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中的伟人相遇

时间:2021-11-03 09:09:31 100字

篇一:《童心如何与伟人相遇》

童心如何与伟人相遇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火星学校 辛晓明 邮编:410001 联系:13975199711 邮箱:xxm19751212@sina.com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里,有关领袖毛泽东的文本多次出现,尤其第九册中,编者专门安排一个单元。伟人文本,既是学习语文的文字凭借,又是促进学生心灵成长的重要文化载体。但是,此类文本毕竟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平时的学习中与之接触较少;领袖毛泽东生活的时代与现在也有很大差距,当时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一些做法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因此,稚嫩天真的童心如何与伟人的精神世界相容相通,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把握与引领呢?下面,我以第九册的“走近毛泽东”单元为例谈一谈。

一、用语文的方式感知伟人形象

无论是哪一类文本的学习,首先姓“语”,学习言语都是核心与根本。把握编者意图,吃透文本特点,方能不失语文本色。细读单元导读,不难发现编者意图:学习这组课文,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近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因此,走近伟人,感受风采与情怀,凭借的是“揣摩描写人物的细节”这个言语学习过程。

《七律· 长征》如此。要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教学中就不能不抓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些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诗句和词语进行理解、诵读、品评、感悟。《青山处处埋忠骨》同样如此。文章抓住毛泽东得知丧子后的心情和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进行了一系列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教学中,抓住这些句子揣摩一个父亲的丧子之痛,一个父亲的情感与主席角色要求下的“矛盾”和“坚决”,伟人毛泽东的凡人情感,凡人毛泽东的伟大情怀不难镌刻心头。再如《开国大典》,课文虽然主要是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但同样可以透过语言文字领略伟人风采。如欢庆的场面里,“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三十万人民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这些句子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领袖的拥戴,也衬托出

了领袖的高大形象。学生感受“三十万”“一齐”这些文字的过程,就是感知伟人形象的过程。

二、用体验的方式共振伟人情怀

伟人情怀产生于沧桑、深邃、远志等一系列远远超越孩童经验的人生阅历中,童心如何读懂?只有真切走进,真实贴近,设身处地,移情共鸣,在体验中把文本的解读过程变成一种生命历程,一种相关历史语境下精神的深切理解与认同的过程,这样,童心与伟人才能减少隔膜,在共振中获得净化与提升。

那么,如何体验呢?首先,在走进教材文本之前不妨通过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了解伟人。其主题与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名人眼中的毛泽东”“ 欣赏伟人影片”“吟诵伟人诗词”等等。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与伟人的距离逐步拉近,在探索查寻中初步领略伟人的风采。其次,在课堂学习中,要特别注重对相关描写人物的语句进行体验,体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对“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这样的细节,不妨让学生结合史料与已有的家庭亲情经验,采用移情推想法:此时,作为父亲的主席在想什么,在眷念什么?当然,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学生对主席此时的情感体验不可能那么深刻,教学时不必做过高要求。 再如,文末的“„„就让我见见遗体吧!”“„„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等细节则可以采用个性化诵读法。一句话,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以一个活在文本中的“经历者”的角色去亲历伟人的言行,在实践体验中共振情怀。除了基于言语的学习而强化体验外,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适当发挥视频等媒体的辅助作用。如《开国大典》中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和检阅部队的情景;《青山处处埋忠骨》中主席听到噩耗时的那神态和动作的展现等,都是点燃体验的好机会。我以为,语文教学要防止“图解文字”,以直观视觉替代基于文字的想象,但是,必要的补充或强化体验的图像当用则用。比如,学生品读了主席听到噩耗的痛苦言行后,可能由于缺乏生活经历还是感受淡淡,此刻适时观看影视《毛岸英》的相关片段,体验演员对此番情感的演绎,何尝不是一种体验的弥补一种引领与震撼?这无论对言语本身的学习与感悟还是对伟人精神的体会都是有益的。

三、从“当下我”出发建构伟大心灵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说,每个学生都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建构新的认知体

系的。从童心走到伟大的心灵,只能从孩子的“当下我”出发,从当下已有的生命感受、真实的心声与想法出发,才可能到达伟大,建构伟大。

比如《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教学时,有学生就问我:“老师,这故事真的假的,不是作秀吧?”初听,说实话我有点来气:你这孩子怎么能这样思考问题呢?但静心思忖后,我们发现这种疑问发于孩子当下的真实思维状态:在一个为了加强说服力就经常杜撰故事拿大人物举例说事的时代里,孩子已经学会了对故事本身进行元思考;在一个经常出现面子工程创造“伪崇高”的现实中,孩子已经有了批判的视角,尤其城市里高年级的孩子,不再是听老师传道的信徒。尽管孩子怀疑的对象有误,但他们质疑的学习品质非常可贵,值得呵护,甚至是需要努力激活与唤醒的。在语文学习的世界里,学生需要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也有权利询问事例的真实性,毕竟,这种伟人文本本身就需要有纪实属性。否则,伪故事是传递不出真崇高的。顺着学生的“当下我”出发,我们可以想象,学生经历的“有疑——解疑——无疑”的过程,必将是一个自主走进伟大心灵的全新的探险过程,是一个由心灵防御走往朝向神圣的过程,自然也是建构伟大心灵的过程。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独特的,教学只有充分尊重心灵起点,从心灵出发,才有可能到达心灵。在教学《七律·长征》时,我也遇到了这样的案例。该诗的基本教学策略本来是:通过对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诗句的体验理解,对表现手法的感悟而体会伟人精神风貌。学习后,偏有孩子问:“老师,毛泽东这样写诗的目的和好处我都理解,不过,那样的环境不乐观又能怎样,还不是逼出来的。红军过岷山后很乐观我相信,在长征途中把磅礴的乌蒙山看成泥丸,我是一点也不相信„„”在这个孩子眼里,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了“事后的乐观总结”,伟人的风采在他心里大打折扣。问题如何解决?我采用的办法是:让认同该观点的孩子走进生活阅读(如学校图书室有“毛泽东书籍”专柜、网上有毛泽东专题网站),找相关可靠的文字证据;持反对观点的学生则找反对的证据„„这样,一节诗歌课拓展成了一个语文实践课程,不过,心灵的转向就得让心灵本身去寻找方向,这是无法简约的历程。

四、用“多元阅读”走进立体伟人

伟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也许,每一个文本都只是基于某个目的而组织着相应的材料与言语形式。因此,真正走进伟人的精神世界,仅凭一组两组教材是远远不够的,仅凭课本里一家视角也是不够的。只有以“多元视角、多元解读、多元碰撞”为特征的“多元阅读”才能读得真实立体的伟人形象,才能成就有独立人格的有思辨能力的深刻读者。{与书中的伟人相遇}.

“多元阅读”需要在拓展阅读中实现。如,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让学生阅读《特殊的毕业证书》以了解毛泽东与毛岸英之间的父子深情;教学《长征》后,推荐阅读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以一个外国人的更为平和中肯的视角了解中国伟人:这是一次可歌可泣的远征,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甚至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多元阅读”当然不是只读纯粹的一边倒式的文章。学生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了解文革历史、了解蒋介石眼里的毛泽东„„学生读得多了,读得全了,这个人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而立在学生心中,自古以来,教育意味太明显的脸谱化的人物形象都是很容易丧失感染力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读得多了,读得全了,毁誉不一、观点各异的文字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自我鉴别意识,才可能拥有读人读事所需要“广角镜头”与“远镜头”。再站远点看,学生以自主的姿态,个性又不乏包容的心理阅读,既是语文学习的应有之态,也是一个朝向未来的现代学生应该具备的开放视界和思维方式。

篇二:《向你介绍几本书这可是伟人推荐的》{与书中的伟人相遇}.

向你介绍几本书这可是伟人推荐的

毛泽东最后向刘少奇推荐的几本书

[摘要]1967年1月13日晚,毛泽东和刘少奇进行了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

一、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最后一次谈话

1967年1月13日晚上,毛泽东和刘少奇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在这次会见和谈话中,毛泽东推荐给刘少奇几本书,后来刘少奇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和其子女对此有一些回忆。如刘少奇的卫士长李太和在《卫士长的回忆》中说:“大概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主席把他送出来,在门口跟他握手,说‘你要好好学习’。回来后他告诉秘书给他找三本书,一本是黑格尔写的,一本是费尔巴哈写的,还有一个叫什么。当时主席还让少奇同志‘好好学习,保重身体’。回来以后,我看他面容很高兴。”刘少奇的女儿刘爱琴在《我的父亲刘少奇》一书中说:“1月13日,毛主席派秘书徐业夫接我父亲到人民大会堂谈话。——毛泽东对我父亲提出的两点意见,沉思一会儿后,并没有表态,而是建议我父亲读几本书,他还特别介绍了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写的《机械唯物主义》和狄德罗写的《机械人》两本书。分手时,毛泽东要我父亲‘回去后好好学习,保重身体’。”以上的回忆,对毛泽东推荐给刘少奇的书有所不同,除了是两本

还是三本,两本中一说是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和法国狄德罗的《机械人》,一是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著作。

黄峥编撰的《刘少奇的最后岁月》一书引用了刘少奇机要秘书刘振德的回忆,是事后从王光美处获知“毛主席建议少奇同志读几本书”,但“有三本还没找到”,“我接过来(书单)一看,一本叫《机械唯物主义》,作者是海格尔(法);一本叫《机械人》,作者是狄德罗(法);另一本是中国的《淮南子》。我先在少奇同志的书房里找,但一本也没找到。我又到了中央办公厅的一个图书室找,正在那里值班的机要室档案处的小李同志也帮我找。但也只找到一本《淮南子》。剩下的两本书,我想再到大图书馆去找找,光美同志说:‘不用了,少奇同志说也可能书名不对。’从此,少奇同志埋头读书,他想从书中吸收更多的知识。”这个回忆是对此事最为详尽的一个回忆,刘少奇当时显然对王光美有一个关于他和毛泽东会面和谈话的复述,至于毛泽东向他推荐的书,这里不仅是三本,而且是更多的“几本书”,不过,三本书中,黄峥书中所记的海格尔不是法国人而是德国人,而且看来当时这三本书中外国的两本也并没有找到,至于找不到的原因,王光美说刘少奇以为可能是自己听错了(不过,毛泽东和刘少奇都是湖南人,他们大概平常不会听错话)。刘少奇的卫士贾兰勋在回忆中也认可是三本书,他也是事后的翌日从刘少奇的机要秘书李智敏那里

得知此事的。王光美叫李智敏找出毛泽东推荐给刘少奇看的那几本书,“其中有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一本是狄德罗的《机器人》,还有一本是中国的《淮南子》。”结果在刘少奇的书房没有找到,又想去北京图书馆寻找,因形势发生变化,没有来得及。

以上是毛泽东和刘少奇最后一次会面和谈话中关于毛泽东向刘少奇推荐几本书的大致经过,问题是循此线索去查找那几本书,如《机械唯物主义》和《机器人》,笔者从国家图书馆(原为北京图书馆)和其他各大型图书馆均遍寻不得,因此,也就无从理解毛泽东那时何以向刘少奇推荐阅读这几本书的初衷了。

二、关于向刘少奇推荐的这三本书

上述回忆录中所记的德国动物学家海格尔(一称海德格尔)的《机械唯物主义》、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的《机械人》,是不是两本根本没有的书呢?笔者查询了毛泽东生前藏书的若干书目,如《毛泽东读书集成》、《毛泽东藏书》,也均未收入两书。

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1834-1919,即前文所说的“海格尔”)是动物学家也是哲学家。作为哲学家,海克尔是主张“一元论”的,即主张世界一切事物皆是由某种一元物进化发展的结果,这在哲学史上是属于“自发唯物主义”的。海克尔著有《普遍形态学》、《自然创造史》、《人类起源》、《宇宙之谜——关于一元论哲学的通俗读物》等,至于那本《机械唯物主义》,笔者以

为极有可能是《宇宙之谜》的别称或节选,证据是“文革”期间上海复旦大学理科“大批判组”成员之一的袁志英发表的《关于达尔文主义者海克尔在中国的影响》一文(《中华读书报》2009年10月14日)。

“文革”时期上海出版有《摘译》等“内部发行”的刊物,不时刊登有国外的翻译文章,《宇宙之谜》一书就是那时由这个“大批判组”翻译的。袁志英回忆说:海克尔是达尔文主义者和进化论者,也是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物主义代表和无神论者,“恩格斯曾以认可赞扬的口气多次提到他和他的《宇宙之谜》;列宁对他和《宇宙之谜》评价更高”,而且海克尔和他的《宇宙之谜》也曾引起鲁迅的注意(1907年,鲁迅发表了论述海克尔一元论生物发生规律的专论《人之历史》,其副标题即为《德国黑格尔氏种族发生学之一元研究诠解》。这里的“黑格尔”即海克尔)。显然,热爱读书的青年毛泽东对海克尔不会陌生。至于“文革”中重新翻译和出版此书,想必也与毛泽东有关。袁志英说:“按照德国著名政论家、苏联和中国问题专家克劳斯·梅奈特的说法,毛泽东发动‘文革’,和他接受了《宇宙之谜》中的某些思想有关。”

《宇宙之谜》是在1972年重新翻译的,1974年译成出版,当时发行了47万册。此前在毛泽东向刘少奇推荐时,它大概是以节译本的《机械唯物主义》出现的。据袁志英回忆:“1975年11月30日,德国《世界报》刊载了克劳斯·梅奈特的一篇文章,

介绍了西德总理施密特访华的情况。作为施密特的顾问,梅氏参加了毛泽东会见施密特的全过程。梅氏写道:‘毛在开始谈话时提到四个德国人的名字,说他世界观的形成主要归功于这四个德国人。听起来似乎是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可为何两次提到黑格尔呢?’当译员将第四人译成黑格尔时,毛主席颤巍巍摆了摆手,纠正道:‘是海克尔。’梅奈特这才恍然大悟:‘是海克尔,确切地说是恩斯特·海克尔。’年轻的译员对海克尔没有任何概念,而梅氏七岁时就阅读了《宇宙之谜》。梅氏的记述也为施密特的回忆录《伟人和大国》所证实,施密特说他和毛泽东花了十分钟的时间讨论了‘海克尔那部粗糙的唯物主义著作《宇宙之谜》’。梅奈特此后不停地思索:‘海克尔怎么会给这位深居紫禁城的伟大老人留下那么深的印象?’他最后认定,海克尔秉持一元论哲学,马、恩也坚持一元论哲学,可作为自然科学家的海氏走得更远,海克尔认为,一切在流,一切在变,世上万物没有终极目标,有的只是状态。梅氏发现,‘随着年事渐高,毛越来越成为哲学家了,也越来越把目标称之为状态。‘人类发展不会停留在某’

一诸如社会主义的目标上,具体到革命上,也要继续革命,不断革命。’……毛泽东反对革命胜利后就不再有冲突的观点,相反,他认为要进行多次新的革命,‘七、八年来一次’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是必要的,梅奈特把毛泽东的‘不断革命论’和海克尔的反对任何‘终极目标’联系了起来,他认为,毛从这部‘粗糙的唯物论著

篇三:《伟人读书故事》

毛泽东读书故事

毛泽东一生特别喜欢读书,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离不开书本。他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抓紧时间或读书。他骑在马背上看,坐在火车上看,睡觉前看,甚至连吃饭时都看。直到他去世前,眼睛看不见了,还让别人读书给他听。他看的书包括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

正是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才成为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书中的伟人相遇}.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长沙城里有个定王台,并不很高,站在台上也望不了多远,但有座楼,当时的湖南省立图书馆就座落在这里。图书馆楼上有各种中外书籍,楼下大厅是阅览室。这个图书馆刚开办不久,每天去看书的人也不多。但每天一开门,就有一个穿着朴素、高高个子的年轻人,不急不缓地走进馆里来。他借到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前,用心地看,一直要到闭馆的时候才出去。这个年轻人,天天如此,风雨不误,他就是毛泽东。他每天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只在中午的时候,才出去买几个包子或烧饼,用来充饥。毛泽东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时,曾说:他“一到了图书馆,就象牛进了菜园,拚命地吃!”毛泽东什么书都找来读,有关中国的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都读。在这期间,他读了亚当·期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原始论》、赫哲黎的《天演论》、穆勒的《名学》、斯宾塞尔的《群学肄业》、孟德斯鸠的《法意》和卢梭的《民约论》、《社会通诠》等,以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艺作品„„总之,凡是当时从外文译成中文的名著,他差不多都读遍了。在图书馆的墙壁上,挂有一张很大的《世界坤舆大地图》。毛泽东同志每当经过这里时,总要站立许久仔细地看一看。他觉得天下真大,他的眼界也开阔了。

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毛泽东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他常说:读书的方法要“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他自己就是这“四多”方法的实践者,所谓“多读”就是不但要博览群书,而且对重要的书或文章要多读几遍,达到精、熟的地步。少年时,他读过韩愈的古文和唐宋诗词,无不读到能背诵出来的程度。他爱读诗,能背诵四百多首古诗„„所谓“多写”,就是课堂上写听讲笔记,课后自学时写读书笔记。读书文章就要摘录其中好的句子或段落。经过多年积累,毛泽东的读书笔记,就有好几大网蓝。“多写”的又一项内容,是他在看书时坚持写眉批,例如一本德国鲍尔生著、蔡元培译的《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十来万字,毛泽东在书的眉头上,却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全书逐字逐句都用墨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批语中,有简单地表示赞同、反对、怀疑的话;有很多地方,则是根据前人的学说,加以综合、概括、比较、然后提出自己的见解。眉批的墨迹也有两种到三种,有些是对前面的批语,又加以批判和补充。由此可见,毛泽东读书,是多么

勤思苦想、严肃认真。所谓“多问”,就是他除在本校学习外,还经常走出动到社会学习。那时,经常有些外省的名流学者到长沙讲学。毛泽东常常去拜访他们,虚心向他们请教,总想多得到一些新知识。长沙有人组织“船山学社”,每星期日举行讲座,讲王船山的学说,毛泽东也常去听讲。他常对人说:学问就是讲的又“学”又“问”,二字连起来成为一个名词,是很有意思的,我们不但要好学,而且要好问。

列宁的读书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毛主尤其喜欢“动笔”读书。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将书中错别字和点错的标点改正了。毛主席还喜欢加批注,上学时就曾批注鲍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在10万余字的原著上,他用工整小楷写了1万多字的批注。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去,直到1950年,才展转还给毛主席。毛主席又高兴地批注了自己写在书中的批语。

伽利略好奇善问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