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文书事迹材料

时间:2021-11-02 11:19:39 200字

第一篇、优秀村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为民多奉献,为党添光彩

—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东强事迹材料

赵东强,男,1960年5月出生,汉族,200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赵东强同志从2004年就担任中郝峪村的村委会主任,2011年起兼任中郝峪村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赵东强同志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践行基层党员先进性,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实现了村庄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他时时刻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中开拓创新、务实求是,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连续多年被镇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镇领导谈起赵东强,都夸他领导的村工作开展得好,乡村旅游发展得好,老百姓提起赵东强,都说他是带领大家建设新农村的的主心骨,是群众的贴心人。

“打铁先要自身硬”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要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就必须要当好村支书,当好“班长”。用赵东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打铁先要自身硬,党员干部自身不强,怎么带领群众奔小康?”。自从赵东强担任池上镇中郝峪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就率先带头带领大家学习理论政策、学习实用科技、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从班子建设入手,进行支部两委的工作、作风、思想整顿。要求两委成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支部一班人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原来支部班子存在的问题,就人心涣散,班子软弱,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通过交心谈心、书面汇报等形式的沟通,解决了思想疙瘩,统一了认识,明确了责任,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中大事征求意见,小事集体研究,求大同,存小异,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民主决策,消除了大家的心理隔阂,心

里顺了,工作起来积极性也高了,巩固了村班子在村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他始终把村级组织建设放在重要位臵来抓,坚持每月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交流思想,积极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同时高度注重阵地建设,同时高度注重阵地建设,他在任期间多方筹资对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接收设备进行了整修,进一步改善了办公条件,巩固和扩大了党员教育活动场所。他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方式,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既然乡亲们、党员们信任咱,领导上级支持咱,咱就决不能辜负领导和镇亲们的期望,一定要当一天家,就要干好一天,为全村造富。”这是赵东强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靠镇党委做依托,党员群众做后盾,他从廉洁自律做起,处处事事严格要求,尽最大的努力让镇亲们放心和信任。在工作上,他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广泛听取大伙的意见,支委会、党员会、群众会从来没有间断过,对村财务始终坚持按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就这样,他上任不到半年就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在他的带领下,中郝峪村改变了多年徘徊不前的局面,各项工作开展起来群众积极拥护,各项指标名列全镇前茅,连续多次被授于“先进村党支部”称号。

“共产党员要时刻想着群众利益,群众的所想所盼就是交给我的任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赵东强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赵东强常说:“作为一个村党支部书记,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好大伙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责无旁贷。”

关注民生,大力发展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赵东强同志工作的一个核心理念,几年中,他对村级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建改工程。整修道路、自来水网改造、电网改造等,关系到了群

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村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面貌,是群众盼望已久的事,修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成为村两委的共识,但是资金方面实在是困难太大,赵东强同志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集资金,硬化了村内全部街道,平整的水泥路改写了祖祖辈辈走泥巴路的历史,为了达到真正改善村容村貌的目的,还成立了一支3人的专业清扫队,对村内道路定时清扫维护,彻底改善了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农村屡见不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能大大缓解沉重的医疗费。为此,赵东强逐户宣传,动员全村村民及时参与,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鉴于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在赵东强同志的带领下,筹资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在村内挖通自来水管道,修建了自来水保障设施,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吃水难,也进一步保证了群众的吃水安全。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赵东强多方筹措资金,规划建设农家书屋,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大力倡树尊老敬老之风,在做好村风整治工作的同时,实施了为老人送温暖活动,利用每年的重阳节挨家挨户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补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李仟绩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风大行。

现在漫步在整洁的林阴大道上,嗅着扑鼻的花香,农闲时在书屋里看看书、下几盘棋,在赵东强的带动下,如今的中郝峪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诚信文明、群众富裕、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赵东强真正成为了群众信赖的“自家人”和“主心骨”。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赵东强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自担任书记以来,在群众眼里他从不摆架子,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在前面。村里大事小事,他始终积极主动,不计得失,用自己的爱心让贫困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

身上闪耀发光。村里的孤寡老人,衣食无着,赵东强隔三差五给老人送吃送穿,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管村里谁家的孩子上不起学,赵东强总是千方百计给予帮助,让孩子修完学业。这样的事举不胜举。提起他,村里人没有一个不挑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2000年10月4号,中郝峪村级公路修建工程拉开序幕。为了完成任务,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对被占地群众的不理解,他和其他干部一户一户做工作,有的户要跑上十多趟。由于工作强度大,开工10多天后,他就发烧、出虚汗,到医院检查,诊断为重感冒。医生说要住院治疗。他想:现在修建工作到了关键时期,自己一走,一定会影响到工作。于是,他就利用晚上时间在家输液,白天照常工作,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打动了村民,一些村民感动地说:“我们不看别的,就凭你这种精神,我们也要同意修建方案,不给村里的公路建设出难题。”就这样,中郝峪村公路建设直至竣工,没有出现任何纠纷矛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一贯宗旨,作为一名基层工作战线上的共产党人,长期以来赵东强都恪守着“奉献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人生格言,为实现个人价值而不懈奋斗。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上任之初,他的思想压力很大。围绕着如何才能把中郝峪村的工作开展的更好,他先后到一批老干部、老党员家中进行交谈,了解当前村中的实情。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增加村级收入,确保村级运转。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要想带领群众致富,开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扇大门,金钥匙便是办企业,上项目。可是办工厂,一缺资金,二少门路,三缺人才,怎么办?面对这种形势,与两委干部经过反复权衡,认真分析了村里发展壮大经济的优势和出路:中郝峪村有一定数量的闲臵多年的非耕地,地势、土质、气候非常适宜柑橘,梨子,板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2004年初,他为了更好地发展中郝峪村的经济,亲自自费到重庆、龙山、来风、吉首等周边城市实地考察,发现

脐橙的市场前景相当好,价格又高。于是他便带头承包了80多亩旱地种植脐橙,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种植了脐橙,几年以后,脐橙给中郝峪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此外,由于中郝峪村的地势、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于西瓜、梨子、李子、板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赵东强书记又根据市场实际带领村民适时种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11年5月14日县委书记张才金,县委常委王金海在池上镇党委书记徐文魁镇长向洪江及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中郝峪村考察调研,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参加座谈会,向各级领导汇报具体情况及急需解决的问题;一、外地老板大车无法进入本村你,要求拓宽道路并硬化。二、为果农修建脐橙道四条,每条一千米左右。三、七四年我村的河改工程现已被洪水冲快,100多亩良田全部损失,因此要求重修河改工程。张书记当场表态就同意了前两条,第三条要等水利局及发改委的同志视察之后再作恢复。

如今中郝峪村村民在赵东强书记的带领下和睦共处,村支部也十分团结,全村有彭、黄、周、龙等姓氏,没有宗族派别,大家亲如一家,无论那寨那户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村委会都会一道前去送上一份心意,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小忙。每逢大年初一,彭书记和村主任都会走访全村,给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中郝峪村的党员去拜年,每人送上一个50元的红包。

“当干部就要一身正气,廉洁自律,无私奉献”

村级财务账目,一直是群众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给群众一个明白,给自己一个清白,赵东强在财务管理上增加透明度,在支出上实行民主集中制,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自觉管住自己的嘴、手、腿,坚决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保证资金的严格管理,在村内设臵专职财务管理人员,严格资金使用、报销、报帐制度,确定了收支必须有正式单据,必须经过一把手认可、经手人签字、理财小组审核三道关才能走帐的规定,堵塞资金跑冒滴漏的一切途径。三道关过后,到记账中心报账,并进

第二篇、乡村之星事迹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篇一:乡村之星申请人活动事迹

庞全恩同志个人事迹

庞全恩同志1965年出生,家住山东省单县莱河镇庞楼行政村,中共党员,现任单县莱河惠农奶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山东莱河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共单县县委下派莱河镇崔口行政村“第一书记”。

一、创业为民,带领农民共同富裕

2006年,庞全恩同志积极响应国家人均一杯奶的号召,一腔热血,不怕困难,自筹资金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在自己的带头示范的作用下,当年带动了全村20户农民加入到了奶牛养殖行业,当年底,在庞全恩同志的带领下,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2000年,庞全恩同志意识到,单靠松散的单户自营联销,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一旦遇到市场波动,无法抵御市场风险,于是在2009年3月成立单县莱河惠农奶牛专业合作社。在2009年的三聚氰胺风波中,合作社社员基本没有受到损失。目前,合作社现有社员102户,奶牛存栏量1750头,年产鲜奶3600余吨。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高产青饲玉米5000余亩,带动农民增收近500余万元。

二、长远发展,创新经营模式

合作社能否让养殖户享得到实惠,利益最大化,是实现合作社健康发展的关键。如何实现合作的利益最大化,只有对奶产品深加工,才能创造合作社利益最大化,经过庞全恩同志深思熟虑,2009年10月,毅然决定承包莱河乳业有限公司,为充分利用现有奶源,合作社与上海大学生物研究中心实行技术联合,年生产乳品能力达两万吨。所产 “莱河”牌鲜奶、果奶、箱装奶,均通过国家质监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的质量检验,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销量成倍增长。 “莱河”商标2008年8月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

通过环节严管理,进出厂严检验,严格产品市场滞留时间,确保顾客饮用安全、新鲜。通过一系列的严格管理,产品目前已被单县各中小学确定为加餐专用奶,同时辐射河南商丘、虞城、夏邑及江苏的丰县、安徽的砀山县。2012年,安置周边村民250人次到厂做工,有力的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企业连续四年被省工商局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是省级“文明诚信企业”,菏泽市“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菏泽市农村信用社授予的“aa级信用企业”。

三、敢于担当,改变农村面貌。

2012年初,庞全恩同志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到莱河镇崔口村担任第一书记。崔口村是莱河镇一个大村,现有人口2600多人,土地近4000亩,大部分种植山药,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通过走村入户,和村民谈心交心的实际调查,村民反应最为强烈的一是:学校破旧,孩子上学没有安全感,二是幼儿园门口积水严重,难于通行。三是村街道坑坑洼洼不平,一道雨天两腿泥,四是种植山药等作物不赚钱。针对以上情况,庞全恩同志认为,百年大计在于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首先无偿从承包的乳业公司拿出几十万元,于2012年暑假对学校进行翻修,目前,全村的适龄上学儿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对幼儿园前积水情况,身先士卒带领村干部一班人自备干粮垫路,同时,召集村委会及全村党员开会,就崔口村街道难行的情况,征求意见,民主决策。决定,农民自筹一点,企业及合作社拿出一点,上级申请一点的方式,两年内将崔口村街道全部修整成4米宽水泥路面。对于村民反映的种植经济作物不赚钱的问题,庞全恩同志通过办企业的思路,决定带领村民成立山药种植合作社,抱团打市场,实行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极大地提升了市场议价基础,同时,从山农大聘请农业专家,来田间地头为种植户讲解山药的种植方法及病虫害防治等。通过“一成一请”,村民当年山药亩净收入近5000元,农民心里有了底, 2013年山药种植已扩大到2000亩,还有部分村民外出几十里承保土地种植上药。

2013年,在村委一班人的大力倡导和示范下,崔口村山药种植、销售双丰收。人均收入均有

大幅度提高,同时培养了部分山药经纪人,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稳定了村治安环境,降低了生育率,出现了少生孩子快致富的可喜局面,2013年,全村无一超生户。2006年,庞全恩同志当选为菏泽市、单县两级人大代表,获得“单县优秀党员”、“致富能手”等荣誉称号。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菏泽市明星示范合作社”、“农业部万牧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富民工程示范场”等光荣称号。

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二号篇二:创业之星候选个人事迹材料2篇

创业之星候选个人事迹材料2篇

,男,中共党员,39岁,乡村人。同志于2002年返乡创业,在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蚕桑产业经济,在取得成功后,不忘当地群众,带领他们栽桑养蚕。在他的带动下,全乡掀起了栽桑养蚕的新高潮;为此,便义务到各村传授栽桑、养蚕技术,被当地群众传称为“土专家”,其发展致富理念广为群众所接受。为拓展发展经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他又率先发展桑园林下种草,形成“桑—蚕—草—鹅—沼气”的立体种养经济模式,既节约土地资源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户收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肯定,其“桑—蚕—草—鹅”的立体种养经济模式于2003年起多次在宜宾市推广学习,增加了蚕农新的经济收入来源。并于2003年、2008年分别当选为共青团县委第十二次、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2003年10月被共青团宜宾市委、宜宾市科学技术局评为“宜宾市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2005年12月被共青团宜宾市委、宜宾市农业局评为“宜宾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 同志在创业发展的道路上积极参与党组织学习,于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带领农户新发展桑园千余亩,但由于市场经济、原丝绸公司经营不善等影响,蚕业生产不断下滑,为稳定蚕桑产业,等31人于2008年1月发起创办了县乡蚕桑专业合作社,任合作社理事长。依托合作社有组织地开展技术培训和生产发展,从而更加稳定,有利于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更好地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合作社现已有在册社员200余户,在此基础上,他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扩展蚕桑产业的同时,结合实际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优质核桃等果品种植,利用成熟的林下立体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广桑园、果园林下养鸡,种草养兔、养牛,增加了农户增收渠道,大大降低种养业风险。通过利用桑园林下养鸡和桑园种草养兔,年出售优质土鸡1万只,出栏商品兔2万只,仅此两项可增加销售收入200万元以上,年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走出了一条立体生态循环的绿色经济发展路子。

2006年起至今先后担任村文书、村委会主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科技干事等职;曾于2006年-2008年在县委党校学习“农经管”专业,被评为“优秀学员”。身为共产党员、村干部,从不忘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参与、组织、协调,特别是农村沼气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通过县乡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和全体村民积极努力配合,全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村通水泥路穿村而过,通社公路已达16余公里,入户便道基本户户通。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的同时,经常与群众探索发展致富门路,积极带领周边群众加快致富奔小康。曾于2006年被县人民政府授予“农村人才示范户”;2006年12月被县农业局评为“蚕业生产先进个人”;2007年7月和2008年7月被中共乡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身为共产党员、村干部,近年来更是不遗余力为群众发展致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出谋划策,在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群众的积极配合下,村从一个乡最偏远、海拔最高、村民贫困、基础条件差的落后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自来水厂建设顺利实施,村民很快会喝上安全的自来水;等通过协调争取,全村70%的村民安装上了天然气;电信网络有线宽带已是社社通,村民足不出户就可知天下;村内已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气、通网络五通。新村建设已于2013年通过上级部门验收。所做成绩也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先后于2011年6月被中共县委评为“双创双争”学习标兵;2012年6月被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第九批县拔尖人才”;2013年4月宜宾市人民政府授予“宜

宾市劳动模范”。

通过发展、学习、宣传、教育,村民的素质提高了,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提高,村内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合作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他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开拓进取,努力拼搏,为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新农村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

,男,汉族,198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乡村人。2002年底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经过五年的军营生活,他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思想得到了提高。于2007年12月退伍回乡创业。

回乡后在村三组办起了一个常年存栏12000只的蛋鸡养殖场。对于养殖来说,他是个门外汉,旁人也对他指指点点,认为一个从来没有饲养过一只牲口的毛头小伙子能把鸡养好。养殖场在大家的非议声中建了起来。面对压力,没有退缩,而是把压力变成动力,他不断查阅专业书籍,到、等地参观取经,学习养殖技术,养殖场的抗病能力得到提高。120天后,第一批母鸡成功出栏,看着一个个的鸡蛋从鸡笼里滚出来,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觉得以前所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看着一筐一筐的鸡蛋,他的心里又喜又忧,每天10000多板的鸡蛋如何销售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按常规将鸡蛋批发给经销商,价格肯定不会高,但自己一个人卖又卖不完。他想了很久,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批发给零售商。但零售商与经销商联系多年,同等价格零售商明确表示不会要他的,这让非常苦恼。但是他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包退”。由于经销商是四处收蛋,蛋的质量不稳定,时好时坏,有些零售商会抱怨,他就抓住这点,对零售商提出了有质量问题“包退”的优惠条件,免去零售商的后顾之忧,问题迎刃而解。虽然实行了“包退”,但至今一个鸡蛋也没有被退过,因为信誉好,鸡蛋十分畅销,没有了存蛋,也就没有了质量问题。 鸡粪作为优质的有机肥,却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最终决定将鸡粪用于种植葡萄,搞种养殖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既解决了鸡粪处理问题,又解决了葡萄的肥料来源。在2009年9月,在村一组租用了20余亩土地搞起了葡萄种植。开始种植之后,才知道种植葡萄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在6、7月的时候,由于白天天气炎热不能施肥,只能下午天气转凉了才能施,所以有时要忙到晚上9、10点才能收工回家吃饭。劳动强度比以前增加,加上自身在部队时腰部受过伤(在退伍时还被评为“九级伤残”),他的旧伤复发了。他想放弃葡萄种植。但回头一想,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学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不能半途而废。

第二年,终于到了葡萄收获的季节,看着一串串的葡萄长势喜人,真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喜悦。由于他所种植的葡萄全是新品种,为了使顾客感觉到不同,他除了制作了宣传单和招牌进行定点销售之外,还开展了免费品尝活动。为了确保顾客能吃到口感最佳的葡萄,他每天早晨三点就到葡萄园采摘最新鲜的葡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他种植的葡萄得到顾客的一直赞扬,回头客也多了起来。同时,他还想出让顾客自己亲手到葡萄园采摘的点子,让顾客体验田园风情。好吃又好玩,葡萄园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为了使各项工作更好的开展,2011年10月,成立了“县咯个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一起搞农业。正当一切发展越来越好时,2012年6月的一场大雨带给他惨痛一击。当时葡萄快成熟时,一场意想不到的大雨倾盆而下,望着长势喜人的葡萄被洪水吞食,而他却无能为力。当洪水退却,一串串葡萄伤痕累累地挂在树上,他的心在滴血。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

他相信风雨过后一定是彩虹,通过自己的努力,2013年葡萄有了一个好收成,葡萄园里硕果累累,来葡萄园采摘葡萄、买葡萄的顾客络绎不绝,上市几天葡萄就全被抢购一空。他相信,

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更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带富人 ——xxx同志带富之星先进事迹材料

xxx,男,今年29岁,中共党员,高中文化。该同志是个头脑灵活、胆识过人、敢为人先的好青年,武宣镇的奶牛养殖致富能人。他无偿向群众传授奶牛养殖技术,带领群众致富,极大地带动了我镇奶牛业的发展,成绩突出。其主要先进事迹如下:

一、加强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

1、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部署精神,积极参加各种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活动,思想超前,敢想、敢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镇率先勤劳致富的一个优秀青年共产党员。

二、敢为人先,勇闯致富新天地

瞄准前景努力探索,勇闯富路终获成功。1998年7月,他高中毕业后,立志走科学致富的路子。他通过对市场的调查了解到,我县奶水牛养殖业是个空白,人们所喝的牛奶都是从xx、xx等外地进货的。他断定:养殖奶水牛前景广阔。于是他自筹资金5万多元买回三头奶牛饲养,成为xx县第一个养奶牛的人。刚开始,他边饲养边积累经验,多次请县镇的技术员到家指导,系统地学习了奶牛的饲养、挤奶、消毒等技术。平时,他努力钻研奶牛养殖技术,积极参加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自己也订购报刊,购买有关资料回来自学,拓宽知识面。白天,他扎入奶牛群里,挤奶、喂饲料、给奶牛刷洗身子。晚上,他勤奋钻研奶牛饲养技术知识,写奶牛饲养心得,积累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积累,他终于掌握了一套扎实的奶牛饲养技术。

掌握了技术以后,他通过靠采用人工受精的方法繁殖奶牛,奶牛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奶牛场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共养有花奶牛85头,日产奶1500多斤。新增养水奶牛20头。他的奶水牛养殖场内建有沼气池、消毒室、人工授精室、精料贮藏室等设施。种有50多亩牧草。

2007年他创办了?xx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700平方米高科技的鲜奶制品加工厂。工厂日产酸乳达800多杯、纯奶700多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年的收入达80多万元。现在,xx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xx市较大规模的鲜奶加工厂,产品主要销往乡镇、城郊。

三、富而思源,多为群众办实事

1、吃水不忘挖井人,热心推广致富法。他在依靠养殖奶水牛致富以后,不忘乡亲们。他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组织农村党员和奶牛养殖户进行奶牛饲养、挤奶、消毒、防病治病等技术培训,热心地带领周边群众致富。几年来,他无偿提供了20多场次的技术授课服务,举办了13期培训班,积极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调动了农户饲养奶牛的热情,为镇党校的培训工作做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推动全镇奶牛养殖特色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互惠互利,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他致富以后大力扶助农户养殖奶水牛,带动周边10多家农户养殖水奶牛,实现共同致富。农户没有资金买奶牛,他就把自己的奶牛分给农户饲养,或借钱给农户买奶牛。并且无偿给农户提供奶牛饲养技术指导,经常组织农户到奶牛养殖基地培训,传授养殖经验并做好跟踪服务。同时免费帮助农户给奶牛进行人工受精技术服务,指导农户繁殖培育奶牛犊,提高牛犊的成活率。他还与农户组成奶牛养殖联合体,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领群众致富。他给奶牛养殖户承诺:第一,实行?三个统一?:统一牵奶牛到基地的挤奶厅挤奶,统一消毒,统一喂养。确保牛奶达到卫生标准,让消费者放心。第二,公司负责收牛奶,加工成乳酸或纯牛奶销售,解除农户对牛奶销路的担忧。第三,农户繁殖有奶牛犊,他负责饲养。牛犊养大以后又转分给农户饲养。这样循坏管理,一是可减轻农户的经济负担,二是可使农户养奶牛见效快,容易赚到钱,积极性高。达到?双赢?

的效果。群众对这样的经营模式也赞不绝口:“这样,我们不但不用担心奶牛防疫、疾病、饲料等问题,而且不愁牛奶的销路和价格,我们的利益有了保障。真正解决了长期困扰散养户奶农的奶牛防疫难、鲜奶品质低、牛奶卖给谁的‘三愁’问题?。农户尝到甜头后,大大激发了饲养奶牛的兴趣。

3、关心困难群众,热心安排困难家庭的富余劳动力到公司就业。对于周边致富能力偏低而又有富余劳动力的农户,他都热心地安排这些人到自己的公司来工作,指导他们挤奶、销售牛奶等工作,月薪600元—1000元不等。目前已经安排了52人到公司就业,有效地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切实实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为党委政府分忧。赢得了镇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

4、热心公益事业,扶困济贫。他发家致富的同时也非常热心公益事业,捐钱给村里修路,扶助困难家庭的孩子读书,每逢村里有人患重病住院,他都去慰问,并慷慨解囊,捐几百甚至几千元钱给病人治病。据了解,他多年来为公益事业捐资助学、为病人捐钱累计有28000多元。村文书事迹材料

xxx同志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热心带领群众致富,热心公益事业,扶困济贫的典型事迹深受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称颂。他真不愧为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新型农民。

第三篇、农村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材料

赵安荣

赵安荣,女,1966年4月出生,共产党员,柞水县丰北河镇丰河村农民。务农之余,1984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06年9月,担任丰河村文书。曾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

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

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

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

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赵安荣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她的一番苦心,

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三、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安荣不知为别人花了多少钱:有的贫困乡亲盖房子缺钱,她“赞助”2000元;村里哪个有病无钱医治,她就主动送去医药费……,赵安荣夫妇义务赡养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其中2人已大学毕业;村里的贫困人,也渐渐脱离了生活的窘境。咱是党员,就该切实为乡亲们做点事。

赵安荣搞运输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虽然让村里人看的

眼热,但谁也没有勇气去试一试。为此,古道热肠的李**亲自登门劝说,向他们传授经验,并把自己的货运信息提供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劝说下,丰河村村民石学军、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来运输。

每当提起赵安荣这个人时,村民都会数起大拇指,夸口称赞。她在农民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聪明的人从不等待机会,而是主动地寻找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利用机会,只有踩在机会的肩膀上,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抢抓机遇,不放弃、不气馁,勤奋刻苦,踏实知足,用双手和

智慧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篇、XX乡XX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XX乡XX村党支部事迹材料

XX村位于XX乡东部,距市区8.5公里,辖XX、XX、XX、XX四个自然屯,有人口326户,1190人,其中党员45人,全村耕地面积696公顷。多年来,XX村党支部一直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班子战斗力和凝聚力,在搞好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之上,下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村级集体积累,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全面推进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一、强化自身建设,加强班子战斗力

支部班子建设直接关乎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通过2010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当选的四名支委成员中,大专文化1人,高中文化1人,中专文化2人,形成了一个懂政策、善管理、有知识、有活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党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增强。平时,村党支部认真搞好党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按时收看“XX省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放的节目,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提高了党员的党性意识、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硬件设施方面,建有有活动阵地2处,其中村党支部办公场所120m,电教多功能培训中心和村民文化、娱乐室45m。制定了《党支部工作制度》、《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22

教育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坚持以规制范,以范制行。在这个各方面素质过硬的班子领导下,全村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XX乡乃至XX市的前列。

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村党支部一班人敢为人先,积极探索科技致富的新路子。他们从小地块、新品种开始尝试,试验成功后现在党员之中推广,发挥党员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要求他们当好宣传员、辅导员和联络员,延伸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以他们的致富经验,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培训方式,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边种植、边讲解,形象、生动又富有说服力,打动了农民,激发了他们的种植兴趣和创业热情。目前,粘玉米、中草药、西瓜三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规模。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技术人员牵头成立了农民自己的经济组织:XX村粘玉米专业合作社和XX村西瓜种植协会,分别有村党支部书记和技术员、先进党员担任会长、副会长等主要职务。目前,全村粘玉米种植面积90公顷,中草药种植面积3公顷,西瓜种植面积3.5公顷。2010年,XX乡农业站在XX村建立大豆种植实验基地一座,面积8公顷。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

三、积极服务民生,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群众是水,干部是鱼,有水无鱼是一潭死水,有鱼无

水是条死鱼”。XX村党支部坚持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手里有钱,村集体有了一定的积累,大家都想方设法的提高生活质量。村“两委”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近两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下,通过全村群众的不断努力,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仅2010年一年,就新下打自来水井一座,铺设管道3500米,组织群众投工投劳7140个,修整农田道路3200米。全村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话(含移动电话)入户率达100%,小型农机普及率占农户总数的90%。

村民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能忘了那些年老体弱、存在实际问题的困难户。村党支部书记XXX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经常组织党员群众帮助困难户,特别是帮助身体不好、行动不便的社员劳动。今年春天,进入农忙季节,大家都在忙着育苗、插秧,眼看着大家都在地里忙碌,村里的困难户王友田发了愁。自己身体残疾,患有轻度智障的爱人还在床上发呆,种不上地,这一年的吃喝怎么办?就在王友田一筹莫展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XXX敲响了他家的房门。5月12日,村党支部组织了12名党员带着3台拖拉机仅利用一天的时间就帮助王友田家把18亩旱田地全部种完,而这12名党员还有好几个自己家的地都没种完。

四、抓好社会各项事业,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作为一支团结、廉洁、协调一致的基层党组织队伍,XX

村党支部成员一致认为,做好村里的工作,让社员生活得更加幸福,不只是手里有钱那么简单,和谐的邻里关系、文明的村风民俗、整洁的村屯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XX村多年来没有出现过刑事或民转刑案件,没有出现过纠纷反弹和重大恶性案件,社会治安良好,并且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绝大部分民间纠纷在村里就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人居环境有了新面貌,消除“散、乱、脏、差”,强化庭院美化、房屋美观、实现人畜分离,村居适度集中,村容整洁,并逐步增加新容新貌。引导村民参与健康的文娱活动,村里的秧歌队、老年协会经常在村部附近小广场举行文娱表演,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村民都乐于观看和参加。全村义务教育人口、计划生育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均达到了100%。

XX市XX乡XX村2001年8月被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基层治保组织”称号;2001年10月被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评为XX市“三清两建一公开”活动先进单位; 2002年1月被XX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平安文明示范单位”称号;2003年3月被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评为2002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2005年11月被中共XX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实施“让村民满意工程”优秀村级党组织;2006年3月,XX村调解委员会被XX市司法局在“双百佳”争创活动中评为百佳人民调解

委员会 ;2006年9月被XX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评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2007年9月被XX省司法厅、民政厅、XX省依法治市省办公室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07年被中共XX市委评为农村党建“三创两建”活动“五好”村党组织;2010年3月被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评为“平安村”;2010年5月被XX市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市村级计生协会先进单位;2005年-2011年连续6年被XX乡党委、政府评为年度工作标兵村。村党支部书记XXX同志于2006年3月被XX市司法局评为百佳人民调解员;2006年6月被中共XX市委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6年11月被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在“4.5”普法工作中授予“普法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7月被中共XX市委组织部在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学习中评为优秀学员;

2009年4月被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授予“XX市劳动模范”称号;2010年3月被XX市委组织部在2009年度工作中评为“优秀村党组织书记”;2010年6月30日被XX市委评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先进个人;在2010年XX省万名村干部培训中表现优异,于2010年12月被评为优秀学员;2011年4月被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授予“XX市劳动模范”称号;2006-2010连续5年被评为XX乡优秀村干部。

成绩来之不易,是XX村党支部全体成员和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XX村一步步走向文明和进步的见

第五篇、先进村申报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铜闸镇塔岗村先进村申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塔岗行政村由原山马和塔岗两个行政村于2006年4月合并而成,地处含山县铜闸镇中心位臵,西面与太湖山相连,东面与西河行政村接壤,南面与运漕镇接壤,北面与陶厂镇官塘行政村接壤。塔岗村部总占地面积816.47㎡,总建筑面积304.4㎡,设计为主房、附房、庭院、围墙、水泥路面、厕所等六部分。村部办公室、活动室、会议室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水电皆通,有远程教育电视设备,安装了农村信息机;办公室。会议室桌椅齐全,大会议室一次可容纳100多人进行正常活动;其他各项辅助设施亦全部到位。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辖内有21个自然村,分别为塔岗片、山马片。共3361人,880余户,耕地面积亩4245余亩,山林面积3180余亩。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一年来,村“两委”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村容村貌及各项工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具体措施村文书事迹材料

(一)经济发展方面。

1.村级集体经济

2.土地流转工作方面。

2013年以来,我村按照县、镇要求,始终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保持社会稳定的大事要

事来抓,认真安排、规范管理、积极引导,搞好服务,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我村共流转土地面积1500亩,全村21个自然村共有15个自然村进行了土地流转,其中,培育200亩以上种植大户共3户,他们分别是:小马自然村村民马玉水(623亩)、运漕黄墩村民徐为刚(300亩)、鸭西村民刘三(230亩)。

3.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

4.发展“一村一品”方面。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认真落实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全年共种植优质水稻3500亩,优质棉花750亩, 其中,连片种植优质粮油2000多亩。

搞好以养鸭鹅为主的畜牧业工作,全年鸭鹅只饲养量15000只,出栏6500只,村干部积极配合村畜牧防疫员认真做好每年二次的大型畜禽防疫工作,防疫密度达到100%。

外地承包商裴由水在我行政村大格自然村开展特色农业,成立有水珍禽养殖公司,养殖贵妃鸡10000多只、所产贵妃蛋400000枚,产品远销省内外。荣获“安徽百强企业荣誉称号”。另成立的蓝莓养殖基地,每年一季蓝莓采摘10000吨,产品上市供不应求。村文书事迹材料

加强林业建设和管护力度,抓好新农村建设,

今年种植公路

林400株,并进行四次浇水,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对树坑进行整边拍垠,狠抓以外松为主的精品林建设力度,加强田间地头的管理工作。其次是对历年来的退耕还林地进行补苗、锄草、犁地松土,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护办法。

2.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实施党建引领实现富裕和谐”,每年石油开发协调费收入10余万元,2007年以来村集体种植甘草60亩,2009年村集体种植葵花20亩,收入6000余元,滩鸭滚动发展每年收入4000元,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5.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方面。

我村已成立有水珍禽养殖合作社、小马自然村村民马玉水的家才农场合作社正在申报中。

6.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

2013年,在村两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政策性农业保险100%完成任务。(见附件1)。

7.水利兴修方面。

2013年,村两委在年初承诺的3座桥、14口当家塘、韦咀排灌站清淤的工作,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两委一班人员精心组织、不辞辛苦,在年底前,圆满完成承诺事项,深受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见附件2)。

8.林业安全生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全村林业安全稳定。全村3180亩林场,未发生一例火灾,受到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

(二)精神文明建设

1.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

2013年,我村两委包片干部深入基层,及时调解矛盾群众的纠纷工作,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将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全村一年来,无一例越级上访事件,全体村民民风淳朴,无一例恶性刑事案件发生,无违法乱纪现象,社会治安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2013年,我村高效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指标,全年计划生育四次派单,皆名列前茅,年终时,计划生育工作获得总分第一名,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第六篇、高坪村先进事迹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中共叙永县水潦彝族乡高坪村支部委员会先进事迹

高坪村位于泸州市叙永县水潦彝族乡南部,“鸡鸣三省”之地,地理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是市委书记、县委书记挂点帮扶村;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56人,耕地面积2250亩。高坪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3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女党员4名;村支部委员会由3人组成,均由公推直选产生。近几年来,村党支部一班人借市、县领导挂点帮扶的春风,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有效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村级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强班子,铸就坚强领导核心

村党支部坚持把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党支部在自身建设上始终突出一个“严”字,一班人团结务实模范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村“两委”切实做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在群众中树立了极好的威信。工作中做到了“三抓”:一是抓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支部定期组织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县乡两级文件,学习党风廉政相关知识等,用理论武装好了高坪村的“头脑”。二是抓团结,形成和谐领导集体。去年底村两委班子刚刚换届,要努力适应新形势下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一方面强化党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把具备“一面旗、一团火、一盘棋”能力和素质的干部进入村班子,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调动支部

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合作,增强工作合力。使支部、村委“两套马车”同跑一条路。力聚一根绳。做到了工作上同心同德, 生活上相互体贴,营造了“两委”成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合作共事的良好氛围;三是抓制度,实现党务村务民主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办事程序,公开议事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财务管理公开监督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完善了村民监督机制,促进了民主管理。

由于重视“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发展产业,抗击自然灾害,进行新农村建设等村级大事中,村支部始终能团结和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参与,取得成效,深得群众信赖。2010年底村两委换届,村党支部书记李先林在党员大会上获全票通过继续任高坪村支书。

二、带队伍,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高坪村支部相当重视党员队伍建设,注重党员思想教育,强化党员教育培训;一是开展好党日活动。支部将组织和参加党日活动纳入支部管理制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党日活动,安排专人负责筹划和组织,使得支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党员参与积极性高。二是落实远程教育管、学、用。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远教学习,学习党的知识和农村实用技能,要求

党员学以致用,指导实际生产,学习的烤烟栽培烘烤技术、林下养鸡技术、蔬菜种植技术等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三是丰富载体活动。村党支部认真组织党员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定责、亮牌评星、三向培养等活动,激发党员热情,认真组织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2011年初被叙永县委授牌命名为创先争优活动示范村党组织。四是党员队伍发展壮大。近年来,支部一直重视将村上的致富能手、技术人才列为发展对象进行培养,积极发展新党员,每年发展新党员2-5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党员队伍逐渐发展壮大。

由于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明显发挥,在发展产业,带头致富方面,在抗击雪灾方面,在支持参与新村建设方面,都有突出表现。特别是2008雪灾期间,高坪村因海拔高,受灾严重,导致电力、交通中断,关键时刻,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在村党支部周围,在村支书李先林的带领下分头行动,一边号召群众持杆打雪减轻电线电杆负荷,一边组织人员砍木头杆子代替电杆修复电路,同时抢修移动机站恢复通讯争取上级支援,恢复了用电,使高坪村成为雪灾中全乡唯一一个供电正常的村,同时以党员为中坚力量组成义务劳动队,无偿对村公路主干道进行撒盐、铲雪等清雪打扫,恢复了高坪村的对外交通和联系,方便了高坪村村民外出买卖生活用品,为高坪村全体村民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新年提供了有力的

保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经受住了灾难的检验。村文书事迹材料

三、促发展,成就高坪辉煌未来

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的团结协作,促进了全村干部群众空前的团结统一,为高坪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高坪村党支部在总结发展经验教训后,提出二十八字方针“抓烟攻果兴禽畜、治水修路建新村、调整结构促发展,构建和谐奔小康”。在谋划和推动高坪快速发展方面,高坪村党支部谱写了新篇,切实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一)产业发展。烤烟方面,高坪村历来是烤烟大村,烤烟是高坪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全村常年烤烟种植面积在3000亩以上,2011年更是达到3500亩,二社党员社长杨科成是全村烤烟种植大户,也是村烤烟生产指导员,杨科成积极学习,同时利用自己常年种烟的经验,深入农户家庭和田间,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农户讲解烤烟种植和烘烤技术,在他的辛勤帮助下,全村烤烟产量、烟叶质量和产值一年比一年得到提高。2011年预计产量100万斤,产值900万元。村党支部积极推动村产业结构转型,在市委办的帮助支持下,党支部组织养殖大户到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学习考察养殖业,参观考察后,党员徐万全和林成明带头发展商品猪养殖,常年出栏数达到500头,带动了二社和三社养殖业快速发展。同时徐万全利用高坪村林子多的优势在市委、县委的帮助下,联系了二社40

户农户,开展林下养殖土鸡,水潦土鸡鸡种好,肉质鲜美,这个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针对我村海拔高,与外地温差大的特点,党支部提出建设反季节蔬菜基地的构想,现已发展了100亩的反季节蔬菜。

(二)新村建设。高坪村是市委书记、县委书记帮扶村,自“挂、包、帮”活动开展以来,市委、县委领导多次深入高坪村走访调研,帮助高坪村谋求发展,自2010年起,村党支部借助市委、县委“挂、包、帮”的春风,加快进行新农村建设。2010年通过一事一议,高坪村二社群众同意在二社开展新村建设。二社党员带头支持,在土地调整等涉及个人较大利益时,有几名党员主动放弃个人利益,促成了新村建设顺利开工。

新村建设由市、县规划局亲自规划,目前,高坪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民居建设等专项规划和中心村规划工作。新建3口30立方米水池,解决二社新村建设地点20户饮水困难群众的饮水问题,现已投入使用。对坛厂老街进行街道硬化和下水道安装工程现已投入使用。新村建设中最重要的“三横两纵”的道路硬化现已启动,毛坯路已挖出来,工程正在进行当中。

高坪村全体党员紧密团结在支委周围,正全力为加快新村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努力拼搏,高坪发展迅速,一年一变,有这样的队伍,定能成就高坪村辉煌的明天。

第七篇、农村老党员事迹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农村老党员事迹材料

龙东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龙湾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以创“五好”党支部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推进党建新发展

1、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根据要求,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两委成员进行了分工,责任到人,配备了兼职纪检员和信访联络员。党支部、村委会班子精诚团结,严格执行村民组织法,遵纪守法律,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零接待,没有用公款报销个人费用。村干部通讯费、差旅费例入月工资发放,没有超越镇规定范围。XX年我村被评为省级党风廉政示范村。按规范化建设要求,进行村务、财务公开,资料入档。实行村帐镇代理,健全村级财务管理,按照要求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村干部上下班实行签到制度。规范对村集体投资建设的项目招投标和议标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使村民满意。大宗财务开支,先经党员会议讨论,后经村民代表表决通过后方可实施。财务开支按要求进行审批,5千元以上开支,两委成员均要签字,万元以上附有村民代表表决意见才能进行报销。

2、加强领导,努力提升组织工作水平

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按时参加镇党委统一组织的党课及上岗培训,到课率达98%,入党考察对象培训率达100%。按照“一职两备”的要求,落实村后备干部,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做到备用结合。村两委班子职责明确,团结协调,配合有力,战斗力强,建立了党员村干部联系非党村民代表,党员村民代表联系非党村民代表制度,措施有力,能正常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加强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规范化建设,健全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的议事规则,村各种会议有签到,有记录,如实作好各种文件、资料收

集,保管入档。村委会半年向党支部汇报一次工作,开展一年一次民主评议活动,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发展按“十六字”方针政策,今年发展党员四名,其中三名是学校转入,考察转预备两名。以“五好党员活动室”为重点,健全“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 ,每月电化教育一次,记录齐全,年度党建经费投入大概 3 万元。积极开展“好、比、帮”活动,落实党员责任区联系制度和“五组一联”制度,关心党员生活,困难老党员给予一定的补助。加强了对共青团,妇代会、民兵、治保会和调解等配套组织的建设,积极发挥作用。

3、加大力度,深化宣传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我村投资修复了全村的广播,宣传栏、窗,建立了村图书室和老年人活动中心。落实了宣传和精神文明工作联络员,利用各种节日、渠道向村民党的政策、法制、法规等,组织各配套组织学习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知识,增强公民道德意识,切实提高村民素质。设立奖学金制度,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陆续通过了省、市、区的示范村的建设的验收。按照上级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部署,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在我村积极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成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制定方案,明确措施。积极营造学习氛围,形成村两委带头学、主动学的良好局面,促使全体党员带动群村村民开展科学发展观专题学习,形成学习实践活动覆盖全村的局面。不断丰富学习形式,改变单调的集中学习方式,采取知识竞赛、“我为龙东发展献一计”、组织大学生党员上党课等活动。组织大学生党员、村两委对流动党员、老党员进行科学发展观宣传。通过远程加强流动党员学习,指导工作。利用老年人活动中心,刻录光盘,组织老党员收看,把中央、省关于科学发展观精神传达给老党员。加强企业主科学发展学习,将科学发展观融入企业生产、创新、产业结构调整之中,并着重注意把科学发展观与全村的消防安全生产联系起来。狠抓环境治理,确保村庄整洁。全村确定6名垃清理工人,全天候清扫全村的垃圾,并分段包干负责。雇用1名公厕清扫工人,全年包干负责公厕清扫工作,并购买一只小船,经常地临时雇用工人对河道上漂浮物进行清理。发动党员、村民代表、老人协会、妇女代表、青年团员等组织,进行广泛地、长期地卫生

第八篇、牧业村优秀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村文书事迹材料

牧业村优秀老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牧业村老干部——阿帕克 阿帕克、男、哈萨克族、中共党员、

阿帕克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模范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在各方面积极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我村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阿帕克同志注意政治时事学习,关心国家大事,以身示范,带头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并在总支和支部的学习会上积极发言,交流心得体会。阿帕克同志在党支部工作中,发扬优良的民主作风,经常与支委会成员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交流支部情况,积极团结支委会一班人共同做好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大小事情都要同支部委员们一起研究决定。该同志有高度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观念,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党纪国法、廉洁奉公、实事求是,他敢于讲真话、讲实话,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党员要求严格,为支部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由于新村合并不久,班子成员来自不同地方,工作不够合拍,阿帕克发现这一问题后,花了大量精力协调村两委的关系。同时,他及时向镇党委进行汇报,并多次和有关人员谈话沟通,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经过他的努力,村里情况

很快趋于正常。通过这一事件的考验,班子成员更团结,关系更协调、干劲更充足。

在党的长期教育下,阿帕克同志在思想深处,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完善村务工作制度,搞好建章立制工作是加强村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村两委会缺少会议纪录,许多会议决定得不到落实的情况,阿帕克通知首先理顺会议制度,明确专人做好会议记录并要求重要的村务工作必须经村两委会讨论,实行民主决策。接着,根据上级下发的村务工作规则,他又配合村两委结合该村实际,帮助细化、完善成牧业村村务工作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日常村务工作管理、财务管理、民主决策,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等,这些制度的制定为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规范村干部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有利于新村发展,正确引导村民用好选举权,他会同上级部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参加了选举的每个环节,保证了选举工作的顺利完成。

共产党员应有奉献社会的责任。在牧业村开展的党员“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中,村支部考虑他年岁已高,就没有安排他参与,他知道后就不高兴了,并主动要求“一帮二”。这样他就同特困家庭苦丽孜怕家挂上了钩。每逢重大节日他都要登门看望,并送去慰问品。每次苦丽孜怕都热泪盈眶地对人说:“阿帕克与我无亲无故,却把我当

亲人一样看待,我真是有福气啊!”他每去一次,苦丽孜怕都能高兴好几天。

牧业村片大人少,上传下达比较不便各种矛盾层出不穷。作为老干部阿帕克同志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并村两委一起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连老干部都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

阿帕克同志虽然没有做出惊天伟地的业绩,但是从他的点点滴滴折射出一名老干部立党为公,公道正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中共榆树沟镇牧业村党总支

2012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