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乐趣700

时间:2021-11-01 12:59:08 700字

读书的乐趣700(一)

《读书的乐趣作文》欧阳修“朝而往,暮而归,四是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他的乐趣在于去醉翁亭饮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乐趣在于与世无争地过着宁静的乡村生活。而“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乐趣则在于读书。我很喜欢读书,也从中学收获的乐趣。书籍对是非常的,在书籍里,可以从中汲取的知识,领悟的道理。它给讲述有趣的故事,它把多彩的生活展的,它为灿烂的文化宝库,它领走进辉煌的科学殿堂,它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它是智慧的矿藏,强壮的营养。我很爱书,我把读书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闲来无事总喜欢捧起一本书细细品读,把书融合到我的生活中了。我的书柜中装满了文学书、历史书、科普书……它们伴随着我渡过了欢乐的幼儿时光,也一直让我的儿童时代变得多姿多彩了小时侯,望女成凤的妈妈就让我学着看连环画和漫画书。母令难违,我不得不看。有时,在外头玩大汗淋漓的我,回到家里,拿起一本漫画,翘起二郎腿,看得也是津津有味的。随着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我时常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什么疲劳啊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顷刻间就感到了浑身自在。小时侯,我初微感到读书乐趣在于身心愉悦!三年级,作文入门了。语文老师鼓励我们多阅读作文书。妈妈挑了不少作文书给我。虽然作文书枯燥乏味,但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我每天非看两篇以上作文选不可。那书中的每一篇作文,都教给了我一个写作的技巧;每一个好词好句,都使我的词汇更加丰富;每一个小作者,都以他们独特的方式给予了我一个启示……不知不觉,我愈来愈觉得我学会用表达方式来描述一段话了,积累的词句更丰富,懂得的道理有如长头发似的一点一点多了……最令我最引以为豪的是参加学校作文比赛竟获得一等奖。三年级,我感到读书的乐趣是能提高写作水平。“与其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四年级时,自认为顾陋寡文的我决定要多看些科普书来充实自己。于是,我开始阅读《中国青少年知识文库》等科普书籍。在书中,我懂得了许多在课本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我明白了飞鱼会飞的原因;知道了竹子是草本植物;得知了戴眼镜不会越戴越深……日久天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你若是考我科普问题,只要我曾看过,准能够回答得又快又准确。就连爸爸妈妈也都说我知道的多了。四年级,我眼中的读书的乐趣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人总要进步,上了小学五年级的我阅读了四大名着

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着。读着《水浒传》,我被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英雄豪迈气势所折服;读着《西游记》,我敬佩孙悟空、猪八戒他们一路出妖魔,斩妖怪,忠心耿耿护唐僧;《钢铁是怎样炼成》我被的主人翁保尔的人残志坚而感动;读着长篇小说《红岩》,我明白了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无数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染红的……读着读着,我内心犹如滚滚的波涛再也不能平静了:同学们,我们有什么理得过且过?我们有什么理由自私自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勤奋?这时候,我明白了读书的乐趣在于体会文章的真谛,懂得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日复,年复一年,如今,我已是六年级的大学生了。我的思想成熟了,完完全全知道勤奋读书的重要性。作家徐特立先生说的好:“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废寝忘食地读着各种书,并把书中好词好句摘入进笔记本,在笔记本里记上人物分析、精彩片段点评……以此更好地体会读书。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读书,使我知书达理;读书,让我明辨是非;读书;让我知道如何走好往后的漫漫人生路。这就是读书的乐趣!我记得不知谁曾经:“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乐,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也便越体会其精妙之处。初读鲁迅先生的书,他写的文章像一枚青橄榄,初嚼不但一点甜味,还觉得有点儿涩,你多读几遍,觉得越读越有味儿,读到最后,有甜味了。这,读书的乐趣,它是我课堂学习的延续,是我课余生活的主题。我觉得,学习固然不,但能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所得小可,而,你体会到读书的真正价值了。读书,它是我永远的老师,它是我快乐的天使……陕西西安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一:翁斧子相关内容推荐读书的乐趣作文读书的乐趣700字读书的乐趣350字读书的乐趣800字我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乐趣读书的乐趣700字我品尝到读书的乐趣650字读书的乐趣作文读书的乐趣800字读书的乐趣550字读书的乐趣的演讲稿读书的乐趣450字读书的乐趣650字读书的乐趣500字读书的乐趣1200字读书的乐趣450字读书的乐趣800字读书的乐趣600字读书的乐趣300字读书的乐趣1200字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读书的乐趣700(二)

读书的乐趣700(三)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2014年,中国应届毕业生的数量突破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这个称号你一定不陌生,因为近几年的毕业季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强调,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要进一步增强信心,打好基础,完善机制,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每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

面临在“最难就业季”,“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大学生头顶的光环早已不见,其回报也变得遥遥无期或者说是不可预知,从而引发心理失衡,进而反思读书本身是否有用。这样的论调着实过于短视。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运转,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还要读书吗?

的确,在今天,读书有时是件“麻烦”事。它需要你付出时间,付出精力,还要付出一份心境。许多更急迫的事情,都会排在读书的前面,而且,似乎我们平时不读书,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受到什么影响。那么,今天我们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读书可以学到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存,这是我们读书的第一境界。 所以,我们进入(初)高中后,首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学到会工作会赚钱的能力。我们将会学到一门门的文化课、专业课,毕业后可能会在自己擅长的专业范围里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简单的说,我们将会因此而有一个饭碗,以便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这是一个人能生活下去的基本条件,也是生活幸福的起码条件。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高学历可能带来不了高收益,这是读书无用论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事实上,读书从来都不是教你直接发财赚钱,就像黄埔军校门前的对联写的“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读书本身就是一件要耐得住寂寞、放得下欲望、舍得享乐的苦逼事情,你会发现,你懂的越多越痛苦,在快乐的猪和痛苦的思考者之间,很多人选择了前者。然而读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影响了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你的说话谈吐,让你遇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它培养了你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眼光。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大家都很熟悉。但培根还进一步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古人云:读《书经》取其正,读《周易》取其变,读《离骚》取其幽,读《庄子》取其达,读汉文取其坚。

我们读书,是一种熏陶。与先贤神交,向宿儒求教,拜大师博学,崇硕德扩境。 我们读书,是一种靠近。近道者德,近规者范,近智者慧,近文者雅,近仁者义,近圣者贤。

我们读书,是一种享受。咀嚼人文之味,情趣之味,德行之味,性致之味。

与书打交道的人,是与文化打交道的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人。我们离不开书,更离不开读书。读书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宋代文人黄山谷在谈及读书感受时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事实上,一个人文化功底的锤炼,文化素养的提高,都来自于读书和对书籍的理解感悟、思考提升。现代教育的复杂性和目的性,更需要我们孜孜不倦的读书。新教育已不同于传统教育,如果不及时更换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能学习科学的教育经验,不能掌握灵活的教育教学艺术,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更不会走在时代的前列。

一般来说,真正的读书有三个层面:为职业而读书,为生活而读书,为生命而读书。目前,我们不少孩子要么不读书,要么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当然,能够“为职业而读书”已经是不错的了。因为对目前孩子来说,静心读书确实有很多的困难。然而当孩子能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欢愉时,一切困难便不再是困难了。曾国藩在与四弟的家信中说:“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能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在谈及“头悬梁”“锥刺股”的读书者时,则认为那是他们没能品味到书中之乐趣。宋代大儒程伊川也谈到不同的人读《论语》的情况:“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当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时,那种读书乐趣就更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到,品味到的了。

现在的学生读书比较少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导致学生读书不够,就是现代社会通俗文化形式对我们文本的阅读的一种挑战。电视、网络、流行音乐„„都被这种东西占领了。 有些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很多人,包括家长和孩子,都有一个功利的思想,就是我将来要考大学,要把精力集中在课内的学习。我要把数学分数考起来,但学数学对我有什么用呢?对我会有什么帮助呢?他不理解读书的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不是说看了一本书就能考得很高的分数,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有的人在生理发展中,身体需要进补,吃补品,需要的是绿色食物。你现在学数学,绿色食物是什么?就是读书学习。只是做题的话,做的好的是补药,学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读书是绿色食物,吸收的是自然的营养。 读书无非为三种境界,第一种为了仕途而读书,这种境界的占了全国读书人的绝大部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找一个工作,大家不能总停留在这个境界,不然读书很快就会被商业化。

也有人极力反对为金钱而读书,为读书而读书,于是就有了第二种境界的人,为修身养性、增加文学修养而读书。这类人一般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文学大师们和看透了功名利禄的人。当然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追求的境界,把读书变得神圣化,这样人们的道德品质就会提高。 还有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十分高的境界,那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类人物的代表当然就是周恩来他们那个年代的英雄们了。这种人现在还有吗?那肯定有,比如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