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诗人作文800

时间:2021-10-30 20:07:39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2007芜湖中考作文:品味诗人》

品味诗人 芜湖考生 我站在黄河边,聆听滔滔江水,倾吐历史尘埃; 我仰望泰山顶,细看天上白云,写下壮志凌云; 我登上长城路,眺望大好河山,打捞逝去豪情。 它们都在告诉我,告诉我过去生存着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才学,泼墨挥洒,写下传世名篇,他们是中华灿烂文明的载体,他们是大写的人,让我们大喊一声:“诗人!” 树叶虽多,但相似很少,人也不例外。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豪情满怀,胸怀壮志,浪漫豁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古传颂,不愧为诗仙,可是仕途多险,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衣飘落,转身离去,任你荣华富贵,我定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何等壮哉,雄哉! 杜甫,以少陵野老自居,少时胸怀天下,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传世,好一个杜甫,但是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其满腹经纶,却不能一展抱负,看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纵有太多豪情,也不知如何,无奈,无奈,但杜甫却胸怀天下,更大呼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其悲哉,苦哉!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宛若一朵明珠,闪烁光芒,但也是苦命人的代表,少女时,饱览群书,聪慧文静,端庄秀丽,早早展现才能:“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寥寥几笔,俏皮可爱的形象立刻浮现,但等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却只能“欲语泪先流”。国破、家亡,太多的愁与忧压在她柔嫩的肩上,真是“人比黄花瘦”,但她仍活着,活着„„何其惨哉,又何其赞哉! 黄河在倾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泰山在写下“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长城在打捞“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诗人写下诗句,供后人观赏,抒发自我情怀,但往往诗人更是一道风光奇异的景色,需要后人更要细心体会。  考场作文由于受到特定环境的限制,若想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而取得高分,其中有一奥妙,我称之为“视觉冲击力”,这篇文章很典型:其一,语言冲击力,阅卷老师首先看到的是文字,语言精美,富有张力,文采斐然,自然动人,要注意的是言还要有物,否则适得其反。其二,善于引用化用古典诗词,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寥寥几笔,俏皮可爱的形象立刻浮现,但等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却只能“欲语泪先流”。国破、家亡,太多的愁与忧压在她柔嫩的肩上,真是“人比黄花瘦”,但她仍活着,活着„„既显示了自己雄厚的积累,又能活学活用,还有些文化内涵,自然夺人。同时,小作者也注意文章结构的严谨和照应,自然引人夺目。

篇二:《161学生作文-品味诗人》

它们都在告诉我,告诉我过去生存着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才学,泼墨挥洒,写下传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豪情满怀,胸怀壮志,浪漫豁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千古传颂,不愧为诗仙,可是仕途多险,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长衣飘落,转身离去,任你荣华富贵,我定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

杜甫,以少陵野老自居,少时胸怀天下,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传世,好一个杜甫,但是生不逢时,命运不济,其满腹经纶,却不能一展抱负,看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纵有太多豪情,也不知如何,无奈,无奈,但杜甫却胸怀天下,更大呼曰:

“安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宛若一朵明珠,闪烁光芒,但也是苦命人的代表,少女时,饱览群书,聪慧文静,端庄秀丽,早早展现才能:“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寥寥几笔,俏皮可爱的形象立刻浮现,但等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却只能“欲语泪先流”。国破、家亡,太多的愁与忧压在她柔嫩的肩上,真是“人比黄花瘦”,但她仍活着,

活着„„

诗人写下诗句,供后人观赏,抒发自我情怀,但往往诗人更是一道风光奇异的景色,需

要后人更要细心体

篇三:《2007年北京卷 作文立意抓住关键词句》

2007年北京卷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文题诠释】

这道试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只是有些诗意太浓,过于朦胧。不过与湖南题“诗意地生活”相比,北京题要具体一些,因为导语材料已经给出了对诗句的五种理解方法,考生可以根据这五种理解进行构思。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对这句诗歌的理解,反思现代社会存在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整理自己的思想,寻求那份雅致和心境。无论运用何种观点写作,都要注意思维的层次和深度,不要流于浅薄的情感宣泄。要结合生活的实际联想想象,可以将古今进行对比,反映自己的思想追求。但是,由于试题本身的难度的确很高,考生是否能在考场上顺利理清思路,写出自己的感悟,还是令人担忧的。从整体上看,这是一道令考生看后“发懵”,思想性要求很高的题目,对考生绝对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写好这道作文题,主要应该注意下述两点:

一、破解诗句,寻找到符合自己思想的角度。“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两句诗对于考生来说并不陌生,考生的理解也可能五花八门,在考场上,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文章材料提供的信息准确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意义。从材料中可以发现,命题人已经给出了有关诗歌理解的五个角度,每一个角度都有关键词。“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而不应该是毫无顾忌地谈论“春天的美好”;“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重点则不是“境界”,而是“恬淡地做人”,其实就是对“品格”的具体化,假如海阔天空地阐述做人的境界,则又离题万里了;“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又该作何解,你当然可以谈“寂寞”,但准确地讲,这里的寂寞应该是具备恬淡地做人的品格所必须面对的处境;再看“‘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则是面对寂寞处境时所导致的结果,可简单理解为不在寂寞中平庸,就在寂寞中伟大吧;至于“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论同一个问题而已。抓住这些关键词就抓住了立意的角度,此时考生再结合这几种角度对照一下自己的思想,看哪一种更符合自己的思想,然后进行写作。综上所述,就用这个题目中所给的内容进行立意,至少有以下几种思考:

1.春天般的品格(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3.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寂寞需要忍耐与执著,不为人知又何妨等。

4.大音稀声,大爱无言,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

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

当然,考生如果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也不必拘泥于题目所给的各种角度。

标杆佳作

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 北京一考生

令人陶醉的诗句,往往不是能够凭枯燥的艺术理念讲清楚的。这些诗句往往是一种细腻的、微妙的、独特的人生体验。而这种体验,不要说外人难以体察,就是作者本人,当他处于另一处境遇,眼前所见是另一幅图景的时候,恐怕也难以复制出当初诗中所蕴藏的那一份情思吧。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坦诚地说,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两句诗,然而一首真正美好到极致的诗,却并不太需要读它的人先了解时代背景、创作动机、诗人的生平遭遇等,我们完全可以仅仅凭借一颗跳动着的心去感受,凭借一双敏感的耳朵去倾听。换言之,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

读这样的诗句需要静下来,放下手中的俗务,松开心灵的桎梏,然后,想象„„如丝的细雨,轻轻地沾湿、穿透春日薄如蝉翼的衣衫,如酥油一般滋润肌肤。缓缓地,如松软的雪地上一颗被挤碎的樱桃,红色的汁液渗出,浸到雪花的每一缕肌理,在它六角形的每一个尖尖上,凝结成一个细小而饱满的红色珠子。而皮肤如泥土一般,以令人体察不到的微弱的呼吸,吐纳着那柔滑的水滴,渐渐地,你身体的每个角落,便都有了雨水的存在。那些雨水并非凭空生出的死水,它们有着自己的生命,或许曾摇摆过嫩绿的水草,或许曾有鱼儿在水中吐过泡泡,或许是一泓清泉绕过岩石青白色的脊梁,它们蒸腾、凝结,在天空中听守鸟儿的歌声,然后那自然孕育的跳跃的灵魂,便随细雨浸入了你的身体。在这一刻,我们还只是一个个孤零零、硬邦邦的个体吗?我们同大自然灵与肉的亲密接触不就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吗?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两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和梭罗。我注意到他们的诗文中,似乎特别强调农耕之乐,强调自给自足,用自己的双手去盖房子、种粮食果蔬、蓄养家禽家畜。而他们的伟大之处则正在于此:他们超越了单纯的懒汉闲夫式的隐士情结,而构建了一套更为淳朴、更为谦逊真诚的与大自然亲近的人生哲学。因而陶渊明摆脱了魏晋名士张狂不羁、折磨肉身、痛饮狂歌,最终服药而死的悲惨结局。而梭罗则没有像他的后辈那样,或充满“迷惘”,或身心“垮掉”,最终在仇恨、纵欲与郁郁寡欢中被粗粝的现实吞没。是大自然充满善意、胸襟博大的母神,拯救了他们在人世间伤痕累累的身躯,然后用她甘甜的乳汁和轻暖的抚摩平

息了他们内心的愤世嫉俗的怒火。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但如果不是听从了上天的旨意,一心一意地将自己的心脏贴在大地上,与山川同呼吸,与草木结友伴,他们又怎能在浑浊的世上,为后世留下一颗纯白无瑕的冰玉之心,又以其感悟自然的卓越作品彪炳千秋呢?

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

阅卷手记

这是阅卷组评定的一篇一类标杆作文,也是一篇个性突出的佳作。特点如下:

本文视角独特,见解不凡。作者于试题提示的角度之外,另辟蹊径,从诗句的品读入手,从容而优雅地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感悟。

有深广的情怀,才有高品位的文章。“好诗与上天联系得更为紧密,而与作者倒可以层层剥离开来。因而我们只要能听懂上天的倾诉和人间永恒不变的乐音,我们就可以无限靠近诗句中所传达出的那份永恒不朽的感动”“用真心去感悟自然吧!有了那一份心动,读诗,你是知音;倾吐,你就是诗人”这些精当的表述,其美主要不在于语言形式,而在于意蕴的独到与深度。

第三段,作者以细腻的文字,记录了品味诗句时的种种“想象”:先写雨入肌肤;再写肌肤的吸纳;接下来以大段笔墨表明浸入人体的不仅是水滴,更是自然的精灵。将文思从对诗句的品味,自然推进一层,赞颂了自然对人类的滋养。全段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情。

第四段作者择两位自然之子、文学巨匠入文,表达了“大自然成就真文豪”的分论点。材料的使用的确具有展示才学的作用,但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表达思想。此次作文写到陶渊明的大有人在,但大都止步于“闲静”与“淡泊”,而本文作者却在与魏晋名士的比照中,写出了陶潜亲近自然的高明。读过梭罗的考生就不多了,能在与“垮掉的一代”的比照中感悟梭罗,论证观点,就更为一般考生所不能及了。

高分佳作1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 北京一考生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诗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地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地铺满了整条幽径?

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的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其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滕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和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品味诗人作文800}.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立意深刻、思想深厚、雄浑大气的佳作。文章的标题“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便是文章的立意所在,文章围绕“寂寞”精选历史文人与英雄为素材,逐层深入,从文人的个人寂寞、家国之恨写到英雄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发出“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的感叹,表

达了自己对“寂寞”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文章纵横时空,大开大阖,诗句、名言、典故随手拈来,展示出考生深厚的文史功底和阅读积累。

◇点评名师:任维东

【亮点透析】

基础等级

切合题意{品味诗人作文800}.

文章扣住“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来立意,精选事例来分层论述,切合题意。

内容充实

文章围绕主题精选了纳兰性德、李煜、陆游、林则徐、韩愈等人事例,结合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妙论阐释主题。

发展等级

深刻

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

作者从文人的个人寂寞、家国之恨写到英雄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发出“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的感叹,表达了自己对“寂寞”全面而深刻的理解。

有文采

妙用修辞

句式灵活

文章善用修辞,比如“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一句生动地揭示了诗人与寂寞的关系。此外,文章引用大量诗词名句,如“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为文章增添了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