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有感

时间:2021-11-10 10:10:49 800字

篇一:《读《行者无疆》有感800字》

读《行者无疆》有感800字

李旭军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坚持读书,就是积累天才的一个过程。《行者无疆》便是一本好书。行者独步于遥远的旷野,素昧平生的未知,遭遇处处的难题,只因为一个执着的信任,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为后来人度步出一往无垠的疆土。这种霸气,也是我喜欢《行者无疆》的原因。

不得不佩服余秋雨先生,这位著名的学者,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他在全书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体的张力和自由上,更胜余秋雨以前的几部著作,笔触比《文化苦旅》更优娴、比《山居笔记》更开阔、比《千年一叹》更从容。也还好余秋雨先生是一位善于写作的人,把他的思考与见解写在《行者无疆》上,我今日才有幸读到这本著作。这本让我收到启迪的著作。如果我是诺贝尔评奖人,我真想给余秋雨先生颁发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我是一名旅游爱好者,我很喜欢到有不同特色的地方去,目前虽然我也去过不少的地方,可是,自从我看了《行者无疆》,我才知道,什么是旅行,什么是旅游。旅游跟旅行的意义是不同的,在马赛,余秋雨先生在一碗热腾腾的普罗旺斯鱼汤中思考着主流与逆反的关系;在瑞士,他在滴滴答答的手表指针中,谈论着中国人追求名贵的心理……这思考的深刻性,并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这本书所达到的境界与价值,是我说不清的,这也是我偏爱它的原因,这本书所引发的思考,也引发了我的思考,这也该引发社会的思考。

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这本书所达到的思想境界,还有那让人叹服的惟妙惟肖的写作手法,我感觉自己并不是在看书,而是已经被余秋雨先生带进了欧洲,从欧洲最南端的亚平宁半岛直到冰天雪地的纳维亚半岛,走过了庞贝古城在熔岩的吞噬下的冲天火焰,穿过西斯廷教堂中米开朗琪罗的壁画下的厅堂,与他一起去那26个国家96个城市。

篇二:《《行者无疆》读后感》

思者无疆——读《行者无疆》有感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第一次看到时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

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知道,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个城市。我没有感叹他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去闯北极,也没有感叹他竟可以独立走完如此漫漫长路,让我惊叹的是,无论他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

地利,喜欢两者共有的古今共存之美。

西欧的巴黎是我意识中最熟悉的城市,作者笔下的巴黎和我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作者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而巴黎人巴黎的程度也让作者惊讶。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北京申奥成功时,北京人的狂欢或许也会让巴黎人惊讶。喜欢自己的城市,就像喜欢自己一样,没有错! 北欧的冰岛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国家,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孤傲,冷漠,与世隔绝。而且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冰山下是有火种的,那儿的火焰最耀眼。作者把冰岛形容成恬然隐者,而冰岛人对自己国家的描述似乎也透露出隐者的恬淡。其实,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冰岛也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比如萨迦(saga)——冰岛中世纪的一种叙事散文——一直以一种不张扬的状态默默的存在着。现代的世界需要冰岛这一种独特的恬淡之美,像是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份对平淡的渴望,也许在心中最隐秘的地方。

最后,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走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看完整本书,我脑中似乎留下了什么。 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例如,中国倡导“中庸之道”几千年,但至今还经常为“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互损互耗,反倒是欧洲文明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创新,个人自由,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固然珍贵,但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应该是基础,而非枷锁。

篇三:《行者无疆读后感》

离开,去寻找 ——读《行者无疆》有感 六年三班 林立铭 离开象牙塔的忧郁,去寻找文化路上的片片诗意,点点诗情,段段诗境。 ——题记 非诚勿扰 不止一次读《行者无疆》,每一次的经历也大不一样,而收获则在一点点壮大。浅尝辄止,是读不出内涵的。用心揭去文化、景致、思想示出的“非诚勿扰”,里面竟别有洞天。冒出一丝丝灵光,受益终生。 遗迹,沉默,灭亡 历史会留下痕迹,文化会留下痕迹,兴亡会留下痕迹,当你面对那些逝去的繁华,会有何感想,缄默不语,思想却在跳跃,文化正在追溯。时空逆流成河,过往浮出水面,是在向世人警示?抑或是在兴亡的末日恍然大悟,发现人生真理? 古老的窄街,紧闭的旧门,平凡的小城,充溢着不同凡响的人生观,每一个地域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与文化素养。每一个见识,能令人有所收获。文化的了解,()过去与将来打碎,重塑在一起,重要的是鉴往知来。 智者,感知,态度 墓地荒荒,葬了多少智慧的大脑。楼宇横栋,哪一扇门后面有着世界的

转折,哪一席之地曾做过闻名遐迩的文人墨客,哪一方水土养育那些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游历了这些智者曾经的居所,品味了他们的生活,那些个空间,弥漫着文化与智慧的芳香,智者的态度,永远滞留在这片空间,供后人借鉴。世间智者的归宿处,正是后人感知的好地方,紧靠着伟大的灵魂消闲半日,收获颇深。将智者的态度,传承下去。 山水,典雅,自然 这个片段更像是中国哲理,与欧洲大陆的繁华相差甚远,是旅行的本义,牵引了我思绪的联想,总归是我感知的延伸。淙淙的细水长流,山峦叠嶂,林寒涧肃,自然地平凡。中国式哲学便是从这崇山细水中领悟。天下万物,延续着自然法则,生生不息。用心感受自然万物的格调,收益更是无法比拟。中国文化便是如此飘逸。文化出自现实,出自这山山水水, 从大山,学习深刻;从大海;学习勇敢;从大漠,学习沉着;从森林,学习机敏。 出发 一直钟情余秋雨老师的话。囚禁是叛逃的理由,但走得远了,这个理由渐渐退去,前一段路程了后一段的理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长久以来,文蛤被禁锢在象牙塔式的囚笼里了。旅行本义,就是文化交流,文明碰撞,旅行连接世界。旅者喜出发,文化喜出发。离开,去寻找,旅行时路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文化之行始于足下,智慧之行始于足下。旅行不必拘谨,仅一句“我走完了”.在人生阅历上挥毫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者无疆,旅者自得。 离开,去寻找,聚齐零星的文化灵光。

篇四:《《行者无疆》读后感》

思者无疆——读《行者无疆》有感

我从来不曾如此抗拒一本书,或许是因为它的封面吧——在两幢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间,清晨金色的阳光铺满了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第一次看到时给我一种莫名的压抑。

当我终于鼓起勇气读完它的时候,我知道,那不是压抑,而是一种思考。与其说作者余秋雨是带着读者走遍那九十六个城市,还不如说他是带着读者的思绪飞遍了九十六个城市。。 西欧的巴黎是我意识中最熟悉的城市,作者笔下的巴黎和我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作者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而巴黎人巴黎的程度也让作者惊讶。其实人都是一样的,北京申奥成功时,北京人的狂欢或许也会让巴黎人惊讶。喜欢自己的城市,就像喜欢自己一样,没有错! 北欧的冰岛是我个人最向往的国家,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孤傲,冷漠,与世隔绝。而且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冰山下是有火种的,那儿的火焰最耀眼。作者把冰岛形容成恬然隐者,而冰岛人对自己国家的描述似乎也透露出隐者的恬淡。其实,和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冰岛也是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比如萨迦(saga)——冰岛中世纪的一种叙事散文——一直以一种不张扬的状态默默的存在着。现代的世界需要冰岛这一种独特的恬淡之美,像是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份对平淡的渴望,也许在心中最隐秘的地方。

最后,北极圈的旅程是艰难的,冬天最冷的时候闯北极,艰难是理所当然的。也许因为看过太多北极圈的介绍,在所有对北极圈的描写中,唯一让我惊叹的是,在圣诞夜的北极圈,他们竟然找到了一家中餐馆,看来中国人是无处不在的,海外,尤其在北极圈这样的地方,遇到同胞的感受,想必温暖得可以抵御北极的寒风吧。

合上书,却没有合拢我的思绪。作者走了几万里的路,当然不止是为了写这本书,更不会是为了欣赏异国风情,单纯地了解他乡文化。看完整本书,我脑中似乎留下了什么。 中国的五千年历史是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的资本,但有时欧洲迟到的文明却值得我们仰望。例如,中国倡导“中庸之道”几千年,但至今还经常为“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互损互耗,反倒是欧洲文明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创新,个人自由,社会公德融会贯通。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固然珍贵,但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应该是基础,而非枷锁。

篇五:《读《行者无疆》有感》

读《行者无疆》有感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喜欢上了它,不知道是因为这个大气磅礴的名字,还是因为它与暗藏在我心底的思维产生了共鸣。书的封面以黑为底色,在夕阳照射下的异国小巷,一个模糊晦暗的身影走在石板路上,在看到了这个意蕴深长的画面后,我迫不及待的买下了这本书。

这是我第二次接触余秋雨的书,很小的时候只是在印象中有一个影影绰绰的身影,哦,他是当代散文大家,仅此而已。偶然看过了《山居笔记》之后,便被他那思考性的文字所感染和吸引,喜欢上了那些精巧的比喻,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一个千年庭院,一个乡关何处,引发了我无尽的遐思,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他说:“我不愿守在象牙塔中与别人互为观众,囚禁是叛逃的理由,但走的远了,这个理由渐渐退去,前一段路成了后一段路的理由,”以庞贝古城的废墟为起始点,一直走到了北极点赫尔辛基,这期间有多少的艰难险阻,他却轻淡地这样描写,在那个不断的走着的身影后,我看到的却是一双深邃的眼睛和超越时间空间的心。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我便被深深地震撼了,也许余秋雨是对的,因为只有那里适合做欧洲的起点,罗马的存在便是一座丰碑,世上有很多表达美好的词汇,可以分给欧洲的各个城市,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固守一词,

产生争逐,只有一个词,他们不会争,争到了也不会受用,只让它静静安居在并不明亮的高位上,留给那座唯一的城市。这个词叫伟大,这个城市叫罗马。这种伟大是一种隐隐然的气势,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束古藤溢出,从每一块石砖溢出,因此,罗马的伟大是历史走过的痕迹,这种伟大是一种永恒的典范。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读完了这本书,心从一开始的澎湃兴奋,到后来的平静思索,我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写我的感情,在看到最后一章时,忽然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恍然,这个北极雪原深处的小村,以超常的冷清总结了一路的热闹,它在大雪深处告诉我们人类最饥渴、也最容易失去的是同类之间的互遇互温,然而,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各类文明的相遇、交融与分歧,智慧和欲望既带来了市嚣又带来了战尘,最终在一次次毁灭和复兴的轮回中带出的却是平静。

在一次次的行走与跋涉间,我们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辉与文明的辉煌,有快乐、有思考、有辛酸,余秋雨十五年的旅行生涯凝成了这本书,这是书斋中的我们感受不到、也体会不到的,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在各类文明和古迹中徘徊思考,去感受那些旷古的历史奇迹。

文明,无国界。

行者,无疆。

篇六:《读《行者无疆》有感》

报告

2016年寒假社会实践

读《行者无疆》有感

第一次看见《行者无疆》是在高中时代,那是在同学的书堆中。黑色的封面,右上是四个行书的“行者无疆”四个字,一眼看上去张扬而大气。我匆匆瞥了一眼,终于没有开口相借。我想那时候急躁而肤浅的我,也许还没有资格去品位这样一本严肃的经典吧。但当不久前,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我竟又鬼使神差地买了下来。品读之后,产生了一些想法。

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土很大一部分又取决于水,便有了水是生命之源一说。历史总是从江河畔,海岸开始,亚平宁半岛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一方人又包括了但丁,米开朗琪罗,伽利略等等伟人,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对亚平宁半岛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历史从大海中走出,由不完整走向精致。{《行者无疆》有感}.

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藏。

中欧的神秘,都体现在深林与古堡中,而瑞士的希隆古堡便可概括中欧的内在。希隆古堡遁形于日内瓦湖边,却与日内瓦湖的柔美与年轻形成鲜明的对比。岩石铸就的古堡,给人以坚不可摧之感,而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融合,更让人体会古堡所经历的历史与沧桑。古堡的地下原为监狱,曾有很多重要的犯人被囚禁于此。英国诗人拜伦有一篇诗歌叫做《希隆的囚徒》,写的就是一位被关押在此的日内瓦民族英雄波尼伐,他为了自由与信仰,即便身陷囹圄也绝不屈服。这不{《行者无疆》有感}.

正代表了希隆古堡坚毅不屈的精神吗?波尼伐的精神长存于此,正如希隆永远站立在那儿。

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

回顾欧洲历史,有多少大国的起落。英、法、德、荷兰,鼎盛时期的这些国家,无不展现出一种睥睨天下的意味,傲视群雄的他们打出了“无敌舰队”、“日不落帝国”等不可一世的名号,但最终也都没落于无尽的自大与奢靡。作者在荷兰遇见了国际法院的副院长,史久镛大法官。令人诧异的是,这样的一位“大官”,却保持了他淡泊而坦然的品质。智者的选择会伴随他一生。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国”,却为何不能保持这样的品格呢?

寂寞、苍凉、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冻。

经历过繁华与没落,才能沉淀一些厚重。繁华过后的苍凉,却很难再能将之捂热。昔日辉煌的罗马帝国,横跨欧亚非,说成是世界霸主亦不为过。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逃不过分崩离析,支离破碎的命运。看着它如今的寂寞了再回想昔日的繁华,不由得会生起一点辛酸。再如庞贝古城,确实是雄伟磅礴的建筑,人民生活得也安宁而幸福,然而毁灭,却只在一瞬间就能降临。古城永远地掩埋在了火山灰之下,一切都被封锁了起来。今天再看到时,似乎还能听闻它不甘的嘶吼。

《行者无疆》全书,用一种轻柔、缓慢的语调,描绘了余秋雨之所见所感。平淡而朴实的文字中透出了人生真谛,淡雅而大气。读过一遍,不禁陷入深思,回味无穷。

篇七:《行者无疆读后感》

行者无疆,思者无涯。{《行者无疆》有感}.

————读《从塞北到江南》有感 中央财经大学 文化与传媒学院 财经新闻系2013班 韩玉坤

初拿起《从塞北到江南》这本书,原以为会是像水晶玻璃般精致的文字,就如同多数女孩的文风一样。但几篇读下来,竟感受到了余秋雨游记散文的大气磅礴,体会到了金庸先生笔下英侠荟萃的豪气冲天。的确,看惯了诸如“记忆的狂风吹散了回忆”的靡废文字,听惯了诸如“桃花错、千年劫”的无病呻吟;朱颖的文字无疑令人眼前一亮:让人惊喜在高二的女生中还有这样的壮远情怀、铿锵笔墨。

甘肃、青海、陕西、江苏、山西……笔者的足迹串起了她的思绪。在兰州亲近黄河,在嘉峪关、敦煌凭吊古迹,甘肃的游历使作者发出了“历史是爱与战的交织”这样的感慨;在塔尔寺虔诚礼佛,在青海湖邂逅宁静,作者用“平静是幸福的心态和追求”为青海之行做了最好的注脚;而西安今非昔比的华清池、古朴悠远的汉阳陵以及撼人心魄的兵马俑让作者体会到了“尘归尘、土归土”的兴衰无奈。在杏花烟雨的江南,作者走过了苏州园林,听过了姑苏夜钟,捋过了虎丘泉水,也游览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在对江南的描写中既有工笔的体贴,也有写意的洒脱,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绝美的江南印象,让人体会到了一场云烟梦、一份烟雨朦胧的寄怀。在全书的最后,作者则着力描写了家乡山西大同,既让读者看到了这座塞北古城的壮阔历史与豪迈气概,也让一个游子的拳拳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17岁就能写书的人很少,能写书的17岁姑娘,更少。虽然现在出书的门槛被放得越来越低,但要想在几百页的篇幅上言之有物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朱颖的每一篇游记散文记录的都是亲身经历、真情实感。或许朱颖的笔墨确实还不够成熟,比如“敦煌”一文就受到了余秋雨的很大影响,在个别章节还有少许语病,但能在17岁就写下八万多字的游记并集结成书,这份热情与踏实就已经值得所有人学习。青骥奋蹄向云端,老马信步小众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肖海洋等知名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在朱颖的不懈奋斗下,我们听到的只是雏凤清声,怀着千里梦想的朱颖,仍在路上。

另外,说到山西大同,我还想再赘述几笔。我也是山西大同人,“大同”这座城市于我而言也具有着特殊的意义。朱颖写道,“大同有煤矿的富饶,有云岗的瑰丽,有恒山的挺拔,有王城的气度。”的确,从塞北明珠到九边重镇,再到山西煤城,这座北方古城总有着一种洒脱与豪放。现在我在北京读书,有时遇到大风天气,就会想起大同,想起那雁门关外的朔风;就仿佛又听到了劲风挟着白云掠过枯枝时凌厉的呼啸。这些在习惯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南方同学眼里或许是不可想象的,但这却是大同这座雁北古城独有的意境。大同的民俗专家曾说:“大同人的血液里有一半是鲜卑族。”是的,鲜卑族崇文尚武、刚毅果敢的个性至今仍能在许多大同人身上找到影子。这不是哪个人的性格,这是一座城市的风骨。{《行者无疆》有感}.

最后,感谢朱颖的著作《从塞北到江南》,感谢她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美好旅程。祝愿作者朱颖能够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也期待着她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篇八:《行者无疆 读后感》

有多远,走多远,看多少,思多少

———读《行者无疆》有感{《行者无疆》有感}.

宜兴外国语学校 初一(31)班 王鹏州

“以文字追述文明消逝的沧桑,用镜头记录历史遗落的明艳。”这是《行者无疆》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历史,有多少是我们熟知的,又有多少被我们遗忘在了时间的长河之中;景色,有多少是我们没见过的,又有多少是我们从未了解的。余秋雨在他的作品《行者无疆》中就为我们讲述了欧洲的各种美丽景色,还有那些景色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慨就是想要随着余秋雨的步伐,去周游列国,去看看瑞士人的独特的“富人范儿”;去瞻仰滑铁卢的古战场,思考拿破仑的成功与失败;去欣赏欧式风情的古建筑,了解欧洲人的以往生活;去“世界所遗忘”的冰岛,去揭开冰岛人的习俗。我感觉我对这个世界上的人、事、物了解的太少了,有些东西往往不如我们所想的那样,一些故事并不是我们心里的那么简单,它需要我们用不同的眼光去发现,去了解,去审视,才能读懂故事背后的那一段历史。每当这时,我们也许才能像余秋雨那样发出发自内心的感慨了吧!

另外,我从这本书中还明白了很重要的一点,旅游的含义。旅行并不是单纯的欣赏风景,购买东西,游玩景色,这些都实在是太低级了,旅行的真正含义是了解异域文化,体验民俗风情,观察城市(国家)历史,洞悉地区背景。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真正是真正学会了旅行,真正会享受旅行。

我很佩服余秋雨,因为他到过我从未去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地方,并能用那么独特的观点,结合历史故事的考证来辨定所到之处的一个人,一些人,一个东西,一座城,或一件事,还能用如此吸引人的笔触记录下来,是人读完有一种冲动,想到他所到之处也去看一看,是不是和书中所述的一样,或是立刻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信息。总之,就是对书中的地区突然有一种向往。

书中介绍的大多数都是名胜古迹,作者都能一一详解,并能做上自己的分析,给读者一种很全面的体会,能让读者了解的更深,感悟更深,更加身临其境。

篇九:《《行者无疆》读书有感》

《行者无疆》读书有感 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它是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但却又不仅限于只是记录;是旅行但又不仅是一次他乡山水的风光领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学习与探索、风土人情的揣摩与领会,每一次历史的背后都引发我们的无限惊叹和思索。 首先觉得大师就是大师,写法非凡:每节开篇多以精炼的词藻和深远的意境开始,又收于凝重的历史和感慨。“废墟,大海,海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苍凉,寂寞,执着,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炼。(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 更让人惊叹的是,无论余秋雨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我们很荣幸通过大师的眼睛,知道了欧洲这片鲜活了几世纪的土地,历经上苍的考验,它的国家和伟大的大师们的精魂永不逝去。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样,融入了世界大同的必然之中。

篇十:《行者无疆读后感》

寂静中的呐喊

——《行者无疆》读后感

每个人儿时或许都曾梦想有朝一日能环游世界,理由或许不同,但我想不会有一个人会和余秋雨先生相同,为了文明。

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再到《行者无疆》,不仅是四处旅行,更是探索在人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明,从中华文明到其他亚洲文明,再到欧洲文明。不仅是探索这些文明,更是从中领悟到文明在不同地域所处的境地,从尚未败落的中华文明到败落成恐怖的中东,中亚,南亚文明,再到优秀成熟却自闭的欧洲文明。不仅是感叹,抒发自我感受,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余秋雨先生对于文明的责任感,他希望能改变这些并不完美的文明,但他知道这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做到的,所以他把自己的呼吁,自己的呐喊写在书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响应,一起参与到又一场以文明为中心的革命中去。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空间带来的责任。也许有些人对他的呐喊不屑一顾,甚至还讥讽相对,但我已在心中支持他。{《行者无疆》有感}.

在《行者无疆》里,没有浮华艳丽的词藻,有的是一个没有尘硝的透明的世界,一个平静的充满智慧的世界。他没有过多的激情和愤怒,只是将最真切的感情深埋在内心,用文字,用他所特有的方式来表达。那是一种消融哲理的纯净的语言,读着意味深远,常常需要用很长时间,很用心,很平静地去体会。第一次读《行者无疆》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了一杯香茗,躺在藤椅上一个人静静地读着,随着他的文字,思绪仿佛也飘向了那个古老悠远的大陆……

那是在庞贝的废墟中,在威尼斯悠长的河道中,在巴塞罗那流浪的音乐声中,我走进了静谧深邃的南欧。但丁在这般幽暗与狭窄中走出,他空旷的脚步踩踏在昨夜与今晨的交界线上,让人们在朦胧中记起却难以触及。科学的巨人伽利略跪在地上做着忏悔,用一纸自辱的忏悔来惩罚背叛以及失察的自己。哥伦布抬头放眼,注视远方,这位伟大的流浪者目光全然穿越地中海,锐利而又渺茫,不在乎脚下,只在乎前方,这就是真正的流浪。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余秋雨先生如是说。

那是在奥地利自然而无雕饰的农村风光中,在自闭而雄伟的萨尔茨堡中,在卡夫卡与昆德拉热爱的布拉格广场中,平静而多情的中欧向我敞开了怀抱。科隆

大教堂的顶尖逃离着硝烟与炉火,让哥特式的俊秀与灵气代代相传,让灵魂的自我触动冷峻严肃地面对战争与和平,自毁与自爱。美丽而富饶的瑞士静静地坐在阿尔卑斯山下,闭上双眼,任凭无尽的战火从她身边掠过。中立,让她避免了无数生灵涂炭,也造就了她的富庶。余秋雨先生细腻的笔触将中欧描绘的如诗如画,似乎是对她尤其的珍爱,他说,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藏。

那是在柔情万种的塞纳河畔,在中世纪美丽安静的小城街道上,在热情狂野的阿姆斯特丹,我徜徉在精致又张扬的西欧。蒙娜丽莎躲在玻璃窗中神秘地微笑,萨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咖啡馆里完成他的名著,诺曼底呼啸着迎接登陆这儿的士兵,似乎闭上眼便能感受到那兵戈铁马的岁月。历史在这里转折,余秋雨先生这样总结。

还有那陌生而充满吸引力的北欧,苍凉冷漠的丹麦小镇,如梦境般缥缈的哥德堡,僻静遥远甚至有时会被遗忘的冰岛。

……

几页书本便是一段历史,每一次翻动都是历史涌动的音符。在这探寻无疆之界的旅程中,我们随着余秋雨先生一起走进了欧洲古老的历史,见证了人类曾经拥有过的文明。从时间的流沙被装进沙漏的那一刻起,世界便开始了她的沧桑变化。有过辉煌,却又有过衰败;有过崇高,却又有过卑鄙;有过勇敢,却又有过犹豫;有过拘谨,却又有过叛逆。庞贝废墟的低吟,罗马竞技场的疯狂,埃菲尔铁塔下的放浪,光明,黑暗,沉闷,爆发,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随着多瑙河水平静地流向历史的深处。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是筛子,留下的是精华。历史是尺度,度量的是人心。人生之于历史,不过是沧海一粟,浪尖一滴,如此渺小,如此苍白,如此无助。然而有意义的人生决不仅限于此,马丁·路德勇敢地从事宗教改革,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易卜生打开女权之门,还有但丁,米开朗琪罗,黑格尔,爱因斯坦……他们都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历史的度量,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辉煌与骄傲。

这,也许正是余秋雨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