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幅画600字,配有插图

时间:2021-11-10 10:54:30 300字

篇一:《一幅画让家惊艳,设计师搭配有妙法!》

一幅画能让家惊艳,软装设计师搭配有妙法!

现今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对居家环境的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大部分家庭都“轻装修,重装饰”。装饰画成为软装设计师之首选饰品,装饰画的巧妙搭配,能为居室注入灵魂,使室内空间平添了几分生命力和灵性。

一副合适的画卷,不但能衬托出主人的品位,更能给家增色不少。时下,装饰画品种繁多,档次不一,室内空间如何搭配?

1、单幅装饰画提升艺术气息

宽敞的客厅,如果只是一面白墙让人感到空洞单调,搭配高颜值的装饰画点缀空间,不仅可以提升墙面丰富的表情,还能摆脱单调。

篇二:《用七彩插图点缀精彩课堂》

用插图点亮七彩课堂

____例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中插图的运用

摘要:翻开人教版语文第一册的课本,一幅幅生动活泼的插图和课文内容相得益彰。这些插图贴近儿童的生活,形象直观的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语文世界。

关键词:一年级上册语文 插图运用 插图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对于低段的学生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

插图作为课文的一部分,即可以把抽象的文字表象化,让学生便于理解;又以其贴近生活的形象和鲜艳的色彩,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还处于幼小过渡时期,知识量少,理解力不够。所以在面对从未接触过得拼音字母、汉字等抽象符号时,会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此时,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将图片和这些符号进行对比,就将抽象的符号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画,让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但是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涌入课堂。课本插图在教学中渐渐被忽视,在学生看来那仅仅是一幅画而已。

一、插图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一年级上册开篇便是拼音教学,拼音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生入学后第一个月都在学习拼音。拼音字母

二、插图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一年级上册课本要求学生会认400个生字,会写100个生字。对于6、7岁的孩子,在此之前从未如此集中的识记过如此大量的生字,因此识字成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道门坎。单一的抄写记忆,不仅效率低,而且会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怎样让孩子保持住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牢记字形也成为教师的难题。教学时可以在直观的插图和这些汉字、生词之间建立联系,这样生字词和日常事物联系起来,提高了识字的效率,达到了图文结合的效果。

在生字词教学中,学生能借助插图认识实物图形。如:识字二《比一比》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充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农家小院里的东西?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他们借助拼音,认识图片下方的生词。此时画面与文字建立起了联系,生词在孩子们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在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很快和这些汉字交上了朋友。还有在《口耳目》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让他们观察发现图画中的事物和象形字以及现代汉字之间的共同点,从而知道象形字的由来,教会了他们通过字形来认识象形字的方法。

三、插图在课文教学中的运用。

1、运用插图创设情境。

课文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在导入新课时,插图能迅速为进入新课创设情境。如课本识字一第一课《一去二三里》是一首古诗,仅从题目根本无法理解其所要表述的内容。教学时我从课文中的挂图入手,用一段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一下挂图中的乡村景色,在教授古诗时,孩子们对诗意就有了大概的认知,对于古诗中的

烟村、亭台也能

2、运用插图释词解句。

《爷爷和小树》这课中,单从课文内容上,学生很难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但如果观察了图片就不难发现“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指的是爷爷给小树包的稻草,小树的浓绿的枝叶。再如《四季》一课中,第三小节写到:“谷穗弯弯,它鞠着躬说,我是秋天”。对于北方的孩子来说对于谷穗并不熟悉,因此也无法理解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鞠着躬说,但是从图中不难发现稻谷是被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把难懂的词语句子和图片联系起来,将无形的讲述融入到有形的图画中,就能使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运用插图感知大意

如果说课文是一个个景点,那么插图就是导游图,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可以从直观上感性的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如《四季》一文共四个小节,每一个小节都配有一副插图,

课文插图往往形象地集中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的点睛之笔,用好课文插图,对同学们学好语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运用插图拓展延伸。

“空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它使得作品虚实相映,给人美的享受,留下想象的空间。教学中可以利用文字的“空白”让学生结合插图去联想、思索、理解,以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

《小熊住山洞》中的最后一幅图画也有同样的作用:小动物们给小熊送来一束束鲜花。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小熊舍不得砍树,那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就会有饭吃,有家住,如果你是它们中的一个,你会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如果你是小熊,你又会怎样回答呢?学生们热情高涨,个个开动脑筋,抢着回答。

课文中没有写明白,这是编者为教学课文留下的一个空白点,但在插图中仿佛有所表现,这就像一篇无字书,教师只要巧妙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设身处地地想象,就能很好将图中事进行还原。

四、插图和说话写话

第一册P139的《小兔运南瓜》这个说话训练,第一幅图是说小兔在思考怎样把南瓜运回家?第三幅图说的是兔妈妈在问小兔是怎么把南瓜运回家的?第二幅图的空白,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待学生进入情境后,引导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在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出了很多的办法,尽管有的办法不是最好的,但是由此引发的创造性话题确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

篇三:《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

用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

高淑华

(安徽省怀远县项桥小学,安徽 蚌埠 233400)

摘要:图文并茂是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小学教材的基本特征。插图是一种形象化了的课程资源,教学 中要利用插图激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利用插图进行练习,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利用插 图设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利用补画辅助插图的形式,促进课文的理解;利用插图进行观察,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插图为阅读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插图;课程资源;能力{介绍一幅画600字,配有插图}.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3-0010-02

课本插图能发挥文字所做不到的、不可替代的作 用。插图不是教材的附属物,而是一种形象化了的课程 资源。由于小学生处于视觉较佳年龄期,插图在教材和 教学中的地位尤显重要。伴随课程改革而诞生的新教 材,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较传统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插图的运用更加广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 材中的插图应发挥什么样的教育功能,在此拟作一定的 探讨。

1.利用插图激趣,满足好奇心和探究欲。小学生喜 欢形象性的东西,对画面特别感兴趣。据调查,约 50%的小学生认为教材中的插图很漂亮,60%的小学生 对教材中的插图表示很喜欢,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设 计得很有趣味性,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插图形象鲜明,有利于小学生深刻体会相关文字的丰富 内涵,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充分利用插图来激发兴趣。如在教《燕 子》一课时,利用课文的插图来导入,先指导学生看插 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细雨过后的湖边,在苇黄 色嫩叶的柳丝、青草、绿叶以及各色鲜艳花朵点缀下的 光彩夺目的春天里,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有的飞行,有 的停歇……学生们看着如此迷人的春景,如此可爱的燕 子,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为学生阅读课文创设了情境, 激起了情趣。

2.利用插图进行练习,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口语 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语文教师重要的任 务就是在言语活动中指导学生把握语言规律,发展学生 言语能力。教学中,插图可以作为培养小学生口头语言

表达能力、练习写话、提高书面言语表达能力的载体。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插图,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引导学生 兴趣盎然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或看图说话,进行口头 造句;或通过看图写话,进行作文训练,等等。如学习 了《丑小鸭》后,让小学生看着三幅插图,把故事讲给 爸爸妈妈听。这种讲解既是学生在图片帮助下对课文内 容的复述,又是对故事内容的再演绎。

3.利用插图设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语文 教材中有很多插图不仅再现了课文的精彩片断,插图中 还包含着许多文字所不能包容的信息,而且将思维训 练、探究学习环节蕴涵其中。如《飞夺泸定桥》一文中 的插图,画的是红军冲过泸定桥的情景。教师教学时可 借助插图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一座怎样的桥?红四团 战士为什么要过桥?他们会怎样过桥?这些问题激发了 学生的探究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这些问 题和探究欲望边读课文边看图,图文对照,学生就比较 容易弄明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用经过自己组 织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既使课文内容得到了理解,也 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的独特性得到了培养,充 分发挥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还达到了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目的。

4.利用补画辅助插图的形式,促进课文的理解。为 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和想像能力,可鼓励学生为课文绘制或补画插图,这也 可以作为一项新颖的作业“为课文配上一幅或一组图 画”,这样的作业就很受孩子们欢迎。为了完成这种作 业,学生必须去读课文、想情节、品语言、悟人物,这 种过程是全感官的参与,是智育美育的融合,是表达与{介绍一幅画600字,配有插图}.{介绍一幅画600字,配有插图}.

创新的合作,对学习语文有很大的益处。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的小女孩在大雪 纷飞的大年夜的大街上的墙角,多次擦燃火柴,分别幻 想到了暖和的大火炉、香喷喷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 以及亲爱的奶奶,并跟着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也没 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课文只配有幻想到奶奶的一幅图, 这时指导学生将小女孩幻想到的其它内容,分别绘制成 了画面。这些连环画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如,《美 丽的小兴安岭》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不愧为美丽的大花园、巨大的宝库。由于课文的插图只 是再现了冬天白雪覆盖的景象,所以其他的季节就成了 发挥智慧的想象空间。新课结束后,让学生结合教材中 的语言描述,选画一幅小兴安岭的春天、夏天或秋天 图。

5.利用插图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人们 认识事物总是从观察开始的,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发现问 题,进而解决问题。观察能力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最基本 能力。观察能力要从小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 插图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观 察插图,进而进行大胆的猜测与合理的想象,从而有效 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教师可运用插图,引导学生 学会由远及近,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有顺序地 观察事物。若是景物类,可以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

看看图上画了哪些景物,应以哪种为主?景物的颜色、

(上接第9页){介绍一幅画600字,配有插图}.

让所有的学生边读边体会有关字词,并用波浪线勾画, 体现了全员参与学习的过程的要求。

再次,提问:“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段?”这样 的提问有助于凸显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特感受。“把你最 喜欢的段落读一读,然后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或写 一写),假如你是小丽,面对家乡优美的景色、丰富的 物产,你心情如何?”这一教学片断中“读一读”、 “说一说”的训练,体现了语文听、说、读、写技能的 训练要求,向周围同学描绘自己家乡优美的景色,让学 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得到很好的张扬,内心的情感得到 自由的放飞。

然后,班内分角色汇报读。并引导学生读出小丽自 豪、高兴的心情,以及“我”捉鱼时兴奋的情感,让学 生在表演中品读片段,学生读后给予鼓励。学生朗读的 情感和语调由欠好到较佳,朗读的水平由较低到渐高。

最后,教师边范读边诱导。如学生朗读草塘美景

新教材透视

形状、大小、位置各是怎样?谈谈看了这些景物的感 受,等等;如果是人物类插图,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上 有几个人物,谁是主要人物,插图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人与人的交流方式相同的地方与不相同的地方,从人物 的外貌、衣着、特点分辨出人物特点及个性特征。观察 与想象紧密相连,观察是催生想象的基础和媒介。在学 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出一定问 题,引发想象。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 眼睛。”教材插图中蕴藏着无限的教学资料,它决不是 一种摆设和点缀,而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财富。教师要做 有心人,善于挖掘,让课文插图走进学生的大脑。我们 应该认真地研读插图,科学地开发、运用插图,让它为 阅读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瑛.课文插图:语文教材的第二语言[J].教学与管 理,2010,(1).

[2]陈雪平.利用教材插图培养学生能力[J].小学教学参 考,2003,(10).

[3]潘景荣.发挥教材优势充分使用插图[J].小学教学研 究,2008,(4).

时,用惊喜、愉快、赞美的感情去读。整个段落语气要 轻柔,朗读时让学生体会、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与作者一起进入“这草塘真美啊”的情景中。小河“奇 特”部分用赞美、惊喜、恋恋不舍的语气,读出作者对 北大荒的喜爱之情。描写小河的排比句,朗读时从停 顿、重音、节奏三方面去把握。

范读并诱导读法后可征求学生意见:“ 同学们谁再 愿意读读吗?”这关切的语气充满着期待和鼓励,学生 在这充满关爱的氛围中更富有感情地朗读。整个学习过 程中,就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融为一体,有机渗透的特点。

总之,我们要把三维目标贯穿和渗透于日常的语文 教学过程之中,做到与时俱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 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世纪英才,这也是笔者所追求和探 索并要达到的最佳目标。

11{介绍一幅画600字,配有插图}.

2011 . 0 5{介绍一幅画600字,配有插图}.

总第221期

篇四:《巧用课文插图 丰富语文课堂》

巧用课文插图 丰富语文课堂

云南省保山市实验小学

杨丽娜

地址:隆阳区永昌办黉学街6号

邮编:678000

巧用课文插图 丰富语文课堂

课文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配有精美插图。这些插图,有的水彩点染,有的墨笔勾勒,还有的实景拍摄;有的介绍文中人物,有的描述课文内容,还有的营造优美意境。这样的编排方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不仅有利于启发思维,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极大丰富语文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谈一谈课文插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实例。

一、利用课文插图进入课文情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写景的诗歌、散文,由于学生生活阅历、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这样的文章要读出美感、读懂内涵有一定的难度。稍不注意,课堂就会陷入“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一脸茫然”的尴尬境地。遇到这样的文章,我常常会一开始就借助课文插图,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阅读课文《水乡歌》,这是一首歌颂水乡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生活的诗歌。课文中配有一幅描绘水乡风貌的插图,是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进入诗歌意境的好材料。

教学伊始,揭示课题后,我便出示课文插图带领学生观察:看,这就是水乡,从图上看,水乡的水多不多?还有什么也多?从水多、船多,你还可以联想到什么多?水乡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读一读作者笔下的水乡。通过观察和发言,学生们脑

海中已经有了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读起文章来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理解句意、感受景物特点的时候难度大大降低,为后续教学作了极好的铺垫。

二、利用课文插图精读重点段落

课文插图是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但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大多数课文插图着重描绘的是课文的重点段落。因此,在精读课文的时候,要有效利用课文插图,带领学生品读重点段落。

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阅读课文《欢乐的泼水节》,课文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渗透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生动具体地描写了人们互相泼水的欢乐场面。

作为云南人,“泼水节”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由于隆阳城区的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因此,真正参与过、体验过泼水节泼水之乐的孩子并不多。为了带领学生感受那令人兴奋的泼水场面,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我巧妙利用了课文插图:看,傣族人民开始泼水了!都有些什么人参加泼水节呀?他们是怎么泼的?图中谁在拿瓢往别人衣领里灌?谁端着盆向别人身子上泼?他们身上怎么样?脸上怎么样?看过图后,再让学生结合图画进行文段的朗读体会。我发现通过看图,学生对文字的解读更到位了。泼水的方式,人们的欢乐,泼水的象征意义„„无须多讲,学生已了然于心。

三、利用课文插图引发丰富想象

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是人的心灵。”课文插图把具体的语言文字和形象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其目的并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通过静止的、有限的画面,引发鲜活的想象。

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历史传说故事《木兰从军》,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女英雄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课文配有两幅插图。 一幅展现的是花木兰一身戎装驰骋沙场的英姿;另一幅则描绘了花木兰俊美的姑娘形象和将士们前来探望的情景。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感受花木兰跃马横枪,英勇善战的威武形象,我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图中这位英姿飒爽的将士是谁?她身上穿的什么?跨下骑的什么?猜想一下她要去什么地方?路途上会有那些艰辛?在战斗中她又会怎么表现呢?虽然眼前的插图只有一个画面,但经过我的引导,学生透过画面展开想象,花木兰“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以及“为国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形象变得清晰可感。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朗读课文后,我又辅以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想象:此时你眼前的花木兰是什么形象?将士们看到后什么反应?他们当时会想到些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通过看图以及结合画面进行联想,人们对花木兰的钦佩之情如涓涓细流渐入学生心灵。

四、利用课文插图克服疑难词句

课文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不只是理解内容的时候才可以用,有时在学生遇到疑难词句的时候也可以活用插图。

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这是一个广为

流传的寓言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已经耳熟能详。因此我将本课教学的重点定为哲理的感悟,即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故事中狼先后找了三个借口要吃小羊,其中第一个是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小羊争辩说:“您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呀!”由于“上游”、“下游”这两个词较为书面化,学生不容易理解,而这两个词的理解对于感悟角色性格又极为重要。于是,我想到了课文插图。插图中展现的是狼和小羊争辩的场景,在两个主要角色旁边,一条小河清晰可见。通过观察图画,学生对“上游”、“下游”一目了然,心里明白了: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不会倒流,小羊不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狼在故意找碴,他是个蛮不讲理的坏家伙!

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想,课文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绝不是一种点缀和装饰,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与插图展开切实有效的对话,通过对话弄清插图含义,把握编者意图,从而做到适时使用插图,让插图回归本位,让课堂丰富多彩。

篇五:《小学课文插图-人教版》

日志 转到我空间分享给好友复制网址隐藏签名档小字体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转] 令人无比怀念的小学课文插图,你还记得多少

转载自 林豚 转载于2010年04月02日 16:10 阅读(2) 评论(0) 分类: -转- 举报

1,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2、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3、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哎,感慨啊,当年小学生摇头晃脑读书的情形又浮现,

那时看到课本上得那些插图,感觉生活是多么神奇和温馨,

连小溪的一个浪花都拥有可爱的笑脸,

下山的猴子、种鱼的小猫在心里基本上是人一般的温馨的生命,而不是动物,

天空飞舞的风筝和小燕子永远是那么亲切,

农民伯伯永远是满脸丰收的喜悦,

邻居老大爷和叔叔阿姨们基本上是一家人般的亲切,

晚上的捉迷藏的公园基本上如同自家的院子不存在被人拐卖的危险, 小河里的水基本上在口渴得时候可以捧起来喝,

……

虽然,当我日益成长起来,发现一切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甚至有些丑恶。 但是,与我的童年,这些让我充满温馨和快乐。

不管怎样,作为孩子,能拥有过无邪的童年,是幸福的。

复杂是社会,长大后自会适应,想想如今早熟的孩子们,不知道该为他们高兴还是悲哀。

我想,我小时候那些可爱的画面,他们的现在的脑子里是否有过呢? 实在无聊,来贴点小学课本的插图,怀念逝去的童年!

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呢?

1,乌鸦喝水...呵呵..好经典.

2,落花生

3,完璧归赵....

4,景阳冈...嘿嘿

那时候老师也没有说过老虎是保护动物来着....

篇六:《插画艺术教案》

课题:插画艺术 课时:1课时 课型:绘画课 授课对象:初一学生

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中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选择了学生喜爱的插画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欣赏发挥其想象力,有创意的表现绘画。了解绘画的基础知识并大胆进行想象描绘。通过本课教学加强学生对插画的认识,以及陶冶学生想象力,并激起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对绘画的喜爱。

1、了解插图与插画有什么区别? 2、了解插画的作用及分类 3、了解插画的表现形式

4、学会用字母装饰、插画与文字组合设计 5、如何评定艺术插画、区分好坏 6、了解插画设计的设计风格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1、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自己的想象-

将自己的名字用插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绘画兴趣。

2、能够绘画出不同个性的字母组合,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想法。

3、学习简单表达作品,培养学生初学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喜爱绘画,引导学生关注插画艺术。尝试

在不同表现形式带给的设计之美。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

1.教法:直观展示法、讲授法、提问法、互动探究法

2.学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实践体验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教材, 学具准备:课本,绘画用具,插画实作 教学过程:

篇七:《为文本插图,让课堂五彩缤纷》

龙源期刊网 .cn

为文本插图,让课堂五彩缤纷

作者:葛八云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4年第06期

综观学生使用的语文教材,除了选文的内容精彩、富有教育意义外,还配以了诸多色彩艳丽、富有童真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让教材变得更加美观,而且对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很好的辅助功能。不可否认的是,不少教师对插图的利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时,对一些没有插图的课文,教师也不能灵活机动地进行教学的创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教学手段。那么,如何利用插图为教学服务呢?

一、激趣:让孩子去绘制作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的导入环节,我们总会千方百计地去设计能够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