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博物馆体会600字

时间:2021-11-10 14:09:49 600字

篇一:《建川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一)

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

(JiandChuanMuseumCluster),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是刘氏庄园所在地。聚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展厅面积为2435平方米,是一个橘红色的方形馆,位于主道路最前方。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生动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随后,我们到了一个部队里面,那里面有很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叶挺将军、伟大的毛主席、周恩来总理、蒋中正、宋美龄、蒋经国、朱德、鲁炎、邓小平…… 那里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

让我深受震撼的是'5·12'地震馆,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1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30多个展厅,分为震撼5·12—6·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馆等,包括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现了抗震救灾过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在灾难面前,我们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发起募捐献血活动,我们心一齐指向汶川,汶川挺住,汶川加油!——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当中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如一个地震中的母亲在她的手机上编辑了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还能活着,你一定要知道,妈妈爱你!'

2008年是中国最骄傲的一年,但那年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一次大地震,那场地震死了几十万的同胞,这样的灾难发生让我的心都在震撼,我在'5·12'地震馆还看到了'猪坚强'他傻乎乎的睡着觉,时不时的还打着呼噜,看它的样子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活到了现在。

走出博物馆,回想起我今天见到的一切,不得不为我的国家而感到骄傲,也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600字(二)

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不是指史料文物的厚重,更是人们心情的厚重。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纤绳在一代人有一代人手中传递,然后,勒进那些稚嫩的肩膀,拉动着历史之船,向前,向前……

和风拂面的春日,我校志愿工作服务站和思政部共同组织了建川博物馆的主题参观活动,让我们这群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得以有机会重温历史。

驱车一个半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建川博物馆。站在建川博物馆的正门口,虽然不似想象中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令人忘记了嬉笑追打,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

建川博物馆多是展现近代历史,尤其是以二战前后的历史为主。

远离了金戈铁马的战场,黯淡了刀光剑影的锋芒,远逝了马嘶鼓鸣的砍杀,吹散了狼烟滚滚的尘埃。那曾经惊天动地的抗争,已化为无声的图像,化为冰冷的文字,定格于展览窗口中,融化于残剑折戟中,静静的呈现于我们的眼前,重现着历史的恢宏和残忍。一遭走过,就仿佛经历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体验了那如火如荼的抗争。

我想,不论哪一个民族,定然都有过那么一段血和泪融成的不堪回首的过往。在危难面前,那些奋起抗争、众志成城的民族一举击溃了来犯的敌人,逐渐崛起、强大,载入了历史的华章。而那些畏惧不前、临难自保的民族,怕早已销声匿迹,被历史所遗忘。 在中流砥柱馆,在川军抗战馆,在飞虎奇兵馆……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如此生机勃勃。岁月苍老了他们的容颜,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群雕广场,200多位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纵贯九州,气宇轩昂,仿佛建立了历史的他们,仍然守护在他们曾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曾几何时,我们也进入了历史的画卷中。依然记得那一日的天旋地转,记得那惊天动地的哭喊,眨眼间,天翻地覆,生命的家园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高楼大厦夷为平地,鲜活的生命在废墟之中残喘。那里有母亲,有孩子,有丈夫,有妻子,有鹤发童颜的老夫妻,也有刚刚步入结婚殿堂的新人……在汶川地震馆的展区中,生命从未向那时那样脆弱,也从未向那时那样顽强。生的意志支持者灾民奋力自救,也为搜救人员赢来了时间。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不断的上演着,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多难兴邦,在灾难面前,中国人民再一次展现了民族的力量,向世界宣告着,灾难压不垮我们,更打不倒我们!

澎湃的热血在静心池边得以沉淀。历史不仅是要向我们展示它曾经的艰难困苦,更是要我们在这幸福的时代铭记先辈们曾经的苦难,勿忘过往,开拓明天!

篇二:《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观有感》

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博物馆体会600字}.

2014年12月4号,我们学校参观了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活动。虽然,只有短暂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在纪念馆里,我们可以看见许多抗日战争中留下的实物和还原的场景,走过几个展厅还可以看见海报上写着伟大胜利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展览共分八部分:民族危机,救亡兴起;国共合作、共赴国难;抗战灯塔、中流砥柱 ;日军暴行、惨绝人寰;浴血疆场、民族壮歌 ;得道多助、国际支援;历史胜利、巨大贡献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便开始了。面对着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人民发起了反抗。

展馆中记录了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历史。日军暴行馆从轰炸、焚烧、抢掠、屠杀、制造“无人区”、残害妇孺、设立“慰安所”、虐杀大量劳工,制造细菌战、毒气战等各个方面,揭露了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人民战争馆通过介绍和展示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创造灵活机动的武装斗争形式,通过景观,再现了当时的历史。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受了当面对外来侵略时,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英雄和爱国主义者。全国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一股不可抵挡的抗日洪流。从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国共合作,共赴国难。在这关系民族存亡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展览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在这里展出了侵华战争中,日军对待同胞的残忍刑具、用过的毒气罐子、细菌烧瓶和万人坑中的一些骸骨。日军对我们中国900多座城市和广大乡村进行轰炸,大肆掠

杀无辜平民,残酷虐杀俘虏,强制奴役劳工,实施细菌战和化学战。尽管这些罪行我们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了解,但当今天走进这个展厅时,那种忿忿的心情难以平静。他们无耻的推行“三光”政策,摧残妇女儿童,把婴儿的心脏挖出,用残忍的方式杀死抗日战士,南京大屠杀中杀死同胞300000余人!这些罪行是他们几辈子都无妨洗脱的罪孽!

在这场展览中,我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再到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到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走出纪念馆,心中充满崇高与悲壮的情怀。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一个个鲜明的数字让我们不能有丝毫的轻松和愉快。在这场战争中,民族承载了许多的苦难,付出了许多的代价。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要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同时要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不懈努力奋斗。

篇三:《参观自然博物馆的感想》

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

一走进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自然博物馆,我就被眼前这个巨大的恐龙化石吸引住了。它是我国发现的第一条恐龙——许氏禄丰龙。它的个头太大了,站在它的脚下,根本无法拍照下它的全貌。于是,我急忙跑到楼上,才勉强拍到了它完整的全貌。

随后我又看到很多的恐龙骨架,有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称王称霸的霸王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背上布满剑板的沱江龙,威风凛凛的永川龙,展翅翱翔的翼龙,称霸海洋的鱼龙。 体长达26米的井研马门溪龙,称王称霸的霸王龙,小巧玲珑的恐爪龙……真让我目不暇接。 通过参观自然博物馆,使我了解了许多神秘而宝贵大自然的知识。我知道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经历了几亿年的漫长岁月,通过六次生命大爆炸,才形成地球现在的样子。我们也知道了人类是由动物通过劳动进化来的。并且我还了解到现在地球上的很多生物都濒临灭绝,就像恐龙那样永远的在地球上消失,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了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这样就不会有更多的动物灭绝了。

我带着对神奇大自然的神奇的赞叹,和对大自然中很多问题的不解,走出了自然博物馆。我想: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等长大以后,要去探索那些未知的大自然的奥秘,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参观博物馆体会600字}.

篇四:《参观天津博物馆感想》

参观天津博物馆感想

我一直都非常喜欢参观博物馆,因为那里的很多东西都能吸引我的目光。每去一个地方旅游,我都会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一方面是出于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一些风土人情。但是说来惭愧,我在天津上学已经两年有余了,可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却从来都没有去过天津的博物馆。 在2012年12月6日这一天的下午,我们班组织同学们参观天津文化中心的天津博物馆,我终于得以看见天津博物馆的“庐山真面目”了。天津博物馆是一座历史艺术类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特色是中国历代艺术品和近现代历史文献、地方史料并重,现有古代青铜器、陶瓷器、玉器、书法、绘画、文房用具、甲骨、地方民间工艺及近现代历史文献等各类藏品。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天津博物馆新馆。这是一座层次错落,空间感极强的现代化建筑。进入博物馆,可以看到馆内共有五层。我们主要参观了开放的二层、三层和五层的展厅。二层展厅主题为“耀世奇珍”,主要展出馆藏古代青铜器、玉器、书画、瓷器、工艺等类别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三层展厅主题为“中华百年看天津”,展示了天津自鸦片战争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百年间的风雨历程,揭示了天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最大工商业城市和中西文化交汇前沿的曲折过程。

三层开放的展厅最多,展出物品种类最多,我们参观的时间也最长。每个展厅都有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突出了各展厅的主题。“线走风姿”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书法。明清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阶段,书法家们的书法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看着这些如同舞姿般优美的书法作品,我深刻的体会到,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不仅是中华文化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寄情画境”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绘画,展览将各流派绘画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直观呈现的同时,勾勒出明清中国绘画的总体面貌。“青蓝雅静”展出的是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的瓷器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还受到外国人的青睐,远销海外。而青花瓷胎质细腻,釉质滋润,白地蓝花,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更能给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安和常乐”展出的是以“福、禄、寿、喜”为主题的文物,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颂扬。“器蕴才华”全面展示馆藏文房清供精华,这些展品材质丰富,雕刻细腻,制作精巧,折射出中国古代文人的优雅生活和审美情趣。估计在那样有意蕴的环境中,人们会更乐意读书学习吧。

“志丹奉宝”展出的是天津收藏家捐献的文物。这些收藏家不惜倾注一生心血,致力于古物收藏,殚精竭力地保护、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建国后,众多收藏家出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政府的信赖,纷纷化私为公,慷慨捐献累累家珍。这样无私的精神和真挚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深深地感动和敬佩。“聚赏珍玉”展示的是中国古代的玉器。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最广泛的国家,玉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和作用。“玉”代表着纯净、美好,儒家讲究“君子必佩玉”,很多人以收藏玉为乐,古代的文人雅士更是以“玉”来自比——温润如玉,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感啊!也许正因如此,我对玉器一直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玉器总是能在第一时间里吸引我的目光,让我久驻不前。“沽上风物”展示了天津的民间艺术,这也是所有展厅中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展厅,其中最好玩的还要数“泥人张”了。虽然我曾在课本上了解过泥人张,但是来到天后津看到批量生产的“泥人张”,不免有些失望,那些作为商品出卖的“泥人张”更多的是靠色彩来表现,而不是靠真正的泥塑来表现。在博物馆中看到的“泥人张”虽然色彩没有那么鲜艳,但却是真正的靠“泥”来完成人物的动作、神情,所有的作品都是那样的精美,惟妙惟肖。

参观了天津博物馆后,我受益匪浅。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优美典雅的展品,感受了中华民族灿烂而又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增长了自身的知识与阅历,了解了天津的人文历史和发展历程。看到那些优雅的古代展品,我深深地体会到,与古人相比,我们少了份恬淡闲适,更多的是浮躁虚荣。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需要的是淡泊名利的心境,需要的是心灵的净化。与此同时,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因古代文化的璀璨而沾沾自喜,也不能因耻辱的历史而止步不前。文化是由人来延续,由人来创造,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要放眼世界,吸取他国的优秀之处,跟上时代的步伐,创造更多属于我们自己的灿烂文化。

篇五:《参观新疆博物馆观后感》

新疆博物馆观后感

新疆的历史去哪了解?去哪见证?我想博物馆是最好的地方,当走进新疆博物馆,我感觉那里有着无穷无尽的历史知识营养,总是让人汲取不够。我一边汲取着知识营养带给我的精神快乐,一边感受着它走过的咱们魅力新疆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独有的风土人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西北路。 始建于1953年,1959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是自治区唯一一座区级(省级)文物收藏研究展出的博物馆。自1959年对外开放展出之后至2000年,原博物馆已经不能适应自治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所以老馆于2000年9月30拆除。经过五年的重新建造在原馆旧址的基础上,一座规模更大,设施更加完备,展示手段更加先进,展出文物更加丰富的博物馆正式建成并于2005年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博物馆展出的布局:

一楼:新疆古代历史文物陈列;新疆民族民俗展览

二楼:新建古尸陈列;新疆革命史料展览

我们新疆好地方 自古以来她就是世界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交融交汇之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世界文明的荟萃之处

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古代的许多文明得以保存,17,300平方米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正是这些文明的表现,她收藏了几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十以来,在着1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考古的史料和发现.

目前博物馆有四个陈列与广大观众见面,一层为新疆历史文物陈列,新疆民俗民族展览两个大型基本陈列,二层为新疆古尸陈列和新疆革命史料专题陈列。

古代文物陈列馆

我来参观第一个陈列,该陈列是自治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陈列分布8个部分,每个部分分为一到四个不同单元.展出文物上万余件,集中展示了新疆境内的重要文化遗产,特别是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掘得大量珍贵文物.此陈列把握着新疆历史的脉搏,采用声,光,电的先进手法并结合图表,照片,摩本,拓片,绘画,模型及历史文献系统地展示了新疆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秦汉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历史的概貌和丰富的内涵,对新疆的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和横贯新疆境内的丝绸之路也作了应有的表现,伏羲女娲图,重要的文物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锦护臂,唐代的墓主人生活画(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大量的丝绸毛革制品.

新疆民族民俗展览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迁徙,纷争,停留之地,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中发展至今.新疆共有47个民族,其中主要民族有13个,主要少数民族有12个.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宗教信仰,使得各民族在文化生活习俗方面各有不同之处.{参观博物馆体会600字}.

新疆民族民俗展览正是借这一主题来向各位展示新疆独有的民族民俗风情.该陈列是一个大型的民族民俗陈列厅.这里有按各少数民族特征制作得色彩鲜艳

的服装,模特,有仿制逼真的高山松林,有维吾尔族的雕花木楼葡萄架,还有草原上的哈萨克毡房和蒙古包.该陈列正是一各少数民族民居为主体,周围辅以大型的自然环境的图画,牛羊标本生活工具等......以复原民族生活场景为最大特点.

二楼新疆古尸展览

新疆是历史上出土古尸最多,古尸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1 气候干燥,2 地下水位低,3 碱性土壤).为了对历年来在新疆各地发现保有的完好的古人类遗体标本进行展示,自治区博物馆建造了具有现代陈列特色的新疆古尸陈列.她的建立添补了我过博物馆陈列中的一项空白.该陈列厅以楼兰,哈密,塔里木盆地南缘 (且末),鄯善,吐鲁番,和靖,新疆出土古尸的六个地区为单元,展出古尸十二具,复原墓葬四座,陈列文物数百余件,以及大量的历史考古照片.馆中展出的古尸有距今约4,000年的楼兰美女,3,000年前的且末婴儿干尸,以及唐代大将军张雄的遗体,夫妻墓老妇少夫合葬古尸,复原墓葬有孔雀河流域的太阳墓地,伊犁河谷的草原石人,草原上的乌孙的土墩墓,大量出土的干尸无论从人种学还是从民族学方面都再一次论证了新疆是世界民族文化交汇的十字路口.

新疆革命文物史料展览

通过大量的文物史料反映了自1936年至2005年,中国共产党在新疆为各族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得巨大牺牲和贡献.其中珍贵的文物有毛泽民同志批阅的文件,王震将军进疆时乘坐的吉普车.大量的史料,80多年的革命实践,雄辩的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博物馆的陈列有力的说明早在数千年前新疆地区已和我国其他地区发生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分!新疆各族人民在推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在一次系统的展示了 新疆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重要作用

总结

最后,让我们以我过著名的历史学家季羡林的话作为结束语: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象新疆这样,她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融之地. 我为我是一名新疆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同时我也联想到了我自己。

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如何才能写好呢?那就是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阿布力孜。阿布拉 新疆农业大学 交工101班

篇六:《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想》{参观博物馆体会600字}.

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感想

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这是苏州博物馆留给我的总体印象。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子,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是一直想要去参观的。所以这篇感想的内容也多是设计建筑方面的。

贝聿铭,是一名建筑界多产的华裔建筑师,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里度过。

贝聿铭也是自己比较尊敬的建筑师之

一,站在苏州博物馆中,一股浓厚的江南气味迎面而来,贝聿铭没有因为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而被现代主义风格所感染,反而更有一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的独特美感。{参观博物馆体会600字}.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空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的坡度与远处或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在建筑结构方面,现代几何结构形成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断地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张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见解、抽象、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新馆整个运用轻型钢架和混凝土构筑墙体,黑白相间的中国元素颜色与现代冷峻的建筑材料再加上随处可见的晶莹剔透的玻璃天窗。空间既有围合感,又有通透感,折射出了一些禅宗文化、道教文化的深层信息。

因为去过很多的江南园林以及江南水乡,穿梭在苏州博物馆中,虽然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在水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的感觉。新馆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为了与周围的古建筑的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材料尽管都是新型建筑材料,但外墙和内墙都是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色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结构,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了钢化结构,再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在屋面材料运用上,则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代青瓦。建筑的中庭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但是折角的做法使得室外投射进来的光线有了韵律的变化,光影交错。走廊由透过天顶造成的线状光线书写着,如同走在古老的竹帘下,传统符号在光线中简洁的演绎着现代气息。

大厅顶部的米字型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他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但这不仅是处于美学考虑,而是建筑的原因。通过精密计算之后,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里承载负荷。贝老这样的设计很巧妙。

在庭院的处理上,贝老想通过中国传统园林中的亭的额元素进行现代的融合,其屋顶方式与建筑相同,八角亭与建筑融合在一起,周围的水与片墙营造的假山感使人不禁有一种苏州传统园林的感觉。

篇七:《游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游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四月七号,在和宿舍同学商量之后一起出发去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让我提升对我们国家的认识。通过这次国家博物馆之行,也确实让我们对于我国的古代以及近现代的复兴、崛起的历程。

国家博物馆分若干个部分,我参观了古代中国部分、复兴之路和中国瓷器展览。{参观博物馆体会600字}.

古代中国的历史是从原始时期开始的,看到了以前只是在书上看到的山顶洞人以及北京人的头像,先后我们经过介绍传说时代到明清时期的发展的展厅,从夏商周的出土文物,如钟鼎、青铜器等等;春秋战国时期,是纷乱的时代,但是也是文化高度发达和发展的时代,有出土的文物的拓本;秦汉时期,展示有部分的秦始皇兵马俑,当真是惟妙惟肖啊,还有汉朝丝绸之路的相关文物;三国魏晋南北朝,是一段群雄逐鹿的时代,英雄辈出,也有很多珍贵文物出土,好多的金缕玉衣都出土的这个时候的;隋唐时期,古代中国从这个时候逐渐走向了鼎盛,从馆中展示的文物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文化经济是何等发展了,与外族的交流可以从唐三彩的出土看出来,唐三彩的颜料是中土所没有的,是从波斯等地传入的;五代十国,所见的东西不多;宋元时期,宋代陶瓷进入了高度的发展,可以知道当时的经济是很多发达,展示的元代的文物印象最深的是战刀,或许是蒙古就是一个善于征服的民族;明清时期,青花瓷真正的成熟,艺术水平达到鼎盛,官

窑为代表的哥窑、弟窑,清朝的民窑都是非常得不错。

复兴之路,一百多年前,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从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到内部的战争,中国人民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饱经沧桑的历史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感到沉重.可中国人民最后还是站起来了,勇敢无畏地应对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按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步一步认真而踏实地走着,慢慢实现着复兴之路.; 从改革开放伟大构想的提出,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提出,从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提出,中国根据国情的需要一步一步地提出方针策略,为中国的复兴做出努力.在当时没有先例,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中国摸着石头过河,勇敢而理智地应对一切; 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科学发展观的建立,中国时刻都清醒地意识到该朝哪里奋斗,用正确的航标指引着中国人民的前行之路; 中国人民为祖国伟大复兴做出的努力已让我们看到了成绩和辉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已让中国在世界有了重要地位,让中国向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来越靠近。

观之往来之繁盛,悲近世之屈辱,对我感触很大,很有教育意义,以后会多去看一看。

篇八:《中国科技馆观后感600字》

中国科技馆观后感

周末去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感受到了现代科技真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新落成的中国科技馆,外形犹如一个巨型魔方,位于北京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这次建成的新馆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级科技馆,新馆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5个主题展厅以及公共空间科普展示。

新馆一层,是科技馆“大型”展品最多的地方。从东门进入,参观的人们会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雕塑“生命螺旋”„„

新馆二层的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共有166个展项、220件展品,分为宇宙之奇、物质之妙、运动之律、声音之韵等八大展区。与“门捷列夫”对话展现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自行设计一个小球运动路线的“小球旅行记”;荡荡秋千也能学到知识的“共振秋千”„„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的展品充斥着科学的基本原理。

我印象最深是位于新馆四层的挑战与未来展厅,分为地球述说、能源世界、海洋开发、太空探索等七个展区,共138件展项。展厅依据“挑战-解决方案-未来”为线索,以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引发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并通过从游戏方式参观的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到地球气候的变迁。

通过这次的参观,科技馆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才是科技,知道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高度。从这次参观中我体会到要想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就要时时刻刻的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未来中的社会里有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篇九:《参观洛阳博物馆有感》

参观洛阳博物馆有感

昨天是第一次去参观洛阳博物馆,让我对洛阳十三朝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对洛阳历史的辉煌有了更大的体会,也让我能学习生活在洛阳感到了无比自豪。

博物馆位于古都洛阳市中心繁华地段,西临王城公园,是一座优秀地市级博物馆和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示文物珍品近千件。 她是洛阳唯一的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

看到了许多的尊贵文物像万年前的大象化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汉魏时期的彩绘陶器及百戏俑、隋唐时期的彩绘乐舞俑和釉色鲜艳、形态各异的唐三彩等。其中的夏代青铜爵、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北魏时期陶塑、唐代的三彩灯、三彩马堪称国之瑰宝。 博物馆运用多种现代表现手法,赋予展品以新的生命力,使展览具有雄浑大方、精巧典雅的气势和风格,再现了千年古都特殊的历史地位。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一铜钟,随着青铜文化的开始,在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制作的钟。 钟的节奏感强,它能表达人们的欢乐喜悦,又可以在生产劳动中协调人们的劳动步伐、在舞蹈中使舞姿整齐优美、在练兵中使士兵步伐一致,以振军威,因而在劳动生产中最需要这种乐器。有不少诗篇都记载了钟的演奏。鸣”的著名诗句,就是这和象征的反映。铜钟发音宏亮而悠扬,自佛教传入中国始,铜钟就逐渐成为佛教寺院中不可缺少的法器--佛钟。因此,名刹宝寺皆有钟。当暮霭渐合,寺院庙堂钟声回荡,木鱼橐橐,与僧尼颁经声溶为一钵,增添了莲花佛界特有的神秘气氛。

自唐代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竞相铸造各种朝钟、佛钟、道钟、乐钟,并且越铸越大,以求达到利用神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巩固统治的目的。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巨型铜钟,重量达数十顿,无论是铸造工艺还是体积重量,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历代所铸的钟里,间或有铁铸的,但绝大多数还是铜铸的钟。古代铸钟,除了雕铸一些图案,还有文字,或吉祥用语,或纪时记事。古铜钟不仅在文字发展史上,更在古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学、经济等各方面的研究一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史料。中国是钟的故乡,流传于世、难以尽数的古铜钟作为中国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老、优美、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对研究中国的断代史、礼乐制度、思想史、音乐史等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且由于荟萃了我国古代工艺技术之精华,代表了当时的铸造、声学、乐律学、力学等高超技术水平,更是研究我国传统科技的宝贵实物。

参观结束后,更加激发了我学习中国历史的激情,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不仅仅是文化,还有许多做人的道理。今天参观了这些古代的文物,既使我懂得了许多知识,又为我们的国家有那么多的古代文化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