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山西芮城作文

时间:2021-10-30 09:16:23 初二作文

篇一:《我的家乡芮城》

我的家乡--有关芮城的传说

巨灵足印

太古洪荒之时,中条山与秦岭原为—体,黄河至此受阻,泛滥成灾,人们无家可归.为除水息,天帝遣巨灵神下凡,足登中条山,手推华山,竭尽全力,轰然一声,震天裂地,两山之间裂开一条几十里宽的狭谷,河水顺谷流入大海.至今华山西峰上留有巨灵神的掌印,被称为“仙掌峰”,本县阳贤村后留有巨灵神的足印。

风陵渡

上古时,北方夏族部落首领黄帝,某夜梦见—场罕见的大风,将尘土刮到海里.次日,有的大臣说是此梦主得贤臣,风吹垢土,去土为后,名为风后.后果然在海隅(盐池边)访得风后,拜为六相之一。风后帮他治理国家,播种百谷草木,淳化鸟兽,制衣服、舟车、医药,订文字、音律、历法等.黄帝即被天下各部族尊为盟主。东方黎族部落酋长九黎君蚩尤,仗着他有八十—个兄弟,个个牛头人身,身躯高大,凶悍异常,又制造刀戟大弩,杀奔中原。从涿鹿一直打到河曲(风陵渡),黄帝使风后摆阵,将蚩尤杀得落花流水。蚩尤无奈便作起妖法,施放浓雾,遮天蔽日.黄帝人马迷失方向,自相践踏。后由风后用指南车导引人马冲出迷雾,再战而胜,斩了蚩尤。风后死后,葬于河曲,因其陵墓在此,遂名风陵渡。

闯王过河

明朝末年,闯王率义军行至风陵渡时,被滚滚黄河阻拦,便下令驻扎于河岸,寻找渡船。但渡船已被明军焚毁,—连三日,闯王无计可施.是夜,闯王至河边对天祈祷:。苍天在上,我今吊民伐罪,如若有我李某天下,愿黄河水冻三尺,让我义军过河。”回营后,只见朔风怒吼,时当七月,而天降大雪,果然黄河冰冻三尺。次日义军履冰过河,取道平阳,直捣北京。

七女坟

汉渡乡侯峰村北一带有七个古坟,传说是伯乐七个女儿的坟墓。传说伯乐祖居此地,原名孙阳,因他精兽医,善相马,天上有司马之星名日伯乐,故人称其为伯乐。古人医术传媳不传女,他有七女而无子,只得将医术传给妻子,后因他在虞坂识得千里马而名扬天下,秦王便聘他为马官,为秦国选育千里马。他赴秦之后,其妻即为乡邻医马,繁忙时,众女儿即来相助,妻子无意中将疗马之术传于女儿.后伯乐返家探亲,见女儿与牲畜打扰,深感有失体面,遂带妻女一同入秦。后秦王偶遇七姐妹,见其美貌,即传旨伯乐要纳七女入宫。七

女闻信,遂逃往家乡,至黄河岸边,急切找不见渡船,便跳河自杀。后葬于侯峰村北两处,村民称为七女坟。

大舜耕历山

古时尧王当政,本县历山(在今杜庄乡)一带土质肥沃,人们竟相来此垦荒。为争荒地,众人时常争斗。舜来此地后,将肥沃土地平分与众人,自己至灌木丛生之处垦田,众人为之感动,再不争斗,互相礼让。此事感动上苍,遂遣条山象群下山相助,象甩动长鼻子将树丛连根拔掉,运至舜之居处,用以建造房屋。大象又供舜拉犁役使.庄稼苗儿出土后,有野草混生,小鸟群集,又将杂草啄净,此即古书所称。象耕鸟耘”的故事。舜勤耕早起,每至村东,天始微明,后人在此建造黎明观,又称这—带川原为显明川.

大舜为人忠厚仁慈,一日,他套上黄、黑二牛耕田,黄牛老实行走快,黑牛性缓走得慢,他不忍心鞭打黑牛,就在牛屁股下面吊个簸箕,敲打簸箕,牛一受惊就走得快了。此事恰好让微服私访的尧王看见,甚觉稀奇,上前相问,舜王说明情由,尧王心想;。此人仁慈,心地良善,此时以仁治畜,如为王定能以仁治民,真难得之贤才也!”回朝后,即有意选拔舜作官,先遣二女前往历山考察。

尧王访贤遇舜后,回京即将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为妻,同时也是对舜进行考察,尧王为使女儿早日到达历山,曾说“先至历山者为正,后至者为偏:女英卜骑着高头大骡,前呼后拥从官道上行走,娥皇轻骑简装从小道上走:女英—二人人走到一沟涧时,骡子渴了,前蹄在地上乱刨,立时,水如泉涌,人马饮后继续前行-骡子因刨泉眼用力过大,骡驹早产,误了行程,气得女英咒骂骡子“不准再生驹儿”,故今骡子不生驹,饮马泉涧亦由此而得名。她俩和舜相会之处,至今仍被称为‘‘见帝村”。

历山双井

历山村现有两眼古井,相距两米余,一井水甜,一井水苦,传说双井是舜当年亲手挖成的。

舜父名瞽叟,双目失明,母为继母,生子名象,生女名系。自舜与娥皇、女英成婚后,继母与象心起恶念,想占二女为媳。某日,继母故意失声大叫,说她金钗掉到井里,定要叫舜下井去捞。舜不知是计,刚下到井底,象和继母就落石下井,以为舜必死无疑。谁知不久就听到上房传来琴声,象母子二人一看,原是舜在弹琴,二人惊慌失措以为神助。原来此井与另一井有暗遭相通,是舜当年挖井时所开,当落石之时,舜从暗道进入另一井,哭着爬上来。捞钗之井水甜,落泪之井水苦。虽然舜对继母百般孝敬,但继母心还不死,某次,继母又叫舜去上楼修粮仓,他刚一上楼,象就在下面纵火焚楼,霎时浓烟滚滚,烈焰腾天,舜急中生智,两胳膊各夹一个簸箕跳下平地,安然无恙。经多方考察,舜德才兼备,不久便被尧王选拔到朝中为官。传说大舜姓姚,继母系姚氏之妇,当地人即称其为“姚婆”。

历山无钩刺

传说娥皇、女英回乡探亲之时,裙被路边酸枣刺钩住了,二妃生了气,随口说道:“此处刺不该生钩!”从此之后,历山一带酸枣刺是直的,别处刺才有弯钩。

历山栽杨树不得活

‘传说大舜躬耕历山之时,某夜,他计议明日一早去耕田,天欲晓时,一阵微风吹动,杨树叶子哗哗作响,他以为是天降甘雨,复又睡去,直睡到红日高照。他起床一看,原来是杨树叶子哗哗响,甚为生气,抱怨杨树骗了他,耽误了耕田,就随口说道:“此地不可长杨树!”从此历山就不长杨树,栽杨树也.不能活。

阳城村后有一乱石滩,传说原是金斗王家财主之院落。传说王财主贪得无厌,盘剥乡民不择手段,他家置有大、小两个金斗,人称“金斗王家”。某年,他为谋取暴利,用小斗外借,用大斗回收,将乡邻中借粮户家家收了锅个底朝天。众乡民非。常气愤,纷纷拥至王家讲理,王财主矢口否认,狡辩抵赖,为迷惑众乡邻,遂对天盟誓以表真诚,发誓道:“皇天在上,我家只有—个金斗,没有大,小之分,如若有小借大收之事,愿雷击水淹!”刚盟完誓,只听空中雷声轰隆,飞来一块锅盖云,停在王家上空,霎时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众村民疾奔回家,王家大院平地起蛟,房屋财产被冲至龙宫。雨过天晴之后,.不见王家大院,只见一片乱石滩。

九峰山无根石榴

传说明朝万历皇帝的母后生了病,请了无数名医都没治好,万历王急得坐立不安。某夜,其母后做了一个梦,梦见—个神人告诉他说:“要治好你的病,得吃无根石榴”。母后醒后告诉了万历王,皇帝立即张挂皇榜,昭示天下,谁能找到无根石榴,治好国母的病,要官封官,要钱赐钱。某日,有一道人献上无根石榴一此石榴子,后无细丝,谓之无根石榴。国母食后病体痊愈,问明了道人,方知此石榴产自中条山的九峰山上,山上有纯阳上宫,就降旨大修段干木神西治水{我的家乡山西芮城作文}.

传说战国之时,段干木在今学张乡的神西庙任教,某日,天降大雨,庙东之涧水暴涨,水声嘈杂,一时课堂之内只闻水声,不闻读书声,段大怒,来到涧边高声喊:。涧神听着,水大声急,学生难以听讲!水速至庙后一里钻沙入地,十里之外再出地面!”话落,水果真从庙后一里钻入地下,从庙之南十里的下柳家五股泉眼流出来。

民谣:“开起牛家院,能富九州十八县。”传说现在学张乡的王山后面悬崖中有座牛家院,里面有金马驹、银老鼠,还有金牛拉金碾子碾金豆。早先,王山有一青年名叫二虎,为人勤劳善良。某日,他入山打柴,路经金牛院前清水潭,见一对金鸭游戏水中,便挥手一赶,金鸭子就飞到金牛院前,只见金门大开,他进入院内,只见一个慈眉善眼的老妈妈在碾豆子,院后珍宝堆积如山。{我的家乡山西芮城作文}.

小伙子不要珍宝,不爱金银,因家中无粮,只背了一小袋豆子返家。返家后,将豆子放入缸内,却取之不尽,救了许多穷苦人。王山有一财主知道此事后,也进入金牛院,因他贪心不足想拉走金牛,被赶了出来。财主不死心,他勾结官府和外国传教士,组织了许多石匠凿金门,谁知金门白天凿,黑夜长,他们无奈,最后用炸药把金门炸开了一个小洞,钻了进去。当地人民不愿让珍宝流落外国人之手,用大石头把洞口堵死,用铁水灌牢,将这伙贪心不足之人闷死洞中。

皇姑坟{我的家乡山西芮城作文}.

城关镇汉渡村南有一古坟,传说是春秋时魏侯之妹的坟。传说虎狼之邦秦国,久有心吞并小魏国,便派使臣送来两个无头无尾的五彩毛团,让魏国辩认是何物,认出便罢,如认不出就要颠邦倒国纳贡称臣。正在危急之时,幸遇朱生认出此物,名为。钟鼓虫”,?遇打鼓撞钟,此虫头尾齐出,形似凤凰,翩翩起舞。秦国阴谋落空,朱生挽救了国家,被封为上大夫之职,魏侯又将其妹相许,正要结为夫妻之际,虎狼之秦又要与魏联姻。魏侯得罪不起秦王,只得送妹入秦。其妹哭得死去活来不愿远嫁入秦。当送亲队伍来到汉渡村南时,其妹哭声震天,感动天地,霎时狂风大作,天塌地陷,其妹乘人忙乱之际,纵身跳入地穴,大风过后,地穴又合住了.人们找不见新娘,只得败兴而归。后人为纪念这一有志气之女,在她入地之外建筑陵墓,树碑立传。民间俗称“皇姑坟”,志书称为。志女陵”。以前,在礼教村,建有一座志女祠。{我的家乡山西芮城作文}.

万蓬头

明嘉靖年间,佛窑有一道人姓万,因他蓬头跣足,因此人称他为“万蓬头”。他常在各地云游,质性安恬,谈论高古。一顿饭可吃斗米斗面,数日食也饿不死。他经常至涧西王老人家中,王老人总是盛情招待。道人为了感谢王老人的厚意,愿以五十金为酬。叫王老人在屋后掘一井,水如泉涌。村中人知道后要买这些水浇地,经双方协商,恰恰定为五十金。后来万道人说他要远行叫八将他居住的窑洞用泥封住,数日后人们将窑洞启开,只见道人意态安详,盘腿而坐。人们又把窑门封住,数日后又启开看,一无所有。数年后有人在西安街上偶遇万道人,谈笑风生如同平日。后涧西村东的泉水被称万仙泉。在县城西门外北边有一土台,人们叫它降生台。传说侯真人在此得道成仙,飞升天界。侯真人名叫侯道华,唐代人,为人忠厚、善良。平时不善言词,只知劳作,人以为憨,称他为。侯憨子”。他孤身一人,以做豆腐为生。隔壁有一盲老人,无人照看,蓬头垢面:衣衫破烂,但他热心照料数十年如一日。此事感动了吕仙,上门送丹药治好老人病,劝化侯真人修仙学道。侯便到中条山道靖院,拜周悟仙为师修仙学道。周传他龙虎丹诀,他登危履险如行平地。一日道靖院正殿屋顶塌陷,他登上梁顶修房,拾了个小金盒,盒内有仙丹八粒,他吃后身轻体爽,飞上松顶,挥手谢众说:“玉帝招我为仙台郎,我去也!”有_白鹤飞来,他便跨鹤盘旋凌空而去。

王隐侯{我的家乡山西芮城作文}.{我的家乡山西芮城作文}.

相传东汉末年王莽纂位后,派遣大将苏献追杀刘秀,刘秀落荒而逃,逃至本县曲里村(该村移至陌南镇)时,遇见一王姓农民在耕田,他求王救他,王让他藏在一犁沟中。此时恰好有一群乌鸦落在他身上,使他免遭大难。但乌鸦在追兵到来时一个劲地叫,他怕暴露了目标,便骂乌鸦三九没窝,不得好死一从此之后,乌鸦就不搭窝,冬天冻死无数。追兵走后,他腹中饥饿,见田中有一株桑树,果实累累,王让他饱餐一顿桑椹后,他千恩万谢,逃往南阳。后刘秀得胜当国,想起了他的救命恩人,派人来找王时,其人已死.刘秀不胜伤感,便封王为隐侯,敕葬建坟。他又想起了桑椹救驾有功,来到宫院中,将椿树误为桑树,封椿树为树中之王。因此,本县人盖房时喜用椿木作大梁,有无椿不盖房之说。吕洞宾

吕洞宾(798~?)名岩,字洞宾,出家学道后号纯阳子,或称回道人;民间称其为吕真人、吕祖,列为。八仙”之一。传为唐河中府永乐县(故城在芮城县原永乐镇)招贤里水竹墟人氏。唐德宗贞元十四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已时生。其祖父吕渭,官礼部侍郎,生四子,名吕温、吕恭、吕俭、吕让,吕让官海州剌史,为洞宾之父。洞宾生于仕宦之家,青壮年时醉心于功名科举,武宗会昌中(841~846)考进士未中,直至懿宗咸通中(860~874)始考取进士。时年已64岁,两调县令,值黄巢起义,遂弃官移家于终南山,自己到处游历。游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得其传导,遂摒弃人间富贵而修仙学道。其游踪遍及江河南北,曾结茅于庐山等处,后又到中条山九峰(今芮城县杜庄乡西尧村北后山)潜修,出没隐显,不知所终。因他在游历中曾用医术为人治病解危,民间传有不少佳话,经道教扩张宣传,被涂上神秘色彩,遂使洞宾成为神‘仙中人。据碑载:游历中每有题咏,常自称“回道人”,著有诗词歌诀数万言。检《全唐诗》中亦有洞宾诗多首,或系伪托,待考。金元之间,全真教大兴,崇奉吕洞宾为祖师,遂使吕祖庙、纯阳宫遍及南北各地。原永乐镇传系洞宾故里,被全真教视为祖庭之一。元初将吕公祠观扩建为规模宏大的大纯阳万寿宫,后称永乐宫。宫中纯阳殿壁画为《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即描绘吕氏作为神仙中人的一些“事迹”。传为吕氏著作的有《青山堂易说》、《指玄篇秘、注>>、《太乙金华宗旨》、《金丹献>>、《纯阳真人浑成集》、《蹄文集》等,疑属道教徒伪托。

又传:吕洞宾本姓李,名琼,字伯玉,号纯阳,唐永乐人。曾出任浔阳县令。因其夫妻两口隐于名山古洞,相敬如宾,遂以“吕洞宾”为已名,亦自称回道人或吕道人,然皆不离两“口”字,后以“吕洞宾”之名传之后世(见《文汇报》1984.12.2)

按:《唐才子传》存《吕岩传》,今人周祖撰、贾晋华校笺认为:本书为元人著述,吕之传记系杂采宋元人之笔记、诗话、小说、戏剧等有关资料而成。而吕之传说皆出宋元人之编造附会。《宋史》卷457《陈搏传》云:“关西逸人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皆数来搏斋中,人威异之。”按《宋史》成书于元末至正年间。已云:。本朝国史称:关中逸人吕洞宾„„。”可知《宋史?陈搏传》采自北宋仁宗以后之人所修国史,而国史之资料亦采自宋初人之笔记《雅言杂载》及《雅言系述》等。自南宋后,全真教大兴,吕之传说更盛,不烦尽记。《全唐诗》录吕诗4卷、词30首,其《补遗》及《续补遗》共46首。其出处:一为传为吕著之《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吕帝诗集》等书,二为宋以后诗话、笔记等。《四库全书

篇二:《我的家乡山西运城的一些风俗习惯-》

家乡的风俗习惯

—————从饮食和民间玩具谈家乡风俗 日常饮食习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烟酱醋茶”,全是有关吃喝的,雅些称“饮食”。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不可须臾离也。不独凡人,圣人也是如此,有言为证:“食、色,性也。”不独国人,老外也如此,费尔巴哈说:“心中有情,脑中有思,必先腹中有物。”

位于黄河怀抱里的山西,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多种历史因素,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定位,形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凝固,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山西饮食文化也有着自己的一定特色。 “一根落锅,一根飘,一根白练已出刀。”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看到这种场景,人们一定会说,这是山西的飞刀削面。看山西人削面是一种美的享受,吃山西人削的面更是一种美的享受。 山西人嗜好吃面的饮食习惯,夸张地说,每饭几致无面不足、无馍不饱,相沿成习,由来已久。这是在自然条件、历史源流、相袭力量等背景下形成的。山西粮食作物应有尽有,品种多达数十种。这些品种繁多的粮食,为面食提供了丰富的食料。通过农家妇女的慧心巧手,可以制作出数以千计的面食来。各种造型的面食,既可口,又诱人。

在我的家乡运城,大部分家庭的午餐几乎都以面条、面片等面食为主,或剔或揪,或擀或压,或拨或擦;面条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粗有细;揪片有厚有薄,有大有小,有软有硬,在加上各种各样的浇头、佐料,闻一闻浓香四溢,吃一吃风味别具,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在运城,平陆的油泼面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具体做法是在凉水里放入少量盐和食用碱,将面和成较硬的面团,放置一个小时以上,中间要揉面数次,保证面团均匀光滑。将面擀好,切成指头粗的面条,然后水开后下锅,再加入洗净的小青菜煮熟后,把面盛入碗内,加入盐、味精、鸡精,再放上葱花、香椿嫩芽,在葱花上撒上辣椒面,把烧好的热油浇到辣椒面上,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生抽和醋拌匀就好啦。油一定要多些,否则就不是油泼面的感觉了。想起来就流口水,吃完干面条后喝点面汤就绝了。俗话说:“喝原锅汤,化原锅食”,记得小时候每次吃完面条,妈妈都会给我们盛一碗下面条的汤,美名其曰“原汤化原食”。还给我们讲这其中的典故呢!

除了山西经典的面食外,运城还有它特有的地方特色小吃!比如稷山的大麻花,不同于天津的大麻花的甜腻,稷山的麻花口感酥脆、味道清香,更加香咸,尤其是花股麻花最是好吃。每到农历的二月二,老百姓都习惯于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借以去掉昔日的秽气,迎接来年的兴旺。二月二,龙抬头。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在运城,一般农村,二月二时,家家户户都要吃麻花,也有点地方吃煎饼。

芮城麻片也是一绝。芮城麻片创自明末清初,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素以酥脆甜香而著称于省内外。芮城麻片为山西省八大名食之一。1981年,在全省商办工业副食品质量鉴定

评比会上,曾荣获名特产品的第一名,畅销许多省市。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用芝麻、小米汤、熟面粉、大豆油、柠檬酸、广东榴花白糖等十余种原料和质软甘甜的芮城井水精制而成。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等很多好处,老幼咸宜。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走亲访友,基本上家家桌上都有麻片!麻片在运城,是过年走亲戚的馈赠佳品!

在运城的临猗县,每当夏末小麦丰收后,当地的新女婿都会用新麦磨成的面蒸成一个大月形的角子馍,带着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去看丈母娘,包含有祝福岳父岳母家里幸福安康,丰收的寓意。这就是临猗县的传统习俗,俗称走麦罢,是当地特有的风俗习惯!

民间玩具

山西民间风俗孕育和发展了民间玩具艺术,民间玩具又充实丰富了民间风俗,它同乡村民俗一样恬淡而淳补,是劳动人民淳风之美的体现和物化。

在我的家乡,婴儿出生的第三日俗称“三天”,在运城,“三天”时,大人们为婴儿编织,制作竹笼、花篮、绣球等玩具,做为礼品挂在土炕上方。当婴儿哭闹时,用这些玩具来哄逗。到了婴儿出生的三十天,就要过“满月”。这是农家的喜庆日子,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要送礼品、喝喜酒。礼品大部分以玩具为主,有布虎、布鸡、青蛙枕头、面塑的小猴小狗以及“麒麟送子”、“二郎担山”。还要给婴儿戴“百家锁”,系“吉祥骨”。婴儿的一百天称“百岁”,家人要给婴儿置“拴娃石狮”、“守娃麒瞵”一类的玩具,既能玩耍,又能防止婴儿滚爬磕碰。过周岁,在运城农家有一种占卜儿童前途的礼仪,这天点燃香烛,献果供食,用面捏制文房四宝、琴棋书画、秤尺、升头、彩缎红绸、女工剪子针线、刀枪棍棒、锄镰犁耙、钉锤扳钳等,代表各行当的实用工具,将其置于婴儿四周,任其抓取,观其先拈何品,以做佳谶。

提起老虎,无人不惧。古人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但民间玩具中的虎的形象却总是憨气可爱。民间艺人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借助它的威力把自己制做的虎当做勇敢、强悍、吉祥之物。用虎的形象传递爱和祝福,借虎的形象反映希望和眷恋。比如婴幼儿睡觉的虎枕,满月时大人给婴儿脖子上带上虎头护身符,过节时胸前围着脚踩五毒的虎牌,挂上艾叶虎。能跑会走时脚踩虎头鞋,头戴虎帽,为防寒手上再套个虎头暖袖,小孩在玩耍时,口吹泥虎哨,手拿皮老虎。在运城最有特色的要算虎头枕了。用布块、绸缎为枕面,蚕茧、荞麦皮装枕芯,再用彩画或彩纸刺绣各种花纹图案,经过民间艺人巧手装扮一番,酷似一只既乖巧又憨实的卧虎。芮城的虎枕,虎身和虎头可拆可合,携带拆洗均方便;万荣、河津的布虎用黄十布做底料,只在虎上画以斑纹或四季花,简练醒目;绛县、新绛的布虎绣扎细腻、精巧;万荣还有双头虎枕,在枕的两边各做一个憨态可掬的虎头,身体同四肢成为一个舒服的圆形软枕;绛县的“虎头鱼尾枕”,由天真幼稚的小虎头与活灵活现的尾鱼组成—体。贵在那虎的形象既有虎娃的气质,又有“王”的风度、鱼的形象既显得灵秀又显得温顺。这些都是孩子们的奶奶、妈妈、亲手制做的,凝聚着深厚的母爱,寄寓了祝福与冀盼。

每当春暖花开,不少村庄里便可听到“咕咕叽叽”的泥哨声,这种泥哨颇受孩子们的喜

欢。运城的泥哨,花样颇多。造形有动物、人物,往往同一题材就有多种不同的动态和不同的神态造型。其中常见的有鸡、鸽子、鹰、燕子、猪、狗、猴、鱼、龟、青蛙等,还有男童女孩造型的泥哨。有些偏重于写实,如新绛的鸟类、龟、青蛙形泥哨;有些则偏重于写意,极为概括简练,如稷山的鸽子、八仙造型的泥哨。但无论写实还是写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善于挖掘各种动物潜在的美,使小小的泥哨富有吸引力。这种民间泥哨,实际上是一种很古老的吹奏器的孑遗。乡村中的“七音哨”就是根据古代的陶埙发展而产生的玩具。万荣古城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陶埙,同七音哨极为相似。由于时代变迁,陶埙从乐坛中退伍,但它柔和的音色,构造简便的形制,仍受到人们的宠爱,进入玩具领域,成为孩子们的宠物。这种七音哨在动物造型的头部有一吹孔,在园鼓似的哨体上有六个小孔,吹时变换不同的指法,便可吹出各种悦耳动听的音阶声响,可以说它是泥哨中的精品。

不论是饮食习惯还是民间玩具都同乡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们生活所需要的,同时又被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等生活条件所影响。具体到运城的饮食习惯和民间玩具上,抽丝剥茧寻找着家乡风俗习惯。从这些它凝结着浓郁的乡土感情,孕育着浪漫的艺术想象中,从自己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中,可以对我的家乡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山西民间玩具》

《山西面食文化》

《山西饮食风俗》