频繁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频繁更换工作的简历会给我几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这个年轻人还不知道他要干些什么,所以他老换。另外,新到一个岗位大概有两三个月的蜜月期,反正你是新人,大家对你要求都不高。等干到半年九个月,你碰到第一批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开。发生困难了,最容易的决定是我不干了,然后美其名曰:“我把老板开了”。我看看这样的年轻人能开几个老板,他最后会把自己开了。因为到最后他的简历会没有地方去。

我相信这样子看简历的领导不止我一个人。如果前面的功夫不扎实,有些人可能运气不错,也坐上老总的位置。可是你会坐不住,那个椅子上有油,你坐上去会滑下来。一个企业运作到最后,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是光说大话就可以过得了关的。

第六篇:《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记得之前问一个回家乡发展的朋友工作如何,他调侃说“钱多、事少、离家近”。想想也是,稳定的公务员工作,单位离家只有10分钟步行的距离,收入在当地也算中高,日子过的很是舒心。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像那位朋友这样安心度日?人生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需要扎扎实实的靠自己。为了得到更多更好的物质,我们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不惜抹杀掉自己的爱好。最终发现,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种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找工作,谈何容易。身边的朋友,有的已经尘埃落定,有的还在执着坚持。签得价钱高的,嫌累嫌远,签得低的,怕不够花。昨天翻闲书,看到了对何经华的采访,觉得很好。

20多岁是一个让人蛋疼的年纪。何经华当年也是矮矬穷。20多岁的史玉柱在浙大学数学。20多岁的马云四处碰壁。20多岁的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一无所有。20多岁的王石在大戈壁上当汽车兵。后来,他们都牛逼了。

所以我常常想,我是不是活的太顺了,我们是不是太顺了。

何经华(IT界打工皇帝,曾担任赛贝斯软件主要客户总监、甲骨文美国东岸技术销售总监、甲骨文台湾分公司总经理、用友软件首席执行官、希柏软件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及东亚区总裁、金蝶国际软件行政总裁、新一佳CEO、柯莱特集团CEO等职位。)

我常说人生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你“无知无力”,就是你知识不是很丰富身体也没长好的时候,你是小孩在念书。第三个阶段是“有知无力”,你积累了很多知识经验,可是你年纪大了,老了做不动了。中间三十年,是你有知有力的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你应该要投资自己。什么叫投资自己?你有没有花很长一段时间,就像我们练功夫一样,先把马步练好。第一个十年你不要追求工资。

你今天的工资可能是三千块四千块,我说我现场加你两千块钱一个月的工资,你告诉我你的生活会改变吗?不会的,奔驰宝马你还是买不起,大房子你也买不起。

在第一个十年大家工资的差异是没有差异的,你的同学也许早你一年升个什么组长、什么经理,那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在第一个十年你要扎扎实实地投资自己。

当然,现在年轻人他会更多地看到自己以前的同班同学如何优秀,薪水有多高。 但人生要算总账。

从你学校毕业的第一天的第一毛钱,到你退休后领的最后一毛钱,总共加起来你能挣多少钱。 第一个十年走完了,如果你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基本功练好,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部门主管。我说第一个十年是你这一辈子工资最微薄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可能是单身,你的这个收入也就能支撑你的生活所需。

到第二个十年,你可能也结婚了,可能有个孩子,如果干得还不错,你能干到一个部门经理,你的收入勉勉强强还能支撑一个家庭要的。所以你还是不够,你上餐厅点菜的时候,你还做不到把价钱盖起来,你爱点什么点什么。你上超市买东西可以不要看价钱。

第二个十年你要学第二个东西,叫技巧,做事的技巧,待人处事的技巧,处理复杂事物的技巧。前面两个十年如果你走得很扎实,你才有可能走到第三个十年。

第三个十年是什么,做到一个公司真正的大老总。第三个十年才是你财富积累的开始,那个时候你的收入会远大于你的生活所需,人生的财富从第三个十年开始计较。

可是很不幸,绝大部分人走不到第三个十年。虽然咱们都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同一个科系毕业的,上课的时候坐在你旁边的同学,十年十五年之后这两个同学的发展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任何一件工作叫“钱多、事少、离家近”。

我也不是学校毕业第一天就干老总的。我干sales,就是马路上的基层销售人员。

我当时在美国干销售我是怎么干的,只要太阳还没有下山,外面是白天,我一定在外面跑。跑客户,找商机,做事情。等太阳下山了,客户下班了,我回办公室做几件事。第一把我今天一天跑下来的东西做一个总结,第二件事就是把我明天要去拜访的客户再做个总结,做准备。常常等我一抬头的时候已经凌晨两点了,我忽然想起我好像没吃晚饭,我忽然想起我好久没上厕所了。

现在的年轻人流行一个口头禅,“我换工作了”,然后顺带告诉你,“我把老板给炒了”。 我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看简历,你知道我最先看什么?第一我不看名字,第二我不看学历,我先看他在每一份工作呆了多久。现在的年轻人工作更换太频繁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频繁更换工作的简历会给我几个很重要的信息,第一这个年轻人还不知道他要干些什么,所以他老换。另外,新到一个岗位大概有两三个月的蜜月期,反正你是新人,大家对你要求都不高。等干到半年九个月,你碰到第一批困难的时候选择离开。发生困难了,最容易的决定是我不干了,然后美其名曰:“我把老板开了”。我看看这样的年轻人能开几个老板,他最后会把自己开了。因为到最后他的简历会没有地方去。

我相信这样子看简历的领导不止我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