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批评的作文800

时间:2021-11-02 23:33:46 800字

篇一:《“批评”话题作文评讲》

王 欢

批评是人进步的动力,激发人向上的欲望。批评如同漆黑的夜色中,一颗耀眼的星辰,为我们照亮前进的道路。我们要在面对别人的批评时,痛并快乐着。

人非圣贤,总有犯错误的时候。此时,有人毫不留情给我们指出来,我们在虚荣上受损,在面子上尴尬,心中就难免会有苦痛,会有伤痕。但是,如果没有批评,我们又将会怎样?没有批评便如同没有了一面心灵的镜子,我们无法认清自己的不足,便认为自己完美无缺,全知全能,于是狂妄自负,于是恣意妄为,于是执迷不悟,于是我们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妄的快乐与可怕的危险的世界里。没有了痛苦,快乐也是虚幻的!

因此,批评可以让我们保持适当的痛感,保持必要的警觉,让我们最终获得最真实、最深沉、最持久的快乐。

其实,批评给我们的,是更多的快乐,它如同我们在黑暗之中迷失方向时,那双温情的援手,带领着我们走向光明。人们痴迷于某件事情之后,一味我行我素,不理会别人的意见,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还以为这是自己个性张扬、超凡卓越的表现,殊不知这样做是很危险的,有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这时,旁人的一点善意的批评,实在是最有益的提醒,我们听取了,就可以紧急刹车、及时调整而免蹈覆辙。由此可见,批评有时确

实是个转折,引领我们走出云雾沼泽,走进阳光地带,走向成功之路。得到这种善意的哪怕非常尖锐的批评,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有什么理由不心生感激而充满快乐呢?

在别人的批评中测出自己的能量的疆界,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潜力。如果没有魏征的批评,唐太宗会创造出“贞观之治”的盛世吗?批评如同一位诤友,时刻围绕在我们身旁,为我们指瑕,帮我们改过,助我们成功。请不要拒绝这样的好心帮助,不要因为挨批的苦痛而失去了受助、自新与成功的快乐。

在纷繁的尘世中,批评如同清泉,掬一棒洗涤一下蒙尘的心灵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啊! 当然,并非所有的批评都得接受,对于别人的无端指责,大可一笑置之,对于别人的恶言恶语,大可不必过多理会,我们何必因他人的庸俗无聊而乱了自己前进的脚步呢?为此而苦痛并不值得,为此而快乐则属精神错乱。

而当面对他人诚恳的批评、善意的指责时,我们要有理性的心智、坦然的心态、感激的心情,我们要在“痛并快乐”之中,知耻而后勇,知错而后改。

【简评】这是阅卷者所阅文章中立论最为特别的文章。“痛并快乐着”本是白岩松的一本书的标题,作者巧妙的用作本文的主旨句,既切合题旨又新巧别致。文章紧扣此句,由“痛”写到“快乐”,起承转合十分顺畅自然。语言散中有整,于流畅中见气势。若把首尾写得更加精彩,则文章会更加出彩,更有冲击力。

正 确 对 待 批 评

徐 月 霞 于单纯的心灵,批评是一道圣旨,知错就改,毫不犹豫。

于叛逆的心灵,批评是一团星火,可以瞬时点燃内心不安的狂躁。

于自卑的心灵,批评是一剂毒药,可以轻而易举毁掉一个正在成长的梦想。

而于成熟的心灵,批评又似一株鲜嫩的灵芝,立时妙手回春。

批评似乎是一副药性不定的神药,它可以让人“死”,亦可以让人“生”,这就要看你是否能找到一味药——与它相匹配的“心境”。

有人在听到批评后悬崖勒马,走出误区;也有人在听到批评后却怒不可遏,最终越陷越深。

因此,在听到批评时,应当正确审视自己,而不能浮躁冲动。

说来这是我以前的一段经历。

十二三岁的年纪是叛逆、狂躁的年纪,对任何事都显得那么成竹在胸、不胜其烦。急躁难免会马虎。记得有一次,某场艺术考试的准考证收到后,妈妈让我自己收捡好,我便随手揣在了衣服口袋里。妈妈提醒我:“收捡好!你这样会弄丢的!”我不耐烦地说:“我知

道了!”却没再去理会。果不其然,下午上街,由于拿东西时忘了,将准考证从包里掉了出来,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幸好被旁边的妈妈看到。这一来,我就挨了妈妈一顿骂。当时由于自己的狂妄,丝毫不肯服输,还赌气地将准考证又揣回口袋里。几天过后,正当临近考试时,我是真地找不到准考证了。我这才急了,后悔没听妈妈的话,可那时已晚了。

想想当时,真觉得自己好傻,干吗赌那傻气,不愿接受批评呢?现在想来,我才懂得了,听取批评要冷静沉着,只有怀揣一颗坦然的心,才能在听到批评时正确审视自己。

因此,听取批评,要保持平和谦虚的心态,不能狂妄浮躁。其实,批评是别人在用心观察之后对你的警醒,它就像一面镜子,清楚地反映出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缺点,如果自己都不肯心平气和地承认并改正它,那还有谁能替你消除呢?那岂不是自己要背着那些脏点过完一辈子吗?因此,虚心面对并接受批评,实为明智之举,它能让你抹去人生中的瑕疵,让人生更美丽。

所以,正确地对待批评可以帮助你完善自我,不断成熟,只有正确对待批评,他才能成为一剂良药,医治好你人生中的缺陷,让你真正成为成功的人。

【简评】语言自然顺畅,开头的比喻、排比句式比较协调,具有较大的冲击力(注意:这种句式一定要顺畅协调,切不可乱用、滥用)。文章扣题紧密,中心突出。结构上,注重了层次之间的过渡与照应,使文章显得思路清晰,很有逻辑。选用材料贴近自身实际,也比较精当。缺点是层次显得单调了些,中间叙例亦过长,而说理则不够充分。

将批评纳入心中

郭 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人都会犯错误。人生就好比逆水行舟,批评则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对批评置若罔闻,小舟便失去了一股前进的动力,在原地打转,甚至被急流击退;而对批评一味地信从,小舟便又失去了前进的方向,飘泊不定。理性地对待批评,将批评纳入心中,人生的小舟便能拥有强劲的动力和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理性地对待批评,一颗宽广的心是前提。唐太宗身为拥有无上尊荣的皇帝,所作所为却老是遭到魏征的批评。唐太宗理应让魏征“消失”,然而他总是宽容地倾听魏征的批评,从善如流,戒奢以俭,励精图治,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试想唐太宗要是心胸狭窄,一意孤行,不听从正确的批评和建议,那么,限于一个人的理智,他定会犯下不少错误,又怎么会有贞观盛世呢?

理性地对待批评,还要批判地吸取批评者的意见。我们立身于世上,别人以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行为。有时是正确的,有时却只是狭隘的一已之见。学会批判地吸收批评者的意见,才能正确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篇二:《2014年德阳一诊作文关于批评》

2014年德阳一诊作文:关于批评

四川省中江县城北中学 遥远的风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说,当你话多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话少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当你沉默的时候,别人要批评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

这段话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示,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认识,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

前言:

这是材料作文,材料的中心是讲批评的,这与学生生活有密切关系,也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批评与被批评中,所以这个题目生活化很浓,这一点与2013年四川高考作文方向一致。这个材料为议论性的,比较通俗易懂,没有含蓄委婉、深奥难懂的句子,在出题上没有故意为难学生,应该说在立意上不容易偏题。但实际上仍有一些学生整偏题了,这让人有些意外。

审题:

对于材料作文,审题要抓关键词和关键句,议论性质的材料,其反复出现的词是它的核心词,就是关键词;其观点句、结论句、总结性句就是关键句。本段话的核心词是“批评”,最后那句话就是总结性的句子,它们就是材料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因此,就要围绕“批评”来立意构思,离开“批评”行文就属偏题。

立意:

有三个立意的角度:

1、批评者的角度。从批评者的角度可以谈批评的方法、批评的目的、批评的效果等;

2、被批评者的角度。可以谈对待批评的态度;

3、批评本身的角度。从整体上谈批评本身的价值作用、批评的类型等。

题目参考:

1、让批评不再逆耳

2、和风细雨是批评

3、善待批评

4、接受批评,完善自我

5、批评是进步的车轮

偏题立意举例:

1、离开批评谈说话技巧,如对不同的人,要说不同的话,要会圆滑处世等。

2、把材料最后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不被批评的”理解为困境、磨难,而写面对磨难、在磨难中成长等

优秀作文展示

典型错误卷{关于批评的作文800}.

篇三:《高考话题作文近年所受的批评综述》

高考话题作文近年所受的批评综述

韩惊鸣

摘要 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在全国高考中连续使用了五年,成为历年来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许多人对这种作文的题型和具体的题目提出了批评。这些批评意见主要有:表面开放,实则封闭;命题假、偏,要求矛盾;紧跟形势,道德拷问;抄袭严重,影响甄别;淡化文体,影响作文教学;淡化审题,影响思维训练。系统地了解这些意见,可以使高考作文命题更科学化,也使广大语文教师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 关键词 高考 话题作文 批评 综述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所谓话题作文,就是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文。这类作文在题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也是体裁不限。话题作文自从1999年以来,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连续使用了五年。1999年作文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作文话题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作文话题是“诚信”,2002年作文话题是“心灵的选择”,2003年作文话题是“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所熟悉,同时也得到了教育界及社会上许多人的肯定。近年来每到高考结束,总有许多人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见解,称赞作文题目的成功之处。但是我们也可以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即对话题作文这种命题形式及当年的命题的批评。为了使我们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命题形式,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批评者究竟提出了什么意见,有什么主张。梳理近年来的有关对高考话题作文的批评性言论,可以看出批评的焦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话题作文“立意先行”,“主题限定”,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甚至是“伪开放”“伪发散”

高月峰认为,2000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就没有处理好话题与主题的关系。表面上它没有规定写作主题,而且还明确提示: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并强调这个话题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只要和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其实材料的话题就是作文的主题,因为从这个内涵明确的材料中很难提炼出别的思想,不可能脱离“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个大前提,所以话题和主题的关系不是相关性,而是统一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材料看似开放性强,实际是对思维的定向,对思路的限制。在主题基本限定的前提下,考生在作文中很难进行思想的创新和思维的发散。任富强认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一明确的判断,差不多已经涵盖独立思考的全部空间和自由发挥的所有余地。“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联想”实际上等于要求用具像的或抽象的、感情的或理性的方式去充实这个结论。如果写成议论性文字,论点已经规定好了,而且论证的大致思路也几乎安排齐全。裘珍评论2001年的“诚信”时说:“平心而论,这道题,学生只能正面肯定诚信美德,而不能反弹琵琶,提出抛弃诚信。”潘新和直接用“暗示立意,窒息思维”“已有定论,禁锢感情”来批评2001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的缺点。李国民称2001年的命题是“假话题”。他在评论一篇叫《丢得好》的高考作文时说:“正是作文题使很多人感觉到应当肯定诚信,因为所给的寓言已经暗示了这层意思,有答题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出题者的意图是对青年抛弃诚信的行为否定的。所以虽然是话题作文,实则话题有限,虽云立意自定,实则立意早定。” 曹永浩对2002年“心灵的选择”的话题的批评是:仅就材料本身来看,所谓“选择”也变得“无可选择”,因为它把“不能见死不救”的伦理底线摆在了人们面前,

在这种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别人只能是唯一的选择,这也就等于取消了“选择”。潘新和又直接用“暗示写法和限制立意”来批评。他认为在“应该如何选择”的拷问下,考生已被逼到了死角,话题“心灵的选择”已经没有多少可选择的空间。创设话题作文的初衷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但高考作文命题本身又违背了这一点,特别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这两个话题更是违背了开放性的原则,它不仅在预设的主题上规定着考生的思维和思想,而且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也制约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可以说,这是两个主题先定的题目,学生能说什么和不能说什么,它已经规定得一清二楚了。黄厚江认为近年来高考作文虽然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却是虚假的开放——有开放之名,无开放之实。几年命题的开放都是遮遮掩掩的,是“假性开放”。

二、材料有偏、假之嫌,命题要求矛盾而不严密

有人认为,1999年中学科学教育还很薄弱,它不仅是中学生的弱项,也是全民的弱项。考试是应该回避这一点的。但这一年偏偏就考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个很“现代科技”的题目,绝大多数考生,特别是农村考生,面对这个有点“后现代”的题目时简直束手无策。这样一个陌生化、都市化、贵族化的题目忽视了地域差异,有悖于高考作文的公平性原则。也使许多考生缺乏抓挠和依傍,甚至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闻友认为材料中的概念不明确,先说“人体器官移植”,然后偷换到“记忆移植”,很不科学。郑逸农批评这个话题太偏于强调想像,缺乏理性。王吾堂认为2001年的话题寓言材料与作文要求前后矛盾。他说,既然“诚信”被抛弃了,它所能引发考生想到的只能是“诚信”被抛弃以后的东西,如抛弃“诚信”以后的危害,或欺世盗名的“荣誉”,或尔虞我诈的“机敏”,或虚伪狡诈的“才学”,等等。但同时又明确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这项要求等于说所写作文内容必须在拥有而不是丢弃“诚信”的条件之下,这与“诚信被抛弃了”的寓言结局所提供的写作条件岂不是自相矛盾吗?有的论者认为2002年“心灵的选择”作文话题讲述的登山者救人的故事纯属胡编乱造,是一个有悖心理、不合事理、有违生理、不合医理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黄厚福认为2003年的话题作文“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四不象”的怪胎,其表述有点不伦不类,长而绕口。徐延春和王俊鸣也认为2003年的考题缺乏严谨性,作文题的说明文字在词和行文上不严密,容易对语文基础较差和语感欠佳的考生产生审题障碍。对于文体要求的矛盾,有论者说, 2000年的“文体不限”与2001、2002、2003年的“文体自选”的包容性很大,考生似乎可以写作诗歌,但是紧随其后的“不少于800字”的要求迅速将一些考生写诗的想法打消,“文体自选”实质上变成了“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这种要求无情地、残忍地扼杀了中学生的诗情,造成诗歌在高考作文中缺席。这不仅有违中国这样一个非常重视诗教传统的文化背景,有违传统语文教学的优长,也让人有点莫名其妙。

三、作文命题紧跟形势,配合政治,变成道德考试

潘新和认为,命题紧跟形势,强化政治思想教育,表明命题者对语文课程的言语性认识不清,容易把“政治性”凌驾于“言语性”之上,把语文课当作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人文性和言语性势必被削弱。2000、2001、2002三年的话题都是主流话语的产物,这样紧跟形势,命题很容易猜中。这将助长猜题、押题、套题之风。苏疆甚至用“苍白的道德教育”来概括2002年的命题。崔国民还提出疑问,高考作文究竟是考写作能力还是检查道德水准?高考语文的那60分究竟是属于作文题还是道德题?语文命题,特别是作文命题应与时代的某些热点问题、尤其是与政治时事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形成学科的相对独立性,这样命题才能守住学科特色,才能保证命题质量。但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恰恰就是紧跟政治形势。作文考试就是作文考试,作文考试不是政治考试,也不是伦理道德考试,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今年讲了什么,国家发生了什么,就一定要在命题中有所反映,这样做,不仅难免机械唯物主义之嫌,而且跟形势也跟得不高明。况且,此风一开,给投机取巧者大开方便之门,要想

杜绝套构、宿构作文怕就更难。高考作文主要是检查学生的作文能力,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检验。但不一定非要搞一个政治题目让学生作文,才算是检验学生做人的问题。张国辉说,语文不是政治,作文不等于说教;如果漠视这个区别,则是不尊重语文的学科特征,则会让作文沦落我道德教化的附庸。

四、 淡化文体和审题,影响作文教学

有人说,高考一味考话题作文,把作文教学的序列打乱了,正经的议论文都不会写了。祖建平就认为,话题作文给那些在写作上投机取巧者大开了方便之门,“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此话一点不假。现在话题作文考了五年,已成定式,学生的写作训练也进入了新的套路,无非就是“化大为小”那一套。学生不那么重视审题,于是审题训练被削弱了;快速拟写提纲和切合题意、准确立意、反对错解题意和文不对题等等重要训练都淡化了。淡化文体,致使学生文体意识淡薄。何永康在2003年阅卷后说,由于连续五年考话题作文,文体又不限,所以形成了一种误解,认为“文题规范”可以不要了。结果,今年的卷面上出现了许多“四不像”,不少考生动不动就来一堆“片想”“断想”,文思东跳西蹦,犹如散沙乱舞!同时,也由于“三自”的主张的影响,很多学生已形成一味求新求异、一味追求发散思维的习惯,甚至有的学生准备范文,在考场上生搬硬套。尤志心、蒋玉军指出话题作文连续五年,使其他形式的作文几乎被扫荡得不见踪影。作文教学已成了话题作文的一统天下。这使得许多教师误认为话题作文就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胡平认为,高考话题作文题形式的稳定,使话题作文僵化成一种固定的模式,中小学作文正在蜕变成一种新的八股文。由于文体不限,使得许多学生基本上每次都是固定的克隆着自己擅长的同一类型的作文。崔茂新谈到抄袭时说,2001年题目由于寓言中年轻人丢掉的是现代社会里作为道德底线的诚信,诚信作文话题的毫无限制与漫无边际,就很容易置换成“做人应当讲诚信”为题的命题作文,从而割断考生写作与阅读材料之间的思想联系与对话关系,再加上“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这就给那些企图靠抄袭、宿构蒙混过关的考生留下了很大的可乘之机。

五、题型实用性差,阅卷误判可能性大

有人认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用处相对要大一点,至于话题作文一般用不上,也许只有在开座谈会、讨论会时才用得上。而目前广大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话题作文的训练上,虽然在应付高考作文时也许能起一点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并没有什么好处。张厚感认为,由于“立意自定”“文体自定”,致使评分控制容易出现误差,“冤假错案”的概率可能增大。杜海涛说,高考作文从未像今日这样多姿多彩,绚丽灿烂,由于内容的丰富、文体的迥异、风格的差别、个人好恶的不同,虽然有“评分标准”(且不说是否具体、有无可操作性),但阅卷老师在阅卷任务极为繁重的情况下,比以往更难以从容、恰当地给出一个较为客观公正的分数,甚至同一作品由不同的人评阅,其优劣高下有时竟然悬殊很大。话题作文利于“写”而不利于“评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了竞争和选拔的公平、公正性。

这些批评的声音主要来自中学教师、大学教师和各地教研室的教研人员。意见肯定有正确的、深刻的,也有片面的、偏颇的,至于这些意见主张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有待同仁分析甄别。从近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看,话题作文仍将占据考试的主战场,如何扬长避短,应该是广大学者、专家以及一线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话题”。

[主要参考文献]

[1]闻友. 作文命题可以不注重科学吗[J ]. 语文教学通讯, 2000,(1).

[2]晓喻. 男性化 都市化 贵族化[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2).

[3]郑逸农. 高考作文题应多一些理性思考[J ]. 语文教学通讯, 2000,(5).

[4]高月峰. 浅谈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得与失[J ].语文教学之友, 2000,(8).

[5]张厚感. 展示个性和创造才能[J ].中学语文教学, 2000,(9).

[6]任富强. 伪话题和伪发散 [J ].语文学习, 2001,(3).

[7]苏疆. 苍白的道德说教 [N ].长江日报, 2001-7-23.

[8]崔茂新. 2001年高考作文三题[J ]. 现代语文, 2001,(8).

[9]蒋玉军. 讲真话抒真情乃作文之真谛[J ] .写作, 2001,(10).

[10]潘新和.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五不当 [J ]. 语文学习, 2001,(10).

[11]裘珍. 今年高考作文题有得有失 [J ].语文学习, 2001,(10).{关于批评的作文800}.

[12]王吾堂. 自相矛盾的命题,不许诚信的“诚信”[J ]. 中学语文教学, 2001,(10).

[13]高万祥. 高考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J ].中学语文教学, 2001,(11).

[14]胡平. 中学生作文的异类解读 [N ].中国青年报, 2002-5-27.

[15]杜海涛. 话题作文:让人喜欢让人忧 [N ].中国教育报, 2002-6-6.

[16]黄厚江. 高考作文命题要追求真性开放[J ]. 中学语文教学, 2002,(6).

[17]潘新和. 200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及其导向浅论[J ].中学语文教学, 2002,(6).

[18]曹永浩. 作文考试的歧途与正路 [J ].语文学习, 2002,(9).

[19]崔国民. 高考作文正步入“伪命题”的怪圈[J ]. 语文教学之友, 2002,(9).

[20]张国辉. 让高考作文多一点文化的元素[J ].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12).

[21]王俊鸣.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点评[J ]. 中学语文教学, 2003,(8).

[22]尤志心. 话题作文的弊端[J ] .中学语文教学, 2003,(10).

[23]俞发亮. 话题作文的新发展[J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4,(1-2).

[24]梁涛.呼唤诗歌在高考作文中的回归[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2).

[25]黄厚福. 话题作文面临的尴尬[J ]. 中学语文教学, 2004,(2).

[26]祖建平. 话题作文寿命几何 [J ].中学语文教学, 2004,(2).

[作者简介] 韩惊鸣(1966-),男,山西浑源人,太原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讲师,山西师范大学2002级教育硕士生(语文学科方向)。

[通讯地址] 山西太原南堰 太原化工学校,邮政编码030021 ,联系电话:0351—6553905

篇四:《直面批评作文好句2》

直面他人的批评

批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观念的差异,是一种认识深度的差异,是一种个性化的主张。

身处

社会中,偶尔遭到某些人的批评是不可避免的,认真对待别人的批评是明智的做法。

金利来的创始人曾宪梓先生曾说过:

“无论各地的情况如何不同、

各个顾客的要求如何差异,

只要我们本着以诚待客、

处处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的精神,

就会被人们接纳,

一切问题都可

以得到解决。

”{关于批评的作文800}.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

更是这样做的,正是他做人处事如此真诚,从来不会忘

记为顾客着想,所以事业才会获得成功。

有一次,

一个瑞典顾客结着金利来的真丝领带去打网球,

结果汗水使得领带上的染料脱色了,

颜色染坏了他的

T

恤衫。事后,这位顾客写信到金利来投诉真丝领带脱色。

曾宪梓知道这个情况后,亲自找到这个客人,并很认真地向他解释说:

“真丝领带是不宜沾

汗的,因为丝质领带遇上带酸性的汗水,都会产生化学作用而脱色。

”他在请这位顾客提进

一步的意见的同时,赔偿了顾客一件新

T

恤衫和一条新领带,并仔细告诉客人一些关于领

带和

T

恤衫的日常保养办法。

当客人跟曾宪梓告别的时候,又激动又开心地说:

“曾先生,我实在佩服你对顾客的真诚,

以前我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况而投诉,但都没有下文,这一次我实在是太开心、太惊喜啦。

曾宪梓笑着说:{关于批评的作文800}.

“您开心,我比您还开心。您能来提意见,证明您对我们的牌子是很关心、

很爱护的,我应该多多感谢您才是。

曾宪梓常这样告诫下属:

“你要是希望这个朋友是长期的、这个关系是长久的活,你首先一

定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一想,看看对方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益。这叫‘推己及人’

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单方面长久的商业关系。

是的,

我们是应该为自己着想,

立场坚定地

维护公司的利益,但是只维护公司的利益,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甚至伤害了对方的利益,

这种关系绝对无法长久。

这席话,

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听不进批评的人把自己的面子放在第一位,

有时把诚实的品

格与成事的智慧抛诸脑后,这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其实,只要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适当

地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就能诚恳地倾听逆耳忠言,也减少了自己犯错误的机会。

诚然,

批评有时候是善意的,是某个人或某些群体在向被批评者提醒、

劝解,帮助其改正缺

点或改善做法;

但批评有时候又是恶意的,

是某个人或某个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打击你或在

竞技中击败你而采取的进攻策略。

面对批评,

无论它是善意的劝诫还是恶意的打击,

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冷静思考、知己知

彼、弄清楚对方的心态与动机、

知晓批评者的真实目的与利益导向,而不是本能的反弹、慌{关于批评的作文800}.

乱的抵抗、漫无目标的迎接挑战、抵抗对峙、推诿搪塞、辩解道白、委曲求全,更不需要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