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料的发色

时间:2021-11-01 19:14:08 300字

第一篇 青料的发色《2015五四红旗团支部事迹材料》

第1

近年来,大厂县团支部在县团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十七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的中心工作,带领和引导我院团员青年立足岗位、甘于奉献、优质服务,大力开展阳光工程、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同时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围绕“建设青年文化,培育创新精神”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医疗卫生单位共青团组织的工作优势和特色,努力加强团组织建设,加强团干部和团员青年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大胆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加强团组织建设,完善团的各项制度,提高团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015年 4月,我院团支部严格按照团的组织程序,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支部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团结务实、自律高效,对团的工作充满激情,深为团员青年认可和信赖。我院团支部不断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引导,及时召开团支部大会,传达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学习讨论等,坚持团员教育评议和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并积极组织上好团课。

完善的制度是做好团的各项工作的前提。我院团支部的每名成员都能够将自己的职责熟记于心,针对市,县团委开展的读书笔会、青安岗、导师带徒等活动建立健全了各项活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以制度为保障,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工作热情、调动团员青年的积极性,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达到了预期效果,增强了团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

二、做好推优工作和先进典型的选树工作

近年来,我院开展了星级护士、十佳护士、贴心医生的评比活动,并开展了行业作风擂台赛、“创最佳、树形象”等服务竞赛评比活动。我院团支部以此为契机,在外科系团员青年中提出了“患者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质量观和“康复路上我们伴您同行”的服务理念,在医疗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用他们的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为病人服务。我院团支部把遵守劳动纪律、医德医风好、业务素质好、思想要求进步的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主要培养对象,许多青年团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党输送了新鲜血液,也为其他团员青年树立了榜样。在团员青年中掀起了学典型、赶先进的热潮,广大团员青年能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体现了团员青年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医院青年的风采。

三、开展主题活动,激发团建热情

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团组织生机与活力的体现,也是凝心聚力的重要途径。我院团支部紧紧围绕院团委的工作部署,选好载体,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开展了以“学理论知团情”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开展“纪念五四、让青春在医疗岗位上闪光”主题座谈会;使大家了解我院的发展历程、明确我院今后四年的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带领我院团员青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使大家了解我国今后的发展形势,真正的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医疗安全法规、使团员青年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四、开展志愿活动,培育服务精神

我院团支部也多次组织团员到敬老院、贫困职工家中,为他们清洁卫生、买秋菜、送医、送药、送温暖,利用职业专长关爱社会上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

我院团支部注重在青年医务人员中将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与“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的创建工作相融合、与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相融合、与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相融合、与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相融合,引导团员青年积极参与争创“青年文明号”和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中来,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立足本职、钻研业务、文明行医、争当先进热情。

五、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活跃医院文化

我院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县卫生局、县团委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在县卫生系统组织的各种文娱活动和体育比赛,如篮球赛等,我院青年在团支部书记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并取得了好成绩。通过组织开展和参加这些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进一步陶冶了团员青年的情操,增强了团员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了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2

在团区委和局党组的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团委的正确带领下,我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区九次党代会精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思路为红线,引导支部团员青年不断增强政治素养,提高服务水平,树新时期团员形象,创“青”字号服务品牌,为我局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加强政治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我局机关团支部多次集中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区九次党代会精神和xx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求每位团员青年写出心得体会,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教育,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并在局党组的支持下组织团员青年观看影片《张思德》、《郑培民》,以真实的事例使广大团员青年受到切身的教育和震撼。青料的发色

我局机关团支部在组织团员青年进行思想学习的同时,也不忘提高每位团员的业务素质,组织深入学习《行政许可法》,引导团员青年依法行政,不但提高了团员青年依法行政的意识,也增强了行政许可法具体承办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团支部于每周五组织全体团员进行业务学习。每科的业务学习材料都由科内的团员根据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和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总结出重点和最常用到的政策点,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讲解学习。使每一位团员能够综合把握劳动政策,做到“问的出答得上”。

二、支部班子具有向心凝聚力,认真抓好团组织建设

我局机关团支部认真抓好团的组织建设,选配团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团干部,并实行轮值团干部制度,使每一个团员都能参与到团的建设中来。积极、有计划地做好团员的发展工作,发展了一名新团员。及时完善了团员花名册、年度注册、团费收缴、青年人才库等各项制度建设。

党建带团建一直是我局工作的重点,局党组十分关心共青团的各项工作,带领团员青年与党员共同开展了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团员青年积极参加,并要求同党员一个标准,按照“同规划、同考核、同推进”的要求,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教育团员青年积极要求进步,靠近党组织,并加大了对优秀青年的培训和推优入党工作力度,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两次积极分子培训会。

三、组织号召团员青年参加各种活动尽情展现团员青年激情风采

我局机关团支部紧跟全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教育活动,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更好地向服务对象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树新时期团员形象,机关团支部结合我局业务直接关系老百姓及企业切身利益的特点,继续深入开展了“打造‘青’字号服务品牌实现‘全程透明化’服务”活动。创新工作方法,引入竞争制度。机关团支部根据服务对象评议、团员青年互评、业务学习情况及挂牌上岗等项指标,对团员青年进行了公开打分和考核。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极大的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广大团员青年营造了一个赶先进、学先进、超先进的良好的成才环境。

我局机关团支部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深入开展“一助一”、“关爱空巢老人”的活动。连续三年对永定供销社特困职工王宝江一家进行帮扶,并在局党委的协助下为肢残孩子送去一台电脑和相关的电脑学习书籍及软盘工具等。团支部每月组织团员和当月的轮值团干部到家住城子的空巢老人吴桂芝家中进行帮扶慰问,让老人感受到家的暖和。

为满足团员青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响应“镇镇联合”“城乡互动”及“三下乡”的号召,我局机关团支部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跟随团区委到大山深处的驻区通讯部队进行慰问,举行了以“青春燃烧鱼水欢歌庆八一”为主题的慰问演出。机关团支部组织编排表演的舞蹈、相声、诗歌朗诵、歌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艺节目受到了驻区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我局机关团支部还在老人重阳登山活动中,为老人保驾护航。

通过我局机关团支部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团区委和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在局团委的正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待成绩,我们要戒骄戒躁,戒满戒足,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继续保持优良的工作作风,坚持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团结带领全体团员青年在劳动保障战线上舞动青春,在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一城带四区”发展战略中挥洒激情,为我们共同热爱的家乡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聪明,把“青”字号服务品牌打出去,树立新时期团员形象!

第二篇 青料的发色《浅论青花料的发色肌理与时代特征》

第三篇 青料的发色《浅议清雍正青花用料及发色特点》

浅议清雍正青花用料及发色特点

陈航宇 景德镇陶瓷学院 12考古学

青花,即青花瓷。它是以钴为色料,直接在胎上绘画,再施透明釉,入窑经1300℃上下的高温,一次烧成的蓝白两色相间的釉下彩瓷器。钴作为青花的用料,是青花瓷之所以能成为青花的必备因素,钴的呈色不同也是青花瓷虽然是单色但能呈现出绚丽效果的重要原因。钴的氧化物烧成后呈现的钴蓝色,在我国战国以前流行的陶胎琉璃珠上已经出现。唐三彩陶器中的蓝彩,也是钴的呈色。现在已知我国最早明确提到瓷器所用青料的文献,是成书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宣德鼎彝谱》。i青花从一开始出现就不断经历着钴料的变化,历朝历代钴料都不尽相同,也造成各朝青花发色有各自的特点,成为鉴定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针对清代雍正朝的青花用料和发色特点,略加评述,希望能对雍正青花瓷的鉴定起到一定作用。

明清之际,景德镇设立了御窑厂。明嘉靖之后,实行了“官搭民烧”制度。清代御窑厂自唐英始实行以金钱雇佣劳动力的管理形制。御窑厂只设造型和装饰作坊,器物的烧成,分派到民窑,酬金与市价适均,这就更加强了官窑与民窑之间的交流。ii所以清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用料并没有严格的官窑用料与民窑用料之分。以下在叙述的时候,就不区分官窑民窑青花,一概讨论,举例以官窑或民窑的精品,能代表本朝特征的作品为例。

雍正朝始于1778年,终于1735年,只有短暂的13年。却流传下来大量精美的艺术品。青花瓷在经过康熙朝发明的“墨分五色”技法之后,受到雍正帝的关心,融入了雍正帝的审美情趣,逐步走向辉煌。

一、 雍正青花的用料

雍正青花的钴料大多用浙江所产的青料。这点可以从文献上得到确认。万历以后,官窑青花器的精品大多用浙江所产的青料,从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可得到证实:“凡画碗青料,总一味无名异。……此物不生深土,浮生地面,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皆以上料画成。……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者为下也。”

这种以浙料为贵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乾隆时期。例如清《南窑笔记》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清前期青花料的产地和品种优劣:“料有数种,产于浙江、江西、两广。以出于白土者为上品,红土次之,沙土最下。……其浙料有元子、紫料、天青各种。而江西有筠州、丰城。至本朝则广东、广西俱出料,亦属可用,但不耐火,绘彩入炉则黑矣。故总以浙料为上。……若江西料差次于浙料,而广料又次于江西矣。配料之法,浙料为主,佐以紫料,然不若元子独用为全耳。嘉窑有回青料,石胭脂胎、铁胎二种,俱出西洋,今不能得。”

清唐英于乾隆八年成《陶冶图说》,对于青料的产地及拣选也有详述:“瓷器青花、霁青大釉,悉借青料。出浙江绍兴、金华二府所属诸山。采者入山得料,于溪流漂去浮土。其色黑黄,大

而圆者为上青,名顶圆子。携至镇,埋窑地三日。取出重淘洗之,始出售。其江西、广东诸山产者,色薄不耐火,止可画粗器。”“青料拣选,有料户专司其事。黑绿润泽、光色全者为上选。仿古霁青、青花细器用之。虽黑绿,而欠润泽,只供粗瓷。至光色全无者,一切选弃。”iii 至于重用云南的珠明料,那是晚近的事了。上述文献资料可以证实,明清两代景德镇的青花瓷器使用国产青料的历史没有间断过。但也不能由此得出我国没有使用过进口青料的结论。雍正朝也处在其列。

另外,通过对青花瓷片标本的科技测定,也能说明钴料与发色的关系。

(图一、图二、图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陶瓷》1981年第2期

综上所述,雍正青花的用料主要是使用产自浙江的浙料,与前朝康熙青花和后朝乾隆青花的差异极小,配料及呈色应是很成熟稳定的。

二、 雍正青花的发色特点

元、明青花瓷器所用青花料的呈色,涉及复杂的问题。古代青花用钴土矿着色。青花色泽是浓翠鲜艳,还是灰黑暗淡,往往受三方面条件的影响:(1)青料内钴、铁、锰含量的多寡,必然影响青花色泽。凡锰含量较高的钴土矿,烧成后青花往往呈灰黑色。(2)烧成温度对青花色泽有一定影响。同一种青料,过烧后往往呈现蓝中带黑或带微红的现象。参见表一。(3)同一种青料,由于拣选方法,即去舍杂石的方法不同,也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国产钴土矿的标本,说明这些国产青料中铁和钴的比值(Fe₂O₃/CoO)都比较低,锰和钴的比值(MnO/CoO)都比较高。

清前期康熙朝使用浙料、珠明料,使青花发色产生不同层次的浓淡,即青花分五色,(图四)又称青花分水。青花分水技法,又称混水。它创始于明天启时期,成熟于清康熙朝,做法是用含水量82%~96%的青料染色。青花山水瓷画,具有水墨画的效果。青花料水分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等不同深浅的色阶,其效果犹如国画中的“墨分五色”。雍正朝紧连康熙朝,继承并发扬了“墨分五色”的效果。并且拥有本朝独特的特点。

图四

雍正朝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从颜色上看可分两种:一种是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没有太多深浅浓淡的色阶,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蓝中泛紫淡描。青花经常出现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笔纤细,淡雅宜人。另一种是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釉中有小气泡,釉面有橘皮纹,系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风格,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所以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点的方法,来体现黑色斑点及晕散。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死板一些,缺少永、宣青花自然流淌、深入胎骨的效果。iv

雍正时期,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青花胭脂红、珐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其中青花釉里红烧制很多,尤为精美,多是以青花绘辅助纹饰,釉里红绘主题纹饰。总之,雍正朝青花原料的选择和加工都比以前更讲究。从景德镇青花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 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挺拔、遒劲的凤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的风格雍正青花的历史地位。v青料的发色

三、 雍正青花的整体风格

雍正朝为时虽然短暂,仅有13年的时期,但经济发达、政通人和、社会安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雍正青花,简练含蓄,注重淡雅清秀的气韵,而不尚华饰,符合文人雅趣。

雍正瓷器的造型与装饰工艺,在仿古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体现了高潮的制瓷技巧。景德镇御窑厂受雍正皇帝的影响,仿烧前朝作品达到高潮,尤以仿烧宋代五大名窑的色釉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准。从仿烧的青花来看,有的不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纹饰色彩描绘逼真,这是因为它是以宫中真品为摹本去仿烧,所以有时是真假难辨,达到了“仿古暗合,与真无二”的程度。

据清宫造办处的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本人对瓷器很有兴趣,曾多次下诏直接干预官窑瓷器的造型、花纹图案,上有所好,下必趋之,为此,景德镇御窑厂的督陶官年希尧、唐英根据旨意,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尽全力地烧制,以博取皇帝的欢心。应该说,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对这时期的造型、绘画艺术风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四、 结语

总之,雍正朝青花的青料用钴料。仿明永乐、宣德朝的苏泥麻青料效果比较多,但是没有进口料,而是用人工点染,其次是仿明成化青花发色淡雅的效果。在继承发扬康熙朝青花技法的基础上,鲜明的体现了雍正的风格。 i 《青花料考》;汪庆正;

ii 《青花瓷鉴定》;张浦生、霍华;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6月版 iii 《青花料考》;汪庆正

iv 《清新秀丽的雍正青花瓷》;陈润民;《文物与考古》;2001年第2期 v 《清宫雍正青花瓷》;陈润民;《收藏家》;2001年第2期

清雍正·青花回纹无档尊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花卉纹绶带耳瓶

清雍正·青花盏托八吉祥纹尊 清雍正·青花牵牛花纹倭角瓶

清雍正·淡描青花皮球锦纹碗 清雍正·青花龙纹碗

第四篇 青料的发色《鉴定师张笑千谈元、明、清各时期青花瓷发色特征》

鉴定师张笑千谈元、明、清各时期青花瓷发色特征 2001年,上海敬华拍卖公司以880万元的价格拍出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4年后,当该烛台出现在北京翰海春拍中时,以2035万拍出。

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曾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出,而这笔钱当时足以在伦敦黄金市场购得两吨黄金。

2009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盔”以2306万元成交。 2010年,北京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以6680万元拍出。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66亿港元的高价成交。

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件“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盔”又以1.41亿港元成交。 2014年,三希堂国际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元青花釉里红螭虎耳方口扁瓶”的成交价为6325万港元。

青花瓷自唐代问世以来历代均有烧制,至今仍盛烧。从元至晚清七百余年间,青花瓷成为瓷器界的霸主,其他瓷器种类无法撼动。近年来,参考国内外古瓷拍卖行情,都是青花瓷在独领风骚,成交金额屡创新高。

在这大好行情的推动下,收藏界迎来了青花收藏热。然而造假者也闻风而起,顷刻间仿品比比皆是,使市场鱼目混杂,让不少刚入们的藏友们吃亏上当。由于青花瓷的呈色原料(氧化钴)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也为鉴定断代带来了方便。

元青花

元代是青花瓷兴盛时期,元代是华夏版图最为广阔的时期,面积一度达到2122万平方公里,疆域的极大化也使国内出口贸易的范围扩大,当时尤其与中东地区的交易往来更为密切,从波斯一带带回了大量的进口钴料——苏麻离青(也称:苏勃泥青),当时的青花钴料分为两种,一种是高铝高锰的国产料,一种是进口的高铁低锰苏麻离青。

发色特征:国产料色偏黑,灰暗色,灰蓝色,如未兑水的水泥色,青料聚集处有红、黑褐色的斑点,放大镜下观察皱巴巴凹凸不平,多用于小型器物。进口料鲜艳明朗,翠蓝艳丽,流

动感强,蓝中略发紫色,青料聚集处有像金属锡一样的光泽,称为“锡斑”。青料可深入胎骨。

图:进口青料

图:国产青料

明青花

明代洪武青花延续元代风格。官窑,民窑使用国产青料较多,提炼欠佳。

发色特征:浅灰色,部分有淡蓝色蓝料中出现深蓝色的小点,无流动感,但有层次,无晕散,也有深入胎骨的现象。

图:洪武青花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一改常态,异域风情为主要特色,被后人誉为“发旷古之未有,开一代之奇葩。青料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官窑用苏麻离青,民窑用国产青料。

发色特征:随着进口料苏麻离青提炼技术的提高,如钢笔水一样的深蓝色,有黑色斑点,浓重端庄,深邃优雅。国产青料与洪武时期相似,但不带铁锈斑和黑褐色斑点。

图:永乐官窑

图:永乐民窑

图:宣德官窑

图:宣德民窑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为青花瓷的空白期(或黑暗期),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宫廷内部矛盾重重,景德镇瓷业受到干扰,这三朝带有具体年款的官窑瓷器传世很少,以前人们对这段时期的产品面貌认识不清,故被一些陶瓷史家称为“空白期”。进口青料几乎用尽,因而用国产青料。

第五篇 青料的发色《古瓷鉴定要点》

一 、原料类

高岭土——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颜色白中微带灰色或黄色,因最初在江西浮梁(今景德镇)东乡高岭村,故名。“高岭”一词最早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浮梁县志》记载,国标上音译Gaolin,成为国际性专用名词。

麻仓土——元、明景德镇制瓷原料,是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麻仓山的一种高岭土,故名。

瓷石——制造瓷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含石英、绢云母为主体的岩状矿物。颜色白中微带黄色、绿色、灰色或浅红色,我国很早就用来制造瓷器。

不(音敦)子——制瓷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砖状泥块,称为“不子”或“白不”,中外陶瓷文献上普遍采用这个名词。

釉浆——即釉料,施于瓷坯的表面。据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用的釉浆由釉果和釉灰配制而成,主要由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钾、氧化钠等组成。釉灰是用石灰石、凤尾草烧炼而成。

钴土矿——青花瓷器的呈色原料,种类颇多,古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含锰量高含铁量低,为国产钴土矿;一种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为西亚地区产钴土矿。 苏泥麻青——又称“苏麻离青”、“苏泥勃青”,是一种从波斯进口的青花色料,元末明初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有黑色似铁锈斑点,经化验,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与国产青料显然不同。

平等青——又称“陂塘青”,明代成化到嘉靖中期景德镇青花瓷器使用的主要色料。产于今江西乐平,呈色淡雅。

回青——是一种进口的青花色料,明代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时景德镇的青花瓷器大多使用这种青料。其特点是发色蓝中泛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 石子青——又称“石青”,明代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上使用的一种色料。产于今江西上高,发色浓中带灰。

珠明料——产于云南,由钴土矿煅烧而成的青花色料。清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所用的主要青料,发色鲜明青翠。

二、工艺类

拉坯——把坯泥置于辘轳(即轮上),借辘轳旋转之力,用双手把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这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这一工艺过程称为拉坯。盘、碗等圆器都用拉坯方法成型。

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这道工序称为利坯。

挖足——圆器拉坯时器底留下一个3寸长的泥靶(柄),然后挖成器的底足,这道工序称为挖足。

泥条盘筑——陶器成型的一种原始方法。制作时先把泥料搓成长条,然后按器型的要求从下向上盘筑成型,再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里外修饰抹平,使之成器。用这种方法制成的陶器,内壁往往留有泥条盘筑的痕迹。青料的发色

轮制——用轮车制作陶瓷器的方法,主要构件是一个木制圆轮,轮下有立轴,立轴下端埋于土内,上有枢纽,便于圆轮旋转。操作时,拨动圆轮使之平稳地施转,利用轮车旋转力,用双手将坯泥拉成所需的形状。轮制法始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制作的器物器形规整,厚薄一致。

仰烧——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焙烧,称为仰烧。

叠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可分为:(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2)支圈叠烧,如定窑。(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涩圈——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

浸釉——浸釉是陶瓷施釉技法之一,又称“蘸釉”。将坯体浸入釉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的吸水性使釉浆附着于坯上。釉层厚度由坯的吸水性、釉浆浓度、浸渍时间进行控制。适用于厚胎坯体及杯碗类制品施外釉。

随着收藏市场的日益升温,通过收藏渠道来参与投资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和其它的市场投资一样,在艺术品的投资上同样是存在着风险的。只有收藏到真品,才能够升值。不少人常常通过拍卖会的渠道去购买收藏品,但当前国内的拍卖还不十分规范,拍卖品的真品率也问题不少。据报道,广东有一次陶瓷拍卖,真品率仅百分之一。现在好多人都看好国外回流藏品,可是,在回流藏品中同样存在着真赝混杂的状况。有一位藏家花了百万巨资从英国买回一批瓷器,后经专家鉴定,全部是赝品。因此,为了躲避风险,在投资艺术品时,自己能懂得识别真假就显得十分重要。

怎样识别真正的古瓷青料的发色

我国的瓷器生产,如果从商周时代算起,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综观历朝以来瓷器生产,都是在发展之中又有着各个朝代不同的时代特色。因此,了解各朝瓷

器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瓷器生产的不同时代特点,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去鉴识历朝历代的真品瓷器。

一般说来,瓷器的形制、纹饰、款识等,后人都是可以仿制的。因此,拿到一件瓷器,鉴别真伪的首要因素并不是这些。当然,这些条件,在断代上是必须要考虑的。比如,历代各朝在瓷器上绘龙的图纹都是各有特点的。以清代为例,顺治朝的龙俗称鸡爪龙,龙爪画得犹如鸡爪;康熙朝多见弓字龙、夔纹龙;雍正朝的龙头常画得犹如鳄鱼,此外多见螭龙纹;到乾隆朝,龙头画得像长须老头一样;嘉道以后,多见带鱼龙,龙身很长,像一条在游动的带鱼,弓起像虾弓;光绪朝多见点睛龙,龙眼之处像是刚点上去一般,特别有神。知道了这些画龙特点后,凡见有龙图案的清代器,你就可以结合其它特征,准确断代了。但在确定真伪之前,这些因素也只能是一些参考因素。

瓷器四要素

要确定一件瓷器的真伪,首先要考虑的是它的以下四个要素,那就是:一要看胎质;二要看施釉;三要看彩料;四要看有没有真正的老旧之气。

首先,中国瓷器的胎质构成,可以说每个朝代都是不一样的。

唐代以前,是属于瓷器的初创时期,器物的胎质构成比较粗疏。像唐三彩的胎质就是半瓷半陶的,比较粗松。如果你见到的“唐三彩”胎质制造非常精细坚致,那么,这个东西肯定就是不对的。再如,宋元时代吉州窑黑釉盏的胎质也是比较粗松的。而且,当时工人在制作拉坯工艺时做得快速利落,每个碗底部只用竹刀迅速地刮一遍就算了,所以,留下的修刀旋痕非常明显,很粗糙。如果你碰到的吉州窑碗修胎讲究、工细,胎质又是很坚硬、精细,那么,不必看其它方面,这个碗必定是后仿品无疑。

现在,元青花的瓷品很受藏家关注。识别元青花,除了看其施釉较厚,釉面有堆脂感;彩料使用“苏麻离青”,色泽浓翠,有铁斑等等的特点外,在胎质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一般元青花瓷胎体都较为厚重,大器烧成后底部常有开裂。胎质细白坚致,胎釉结合处常有淡红色火石红形成,这种火石红,在器身的白釉较薄之处也会泛出一种肉红色来。如果“元青花”器釉面干枯,胎质粗松,又没有火石红,釉薄处也看不到肉红色泛出,那么,藏家就一定要小心对待。此外,像康熙瓷的胎质是精细白晰又坚致,但制瓷风格较为粗犷,器底都留有旋痕。因是人工淘胎,再精细也存有杂质,因此,器底釉面上都有点点黑疵。如果你碰到的东西写的是康熙款,但器底光洁,没有旋痕和黑疵的话,十有八九是后仿品。

第二个是看釉面。

瓷器的施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着。北宋之前,所用的釉是石灰釉,这种釉与胎面的粘着力不强,因此,施釉较薄,有流淌,还易剥落,这也是鉴识的一个要点。像鉴识唐代的彩釉器,一是看釉色有否流淌,看色与色之间是否有因为流淌而产生的交融,二是要注意晚唐以前的彩釉器常会出现的釉面的剥落和开裂。此外,唐瓷一般在放大镜下均可看到细小的开片,而这种开片又不可太明显,如在一米开外就可见到,那么,这就是个仿品。

南宋以后,改施石灰碱釉。这种釉粘着力强,可以施得很厚。所以南宋以后的瓷器,如哥窑、南宋官窑、南宋龙泉窑等的器物釉色就显得肥厚滋润,放大镜下还可见到未熔的石英颗粒。另外,从釉面看,从中表现出来的很多特征都有利于鉴别。像宣德、雍正等朝的瓷面都可见桔皮纹;乾隆单色釉器胎釉结合处的釉面可见细小的锯齿痕;万历、康熙青花的釉面常可见指捺水印纹;晚清几朝瓷器的底面釉上均可见高低不平的状况,俗称“波浪釉”,等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釉面所提供的鉴识依据。

第三是看彩料。

不同的时代,所用的彩料都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古代瓷器所用的都是矿物料,而现代仿品则常用化工料来替代,因此,凡见用化工料的,就可以在鉴识时加以剔除。而矿物料在各个时期也都是不一样的。就拿绘青花所用的青钴料来说吧,明清各朝就是各有所用的。

洪武朝时,有进口、国产两种青料,进口料呈色鲜艳,国产料呈色灰暗;永乐、宣德两朝官窑器多用进口“苏麻离青”料,发色浓艳,青花上有“铁锈斑”;成化到正德前期用平等青料,发色淡雅秀气;嘉靖到万历前期官窑器多用进口回青料,发色艳美,蓝中带紫;万历后期至崇祯用石子青或浙料,除个别发色鲜艳外,一般都清淡无华;在清代,顺治早期多用石子青,后期多用浙料;康熙早期延续顺治,青花色泽灰暗,偶有清淡,中期多用浙料和云南出的珠明料,呈色翠蓝,层次分明,晚期呈色偏淡;雍正、乾隆时,色泽不如康熙,层次也减少;晚清各朝均有所退步。根据使用青料的不同情况,就大致可以判断器物所属的年代。其它的彩料也同理,不管是五彩或粉彩,不同的朝代所用的彩料都是有所区别的,熟悉了这些,也就可以帮助来识别和判断。

从彩料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用以区别五彩、粉彩和珐琅彩。五彩器除绿彩有玻璃彩外,其余均一抹色平涂,表面相对显得粗糙;粉彩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粉质感,表面较平滑,但无玻璃质感。粉彩不能做到全粉彩化,其中的矾红必定是五彩。因为烧造温度高了,矾红要流淌,因此,若发现矾红粉化或玻化,则必定是民国以后的现代工艺;珐琅彩也用渲染法画,立体感强,有油质感、玻璃质感,没有粉质感。因为不用氧化铅工艺,因此,绝无蛤蜊光出现。

第四是要在器物上看到真正的老气。

传世品上应有使用和存放的痕迹,应有因岁月而留下的痕迹;出土器上应有土气侵入的痕迹。这些痕迹表现在器物上,一个就是因为空气的氧化和长期存放在空间而形成的包浆。有包浆的器物上面,就会有一层类似涂了薄油一样的温润的油光。年代越久,油光就越强。如果是青花器,那么,包浆下的青花,应是下沉的,犹如上面有一层水一样,俗称“水头”。

新器的青花上是没有水头的。老的传世品一定会有一些使用过的痕迹,有揩拭痕、擦伤痕等等。这种痕迹没有规则,是在岁月的流逝中自然留下的,和现代新品用人工做出使用痕不同,人工做的有规律性,比较生硬,仔细观察,可以区别。如果器物入过土,也应有土侵和灰皮等被腐蚀的痕迹。新出土之物,闻之应有土香气味。现在也有人工用酸腐蚀等方法来做的,但不像真正的土侵和灰皮那样深入肌理和无规律可循,闻之则有异味。

现在还有在烧造时通过用釉面涂锌来作旧。因为锌元素在高温下比较活跃,能促使釉面气泡爆裂,以此达到作旧目的。但涂锌作旧的器物,也可以识别:涂锌的器物,高温下气泡是一次性破裂,不像自然老化的,有时间因素加入,因而是有多有少,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另外,涂锌件因气泡大量破裂,造成釉面出现流动,放大镜下可见弯曲的水波纹。总之,凡是老的东西,必定有真正的老气留存;凡找不到一点老气的器物,必定是新物无疑。

上述四个因素在鉴识时要结合起来考察,考察时还要结合形制、纹饰和款识等一起来考虑,如发现有一点不对,即可全盘否定。之所以强调在鉴识古瓷时,要从上述四大要素去入手,是因为,这四点是现代作伪者较难仿出的。

古瓷器拍卖 鉴定 藏品交流联系田女士1822105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